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野生鸟类及栖息地的科学保护
浅析美丽乡村西柏坡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浅析美丽乡村西柏坡的可持续发展对策1. 引言1.1 美丽乡村西柏坡的现状西柏坡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是中国共产党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西柏坡素有“红色圣地”之称,吸引着大批游客和研究者前来。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西柏坡的乡村面貌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房屋焕然一新,道路宽敞平整,绿化带和广场整洁美观。
西柏坡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重农轻商的思维,农村产业发展滞后,土地资源利用不够合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生态环境保护不力,草地退化严重,水质污染问题突出,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发展新颖的产业,导致就业岗位不足。
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部分地区缺乏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社会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治安环境不够安全可靠,社会治理体系还不够健全。
面对这些问题,实现西柏坡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措施,才能实现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1.2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不影响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在美丽乡村西柏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
通过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西柏坡可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可持续发展可以保护西柏坡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西柏坡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沉淀,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对这些宝贵资源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增强西柏坡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只有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可持续发展是美丽乡村西柏坡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对策,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可以实现西柏坡乡村的长远繁荣和稳定。
2. 正文2.1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鸟类栖息地知识

保护鸟类栖息地知识
一、鸟类在湿地中寻找食物、筑巢繁衍后代,对维持湿地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鸟类的栖息地,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好发展。
二、湿地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
过度的水资源开发、湿地的填充和污染、乱砍滥伐等行为,都会加剧湿地的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不仅仅会影响鸟类的生存繁衍,也会对整个地球生态平衡产生巨大的冲击。
三、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每个人都需要加强湿地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传播湿地保护的知识。
我们可以参加湿地保护的志愿者活动,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加强公众对湿地和鸟类的认识。
只有当每个人意识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我们才能真正保护好湿地和鸟类的栖息环境。
四、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为目的的旅游方式。
在湿地保护中,合理开展生态旅游可以起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且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可以避免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游客在生态旅游中可以观赏鸟类的繁衍和迁徙,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形成爱护湿地的良好风尚。
鸟类的栖息地利用和繁殖保护

XX,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项标题
鸟类的栖息地利用
鸟类的繁殖保护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
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
公众参与与教育宣传
目录
添加章节标题
01
鸟类的栖息地利用
02
鸟类栖息地的类型
混合栖息地:自然和人工环境相结合的鸟类栖息地,如城市公园、乡村农田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政策制定对鸟类栖息地和繁殖的影响
保护措施:建立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恢复湿地等措施
政策制定:各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保护鸟类栖息地和繁殖
国际合作: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科研机构共同合作,制定和实施保护政策
效果评估:定期评估政策实施效果,调整和完善保护措施
政策执行的有效性评估
政策执行的目标:保护鸟类栖息地,促进鸟类繁殖
隐蔽场所:鸟类需要隐蔽的场所来躲避天敌和恶劣天气
繁殖条件:适宜的繁殖条件是鸟类选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巢穴、孵化场所等
栖息地破坏对鸟类的影响
栖息地减少:导致鸟类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保护鸟类栖息地的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为鸟类提供安全的栖息地
