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性质

合集下载

原油性质及评价

原油性质及评价

原油性质及评价1、原油的一般性状是什么?我们所说原油是指地下开采出来的未经加工的石油。

原油通常是谈黄色到黑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带有浓烈气味的粘稠液体,密度一般都小于1000kg/m3。

但世界各地所产原油从外观到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从颜色看,绝大多数原油都是黑色的,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色的;从凝固点来看也有很大差异,我国沈北混合原油高达54℃,而新疆克拉玛依原油则低于50℃。

2、原油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其中碳的含量占83—87%,氢含量占11—14%,两者合计达96—99%,其余的硫、氮、氧及微量元素总共不过1—4%微量元素包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在金属元素中量重要的是钒(V)、镍(Ni)、铁(Fe)、铜(Cu)、铅(Pb)。

在非金属元素中主要有氯(CI)、硅(Si)、磷(P)、砷(As)等,这些元素虽然含量极微,但对原油的炼制工艺过程影响很大。

上述各种元素并非以单质出现,组成原油的化合物主要是碳元素和氢元素,是以烃类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硫、氮、氧这些元素则以各种含硫、含氧、含氮化合物以及兼含有硫、氧、氮多种元素的高分子的胶状和沥青状物质存在于原油中,它们统称为非烃类化合物。

3、原油的烃类组成是什么?原油中的烃类主要含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一般不含烯烃,只有在原油的二次加工产品中含烯烃。

这些烃类组成是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化合物存在。

原油伴生气主要是甲烷及其低分子同系物组成的,因组成不同可分为干气(贫气)及湿气(富气)。

在干气中,含有大量的甲烷和少量的乙烷、丙烷等气体。

而在湿气中,除含有较多的甲烷、乙烷外,还含有少量易挥发的液态烃如戊烷、己烷直至辛烷蒸汽,还可能有少量的芳香烃及环烷烃存在。

在原油伴生气中还经常杂有非烃气体,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氮气。

在含硫原油产地的原油伴生气中,常有硫化氢的存在。

原油含的液体状态烃按其沸点不同,可分为低沸点馏分、中间馏分以及高沸点馏分。

原油的基本性质

原油的基本性质

原油的基本性质
具有代表性的大庆原油属低硫石蜡基原油,口前已开采的原油以低硫石蜡基居多。

这种原油,硫含量低,含蜡量高,凝点高,能生产出优质的煤油、柴油、溶剂油、润滑油及商品石蜡,直馏汽油的感铅性好。

辽河原油的硫含量低,轻质馏分多,属于低硫中间石蜡基,是一种较好的原油。

其汽油馏分辛烷值高,渣油经氧化后可制石油建筑浙青。

胜利原油胶质含量高,相对密度较大,含蜡量高.属含硫中间基。

汽油馏分酌感铅性好,且富含环烃与芳香烃,故也是催化重整的良好原料。

柴油馏分可生产轻柴油与专用柴油,但因硫含量、氮含量及徽度较高,故需适当精制。

润滑油馏分的脱蜡油经适度精制可生产车用机油、变压器油及机械油等,如经深度精制,则可制取柴油机油。

有的原油硫含量高,胶质含量高,属含硫石蜡基。

其直馏汽油馏分产率高,感铅性也好。

柴油馏分的十六烷值高,闪点高,硫含量高,酸度大,经精制后.可生产轻柴油与专用柴油。

润滑油馏分中,有一部分组分的粘度指数在90以上,是生产内燃机油的良好的原料。

有的原油硫含量低,含蜡量较高,属低硫环烷一中问基。

其汽油馏分感铅性好,且也富含环烷烃与芳香烃,故也是催化重整的良好原料。

柴油馏分的凝点及硫含量均较低,酸度较大,产品需碱洗。

减压渣油经氧化后可生产石油建筑浙青。

另有些低凝原油硫含量低、含蜡量也低,属低硫中问基。

适于生产一些特殊性能的低凝产品,同时还可提取环烷酸,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原油的主要性质是什么意思

原油的主要性质是什么意思

原油的主要性质是什么意思原油的主要性质是什么(1)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2)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其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l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3)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Y~35Y。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4)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炷组成,熔点为37℃~76℃。

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

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

(5) 含硫量: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

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6) 含胶量: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

