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省公考联考资料分析表格类题型解题妙诀

合集下载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资料分析常用速算巧算技巧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资料分析常用速算巧算技巧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资料分析常用速算巧算技巧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的计算方面需要熟练掌握直除法、差分法、截位法、化同法、线性化等常用速算方法。

本文将通过实例来介绍线性化在资料分析中的运用。

所谓“线性化”,是指在计算1附近的两个或多个数相乘时,忽略高阶小量的方法。

关于线性化的具体运用见下面例题讲解。

例1:1.012*0.987约为( )A.0.995B.1.007C.1. 002D.0.999【解析】1.012*0.987=(1+0.012)×(1-0.013)=1+0.012-0.013-0.012×0.013≈0.999。

其中“-0.012×0.013”被忽略掉。

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写1.012*0.987≈1+0.012-0.013≈0.999。

选择D。

这样写时,要明白我们忽略掉的,就是约等式中间两个小数的交叉相乘项。

例2:1.012*0.987*1.025约为( )A.1.024B.1.017C.1. 012D.1.009【解析】同上。

看一个较难的例子。

例3:某公司1999年一月初固定资产总值4亿元,固定资产月平均增长率为1%,则其2000年一月初固定资产总值为多少亿?( )A.4.48B.4.51C.4.68D.4.77【解析】末期值=初期值×(1+月平均增长率)n,其中n为相差月份数。

故本题的表达式不难写出,为4×(1+0.01)12。

若类似于上面两题,就可以则这样写4×(1+0.01)12≈4×(1+0.01×12)≈4.48,选择A,那么很遗憾,我们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原因在于交叉相乘项0.01×0.01=0.0001固然还是和上两例一样非常小。

但是本例中的交叉相乘项0.01×0.01=0.0001出现了C212=66次。

即本例至少少加了4×0.0001×66=0.0264。

2013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解题及猜题技巧

2013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解题及猜题技巧

2013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解题及猜题技巧资料分析中,综合推断题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考查趋势。

综合推断题型占据了资料分析23%的比例,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这与每篇资料5道题目至少有1道此类题型是分不开的。

综合推断题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在此,给大家介绍此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及猜题技巧。

一、解题技巧——从简单着手若题目出现“以下说法哪几个说法是正确/错误的(组合选择题)?”或者“以下说法有几个是正确/错误的?”、“以下选项正确/错误的是?”等需要判断多个表述正确或错误的情况,在做题时,最后考虑明显比较困难的选项(一般是需要进行多个计算的题目),可以从明显比较简单的表述(一般是直接可以从材料当中读出答案的表述)着手。

判断难度一般情况下有如下标准:(1)题干短的题优先于题干长的题;(2)不需要计算的题优先于需要计算的题;(3)单个计算题优先于多个计算题,单个表述题优先于多个表述题;(4)容易找到原文信息的题优先于不容易找到原文信息的题。

可以归结为:题干短、不计算、少计算、信息易得。

【例1】(2012年国考)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30题。

201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为7.4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比“十一五”规划目标增加9108公里。

其中,国家高速公路5.7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0.54万公里。

“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提前13年全部建成。

全国有11个省份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3000公里。

关于我国“十一五”期间高速公路建设状况,能够从资料中推出的是:( D )A.高速公路里程每年同比增长率都超过10%B.沿海省份高速公路里程显著高于内陆省份C.2010年底,国家高速公路占全国高速公路里程的比重达到90%D.2010年全国高速公路新增里程中,国家高速公路的里程超过一半【解析】A项,计算量太大,先看其他选项;B项,材料中给出的只是部分省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情况,故无法判断出沿海省份高速公路里程显著高于内陆省份,错误;C项,2010年底,国家高速公路占全国高速公路里程的比重为5.77÷7.41<90%,错误;D项,2010年全国高速公路新增里程为0.9108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新增里程为0.54万公里,后者占前者的>50%,正确。

2013年行测指导:资料分析解题思路.doc

2013年行测指导:资料分析解题思路.doc

从历年的广东公务员考试来看,资料分析部分在整个行政能力测验试题中比重大而且单题分值较大的,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及文字材料构成。

