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参考复习题
土壤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1、五大成土因素是指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生物,其中生物是主导因素。
2、土壤基本粒级有石砾、砂粒、粉粒、粘粒。
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是电荷价、离子半径和离子浓度。
4、按照吸附机理可以把土壤吸附性能分为交换性吸附、专性吸附和负吸附。
5、产生阳离子专性吸附的土壤胶体物质是铁、铝、锰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被专性吸附的阳离子主要是 BⅠ、BⅡ族和其它过渡金属离子。
6、土壤钾元素形态可分为水溶态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矿物态钾。
7、若土壤的容重为1.325g.cm3,质量含水量为20%,则土壤的孔隙度为 50% ,空隙比为 1:1 ,三相比为固:液:气=50:26.5:23.5 。
8、旱作土壤有效水含量为田间持水量与萎焉系数的差值。
9、良好的土壤结构性,实质上是具有良好的空隙性,即要求总孔隙大而且大小孔隙合理分布,有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调节和植物根系活动。
10、根据土壤胶体表面的结构特点,大致可将土壤胶体表面分为硅氧烷型表面、水合氧化物表面、有机物表面、等3种类型,2:1型粘土矿物的表面属于硅氧烷类型。
11、根据土壤水分所受力的作用,土壤水分类型分为吸附水、毛管水、重力水。
12、土壤三相的导热率顺序是固>液>气,热容量顺序是液>固>气。
13、土壤潜性酸包括交换性酸和水解性酸,其中交换性酸度更能代表潜性酸度。
14、一个良好的土壤应该能使植物吃得饱、喝得足、住得好、站得稳。
15、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多样性包括土壤微生物类型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多样性、微生物呼吸类型多样性。
16、土壤胶体电荷产生的原因有同晶替代、吸附、断键、解离。
17、土壤碱度的液相指标是总碱度,固相指标碱化度。
18、土壤水分含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质量含水量、容积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土壤水贮量。
19、1:1型粘土矿物是由 1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代表矿物是高岭石;2:1型粘土矿物由 2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胀缩型如蒙脱,非胀缩型如伊利石。
土壤学期末考试题有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自然土壤剖面的层次有、、、等四层。
2、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和两个过程。
3、土壤粒级一般分为、、和四组。
4、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和三大类。
5、由土壤溶液中游离的氢离子所引起的酸度叫,由土壤胶体所吸收的氢离子或铝离子所引起的酸度叫。
6、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为、、、、。
7、土壤主要由四种物质组成,分别是、、、。
8、根据作用力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与。
9、风化产物的生态类型包括、、、等四种。
10、风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类型包括、、、等四种。
11、土壤微生物主要包括、、、、。
12、土壤有机质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等营养元素和林木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
13、土壤结构的主要功能在于调节、、、四大肥力因素。
14、液态水是土壤水分的主体,按其吸持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5、胶粒由、两部分构成。
16、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除、、主要来自空气和水外,其余营养元素如磷、钾、钙、镁等主要由土壤供给。
17、林木必需的营养元素共16种,其中个大量元素和个微量。
18、林木通过和完成对其所需养分的吸收。
19、复合肥料一般是指含有氮、磷、钾或的化学肥料。
20、我国土壤分类为多级体制,共分六级,自上而下为、、、、和。
21、我国的漂灰土类可分为四个亚类、、和。
22、在林业生产中施肥的方法一般有、、等几种。
23、绿肥的利用方式通常有四种、、、。
24、土壤中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是、、。
25、土壤水的来源是、、和。
二、名词解释:1、土壤2、土粒密度3、土壤孔隙度4、田间持水量5、土壤水分特征曲线6、土攘胶体7、土壤盐基饱和度8、土壤活性酸9、土壤潜性酸10、土壤缓冲性11、有机肥料12、绿肥13、微生物肥料14、土壤有效含水量15、单粒三、简答题:1、土壤细菌有哪些生理类群它们在土壤中的功能是什么2、什么叫土壤剖面如何挖掘土壤剖面3、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样的孔隙状况较适合植物的生长5、影响阳离子交换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6、什么叫根外追肥它有哪些特点7、绿肥在农林生产中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8、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是什么四、论述题:1、林木施肥方法有哪些并阐述其优缺点。
