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0026—88三股锦纶复丝绳索
中国纺织标准汇编-产业用纺织品卷

中国纺织标准汇编产业用纺织品卷(第三版)目录1.GB/T 2909—2014 橡胶工业用棉本色帆布2.GB/T 5196 2008 绳索鉴别用的颜色标记3.GB/T 8050—2007 聚单丝或薄膜绳索特性4.GB/T 9101—2002 锦纶66浸胶帘子布5.GB/T 9102—2003 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6.GB/T 11787—2007 聚酯复丝绳索7.GB/T 11789—2007 绳索和绳索制品系船用的天然纤维绳索与化学纤维绳索之间的等效性8.GB/T 13759—2009 土工合成材料术语和定义9.GB/T 13760—2009 土工合成材料取样和试样准备10.GB/T 13761.1—2009 土工合成材料规定压力下厚度的测定部分:单层产品厚度的测定方法11.GB/T 13762—2009 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布及土工布有关产品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方法12.GB/T 13763—2010 土工合成材料梯形法撕破强力的i贝0定13.GB/T 14798—2008 土工合成材料现场鉴别标识14.GB/T 14799—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有效孔径的测定干筛法15.GB/T 14800—2010 土工合成材料静态顶破试验(CBR法)16.GB/T 15788—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宽条拉伸试验17.GB/T 15789—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无负荷时垂直渗透特性的测定18.GB/T 16989—2013 土工合成材料接头/接缝宽条拉伸试验方法19.GB/T 17598—1998 土工布多层产品中单层厚度的测定20.GB/T 17599—1998 用织物防热性能抗熔融金属滴冲击性能的测定21.GB/T 17630—1998(200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动态穿孔试验落锥法22.GB/T 17631—1998(200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抗氧化性能的试验方法23.GB/T 17632—1998(200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抗酸、碱液性能的试验方法24.GB/T 17633—1998(200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平面内水流量的测定25.GB/T 17634—1998(200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有效孔径的测定湿筛法26.GB/T 17635.1—1998(200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摩擦特性的测定部分:直接剪切试验27.GB/T 17636一1998(200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抗磨损性能的测定砂布/滑块法28.GB/T 17637—1998(200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拉伸蠕变和拉伸蠕变断裂性能的测定29.GB/T 17638—1998(2004)土工合成材料短纤非织造土工布30.GB/T 17639—2008 土工合成材料长丝纺粘非织造土工布31.GB/T 17640—2008 土工合成材料长丝机织土工布32.GB/T 17641—1998(2004)土工合成材料裂膜丝机织土工布33.GB/T 17642—2008 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34.GB/T 17987—2000 沥青防水卷材用基胎聚酯非织造布35.GB/T 18887—2002 土工合成材料机织/非织造复合土工布36.GB/T 19978—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刺破强力的测定37.GB/T 19979.1—2005 土木合成材料防渗性能部分:耐静水压的测定38.GB/T 19979.2—2006 土工合成材料防渗性能第2部分:渗透系数的测定39.GB/T 24119—2009 机织过滤布透水性的测定40.GB/T 24219—2009 机织过滤布泡点孑L径的测定41.GB/T 25004—2010 产业用刀刮涂层织物42.GB/T 26379—2011 纺织品木浆复合水刺非织造布43.GB/T 28461—2012 碳纤维预浸料44.GB/T 30161—2013 膜结构用涂层织物45.GB/T 30558—2014 产业用纺织品分类46.GB/T 30667—2014 聚酯与聚烯烃双纤维绳索47.GB/T 30668—2014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8股、12股编绳和复编绳索48.FZ/T 10003—2011 帆布织物试验方法49.Fz/T 13010—1998 橡胶工业用合成纤维帆布50.FZ/T 13015—2014 篷盖用维纶本色帆布51.FZ/T 25001—2012 工业用毛毡52.FZ/T 25002—2012 造纸毛毯试验方法53.FZ/T 25003—2012 机织造纸毛毯54.FZ/T 25004—2012 造纸毛毯55.FZ/T 25005—2012 底网造纸毛毯56.FZ/T 34008—2009 汽车用亚麻坐垫57.FZ/T 55001—2012 锦纶6浸胶力胎帘子布58.Fz/T 60036—2013 膜结构用涂层织物接头强力试验方法59.FZ/T 60037—2013 膜结构用涂层织物拉伸蠕变性能试验方法60.FZ/T 60038—2013 膜结构用涂层织物防污性能试验方法61.FZ/T 60039—2013 膜结构用涂层织物剥离强力试验方法62.Fz/T 60041—2014 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63.Fz/T 60042—2014 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64.FZ/T 60043—2014 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65.FZ/T 60045—2014 汽车内饰用纺织材料雾化性能试验方法66.FZ/T 63020—2013 混合聚烯烃纤维绳索67.FZ/T 63021—2013 聚酰胺复丝绳索68.FZ/T 64004—1993 薄型粘合法非织造布69.FZ/T 64005—2011 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70.FZ/T 64006—2015 复合保温材料毛复合絮片71.FZ/T 64012—2013 卫生用水刺法非织造布72.FZ/T 64014—2009 膜结构用涂层织物73.FZ/T 64015—2009 机织过滤布74.FZ/T 64016—2011 非织造纤维浸渍片材75.FZ/T 64017—2011 压缩弹性非织造布76.FZ/T 64018—20ll 纤网一纱线型缝编非织造布77.FZ/T 64019—2011 灯箱广告用经编双轴向基布78.FZ/T 64033—2014 纺粘热轧法非织造布79.FZ/T 64034—2014 纺粘/熔喷/纺粘(SMS)法非织造布80.FZ/T 64035—2014 非织造布购物袋81.FZ/T 64036—2013 钠基膨润土复合防水衬垫82.FZ/T 64037—2014 帐篷用双轴向经编基布83.FZ/T 64045—2014 产业用针织间隔织物84.FZ/T 64046—2014 热风法非织造布85.FZ/T 64047—2014 浆粕气流成网非织造布86.FZ/T 64050—2014 柔性灯箱广告喷绘布87.FZ/T 64051—2014 美妆用非织造布88.FZ/T 64052—2014 短纤热轧法非织造布89.FZ/T 64054—2015 手术衣用机织物90.FZ/T 64055—2015 袋式除尘用非织造过滤材料91.FZ/T 64056—2015 洁净室用擦拭布。
常用纺织标准