在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整体发展趋势上虽然加大了对资料分析的考查力度,题量有所减少,但是难度却有所增加。

对此,0提醒正在备考2013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复习行测资料分析时,需要从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的常考题型入手,比如2012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大纲中所提到的数据性、统计性的图标及文字材料。

通常用正确的做题思路去解答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是提高资料分析解题效率的一种途径。

以下是0(结合历年对广东公务员考试情分析,就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的各类题型为广大考生剖析解题思路,仅供参阅。

一、统计图资料题型特点(1)统计图和统计表与文字资料不同,它有数据,并且蕴含在图形之中,有时甚至需要考生通过对图形所给的信息经过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获取所需数字资料。

所以,0专家认为统计图在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中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既没有复杂的数据陈列,也不需要逐字逐段地去斟酌语意获取相关信息,则只需通过一目了然的图形,便能轻易的找出正确的案。

(2)在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答题中,其中统计图是经常被使用的。

其主要包括网状图、曲线图、平面饼状图和条形图。

而最近几年的广东公务员考试中则是出现较多的混合图,即文字与图形的组合方式。

(3)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比较。

【解题思路分析步骤】首先,应读懂图。

统计图分析试题是以图中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

因此,应当把图中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其次,读图时,最好带着题中问题去读,注意提取与试题相关的重要信息。

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图的时间。

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绝杀行测秒杀即夺冠行测(状元行测)

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绝杀行测秒杀即夺冠行测(状元行测)

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绝杀只看答案就能做题、夺冠行测。

第一蒙;选项里有整数也有小数、小数多半是答案。

见例5;64、24、44、34、39、()A.20 B。

32 C 36.5 D。

19直接猜C!例23;2、2、6、12、27、()A.42 B 50 C 58.5 D 63.5猜;发现选项有整数有小数、直接在C、D里选择、出现“.5”地小数说明运算中可能有乘除关系、观察数列中后项除以前项不超过3倍、猜C正解;做差得0、4、6、15。

(0+4)*1.5=6 (2+6)*1.5=12 (4+6)*1.5=15 (6+15)*1.5=31.5、所以原数列下一项是27+31.5=58.5第二蒙;数列中出现负数、选项中又出现负数、负数多半是答案。

例24;-4/9,10/9,4/3,7/9,1/9,( )A.7/3 B.10/9 C -5/18 D.-2猜;数列中出现负数、选项中也出现负数、在C/D两个里面猜、而观察原数列、分母应该与9有关、猜C。

第三蒙;猜最接近值。

有时候貌似找到点规律、算出来地答案却不在选例25;1、2、6、16、44、()A.66 B。

84 C。

88 D。

120猜;增幅一般、下意识地做了差有1、4、10、28。

再做差3、6、18、下一项或许是(6+18)*2=42、或许是6*18=108、不论是哪个、原数列地下一项都大于100、直接猜D。

例26;0.、0、1、5、23、()A.119 B。

79 C 63 D 47猜;首两项一样、明显是一个递推数列、而从1、5递推到25必然要用乘法、而5*23=115、猜最接近地选项119具体例子;1、尽管严格按照科学地思维方式进行行政决策可以减少失误、达到精确、但是、决策毕竟是人地行动、人并不是像机器那样按照规律运行、按照规模生产产品。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A行政决策过程中人地主观因素是不可忽视地B人地主观性常常是造成决策失误地主要原因C作为行政决策地主体、人需要规范自己地行为D科学地思维方式是实行行政决策科学化地前提解;瞟一眼题干、发现了一个?芡回5拇剩 灰桓龆汉畔匝鄣馗艨?“但是”、这时马上要反应出做阅读理解题地第一条不变法则;转折决定一切!。

公考联考资料分析表格类题型解题妙诀

公考联考资料分析表格类题型解题妙诀

公考联考资料分析表格类题型解题妙诀————————————————————————————————作者:————————————————————————————————日期:13省公考联考资料分析表格类题型解题妙诀表格型材料指通过统计表反映数量关系的类型材料,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

