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浅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疾病,需要综合治疗。
下面就该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抗甲状腺药物来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如普通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用的硫脲类药物。
对于无法耐受或无法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以采用手术切除甲状腺的方式进行治疗。
对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首先要控制血糖水平。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病情和自身条件来确定。
饮食控制和合理的运动也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糖尿病的治疗目标。
一方面,要控制甲状腺激素的过度合成和分泌,以及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要避免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或糖尿病治疗药物引起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在治疗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监测,包括血液生化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血糖水平等。
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以达到疾病控制和症状缓解的效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
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激素水平和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治疗过程中还需密切监测,控制治疗的风险和不良反应,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降糖和抗甲亢治疗,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葡萄糖(FPG)、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的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经过治疗后,血浆葡萄糖(FPG)、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降糖和给予抗甲状腺药,能够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效果糖尿病和甲亢均属于免疫调节系统功能障碍疾病,产生原因除了先天性遗传外,大部分都与后天饮食、环境及感染有关[1]。
研究显示,患者同时出现血糖升高和甲亢症状的比例不断提升,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4年3月到2015年2月,我院对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资料回顾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22名,平均年龄为42.3岁,女性患者为18例,平均年龄为41.6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和甲亢确诊标准。
1.2方法对40例患者的整体饮食进行科学配比,控制患者每日米饭(淀粉)摄入量,避免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增加机体对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摄入。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依据患者不同情况分别给予饭前20-30分钟口服瑞格列奈(每次0.5毫克,每天三次)或者注射胰岛素[2]。
对于甲亢患者依据情况采取口服盐酸普奈洛尔、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或行放射线碘进行治疗。
1.3效果判断标准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用血糖试纸检测患者前后血糖含量,疗程为一个月。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thyrotoxicosis, TSH高下)是指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 TH)水平过高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异常。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临床上常见这两种病同时存在。
本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
一、治疗原则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维持血糖平稳,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
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使糖原分解加速,导致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又会加重甲状腺激素释放,形成恶性循环。
1. 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物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首选方法。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甲状腺抑制素(thionamide)和碘化物。
甲状腺抑制素通过抑制甲状腺腺素合成酶(thyroid peroxidase, TPO)来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
碘化物可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和合成。
对于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抑制素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碘化物则不会。
2. 放射碘治疗放射碘治疗是通过口服放射性碘131(radioactive iodine, 131I)来破坏甲状腺组织,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方法。
这种方法安全可靠,但需要耐心等待治疗效果,并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甲状腺安全有保障的患者,或者放射碘治疗失败或不适用的患者。
手术可以摘除甲状腺的一部分或全部。
手术治疗后也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三、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胰岛素替代治疗和口服降糖药物。
对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不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药物。
具体药物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对于糖尿病治疗非常重要。
病人应该限制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增加纤维素和绿色蔬菜的摄入量。
运动可以消耗体内糖分,提高胰岛素敏感度,降低血糖水平。
探讨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探讨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两者合并的患者较为罕见,但相互影响导致治疗难度加大,患者也容易出现并发症。
针对这类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一、甲亢合并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甲亢和糖尿病都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两者常常同时存在。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加快身体的代谢率,消耗能量加速,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可出现血糖过低的症状,也容易引起糖尿病的发生和加重。
而糖尿病又会使甲状腺素的代谢过程发生改变,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亢进状态的加重。
因此,两者合并往往使患者的病情更为复杂。
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1. 疾病教育给患者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让患者了解甲亢和糖尿病的病情并懂得正确的治疗方式和生活方式。
护士可以通过口头宣传、宣传册/海报/视频等方式向患者传递相关信息。
2. 个体化治疗计划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生活方式等特点,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调整药物用量和剂量,定期观察疗效,并制定预防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非常重要,在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控制血糖水平更为关键,建议患者定期测量血糖,按时按量服药,降低血糖值,预防低血糖。
同时,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并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
4. 营养支持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合理搭配膳食。
建议患者适量饮用牛奶、豆类、瘦肉、鱼虾等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增加机体的免疫力。
在饮食的同时,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
5. 心理支持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常常面临生活、工作、经济等方面的困扰,需要护理人员的心理支持和关注。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配合医生开展心理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三、结论甲亢合并糖尿病是两种常见内分泌疾病的并发症,治疗难度大而且易引起并发症,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

论 著·9·心理变化,对于心理状况较差的患者来说,要予以开导。
因此,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疏导、安慰和鼓励,根据患者不同的状况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