FZ 65001-1995特种工业用织物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FZ 321-1985FZ 65002-1995特种工业用绳带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FZ 324-1985FZ 65003-1995特种工业用股线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FZ 325-1985FZ 65004-1995特种工业用纺织品化学性能试验方法FZ 326-1985FZ 65005-1995特种工业用绳带外观疵点检验方法FZ 327-1985FZ 65006-1995特种工业用纺织品标志和包装FZ 328-1985FZ 65007-1995特种工业用丝绸外观检验方法FZ 542-1985FZ 65008-1995特种工业用纺织品检验规则FZ 543-1985FZ 66001-1995特种工业用锦纶丝ZB W 53001-1984 FZ 66101-1995特种工业用原色棉布FZ 329-1985FZ 66102-1995特种工业用棉布(一)FZ 330-1985FZ 66103-1995特种工业用棉布(二)FZ 331-1985FZ 66104-1995特种工业用帆布FZ 332-1985FZ 66105-1995特种工业用绒布FZ 333-1985FZ 66106-1995特种工业用纱布FZ 334-1985FZ 66107-1995特种工业用原色腈纶布FZ 335-1985FZ 66108-1995特种工业用维纶布FZ 554-1985FZ 66201-1995特种工业用丝绸FZ 336-1985FZ 66202-1995特种工业用绢纺绸FZ 337-1985FZ 66203-1995特种工业用锦丝双层绸FZ 338-1985FZ 66204-1995特种工业用锦丝帆绸FZ 342-1985FZ 66205-1995特种工业用锦丝筛网FZ 541-1985FZ 66206-1995特种工业用桑蚕丝绸FZ 65001-1985 FZ 66301-1995特种工业用棉绳、棉丝绳、维纶绳、涤纶绳FZ 339-1985FZ 66302-1995特种工业用空芯棉绳、空芯生丝绳和空芯锦丝绳FZ 340-1985FZ 66303-1995特种工业用锦丝绳、涤丝绳、锦纶绳、锦丝套绳和双层锦丝绳FZ 341-1985FZ 66304-1995特种工业用松紧绳FZ 343-1985FZ 66305-1995特种工业用加捻绳FZ 398-1985FZ 66306-1995特种工业用棉带、棉锦丝带、丝棉带和维纶带FZ 345-1985FZ 66307-1995特种工业用薄型棉带FZ 346-1985FZ 66308-1995特种工业用双层带FZ 347-1985FZ 66309-1995特种工业用麻带和麻棉带FZ 350-1985FZ 66310-1995特种工业用厚型带FZ 351-1985FZ 66311-1995特种工业用锦丝带、涤丝带FZ 353-1985 FZ 66312-1995特种工业用套带FZ 354-1985 FZ 66313-1995特种工业用异型带FZ 355-1985 FZ 66314-1995特种工业用松紧带FZ 356-1985 FZ 66315-1995特种工业用锦丝搭扣带FZ 357-1985 FZ 66316-1995特种工业用线FZ 358-1985 FZ 66317-1995特种工业用生丝线FZ 360-1985 FZ 66318-1995特种工业用苎麻线FZ 361-1985 FZ 77001-1992阻燃涤纶针织面料FZ/T 01003-1991涂层织物 厚度试验方法FZ/T 01004-1991涂层织物 抗渗水性试验方法(静水压试验)FZ/T 01005-1991涂层织物 定幅拉伸强力试验方法FZ/T 01006-1991涂层织物 涂层厚度试验方法FZ/T 01007-1991涂层织物 耐低温性试验方法FZ/T 01008-1991涂层织物 热空气加速老化试验方法FZ/T 01009-1991涂层织物 遮光性能试验方法FZ/T 01010-1991涂层织物 涂层粘附强度测定方法FZ/T 01011-1991涂层织物 耐磨性能测定方法FZ/T 01015-1991纺织纤维和纱线交付货物商业质量的测定质量的测定和计算FZ/T 01016-1991纺织纤维和纱线交付货物商业质量的测定实验室样品的抽取FZ/T 01017-1991纺织纤维和纱线交付货物商业质量的测定试样的清洁方法FZ/T 01023-1993贴衬织物沾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方法GB 6410-1986 FZ/T 01024-1993试样变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方法FZ/T 01025-1993纺织品耐高湿氧化氮色牢度试验方法FZ/T 01026-1993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FZ/T 01027-1993评定变色用彩色样卡FZ/T 01042-1996纺织材料 静电性能 静电压半衰期的测定FJ 549-1985 FZ/T 01043-1996纺织材料 静电性能 动态静电压的测定FJ 550-1985 FZ/T 01044-1996纺织材料 静电性能 纤维泄漏电阻的测定FJ 551-1985 FZ/T 01046-1996兔毛产品掉毛量的测定FZ/T 01047-1997目测评定纺织品色牢度用标准光源条件FJ 562-1986 FZ/T 01048-1997蚕丝/羊绒混纺产品混纺比的测定FZ/T 01052-1998涂层织物 抗扭曲弯绕性能的测定FZ/T 01055-1999评定沾色用彩色样卡FJ 561-1986FZ/T 01057.10-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双折射率测定方法ZB W 04004.10-1989FZ/T 01057.11-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系统鉴别方法ZB W 04004.11-1989FZ/T 01057.1-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一般说明ZB W 04004.1-1989 FZ/T 01057.2-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燃烧试验方法ZB W 04004.2-1989 FZ/T 01057.3-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显微镜观察方法ZB W 04004.3-1989 FZ/T 01057.4-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溶解性试验方法ZB W 04004.4-1989 FZ/T 01057.5-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着色试验方法ZB W 04004.5-1989 FZ/T 01057.6-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含氯含氮呈色反应试验方法ZB W 04004.6-1989 FZ/T 01057.7-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熔点测定方法ZB W 04004.7-1989 FZ/T 01057.8-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方法ZB W 04004.8-1989 FZ/T 01057.9-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密度梯度试验方法ZB W 04004.9-1989 FZ/T 01063-1999涂层织物抗粘连性测定方法ZB W 04011-1989 FZ/T 01064-1999涂层织物压缩弹性测定方法ZB W 04012-1989 FZ/T 01065-1999涂层织物耐非水液体性测定方法ZB W 04013-1989 FZ/T 01066-1999涂层织物耐沾污性测定方法ZB W 04014-1989 FZ/T 01067-1999涂层织物拒油性测定方法ZB W 04015-1989 FZ/T 01068-1999评定纺织品白度用样卡ZB W 04016-1989 FZ/T 01070.1 -1999麻棉混纺物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吸附等温线法ZB W 04018.1-1989 FZ/T 01070.2 -1999麻棉混纺物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数值逼近法ZB W 04018.2-1989 FZ/T 01071-1999纺织品毛细效应试验方法ZB W 04019-1990 FZ/T 01073-1999纺织品上整理剂的鉴定试验方法ZBG 71001-1988FZ/T 01087-1999纺织品上颜色迁移进入聚氯乙烯涂层的评定GB 8442-1987FZ/T 20002-1991毛纺织品含油脂率的测定FZ/T 20003-1991毛纺织品中防虫蛀剂含量化学分析方法FZ/T 20004-1991利用生物分析防虫蛀性能的方法FZ/T 20012-1995纺纱油剂可洗涤性试验方法FZ/T 20018-2000毛纺织品中二氯甲烷可溶性物的测定GB 7572-1987FZ/T 24006-1995精梳轻薄型毛针织品FZ/T 50001-1991合成纤维网络丝网络度试验方法FZ/T 50002-1991化学纤维异形度试验方法FZ/T 50004-1991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试验方法FZ/T 50005-1994氨纶丝线密度试验方法FZ/T 50006-1994氨纶丝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试验方法FZ/T 50007-1994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FZ/T 50008-1996锦纶长丝染色均匀度试验方法FZ/T 50003-1991 FZ/T 50009.1-1998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单纤维长度测量法FZ/T 50009.2-1998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平均长度试验方法单纤维长度测量法FZ/T 50009.3-1998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FZ/T 50009.4-1998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膨松性、压缩弹性试验方法FZ/T 50010.10-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 