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部分重点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部分重点

(一)选择1、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是英国在20世纪最有成就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

代表作:《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现代喜剧》。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

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惨案》。

罗琳的《哈利·波特》。

萧伯纳《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芭芭拉少校》。

2、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安德烈·纪德的《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米兰·昆德拉的《玩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3、德国现实主义文学: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4、美国: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

威廉斯《欲望号街车》。

黑人诗人兰斯顿·休士被誉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5、捷克作家哈谢克的政治讽刺小说《好兵帅克》。

意大利姜尼·罗大里《洋葱头历险记》。

6、英国劳伦斯:《白孔雀》(第一部长篇)、《逾矩的罪人》、《儿子与情人》(成名作)、《虹》《恋爱中的妇女》、《迷失的少女》、《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7、《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主人公:克利福特、麦勒斯、康妮。

8、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1913年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9、德国托马斯·曼:第一部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篇小说《威尼斯之死》是“艺术家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主人公:老约翰·布登勃洛克,小约翰,布登勃洛克家的第三代孙子托马斯、克利斯蒂安和孙女安东妮,第四代小汉诺。

10、德国布莱希特:1922年他的剧本《夜半鼓声》荣获克莱斯特奖。

代表作品:《飞越大西洋》、《说是的人和说不是的人》、《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一部为反法西斗争服务的作品;主人公有女主人公名叫安娜·菲尔琳,号称“大胆妈妈”;两个儿子和一个哑女:长子哀里夫,次子施伐兹卡司,哑女卡特琳。

外国文学史考试重点

外国文学史考试重点

启蒙运动18世纪是继文艺复兴运动后欧洲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更为激烈、广泛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是在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影响下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为资产阶级大革命作舆论准备的思想革命运动。

(夺权理论)启蒙的含义“以光明驱逐黑暗”,使人从宗教和神权的黑暗统治下挣脱出来,走向一个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新社会。

启蒙思想家责任是把人从“自己不成熟的状态”解放出来,使其敢于鼓起其勇气和决心来运用自己的理智。

受启蒙思想的鼓励,人逐渐摆脱了宗教和神权以及王权的束缚,开始确立主体性和建构现代性社会。

特征:1,文艺复兴与启蒙主义相同点: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不同点:人性-理性。

意识形态-政治权利2,古典主义与启蒙主义。

相同点:以“理性”为准则。

不同点:“理性”的内涵.影响:启蒙运动把西方文明自近代以来的崇尚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传遍整个西方世界,使由文艺复兴奠定的人文主义传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与升华。

导致了一系列有创造、有价值的新思想和新观点的产生,这些新思想和新观点既标志着西方文明达到的新高度,又标志着现代精神和现代思想的确立,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的现代转型。

他的理性主义思想体系对于粉碎专制暴政的枷锁和反动教会的特权发挥了巨大作用;它的宗教自由思想最终使欧洲的教会和国家分离;它对社会自然秩序的要求加强了人们推翻封建主义残余和贵族特权的要求;它提出的社会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已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准则。

直接导致了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西方现代历史的大门。

启蒙主义文学特征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深刻的民主性2强烈的哲学思辨色彩和教诲特征3体裁丰富多样,小说最为发达4“ 诗体时代”向“散文体时代”过渡发展概况:英国的启蒙文学并不具有强烈的政治或批判色彩,而是以温和的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宣扬海外殖民、清教徒精神为主。

