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有机溶剂分类
有机溶剂 概况

有机溶剂概况什么是有机溶剂有机溶剂是一类能够溶解或分散有机物质的化学物质。
它们主要由碳、氢和氧等元素组成,具有较低的沸点和挥发性,常用于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应用。
有机溶剂的分类根据其化学结构和特性,有机溶剂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机溶剂分类:1.脂溶性溶剂:如石油醚、甲苯等。
它们在有机化学合成中常用于萃取、洗涤和溶解反应物。
2.水溶性溶剂:如醇类、醚类等。
它们可以与水混合形成溶液,在化学反应、药物制剂和染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3.挥发性溶剂:如酮类、醛类等。
它们具有较低的沸点,易挥发,常用于涂料、油漆和清洁剂中。
4.极性溶剂:如酮类、乙腈等。
它们具有较高的极性,易溶解极性分子,适用于化学合成、色谱分析等领域。
有机溶剂的应用领域有机溶剂在许多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化工行业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的合成过程中。
它们可以作为反应物、溶剂和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药物制剂的合成中,有机溶剂常用于反应物的溶解和催化剂的溶解。
2. 涂料和油漆工业有机溶剂是涂料和油漆中的重要成分。
它们可以帮助溶解涂料中的颜料和树脂,使其易于涂抹,并在涂层干燥后挥发。
有机溶剂还可以使涂料具有适当的粘度和流动性。
3. 清洁剂和溶剂有机溶剂常用于清洁剂和溶剂中,用于去除污渍、油脂和其他表面污染物。
它们可以快速挥发,不残留在表面上,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能够迅速有效地清洁。
4. 实验室研究有机溶剂在实验室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它们可以作为溶剂、溶媒和反应物,在有机合成、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实验中发挥重要作用。
常用的有机溶剂包括乙醇、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等。
有机溶剂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尽管有机溶剂在许多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它们也带来了一些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1.毒性:一些有机溶剂可能对人体有毒性。
在使用有机溶剂时,应注意避免吸入、吞咽或接触皮肤。
ICH常用有机溶剂分类及残留限度

ICH常用有机溶剂分类及残留限度国际药品管理机构ICH(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armonis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在药品的质量控制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定。
其中,ICH Q3C Guideline for Residual Solvents是针对制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残留有机溶剂进行限制和规定的。
该指南中将有机溶剂分为三类:类1、类2和类3。
本文将详细介绍ICH常用的有机溶剂分类及其残留限度。
类1有机溶剂类1有机溶剂是指在制药工业中使用频率最高、风险最低的有机溶剂。
这类有机溶剂在制药过程中的使用应该越少越好,但即使在非常规制造情况下,其残留量也应该受到限制。
以下是ICH对类1有机溶剂的限制:有机溶剂残留限度(mg/每日剂量单位)苯 2甲苯50二氯甲烷601,2-二氯乙烷 41,1,1-三氯乙烷0.61,1-二氯乙烷 61,1,2-三氯乙烷 11,1,2,2-四氯乙烷0.62-氯乙酸乙酯2002-乙醇5000甲醇3000丙酮300乙酸丁酯300乙酸乙酯900甲醛30N,N-二甲基甲酰胺390乙酸乙酰胺600乙醇5000类2有机溶剂类2有机溶剂与类1有机溶剂相比,使用的风险略高一些。
类2有机溶剂的使用应该尽量避免,但如果使用,其残留也应该受到限制。
以下是ICH对类2有机溶剂的限制:有机溶剂残留限度(mg/每日剂量单位)丁酮0.81-丁醇802-丁醇50叔丁醇600溴丁烷 3正丁烷3000甲苯500乙苯420乙醇3000乙酸异丙酯500乙腈20二甲苯150二甲醚3000二氯乙烷 5甲酸甲酯 3甲酸乙酯300甘油正丁醚690甘油乙二醇正丁醚690甘油乙醚/环已醚840马来酸酐30甲酸300三氯乙烯 4类3有机溶剂类3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和风险都比类1和类2更高。
这类有机溶剂在制药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在常规制药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使用。
有机溶剂分类详细介绍不同溶剂的各类参数