定量的测定FZ/T 50010.11-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 树脂含量的测定FZ/T 50010.1-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 取样方法FZ/T 50010.12-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 多戊糖的测定FZ/T 50010.13-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 反应性能的测定FZ/T 50010.2-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 水分的测定FZ/T 50010.3-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 粘度的测定FZ/T 50010.4-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 甲种纤维素含量的测定FZ/T 50010.5-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 灰分含量的测定FZ/T 50010.6-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 铁含量的测定FZ/T 50010.7-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 白度的测定FZ/T 50010.8-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 尘埃度的测定FZ/T 50010.9-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 吸碱值和膨润度的测定FZ/T 50011-1999假捻变形丝残余扭矩试验方法GB 6507-1988FZ/T 72001-1992涤纶针织面料FZ/T 72002-1993针织人造毛皮FZ/T 72003-1998针织天鹅绒面料FZ/T 72004.1-2000针织坯布FZ/T 72004.2-2000针织成品布FZ/T 73001-1998袜子FZ/T 73001-1991 FZ/T 73002-1991针织帽FZ/T 73003-1991精梳毛针织品FZ/T 73004-1991粗梳毛针织品FZ/T 73005-1991精梳毛型化纤毛针织品FZ/T 73006-1995腈纶针织内衣GB 8879-1988FZ/T 73007-1997针织运动服ZB W 63004-1989FZ/T 73008-1997针织T恤衫ZB W 63005-1989 FZ/T 73009-1997羊绒针织品FZ/T 73010-1998针织工艺衫FZ/T 73011-1998针织腹带FZ/T 73012-1998文胸FZ/T 73013-1998针织泳装FZ/T 73014-1999粗梳牦牛绒针织品FZ/T 73015-1999亚麻针织品FZ/T 73016-2000针织保暖内衣 絮片类FZ/T 73017-2000针织睡衣FZ/T 75001-1993涂层织物 撕破强力试验方法FZ/T 75002-1993涂层织物 光加速老化试验方法 氙弧法FZ/T 75003-1993涂层织物 胀破强度的测定 弹性膜片法FZ/T 75004-1993涂层织物 伸长和拉伸永久变形试验方法FZ/T 75005-1994涂层织物在无张力下尺寸变化的测定FZ/T 75006-1994涂层织物水浸尺寸变化试验方法FZ/T 75007-1995涂层织物 湿热空气加速老化试验方法FZ/T 75008-1995涂层织物 缝孔撕破强度试验方法GB 11403-198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聚酰胺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 11404-198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 250 -199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 250-1984GB 251 -1995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 251-1984GB 730-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光和耐气候色牢度蓝色羊毛标准GB 730-1986GB 7564-198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毛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 7565-198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棉和粘纤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 7566-198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聚酯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 7567-198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聚丙烯腈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 7568-198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丝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 8410-1994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 10629-1989纺织品 用于化学试验的实验室样品和试样的准备GB/T 11039-1989纺织品耐氧化氮色牢度试验方法GB/T 11040-1989纺织品耐烟熏色牢度试验方法GB/T 11041-1989纺织品耐大气中臭氧色牢度试验方法GB/T 11042-1989纺织品耐热空气硫化色牢度试验方法GB/T 11043-1989纺织品耐一氯化硫色牢度试验方法GB/T 11044-1989纺织品耐直接蒸汽硫化色牢度试验方法GB/T 11045-1989纺织品羊毛染料耐化学褶皱、褶裥和定型色牢度试验方法GB/T 11046-1989纺织品耐羊毛酸性氯化色牢度试验方法二氯异氰尿酸钠GB/T 11549-1989汽车安全带总成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1558-1989汽车安全带用卷收器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2490-1990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试验方法GB/T 12491-1990羊毛水解物中磺基丙氨酸含量的测定纸电泳法和比色法GB/T 12492-1990羊毛水解物中胱氨酸含量的测定 比色法GB/T 12703-19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GB/T 13765-1992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亚麻和苎麻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 13766-1992纺织品 耐氧化氮和烟熏色牢度试验用控制标样和褪色标准GB/T 13782-1992纺织纤维长度分布参数试验方法 电容法GB/T 13787-1992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着色剂法GB/T 14334-1993合成短纤维取样方法GB/T 14335-1993合成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GB/T 14336-1993合成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GB/T 14337-1993合成短纤维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试验方法GB/T 14338-1993合成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14339-1993合成短纤维疵点试验方法GB/T 14340-1993合成短纤维含油率试验方法GB/T 14341-1993合成短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GB/T 14342-1993合成短纤维比电阻试验方法GB/T 14343-1993合成纤维长丝及变形丝线密度试验方法GB/T 14344-1993合成纤维长丝及变形丝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试验方法GB/T 14345-1993合成纤维长丝捻度试验方法GB/T 14346-1993化学纤维长丝电子条干不匀率试验方法GB/T 14575-1993纺织品综合色牢度试验方法GB/T 14576-1993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试验方法GB/T 14593-1993山羊绒、绵羊毛及其混合纤维定量分析方法GB/T 16256-1996纺织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振动仪法GB/T 