表格型材料是资料分析模块中的常考题型,与文字型材料相比,表格型材料的数据更加直观,而同图形型材料相比,表格型材料所包含的数据量更大。

与其他材料类型相比,表格型材料的特点是材料内所含数据非常多,题目涉及的数据也比较多,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因此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对于较大型的表格,如何快速寻找数据也是考生备考的方向。

对大型表格,考生要能够迅速理清横标目、纵标目的内容,并学会借助直尺等工具帮助查找数据。

表格型的题目设置通常体现在四点:一、从表格中直接查找数据判断选项;二、对表格数据进行数值计算或比较;三、对表格所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表格型材料的解题步骤:1.快速浏览表格的横标目、纵标目,表格中的大量具体数据略读或不读;2.阅读试题,结合问题的选项,返回表格查找数据;3.根据试题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快速计算。

表格型材料的常见技巧:1.重点关注表格型材料中横标目、纵标目,迅速理清横纵标目的意义以便快速查找所需数据,并注意标目中的数量单位;2.面对大型表格时,借助直尺等工具查找数据;3.当需要对多个组数据进行比较时,结合选项能够提高查找速度。

4.结合选项,运用估算技巧快速选出答案。

下面我们结合历年真题进行讲解。

江苏行测资料分析(表格类)练习例题1.江苏省2009年行测B类表格类资料分析题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情况教育类型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绝对数(万人)增长率(%)绝对数(万人)增长率(%)绝对数(万人)增长率(%)研究生教育 3.36 0.18 9.65 0.74 2.40 0.47普通高等教育45.47 6.38 156.88 17.34 33.36 5.70中等职业教育51.63 -4.21 152.53 4.29 35.00 5.18普通高中教育50.88 -2.21 153.12 0.55 47.58 2.61普通初中教育94.66 -4.40 298.18 -20.52 111.52 -9.83小学教育65.19 1.44 429.18 -26.57 93.60 -4.22141.2006年江苏省招生数最多的两个教育类型的招生数之差是A.29.47万人B.34.75万人C.39.55万人 D.40.25万人【答案】B。

省考资料分析的技巧

省考资料分析的技巧

省考资料分析的技巧省考资料分析的技巧省考资料分析提分技巧【1】一、“四舍五入”凑整资料分析的题目,涉及到大量复杂的数字,计算起来很麻烦,因此,我们一定要对题目中的数字进行一定的处理。

遇到带有小数点的数字时,可以将小数点后边的数字去掉,比如12.88,我们可以把它看做13;当碰到比较长的数字时,一定要进行凑整,比如272951,我们可以把它看做273000。

通过“四舍五入”凑整,处理数字,是资料分析解题的基础。

二、化百分数为特殊分数在做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百分数,同学们的第一反应是将百分数化成分数,然后进行计算,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将百分数化为特殊分数,简化计算。

资料分析中,题目当中的百分数,都不是随便给的,都经过一定的加工,往往可以化成分数。

比如21.5%,可以化成2/9;13.8%,可以化成1/7;17%,可以化成1/6。

请同学们务必掌握从1/2、1/3、1/4到1/11之间的,特殊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

化百分数为特殊分数是资料分析解题的灵魂。

三、掌握一些简便解题的'口诀有的时候我们解题,会发现直接计算的话,计算量很大,要花大量的时间,这时候如果我们掌握一些简便解题的口诀,能大大提高我们的解题效率。

比如增长量比较口诀:现期量大,增长率大,那么增长量就大;比如比重比较口诀:现期部分增长率大于现期整体增长率,比重就上升,反之比重就下降。

如果我们在做题过程中,掌握了这些口诀,根本不需要大量的计算,很快就可以得到答案。

四、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当然,我们一定要掌握一些速算技巧,比如估算法、直除法、插值法、差分法、公式法等,如果我们不掌握这些速算技巧,在资料分析解题过程中,就会寸步难行。

如果同学们能掌握以上所说的解题技巧,再进行大量的练习,资料分析的成绩会在短期内得到显著的提高。

资料分析模块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2013年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技巧之排除法.doc

