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幕遮(燎沉香)》课件(2)(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合集下载

语文:《苏幕遮(燎沉香)》课件(1)(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语文:《苏幕遮(燎沉香)》课件(1)(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下片开始词人并没有直接写荷花, 下片开始词人并没有直接写荷花, 而是调转笔头, 而是调转笔头,抒发他的思乡之 故乡遥远,何日才能归去? 情。故乡遥远,何日才能归去? 自己家在江南吴地, 自己家在江南吴地,可是长久地 旅居京城。因此,当他见到荷叶、 旅居京城。因此,当他见到荷叶、 荷花时, 荷花时,就很自然地想到江南水 想到自己的家乡, 乡,想到自己的家乡,从而生发 出思乡思归的情感。所以, 出思乡思归的情感。所以,词人 面对着荷花, 面对着荷花,不禁回忆起故乡和 往事。 往事。
赏析 :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叶上”句,清新而又美丽。“水面清圆,一 叶上” 清新而又美丽。 水面清圆, 叶上 一风荷举” 则动态可掬。 这三句, 一风荷举 ” , 则动态可掬 。 这三句 , 实是交 互句法, 配合得极为巧妙, 而又音响动人。 互句法 , 配合得极为巧妙 , 而又音响动人 。 是写清圆的荷叶, 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 是写清圆的荷叶 , 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 , 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 一阵风来, 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 , 一阵风来 , 荷叶儿一 团团地舞动起来。 这里像电影的镜头一样, 团团地舞动起来 。 这里像电影的镜头一样 , 有时间性的景致。 词句炼一“ 有时间性的景致 。 词句炼一 “ 举 ” 字 , 动景 如生,使全词立了起来。 如生,使全词立了起来。
家乡的朋友你是否还记得, 家乡的朋友你是否还记得 , 在那 荷叶茂盛的五月, 荷叶茂盛的五月 , 我们一起游湖 的情景? 词人并非在真地问渔郎, 的情景 ? 词人并非在真地问渔郎 , 而是从问中勾起他的美好回忆, 而是从问中勾起他的美好回忆 , 在回忆中, 在回忆中 , 词人似乎回到了久别 的故乡, 驾着一叶小舟, 的故乡 , 驾着一叶小舟 , 梦幻般 地在荷花盛开的湖面畅游。 地在荷花盛开的湖面畅游 。 词最 后的“芙蓉浦” 与上片的“ 后的“芙蓉浦”,与上片的“荷”遥相 呼应, 是对荷的描写的延伸, 呼应 , 是对荷的描写的延伸 , 使 全词结构更为完整、紧密。 全词结构更为完整、紧密。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幕遮》课件(34张PPT)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幕遮》课件(34张PPT)

总结全词
借景抒情,壮境、丽景与柔情的高度统一

层次分明
寥 廓
色彩分明
多 彩
过渡自然


思深愁重
绵 多

• 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 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高远多彩(寥廓绚丽)。
• 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 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
• 另一方面感情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 气,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 羌人称范仲淹为“龙图老子” ;夏人称其为 “小范老子”,认为“小范老子胸有十万甲兵!”
“硬核”男神范仲淹
• 庆历新政:范仲淹针对北宋内忧外患的现状,提 出十项改革纲领。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 风气之先。
• 修捍海堰:范仲淹任泰州西溪盐仓监时,征调民 众4万多人,重修捍海堰。当地人民将所修之堤 命名为“范公堤”,遗址迄今犹存。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 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 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 御西夏的军事。
整体感知
主题: 抒写羁旅相思之情。
艺术手法: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 ,
,
草 无 情
更 在 斜 阳 外
















碧 云 天
倚楼之孤影,带酒之泪痕,刻画出思乡 之旅人,形象鲜明,很有感染力。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品读全词 试从写作手法上来赏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苏幕遮(燎沉香)》(一等奖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苏幕遮(燎沉香)》(一等奖课件)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 轻舟,梦入芙蓉浦。”
王国维赞之曰:“词中老杜, 非先生不可”。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如果说前面的都是写实景,那么最后一句就转入 了虚构的梦境描写。思乡情切,以致梦中飞渡,恍若回 到故乡,与友人一起小楫轻舟畅游芙蓉浦了,全词以如 梦如幻的乡愁乡梦结束。
杜甫在《月夜》中表达思念妻子之情,是这样表达的: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于 变
伤愁---羁旅他乡
浓 。


