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阅读理解(慢班+串讲)-自学考试.doc

合集下载

自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串讲考点讲义

自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串讲考点讲义

1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00532)通关宝典(讲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ZHONGGUOGUDAIWENXUEZUOPINXUANYI122 目 录第一部分 先秦部分 (4)◆ 模块一 《诗经》 (4)◆ 模块二 《左传》 (6)◆ 模块三 《国语》 (7)◆ 模块四 《战国策》 (7)◆ 模块五 《论语》 (8)◆ 模块六 孟子 (9)◆ 模块七 墨子 (10)◆ 模块八 庄子 (10)◆ 模块九 荀子 (11)◆ 模块十 韩非子 (12)◆ 模块十一 屈原 (12)第二部分 秦汉部分 (14)◆ 模块一 李斯 (14)◆ 模块二 贾谊 (14)◆ 模块三 司马迁 (15)◆ 模块四 班固 (17)◆ 模块五 汉乐府 (17)◆ 模块六 古诗十九首 (18)第三部分 魏晋南北朝部分 (19)◆ 模块一 曹操 (19)◆ 模块二 王粲 (20)◆ 模块三 曹丕 (21)◆ 模块四 曹植 (21)◆ 模块五 李密 (22)◆ 模块六 左思 (23)◆ 模块七 葛洪 (24)◆ 模块八 陶渊明 (24)◆ 模块九 谢灵运 (25)◆ 模块十 鲍照 (26)◆ 模块十一 江淹 (26)◆ 模块十二 谢朓 (27)◆ 模块十三 丘迟 (27)◆ 模块十四 孔稚珪 (28)◆ 模块十五 干宝 (28)◆ 模块十六 刘义庆 (29)◆ 模块十七 南朝民歌 (30)◆ 模块十八 北朝民歌 (31)第四部分 唐五代部分 (31)。

2023年10月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10月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 005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蒹葭》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是一首爱情诗B.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C.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意思相同D.王国维称赞其最得“风人深致”2.《氓》“总角之宴,言笑晏”中,“宴”的意思是A.欢乐B.宴会C.财物D.回忆3.下列在写作手法上明显体现出“春秋笔法”的语句是A.郑伯克段于鄢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乐莫乐兮新相知D.学不可以已4.《秦晋崤之战》选自A.《国语》B.《左传》C.《战国策》D.《论语》5.下列著作或篇目中,属于语录体的是A.《庄子》B.《离骚》C.《左传》D.《论语》6.《论语》的《侍坐》篇中,表现出志向远大、直爽豪放性格特点的人物是A.子路B.冉有C.公西华D.曾皙7. 成语“缘木求鱼”出自A.《论语·侍坐》B.《孟子·齐桓晋文之事》C.《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D.《庄子·逍遥游》8.《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句中,“中”的意思是A.符合B.约束C.截断D.绑缚9.先秦诸子中,提出了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思想家是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10.班固《离骚赞序》将“离骚”解释为A.离别的忧愁B.牢骚C.遭受忧患D.远离骚扰11.《论督责书》的作者是A.李斯B.贾谊C.司马迁D.班固12.《两都赋》的作者是A.贾谊B.司马迁C.班固D.李斯13.《迢迢牵牛星》“脉脉不得语”中,“脉脉”的意思是A.含情相视的样子B.沉默不语的样子C.怨恨的样子D.失望的样子14.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总体格调特点是A.欢快明朗B.昂扬慷慨C.清婉秀丽D.华美秾艳15.下列篇目中,属于文学批评的文章是A.《陈情表》B.《典论·论文》C.《与陈伯之书》D.《北山移文》16.下列援引了牵牛织女神话传说的作品是A.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B.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C.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D.曹植《赠白马王彪》17.曹植《洛神赋》“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中,“抗”的意思是A.举起B.对抗C.抵御D.拒绝18.陶渊明“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诗中,“虚室”用来比喻A.心B.世俗杂事C.仕宦生活D.家庭19.从篇目分类来看,通行的《世说新语》一般被分为A.十二门B.二十四门C.三十六门D.六十四门20.诗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中,“南冠”代指A.帽子B.囚犯C.家乡D.亲人21.被后世论者评为“孤篇横绝,竞为大家”的作品是A.《从军行》B.《长安古意》C.《登幽州台歌》D.《春江花月夜》22.王维诗《观猎》又名A.《猎骑》B.《狩猎》C.《田猎》D.《打猎》23.诗句“穷年忧黎元”中,“黎元”指的是A.天子B.百姓C.家人D.朋友24.岑参世称“岑嘉州”的原因是A.籍贯嘉州B.曾嘉州刺史C.自号嘉州山人D.在嘉州登进士第25.《昌黎先生集》的作者是A.韩愈B.柳宗元C.刘禹锡D.韦应物26.《送孟东野序》中,“孟东野”指的是A.孟浩然B.孟郊C.孟云卿D.孟昶27.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A.韩愈B.柳宗元C.元稹D.白居易28.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是一首A.咏物诗B.爱情诗C.讽刺诗D.咏史诗29.诗句“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中的“贾生”是A.秦朝人B.汉朝人C.隋朝人D.唐朝人30.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作者是A.李璟B.李煜C.李白D.李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

