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管理
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相关推荐关于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精选6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档案管理制度1档案管理机构及其职责1、公司档案工作实行二级管理。
其中:一级管理是指公司综合处的统筹管理;二级管理是指各处及各部门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2、公司档案业务归属综合处,由综合处指定人员兼职负责。
各处、各部门指定人员兼职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3、公司档案管理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及公司档案工作制度、条例统一管理公司的档案;各处、各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参照公司的有关管理规定做好工作,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本部门或本单位的档案资料。
4、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公司档案管理规定,认真细致地做好档案保管以及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
5、公司档案管理人员有责任对二级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每年对二级档案管理进行一次检查验收。
归档制度1、凡是反映公司企业开发、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及工程建设等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资料均属归档范围。
2、凡属归档范围的文件资料,均由公司集中统一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擅自留存。
3、归档的文件资料,原则上必须是原件,原件用于报批不能归档或相关企业须保留的,综合处保存复印件。
4、凡公司业务活动中收到的文件、函件承办后均要及时归档;以公司名义发出的文件、函件要留底稿及正文备查。
5、业务活动中的有关请示报告及上级领导批复,属付款性质的,由财务处保存原件;属人事问题的,由劳资员保存原件;属工程项目的,由工程处保存原件。
其他重要报告,在企业资料归档范围内的,连同有关资料由经办人整理后移交档案室。
归档范围外的请示报告由各部门自行保管。
6、由公司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应保留三份原件,主管经理保存一份,财务处及业务处室各保存一份。
特殊情况只有一份原件时,由财务处保存原件。
企业基础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人事档案、财务档案等。
第三条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企业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各部门、各单位应按照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将档案归档至档案管理部门。
(二)分级管理原则:企业档案管理实行分级管理,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企业档案的全面管理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负责本部门、本单位档案的具体管理工作。
(三)保密原则:企业档案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确保档案的保密性。
(四)规范化原则:企业档案管理应遵循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标准,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二、档案管理部门及职责第四条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企业档案的全面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企业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鉴定、销毁等工作。
(三)负责企业档案的检索、利用、复制、汇编等工作。
(四)负责企业档案的保密工作。
(五)负责企业档案的统计、分析、报告等工作。
三、档案分类及归档范围第五条企业档案分为以下类别:(一)文书档案:包括企业内部形成的各类文件、报告、通知、函件、会议记录等。
(二)科技档案:包括企业研发、生产、技术改造、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技术文件、图纸、资料等。
(三)人事档案:包括企业员工的人事档案、工资档案、职称档案等。
(四)财务档案:包括企业财务报表、凭证、账簿、审计报告等。
第六条档案归档范围:(一)企业成立、变更、合并、分立、解散等重大事件形成的文件、资料。
(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发展规划、工作总结、会议记录等。
(三)企业科技项目、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形成的文件、资料。
(四)企业员工的人事档案、工资档案、职称档案等。
(五)企业财务报表、凭证、账簿、审计报告等。
四、档案管理流程第七条档案收集:各部门、各单位应按照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及时收集本部门、本单位的档案资料,并报送档案管理部门。
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及体系

一、目的为规范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充分发挥档案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制度及体系。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及体系适用于本企业内部所有档案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等。
三、档案管理机构及职责1. 成立企业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
2. 设立企业档案室,负责企业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
3. 各部门设立档案管理员,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工作。
四、档案管理内容及要求1. 文书档案管理(1)收集:及时、全面地收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形成的各类文件、资料。
(2)整理: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收集到的文件、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立卷。
(3)归档:按照归档制度,将整理好的档案定期归档。
(4)保管:确保档案实体安全,防止丢失、损坏、虫蛀、霉变等。
2. 科技档案管理(1)收集:收集企业科技活动中的各类技术文件、资料、图纸、样品等。
(2)整理: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收集到的科技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立卷。
(3)归档:按照归档制度,将整理好的科技档案定期归档。
(4)保管:确保科技档案实体安全,防止丢失、损坏、虫蛀、霉变等。
3. 人事档案管理(1)收集:收集企业员工的人事档案材料,包括简历、学历、职称、考核、奖惩等。
(2)整理: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收集到的人事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立卷。
(3)归档:按照归档制度,将整理好的人事档案定期归档。
(4)保管:确保人事档案实体安全,防止丢失、损坏、虫蛀、霉变等。
4. 会计档案管理(1)收集:收集企业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税务申报等会计档案材料。
(2)整理: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收集到的会计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立卷。
(3)归档:按照归档制度,将整理好的会计档案定期归档。
(4)保管:确保会计档案实体安全,防止丢失、损坏、虫蛀、霉变等。
五、档案利用与保密1. 档案利用(1)档案利用者应遵循档案保密原则,严格按照档案查阅规定办理查阅手续。
工商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档案资料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
第三条企业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不得遗失、损坏或擅自销毁。
2. 系统性原则:档案资料应按照分类、编号、存放等要求进行系统化管理。
3. 保密性原则:严格保密企业档案,防止泄露企业商业秘密。
4. 可靠性原则: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利用性原则:提高档案资料利用率,为企业管理提供有效服务。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由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具体职责如下:1. 负责企业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鉴定、销毁等工作。
2. 制定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 对企业各部门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4. 组织开展档案培训和宣传活动。
5. 为企业领导和各部门提供档案查询服务。
第五条企业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按照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和归档本部门的档案资料。
2. 加强档案资料的安全管理,防止档案资料丢失、损坏或泄露。
3. 积极利用档案资料,为企业管理提供支持。
第三章档案分类与编号第六条企业档案分为以下类别:1. 文书档案:包括公司章程、董事会决议、股东会决议、合同、协议、会议记录、报告、函件等。
2. 科技档案:包括产品设计、工艺流程、设备技术资料、实验数据、技术标准等。
3. 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审计报告等。
4. 人事档案:包括员工档案、劳动合同、工资表、考勤记录等。
5. 声像档案:包括照片、录音、录像等。
6. 电子档案:包括电子文件、电子邮件、网页等。
第七条档案资料按照分类、编号、存放等要求进行系统化管理。
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方案(三篇)