《土壤学》参考复习题

《土壤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3.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表土层)、(淀积层)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4.土壤圈处于(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5.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
6.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按有效性可分为(有效肥力)、(潜在肥力)。
二、判断题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
3.(×)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4.(×)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5.(×)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土壤。
6.(√)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1. 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 土壤肥力:土壤能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固着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3. 土壤剖面:在野外观察和研究土壤时,从地面垂直向下直到母质挖一断面。
四、简答题1. 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2)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3)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4)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是什么?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
五、论述题1. 论述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1)概念: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完整版)土壤学复习题

土壤学复习题判断并改错:1.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10 cmolkg-1 ,保肥能力高。
×一般以为CEC〈10 cmolkg-1的土壤保肥力较低,10~20中等,〉20较高。
2。
我国长江以南的土壤多为酸性或强酸性,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
√3。
石灰岩和大理岩都属于变质岩。
×拓展: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页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石灰岩。
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大理岩,石英岩。
4。
方解石类矿物较长石类矿物更容易风化。
√方解石主要是碳酸钙,更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发生风化。
5.土壤的胶体数量越多,其缓冲能力越大。
√土壤胶体中有碱基、有酸基,可以吸收质子,也可以解离氢离子所以可以对酸碱物质具有一定的缓冲性,所以胶体数量越多,其缓冲能力越强6。
土壤的Eh值高,有利于生物进行腐殖化过程。
×Eh值说明土壤的通气性的好坏(氧气的多少),Eh越高,通气性好,氧气的含量多更利于矿质化过程,反之利于腐殖化过程。
7.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越复杂,该岩石越不容风化。
×成分越复杂,越容易风化。
8.方解石、石膏、正长石、萤石、石英金刚石硬度依次增大。
×见摩氏硬度表9.物理性砂与粒物理性粘粒的分界线是0。
01毫米。
√砂粒>0。
01mm 粘粒〈0.01mm10土壤容重越小,则土壤越疏松。
√土壤容重:就是土壤干重与总体积的比值,又称土壤密度。
容重越小,土壤干重越小,所以土壤孔11。
土壤质地中砂土的孔隙度比壤土大。
×砂土的孔隙比壤土大,但不是孔隙度。
土壤孔隙度:单位土壤容积内各种大小孔隙容积所占的百分数,也就是土壤孔隙总体积与土塘总体积的比值。
表示的是土壤中各种大小孔隙的总和。
砂土的孔隙大,但数量少,壤土的孔隙小,但数量多。
孔隙度:粘土>壤土>砂土12。
土壤含水量越多土温越不稳定。
×含水量越多,土壤温度越不稳定原因:1。
水的比热容大,吸收或释放一定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
土壤学复习题

土壤学 - 中国大学mooc 第一讲绪论单元测验-绪论1、土壤指覆盖于的疏松层。
B、地球陆地表面B、水域底部A、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D、浅水域底部参考答案:A2、水、肥、气、热是土壤要素。
B、肥力B、环境A、营养D、健康参考答案:B3、土壤圈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
B、表层B、交界面上A、中心D、底层参考答案:B学派。
4、提出五大成土因素学说的是B、农业化学土壤学B、农业地质土壤学A、土壤发生学D、现代土壤学参考答案:A5、土壤在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那些方面?B、贮存和供应养分B、接纳、贮存和供应水分A、生物支撑作用D、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参考答案:AD6、土壤的固相由组成。