2020年10月自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卷及答案

2020年10月自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卷及答案

2020年10月自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卷全国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君子于役》选自《诗经》中的A.《王风》B.《唐风》C.《秦风》D.《卫风》2.下列属于国别体史书是A.《史记》B.《战国策》C.《汉书》D.《左传3.《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A.《史记》B.《汉书》C.《国语》D.《三国志》4.《论语》共有A.十篇B.三百六十篇C.十八篇D.二十篇5.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的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墨子6.《劝学》篇选自A.《论语B.《九章》C.《荀子D.《韩非子》7.《谏逐客书》写“缪公求士所得之一是A.商鞅B.张仪C.范雎D.蹇叔8.下列《过秦论(上)》中的语句,描述陈涉的是A.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B.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C.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D.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9.《李将军列传》中,称李广为“汉之飞将军”的是A.汉文帝B.汉武帝C.卫青D.匈奴10.《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这里所写刘兰芝行为发生的时间是A.未嫁焦家时B.嫁到焦家时C.被焦母驱遣时D.嫁到太守家时11.汉乐府的句式除多采用五言外,还多采用A.三言B.四言C.六言D.杂言12.《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中国古代文学史(1)单选题(慢班+串讲)-自学考试.doc

中国古代文学史(1)单选题(慢班+串讲)-自学考试.doc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单选题(慢班+串讲)-自学考试□“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的《古弹歌》记载在《吴越春秋》。

□“葛天氏,操牛尾,歌八阕”记载于《吕氏春秋》。

□原始抒情诗《候人歌》,一般认为产生于大禹时代。

□《诗经》“风、雅、颂”中,“颂”的本意是舞容。

□《诗经》作品中,与“野合”的原始婚俗有关的是《野有蔓草》。

□据文献记载,我国有典有册的历史起于殷商时期。

□“若网在钢,有条而不紊”、“予若观火”,这些比喻出自《尚书》中的《盘庚》。

□《左传》的记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将神话形象西王母改造为雍容文雅的女性形象的作品是《穆天子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中的《子罕》。

□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家。

□提出“通天下者一气”观点的先秦思想家是孟子。

□下列人物中,曾游学稷下的学者是荀子。

□晚周诸子中,对儒家经典传授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荀子。

□为古代议论文基本样式奠定了基础的是《荀子》。

□被清人喻为“后世弹词之祖”的作品是《成相》。

□据文献记载,“楚辞”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于《九歌》。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屈原的《招魂》□西汉作品《士不遇赋》的作者是董仲舒。