16257-1996纺织纤维 短纤维长度和长度分布的测定单纤维测量法GB/T 16988-1997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GB/T 16990-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颜色1/1标准深度的仪器测定GB/T 16991-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高温耐光色牢度:氙弧GB/T 17592.1-1998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17592.2-1998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7592.3-1998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 薄层层析法GB/T 17593-1998纺织品 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594-1998纺织材料 热转变温度试验方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GB/T 17644-1999纺织纤维白度色度试验方法GB/T 2910-1997纺织品 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GB 2910-1982 GB/T 2911-1997纺织品 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GB 2911-1982 GB/T 2912.1-1998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 2912-1982 GB/T 2912.2-1998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2部分:释放甲醛(蒸气吸收法)GB 2912-1982 GB/T 3920-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GB 3920-1983 GB/T 3921.1-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1GB 3921-1983 GB/T 3921.2-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2GB 3921-1983 GB/T 3921.3-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3GB 3921-1983 GB/T 3921.4-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4GB 3921-1983 GB/T 3921.5-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5GB 3921-1983 GB/T 3922-1995纺织品 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GB 3922-1983 GB/T 420-1990纺织品耐刷洗色牢度试验方法GB/T 4856-1993针棉织品包装GB/T 5711-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干洗色牢度GB 5711-1985 GB/T 5712-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有机溶剂摩擦色牢度GB 5712-1985 GB/T 5713-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色牢度GB 5713-1985 GB/T 5714-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海水色牢度GB 5714-1985 GB/T 5715-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酸斑色牢度GB 5715-1985 GB/T 5716-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碱斑色牢度GB 5716-1985 GB/T 5717-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斑色牢度GB 5717-1985 GB/T 5718-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干热(热压除外)色牢度GB 5718-1985 GB/T 6151-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试验通则GB 6151-1985 GB/T 6152-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热压色牢度GB 6152-1985 GB/T 6411-1997棉针织内衣规格尺寸系列GB 6411-1986GB/T 6502-1986合成纤维长丝及变形丝的取样方法GB/T 6503-1986合成纤维长丝及变形丝回潮率试验方法GB/T 6504-1986合成纤维长丝及变形丝含油率测定方法GB/T 6505-1986合成纤维长丝及变形丝沸水收缩率试验方法GB/T 6506-1986合成纤维变形丝卷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6508-1986涤纶长丝与变形丝的染色均匀性试验方法GB/T 6509-1986锦纶6中低分子物含量测定方法GB/T 7065-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热水色牢度GB 7065-1986 GB/T 7066-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沸煮色牢度GB 7066-1986 GB/T 7067-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加压汽蒸色牢度GB 7067-1986 GB/T 7068-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汽蒸色牢度GB 7068-1986 GB/T 7069-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GB 7069-1986 GB/T 7070-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过氧化物漂白色牢度GB 7070-1986 GB/T 7071-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亚氯酸钠轻漂色牢度GB 7071-1986 GB/T 7072-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亚氯酸钠重漂色牢度GB 7072-1986 GB/T 7073-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丝光色牢度GB 7073-1986 GB/T 7074-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有机溶剂色牢度GB 7074-1986 GB/T 7075-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碱煮色牢度GB 7075-1986 GB/T 7076-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交染色牢度:羊毛GB 7076-1986 GB/T 7077-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脱胶色牢度GB 7077-1986 GB/T 7078-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甲醛色牢度GB 7078-1986 GB/T 7569-1987羊毛 含碱量的测定GB/T 7570-1987羊毛 含酸量的测定GB/T 7571-1987羊毛 在碱中溶解度的测定GB/T 7573-1987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GB/T 8424.1-2001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表面颜色的测定通则GB/T 8424.2-2001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GB/T 8424.3-2001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色差计算GB/T 8425-1987纺织品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GB/T 8426-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光色牢度:日光GB 8426-1987 GB/T 8427-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GB 8427-1987 GB/T 8428-1987纺织品耐光色牢度试验方法 碳弧GB/T 