B、矿物质B、有机质A、空气D、水分参考答案:7、国际土壤年的主题是“健康土壤带来健康生活”,希望唤起全世界对土壤的关注,提高对土壤保护的认识,推进土壤管理工作,促进对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答案:正确8、德国化学家法鲁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认为田间作物的产量决定于施入土壤中的矿质养料的数量。
参考答案:错误9、2013年12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决议,将12月日定为“世界土壤日”,2015年定为“国际土壤年”。
参考答案:510、土壤学的主要分支为、土壤化学、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土壤地理学。
参考答案:土壤物理##%_YZPRLFH_%##土壤物理学单元作业-绪论1、简述土壤健康具有哪些核心指标?(30%)健康的土壤能维持哪些功能?(30%)土壤所面临的健康问题?(40%)1)隐蔽性 2)滞后性 3)累积性 4)不均匀 5)周期短参考答案:第二讲地学基础单元测验-地学基础1、根据矿物成分和二氧化硅含量的变化,可将岩浆岩分为4类。
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最高的是。
B、超基性岩B、基性岩A、中性岩D、酸性岩参考答案:D2、黄土是第四纪的一种特殊沉积物,按其堆积年代和当时的气候特点,可分为4层:早更新世(Q1)、中更新世(Q2)、晚更新世(Q3)和全新世(Q4)。
土壤学复习题

土壤学复习题土壤学复习题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发展、性质和利用的学科,是农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
掌握土壤学的知识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土壤学的复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回顾相关知识。
1. 土壤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2. 土壤的形成过程有哪些?3. 什么是土壤质地?如何对土壤质地进行分析和描述?4. 土壤的颜色对土壤性质有何影响?5. 土壤的结构对土壤的肥力有何影响?6. 什么是土壤的保水性?如何提高土壤的保水性?7. 土壤的通气性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如何改善土壤的通气性?8. 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如何调节土壤的酸碱性?9. 什么是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对土壤有哪些作用?10. 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土壤的肥力有何影响?如何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11. 土壤中的养分元素有哪些?它们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12. 如何进行土壤肥力评价?评价指标有哪些?13. 土壤侵蚀对农业生产和环境有何危害?如何防止土壤侵蚀?14. 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何影响?如何治理土壤污染?15. 什么是土壤改良?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有哪些?以上是一些基础的土壤学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土壤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农民和农业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对土壤的分析和评价,可以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此外,土壤学的知识也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不仅为植物提供生长的基础,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功能。
因此,保护好土壤资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污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施肥、合理耕作、植树造林等方式,保护土壤资源,减少土壤侵蚀和污染。
土壤学

5、一般说来粘粒矿物的吸附能力 ( )
A、比腐殖质强 B、比腐殖质弱
C、与腐殖质几乎相同 D、比原生矿物强
6、极易被土壤吸附的阴离子是( )
A、磷酸根 B、硝酸根 C、硫酸根
6、土壤胶体的双电层构造包括( ) 层和 ( )层,其中( )
层又可划分为 ( )层和 ( )层。
( ) 离子,
15、土壤饱和水的运动在( )推动力作用下进行。
A、压力势和基质势 B、重力势和压力势
C、基质势和溶质势 D、只有基质势
16、土壤中阳离子代换能力大小的顺序为( )。
A、Na+ < K+ < NH4+ < H+ < Mg2+ < Ca2+ < Al 3+< Fe3+
18、土壤合适的耕作时期应该在( )
A、下塑限以下 B、下塑限至上塑限之间 C、上塑限以上
19、土壤中不同酸度的大小顺序应为( )
A、活性酸<潜性酸 交换性酸<水解性酸
B、活性酸>潜性酸 交换性酸<水解性酸
C、活性酸<潜性酸 交换性酸>水解性酸
20、土壤中毒性最小的重金属形态是( )
( ) 、( ) 。
14.土壤空气特点有 ( ) 、 ( ) 、 ( ) 、
( )、 ( ) 。
15.土面蒸发过程可分为( ) 、( ) 和 ( ) 三个阶段。
A、水溶态 B、交换态 C、专性吸附态
五、简答
1、分析砂土与粘土的肥力特点及如何改良利用?