□指出“赋家之心,包括宇宙”说法的是司马相如。

□扬雄指责汉武帝“游观侈糜,穷妙极丽”的作品是《羽猎赋》。

□扬雄《太玄赋》属于骚体赋。

□抒情小赋的先驱是《归田赋》。

□与《服鸟赋》同属一个作者的作品是《治安策》□认为当时局势可谓“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的西汉政论文是《陈政事疏》(《治安策》)。

□西汉文景之际,被称为“智囊”的是晁错。

□被刘勰喻为“辞刚而义变,文移之首也”的西汉文章是《移书太常博士》。

□被明代张溥称为“司马迁、杨恽之徒”的两汉之际的作家是冯衍。

□《遗黄琼书》的作者是李固。

□司马迁为继父业被任作太史令,是在汉武帝元封三年。

□“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这句话出自《史记》的《太史公自序》。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和答案【在最后】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和答案【在最后】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53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采薇》选自《诗经》中的A《小雅》B《卫风》C《秦风》D《王风》2、《左传》是一部A国别体史书B纪传体史书C编年体史书D通鉴体史书3、鲁仲连是A齐国咼士B鲁国冋士C赵国咼士D魏国咼士4、《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惠子这个人物属于A儒家B道家C法家D名家5、“鬻盾与矛”的寓言出自A《庄子》B《韩非子》C《孟子》D《荀子》6、《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帝子”是指A湘夫人B湘君C尧帝D舜帝7、下列司马迁《项羽本纪》语句中,描写钜鹿之战的是A、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B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C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D籍所击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8、班固《汉书》在体例上与《史记》不同的是没有A、本纪B表C世家D志9、同时出现在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和班固《苏武传》中的一个历史人物是A、虞常B卫律23、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徒有羡鱼情”典故出自A 、《左传》B 《老 子》C 常惠D 李陵 10、保留了大量汉乐府民歌的《乐府诗集》编成于A 、汉代B 魏晋南北朝C 唐代D 宋代11、《行行重行行》出自 A 、古诗十九首 B 汉乐府民歌C 南朝民歌D 魏晋文人诗 12、《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悲剧故事中,属于性格方面的因素是 A B C D 焦母用高压政策对待儿媳刘兄用威逼手段胁迫妹妹 刘兰芝外柔内刚,焦仲卿懦弱无能 寄托追求恋爱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 13、《观沧海》的作者是 A 、曹植 C 曹操14、 王粲《七哀诗》“豺虎方遘患” A 、袁绍 C 曹操15、 建安时期的代表作家是 A 、曹植 B C 王粲 D B 陶渊明 D 谢灵运 ,“豺虎”指作乱的军队,他们属于 董卓 吕布曹丕 左思 16、 李密《陈情表》中称“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来报答的是 A 、东吴 B C 蜀汉 17、 《画工弃市》选自 A 《西京杂记》 C 《神仙传》18、 东曰 西晋 《抱朴子》 《世说新语》 F 列作品与古代著名歌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有关的是A 、王粲《登楼赋》 C 陶渊明《咏荆轲》 19、 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 A 、江淹 C 谢灵运20、 名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出自 A 《别赋》 C 《归去来兮辞》21、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A 、王维 C 王昌龄 22、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首句“前不见古人” A 、秦穆公 C 楚昭王 鲍照《拟行路难》 孔稚珪《北山移文》 陶渊明 谢脁 B D 的是B 王建 D 王勃 ,“古人”是指 B 燕昭王D 晋文公《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与陈伯之书》D、《庄子》(西上莲花山)从题材而言属于B咏史C游仙D、闺情25、杜甫《登高》中,运用句中对的一联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6、下列诗句中,出自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的是A、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C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B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D、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27、《段太尉逸事状》“副兀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这里“副元帅”是指A、郭晞B郭子仪C焦令谌D、朱泚28、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作于A、漳州B汀州C永州D、柳州29、“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出自A、杜甫《又呈吴郎》B张籍《江南曲》C王建《水夫谣》D、白居易《轻肥》30、《越妇言》的作者是A、李华B陆龟蒙C罗隐D、李朝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__试题课程代码:00532真题+答案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__试题课程代码:00532真题+答案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__试题课程代码:00532真题+答案第一篇: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__试题课程代码:00532真题+答案1、《硕鼠》的主要表现方法是(C)A.