8429-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气候色牢度:室外曝晒GB 8429-1987GB/T 8430-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气候色牢度:氙弧GB 8430-1987GB/T 8431-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光致变色的检验和评定GB 8431-1987GB/T 8432-1987耐光色牢度试验仪用湿度控制标样GB/T 8433-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氯化水色牢度(游泳池水)GB 8433-1987GB/T 8434-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缩呢色牢度:碱性缩呢GB 8434-1987GB/T 8435-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酸性毯合色牢度:剧烈的GB 8435-1987GB/T 8436-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酸性毡合色牢度:温和的GB 8436-1987GB/T 8437-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硫熏色牢度GB 8437-1987GB/T 8438-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褶裥色牢度:蒸气褶裥GB 8438-1987GB/T 8439-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炭化色牢度:氯化铝GB 8438-1987GB/T 8440-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炭化色牢度:硫酸GB 8440-1987GB/T 8441-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氯化色牢度GB 8441-1987GB/T 8443-1998纺织品耐染浴中金属铬盐色牢度试验方法GB 8443-1987GB/T 8444-1998纺织品耐染浴中铁和铜金属色牢度试验方法GB 8444-1987GB/T 8878-1997棉针织内衣GB 8878-1988,GB8880~8882-1988 GB/T 9995-1997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 烘箱干燥法GB 9995-1988 GJB 1262-1991特种工业用纺织品储存规则GJB 1328-1991特种工业用锦丝绳、带、线湿气渗色牢度试验方法GJB 1459-1992特种工业用纺织品布、绸、带、线品号、品名命名方法GJB 578-1988特种合纤绸湿气渗透色牢度测试方法GJB 991-1990防雷达侦察伪装遮盖用布和绳GJB 992-1990伪装服用维/棉迷彩布GJB 993-1990芳纶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不浸胶法)。
锦纶6网络弹力丝生产标准

锦纶6网络弹力丝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锦纶6网络弹力丝产品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线密度为78dtex~320dtex(单丝线密度2dtex~5dtex)的半消光圆形截面锦纶6网络弹力丝的品质鉴定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3291.1 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1部分:纤维和纱线GB/T 3291.3 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3部分:通用GB/T 4146 纺织名词术语(化纤部分)GB/T 6502 合成纤维长丝取样方法GB/T 6506 合成纤维变形丝卷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GB/T 14343-1993 合成纤维长丝及变形丝线密度试验方法GB/T 14344-1993 合成纤维长丝及变形丝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试验方法FZ/T 50001 合成纤维网络丝网络度试验方法FZ/T 50008 锦纶长丝染色均匀度试验方法FZ/T 54007 锦纶弹力丝3.术语和定义3.1网丝筒子两端的丝条脱离正常卷绕轨迹,在筒子端面呈直线状或网状(网丝长度≤2mm或距筒管表面1cm以内的不计)。
3.2色差筒子内、外层色泽的差异或整个筒子与标样色泽的差异。
3.3其他术语和定义按GB/T 3291.1、GB/T 3291.3、GB/T 4146和FZ/T 54007的规定。
4.技术要求4.1外观质量锦纶6网络弹力丝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4.2物理指标锦纶6网络弹力丝的物理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表 25.试验方法5.1外观质量5.1.1外观质量检验的设备、检验步骤按FZ/T 54007规定执行。
GB10026—88三股锦纶复丝绳索

三股锦纶复丝绳索GB 10026—88(渔具材料)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1140—1975《三股聚酰胺复丝绳索》。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由密度约1.14×103kg/m3的锦纶复丝组成的三股绳索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线密度为11~1750ktex,即公称直径4~52mm的绳索。
2 引用标准GB 3938 渔具材料基本名词术语GB 4146 纺织名词术语(化纤部分)GB 8834 绳索有关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测定3 制造3.1 绳索必须由新原料制成,绳索和绳股必须连续而无捻接。
3.2 经买卖双方同意,线密度大于或等于260ktex(公称直径20mm)的绳索可在绳股中夹有无捻连续的锦纶复丝组成的股芯。
3.3 除特别注明外,三股锦纶复丝绳索应由绳股以“Z”向捻合成,绳股本身为“S”捻。
3.4 绳索各绳股含绳纱数或绳纱及无捻连续的复丝数应相同。
3.5 绳索公称直径4~14mm时,捻系数不大于4.0;公称直径16~52mm时,捻系数不大于3.5。
特殊要求例外。
3.6 绳索应保证尺寸稳定性,在制造中应进行热处理。
在买方要求下,为了得到特殊的性能,绳索可以涂覆或浸渍处理。
涂覆或浸渍物质的特性,应由生产厂说明,所进行的处理不应降低绳索的断裂强力。
绳索涂覆或浸渍后所增加的质量应不大于未经处理前绳索线密度的5%(买卖双方协议者例外)。
4 技术要求三股锦纶复丝绳索的主要特性见下表。
注:①表中为绳索未经涂覆或浸渍处理前的特性值。
②1ktex等于1g/m。
5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按GB 8834的规定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绳索检验项目为线密度、断裂强力。
6.2 产品的组批、抽样方法按GB 8834中附录C规定。
6.3 每个样品线密度测试三次,取其平均值;断裂强力测试三次,取实测值的最低值。
6.4 线密度和断裂强力两项技术特性应符合上表的规定,当有一项不符合时,应在该批产品中随机加倍取样复测,其结果按下列情况处理。
吊具索具、铁水包、渣包、渣盆检测、检验、报废标准及使用管理制度汇编(终)

(A/0 版)吊具索具、铁水包、渣包、渣盆检测、检验、报废标准及使用管理制度汇编控制状态:编制:审定:批准:2019-5-23发布 2019-6-1实施设备科1目录第一篇总则.......................................................................................................................... - 5 -一、目的 .................................................................................................................... - 5 -二、适用范围 .............................................................................................................. - 5 -三、引用标准文件 ...................................................................................................... - 5 -四、定义 ...................................................................................................................... - 6 -五、管理原则 .............................................................................................................. - 6 -六、管理职责 .............................................................................................................. - 6 -七、管理程序 ............................................................................................................ - 10 - 第二篇、吊具索具使用管理规定及报废处置制度........................................................ - 11 - 第一节、吊具索具使用管理规定.................................................................................- 11 - 第二节、吊具索具报废处理制度.................................................................................- 12 - 第三篇、钢丝绳使用、报废管理规定...........................................................................- 13 - 第一节、钢丝绳使用基本要求.....................................................................................- 13 - 第二节、钢丝绳使用工作负荷规定.............................................................................- 14 - 第三节、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的钢丝绳选择.............................................................- 15 - 第四节、钢丝绳绳端连接的安全要求.........................................................................- 16 - 第五节、钢丝绳的维护保养要求.................................................................................- 16 - 第六节、钢丝绳使用管理规定.....................................................................................- 17 - 第七节、钢丝绳检测、检验标准和方法.....................................................................- 18 - 第八节、钢丝绳常规报废管理规定.............................................................................- 21 - 第九节、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钢丝绳强制报废标准.................................................- 27 - 第十节、钢丝绳的使用信息处理.................................................................................- 28 - 第十一节、与钢丝绳有关的设备情况.........................................................................- 28 - 第四篇、起重机械(行车)主要零件报废管理规定...................................................... - 28 -一、吊钩报废 ............................................................................................................ - 28 -二、钢丝绳报废 ........................................................................................................ - 29 -三、起重用焊接环形链报废 .................................................................................... - 29 -四、卷筒报废 ............................................................................................................ - 29 -五、滑轮报废 ............................................................................................................ - 29 -六、制动器报废 ........................................................................................................ - 29 -七、制动轮报废 ........................................................................................................ - 29 -八、车轮报废 ............................................................................................................ - 30 -九、传动齿轮报废 .................................................................................................... - 30 -十、齿轮联轴器报废 ................................................................................................ - 30 -十一、轨道报废 ........................................................................................................ - 31 - 第五篇、吊带使用、报废管理规定.................................................................................. - 31 - 第一节、吊带使用管理规定.........................................................................................- 31 - 第二节、吊带报废管理规定.........................................................................................- 33 - 第三节、合成纤维吊装带使用管理规定.....................................................................- 33 - 第四节、合成纤维吊装带报废管理规定.....................................................................- 35 - 第五节、吊带日常检查管理规定.................................................................................- 35 - 第六篇、吊绳使用、报废管理规定.................................................................................. - 36 - 第一节、纤维吊绳使用、报废管理规定......................................................................- 36 - 第二节、尼龙吊装绳使用、报废管理规定..................................................................- 36 - 第七篇、链条(吊链、链环)使用、报废管理规定...................................................... - 37 - 第一节、链条(吊链、链环)使用管理规定..............................................................- 37 - 第二节、链条(吊链、链环)使用标准......................................................................- 38 - 第三节、链条(吊链、连环)报废管理规定..............................................................