怅然---梦回荷塘
整体感知
上片: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思考: 上片写景,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
样的画面?从感官上来讲,词人是从哪三个角度来描写这 幅画的? 沉香 鸟雀(荷)叶 初阳 宿雨 水面 风 荷(花)
·这两句诗不事雕饰,风格简约,而荷之神态、精神 跃然纸上。
·首先,这句词运用白描的手法,使画面有一种简约 的构图美。水面是平的,“清圆”的荷叶及荷叶上的 雨滴是圆的,而婷婷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 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似乎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
·第二,这两句炼字的功夫了得。“一一”把荷叶在 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 惟妙惟肖。简单的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 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 “举”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的淋 漓尽致。“风”造成了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 上的力,荷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
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 中老杜”,“词家之冠”。技法上成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优化教案】高中语文《苏幕遮》(燎沉香)教学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优化教案】高中语文《苏幕遮》(燎沉香)教学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琵琶弦上说相思。 小蘋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 从,唯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 情愫。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 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 无限事”同意。“琵琶”句,既写出小蘋乐 技之高,也写出两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 化,也许已经无语心许了。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 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 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 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 入梦境。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 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 声音的谐美,足见晏几道词艺之高妙。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过片是全词枢纽。“记得”,那是比“去年”更 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 的原由。小蘋,歌女名,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 “莲、鸿、蘋、云”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 字入词,小蘋就是他笔下的一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 的少女。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梦 后酒醒,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见时的形 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她 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此处的 “两重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
结拍两句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转而写别 后的思忆。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在当时皎洁 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 彩云,借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亦暗示小蘋歌妓的 身分。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 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 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 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苏幕遮(燎沉香)》分解PPT课件

《苏幕遮(燎沉香)》分解PPT课件

前人论周邦彦词的艺术特
色,有““模写物态,曲尽其 妙”([宋]强焕语)和“、“言情 体物,穷极工巧” (王国维 语) 之说。请结合《苏幕遮》(燎沉 香) 举例分析。
.
21
《苏幕遮》(燎沉香)中“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和“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
清圆,一一风荷举”,都有“模写物态,
曲尽其妙”、“言情体物,穷极工巧”的
周邦彦是善于使用艺术语言的大
师,他往往运用优美的语词来创造
生动的形象,有时精雕细刻,富艳
精工;有时用典,融化古人的诗句
人词。但这首词却既未用典,也未
融化前人的诗句,而主要是用从生
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又生动
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抒写了自己
的乡愁,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
新的风韵。
.
20
【品读与探讨】
出来的。
.
18
本词以荷花为焦点,并从这
一点上散射开来,最后又集中在这
一点上加以收束。全词可分四层,
上片前四句是一层,烘托五月雨后
清晨的气氛。后三句多侧面刻画荷
花的风神。下片前四句是一层,分
别叠印出“吴门”与“长安”两个
不同的地点。后三句又以“梦入芙
蓉浦”把前几层散射出的侧面加以
归结、收束。 .
19
显得狭窄单薄。
.
3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 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 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 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
4
[翻译] 细焚沉香(名贵香料),来消
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 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 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 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 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语文选修《苏幕遮》课件

语文选修《苏幕遮》课件

总而言之,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本是词
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他的特点即在于丽景与 柔情的统一。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 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这说明,书写离愁别恨的小 词是可以写得境界辽阔,不局限于闺阁庭院的。
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 “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 别绪则隐寓其中。“芳草”历来也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 的意象之一,如传为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 “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埋怨“芳草”无情, 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 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 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
范仲淹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 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语文:《苏幕遮(燎沉香)》课件(2)(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共36页

语文:《苏幕遮(燎沉香)》课件(2)(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共36页

一说:“芳草”化用了《楚辞》“王孙游兮不 归,芳草生兮萋萋”句,意思是说王孙远游不 归,只见家乡的芳草丰茂地生长,因此“芳草” 指故乡。 二说:以草的缠绵,喻情思不断。 如《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 远道”。 宋代谢逸《蝶恋花》:“独依栏杆凝望远,一 川烟草平如剪。” 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 还生。”
• 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 “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 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 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清新美丽、 动态可掬,一个“举”字,全词站立了起 来,动景如生。
词的上片写景: 问题一: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 叶、水面、风荷
——韩少功《我心归去》
两首词下阕在抒情上还有其它相 似或不同之处吗?
上阕写景,词人描写了哪些意象?
你最喜欢词人对哪个意象的描写? 为什么?试着来鉴赏一下(意象 特点、画面风格、写景角度、炼 字…)
羁旅诗常用的传情方式
1.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 巧妙结合
2.落笔对面显深情(想象) 3.虚实结合(梦境)
问题二: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
• 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 五月盛夏的汴京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 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
• 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 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异常可爱 (听觉)。
• 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 上的雨珠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 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 。
思乡之切以至梦中飞度,恍若已回故乡,与友 人小楫轻舟畅游于芙蓉浦。
词最后的“芙蓉浦”,与上片的“荷”遥相呼 应,是对荷的描写的延伸,使全词结构更为完整、 紧密。