拟人 B.夸张 C.借喻 D.衬托2、下列诗句,出自《哀郢》的是(D)A.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襟兮醴浦 C.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B.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D.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3、《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这句话的意思是(A)A.没有秦穆公的帮助,我们到不了今天B.没有秦军的配合,我们战胜不了郑国C.没有佚之狐推荐,郑伯不会用烛之武D.没有烛之武游说,局势不会这样变化4、《冯谖客孟尝君》:“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这里“矫”的意思是(C)A.传达 B.矫正 C.假托 D.违背5、《逍遥游》:“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这里“之人”是(D)A.宋荣子 B.列子 C.许由 D.藐姑射山神人6、“矛盾”一词出自(D)A.《齐桓晋文之事章》 B.《非攻(上)》 C.《晋文公之赏》D.《舜之救败》7、《论贵粟疏》写到有一种人“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这种人是(D)A.王侯 B.官吏 C.武士 D.商人8、《项羽本纪》中“当是时,诸将皆折服,莫敢枝梧”,这时发生的事件是(A)A.项羽杀宋义 B.钜鹿之战 C.鸿门宴D.垓下之围9、张衡《四愁诗》中想象雁门景象的一句是(C)A.欲往从之湘水深 B.欲往从之陇阪长 C.欲往从之雪纷纷 D.欲往从之梁父艰10、《陌上桑》描写罗敷美貌,所采用的手法是(D)A.具体刻画 B.运用比喻 C.运用对比 D.侧面描写11、《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A)A.《文选》 B.《乐府诗集》 C.《玉台新咏》D.《古诗源》12、《西北有高楼》已经带有文人之作的特色,其突出表现是(C)A.对偶 B.排比 C.用典 D.比兴13、下列曹植《洛神赋》文句中,用来形容洛神体态的是(B)A.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B.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C.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D.含辞未吐,气若幽兰14、王粲《登楼赋》中,写到虽遭囚禁仍弹奏楚国乐调的古人是(B)A.庄舄 B.钟仪 C.孔子 D.范蠡15、阮籍《咏怀诗》(驾言发魏都)是以战国时代魏王史事来比喻(C)A.魏武帝 B.魏文帝 C.魏明帝 D.魏元帝16、《重赠卢谌》一诗的作者是(A)A.刘琨 B.左思 C.葛洪 D.嵇康17、谢灵运《登池上楼》:“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00532)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被王国维称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篇是A. 《氓》B. 《君子于役》C. 《蒹葭》D. 《采薇》2. 《齐桓晋文之事》中,用来比喻“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的是A. 挟太山以超北海B. 缘木求鱼C. 为长者折枝D. 邹人与楚人战3. 《秦晋崤之战》中,作出“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判断的是A. 郑穆公B. 皇武子C. 弦高D. 王孙满4. 《鲁仲连义不帝秦》中,鲁仲连是A. 齐国人B. 魏国人C. 赵国人D. 燕国人5. 先秦散文中,鲁迅称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是A. 《老子》B. 《墨子》C. 《庄子》D. 《韩非子》6. 《湘夫人》选自A. 《楚辞·九歌》B. 《楚辞·九章》C. 《楚辞·天问》D. 《楚辞·招魂》7. 《谏逐客书》中,“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平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的秦国国君是A. 秦孝公B. 秦缪公C. 秦昭王D. 秦惠王8. 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A. 《春秋》B. 《左传》C. 《史记》D. 《汉书》9. 下列语句中,出自《报任安书》的是A. 挟太山以超北海B.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C.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D.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10. 李陵降匈奴是在苏武出使匈奴的A. 第二年B. 第四年C. 第六年D. 第八年11. 下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句中,“阿母”指刘兰芝母亲的是A. 上堂谢阿母,母听去不止。