原油的含胶量一般在5%~20%。

胶质是指原油中分子量较大(300-1000)的含有氧、氮、硫等元素的多环芳香炷化合物,呈半固态分散状溶解于原油中。

胶质易溶于石油醍、润滑油、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7) 沥青质含量:原油中沥青质的含量较少,一般小于1%。

沥青质是一种高分子量(1000以上)具有多环结构的黑色固体物质,不溶于酒精和石油髓,易溶于苯、氯仿、二硫化碳。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杂质含量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氧化、燃烧等。

颜色:原油的色泽‎按产地和成‎分不同,一般有褐色‎、黄褐色、深棕色和黑‎色。

通常颜色越‎深则比重越‎大,同时含沸点‎成分就越少‎,反之亦然。

然而原油中‎纯粹烃类为‎无色物质,原油的颜色‎是由石油中‎含有的其它‎物质所形成‎的。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溶解性:原油很难溶‎于水中,但却能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如苯、氯仿、酒精、乙醚、四氯化碳等‎。

虽然原油几‎乎完全不能‎和水相溶解‎,但仍有少量‎水分会“包溶”于原油中,一定条件下‎可自然析出‎。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解读我国主要原油的性质及类型

解读我国主要原油的性质及类型

/解读我国主要原油的性质及类型摘要:原油的理化性质因产地而异,如按密度分为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按化学组成分为石蜡基、环烷基和中间基;按含硫量分为低硫、含硫和高硫三类。

原油的理化性质因产地而异,如按密度分为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按化学组成分为石蜡基、环烷基和中间基;按含硫量分为低硫、含硫和高硫三类。

目前国产原油除胜利油田和南疆油田为含硫原油外,其他都属于低硫原油。

我国主要油田原油的共同特点是API度小、密度较大、含蜡量高、轻馏分含量较少等。

我国有十几个油区,其中大庆、胜利、辽河、新疆等油区的产量最大。

这些油区的原油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石蜡基原油/我国此类原油的产量最多。

大庆、中原、吉林、新疆油田所产的原油都属于石蜡基原油。

它们一般具有含硫低、镍和钒含量不高、残炭低、无庚烷沥青质、蜡含量高、凝点高等特点。

2、中间基与石蜡、中间基原油该类原油包括胜利、辽河和大港等原油。

与石蜡基原油相比,这类原油的蜡含量较低,镍含量一般较高。

3、环烷基与环烷、中间基原油属于此类原油的有孤岛、单家寺(胜利油区)、羊三木(大港油区)、高升(辽河油区)等原油。

该类原油的产量较少,含蜡不多,凝点较低,而胶质、残炭、酸值和镍含量较高。

尽管不同地区的油田所产的原油性质千差万别,但其元素组成却基本一致,主要由碳、氢、硫、氮、氧5种元素组成。

其中主要是碳和氢,这两种元素在原油中含量一般占95%以上。

原油的氢碳比是反映原油化学组成的一个重要参数。

对于烃类化合物来说,氢碳比是一个与其化学结构和分子量大小有关的参数,随着石油及其产品中环状结构的增加,其氢碳比下降,尤其是随芳香环结构的增加,其氢碳比显著减小。

硫、氮、氧一般称为石油的杂原子,它们在原油中的含量只有百分之几,但是含有这些杂原子的非烃化合物的含量却非常高。

我国主要原油的硫含量一般都较低,而氮含量相对较高。

除碳、氢、硫、氮、氧外,原油中还含有微量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原油中的微量元素有几十种,目前已经检测出59种,其中金属微量元素45种。

大庆原油分析

大庆原油分析

中国石化原油分析报告1.1大庆原油一般性质大庆原油一般性质为:密度为0.8629g/ml,凝固点29℃,硫含量为0.11%,氮含量1586ppm,酸值0.08,金属含量中镍、钒含量分别为4.36ppm和0.13ppm,属低硫中质石蜡基原油。

大庆<350℃轻收为30.22%。

>540℃总拔出率为63.1%。

1.2大庆原油直馏馏分性质大庆原油0~140℃的石脑油馏分收率为5.94,氮0ppm,硫含量为0.01874%,硫醇硫31ppm。

大庆原油0~180℃的石脑油馏分收率为8.99,氮0ppm,硫含量为0.020697%,硫醇硫36ppm。

大庆原油140~240℃的收率为8.83,冰点为-48℃,硫含量为0.022124%,硫醇硫39ppm,酸度7.62831mgKOH/100ml,烟点为32mm,芳烃含量为8.02%。