1.2.6 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应积极转变护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服务患者,为其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和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必须在护理工作中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与沟通,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和语气鼓励和安慰患者,提升其治疗信心和护理依从性;及时询问患者需求,并积极满足,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况。
心理状况改善主要针对患者的焦虑评分,满分100分。
(2)疼痛效果。
按照国际疼痛改进评分标准,按照四级标准进行分级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经分组护理研究,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1.03%,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心理评分为(92.8±11.5)分,对照组心理评分为(81.2±10.7)分;则研究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医疗模式了解的不断深入,患者及家属对围术期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护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普外科临床护理难度系数较大,因此更应强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将以手术治疗为目的的护理方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并始终贯穿整个围术期护理。
人性化的护理在现代社会是一种比较全新的护理模式,其护理的宗旨是站在患者的角度,对患者进行真心诚意的护理。
通过人性化的护理使患者感到舒心与惬意。
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浅述

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浅述摘要:目的:浅述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
方法:选取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2年4月直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降糖药物联合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FT4(7.26±4.13)ng/L、FT3(4.26±2.28)ng/L、餐后2小时血糖(7.12±1.33)mmol/L、空腹血糖(5.31±1.24)mmol/L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在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中,应首先确定两种疾病的相互作用,再强化治疗,两病兼顾,能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血糖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中进一步运用。
关键词:糖尿病;甲亢;临床治疗甲亢与糖尿病均为临床上较为严重且多发的内分泌代谢异常疾病,甲亢也可以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与自身合成的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糖尿病则是由于人体血糖过高而引起的,研究表明,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均有遗传免疫学基础,两种疾病可并存,也可以互相影响[1-3]。
本研究中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降糖药物联合甲状腺药物治疗与基础治疗,主要内容见下文中描述。
1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选取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2年4月直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抽签随机分组方式,其中40例患者为观察组,40例患者为对照组,80例患者均符合甲亢合并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淋巴细胞性甲状炎、药物性糖尿病、恶性肿瘤患者,排除伴有慢性并发症、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
观察组;20例为男性患者,2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9~60岁之间,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0.21±1.33)岁。
对照组;22例为男性患者,18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40~59岁之间,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1.23±1.31)岁。
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

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方法。
方法44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均接受相关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6.0±1.2)mmol/L、餐后2 h的血糖(7.0±1.9)m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H3)(4.56±2.78)ng/L、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H4)(7.83±4.22)ng/L、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4.730±3.680)IU/ml,较治疗前的(12.2±5.2)mmol/L、(18.0±6.3)mmol/L、(14.30±6.99)ng/L、(48.30±26.30)ng/L、(0.002±0.001)IU/ml均得到有效改善(P<0.05)。
结论在甲亢合并糖尿病会使病情加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必须对两种疾病一同治疗,才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与糖尿病都是一种常见疾病,都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一种。
在两种疾病一同发病的过程中,因为两种疾病的症状表现差异不显著,因此,很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的现象[1]。
相关学者表示,甲亢能够引发糖尿病的出现,在诊断糖尿病或甲亢的过程中,应该对两种病情均予以检查,随后再进行确诊,防止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
本研究探究甲亢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44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9.8±8.1)岁。
全部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心悸、多食、体型较瘦等表现。
1. 2 方法对患者治疗时首先对甲亢进行治疗,采用针对性的药物使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促使糖代谢功能有所恢复,一旦出现紊乱的现象需要持续采用降糖药物,上述症状的消耗性与代谢性都较高,在治疗时必须补充营养。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的糖尿病临床特点及诊疗方式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的糖尿病临床特点及诊疗方式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式。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1—12月选取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对比其治疗前后的血糖和甲状腺功能指标。
结果 3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的甲亢和糖尿病同时发生,有15例患者先出现糖尿病再出现甲亢,有9例患者先出现甲亢再出现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诊断方式主要为血糖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糖、FT3和FT4均明显降低(P<0.05),其TSH明显增高(P<0.05)。
结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诊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血糖和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并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和高血糖进行同步治疗。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临床特点;诊断;治疗[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with diabetes.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the 2017 1 to December in the hospital were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30 cases of hyperthyroidism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patients,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summarized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and thyroid function indexes. Results among 30 patients,6 patients had hyperthyroidism and diabetes at the same time. 15 patients had diabetes first and then had hyperthyroidism. 9 patients had hyperthyroidism first and then diabetes mellitus. The diagnosis of hyperthyroidism with diabetes is mainly blood glucose test and thyroid function examination.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blood glucose,FT3 and FT4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and the TS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and diabetes,we should check the blood glucose and thyroid function of patients,and synchronize treatment for hyperthyroidism and hyperglycemia.[Key words] hyperthyroidism;diabete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diagnosis;treatment.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糖尿病之间互相影响,且密切相关[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浅述