保护森林和湿地:保持鸟类的生存环境
限制人类活动:减少对鸟类栖息地的干扰
鸟类繁殖面临的威胁
栖息地破坏:人类活动导致鸟类栖息地减少或破坏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导致鸟类繁殖季节提前或推迟
捕猎和盗猎:非法捕猎和盗猎活动导致鸟类数量减少
疾病和寄生虫:鸟类繁殖期间容易受到疾病和寄生虫的侵害
保护鸟类繁殖的措施
建立保护区:为鸟类提供安全的繁殖环境
保护食物来源:确保鸟类有足够的食物来源
关于保护野生鸟类的资料

保护野生鸟类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关于保护野生鸟类的资料:
1.了解鸟类习性和栖息地:不同种类的鸟类有不同的习性和栖息地需求。
了解它们的生活
方式、迁徙路径、繁殖季节和所需的食物等信息,有助于提供更好的保护措施。
2.设立保护区和禁猎区:建立鸟类保护区和禁猎区,为鸟类提供安全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这可以通过法律、政策和管理规定来实施。
3.建议合理的农业实践:农业活动对鸟类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造成影响。
推广可持续农业
实践,例如有机农业和农田生态系统恢复,可以减少对鸟类的负面影响。
4.控制非法捕捞和盗猎:非法捕捞和盗猎对野生鸟类构成威胁。
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
行为,并提高人们对保护鸟类的意识和教育。
5.保护栖息地:保护鸟类的栖息地是重要的保护措施。
这包括维护湿地、森林、草原等自
然生态系统,以及恢复受损的栖息地。
6.建立人工巢穴或鸟类保护设施:为某些鸟类提供适当的人工巢穴或建立保护设施,例如
鸟类观察站和鸟类保护园区,以促进繁殖和观测活动。
7.教育与宣传:通过教育和公众宣传活动,增强人们对野生鸟类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倡导
尊重自然和环境的价值。
这些资料可以作为起点,但保护野生鸟类是一个复杂而持久的任务。
理解和尊重鸟类的重要性,以及采取可持续的行动来保护它们,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至关重要。
鸟类栖息地营建研究与实践——以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鸟类栖息地营建研究与实践——以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
区为例
张雅卓;石蕊
【期刊名称】《湿地科学与管理》
【年(卷),期】2022(18)5
【摘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
以天津市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从水系修复、植被修复、鸟类生境营建3个方面开展基于营建鸟类栖息地的湿地保护与修复治理工程,提出水系连通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核心净水措施、植被生境营造、生态廊道营建、特种鸟类适宜生境营造措施。
目前保护区核心区恢复建设已完成,大幅优化了鸟类栖息环境。
本研究对我国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研究及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总页数】5页(P46-50)
【作者】张雅卓;石蕊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5
【相关文献】
1.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营建研究——以北京琉璃河湿地公园为例
2.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研究——以天津古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3.要素导向的大尺度城市设计编制流程及控制方法研究——以天津滨海核心区西部城区实践为例
4.高职院校
构建“大思政”格局实践研究——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5."大思政"视域下的音乐专业院校演出艺术实践活动研究——以天津音乐学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模拟11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模拟11一、判断题1. 冯骥才是出生于天津的当代著名作家、画家,主要作品有《神鞭》《挑山工》《泥人张》《珍珠鸟》《雕花烟斗》等。
正确答案:A2. 本溪水洞是世界上最长的地下水(江南博哥)溶洞,素有“九曲银河”之称,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地下暗河水流终年不竭。
正确答案:B[解析] 本溪水溶洞是亚洲最长的地下水溶洞。
3. 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长白松”为长白山特有的珍稀树种。
正确答案:A4. 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正确答案:A5.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9月1日正式通车。
正确答案:A6. 贵州磷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二。
正确答案:B[解析] 贵州磷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一,铝土矿列全国第二。
7. 四川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西部两种不同的风俗:东部的少数民族风俗和西部的农耕民俗。
正确答案:B[解析] 四川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西部两种不同的风俗:东部的农耕风俗和西部的少数民族民俗。
8. 新疆的冰川储量占全国的50%,有“固体水库”之称。
正确答案:A9. 糖醋黄河鲤鱼是宁夏的地方特色美食。
正确答案:A10. 中国四大石窟,甘肃有两个: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
正确答案:A二、单选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满洲”的原意是______。
A.光明的东方B.“团结”与“联合”C.永恒之火D.吉祥正确答案:D[解析] “满洲”在满语中的原意是指“吉祥”。
2. 2004年,黑龙江省______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A.五大连池风景区B.镜泊湖风景区C.汤旺河石林风景区D.莲花湖景区正确答案:A[解析] 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黑河市南部的五大连池市境内,主要由五大连池湖区及周边火山群地质景观、相关人文景观、植被、水号等组成。
它于2004年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也是中国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3. 世界桥隧比例最高的铁路是______。
国家一二三级保护鸟名单

国家一二三级保护鸟名单鸟类保护名单一、介绍鸟类是地球上独特而迷人的物种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品种和美丽的羽毛。