在形式上通常比较正统,内容也比法国、德国文学轻松诙谐。

外国文学史考点

外国文学史考点
47、最早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
48、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被认为是欧洲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之一。
49、薄伽丘最优秀的作品是《十日谈》。
50、莎士比亚的三部“欢快喜剧”是《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51、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代表作)《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3、公元前8~12世纪,古希腊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果度,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期主要的文学成就是神话与史诗。
4、古希腊神话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5、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6、现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首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诗是(赫西奥德的教诲诗《工作与时日》 )。
13、二希传统: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西方文化的两大渊源。
14、、荷马时代(英雄时代):荷马史诗广泛地反映出希腊社会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情况以及当时希腊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这一时期被称为希腊历史上的“荷马时代”。主要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3、流浪汉小说
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它大多描写城市下层人物的生活,并从下层人物的角度观察、讽刺一些社会现象。主人公多为失业者(流浪汉),最著名的作品是《小癞子》
4、悲喜混杂局
维加的剧本都是三幕剧,场次很多,场景经常变换,剧情进展很快,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交织在一起。
维加善于安排富于戏剧性的场面,情节引人入胜,结局往往出人意外,人物众多,描写真实生动。
38、《巨人传》描写巨人卡冈都亚和他儿子庞大固埃的故事。
39、乔叟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深受薄迦丘《十日谈》的影响,在作品风格和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复习资料外国文学史

复习资料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一、一、考试题型:1.选择题2.重组题 3.名词解释4.简答题5.论述题二、考试范围:1.西方文学的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2.与古希腊文化密切相关的两种农作物是什么?橄榄、葡萄3.记住米隆与《掷铁饼者》4.古希腊文学的分期与成就1.荷马时代(前12世纪—前8世纪)社会性质:这是古代希腊社会由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

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文学成就:这一时期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古风时代(前8世纪—前6世纪)社会性质:这是奴隶制社会形成的时期,史称“古风时代”,又称大殖民时代”。

文学成就:主要是抒情诗和寓言。

3.古典时代(前6世纪末—前4世纪初)社会性质:希腊奴隶制民主制度的全盛时期。

史称“古典时期”。

雅典的民主政治日臻成熟,在伯利克利执政时代(公元前444—前429)达到了顶峰,故又称“雅典时代”。

文学成就:主要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其中,戏剧成就最大,文艺理论次之。

4.希腊化时代(前4世纪末—前2世纪)社会背景:希腊在经过古典时代的繁盛后,由于各城邦之间和各邦国内部的矛盾日趋激烈而逐渐走向衰落。

文学成就:米南德的新喜剧《恨世者》《萨摩斯女子》忒奥克里托斯的田园诗。

1.5.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2.6.萨福:古希腊最著名的独唱抒情诗人,被柏拉图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被女同性恋和女性主义者奉为鼻祖。

她的名字成为英语中“Sapphic(女同性恋的)”的词源。

9.《伊索寓言》的概念10.古希腊时期最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的主要理论著作是《理想国》,他的“灵感说”(“迷狂说”)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乃至现代主义文学都有影响。

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学》,他的理论与以后的现实主义文学有密切联系。

尤其是他的悲剧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关于悲剧的本质,他提出了著名的“过失说”,关于悲剧的社会作用,他提出了“卡塔西斯说”。

自考00540外国文学史-考点汇总复习资料

自考00540外国文学史-考点汇总复习资料

考试结构考试方式考试题型及分值:题型题量分值总分单选26126多选62125420361821224考点趋势课程性质课程特点课程特点课程重点课程难点本章考点分析考点1 古希腊文学特征•一是古希腊、罗马文学;•二是早期基督教文学考点1 古希腊文学特征 考点2 古希腊文学分类及其成就•第一时期神话和荷马史诗考点2 古希腊文学分类及其成就•••第二时期抒情诗和寓言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考点2 古希腊文学分类及其成就•••第三时期新喜剧和田园诗《恨世者》考点3 古罗马、早期基督教文学 第一时期戏剧 第二时期散文和诗歌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

考点3 古罗马、早期基督教文学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是前半部分模仿《奥德修纪》,后半部分模仿《伊利昂纪》 第三时期真题再现【答案】D考点3 古罗马、早期基督教文学1、 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新约全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考点4 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及特点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宙斯考点4 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及特点起源于祖先崇拜。

考点4 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及特点考点5《荷马史诗》内容及其艺术成就荷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真题再现【答案】D考点5《荷马史诗》内容及其艺术成就真题再现【答案】考点6 古希腊悲剧代表人物祭祀酒神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舞台上的哲学家”《美狄亚》。