有机溶剂1. 有机溶剂分类 (1)烃类溶剂 (1)卤代唆溶剂 (3)醇类溶剂 (4)酮类溶剂 (6)酯类溶剂 (6)酚类溶剂 (6)2.溶剂选择的三条规律 (6)3.有机溶剂的溶解性 (7)溶解度参数 (7)常常利用溶剂溶解性和毒性 (8)4.有机溶剂的极性 (12)有机溶剂的极性表 (12)常常利用溶剂的极性顺序 (14)混合有机溶剂极性顺序 (14)试剂极性从小到大:烷、烯、醚、酯、酮、醛、胺、醇和酚、酸 (14)5.有机溶剂的毒性 (14)6. 常常利用有机溶剂的纯化方式 (16)1. 有机溶剂分类烃类溶剂1.烃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叫烃。
按照结构将烃类分为脂肪烃和芳香烃。
脂肪烃包括脂肪链烃和脂环烃。
开链结构的脂肪烃按照结构的饱和程度分为饱和链烃(烷烃)和不饱和链烃(烯烃和炔烃)。
芳香烃是含有苯环特殊结构的烃类。
按照具体结构分为单环芳烃、多环芳烃和稠环芳烃。
烃类溶剂按照来源分为两类:由石油分馏取得的烃类混合物溶剂叫石油溶剂油,简称溶剂油;由化工原料合成或精制取得的成份单一烃类溶剂是烃的纯溶剂。
纯溶剂价钱较高,通常只用于一些特殊用途中。
2.溶剂油石油是由多种烃类组成的混合物,通过度馏处置取得不同沸点范围的产品。
按照沸,抿范围通常把石油产品分为石油醚、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和沥青。
其中沸点范围在30~90℃以戊烷和己烷为主要成份的石油醚和沸点范围在40~200℃烃分子含碳数在4~12的汽油,有很好的溶解性能。
在工业生产中常做溶剂利用,称为溶剂油或溶剂汽油。
最近几年来还开发出相当于煤油乃至轻柴油馏分做高沸点溶剂油,拓宽了溶剂油的概念。
煤油是石油分馏时,沸点在175~325℃范围的馏分,由于馏程长所包括的烃类成份复杂。
在必然情况下也可以做溶剂利用,如美国干洗业利用的干洗溶剂汽油(stoddard solvent)实际上是一种不易燃的煤油溶剂。
因此广义上溶剂油包括多种沸程范围的烃类混合物和己烷、苯、甲苯、二甲苯纯烃类溶剂。
77种常见有机溶剂

77种常见有机溶剂常见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丙酮、乙醇等,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化学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的一类物质。
本文将介绍77种常见有机溶剂,包括它们的性质、用途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1. 甲醇甲醇是一种无色、挥发性的液体。
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于溶解无机物和有机物。
然而,由于其毒性较高,使用时需注意避免吸入。
2. 丙酮丙酮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具有挥发性和易燃性。
它广泛应用于溶解胶水、清洗玻璃器皿和工业生产中的溶剂抽提过程。
3. 乙醇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消毒剂和工业溶剂。
4. 丁醇丁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有机合成反应的溶剂和萃取剂。
5. 正己烷正己烷是一种非极性溶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和油脂提取过程中。
6. 苯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它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在染料、胶体和医药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7. 甲苯甲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有机合成反应的溶剂和溶剂抽提剂。
8. 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是一种具有水溶解性的溶剂,常用于溶解树脂、油漆和涂料等。
9. 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它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常用作溶剂和催化剂。
10. 二氯甲烷二氯甲烷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良好的挥发性。
它常用于有机反应中的萃取和洗涤过程。
11. 乙酸丁酯乙酸丁酯是一种透明的液体,具有良好的挥发性。
它常用于油漆、涂料和塑料的溶剂。
12. 乙醚乙醚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溶剂和麻醉剂。
13. 氯仿氯仿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溶解脂肪和油脂。
14. 二甲苯二甲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于有机合成和金属清洗过程。
15. 三氯乙烯三氯乙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它在化学工业中广泛用于溶解树脂和塑料。
16. 丙酮氰丙酮氰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它常用作有机合成反应的溶剂和催化剂。
17. N,N-二甲基硫脲N,N-二甲基硫脲是一种无色晶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化学上常用的有机溶剂

化学上常用的有机溶剂
化学上常用的有机溶剂包括丙酮、甲醇、乙醇、四氢呋喃、苯、甲苯、二甲苯、戊烷、己烷、辛烷、环己烷、环己酮、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等。
有机溶剂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广泛应用于合成、提取、色谱分析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
1. 丙酮(Acetone):常用于清洗和去污,也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溶剂。
2. 甲醇(Methanol):用作溶剂、消毒剂,以及一些化学反应的原料。
3. 乙醇(Ethanol):常用于制药、实验室、生物化学等领域,也是饮用酒精的成分。
4. 四氢呋喃(THF):是一种常用的极性有机溶剂,特别是在有机金属化学和聚合反应中。
5. 苯、甲苯、二甲苯:属于芳香烃类,常用作溶剂和反应介质。
6. 戊烷、己烷、辛烷:属于脂肪烃类,常用作非极性溶剂。
7. 环己烷、环己酮:属于脂环烃类,具有一定的极性和溶解能力。
8. 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属于卤化烃类,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和特定的反应性能。
在选择有机溶剂时,通常需要考虑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介电常数、粘度、沸点、熔点、电化学稳定性、安全性和环境相容性等。
理想的溶剂应该有高介电常数、低粘度、高沸点、低熔点,同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有机溶剂的成本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所需进行的化学反应或分离过程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溶剂是非常重要的。
有机溶剂的分类与安全