2013年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技巧之排除法.doc

排序法是在看到图形资料或者表格资料后,先将其中的项目按数据大小排序后,再进行答题的方法。

之所以不在文字资料中使用,一是因为文字资料的直观性不强,观察数据不方便;二是因为文字资料中与上一年度的数据比较时,很少列出上一年度的具体数据,而通常使用“比上一年度”增加或减少的方法,而增加或减少的数字也基本上采用百分数,这样以来,不经过计算,很难进行不同数据之间的比较。

在图形资料和表格资料中,排序法的使用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在看到图形资料和表格资料时,立即进行排序。

这时有两种情况,一是资料中项目比较多,而需要比较的数据种类比较少。

例如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图形表格综合资料题,表格资料为2007年部分国家(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资料后有一道题目的C选项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名第二的国家(地区),幸福指数排名第八。

资料中需要比较的项目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失业率和幸福指数,只有三项。

这样需要比较的数据种类相对少一些的资料题,可在看到图形或表格后立即进行排序,而后再读题目。

这样的好处是,在进行相关比较的时候,可以通过已经排好的序号直接进行,而不需要再仔细寻找。

二是资料中项目比较多,需要比较的数据种类也比较多。

例如2010年九省公务员联考中的表格资料题世界部分城市气候状况,共有十二个城市参与比较,而数据种类包括纬度、海拔、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高降水、最低降水、最长日照、最短日照等,数据种类比较多,每一项数据均有十二个城市参与比较。

显然,在时间宝贵的考场上,把十二个城市全部列出大小来会占用太多时间,所以可以采用的技巧是只用符号将不同数据中的最大最小值标出来,便于使用。

第二种方法是与先读题目法结合使用。

在粗读资料后,先仔细研读题目,根据题目中指明的数据种类再进行排序。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节约时间,缺点是由于不会将所有数据排序,在对未排序的数据进行比较时由于没有先将其排序,无法观察出其大小序列关系,从而有可能加重了计算量。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之资料分析秘技总结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之资料分析秘技总结

2013公务员行测考试之资料分析秘技总结在历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的资料分析模块都占据着很大的出题比例,题型多样,往往容易让考生迷惑,考仕网()名师毕鹤霞老师在精讲课程中特别总结一套通关秘技,供考生参考:资料分析题的基本方法1、常识判断最简单的一类题,只需要用常识判断结果,节省做题的时间。

2、定性判断这部分题往往是图形题,需要用眼睛估出答案,利用图形的性质进行定性。

3、辅助工具:主要包括直尺和量角器⑴.这样的题目常出现在较大表格型材料中⑵.柱状图、趋势图的判断量之间的大小比较⑶.复合立体图——用直尺量出长度代替计算⑷.饼状图——可用量角器量出各部分的比例4、数据计算简单的步骤就是,先分析资料,再进行速算,最后得出答案5、估算法这是资料分析的第一大法,首先要看能否此法。

特别是有些题目,选项相差较大,或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情况时,可以使用粗略估算的办法,无须算出准确的数值。

资料分析题的特别注意与答题技巧1、时间的表达大量数据与时间关联,极其重要⑴、时间点与原文不一致⑵、时间段与原材料不一致⑶、“年份”“月份”“季度”⑷、时间表述可能与常规不太一致2、单位的一致单位不统一,造成混淆,做题前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变动表(单位:万亿元)国家财政支出变动表(单位:千亿元)⑴、不要“默认单位”⑵、“千人”“十亿”“百万”⑶、留心单位不统一⑷、两个图表之间单位的统一3、对特殊表达的认知⑴、增长最多,增长最快⑵、最不恰当/最有可能⑶、不会超过/不会低于⑷、可能正确/可能错误⑸、一定正确/一定错误⑹、每·······中······最多/最少4、如何看待组合选择多个不确定表述,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⑴、如所有选项都包括某一表述这一表述不需要看⑵、如所有选项都不包括某一选项这一选项不需要看⑶、判断一个选项就排除一次先判断最简单选项5、简单入手把握考试的“技巧”与“思想”,避重就轻⑴、图形题比较简单,文字型相对较难⑵、五道小题,特难先行跳过,回头思考⑶、“以下选项正确/错误的是”“以下说法有几个正确/错误”“以下说法哪几个说法是正确的”6、答案选项⑴、排除法,三个选项是错误间接得出正确答案⑵、首位区别过大,采用估算法⑶、试题需要其中的一部分温馨提示文字资料分析,忌快!图表资料分析,忌轻敌!图形资料分析,忌没耐心!考仕网()最后提醒考生,在备考资料分析模块时,要熟记专业术语,练熟运算技巧,攻克四大题型,保持良好心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省公考联考资料分析表格类题型解题妙诀表格型材料指通过统计表反映数量关系的类型材料,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