大庆原油180~350℃的收率为20.92,十六烷指数59.48,硫含量为0.036978%,酸度9.44417mgKOH/100ml。

大庆原油240~350℃的收率为15.13,十六烷指数59.98,硫含量为0.043133%,酸度9.80416mgKOH/100ml。

1.3大庆原油裂化原料及渣油性质350~540℃蜡油馏分及>540℃、>350℃渣油性质如下:大庆原油350~540℃的收率为32.89,密度为0.8634g/ml,硫含量为0.103749%,氮含量678ppm。

大庆原油>540℃的收率为36.9,密度为0.9278g/ml,硫含量为0.188964%,氮含量3680ppm。

残炭9.77%,金属分析数据中镍、钒含量分别为11.81ppm和0.36ppm;组成分析数据中,沥青质为0.06%。

大庆原油>350℃的收率为69.78,密度为0.8963g/ml,硫含量为0.148807%,氮含量2265ppm。

残炭 5.59%,金属分析数据中镍、钒含量分别为 6.24ppm和0.19ppm;组成分析数据中,沥青质为0.03%。

原油及其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原油及其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原油及其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原油是一种由化石燃料形成的混合物,通常存在于地下岩石中。

它是经过百万年的生物化学反应和地质作用而形成的,由数百种分子组成,每种分子都有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原油的组成原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碳氢化合物,其中包括烷烃、芳香烃、环烷烃、烯烃等。

它还包含其他一些有机化合物,如硫、氮、氧、钾、钠、镁、铁等元素。

这些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都不同,取决于原油的来源和形成过程。

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密度、黏度、热值、沸点等都对其开采、加工、转化和运输产生影响。

下面对几个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简要讨论。

1. 密度原油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重量。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原油密度各异,通常在0.7到1.5克/立方厘米之间。

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原油的粘度、油膜厚度和下沉速度等。

2. 黏度原油的黏度是指原油在运动中的阻力大小。

它取决于原油的化学组成、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黏度的高低对原油的输送和处理有很大影响,例如降低黏度可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3. 热值热值是指单位质量原油所释放的热能量。

原油的热值随着密度和化学组成的变化而不同。

高热值的原油有助于提高燃料的效率和热力输出。

4. 沸点原油的沸点是指不同组分的热力物性之间产生升华和冷凝的温度范围。

原油中的不同分子和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沸点,它对原油的加工、转化和运输都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类型原油的属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原油由于形成地质、气候、压力和温度等方面的差异,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典型的原油类型及其属性。

1. 欧佩克原油欧佩克(OPEC)是由许多原油出口国组成的组织,其成员国占据全球约45%的原油储量和40%的原油产量。

欧佩克原油通常具有高硫、高密度、高黏度和低API度等特点。

2. 布伦特原油布伦特原油是一种轻质低硫石油,是全球油价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这种原油产于北海,通常具有低密度、低黏度和高API度等特点。

3. 美国页岩油美国页岩油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原油资源,该油通常含有较高比例的烯烃和芳香烃,但硫含量较低。

石油和原油的区别_石油和原油的区别有哪些

石油和原油的区别_石油和原油的区别有哪些

石油和原油的区别_石油和原油的区别有哪些原油和石油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不仔细认真分析,还真难于区分。

那么石油和原油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店铺来跟大家讲讲石油和原油之间的区别。

一、石油1、石油的定义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1.0g/c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

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2012年开采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

实际上,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原料。

2、石油的主要成分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石油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天然气是以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的易燃性混合气体。

在整个的石油系统中分工也是比较细的:构成石油的化学物质,用蒸馏能分解。

原油作为加工的产品,有煤油、苯、汽油、石蜡、沥青等。

严格地说,石油以氢与碳构成的烃类为主要成分。

分子量最小的4种烃,全都是煤气。

3、石油的化学成分石油主要是碳氢化合物。

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锑等)。

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各种烃类按其结构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一般天然石油不含烯烃而二次加工产物中常含有数量不等的烯烃和炔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油、燃料油性质
分类:
1. 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原油中的烃类成分主要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根据烃类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的石蜡基石油、环烷基石油和中间基石油三类。

石蜡基石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石油含环烷烃、芳香烃较多;中间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