《苏幕遮》-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共23张PPT)

《苏幕遮》-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共23张PPT)

❖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 花别样红。——【晓出净 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 蜓立上头。——【小池】 杨万里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爱莲说】周敦 颐
❖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 烟。——【古风(其二十 六)】李白
❖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 莲花塘中了,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以虚写实, 变幻莫测。
小结
❖ 这首词写游子的思乡情结,写景写人写情写 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
❖ 思乡之苦隐藏在清圆的荷叶下,遗忘在五月 的江南,渔郎的轻舟上……
全诗总结
❖此词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 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 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
思考:①本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 内容?
②本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苏幕遮
❖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 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 一风荷举。
❖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 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 芙蓉浦。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思考:①本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 内容?
②本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合作探究
❖思考: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他 的思乡之情,那么他抒发情感 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从故乡的朋友(渔郎)对自己的 想念来写思乡之情
❖对写法(主客移位)
拓展迁移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
苏幕遮
--周邦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心何事转凄然
—《苏幕遮》赏析 《苏幕遮》
——湖南岳阳楼对联 湖南岳阳楼对联
客心何事转凄然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 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 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 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思乡之切以至梦中飞度,恍若已回故乡, 思乡之切以至梦中飞度,恍若已回故乡,与友 人小楫轻舟畅游于芙蓉浦。 人小楫轻舟畅游于芙蓉浦。 词最后的“芙蓉浦” 与上片的“ 词最后的“芙蓉浦”,与上片的“荷”遥相呼 应,是对荷的描写的延伸,使全词结构更为完整、 对荷的描写的延伸,使全词结构更为完整、 紧密。 紧密。
上片写景。一二句写静境,焚香消暑, 上片写景。一二句写静境,焚香消暑,取 心定自然凉之意。 心定自然凉之意。 四句写室外之景 写室外之景, 鸟雀呼晴” 三、四句写室外之景,“鸟雀呼晴”,一 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 “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 侵晓窥檐语” 更是鸟雀多情, 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 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清新美丽、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清新美丽、 动态可掬,一个“ 动态可掬,一个“举”字,全词站立了起 动景如生。 来,动景如生。
羁旅诗常用的传情方式
1.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 . 巧妙结合 2.落笔对面显深情(想象) .落笔对面显深情(想象) 3.虚实结合(梦境) .虚实结合(梦境) 4.以乐景写哀情
融入自己的的情感, 融入自己的的情感,大声诵读
苏幕遮 范仲淹
秋浓似酒,相思又浓于 秋浓似酒, 梦魂难接, 酒;梦魂难接,明月更添相 思之苦;于是酒入愁肠, 思之苦;于是酒入愁肠,却 化成相思之泪, 化成相思之泪,越发添了相 思….. ..

每一句都带有动作性或视觉性, 每一句都带有动作性或视觉性,几乎 动作性 句句都可构成一个或几个画面, 句句都可构成一个或几个画面,构成角度 不同的镜头…… 不同的镜头……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 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全诗明白如话,不加雕饰,然意境深远。 全诗明白如话,不加雕饰,然意境深远。 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对小楫轻舟 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 对故乡的强烈思念 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深情向往中 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深情向往中,也能依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 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黯乡魂,追旅思”,有人认为 黯乡魂,追旅思” 黯乡魂 乡魂、旅思”是互文,讲的是词 是“乡魂、旅思”是互文,讲的是词 因思念家乡而黯然销魂, 人“因思念家乡而黯然销魂,羁旅的 愁思缠绕不休” 有人认为“黯乡魂” 愁思缠绕不休”;有人认为“黯乡魂” 是指词人, 追旅思” 是指词人,“追旅思”写的是在家乡 的妻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好? 的妻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好?
“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 “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倒不是特别害 似乎是有点没出息。 很想念家里 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 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 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 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 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 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 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 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 ” ——韩少功《我心归去》 韩少功《 韩少功 我心归去》
词的上片写景: 词的上片写景: 问题一: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问题一: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意象:沉香、鸟雀、初阳、 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 水面、 叶、水面、风荷
问题二: 问题二: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 的画面?
• 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 五月盛夏的汴京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 五月盛夏的汴京早晨, 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 。(嗅觉 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 • 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 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 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异常可爱 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 听觉)。 (听觉)。 • 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 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 上的雨珠渐蒸干。 上的雨珠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 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 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 。
两首词下阕在抒情上还有其它相 似或不同之处吗? 似或不同之处吗?
上阕写景,词人描写了哪些意象? 上阕写景,词人描写了哪些意象?
你最喜欢词人对哪个意象的描写? 你最喜欢词人对哪个意象的描写? 为什么?试着来鉴赏一下( 为什么?试着来鉴赏一下(意象 特点、画面风格、写景角度、 特点、画面风格、写景角度、炼 字…) )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 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 一风荷举。 一风荷举。 •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 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 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入芙蓉浦。 入芙蓉浦。
赏析总结
• 此词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 此词通过回忆 想象、联想, 通过回忆、 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 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 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 表现思乡之情。 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 • 全词语言自然明丽,淡雅素洁,别 词语言自然明丽,淡雅素洁, 具一读上片,回答:
• 1、找出词的一二两句中所写的意象,说出 意象所显示的特点。
云 叶 波 烟
碧 黄 绿 翠
特点:
鲜艳浓烈 烟雾迷蒙
2、三四两句中的意象及其画面又是 什么?它能让人想起什么来? • • • • 山 水 斜阳 芳草
画面: 夕阳西垂 芳草萋萋
想起

