最新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教案(精品)

合集下载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中彩那天教案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中彩那天教案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中彩那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中彩那天》。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熟练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分析课文结构,培养观察事物、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阅读理解,生字词的掌握,观察与表达。

难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播放一段彩票开奖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彩票的兴趣。

b. 提问:你们知道彩票是什么吗?中彩是什么感觉?2. 课文阅读与理解(15分钟)a.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a.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b. 教师讲解生字词,进行课堂互动。

4. 课文结构分析(15分钟)b.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与发现。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20分钟)a. 教师讲解观察与表达的方法,举例说明。

b. 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指导。

6. 情感体验(15分钟)a. 学生讨论:如果你中了彩票,会怎么安排?b.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中彩那天的情感变化。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中彩那天2. 生字词:彩票、激动、意外、惊喜、安排3. 课文结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4. 观察与表达方法:细节描写、情感抒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中彩那天的经历。

b. 运用本课学到的生字词,编写一段话。

2. 答案:a. 示例:那天,我无意中买了一张彩票,竟然中了大奖。

当时我激动得无法呼吸,感觉像在做梦一样。

后来,我决定用这笔钱带家人去旅游,度过一个难忘的假期。

b. 示例:这次中彩让我感受到了意外的惊喜,我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希望能发现更多的美好。

2024年四年级下册精彩教案《中彩那天》

2024年四年级下册精彩教案《中彩那天》

2024年四年级下册精彩教案《中彩那天》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彩那天》的主题思想,感受诚信、善良、友爱的美好品质。

2.学会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诚信、善良、友爱的美好品质。

2.学会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和句子。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彩票,引导学生讨论彩票中奖的可能性。

2.学生分享自己或家人中奖的经历,引发学生对“中彩”话题的兴趣。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三、课堂讲解1.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跟随教师讲解,做好笔记。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的诚信、善良、友爱是如何体现的?”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写作训练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中彩那天,我想对你说……”2.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练习。

3.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诚信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中彩那天》,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诚信、善良、友爱的美好品质。

在课堂讨论和写作训练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

教学建议:1.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在写作训练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3.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教学资源:1.课文《中彩那天》2.彩票图片3.写作题目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024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教案

2024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教案

2024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六单元《中彩那天》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及拓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词,正确书写;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珍惜友情,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生字词,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生字词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人物品质,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情感教育。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中彩那天》2. 生字词:诚信、珍惜、关爱等3. 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诚信、友情和关爱的小故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正确书写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思考:文中的人物品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答案:(1)课后自主完成,家长监督签字。

(3)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诚信小故事,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诚信、友情和关爱的重要性。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消化吸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关爱他人。

四年级下册教案《中彩那天》(优秀8篇)

四年级下册教案《中彩那天》(优秀8篇)

四年级下册教案《中彩那天》(优秀8篇)《中彩那天》导学案篇一《中彩那天》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生活拮据的父亲,中彩那天神情低沉,为奖品的归属伤脑筋,最终把奖品一辆梦寐以求的奔驰车交还给同事,课文表现了父亲诚实有信的高尚品德。

课文重点描写的是父亲买了两张彩票,其中一张是代库伯先生买的。

代库伯先生买的彩票中了一辆奔驰汽车,是不是把汽车给库伯,成了父亲面对的道德难题。

抓住这一矛盾作为整堂课的教学突破口,可以引导学生从通过品读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深入探究,解决疑问,从而体会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人物诚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片断:读中理解,品读词句1、默读课文,思考:父亲和我的态度各是怎样的?在文中划出有关语句。

2、出示课文第四节和第五节,指导朗读3、同桌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4、引读:当我回家委屈地向母亲诉说的时候,母亲却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难道我们中彩的道德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道德难题?5、父亲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道德难题,会展开怎样的思想斗争?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来证明你的观点。

6、学生自主辩论。

(适时引导理解关键句:“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凸现父亲矛盾的心理。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生活拮据,全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

(理解“拮据”)b 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他的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

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理解“梦寐以求”)c 商店扩音器里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示这辆彩车已属于我家所有……d 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

过后,两人把此事都忘了。

e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

还车:指导学生用句式:即使……我也…… 因为……a 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角上有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

b 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故事的教育意义。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2通过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的品质。

3.2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感悟故事的教育意义。

2.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课文,如《小矮人和巨人》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1.2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朗读,纠正发音错误,指导朗读技巧。

2.3全班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课文解析3.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如“中彩”、“中奖”等。

3.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

4.情感体验4.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故事中的感受,如:“你觉得小明在中彩那天的心情是怎样的?”4.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5.课堂讨论“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处理这笔钱?”5.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5.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5.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6.课后作业6.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诚信的短文。