真题再现【答案】B真题再现【答案】ABD真题再现【答案】C本章考点分析考点1 中古文学概况教会文学宣传基督教教义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骑士文学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考点1 中古文学概况3、英雄史诗爱国主义4、城市文学民间创作取材于现实考点1 中古文学概况讽刺故事诗动物寓人通过动物间的斗争来反映城市内部各阶级的矛盾冲突。

市民的象征真题再现【答案】D考点2 但丁及其作品《地狱》、《炼狱》、《天堂》考点2 但丁及其作品真题再现【答案】C真题再现【答案】B本章考点分析考点1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况14世纪至17世纪反封建反教会意大利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人文主义考点1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况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

外国文学史考试重点

外国文学史考试重点

外国文学史考试范围填空题1、《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是欧洲古代文学中的最杰出的两部荷马史诗。

2、《神曲》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但丁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

3、《堂吉诃德》的作者是塞万提斯。

4、剧作家本﹒琼森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他指的是莎士比亚。

5、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科学家”的是雪莱。

6、《拉辛与莎士比亚》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7、巴尔扎克以“人间喜剧”来命名他的小说总集,是受了但丁《神曲》的影响。

8、《恶之花》的作者是夏尔·波德莱尔。

9、《草叶集》的作者是惠特曼。

10、、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艾丽斯﹒芒罗。

11、第一次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是歌德。

12、《雪国》作者是川端康成。

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构成,相传由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

两部史诗都取材于早期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有关事件。

《伊利亚特》叙述的是特洛伊战争第十章的情景;《奥德赛》则叙说了在特洛伊战争胜利后,希腊将领奥德修斯历尽艰险重返家园的故事。

史诗语言优美、清新流畅,风格朴素自然,比喻丰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作品。

2.心理辩证法: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揭示人物内心矛盾,并把这种矛盾发展、变化的过程充分展示出来;通过人物心理变化来反映人的性格思想变化,心理过程的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

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另外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

这就是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一个手法(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

3.社会问题剧:易卜生写的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

外国文学史重点笔记

外国文学史重点笔记

外国文学史重点笔记一、概述外国文学史是一门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发展历程的学科,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文学形式,如史诗、戏剧、小说、诗歌等。

学习外国文学史有助于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重点知识点1. 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包括史诗、神话、戏剧等。

了解古希腊文学有助于理解西方文学的基础和特点。

2. 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是指欧洲封建时代的文学,包括骑士诗歌、传奇等。

学习中世纪文学有助于了解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3.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学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文学家和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

4.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方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出现了许多著名作家和作品,如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

5.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文学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出现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作家和作品,如卡夫卡的短篇小说。

6. 东方文学:东方文学包括了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区的文学,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文学风格各异,如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等。

7. 文学流派和作家:了解不同文学流派和作家的特点和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8. 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是了解该国文学的基础。

三、重点论述题1. 论述古希腊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2. 试分析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讨论现代主义文学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4. 比较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在文化、价值观和审美方面的异同。

5. 论述如何将外国文学知识应用于跨文化交流中。

四、典型案例分析1. 分析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悲剧色彩。

2. 解读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分析其表现手法和主题思想。

3. 比较分析印度泰戈尔的诗歌《飞鸟集》和日本川端康成的《雪国》,探讨东西方诗歌风格的异同。

外国文学史 考试重点 最全版

外国文学史 考试重点 最全版

1、自然主义: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

发源地和中心在法国。

这种写作风格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客观地描述,以达到真实的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

大致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创建者左拉对自然主义做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标致自然主义流派正式形成。

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A强调客观性,反对倾向性。

B强调自然性,忽视社会性。

C强调真实性,忽视典型性。

2、梅塘集团:是19世纪后半期,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文学集团,其成员经常在左拉的梅塘别墅举行集会,因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左拉、莫泊桑等六人,于1880年发表小说集《梅塘之夜》。

3、威塞克斯小说:是哈代的系列小说总题名,包括14部小说。

它们都以英国西南部农村“威塞克斯”地区为背景,描写旧式农村的没落,反映资本主义势力对宗法制农村生活的冲击,对农民的悲惨境况寄予深切的同情,对平和恬静的乡村生活不无留恋。