表格型材料是资料分析模块中的常考题型,与文字型材料相比,表格型材料的数据更加直观,而同图形型材料相比,表格型材料所包含的数据量更大。

与其他材料类型相比,表格型材料的特点是材料内所含数据非常多,题目涉及的数据也比较多,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因此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对于较大型的表格,如何快速寻找数据也是考生备考的方向。

对大型表格,考生要能够迅速理清横标目、纵标目的内容,并学会借助直尺等工具帮助查找数据。

表格型的题目设置通常体现在四点:一、从表格中直接查找数据判断选项;二、对表格数据进行数值计算或比较;三、对表格所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表格型材料的解题步骤:1.快速浏览表格的横标目、纵标目,表格中的大量具体数据略读或不读;2.阅读试题,结合问题的选项,返回表格查找数据;3.根据试题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快速计算。

表格型材料的常见技巧:1.重点关注表格型材料中横标目、纵标目,迅速理清横纵标目的意义以便快速查找所需数据,并注意标目中的数量单位;2.面对大型表格时,借助直尺等工具查找数据;3.当需要对多个组数据进行比较时,结合选项能够提高查找速度。

4.结合选项,运用估算技巧快速选出答案。

下面我们结合历年真题进行讲解。

江苏行测资料分析(表格类)练习例题1.江苏省2009年行测B类表格类资料分析题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情况141.2006年江苏省招生数最多的两个教育类型的招生数之差是A.29.47万人B.34.75万人C.39.55万人D.40.25万人【答案】B。

【解析】计算题。

2006年招生最多的两个教育类型显然是普通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招生数分别为94.66/(1-4.40%)=99万人和65.19/(1+1.44%)=64.3万人,差为34.7万人,与B项最接近,故选B。

142.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中,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均比上年减少的是A。

中等职业教育 B。

普通高中教育 C。

普通初中教育 D。

小学教育【答案】C。

【解析】直接判断。

只有普通初中教育增长率均为负数。

故选C。

143.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之间,增长率差异最小的指标是A。

招生数 B。

在校生数C。

毕业生数 D。

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答案】A。

【解析】直接判断。

招生数增长率最大与最小之差不超过7,在校生和毕业生增长率差异均超过7,故选A。

144.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中,招生数与毕业生数差额最大的是A。

普通高等教育 B。

中等职业教育C。

普通初中教育 D。

小学教育【答案】D。

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

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

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

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

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

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

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

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

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

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

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

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

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

其次,从选择的复习资料上来说,我用的是学习软件,不是一般的真题,我认为从电脑上面做题真的是把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再者这款软件集成最新题库、大纲资料、模拟、分析、动态等等各种超强的功能,性价比超高,是绝不可缺的一款必备工具,结合上速读的能力,如虎添翼,让整个备考过程效率倍增。

到我推荐的这里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目(也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解析】计算比较题。

只有小学教育招生数与别业生数差额达到20万人以上,其他各种教育的招生数和毕业生数的差额都没达到20万人,所以小学教育差额最大,故选D。

145.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中,毕业生数与在校生数的比值最接近的是A。

研究生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 B。

普通高等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C。

研究生教育和小学教育 D。

普通高等教育和小学教育【答案】D。

【解析】计算比较题。

毕业生数与在校生数的比值分别为:研究生2.40/9.65=24.87%,普通高等33.36/156.88=21.26%,中等职业35/152.53=22.95%,普通高中47.58/153.12=31.07%,普通初中111.52/298.18=37.40%,小学93.60/429.18=21.8%,最接近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和小学教育,故选D。

山东省2009年行测表格类资料分析题表一:2004~2007年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表另据统计,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1032元。

