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赏析

合集下载

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相关内容。

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1[译文]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出自]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注释:柳眼梅腮:初生柳叶如人眼,盛开的红梅如人腮,这里又写物,又拟人。

花钿(diàn),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

起源于南朝宋,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制成花形,蔽于发上。

山枕:即檀枕,因其如“凹”形,故称山枕,指枕头。

欹qī,倾斜,歪向一边;通"倚",斜倚,斜靠。

译文1: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逢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译文2: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

柳叶欲开还闭,春天已经到来。

借着酒意抒发的深情谁来和我共鸣?泪水流淌,脸庞上的香粉为之消融,心情沉重以致觉得头上戴的花钿也是沉甸甸的。

春暖天晴,春装初试,然而我却足不出户,去观赏那美好的春景,却斜倚在山枕上,以致把精美的钗头凤给压坏了。

现实很寂寞无聊,想在梦中去寻求慰藉,但却始终无法进入梦乡,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蝶恋花》李清照赏析

《蝶恋花》李清照赏析

《蝶恋花》李清照赏析《蝶恋花》李清照赏析李清照写过三首《蝶恋花》,大家知道是哪三首吗?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李清照《蝶恋花》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李清照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赏析这首词作于建炎三年,是一首寄寓南渡之恨的力作。

上片首句“永夜恹恹欢意少”开门见山。

南渡以后,清照隽永含蓄的风格,一变而为沉郁苍凉。

上巳虽是传统的水边修禊节日,但词人此时心情不愉,欢意甚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写长夜辗转反侧,梦见汴京,看到汴京的宫阙城池,然而实不可到,故说“空”,抒写对汴京被占的哀思和沉痛。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写今年的自然春色和往年一样好,而今年的政局远远不如从前了。

“为报”二字,点明这春天的消息是从他人处听来的,并非词人游春所见。

实际上是说,今年建康城毫无春意,虽是朝花夜月如故,而有等于无。

“宜相照”的“宜”字,作“本来应该”解。

“相照”前著一“宜”字,其意似说它们没有相照,更确切一点,是词人对此漫不经心,反映出她的忧闷。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承上启下,点明题旨,透露了女主人公并无心过好这个上巳节日,酸梅酿成的酒,和自己辛酸的怀抱是相称的。

这两句,貌似率直,其实极婉转,极沉痛。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这里把“花”拟人化。

“花莫笑”,就是不要笑我老大不小还插花,这一层词意,与末句“可怜春似人将老”紧接,意思是说最需要怜念的是春天也像人一样快要衰老了。

“春”暗喻“国家社稷”,“春将老”暗喻“国将沦亡”。

《蝶恋花》是一首六十字的词,这首词题是“上巳召亲族”,带含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厚的感伤情绪,写得委婉曲折,层层深入而笔意浑成,具有长调铺叙的气势。

写出作者的国破家亡之恨,寄寓词人对国家社稷的`赤子之情。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赏析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赏析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文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注释⑴初破冻:刚刚解冻。

⑵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⑶花钿(diàn):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⑷乍:起初,刚刚开始。

金缕缝:用金钱缝成的农服。

⑸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欹(qī):靠着。

⑹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因其形如凤,故名。

鉴赏⑺夜阑:夜深。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

从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来看,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时。

古词《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作者李清照)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古词《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作者李清照)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李清照[宋代]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标签离别、宋词精选、宋词三百首、春天译文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注释初破冻:刚刚解冻。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花钿: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乍:起初,刚刚开始。

金缕缝:用金钱缝成的农服。

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欹:靠着。

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因其形如凤,故名。

夜阑:夜深。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赏析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

从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来看,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时。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开首三句,词人放眼室外,由春景落笔。

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

词人前期生活虽然没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独具的才情、细腻的情感,以及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悟、强烈的关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