- 39 - 第八篇、吊钩使用、报废管理规定.................................................................................. - 39 - 第一节、吊钩使用管理规定.........................................................................................- 39 - 第二节、吊钩检测、检验管理规定.............................................................................- 40 - 第三节、吊钩报废管理规定.........................................................................................- 41 - 第九篇、吊环使用、报废管理规定.................................................................................. - 42 - 第一节、吊环使用管理规定..........................................................................................- 42 - 第二节、吊环检测、检验管理规定..............................................................................- 42 - 第三节、吊环报废管理规定..........................................................................................- 42 - 第十篇、卸扣使用、报废管理规定.................................................................................. - 43 - 第一节、卸扣使用管理规定..........................................................................................- 43 - 第二节、卸扣检测、检验管理规定..............................................................................- 43 - 第三节、卸扣报废管理规定..........................................................................................- 43 - 第十一篇、吊钳使用、报废管理规定.............................................................................. - 44 - 第一节、吊钳使用管理规定..........................................................................................- 44 -第二节吊钳报废管理规定.........................................................................................- 44 - 第十二篇、铁水包、渣包、渣盆使用、报废管理规定.................................................. - 44 - 第一节、铁水包、渣包、渣盆使用管理规定..............................................................- 44 -一、总则 .................................................................................................................... - 45 -二、铁水包使用管理规定 ........................................................................................ - 45 -三、渣包使用管理规定 ............................................................................................ - 46 -第二节、铁水包、渣包、渣盆使用管理程序..............................................................- 47 - 第三节、铁水包、渣包、渣盆检测、检验及报废标准..............................................- 48 -一、铁水包、渣包 .................................................................................................... - 48 -二、渣盆(钢斗) .................................................................................................... - 49 -第四节、铁水包、渣包、渣盆报废管理程序..............................................................- 50 - 第十三篇、龙门吊具使用、报废管理规定...................................................................... - 50 - 第一节、龙门吊具报废管理规定..................................................................................- 50 - 第二节、龙门钩日常使用维护注意事项......................................................................- 51 - 第十四篇、附录................................................................................................................ - 52 - 大朗冶金铁水包自行检查标准表.................................................................................- 52 - 大朗冶金起重吊具索具编号原则.................................................................................- 53 - 大朗冶金吊装带额定载荷国际标准色.........................................................................- 54 - 第十五篇、记录表格........................................................................................................ - 54 -................................................................- 55 - 大朗冶金铁水包、渣包、渣盆检查表(运行工)........................................................- 56 - 大朗冶金铁水包、渣包、渣盆定期检查表(维修工)大朗冶金钢丝绳检验记录表.........................................................................................- 57 - 大朗冶金起重设备吊具索具管理台账.........................................................................- 58 - 大朗冶金起重设备吊具索具点检表.............................................................................- 59 - 大朗冶金起重设备吊具索具报废通知单.....................................................................- 60 - 大朗冶金公司库存现有纲丝绳和吊带型号表.............................................................- 61 - 大朗冶金铁水包、渣包、渣盆报废申请单.................................................................- 62 -第一篇总则一、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吊具索具、铁水包、渣包、渣盆的科学管理,做到使用有序管理、过程有效点验、定期有效检查,检测,报废有标准、有序审批;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行业要求;达到吊具索具、起重机械主要零部件、铁水包、渣包、渣盆安全使用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和标准。
高性能合成纤维绳索

绳索使用说明书1产品性能特点合成纤维绳索(以下简称绳索),其产品编织结构合理,工艺先进,适用范围广,具有高强力、耐磨损、耐腐蚀,柔软光滑,便于操作等优点。
2主要用途与适用范围2.1 绳索主要用于各类船舶配备,渔业捕捞、港口装卸、电力安装、交通运输、矿山作业、石油勘探、体育用品、国防军工等领域。