有机溶剂的分类与安全有机溶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的化学品。
它们具有溶解性强、挥发性大的特点,常用于溶解、稀释、萃取等工艺过程中。
然而,由于有机溶剂的挥发性和毒性,其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本文将介绍有机溶剂的分类以及相关的安全措施。
一、有机溶剂的分类有机溶剂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分类。
常见的有机溶剂分类如下:1. 醇类溶剂:如乙醇、丙醇等。
醇类溶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溶解固体物质等领域。
2. 酮类溶剂:如丙酮、甲酮等。
酮类溶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常用于溶解脂肪、树脂等物质。
3. 酯类溶剂:如乙酸乙酯、丁酸丁酯等。
酯类溶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常用于涂料、油墨等领域。
4. 烃类溶剂:如石油醚、苯等。
烃类溶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萃取等领域。
5. 氯代烃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等。
氯代烃溶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常用于溶解脂肪、树脂等物质。
6. 脂类溶剂:如石蜡、蜡烛等。
脂类溶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常用于涂料、油墨等领域。
二、有机溶剂的安全措施使用有机溶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人身健康:1. 通风换气:有机溶剂具有较大的挥发性,容易在空气中形成可燃或有毒气体。
因此,在使用有机溶剂的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以减少有机溶剂蒸气的浓度。
2. 防火防爆:有机溶剂具有较大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因此,在使用有机溶剂的场所,应禁止明火和静电,保持良好的防火设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3. 个人防护:在使用有机溶剂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以防止有机溶剂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和伤害。
4. 废弃物处理:有机溶剂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应急处理:在有机溶剂泄漏、泼洒或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迅速撤离人员、切断电源、使用适当的吸附剂等,以减少事故的损失和危害。
化学反应中有机溶剂的选择原则和经验

一、溶剂的选择原则和经验1、常用溶剂:DMF、氯苯、二甲苯、甲苯、乙腈、乙醇、THF、氯仿、乙酸乙酯、环己烷、丁酮、丙酮、石油醚。
2、比较常用溶剂:DMSO、六甲基磷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苯、环己酮、丁酮、环己酮、二氯苯、吡啶、乙酸、二氧六环、乙二醇单甲醚、1,2-二氯乙烷、乙醚、正辛烷。
3、一个好的溶剂在沸点附近对待结晶物质溶解度高而在低温下溶解度又很小。
DMF、苯、二氧六环、环己烷在低温下接近凝固点,溶解能力很差,是理想溶剂。
乙腈、氯苯、二甲苯、甲苯、丁酮、乙醇也是理想溶剂。
4、溶剂的沸点最好比被结晶物质的熔点低50℃。
否则易产生溶质液化分层现象。
4、溶剂的沸点越高,沸腾时溶解力越强,对于高熔点物质,最好选高沸点溶剂。
5、含有羟基、氨基而且熔点不太高的物质尽量不选择含氧溶剂。
因为溶质与溶剂形成分子间氢键后很难析出。
6、含有氧、氮的物质尽量不选择醇做溶剂,原因同上。
7、溶质和溶剂极性不要相差太悬殊。
水>甲酸>甲醇>乙酸>乙醇>异丙醇>乙腈>DMSO>DMF>丙酮>HMPA>CH2Cl2>吡啶>氯仿>氯苯>THF>二氧六环>乙醚>苯>甲苯>CCl4>正辛烷>环己烷>石油醚。
二、重结晶操作1、筛选溶剂: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麦粒大小)待结晶物,加入0.5 mL根据上述规律所选择溶剂,加热沸腾几分钟,看溶质是否溶解。
若溶解,用自来水冲试管外测,看是否有晶体析出。
初学者常把不溶杂质当成待结晶物!如果长时间加热仍有不溶物,可以静置试管片刻并用冷水冷却试管(勿摇动)。
如果有物质在上层清液中析出,表示还可以增加一些溶解。
若稍微浑浊,表示溶剂溶解度太小;若没有任何变化,说明不溶的固体是一种东西,已溶物质又非常易溶,不易析出。
2、常规操作:在锥形瓶或圆底烧瓶中加入溶质和一定溶剂,装上球冷,加热10分钟,若仍有不溶物,继续从冷凝管上口补加溶剂至完全溶解再补加过量30%溶剂。
常见有机溶剂极性表知识讲解