代表作是《德伯家的苔丝》。

4、社会问题剧:是易卜生开创的现实主义戏剧新形式。

它通过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提出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并加以讨论,在剧本结尾并不给出直接结论,以引起人们思考。

这类戏剧贴近生活,批判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某些不合理的现象,宣扬个人精神反叛和道德改善,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批判性。

代表作品《玩偶之家》、《群鬼》。

5、“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一类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

他们受过资产阶级的启蒙,不愿与贵族社会同流合污,但又远离人民,无法摆脱贵族传统影响,缺乏生活目的又无实际工作能力,最终一事无成。

代表:叶普盖尼奥涅金、毕巧林、奥勃洛摩夫。

6、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的写作特色之一,即善于表现人物心灵的运动,描写人物由一种情感状态向另一种情感状态不断运动、变化的心里过程。

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有心里根据,每一个心理活动又是在一定情境的影像下产生的,而环境的变化又通过人物的心里内容表现出来。

7、托尔斯泰主义:是指托尔斯泰世界观和创作中宣扬的落后和反动思想,包括三点:A、鼓吹不以暴抗恶,把宽恕作为救世良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九世纪中期文学巴尔扎克:是法国19C批判现实主义的伟大代表。

马克思认为他“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

恩格斯赞誉他的作品有着“了不起的革命辩证法”。

他是文学中的拿破仑。

巴尔扎克的创作生涯:1819-1829年,开始写小说,探索阶段(创作失败)。

1825年经商失败。

1829-1848,黄金时代。

全力创作《人间喜剧》。

1、1829-1835创作40多篇。

《高布赛克》《夏倍上校》;《驴皮记》;《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2、1836-1842创作30多部。

《幻灭》《古物陈列室》3、1834-1848创作20多部。

《农民》《邦斯舅舅》巴尔扎克复杂矛盾的世界观:出身、生活环境、经历。

对人民的态度;对宗教的态度;自身的矛盾。

《人间喜剧》简析:1845年,巴尔扎克写了《人间喜剧总目》1、结构方式:借鉴-司各特-把小说提高到历史哲学地位;创新-将多部作品联结起来,编成一部完整的历史;采用了分类整理法,把《人间喜剧》分为三个研究、六个场景:A、《风俗研究》――描写所有的生活现象。

它又分为六个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夏倍上校》(1832)、《高利贷者》(1830)、《高老头》(1834)外省生活场景:《欧也妮·葛朗台》(1833)、《古物陈列室》(1838)、《幻灭》(1837-1843)巴黎生活场景:《纽沁根银行》(1837)、《贝姨》(1846)、《邦斯舅舅》(1947)政治生活场景:《一桩无头公案》(1841)、《阿尔西的议员》(1847,未完)军旅生活场景:《舒昂党人》(1829)乡村生活场景:《乡村医生》(1833)、《农民》(1944)B、《哲学研究》-企图寻出“隐藏在众多的人物、热情和故事里的意义。

作品有:《驴皮记》(1831)、《不可知的杰作》(1832)C、《分析研究》-从人类的自然法则出发,分析社会的不合理状态。

作品有:《婚姻生理学》(1829)2、思想内容: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现实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

他描写了这个在他看来是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逼供之下逐渐灭亡,或者被这一暴发户所腐化,他描写了怎样让位给专为金钱或者衣着而不忠于丈夫的资产阶级妇女。

在这部中心图画的周围,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

按照恩格斯的观点,我们把《人间喜剧》的思想成就概括为:描绘了“金钱原则“支配下的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的得势这个法国社会的“中心图画”。

A、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史――可怜可笑鲍赛昂夫人-《高老头》《被遗弃的女人》《古物陈列室》B、资产阶级罪恶的发迹史――可憎可鄙高布赛克、葛朗台、纽沁根C、金钱――无冕之王、金钱是他最得意的题目、《人间喜剧》创造了金钱和买卖的史诗《欧也妮·葛朗台》讲述了一个金钱毁灭人性、造成家庭悲剧的故事。

[名词解释]-“人物再现法”:同一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出现,一部作品只写人物性格发展的一个阶段,几部作品连在一起才构成人物性格的完整发展史。