2.2 绳索产品采用涤纶(聚酯)、锦纶(聚酰胺)、丙纶(聚丙烯)、芳纶(芳族聚酰胺)、迪尼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强度工业长丝为材质,其结构形式有:三股、八股、十二股及编织外套的包芯绳等,绳索规格φ6mm-φ120mm。
3产品工作条件涤纶(聚酯)、锦纶(聚酰胺)绳索的使用环境温度为 -40℃—100℃;丙纶(聚丙烯)、迪尼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绳索的使用环境温度为 -40℃—80℃;芳纶(芳族聚酰胺)绳索的使用环境温度为 -40℃—200℃。
3.4 合成纤维长期暴露于紫外线辐射下时强度会下降,因此绳索使用后应放在背阴的地方,防止阳光直晒,影响绳索强力和使用寿命。
3.5 绳索要避免在熔融金属、强酸、强碱、核反应堆、以及高温环境下作业。
3.6 用户如果要在特殊环境下使用某种绳索,应与生产厂进行技术协商。
4 使用与操作4.1绳索在每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标记标签、插编环眼,绳体有无割口、断股、断丝、扭结等损坏部分,如无异常和缺陷即可正常使用。
4.2 展开绳索展开绳索时,应从卷内的绳端开始放出绳索,绳索应逆时针方向放出去。
如果沿顺时针方向展开绳索,会发生绳索扭结。
如果产生扭结,应将绳索放回到绳卷,翻转绳卷,然后再从中心拉出绳索。
更好的方法是在一个转台上展开绳索,此时可以从外部绳端拉出绳索。
4.3从绳轴上展开绳索如果使用绳轴展开绳索时,绳轴本身应能自由旋转。
使用一根管子穿过绳轴中心就能容易做到这一点。
但禁止竖放绳轴展开绳索。
4.4从滑轮装置上展开绳索如果使用滑轮装置展开绳索,滑轮的直径D与绳索直径d的比值应超过5,但是对于某些高性能纤维绳,D/d值可高达20。
锦纶6浸胶帘子布

锦纶6浸胶帘子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锦纶6浸胶帘子布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产品组织规格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力车胎、电瓶车胎、摩托车胎、斜交胎、工程车胎所用的锦纶6浸胶帘子布。
其他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42 硫化橡胶与纤维帘线静态粘合强度的测定 H抽出法GB/T 3291.1 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1部分:纤维和纱线GB/T 3291.2 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2部分: 织物GB/T 3291.3 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3部分: 通用GB/T 4146.1 纺织品化学纤维第1部分:属名GB/T 4146.3 纺织品化学纤维第3部分:检验术语GB/T 4666 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GB/T 4667 机织物幅宽的测定GB/T 4668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GB/T 6503 化学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14343 化学纤维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GB/T 14344 化学纤维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GB/T3291.1、GB/T3291.2、GB/T 3291.3、GB/T 4146.1 和GB/T 4146.3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粘合强力(H-抽出) H-test adhesive strength帘子线从H形橡胶-帘子线试验片中拉出时所需的力。
3.2附胶量dip pick-up浸胶帘子线中的胶质量与白坯帘子线质量的百分比。
3.3试验布 the tabby samples在布卷的末端织约1m 长度的布,在开始部位织一段密纬区段后,以正常的纬纱及纬纱间距织一段长约1 m的试验片,再在布的终止处织一段密纬区段。
钢丝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钢丝绳安全技术系列中国钢丝绳网钢丝绳是起重机上应用最广泛的挠性构件,也是起重机械安全生产三大重要构件(制动器、钢丝绳和吊钩)之一。
钢丝绳具有重量轻、挠性好、使用灵活、韧性好、能承受冲击载荷、高速运行中没有噪音、破断前有断丝预兆等优点。
但起重钢丝绳频繁用于各种作业场所,因此易磨损、易腐蚀等。
如果钢丝绳的选择、维护、保养和使用不当,容易发生钢丝绳断裂,造成伤亡事故或重大险情。
因此正确掌握使用钢丝绳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一、钢丝绳的种类钢丝绳是把很多根直径为0.3~3mm的高强度碳素钢钢丝先拧成股,再把若干股围绕着绳芯拧成绳的。
钢丝绳种类很多,按绕捻方法不同可分为左同向捻、右同向捻、左交互捻、右交互捻四种,起重作业中常用右交互捻钢丝绳。
按钢丝绳芯材料不同可分为麻芯、石棉芯和金属绳芯三种,起重作业中常采用麻芯钢丝绳,麻芯中浸有润滑油,起减小绳股及钢丝之间的摩擦和防腐蚀的作用。
按钢丝绳绳股及丝数不同可分为6×19、6×37和6×61三种,起重作业中最常用的是6×19和6×37钢丝绳。
按钢丝表面处理不同又可分为光面和镀钵两种,起重作业中常用光面钢丝绳。
按钢丝绳股结构分类,又可分为点接触绳、线接触绳和面接触绳。
点接触绳的各层钢丝直径相同,但各层螺距不等,所以钢丝互相交叉形成三、钢丝绳的标记目前在起重机上所采用的钢丝绳主要是普通型结构钢丝绳,绳6×19和绳6×37。
按照国家标准《圆股钢丝绳》(GB1102一74)的规定,钢丝绳的标记方法如下:如,钢丝绳6×37-15.0-170-I一甲一镀一右交GB1102-74这表示该圆股钢丝绳由6股捻制,股的结构形式为点接触,每股有37根钢丝,纤维绳芯, 钢丝绳直径15.Omm,由公称抗拉强度1700MPa的I号甲组镀钵钢丝制成,钢丝绳的捻向为右交互捻。
四、钢丝绳的选用钢丝绳在同直径时公称抗拉强度越低,每股绳内钢丝越多,钢丝直径越细,则绳的挠性越好,但钢丝绳易磨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股锦纶复丝绳索
GB 10026—88
(渔具材料)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1140—1975《三股聚酰胺复丝绳索》。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密度约1.14×103kg/m3的锦纶复丝组成的三股绳索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线密度为11~1750ktex,即公称直径4~52mm的绳索。
2 引用标准
GB 3938 渔具材料基本名词术语
GB 4146 纺织名词术语(化纤部分)
GB 8834 绳索有关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测定
3 制造
3.1 绳索必须由新原料制成,绳索和绳股必须连续而无捻接。
3.2 经买卖双方同意,线密度大于或等于260ktex(公称直径20mm)的绳索可在绳股中夹有无捻连续的锦纶复丝组成的股芯。
3.3 除特别注明外,三股锦纶复丝绳索应由绳股以“Z”向捻合成,绳股本身为“S”捻。
3.4 绳索各绳股含绳纱数或绳纱及无捻连续的复丝数应相同。
3.5 绳索公称直径4~14mm时,捻系数不大于
4.0;公称直径16~52mm时,捻系数不大于3.5。
特殊要求例外。
3.6 绳索应保证尺寸稳定性,在制造中应进行热处理。
在买方要求下,为了得到特殊的性能,绳索可以涂覆或浸渍处理。
涂覆或浸渍物质的特性,应由生产厂说明,所进行的处理不应降低绳索的断裂强力。
绳索涂覆或浸渍后所增加的质量应不大于未经处理前绳索线密度的5%(买卖双方协议者例外)。
4 技术要求
三股锦纶复丝绳索的主要特性见下表。
注:①表中为绳索未经涂覆或浸渍处理前的特性值。
②1ktex等于1g/m。
5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按GB 8834的规定进行。
6 检验规则
6.1 绳索检验项目为线密度、断裂强力。
6.2 产品的组批、抽样方法按GB 8834中附录C规定。
6.3 每个样品线密度测试三次,取其平均值;断裂强力测试三次,取实测值的最低值。
6.4 线密度和断裂强力两项技术特性应符合上表的规定,当有一项不符合时,应在该批产品中随机加倍取样复测,其结果按下列情况处理。
6.4.1 线密度仍不符合要求,则产品为不合格品。
6.4.2 线密度符合要求,则产品以复测的最低断裂强力值评定等级。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每卷绳索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上标明制造厂名、品名及标准代号、商标、公称直径、制造日期、批号、长度、净质量、等级和产品检验标志。
包装外表应标明制造厂名、品名、商标、公称直径、长度、质量和等级。
7.2 包装
绳索应盘绕整齐,并用化学纤维绳扎紧,扎绳质量不得超过该卷绳索净质量的0.5%。
绳索应有适当材料的包装。
7.3 运输
绳索在运输时应避免拖曳摩擦,切勿用锋利工具钩挂。
7.4 贮存
绳索应存放在远离热源、通风干燥、无腐蚀性化学物质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