7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1鳥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韩非以“自相矛盾”来说明( )。

A.舜耕舜渔舜陶 B.孔子两誉尧舜C.庸主处势而矫下D.尧舜以身为苦而后化民 2.下列诗歌中,以描写日常生活来抒发感情的是( )。

A.《氓》B.《君子于役》C.《硕鼠》D.《蒹葭》3.《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将栾枝对楚将斗勃曰:“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其意思是( )。

A.提醒对方注意别国入侵B.告诫对方要忠于国君,尽职尽责C.相约在次日会盟D.相约在次日会战4.下列《哀郢》诗句中,揭露了楚国小人当道、君子失位的一句是( )。

A.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B.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C.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D.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5.冯谖为孟尝君“复凿二窟”的计谋是( )。

A.烧券市义、立宗庙于薛 B.反国为相、立宗庙于薛 C.烧券市义、西游于梁D.西游于梁、立宗庙于薛 6.孟子提及齐宣王舍衅钟之牛的用意是( )。

A.谴责齐宣王以羊易牛的贪利之心 B.揭露齐宣王以羊易牛的虚伪之心 C.指出齐宣王有不忍之心D.赞扬齐宣王废除衅钟之礼的决心7.《过秦论》(上)中说:“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这里提到的“陶朱”是( )。

A.田文 B.范雎 C.黄歇D.范蠡 8.下列篇章出自《汉书·食货志》的是( )。

A.《七发》B.《 鸟赋》C.《论贵粟疏》D.《悲士不遇赋》服9.下列著作,载有《报任少卿书》的是( )。

A.《文选》B.《三国志》C.《后汉书》D.《史记》10.《苏武传》中,详写的内容是( )。

A.苏武出使的缘由B.回归汉朝C.昭帝即位后汉使至匈奴D.李陵劝降11.《行行重行行》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所用的表现手法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阅读理解(慢班+串讲)-自学考试原文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出处战国时期李斯《谏逐客书》注释兵:兵器。

黔首:百姓。

业诸侯:助成诸侯的功业。

业:此处用做动词,成就功业。

藉:同“借”。

赍:送给,赠予。

译文臣听说,土地广阔,粮食就充足;国家强大,人口就多;兵器强大,士兵就勇敢。

因此,泰山不舍弃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细流,所以能那样深广;帝王不拒绝任何臣民,所以能显示他们的恩德。

因此,土地不论东西南北,民众不问那个国家,一年四季都充满美好,鬼神也降恩赐福,这就是五帝三皇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

如今竟然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对国家,排斥客卿以成就其他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缩而不敢向西方来,停步而不愿意进入秦国,这可就是所谓的“借给敌人兵器,送给敌人粮食”啊!东西不产于秦国,然而值得珍贵的很多。

贤士不出生于秦过,然而愿意效忠的人不少。

如今,驱逐客卿以资助敌国,损害民众而有利于仇人,对内削弱自己,对外结怨诸侯,而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啊!□阅读文字:原文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出处西汉时期司马迁《报任安书》注释摩:通“磨”。

倜傥:卓异洒脱。

厥:语气词。

大底:大致,底:通“抵”。

通其道:行其道。

思来者:让将来的人理解自己。

垂:流传。

空文:文章著作。

见:同“现”,表现。

放失旧闻:散乱失传的文件。

失:同“佚”,散失。

稽:考订,探究。

纪:纲纪,头绪,线索。

轩辕:黄帝。

究天人之际:探求天地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

古今之变:历史变革。

愠:怨怒,恼恨。

传之其人:传给可传的人。

责:同“债”。

译文古时候,富贵而湮没不闻的人不可胜记。

只有不为世俗所拘的卓异之士才能见称于后世。

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写成了《周易》;仲尼一生困顿不得志而作《春秋》;屈原放逐,就写成了《离骚》;左丘眼睛失明,就有《国语》传世;孙子受了膑刑,就编著了兵法书;吕不韦被流放到蜀地,《吕览》才流传于世;韩非被囚于秦,有《说难》、《孤愤》传世;《诗》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者抒发悲愤之情的作品。