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档案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企业档案是企业的重要财富和资产,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基础和依据。
因此,建立健全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针对企业档案管理的制度方案,明确企业档案管理的目标、原则、职责、流程等,并提出相关的措施和建议,以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企业档案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1)保证企业档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以便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2)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企业档案管理的成本和风险。
2. 原则:(1)全面性:对企业所有的档案进行全面管理,包括档案的建立、归档、检索、使用和销毁等环节;(2)规范性:制定明确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3)责任性:明确档案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强化相关人员的责任感和执行力;(4)科学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智能化水平;(5)保密性: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保护企业档案的安全和机密性。
三、档案管理的组织和职责1. 档案管理部门组织:(1)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2)确定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各个档案管理岗位的职责。
2. 档案管理职责:(1)档案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和审定档案管理制度和流程;- 组织档案管理培训和考核;- 监督各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协调解决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定期对档案进行总结、评估和改进。
(2)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 配合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及时提供必要的档案信息;- 做好档案的整理、归档和借阅工作;- 定期整理和归档档案,及时更新档案备份。
四、档案的建立和归档1. 档案的建立:(1)确定档案的种类和格式,建立档案分类目录;(2)明确档案的责任人和建档手续;(3)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尽量减少纸质档案的建立。
2. 档案的归档:(1)根据档案分类目录,将档案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归档;(2)采用档案编号和标签,方便档案的检索和使用;(3)建立档案登记簿,记录档案的归档情况。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最新2023年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最新2023年2023年8月8日国家档案局令第21号公布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构和人员第三章设施设备第四章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与归档第五章档案的保管、保护、鉴定与处置第六章档案的利用、开发、统计与移交第七章档案信息化建设第八章监督管理第九章奖励与处罚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档案工作,推进企业档案科学、规范管理,服务企业各项工作,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研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服务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按照规定应当形成档案的企业开展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及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履行档案管理职责的行为和活动,是企业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五条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企业档案工作的领导。
企业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档案工作责任制,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整体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体系,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档案工作经费应当列入企业年度财务预算,为档案工作提供保障。
第六条企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开发利用。
国家档案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企业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建立统一制度,对中央企业(包括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中央企业、中央金融企业、中央所属文化企业等,下同)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档案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对本区域企业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各级各类开发区管理机构档案部门对本区域企业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中央和地方专业主管部门对所属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境外企业等,下同)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企业档案的管理制度

企业档案的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保护和利用企业档案资源,加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的档案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企业部门、项目组、岗位等单位档案管理工作。
三、档案管理体制1.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企业整体档案管理工作,制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协调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
2.设立档案管理员,负责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归档、保管、检索、借阅等。
3.设立档案审查人员,负责审查和整理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四、档案管理流程1.档案的归档:根据企业文件管理规定,将文件按照分类、日期等标准进行归档。
2.档案的保管:设立专门的档案室进行保管,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3.档案的检索:根据需要,提供档案的检索服务,确保档案的及时可查。
4.档案的借阅:提供档案的借阅服务,确保借阅档案的安全和秩序。
五、档案管理规定1.档案管理规定包括档案的分类、编号、保管期限、借阅权限等内容。
2.档案管理规定由档案管理部门定期制定,经领导审核后执行。
3.档案管理规定的违反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六、档案管理工作考核1.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和整改。
2.对档案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
七、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1.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2.定期组织档案管理制度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以上为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希望广大企业能够认真执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促进企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公司(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公司(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一、目的与原则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规范企业内部文件资料的归档、保管与使用,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及可追溯性。
该制度遵循合法、真实、完整、保密的原则,以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二、档案分类与归档1. 档案分类:根据内容性质和管理需要,将档案分为财务档案、人事档案、合同档案、技术档案等类别。
2. 归档要求:所有文件资料应当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归档,并按照既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
三、档案整理与编号1. 档案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整理,确保内容的清晰和易检索性。
2. 每份档案应有唯一的编号,便于管理和追踪。
编号规则需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四、档案存储与保护1. 实体档案应存放在专门的档案室内,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潮、防火。
2. 电子档案应备份至少两份,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安全设备或地点,以防数据丢失。
五、档案借阅与使用1. 借阅档案需经过审批,非相关人员不得随意查阅档案。
2. 借阅时需填写借阅登记表,注明借阅日期、归还日期等相关信息。
3. 借阅者应爱护档案资料,不得涂改、撕毁或私自复制。
六、档案的销毁与转移1. 对于过期或不再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进行销毁。
2. 重要档案如需转移至外部机构保管,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专业机构,并签订保密协议。
七、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 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和维护。
2. 企业应定期组织档案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档案管理意识和能力。
3. 违反档案管理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八、附则本档案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企业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