2、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什么作用?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A. 岩石风化B. 植物残体C. 动物排泄物D. 微生物分解答案:B2. 土壤颗粒的大小分类中,黏粒的直径范围是:A. 大于0.002毫米B. 0.002-0.05毫米C. 0.05-2毫米D. 小于0.002毫米答案:D3. 下列哪种土壤质地最适合种植水稻?A. 沙土B. 壤土C. 黏土D. 砂砾土答案:C二、填空题1. 土壤肥力的三大要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水、肥、气2.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3. 土壤pH值小于7表示土壤呈______性,大于7表示土壤呈______性。
答案:酸、碱三、判断题1. 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2.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对植物生长是有益的。
()答案:×3. 土壤改良可以通过增加有机质、调节pH值等方法进行。
()答案:√四、简答题1. 简述土壤盐渍化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答案:土壤盐渍化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影响作物生长,降低土壤肥力。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灌溉、排水、施用有机肥料、种植耐盐植物等。
2. 描述土壤中水分的来源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答案:土壤中水分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地下水补给。
水分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它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同时也是植物吸收养分的介质。
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五、论述题1. 论述土壤污染的途径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答案:土壤污染的途径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生活垃圾的不当处理等。
土壤污染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污染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可能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重金属中毒、致癌等。
因此,保护土壤环境,减少污染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3.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表土层)、(淀积层)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4.土壤圈处于(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5.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
6.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按有效性可分为(有效肥力)、(潜在肥力)。
二、判断题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
3.(×)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4.(×)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5.(×)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土壤。
6.(√)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1. 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 土壤肥力:土壤能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固着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3. 土壤剖面:在野外观察和研究土壤时,从地面垂直向下直到母质挖一断面。
四、简答题1. 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2)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3)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4)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是什么?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
五、论述题1. 论述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1)概念: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土壤在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要点)①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a.营养库的作用;b.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c.雨水涵养作用;d.起机械支撑作用;e.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②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③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④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章土壤矿物质一、填空1.写出两种次生矿物名称:(蒙脱石)、(高岭石)。
2.写出三种原生矿物名称:(石英)、(长石)、(云母)。
3.高岭石属于(1:1)型矿物。
4.矿物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二大类。
5.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
6.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7.岩浆岩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侵入岩)、(喷出岩)两类。
8.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按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类。
9.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溶解)、(水化)、(水解)、(氧化)。
10.卡庆斯基把土粒分为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的简明二级分类制,其分界点是(0.01)毫米。
11.土壤粒级按国际制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粒)、(粘粒)四级。
12.土壤质地按国际制分为(砂土)、(壤土)、(粘壤土)、(粘土)四类。
二、判断题1.(×)高岭石是原生矿物。
2.(×)伊利石是原生矿物。
3.(×)土壤胶体是一种矿物。
4.(×)云母的解理为不完全解理。
5.(×)花岗岩是变质岩。
6.(×)板岩属于沉积岩。
7.(√)沉积岩在地球陆地表面出露面积最多。
8.(×)土壤颗粒大小差别非常大,但都是圆球形。
9.(×)质地即指砂粒、粉粒、粘粒三种粒级在土壤中的分配比例。
10.(×)土壤机械组成与土壤质地的含义是一样的。
11.(×)土壤质地也叫土壤机械组成。
12.(×)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粘粒含量。
13.(√)壤土发老苗也发小苗。
14.(√)粘土的养分含量比砂土丰富。
15.(×)任何一种土壤,从表层到成土母质,各层土壤的质地都是一样的。
16.(×)砂质土全部由砂粒所组成,粘质土全部由粘粒所组成。