表现在词作里,就是经常慧心独照,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

“暖日晴风”似还不足以表达春天到来的特征,而紧接以“柳眼梅腮”(此句历来被称为“易安奇句”),则使到来的春天更直接、更形象。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全诗原文及赏析免费范文精选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全诗原文及赏析免费范文精选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全诗原文及赏析>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写翻译写赏析分享相关翻译写翻译相关赏析写赏析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赏析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全诗原文及赏析添加的;此外,“春怀”与 ...作者介绍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全诗原文及赏析HH56F>绿叶紫裹,丹茎白蒂。

出自先秦宋玉的《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为高唐之客。

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朝视之,如言。

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王曰:“朝云始楚,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楚也,榯兮若松榯;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全诗原文及赏析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衭鄣日,而望所思。

蝶恋花赏析李清照写的

蝶恋花赏析李清照写的

才女写的著名《》,大家学习了哪一首呢?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赏析
暖雨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攲,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赏析
“暖雨晴风初破冻〞点出时为景色宜人后初春。

紧承破题的“柳眼梅腮〞,也可
以称得上“易安奇句〞,此句意蕴丰富,一语双关,既补充起句的景语,又极为简
练地刻画出了一个思妇的形象。

正是这个姣好的形象,被离愁折磨得坐卧不安如痴如迷。

结句“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被称为“入神之句〞,词意含蓄传神,思妇形象清晰肖妙,颇有意趣。

相传灯花为喜事的预兆。

思妇手弄灯花,比她矢口诉说思念亲人的心事,更耐人寻味,更富感染力。

盼人不归,主人公自然会感到失望和凄苦,这又可以加深上片的“酒意诗情谁与共〞的反诘语意,使主题的表
达更深沉含蓄。

这是一首正宗的婉约派词作,特别是“泪融残粉花钿重〞以及“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攲斜,枕损钗头凤〞等句可以和最典型的婉约词相类。

不过,这首词写得蕴藉而不攲靡,妍婉而不任巧,不失易安词的清新浅易之风致。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翻译、解析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翻译、解析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宋代:李清照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文和风暖雨,湖面冰层已慢慢融化。

柳叶发新芽,梅花绽放,已经感觉到春天将近了。

这样的时刻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独坐相思,泪融残粉,就连头上所戴的些许首饰,也觉得无比沉重了。

初试金丝缝成的夹衫,慵懒的斜靠在枕头上,只把那头钗压坏也难以顾及。

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注释初破冻:刚刚解冻。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花钿(diàn):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乍:起初,刚刚开始。

金缕缝:用金钱缝成的农服。

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欹(qī):靠着。

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因其形如凤,故名。

夜阑:夜深。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创作背景此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应该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在有的版本中,题作”离情“或”春怀“。

当作于赵明诚闲居故里十年后重新出仕、李清照仍独自留居青州时。

赵明诚担任地方官的时候,二人曾有过短暂的离别。

赏析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

从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来看,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时。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开首三句,词人放眼室外,由春景落笔。

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

词人前期生活虽然没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独具的才情、细腻的情感,以及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悟、强烈的关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文学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文学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文学赏析李清照的词作为宋代文学中的精品之一,对于后人的学习、品味和欣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中,《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是李清照的佳作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对其进行一下文学赏析。

首先是对李清照的创作背景的了解。

李清照生于北方的济南,后来随着丈夫调任到了南方的杭州。

这种南北差异在她的文学创作中得以充分体现。

而《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这首词则是她在杭州所作。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在宋代绍兴末期,也正是李清照从北方迁往南方生活的时期。

词中透露出的想象和情感应该是跟她的生活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这首词的题材是一首春天乐庆的词。

形象绘制的是春天的景象:暖风习习,小草即将发芽,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这种情景应该也是杭州春天的一副光景。

而在这样光景中词人也融入了自己的感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了自己的离愁别绪。

整首词的情感是比较复杂的,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春天的歌颂,另一方面是对离愁别绪的抒发。

这两种情感应该是撞击出了一种更加丰富、更加深入的情感境界。

首先讲讲对春天的歌颂。

词中所描绘的春天之景是生机勃勃的,充满希望和美好的前景。

暖风习习,小草虽然还没有完全起来,但是已经见了绿色的光芒。

这种生命力,希望以及新生对李清照来说应该都是非常引人入胜和激动人心的。

其次是对离愁别绪的抒发。

这种离愁别绪在李清照的文学作品中是非常常见的,也是她非常擅长表达的。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中的离愁别绪主要是表现在对于远行之人的思念上。