《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的地位:1、长篇小说《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是《人间喜剧》最精彩的序幕;2、巴尔扎克把在此以前所写的作品的情节在这里被集中起来,然后再向更大的社会面展开;3、巴尔扎克使用他的“人物再现法”的第一部作品。

福楼拜――现实主义大师“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代表作《包法利夫人》狄更斯的文学史地位:19C最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英国社会做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代表了当时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在欧洲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马克思称他为现代英国杰出的小说家,狄更斯的创作道路:初期,30-40年代初;中期,40年代;后期,50-60年代1、初期:1835年,开始写作。

1836年出版《博慈杂记》。

1836-1837年发表《匹克威克外传》成名。

1836-1838创作第一部社会小说《奥列弗·退斯特》1838-1839创作《尼古拉斯·尼古贝》1840-1841创作了《老古玩店》(狄更斯早期创作接触了社会问题。

他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描写了“小人物”的悲惨生存境遇,暴露了社会黑暗现象。

这使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但同时也表现出他创作思想的局限性:用抽象善恶观点去认识社会问题,把罪责归于个别坏人或某些法律条文;对社会的讽刺是温和的,充满道德说教,对道德感化和惩恶劝善来解决社会矛盾,寄希望于理想化的资产阶级,感情色彩很浓;人物变化和情节的发展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小人物”往往得到完美的结局。

)2、中期:1841年发表《巴纳比·拉齐》;1842年访美回国后写了《游美杂记》和长篇小说《马丁·朱什尔·维特》(1834-1844);1843-1848创作《圣诞故事集》包括《圣诞之歌》、《教堂钟声》、《炉边蟋蟀》、《人生的战斗》和《着魔的人》等中篇小说。

这些作品被看成“喜气洋洋的作品”,贯穿着宽恕仁慈、克己助人、弃恶从善等人道主义思想。

1848年长篇小说《董贝父子》,小说通过董贝的家庭生活,他同儿子、女儿、前妻和后妻、亲属、仆人之间的关系,写出了董贝性格的转化过程,宣扬了人道主义思想。

中期的创作反映出狄更斯思想的变化:早期“仁爱”的资产阶级者形象消失了,光阴被阴影遮住,乐观幻想基本破灭。

但他仍然认为人道主义可以改造资产阶级,改造社会。

3、后期:1850年发表自传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是寄托了作者社会理想的典型形象。

他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不论在怎样的处境中,始终保持着正值、诚恳、富有同情心和勤奋努力的品德。

1853年创作《荒凉山庄》。

1854年创作《艰难时世》是他唯一描写劳资矛盾的小说。

1857年在《小杜丽》中开拓新主题,即对无能的官僚主义机构的抨击。

1859年创作长篇历史小说《双城记》。

1861年他用《远大前程》(半自传体小说)证明自己登上了艺术的顶峰。

1864-1865年创作《我们共同的朋友》(最后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后期的创作仍然坚持人道主义,作品的题材范围广,批判性强、忧愤情绪浓,早期那种乐观幽默情调明显减弱,而且作品的艺术技巧更为成熟,手法也较前丰富。

《双城记》情节梗概:小说以梅尼特医生的经历和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作恶。

杀害农民的情节为双重线索交织着发展。

它的情节并不像表面叙述的那样按时间顺序展开,而是充满了戏剧性的插叙和倒序,故事情节生动而又紧张,错综而又复杂。

基本主题是“革命”: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的罪行是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德伐石夫妇的反抗斗争说明有压迫就有反抗;梅尼特医生及路西等人的善行宣扬了人道主义思想的伟大。

两条情节线索:梅尼特医生的经历,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作恶、杀害农民的行为。

两条线索有着复杂的联系,其他人物故事都与它们相关。

梅尼特医生的故事是主线,贯穿始终。

小说情节围绕梅尼特医生受迫害而展开,分为“复活”、“金钱”和“暴风雨的踪迹”三部。

《双城记》中每个人物每个情节都说明着一部分主题,宣扬着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某一个侧面。

