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脓毒血症参考PPT

合集下载

小儿脓毒症医学课件

小儿脓毒症医学课件

鉴别诊断及相关疾病
鉴别诊断
脓毒症需要与类似疾病进行鉴别,如严重感染、败血症、菌 血症等。这些疾病虽然也有全身炎症反应,但治疗方法和预 后有所不同。
相关疾病
脓毒症可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休克等严 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识别和治疗。同时,脓毒症也可能与免 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相关,需要注意鉴别和治疗。
加强器官功能支持和营养支持
对于严重脓毒症患者,医生应积极采取器官功能支持和营养支持等措施,以改善患者的预 后和生活质量。同时,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
06
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新型诊疗技术应用前景
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
01
利用生物标志物检测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提高诊断准确
临床经验教训总结
提高对脓毒症的认识
医生应加强对脓毒症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对脓毒症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同时,家长也应了 解脓毒症的相关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症状并就医。
及时诊断和治疗
对于疑似脓毒症的患者,医生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在治 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治疗方案。
)≥2分。
诊断流程
首先确定感染源,评估病情严重 程度,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表现,最终作出脓毒症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表现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培养等。其中,白 细胞计数异常、CRP和PCT升高可提示感染或脓毒症。
影像学表现
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感染灶或脓肿形事项
向家长详细解释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禁忌症及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提高家长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新生儿脓毒症 PPT资料共46页

新生儿脓毒症 PPT资料共46页
Skin
irregularity
– Poor perfusion
– Fever
– Cyanosis
– Hypothermia
– Mottling
Tone and Behavior
– Pallor
– Poor tone – Weak suck
– Petechiae – Unexplained jaundice
NNF, India
Neonatal Sepsis- Incidence
Incidence of EOS is 1-2 cases/1000 live births. This incidence is 10 fold higher in the VLBW infants. Incidence of early onset GBS has declined 80% from
新生儿脓毒症
Neonatal Sepsis
Most common cause of neonatal mort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Up to 20% of neonates develop sepsis and 1% die of sepsis related causes.
– Shrill cry
– Weak cry
– Irritability
Signs/Symptoms
Feeding Problems
– Vomiting
– Diarrhea
– Abdominal distension
– Hypo or Hyperglycemia
Cardiopulmonary
Puopolo, K., NeoReviews 2019, 9;571-e579

小儿脓毒症(医学PPT课件)

小儿脓毒症(医学PPT课件)

2.血管活性药物
在液体复苏基础上休克难以纠正,血压仍 低或仍有明显灌注不良表现,可考虑使用血 管活性药物以提高血压、改善脏器灌注。
(1) 多巴胺:5~10μg/(kg.min)持续静脉泵注,根据 血压监测调整剂量,最大不宜超过20μg/(kg.min);
(2) 肾上腺素:0.05~2.0μg/(kg.min)持续静脉泵 注,冷休克有多巴胺抵抗时首选;
3.积极拉制感染和清除病灶
病原未明确前联合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 静滴,同时注意保护肾脏功能并及时清除病 灶。
4.肾上腺皮质激素
对重症休克疑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如 流脑)、ARDS、长期使用激素或出现儿茶 酚胺抵抗性休克时使用。目前主张小剂量、 中疗程。氢化可的松3~5mg/(kg.d)或甲 泼尼龙2~3mg/(kg.d),分2、3次给予。
(3) 去甲肾上腺素:0.05~0.30μg/(kg.min)持续静 脉泵注,暖休克有多巴胺抵抗时首选。
对儿茶酚胺反应的个体差异很大,用药需注意个 体化原则。若有α受体敏感性下调,出现对去甲肾上 腺素抵抗,有条件可试用血管紧张素或精氨酸血管加 压素,此类药物受不受α受体影响
(4) 莨菪类药物:主要有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
2.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失代偿期
代偿期临床表现加重伴血压下降。收缩压< 该年龄组第5百分位或<该年龄组正常值2s。 1~12个月<70mm Hg;1~10岁<7Omm Hg+[2×年龄(岁)]; ≥10岁<9Omm Hg.
3.临床分型
(1)暖休克:为高动力性休克早期,可有意识改变、 尿量减少或代谢性酸中毒等,但面色潮红,四肢温 暖,脉搏元明显减弱,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无明显 延长。此期易漏诊,且可很快转为冷休克。心率快, 血压低,过度通气,CVP高,心排出量低多为失代偿 表现。