126.与2006年相比较,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 )。

A。

近12% B。

近13% C。

近14% D。

近15%【答案】C。

【解析】计算题。

直接查表知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23元,2006年为2829,增长了(3223-2829)/2829=13.9%,故选C。

127.如果以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准,根据统计数据,与2006年相比,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水平( )。

A。

略有降低 B。

略有提高 C。

没有变化 D。

无法确定【答案】A。

【解析】比较题。

2007年恩格尔系数比2006年略有增长,而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水平越低。

故选A。

128.2004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约为( )。

A.14.4%B.15.4%C.42.7%D.47.2%【答案】D。

【解析】计算题。

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1032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85元,所以恩格尔系数为1032/2185=47.2%,故选D。

129.2007年的城镇家庭食品支出额约为( )。

A.1172元B.1433元C.3629元D.4309元【答案】C。

【解析】计算题。

2007年的城镇家庭食品支出额约为9997*36.3%≈3629元,故选C。

130.由“表一:2004~2007年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表”可知,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支出比农村家庭食品支出高( )。

A.1.61倍B.2.61倍C.1.41倍D.1.31倍【答案】A。

【解析】计算题。

2007年农村家庭食品支出为3223*42.1%≈1357 元,而由上题知2007年城镇家庭食品支出约为3629元,所以城镇比农村高出(3629-1357)/1357≈1.67倍,与A 项最接近,所以选A。

云南行测资料分析(表格类)练习例题3.云南省2008年行测表格类资料分析题2008年某市的一家沃尔玛电器店一周市场行情表(单位:元)116.该周沃尔玛商店中涨跌变化率最低的电器为( )。

A。

长虹LT4219B B.HPC PP-42SCC。

伊莱克斯198-EA31 D。

美的微波炉KJ17C-M【答案】B。

【解析】只有HPC PP-42SC的涨跌率低于0.2,其他都大于0.3。

注意:此处比较的是绝对量。

117.该店中原价超过5000元的电器有多少种?( )A.5B.6C.7D.8【答案】D。

【解析】简单计数题。

在“原价”一列大于5000的数共有8个。

故选D。

118.平均价最低的电器为( )。

A。

洗衣机类 B。

冰箱类 C。

小家电类 D。

厨卫电器类【答案】A。

【解析】本题简单观察即知,洗衣机类的电器是均价最低的,故选A。

119.现价排名前3名电器的原价之和高出现价排名后6名电器原价之和的( )倍。

A.6.01B.16.72C.9.41D.18.91【答案】D。

【解析】现价排名前3名电器的原价之和为:19990+22990+13800=56780(元),现价排名后6名电器的原价之和为:498+596+288+688+299+633=3002(元)前者高出后者:56780/3002≈18.91(倍)。

120.根据上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彩电价格的涨跌率高于其他品类电器B。

洗衣机的涨跌率均低于小家电的涨跌率C。

数码的现价高于空调的原价D。

涨跌额越高的电器,销售量越高【答案】C。

【解析】数码的现价明显高于空调的原价,C项正确。

例题4.湖南省2009年行测表格类资料分析题某省某年公务员考试人数统计表(人)某市近五年合钢销售情况统计表136.本次公务员考试笔试的合格率为。

A.13.33%B.3.33%C.40%D.60%【答案】C。

【解析】1050÷2625×100%=40%。

故选C。

137.本次公务员考试的最终录取率为。

A.13.33%B.33.33%C.40% D60%【答案】A。

【解析】350÷2625×100%=13.33%。

选A。

138.销往C类企业的合金钢(钨钢和锰钢)的数量在年下降了。

A.2005B.2004C.2003D.2002【答案】C。

【解析】计算可得,销往C类企业的合金钢(钨钢和锰钢)的数量在各年(2001-2005)分别为8,14,12,16,24,故在2003年下降了。

选C。

139.与2001年相比,2005年销往A类企业的合多钢的数量增加了A.50%B.100%C.150%D.100%【答案】B。

【解析】2005年销往A类企业的合金钢为12+16=28,2001年为6+8=14,所以2005年增加了(28-14)÷14×100%=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