• 上片写景。一二句写静境,焚香消暑,取 上片写景。一二句写静境,焚香消暑, 心定自然凉之意, 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 副清凉剂。 副清凉剂。 • 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 四句写静中有噪 写静中有噪, 鸟雀呼晴” 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 “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 侵晓窥檐语” 更是鸟雀多情, 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 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清新美丽、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清新美丽、 动态可掬,一个“ 动态可掬,一个“举”字,全词站立了起 动景如生。 来,动景如生。

初读《苏幕遮》 初读《苏幕遮》,两首词有无共同的情 你从哪些句子或语词中品读出来的? 感?你从哪些句子或语词中品读出来的?
聚 焦 关 键 信 息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 的字词, 的字词,如“孤”、“ 悲”、 无情” “无情”、“怜”、“空”、 故园” 相思” “独”、“故园”、“相思” 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 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
苏幕遮 周邦彦
思乡之苦隐藏在清圆的荷叶下, 思乡之苦隐藏在清圆的荷叶下,遗忘 在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上…… 在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上
以《苏幕遮》为词牌名,尝试 苏幕遮》为词牌名, 着填一首以思乡为主题的词作。 思乡为主题的词作 着填一首以思乡为主题的词作。
一说: 芳草”化用了《楚辞》 王孙游兮不 一说:“芳草”化用了《楚辞》“王孙游兮不 芳草生兮萋萋” 归,芳草生兮萋萋”句,意思是说王孙远游 不归,只见家乡的芳草丰茂地生长, 不归,只见家乡的芳草丰茂地生长,因此 芳草”指故乡。 “芳草”指故乡。 二说:以草的缠绵,喻情思不断。 二说:以草的缠绵,喻情思不断。 如《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 思远道” 思远道”。 宋代谢逸《蝶恋花》 独依栏杆凝望远, 宋代谢逸《蝶恋花》:“独依栏杆凝望远, 一川烟草平如剪。 一川烟草平如剪。” 李煜的《清平乐》 离恨恰如草, 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 远还生。 远还生。”
江淹《别赋》 先写“行子肠断, 江淹《别赋》,先写“行子肠断,百 感凄恻” 再写“居人愁卧,恍若有亡” 感凄恻”,再写“居人愁卧,恍若有亡”。 离梦”是一方, 别魂”又是一方。 “离梦”是一方,“别魂”又是一方。 词人思念家乡,黯然销魂;妻子愁思相随,别感凄恻。 词人思念家乡,黯然销魂;妻子愁思相随,别感凄恻。 通过想象对方思念自己来传达出自己更深的思 通过想象对方思念自己来传达出自己更深的思 想象 这种手法我们称之为“落笔对面显深情” 念,这种手法我们称之为“落笔对面显深情”。
水天相接之处斜阳照着远山, 水天相接之处斜阳照着远山, 而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 而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暗指故 却更在斜阳以外的更远方。 乡)却更在斜阳以外的更远方。 以家乡渺远衬托出思乡之情浓。 以家乡渺远衬托出思乡之情浓。
故乡遥,何日去?
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 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他的家乡在 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 钱塘,那里有西湖的荷花——“ 钱塘,那里有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 —— 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于是词人喃喃自 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语: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回去呢? 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回去呢?
调动你的知识储备, 调动你的知识储备,这种手法还在哪些诗词 或散文中出现过? 或散文中出现过?
月夜
今夜鄜州月, 今夜鄜州月, 遥怜小儿女, 遥怜小儿女, 香雾云鬟湿, 香雾云鬟湿, 何时倚虚幌, 何时倚虚幌,
杜甫
闺中只独看。 闺中只独看。 未解忆长安。 未解忆长安。 清辉玉臂寒。 清辉玉臂寒。 双照泪痕干? 双照泪痕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