新生儿脓毒症PPT课件

新生儿脓毒症PPT课件
NNP Network, 2005
Neonatal Sepsis
➢ Intramural admissions --Klebsiella pneumoniae (32.5%) --Staphylococcus aureus (13.6%)
➢ Extramural admissions --Klebsiella (27.5%) --S aureus (38%)
26.4 19.1:33.7 20 to 57.1
Late-onset Sepsis
25.0 23.6:26.3 0 to 53.7
13.3 11.2:15.4 1.8 to 35.6
NeoReviews, Vol.11, No.8, August 2010
Neonatal Sepsis
➢ Septicemia ➢ Pneumonia ➢ Meningitis ➢ Arthritis ➢ Osteomyelitis ➢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NNF, India
Neonatal Sepsis- Incidence
➢ Incidence of EOS is 1-2 cases/1000 live births. ➢ This incidence is 10 fold higher in the VLBW infants. ➢ Incidence of early onset GBS has declined 80% from
Puopolo KM. NeoReviews 2008;9:e571-579
Neonatal Sepsis- Classification
➢ Early onset sepsis (<72 hours) ➢ Risk factors:

新生儿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新生儿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20
代谢组学:
脓毒症时机体对外源性营养物质利用度降 低,主要供能物质葡萄糖氧化供能比例降低, 多数靠分解自身蛋白质,动员脂肪组织供能, 从而使三大营养物质及其代谢比例发生显著变 化。代谢组学就是通过检测氨基酸水平、肉碱 和酰胺类浓度、甘油磷脂、及花生四烯酸类代 谢产物,发现血清代谢产物的差异。
21
19
新生儿脓毒症的新进展:
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新生儿脓毒症中 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时代研究的新领域,利 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离和鉴定脓毒症患者体 液(主要是血液和尿液)中差异表达的蛋白 质,可用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 预后评估,同时对于脓毒症发病机制的研究 和药物靶点的发现都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监测手段的受限液体复苏时临床医师害怕导致心功能衰竭86的医师认为毒症休克仅仅需86的医师认为脓毒症的症状不典型而新生儿脓毒症的早期表现更不典型从脓毒症发展至脓毒症休克仅仅需要24小时左右临床医师缺乏早期识别严重脓毒症的能力早期诊断不及时导致延误治疗
LOGO
新生儿脓毒症的
早期诊断及治疗
.
1
背景:新生儿死亡(中国)
维持在正常。
在最初6小时内 达到
13
EGDT的具体实施与监测:
液体复苏 达到前负 荷最佳化
血管活性 药物维持 最佳后负

正性肌力药 物改善心肌 收缩力避免
心动过速
Scvo2和乳酸的监测,指导全身氧运输和氧需求的平衡,改善全身的氧供应
14
液体复苏(EGDT的核心内容)
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体液丢失 是公认的,可分为绝对体液丢失以及体
24
朝气蓬勃的医护团队:
25
优秀的护理团队让宝宝每天如同 有妈妈在陪护。家属更放心!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

支持性护理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如体 温、心率、呼吸等,确保其处于
正常范围。
保证营养供给
给予患儿足够的营养支持,包括 充足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根据患儿的水电解质紊乱情况, 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以确保体
内环境的稳定。
其他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对于由脓肿等病灶引起的脓毒血症,可能需要进 行手术治疗以清除病灶。
到感染。
免疫缺陷
新生儿免疫缺陷,抵抗 力低下,容易受到感染

其他疾病
新生儿患有其他疾病, 如先天性心脏病、肺部 疾病等,容易并发脓毒
血症。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新生儿脓毒血症可能出现发热或体温 过低、喂养困难、嗜睡、呼吸急促等 症状。
局部症状
其他症状
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 竭等严重症状。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 发育不全,容易发生 体温波动,增加感染 风险。
02
病因与发病机制
感染源
01
02
03
宫内感染
新生儿在母体内的感染, 常见于母亲产前有细菌或 病毒感染。
出生时感染
新生儿经过产道时吸入或 接触了母体的细菌或病毒 。
出生后感染
新生儿在出生后与外界接 触过程中受到的感染,如 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 。
感染途径
血行传播
细菌或病毒通过血液传播 至全身,常见于皮肤破损 、口腔黏膜感染等。
直接接触
新生儿与感染源直接接触 ,如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等。
淋巴系统
细菌或病毒通过淋巴系统 传播,常见于皮肤感染等 。

《生儿脓毒症》幻灯片

《生儿脓毒症》幻灯片

对于早产新生儿由于VH基因的限制,合成IgG的能力下
降;
• ④母体没有转运补体的功能
新生儿补体蛋白及补体介导的调理功能弱;
• ⑤新生儿抗原呈递细胞功能低下:

包括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缺乏识别病原体能力及激活

、杀菌和吞噬功能均下降;
疫 因

⑥新生儿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数以及功能降低
素•
外周血单核细胞数正常,但单核巨噬细胞在对抗外来病
• EOS 很可能是胎儿炎症反响综合征的结果。
胎儿炎症反响综合征
• 患儿生后72h内出现以下2项或2项以上征象时,说明存在胎儿炎症 反响综合征(FIRS) 。
• (1) 呼吸急促:呼吸频率 >60 次/min,同时伴有呻吟或 三凹征。 • (2) 体温不稳定: 体温<36 ℃或>37. 9℃。 • (3)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3 s。 • (4) 外周血WBC<4×109/L,或>34×109 /L。 • (5) CRP>100 mg/L,IL-6/IL-8 >70 μg/L。 • (6) 16srRNA 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响(PCR) 检测:阳性。
的如病毒原虫等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救脓毒症运动〔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SSC〕 自 2004年发布首部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处理国际指南以来,分别在 2021年、2021年更新,2021年的更新于2021年1月发布。
• 2021年脓毒症新的定义:脓毒症是指因感染引起宿主反响失调而 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生儿脓毒症》幻灯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儿童脓毒症--PPT课件精选全文

儿童脓毒症--PPT课件精选全文
4. 呼吸:呼吸频率增快2个标准差,或需要机械通气
9/28/2024
.
4
病理生理
炎症反应
有效血容量不足 组织灌注不足
休克 MODS
内皮细胞损害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管内液体及低分子蛋白 渗漏
其主要为分布异常性休克,在儿童常同时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
9/28/2024
.
5
儿童脓毒性休克与成人的区别
• 注意: • 成人脓毒性休克:脓毒症在给予液体复苏后仍无法纠正的持续低血压。 • 儿童脓毒性休克不能以血压为衡量标准。
意识状态正常
CVP 8~12mmHg,中央静脉混合血氧 饱和度(ScvO:)≥70%,心脏指数 (CI)3.3~6.0L/(min·m2)
初始液体复苏时血乳酸增高者,复查 血乳酸至正常水平,血糖和离子钙浓 度维持正常。
9/28/2024
.
14
(二)基本治疗原则
循环支持(C)
激素及血糖维持
液体复苏无效、儿茶酚胺抵抗型休克 连续2次血糖大于10mmol/L 血糖低于2.22mmol/L
高排低阻型休克
意识改变、尿量减少,代酸。
四肢温暖,外周脉搏有力,CRT正常。
心率快,血压降低。
9/28/2024
.
11
脓毒性休克诊断
表4(暖休克与冷休克的临床特点区别)
特征
暖休克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s)
≤2
外周脉搏搏动
有力
皮肤花斑