然而,由于环境破坏、栖息地丧失和非法捕杀等人类活动,许多鸟类正面临灭绝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许多国家制定了一二三级保护鸟名单,以确保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二、一级保护鸟名单一级保护鸟名单包括各国境内濒危和受威胁的鸟类物种。
这些物种受到最严格的保护,禁止任何形式的捕捉、猎杀和贸易。
同时,在一些特定的地区设立了鸟类保护区,为这些濒危鸟类提供了合适的栖息地。
三、二级保护鸟名单二级保护鸟名单列出了在特定地区受到保护的鸟类物种。
尽管这些物种没有到达濒危的程度,但它们仍然面临栖息地丧失和环境改变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鸟类,限制其捕捉和贸易,同时加强对其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
四、三级保护鸟名单三级保护鸟名单包括一些常见的鸟类物种,它们在各国境内广泛分布。
这些鸟类虽然数量较多,但仍然需要得到合适的保护,以防止其数量剧减和栖息地受到破坏。
五、保护措施为了有效保护鸟类物种,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立法法规,明确规定对受保护鸟类的保护措施和处罚。
其次,设立鸟类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为鸟类提供恢复和繁衍的安全环境。
此外,开展鸟类保护宣传,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减少对鸟类的威胁。
六、国际保护努力除了各国的保护措施,国际间也开展了合作,共同保护鸟类。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组织致力于推动国际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通过科学研究和数据收集,国际间也加强了鸟类物种的监测和保护。
七、总结保护鸟类物种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二三级保护鸟名单的制定,为野生鸟类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管理基础。
尽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共同呵护和保护这些美丽的生物,为未来的世代留下宝贵的遗产。
湿地保护守护鸟类栖息地

湿地保护守护鸟类栖息地湿地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
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不仅扮演着调节水文循环、防治洪涝灾害的重要角色,还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其中,鸟类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湿地的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守护鸟类栖息地展开讨论。
一、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众多鸟类栖息、繁殖和迁徙的重要场所。
许多鸟类依赖湿地的水域、湿地植被以及湿地中的大量食物资源。
湿地不仅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还为它们的繁衍和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而且,湿地还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途径和中途歇息地,保护湿地就是保护鸟类迁徙的通道和重要驿站。
其次,湿地的保护还可以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湿地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湿地还能净化水质,帮助维持水体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而且,湿地还可以防止洪涝,起到调节水文循环的作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人类居住环境至关重要。
二、湿地保护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湿地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首先,湿地的开发与利用使许多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湿地栖息地逐渐丧失。
其次,湿地污染严重,水体受到化工废水、农药等污染物的侵害,严重影响鸟类的生存和繁殖。
此外,非法捕杀、猎捕和非法贸易也对湿地鸟类构成了威胁。
这些挑战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岌岌可危,鸟类栖息地面临严重威胁。
三、守护鸟类栖息地的途径为了守护鸟类栖息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湿地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与鸟类生态保护的认识。
通过举办湿地科普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公众传递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培养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从而形成一种人人都参与湿地保护的共识。
其次,加强湿地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湿地的规划与管理,划定湿地保护区域,设立保护区进行长期监测和管理。
严禁乱捕、乱砍乱伐等非法活动,打击湿地非法猎捕和贸易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西柏坡野生鸟类及栖息地的科学保护申请主体(如项目执行方为多方,必须为项目执行方之一): 李剑平项目概述:1)项目内容简述:(200-300字)李剑平,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自1992年以来,一直坚持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研究、保护宣传及救助伤残病困的野生动物等工作。
1999年发起成立了河北省第一个保护野生动物的民间组织----平山县西柏坡爱鸟协会,随着各项工作的展开,逐渐形成了政府、媒体,公众、协会共同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格局,为野生动物生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政府的重视,使得越来越多的公众树立起了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并自觉地参与到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中来。
与当地政府和科研院所联系,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进行了科学研究,找出其受到威胁的因素,并采用科学的手段解决了很多问题。
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开展环保工作的同时不忘帮助农民致富,让他们自愿加入到环保队伍之中。