梅尼特医生的正直克尽治病救人的天职体现出宽恕仁慈的精神。

代尔那接受民主思想,同情人民放弃爵位和财产是弃恶从善的明智之举。

卡尔登是人道主义理想的最高体现着,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来理解和反映革命斗争,把法国社会革命前后紧张尖锐的阶级矛盾和人物命运纠结在一起,通过对众多人物的描写来说明法国革命的前因后果。

他同情人民的悲惨遭遇,理解他们强烈仇恨产生的根源,指出了革命的正义性和合理性,但又惧怕、反对他们过火的暴力行为,将革命写成一场以暴易暴的血腥屠杀,歪曲革命者的形象。

果戈理文学史地位:19C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主要奠基人。

“自然派”的创始人。

――《死魂灵》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之一。

―――《钦差大臣》(1836)“自然派”:19C40年代俄罗斯文学的一个派别,又称“果戈理派”,形成于1842-1845年间。

它由别林斯基组织和领导,以师法果戈理的文学创作为出发点,以反对农奴制为共同的思想基础,主要表现手法是讽刺。

果戈理的《死魂灵》标志着“自然派”创作的最高成就。

果戈理――成名作是《狄康卡近乡夜话》。

中篇小说集《密尔格拉德》(1835)和《彼得堡故事》(1835 -1842)标志着果戈理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和跨越。

《钦差大臣》表现的是沙皇官僚集团内部的冲突。

戏剧中的主要角色都是否定人物。

评论者说剧中唯一“正直高尚的人物”是“笑”,即讽刺、嘲笑。

果戈理借市长之口无情地嘲笑了沙皇官僚集团。

在临近终场的时候,市长对着台下大笑的观众说:“你们笑什么?笑你们自己吧..”这句台词直接点明了喜剧的社会意义。

沙皇尼古拉一世到亚历山大剧院看了首场演出后悻悻地说:“这个剧本对每个人都够受的,尤其对我。

”这正体现出果戈理喜剧笑的威力。

赫尔岑说果戈理的笑里有某种革命的东西。

但受阶级偏见束缚的果戈理并未意识到《钦差大臣》的社会效果。

他决意在《钦差大臣》里把我们那里看到的俄国的坏东西搜集起来,一下子把他们嘲笑个够。

也就是说,他想要以笑的手段来惩恶劝善。

《死魂灵》情节梗概与主题意义:它与一般小说不同,作品从经济关系和政治交易的角度去透视社会面貌。

应该说乞乞科夫收买“死魂灵”纯属奇闻怪事,荒诞可笑,但一经果戈理的摄录和制作,却将俄国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暴露无遗。

小说围绕简单的故事情节,巧妙地将19C30-40年代俄国城乡社会联接起来,把一个个地主串联起来,构成一副具有时代特点的俄国上流社会全景图。

《死魂灵》人物形象分析:1、玛尼洛夫是乞乞科夫走访的第一个地主。

这是一个已经失去了生活的能力,失去了对生活的切实感受的幻想家和寄生虫。

他的性格是一种不成其为性格的性格,他已经堕落成一个不伦不类的人物。

果戈理说他已经是个非驴非马的角色,成了一个不配再做生活的主人的寄生虫。

2、梭巴开维支是貌如狗熊、又笨拙又狡猾、又贪婪又吝啬、极端残忍极端顽固的守财奴、饕餮鬼。

可是这样的人却是当时俄国专制农奴制的有力支柱。

这一形象反映出俄国的停滞状态。

3、泼留希金是《死魂灵》所描写的五个地主中最不像人样的一个。

泼留希金残酷而空洞。

在他身上,除了病态的贪婪之外什么都没有。

这样泼留希金就成了一个冷酷的利己主义者和病态的守财奴,一个埋在灰堆中腐烂发臭的老废物,也是私有财产所固有的天性――毁灭力的象征。

他的形象表明腐败的农奴制可以使他的主人堕落到多么可怕的地步。

通过这几个地主形象,作家实际告诉我们俄国地主们的灵魂已经腐朽发霉,他们是活着的“死魂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