这些人都是思想上有解不开的苦闷,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追述往事,希望将来的人了解他们的抱负。

至于左丘眼睛失明,孙子受膑刑,终归不被当权者重用,他们就不再抛头露面而论列自己的见解著书立说,以抒发他们的愤懑之情,想着让自己的著作传留后世以显示自己的理想志趣。

我很不谦逊,最近我借助于自己粗劣的文笔,收集天下散乱失传的文献,并对前人行事略加考证,综核事情的始末,考察历史上成败兴衰的规律。

上起轩辕氏,下至现在,写成十表、十二本纪、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总共一百三十篇。

想借此来探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寻找古今历史复杂现象后面的共同点,成就自己独到的(历史)见解。

草草创作尚未全部完成,偏偏就遭遇此祸。

书还没有写成,我十分惋惜,因此受了最重的刑罚而没有怨怒的脸色。

我如果真的著成了此书,能藏之于名山,传给志同道合之人,以至广泛流布到社会上,就可以补偿以前受侮辱而不死所耽误的时间,即使受更厉害的刑罚,难道还有悔恨之心吗?可是这事只能给聪明人说,难以给一般人言啊。

□阅读文字:原文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出处魏晋时期王粲《登楼赋》注释尼父:孔子字仲尼,后世成为尼父。