借助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的理念,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
2)项目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3)项目执行周期: 2004 年 1 月 1 日至2008 年 12 月 31 日4)项目合作方及角色:合作伙伴: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平山县林业局,平山县科技局河北电视台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5)项目资金总额:8万元资金来源:1 石家庄市科技局支持平山县科技局进行“平山县湿地资源调查及可持续利用研究”项目资金5万元2 李剑平自己出资项目综述:1)项目背景(问题根源)平山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众多的野生动物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可是在1990年以前,由于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偷猎偷捕野生动物、滥砍滥伐森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一切使我深切感到了进行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项目目标(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使家乡平山的发展少走破坏环境的弯路,监督协助政府搞好决策。
发动公众参与,取得政府支持,获得媒体帮助,真正动员全社会力量都来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为政府与科研院所牵线搭桥,通过科研获得资料,为政府科学的保护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培养青少年学生环保意识和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使他们积极参加到环保活动中来,为未来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公民。
3)项目活动(做了什么)1、自费救助伤困病弱的野鸟,手机、家庭电话成救助热线。
由于平山县地处太行山鸟类迁徙通道上,是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和一些珍稀鸟类的越冬地,每年春秋迁徙期间以及越冬期间,都有一些珍稀濒危鸟类由于伤病、饥饿受困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死亡。
为了抢救这些处于危难中的鸟类,几年来,自掏腰包付饲料费、医药费、接、放鸟交通费、农民保护补偿费等资金近12000元。
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协会会员,义务救护黑鹳、大鸨、大天鹅、灰鹤、大鵟、白尾鹞、红隼、雕鸮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0余种,共200余只,使150多只珍稀濒危鸟类康复后得以重返大自然。
因为没有合适的救助场所,经常将伤病的鸟儿带回家治疗,自己花钱不说,弄得家里又脏又乱。
刚开始爱人并不理解,经过耐心解释,爱人逐渐开始支持我,并且经常协助我工作。
一直以来,我的手机就是百姓的环保热线。
不仅平山县人,许多石家庄市的人都知道我的电话,只要发现了伤困病弱的鸟,看到破坏环境的事,就会立即通知我。
我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政府的重视,连续两届被推选为平山县政协委员。
2 、为政府与科研院所牵线搭桥,开展科学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想更好的保护野生动物及栖息环境,使之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进一步,上升到科学保护的层次,对野生动物及栖息环境进行科学研究,找出其受到威胁的因素,并采用科学的手段加以解决。
为此,我利用自己是县政协委员的优势,多次邀请县政府和县政协领导实地考察平山冶河湿地,使他们认识到平山冶河湿地对于平山县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后来,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建立冶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方针。
平山县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湿地是众多野生鸟类的重要栖息地,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科研价值的珍稀鸟类也在此栖息。
所以,针对湿地资源的研究,对保护平山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非常重要。
因此,我多次找平山县科技局,探讨湿地的研究和保护问题,并提出了研究课题----平山县湿地资源调查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2004年该课题在石家庄市科技局立项。
之后,我和母校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的教授吴跃峰老师联系合作事宜,最后,平山县科技局、河北师大生物系和西柏坡爱鸟协会共同承担了这个课题,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校、民间组织合作的局面。
经过2004年至2006年两年多的艰苦工作,我们调查了平山的湿地资源以及栖息于其中的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科研价值的一些珍稀鸟类,获得许多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湿地及鸟类受到威胁的因素,并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2006年底的鉴定中,该项目受到了专家鉴定组的高度评价,有关专家一致认为:“本项目开河北省湿地研究之先河,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
本项目的资金投入较小,却获得了巨大的成果,这充分说明研究人员付出了艰辛努力,希望这个项目还要继续下去。
”我作为项目的发起人,专家鉴定组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个业余爱好者,能具有这样前瞻的眼光,非常了不起。
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们看到了他对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的热情、能力和信心。
”《石家庄日报》专门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对这个项目作了报道,目前该项目正在申报河北省科研发明奖。
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受到了政府机关的重视,2008年平山县岗南水库湿地和黄壁庄水库湿地被河北省政府列为重要湿地。
平山驼梁地区,位于太行山中段东麓,属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石家庄市的饮用水源地----岗南水库的水源涵养地。