这种思念被与小蝶相比较,更加增强了离愁别绪的表现力度。

总结这首词的文学价值是非常高的。

它真切地描绘出了一个春天的景象,也表达出了李清照自己的情感。

同时,在这种对于自然、对于生命力的歌颂中,人也被赋予了更加高贵、更加美丽的象征。

这种美丽和生命力贯穿着整首词,是它最吸引读者的地方。

最后,为了更好地欣赏这首词,我们建议大家可以去自己尝试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春天世界的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宋代: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diàn)重。

和风暖雨,湖面冰层已慢慢融化。

柳叶发新芽,梅花绽放,已经感觉到春天将近了。

这样的时刻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独坐相思,泪融残粉,就连头上所戴的些许首饰,也觉得无比沉重了。

初破冻:刚刚解冻。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花钿: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qī),枕损钗(chāi)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初试金丝缝成的夹衫,慵懒的斜靠在枕头上,只把那头钗压坏也难以顾及。

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乍:起初,刚刚开始。

金缕缝:用金线缝成的农服。

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欹:靠着。

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因其形如凤,故名。

夜阑:夜深。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

从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来看,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时。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开首三句,词人放眼室外,由春景落笔。

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

词人前期生活虽然没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独具的才情、细腻的情感,以及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悟、强烈的关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

表现在词作里,就是经常慧心独照,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

“暖日晴风”似还不足以表达春天到来的特征,而紧接以“柳眼梅腮”(此句历来被称为“易安奇句”),则使到来的春天更直接、更形象。

李商隐在《二月二日》一诗中有“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苏轼在《水龙吟》词中描绘柳叶情状是“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看来女词人受此启发,抓住两个极具特点的事物,写出春天的生机。

第三句的“已觉春心动”,从语意上看,是对春天来临总的概括,实亦是自己怀春之情已动之流露。

词人游春、赏春,目睹良辰美景,必有所思,这句也暗启后二句词人所抒发的情思:“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女词人的细腻、敏感的思绪与感悟进一步强化,面对如此大好春光,自然便联
想到自己独处深闺,孤栖寂寞,这与往日和丈夫赵明诚一齐把玩金石,烹茗煮酒,赏析诗文的温馨气氛形成强烈反差。

一个“谁与共”,道出此刻词人内心的苦涩。

紧接着词人用一个细节来进一步形容自己内心的苦涩,泪水流淌,脸庞上的香粉为之消融,心情沉重以致觉得头上戴的花钿也是沉甸甸的。

词作的下片,词人以细微的笔触,紧承上片末句,着重刻画自己具体的闺中寂寞生活。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春暖天晴,春装初试,然而词人却足不出户,去观赏那美好的春景,却斜倚在山枕上,以致把精美的钗头凤给压坏了。

“山枕”,即檀枕,因其如“凹”形,故称山枕。

词人不出户观赏春景,是因怕良辰美景触引伤感之情,二是表明其心境郁闷,慵懒至极。

一个“损”字,也暗示词人慵懒、无精打彩。

末二句:“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愁本无形,却言“抱”,可见此愁对其来说有多“浓”,多重,更何况是“独抱”,此情更是难堪。

“无好梦”,是说现实很寂寞无聊,想在梦中去寻求慰藉,但却始终无法进入梦乡,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犹”字写活了词人百无聊赖的情态。

此外,剪弄灯火,古时妇女常藉以卜数夫君之归期。

这两句写得极为细致、生动,看似毫不经意,如叙写生活本身,实是几经苦炼,没有生活经历和深厚的艺术功力是无法写就的。

清词论家贺裳评这两句为“入神之句”(《皱水轩词筌》)。

全词从白天写到夜晚,刻画出一位热爱生活、向往幸福、刻骨铭心地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