常见有机溶剂极性表有机溶剂是能溶解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特点是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具有较大的挥发性,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均无改变。
有机溶剂的种类较多,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10大类:①芳香烃类:苯、甲苯、二甲苯等;②脂肪烃类:戊烷、己烷、辛烷等;③脂环烃类:环己烷、环己酮、甲苯环己酮等;④卤化烃类: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等;⑤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等;⑥醚类:乙醚、环氧丙烷等;⑦酯类: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等;⑧酮类:丙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等;⑨二醇衍生物: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等;⑩其他:乙腈、吡啶、苯酚有机溶剂具有脂溶性,因此除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机体内外,尚可经完整的皮肤迅速吸收,有机溶剂吸收入人体后,将作用于富含脂类物质的神经、血液系统,以及肝肾等实质脏器,同时对皮肤和粘膜也有一定的刺激性。
不同有机溶剂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和作用的强弱也不同,这决定于每一种有机溶剂的化学结构、溶解度、接触浓度和时间,以及机体的敏感性。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水(极性最大)> 甲酰胺> 乙腈> 甲醇> 乙醇> 丙醇> 丙酮> 二氧六环> 四氢呋喃> 甲乙酮> 正丁醇> 醋酸乙酯> 乙醚> 异丙醚> 二氯甲烷> 氯仿> 溴乙烷> 苯> 氯丙烷> 甲苯> 四氯化碳> 二硫化碳> 环己烷> 己烷> 庚烷> 煤油(极性最小)有机溶剂的极性根据官能团和对称性可初步判断,具体的需参照极性参数,女口下表示有机溶剂的极性关系到其物理化学性质、如介电常数、偶极矩或折射率。
这种表示方法把所有的溶剂看作是连续作用的介质,而不是看作由各个分子组成的非连续统一体,并且未考虑到溶剂和溶质之间的特殊的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有机溶剂分类
第一类溶剂
是指已知可以致癌并被强烈怀疑对人和环境有害的溶剂。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这类溶剂。
如果在生产治疗价值较大的药品时不可避免地使用了这类溶剂,除非能证明其合理性,残留量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如:
苯(2ppm)、四氯化碳(4ppm)、1,2-二氯乙烷(5ppm)、1,1-二氯乙烷(8ppm)、1,1,1-三氯乙烷(1500ppm)。
第二类溶剂
是指无基因毒性但有动物致癌性的溶剂。
按每日用药10克计算的每日允许接触量如下:
2-甲氧基乙醇(50ppm)、氯仿(60ppm)、1,1,2-三氯乙烯(80ppm)、1,2-二甲氧基乙烷(100ppm)、1,2,3,4-四氢化萘(100ppm)、2-乙氧基乙醇(160ppm)、环丁砜(160ppm)、嘧啶(200ppm)、甲酰胺(220ppm)、正己烷(290ppm)、氯苯(360ppm)、二氧杂环己烷(380ppm)、乙腈(410ppm)、二氯甲烷(600ppm)、乙烯基乙二醇(620ppm)、N,N-二甲基甲酰胺(880ppm)、甲苯(890ppm)、N,N-二甲基乙酰胺(1090ppm)、甲基环己烷(1180ppm)、1,2-二氯乙烯(1870ppm)、二甲苯(2170ppm)、甲醇(3000ppm)、环己烷(3880ppm)、N-甲基吡咯烷酮(4840ppm)、。
第三类溶剂
是指对人体低毒的溶剂。
急性或短期研究显示,这些溶剂毒性较低,基因毒性研究结果呈阴性,但尚无这些溶剂的长期毒性或致癌性的数据。
在无需论证的情况下,残留溶剂的量不高于0.5%是可接受的,但高于此值则须证明其合理性。
这类溶剂包括:
戊烷、甲酸、乙酸、乙醚、丙酮、苯甲醚、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戊醇、乙酸丁酯、三丁甲基乙醚、乙酸异丙酯、甲乙酮、二甲亚砜、异丙基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甲酯、3-甲基-1-丁醇、甲基异丁酮、2-甲基-1-丙醇、乙酸丙酯。
除上述这三类溶剂外,在药物、辅料和药品生产过程中还常用其他溶剂,如1,1-二乙氧基丙烷、1,1-二甲氧基甲烷、2,2-二甲氧基丙烷、异辛烷、异丙醚、甲基异丙酮、甲基四氢呋喃、石油醚、三氯乙酸、三氟乙酸。
这些溶剂尚无基于每日允许剂量的毒理学资料,如需在生产中使用这些溶剂,必须证明其合理性
本文转自诺贝尔学术资源网/bbs,☆文献互助、学术交流和学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