利用多年积累的驼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调查资料,我多次向政府陈述建立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2007年县政府经过多方论证,决定立项,我应林业局邀请参与科学考察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2008年,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获国家林业局批准。
我所撰写的论文《黑鹳的生态学研究》被收录到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河北驼梁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一书中。
经过近5年来的调查研究,基本上弄清楚了鸳鸯繁殖的巢址选择类型,并将其可能筑巢的大树一一作了登记,在2007年的平山县政治协商会议上,我写了《建立平山县鸳鸯繁殖地保护小区》的提案,得到了县政府的重视和认可,现政府批转林业局解决。
之后林业局邀请我共同进行实地考察,决定将鸳鸯繁殖地划归即将建成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
后来又与交通局,合河口乡政府协商保护鸳鸯可能筑巢的大树,为鸳鸯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利于鸳鸯种群数量的增加。
2008年共有13对鸳鸯在平山繁殖,经过观察发现鸳鸯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3 、对国家保护动物及栖息地进行重点研究,重点保护,找到科学保护措施,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目前仅有不到500对。
自2002年救助三只小黑鹳以来,我一直关注着这一珍稀物种在平山的生存和发展。
在我积累的十几年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调查黑鹳的分布、巢址的选择、繁殖期和越冬期觅食地的选择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经过研究,找出了黑鹳的受胁因素,并提出了保护措施,为黑鹳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的基础资料,找到了科学的保护方法,再加上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平山的黑鹳的数量由1992年的2只,增加到现在的60余只,其中滹沱河流域的黑鹳种群数量达36只,冶河流域的黑鹳种群数量达20只,并且连续3年在冶河繁殖。
在平山的黑鹳不仅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其居留类型也由最初的旅鸟变成现在的繁殖鸟、留鸟。
在合作研究湿地资源成功以后,我更加坚信合作共赢的做法是正确的可行的。
河北师大生物系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平山县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与师大合作,我不仅能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还能为保护平山县的野生动物及栖息环境提供科学翔实的基础资料。
因此,我多次为师大提供研究的资料,经吴跃峰教授选优去劣后,确定课题,共同研究。
2005—2006年我于河北师大生物系合作研究另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的栖息环境。
根据一年多的调查研究结果,并结合我以前积累的有关调查资料,我们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Frontiers of Biology in China》杂志发表论文《Time budget and activeity rhythm of wild Great Bustard in winter》。
论文一发表就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2008年我们再度合作,课题是:鹭科鸟类繁殖地调查及对环境的影响,相关研究现仍在进行中。
岗南水库是国家大中型水库,承担着防洪排涝抗旱等任务,也是河北省会石家庄市的饮用水源地和北京市备用水源地。
岗南水库的水源一半来源于滹沱河,一半来源于平山境内滹沱河的十条支流,滹沱河上游山西省拦河建水库已获国家立项,届时水库建成,岗南水库水量将更加依赖于平山境内滹沱河的十条支流,尤其是发源于驼梁山的卸甲河和柳林河。
所以,研究驼梁山的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十分重要,为此我与河北师大生物系、平山县科技局,林业局作了接触,希望合作开展研究,现正在做前期论证。
4 、借助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理念我参加野生动物保护十几年了,在此期间,省市媒体曾多次对我进行报道表扬,我的名字被很多人所熟知,我也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媒体在宣传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方面的巨大作用,更加坚定了和媒体合作的决心。
我一直和多家媒体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借助媒体宣传了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理念,同时也充当了媒体报道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的顾问。
2005年和河北日报合作,呼吁建立平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共同报道了我们的研究项目------平山县湿地资源调查及可持续利用,2008年和河北电视台“绿色家园”栏目合作制作了关于平山湿地的节目,使公众了解了地球之肾湿地的生态环境及其重要作用,并充分认识到了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
在合作的过程中,媒体找到了新闻热点,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我借助媒体这个平台宣传了环保理念,真正实现了双赢。
5、在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工作中,使农民得到利益在冶河湿地宣传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时,农民开始很不理解,积极性不高。
经过与农民做朋友,交心座谈,得知他们怕保护野生动物影响了自己的利益,所以要想调动农民支持并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光靠嘴说不行,农民注重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也不应该与富裕农民相矛盾,所以我多次找主管林业的副县长赵志廉同志反映情况,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最后县政府经过论证同意在2002年,把为了改善冶河生态环境所种植的林木的产权,无偿的交给农民,林木在谁的地中属于谁,但20年不准砍伐,农民得到了实惠以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在在冶河两岸已经形成了一条长10千米的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