17.(√)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不同的风化作用类型在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着,只是作用的强度不同而已。
三、名词解释1. 矿物、原生矿物、次生矿物矿物:指存在地壳中有一定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的天然化合物。
原生矿物:由熔融的岩浆直接冷凝和结晶形成的矿物。
次生矿物:指原生矿物经风化变质作用后,改变了其形态性质和成分而形成的新矿物。
2. 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天然集合体。
岩浆岩:地球内部呈熔融状的岩浆上侵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和凝固所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
沉积岩:各种岩石的风化物,通过各种搬运作用,在适宜的环境下沉积,经过固结而成的岩石。
变质岩:地壳中岩浆岩、沉积岩和原有的变质岩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3. 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风化作用:岩石在受到各种外力作用后逐渐破碎成松散物质的过程。
物理风化:是岩石在外力影响下,机械地裂成碎屑,只改变大小和外形,而不改变化学成分的过程。
化学风化:岩石在水、氧、二氧化碳等风化因素的参与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分解过程。
生物风化作用:生物及其生命活动对岩石、矿物产生的破坏作用,称生物风化作用。
4. 土壤母质:与土壤形成有关的岩石风化物或各种类型的地质沉积物。
5. 土壤粒级:土壤矿质颗粒的大小不均,按照颗粒直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叫粒级。
6.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质地土壤机械组成:指土壤中各粒级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组合。
土壤质地: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四、简答题1.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可分为几大类型及其各自的影响因素?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类。
物理风化影响因素有温度、冰冻、风和流水。
化学风化作用包括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和氧化作用四种形式。
2.岩石有哪些类型?岩浆岩按SiO2含量和成因、产状分为哪几种类型?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
岩浆岩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可以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岩浆岩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侵入岩、喷出岩两类。
3.粒级按国际制和苏联制如何划分?国际制苏联制石砾或石块>2mm1-0.01mm为物理性砂粒;砂粒2-0.02mm <0.01mm为物理性粘粒粉(砂)粒0.02-0.002mm粘粒<0.002mm4.质地的概念是什么?按国际制标准它可分为哪几大类型?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国际制将土壤划分成砂土、壤土、粘壤土、粘土四类十二级。
5.6.一般粘土的养分含量比砂土丰富,为什么?(1)粘土含有的次生矿物和有机质较砂土高,因此本身养分多。
(2)粘土对养分的吸附作用比砂土强。
7.为什么说砂土保水抗旱能力弱,而粘土保水抗旱能力强?砂质土砂粒含量高,粘粒含量低,粘质土粘粒含量高,砂粒含量低。
砂质土大孔隙(通气孔隙)多,细孔隙(毛管孔隙和非活性孔隙)少。
粘质土大孔隙(通气孔隙)少,细孔隙(毛管孔隙和非活性孔隙)多。
砂粒持水能力弱,大孔隙持水能力弱,所以砂质土保水弱,抗旱能力弱。
粘质土则反之。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一、填空1.土壤腐殖质可分为(胡敏酸)和(富里酸)两大组分。
2.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矿质化)和(腐殖化)两个过程。
3.腐殖质与钙结合成凝胶状态具有良好的胶结作用,但具有(不可逆性)。
4.富里酸的酸度比胡敏酸(大)。
5.土壤腐殖质是两性胶体,带(负)电,也带(正)电,但以(负)电为主。
二、判断题1.(√)腐殖质常与矿物质结合成有机无机复合体。
2.(×)腐殖质与钙结合成凝胶状态具有良好的胶结作用,而且具有可逆性。
3.(√)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的绝大部分。
4.(√)腐殖质主要以有机无机复合体形式存在于土壤中。
5.(√)富里酸的总酸度比胡敏酸大。
6.(×)氨化作用只能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进行。
7.(×)氨化作用只能在有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8.(×)土壤中氮的硝化作用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
9.(×)胡敏酸呈可溶状态的土壤酸碱性环境是强酸性。
10.(√)胡敏酸的分子量大于富里酸。
11.(×)同一土壤中形成原始腐殖质的单分子完全相等。
12.(√)土壤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的粘结力大,比粘粒的粘结力小。
13.(×)硝化过程没有微生物参与也能发生。
14.(√)增施有机肥料,无论对砂质土或粘质土,均有良好的改良效果。
15.(×)只要不断地向土壤中施入有机物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就能不断地提高。
16.(×)只要多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就会相应的不断提高。
三、名词解释1. 土壤有机质: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
2. 土壤腐殖质:是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和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大分子胶体物质。
四、简答题1. 简述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存在状态?其组成中包括哪些部分?来源:动植物、微生物的残体和有机肥料。
存在状态:机械混合状态、生命体、溶液态、有机-无机复合体态。
包括普通有机化合物和特殊有机化合物-腐殖质。
2. 土壤腐殖质形成过程一般可分哪两个阶段?可分矿质化、腐殖化两个阶段。
五、论述题1. 论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及调节措施。
(1)概念:有机质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的各种含碳化合物。
土壤肥力:是在太阳辐射能的影响下,能及时调节和适应各种外界条件而不断地供给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能的能力。
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1)是植物和微生物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2)腐殖酸对植物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3)能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4)能提高土壤缓冲能力(5)能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6)能加深土壤颜色,提高土壤温度(7)能减轻或消除土壤中农药的残毒和重金属污染调节措施:(1)种植绿肥(2)增施有机肥料(3)秸杆还田3. 比较HA和FA的异同点。
二者共同点:(1)组成元素:都是由C、H、O、N、S等主要元素及少量的灰分元素如Ca、Mg、Fe、Si 等组成。
(2)结构:以芳香族核为中心,带有多种功能团。
(3)性质:两性亲水有机胶体。
(4)都溶于碱。
二者不同点:(1)元素:C、N含量和C/H比值为HA>FA,但O和S的含量HA<FA。
(2)分子量:HA>FA。
(3)缩合程度:HA>FA。
(4)功能团及数量:羧基和酚羟基的含量:HA<FA ;醌基的含量:HA>FA(5)酸性:HA<FA;HA溶于碱,不溶于酸,FA酸碱都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