2. 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中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
3. 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性质:
1.比重:是该物质(完全密实状态)的密度与在标准大气压,3.98℃时纯H2O下的密度(999.972 kg/m3)的比值。

密度是有量纲的量,比重是无量纲的量,轻质原油:<0.83,中质:0.83-0.9,重质>0.9。

2.API:美国常用API度来表示石油的密度,他与国际通用的密度存在以下关系:141.5/d-131.5。

3.粘度: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粘度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很多。

在英国常用雷氏粘度(Redwood Viscosity),美国惯用赛氏粘度(Saybolt Viscosity),欧洲大陆则往往使用恩氏粘度(Engler Viscosity),但各国正逐步更广泛地采用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40°C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C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Stokes,即斯托克斯,简称斯。

当流体的动力粘度为1泊,密度为1g/cm3时的运动粘度为1斯托克斯。

CST是Centistokes 的缩写,意思是厘斯,即1斯托克斯的百分之一。

4.含硫:硫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的和环境污染。

根据含硫量的高低,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低硫原油。

低硫<0.5%,中硫:0.5-2%,高硫:>2%。

5.残炭:指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裂解和燃烧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是用来衡量裂化原料的非催化焦生成倾向的一种特性指标,残炭大则说明油品容易氧化生焦或生成积炭。

6.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现多用倾点表示原油/燃料油的低温流动性。

在规定的条件下将油品冷却到预定温度,将试管倾斜45°,经1min后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读
数。

7.闪点:是油品安全性的指标。

油品在特定的标准条件下加热至某一温度,令由其表面逸出的蒸气刚够与周围的空气形成一可燃性混合物,当以一标准测试火源与该混合物接触时即会引致瞬时的闪火,此时油品的温度即定义为其闪点。

其特点是火焰一闪即灭,达到闪点温度的油品尚未能提供足够的可燃蒸气以维持持续的燃烧,仅当其再行受热而达到另一更高的温度时,一旦与火源相遇方构成持续燃烧,此时的温度称燃点或着火点。

8.灰分:灰分是燃烧后剩余不能燃烧的部分,会使泵、阀磨损加速。

9.机械杂质:机械杂质会堵塞过滤网,造成抽油泵磨损。

10.馏程:在标准条件下,蒸馏石油所得的沸点范围称为“馏程”。

整个馏程包括的项目有初馏点和终馏点(或干点),馏程是石油产品的主要理化指标之一,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车用汽油的馏程可以看出它在使用时启动、加速和燃烧的性能。

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过高,冷车不易启动;过低又易产生气阻现象(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堵塞油路,中断给油。

汽油的50%馏出温度是表示它的平均蒸发性,它能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50%馏出温度低,它的蒸发性和发动机的加速性就好,工作也较平稳。

汽油的90%馏出温度和干点表示汽油中不无援蒸发和不能完全燃烧的重质镏分的含量。

这两个温度低,表示其中不无援蒸发的重质组分少,能够完全燃烧。

反之,表示重质组分多,汽油不能完全蒸发和燃烧。

这样,就会增加汽油消耗量,甚至稀释润滑油,增加机件磨损。

对于柴油,馏程是保证柴油在发动机燃烧室里迅速蒸发气化和燃烧的重要指标。

为了保证良好的低温启动性能,应有一部分轻质组份(130~160℃)。

轻柴油50%馏分温度应为300℃,以确保燃烧时的平均蒸发性能,利于平稳燃烧。

轻柴油95%馏分温度应低于350℃~355℃范围,终馏点低于365℃,否则在高速柴油机中不能及时蒸发和燃烧,造成燃烧室结焦和排气冒黑烟。

重柴油对馏程要求较低,控制在250~450℃即可。

11.重金属:主要为钒、镍、铜、铅等。

重金属一般对催化剂都有毒性,可使催化剂活性、选择性明显下降甚至丧失,即催化剂中毒。

其中尤以镍、钒对FCC/RFCC催化剂毒性较高。

对于催化剂来说可以使用保护剂/金属钝化剂来进行保护,降低此类物质对催化剂的影响。

12.碱性氮:主要影响催化裂化催化剂活性,因催化剂活性中心为酸性,碱性氮会中和催化剂酸性活性中心,能使催化剂活性、选择性暂时降低,促进生焦,堵塞孔道,经过再生后可大部分恢复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