6.2教师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7.教学反思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

四年级《中彩那天》语文教案

四年级《中彩那天》语文教案

四年级《中彩那天》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道理和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善良品质。

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中彩那天》是一篇描写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善良,赢得了一次彩票的机会,并决定用这笔钱帮助他人的故事。

2.2 生字词学习彩票、贫困、善良、机会、帮助、决定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曾经帮助过别人吗?为什么?3.2 阅读理解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的大意。

学生互相讨论,回答关于课文的问题。

3.3 生字词学习老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模仿书写。

3.4 细节分析学生通过课文细节,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和心理。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为什么选择帮助他人,而不仅仅是自己享受彩票的奖金。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第四章:作业布置回家后,将课文内容复述给家长,并讨论其中的道理。

选择一个生字词,用它写一个句子,并明天在课堂上分享。

第五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学生的复述和句子写作来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研究和讨论,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困难。

每组准备一个简单的报告,向全班介绍他们所选择的孩子。

6.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第七章:课堂互动7.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选择如何使用彩票的奖金?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彩那天》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彩那天》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彩那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情变化。

1.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2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情变化。

1.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诚信、亲情、友情等抽象概念。

2.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彩票,引发学生兴趣,询问学生对彩票的了解。

1.2学生分享自己或家人购买彩票的经历。

2.初读课文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纠正发音、断句等错误。

3.理解课文3.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事?学生回答。

3.2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4.学习生字词4.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

4.2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学生举例运用。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深入理解课文2.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心情变化。

2.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点评。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明,你会怎么选择?3.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课外拓展4.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彩票的起源、发展等。

4.2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教师点评。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课文仿写2.1教师出示仿写题目: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小明,你会怎么向妈妈解释彩票的事情?2.2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仿写。

人教版四年级下《中彩那天》教案(优秀7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中彩那天》教案(优秀7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中彩那天》教案(优秀7篇)中彩那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的道理。

2.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故事中人物情感的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教学难点: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彩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内容,抽中汽车,中百万大奖也不再是很稀奇的事了,假如你买的彩票中了大奖,心情会怎样?(学生答)师:的确,中大奖的时候会让人欢天喜地、欣喜若狂。

昨天,我们初步读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文中的爸爸买彩票中了大奖,而他的心情会有什么不同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动人的故事——《中彩那天》,师板书课题,齐读。

二、新课1、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文章的大概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抓住重点词句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明白故事告诉我们的一个深刻的道理。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小声阅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概括,师点评)2、师过渡:文中的父亲最终把车还给了库伯,那他们一家人从父亲中彩到库伯派人把车开走,各自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首先来学习课文的3——9自然段。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3——9自然段,听好老师的要求,分别找出我、父亲、母亲得知中彩后表现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请同学们读一读、画一画,先自己独立学习,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听懂了吗?好,开始。

(学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学得非常好,现在把你们的学习情况向老师和同学汇报一下,好吗?谁先来说说父亲中彩后,我的表现是什么样的?生汇报:我得知父亲中彩后非常兴奋,“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读、再读)师:还有吗?生:“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教案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的诚信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母亲说的两句话。

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生活的现状。

2、收集有关赞美诚实、信用等方面的名言或谚语。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汇报预习情况,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引导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生计、拮据、精湛、迷惑、馈赠”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关于资本主义社会……
二、指导阅读,初步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掌握生字情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三、学生质疑
在这篇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先小组讨论,然后把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四、整体感知
1、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过课文之后,对哪句话印象最深?并说出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的诚信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母亲说的`两句话。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

思考:
(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2)课文内容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在班上谈读文后的体会。

(父亲是个大好人,不贪财,不图利,诚实、守信……)
(课文是围绕着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写的。


3、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心句)提问。

(为什么说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谁做到了诚实、守信?在什么情况下做到了诚实、守信?他是怎样做的?)
二、本课的学习目标(口述)
三、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一)讲读三、四、五、小节
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我们一起到父亲的中彩现场看一看。

请你仔细观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这幅图上的人物与我们平日里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2、书上有没有这样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联系前两个小节,试着提出问题。

中了大奖,心情当然应该很高兴,他为什么神情如此严肃?
家里很穷,终于有了一辆汽车,更应该高兴啊!
说说你的理解:(因为家里生活困难,父亲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他买的两张彩票里有一张中彩,恰恰是一辆奔驰牌汽车,而那张中彩的彩票又是父亲帮库伯先生捎的那一张,并作了记号。

而库伯先生早已把此事忘记了。

如今中彩了,父亲拥有这辆车,不但能实现自己往日的夙愿,而且能使家里的经济状况大为改观,但是这样一来,后半生将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