在陈:孔子被困于陈国;《论语》上说:“子在陈上曰:归欤!归欤!”王粲借以喻自己的思归之情。

钟仪:春秋时楚国的乐官。

幽:囚。

楚奏:弹奏楚调。

被俘中仍弹奏楚国的乐调。

事见《左传》庄舄:春秋时越国人。

他在楚国做了大官,楚王为了试探他是否忘记了越国,在他生病时派人去探听,他仍用越国的乡音。

显:身居显要之位。

越吟:病中仍然用越国的乡音说话。

怀土:怀念故土。

穷:处于困境。

达:处于顺境。

惟:思,想到。

日月:时光。

逾迈:逝去。

俟:等待。

河清:相传黄河每千年一清,后世以河清喻太平盛世。

典故见《左传》。

未极:没有尽头。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等待太平盛世遥遥无期。

冀:盼望。

王道:王朝的政权,此指自己所望的政治理想。

一:统一。

平:平稳,巩固。

冀王道之一平兮:自己希望国家统一、太平。

高衢:大道,这里比喻贤明的政治。

骋力:发挥力量。

匏瓜:葫芦。

徒悬:白白地挂着。

惧匏瓜之徒悬兮:典故出自《论语》,王粲借匏瓜以自喻,说自己最害怕没有为国效力的机会。

渫:淘井。

王粲以井水自喻,说自己像淘干净了的井水,就怕没有人来吃。

译文从前孔丘在陈遭受厄运,发出“归欤,归欤”的哀吟。

钟仪被囚弹出楚曲啊,庄舄在楚国做官,病中免不了露出乡音。

怀念故乡的感情人人相同啊,哪会因为穷困或显达而变心。

日月一天天过去啊,黄河水清不知要到何日。

希望国家能统一平定啊,凭借大道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力。

担心有才能而不被任用啊,井淘干净了,却无人来取食。

□阅读文字:原文息徒兰圃。

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

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

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

谁与尽言。

出处魏晋时期嵇康《赠秀才入军》注释嘉彼钓叟。

得鱼忘筌:典故出自《庄子》。

庄子钓于濮水,得到了鱼,却忘记了捕鱼的竹笼。

魏晋玄学发挥庄子的理论,崇尚领会事物本质的同时,忽略其外在的形式,这里是指深得自然万物奥妙的精神境界。

郢人逝矣。

谁与尽言:典故出自《庄子》。

郢人死后,匠石再也找不到可以为他做模特的人了。

庄子用这则寓言来说明自己在惠施死后“无与言之”,失去了可以交流的好友。

嵇康借来说由于分离,自己和兄长不能在一起谈论得道的体会了。

译文在长满兰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长着花草的地方喂马。

在平坦的草泽地上射飞鸟,在长川垂钓。

一边用手弹奏五弦的琴,一边眼睛看着天边的鸿雁。

一举一动都是自在满足的,让心灵在“太玄”的境界中遨游。

称赞庄子钓于濮水,得到了鱼,却忘记了捕鱼的竹笼。

(兄长参军就像)郢人逝世,再也不能一起谈论得道的体会了。

□阅读文字:原文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

荆璧晲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

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

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

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出处南北朝时期瘐信《哀江南赋序》注释人间何世:这里指感叹时节变幻多端,难以把握。

将军:指东汉冯异。

典故出自《后汉书》。

这里将军为自喻,大树喻梁。

壮士:指荆轲。

典故出自《史记》。

荆轲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太子丹送至易水之上。

荆璧:和氏璧。

晲柱:斜视着柱子。

荆璧晲柱,受连城而见欺:蔺相如为赵送璧至秦,交换土地,恐被秦国欺骗,愤然欲摔玉迫使秦王允诺,后完璧归赵。

载书:盟书。

珠盘:诸侯盟誓时所用的器具。

毛遂随平原君出使楚国,陈说合纵的利害,楚王不决,毛遂当廷以剑胁迫,终于使楚王屈服,捧铜盘与之歃血而盟。

季孙:季孙意如,春秋时期鲁国人。

曾随鲁昭公至平丘参加诸侯盟会,被晋候扣留,后晋国放他归鲁的时候,季孙要晋人按照礼节将他送回,晋人威吓说如果不愿回去,就把他长期拘留在西河之馆。

申包胥:春秋时,吴攻入楚都郢,楚大夫申包胥至秦求救,于宫外痛哭七日七夜,九顿首而坐,秦国终于答应出兵。

典故见《左传》。

顿地:叩头至地。

移柳:东晋陶侃为武昌太守时,曾种过很多柳树。

华亭鹤唳:西晋陆机兵败于河桥,被司马颖所杀,临刑时叹息地说:“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阅读文字:原文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几,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慤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鲁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出处唐代王勃《滕王阁序》注释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时运不齐:运气不好。

命途:命运。

舛:向背,不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西汉人,文帝时为郎中署长,年已老。

景帝时为楚相。

武帝时,求贤良,冯唐被举荐,年已九十余岁,不能任职。

李广:汉武帝名将,屡次与匈奴作战,功劳卓著,但最终未能封候。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贾谊:汉文帝时贬长沙。

圣主:圣明的皇帝。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窜:逃。

梁鸿:后汉章帝时人,曾作《五噫歌》,章帝不满,四处找他,梁鸿逃到齐鲁之间。

海曲:指齐鲁一带海滨。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老当益壮:年纪大了,志气应当更加壮盛,典故出自《汉书·马援传》。

宁:岂,哪能。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赊:远。

扶摇:旋风。

典故出自庄子《庄子·逍遥游》,北海有巨鱼,化为大鹏。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处。

桑榆:指日落处。

典故出自后汉光武帝《劳冯异诏》。

无路:没有途径、机会。

投笔:东汉班超投笔从军。

舍:放弃,扔掉。

谢家宝树典故出自《世说新语》。

簪笏:这里指官职。

百龄:百岁,指一生。

晨昏:晨省、昏省。

早上向父母请安,晚上给父母安排床席。

万里:指到交趾路程遥远。

他日:指到交趾以后。

趋庭:快步地走过庭前,表示恭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