9/28/2024
.
冷休克 >2 减弱 有
12
治疗
9/28/2024
多巴胺无效时应用肾上腺素 正性肌力:[0.05一0.30ug/(kg· min)] 多巴胺无效:[0.3~ 2.0ug/(kg·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血循环动力指标来决定是否进行二次复苏。 • 乳酸水平升高时组织低灌注的标志,建议通过
引导复苏使乳酸恢复至正常水平,以乳酸监测 指导的复苏有更低的死亡率。
新生儿脓毒血症
• 血乳酸水平的预测价值优于氧代谢参数。 • 对尚无低血压但有脓毒性休克风险的患儿,乳
酸水平对鉴别组织低灌注甚为重要。 • 血乳酸与严重sepsis的病死率有关,无论有无器
缺陷:SIRS对脓毒症的诊断没有足够的特异性。 2016脓毒症新定义的重大变化是废除SIRS诊断 标准。
新生儿脓毒血症
Phase 1
Phase 2
Phase 3
1.0定义:SIRS (2项)+感染 (敏感度高,特 异性低)--19922
2.0定义:包括感染、 3.0定义: 因感染引 炎症反应、器官障 起宿主反应失调而导 碍、血流动力学、 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
• 脓毒症就如同多重创伤或急性心梗脑梗一般, 有“黄金时间”,越早诊断,越早期给予抗生 素和复苏输液治疗,存活率越高。
新生儿脓毒血症
• 包括21个方面的内容,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 值。
新生儿脓毒血症
A. 早期复苏 B. 脓毒症筛查及质量提高 C. 诊断 D. 抗生素治疗 E . 控制感染源 F. 液体治疗 G. 血管活性药物 H. 皮质激素 I. 血制品 J. 免疫球蛋白 K. 血液净化
L. 抗凝治疗 M. 机械通气 N. 镇静与止痛 O. 血糖控制 P. 肾脏替代治疗 Q. 碳酸氢钠的使用 R. 静脉血栓的预防 S.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T. 营养 U. 制定关怀目标
新生儿脓毒血症
• 治疗与复苏应立即开始 • 低灌注时进行液体复苏,需要在最初3h内输注
至少30ml/kg的晶体液 • 在完成初始液体复苏后,可以由乳酸浓度和其
• 新生儿常规评估包括回顾母亲的妊娠、临产和 分娩过程,评估是否有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并进 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时行感染标记物的检 测。
新生儿脓毒血症
• 母亲和胎儿危险因素包括:
产时母亲体温≥38℃;分娩时孕龄不足37周;存 在绒毛膜羊膜炎;5分钟的Apgar评分≤6分;有 胎儿窘迫的证据;母体GBS定植;胎膜破裂时间 ≥18小时,确诊脓毒症的风险会增加10倍。
• 新诊断标准包括脓毒症与输液无反应性低血压, 血乳酸水平大于2mmol/l,且需要血管加压药 维持平均动脉压。
• 死亡风险较单纯脓毒症显著升高,病死率> 40%
新生儿脓毒血症
• qSOFA相较先前SIRS标准更简易,主要就是协 助重症监护室以外的医师可以更快速辨识脓毒 症,更快速给予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治疗,提 高患者存活率 。
• 欧洲重症监护医学会(ESICM)
新生儿脓毒血症
●之前国际主要相关医学会将脓毒症定义为全身
性炎症反应(SIRS),由于定义简单、明确、与 临床吻合,此定义发表后广为临床医学界所用。
● SIRS的组成部分包括心动过速、呼吸急促、高 热或体温过低、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 只要符合2个以上标准,即可定义为全身性炎 症反应。
新生儿脓毒血症
• 定义:机体对感染的 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 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以机体对感染的反 应失调和器官功能障 碍为核心),超越了 感染本身的潜在危险 性,更关注机体应对 感染时所发生的复杂 病理生理反应。
新生儿脓毒血症
新生儿脓毒血症
• 脓毒性休克属于脓毒症的次群,指脓毒症合并 发生严重的循环障碍和细胞代谢紊乱
早发型
•1.生后3-7天内起病
•2.感染发生在出生前 或出生时
•3.常呈暴发性起病, 垂直传播为主, 死亡率高
晚发型
1.出生3-7天后起病
2.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 生后
3.常有局灶性感染, 水平传播为主
新生儿脓毒血症
• 由于新生儿脓毒症的症状和体征特异性差, 故一旦存在本病的危险因素或婴儿日常活动/喂 养规律出现任何异常,均应视为可能有全身性 细菌感染的指征,需进行评估。
• 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测可用于确定发生脓毒症 风险很高的新生儿,从而在等待血培养结果期 间即可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 对于少数拟诊脓毒症但血培养阴性的患儿,在 经过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测后,可作出脓毒症 的临床诊断,这类患儿可给予完整疗程的抗生 素治疗。
新生儿脓毒血症
新生儿脓毒血症
• 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
组织灌注等21个指 功能障碍----201616
标及参数,以帮助 医师临床诊断(过 于复杂,临床少用) --2003
新生儿脓毒血症
• 过去的定义仅强调了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这 种反应可能是适应性的反应,不一定引起器官 功能障碍,不能从普通感染患者中将这些危及 生命的感染患者筛选出来。新的脓毒症临床诊 断标准更简单实用,即感染+器官功能障碍即 可诊断为脓毒症。器官功能障碍取代了SIRS作 为脓毒症的标识符。
新生儿脓毒血症
➢ 脓毒症诱导的脏器功能不全和组织低灌注:
• 脓毒症诱导的低血压 • 乳酸高于正常值上限 • 尿量<0.5ml/kg.h,持续至少2h,尽管已进行液体复苏 • 急性肺损伤PaO 2 /FiO 2 <250mmHg,肺部炎症不是感染源 • 急性肺损伤PaO 2 /FiO 2 <200mmHg,肺部炎症可为感染源 • 尿素氮>2.0mg/dl或176.8umol/L • 胆红素>2mg/dl或34.2umol/L • 血小板计数<100×10 9 /L • 凝血功能异常(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新生儿脓毒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的定义
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 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 炎症反应。
新生儿脓毒血症
• 新生儿脓毒症是指致病菌包括细菌、 真菌进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内并生长 繁殖,造成全身各系统的中毒表现
• 根据症状发作时的日龄,可将本病 分类早发型和晚发型
新生儿脓毒血症
新生儿脓毒血症
我国:常见病原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条件致病菌-CONS、表葡、绿脓杆菌、 克雷伯菌、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
欧美: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李斯特菌。
绿脓杆菌
新生儿脓毒血症
新生儿脓毒血症
新生儿脓毒血症
• 从血培养中分离出致病菌,是确诊新生儿脓毒 症的唯一方法。然而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获得 血培养结果,且约有10%的脓毒症病例血培养 可能出现假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