发表时间:2016-10-20T16:10:18.6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作者:谷兴军
[导读] 本研究中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降糖药物联合甲状腺药物治疗与基础治疗,主要内容见下文中描述。
山东沂南县人民医院 276399
摘要:目的:浅述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
方法:选取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2年4月直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降糖药物联合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FT4(7.26±4.13)ng/L、FT3(4.26±2.28)ng/L、餐后2小时血糖(7.12±1.33)mmol/L、空腹血糖(5.31±1.24)mmol/L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在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中,应首先确定两种疾病的相互作用,再强化治疗,两病兼顾,能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血糖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中进一步运用。
关键词:糖尿病;甲亢;临床治疗
甲亢与糖尿病均为临床上较为严重且多发的内分泌代谢异常疾病,甲亢也可以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与自身合成的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糖尿病则是由于人体血糖过高而引起的,研究表明,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均有遗传免疫学基础,两种疾病可并存,也可以互相影响[1-3]。
本研究中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降糖药物联合甲状腺药物治疗与基础治疗,主要内容见下文中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2年4月直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抽签随机分组方式,其中40例患者为观察组,40例患者为对照组,80例患者均符合甲亢合并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淋巴细胞性甲状炎、药物性糖尿病、恶性肿瘤患者,排除伴有慢性并发症、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
观察组;20例为男性患者,2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9~60岁之间,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0.21±1.33)岁。
对照组;22例为男性患者,18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40~59岁之间,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1.23±1.31)岁。
观察组、对照组两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各项资料,差异均不明显(P>0.05),能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长效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给予患者采用长效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
观察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基础上采用瑞格列奈口服(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62),每日一次,每次2mg,再采用甲巯咪唑片口服(赤峰蒙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5020066),初始剂量采取1次顿服方案,每日一次,每次30mg,若患者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逐步调整该药物剂量,可分多次服用。
观察组、对照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同时治疗4周,并详细记录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FT4、FT3、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使用SPSS19.0软件,对两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FT4、FT3、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指标进行统计处理,FT4、FT3、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指标采用t检验,采用P<0.05表示两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FT4、FT3、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指标对比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FT4、FT3、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指标和对照组无差别(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T4(7.26±4.13)ng/L、FT3(4.26±2.28)ng/L、餐后2小时血糖(7.12±1.33)mmol/L、空腹血糖(5.31±1.24)mmol/L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表1所示。
表1:对比2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FT4、FT3、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指标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p<0.05。
3讨论
近年来,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持续上升,而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往往具有较大程度的叠加情况,易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上升时易加大血糖控制难度,若未及时进行治疗,易导致严重后果发生,而目前临床尚未明确甲亢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多项研究将该疾病与遗传、免疫学基础相联系,因此,在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的过程中,易发生漏诊、误诊等情况,若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是否合并甲亢;①患者严重消瘦,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一段时间突然恶化,②患者治疗后,仍然无法控制其血糖水平。
而甲亢患者出现糖尿病症状时,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指标明显异常,应考虑是否合并糖尿病[4-5]。
本研究中,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降糖药物联合甲状腺药物治疗与基础治疗。
甲亢与糖尿病两种疾病互相影响,临床治疗时应以“两者兼重”为主,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治疗时胰岛素用药剂量较大,瑞格列奈能有效抑制钾离子从β细胞外流,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给予患者使用瑞格列奈能有效辅助控制血糖。
甲巯咪唑片适用于治疗甲亢,能有效控制甲亢的临床症状,观察组经过治疗后,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指标明显下降,FT4、FT3水平显著下降,由此表明,经过治疗后,患者病情显著改善。
因此,降糖药物联合抗甲状腺药物为临床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理想用药[6-7]。
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T4(7.26±4.13)ng/L、FT3(4.26±2.28)ng/L、餐后2小时血糖(7.12±1.33)mmol/L、空腹血糖(5.31±1.24)mmol/L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在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中,应首先确定两种疾病的相互作用,应强化治疗,两病兼顾,能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血糖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中进一步运用。
参考文献:
[1]康志君,吴生灵.甲亢合并糖尿病72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2):409-409,411.
[2]秦晓楠.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4):75-76.
[3]杜婧,魏枫,王云枝等.甲亢合并糖尿病46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5):26-26,28.
[4]王永笛.探讨甲亢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2):597.
[5]石义明.甲亢合并糖尿病68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3(21):19-19,20.
[6]田艳娟.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8):103-104.
[7]曹健.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2):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