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 信息技术初步》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 信息技术初步》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信息技术初步》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B.只有最新的信息才具有价值C.只能借助计算机才能处理信息D.信息不能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2.“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

A.载体依附性B.价值相对性C.传递性D.真伪性3.小明在登录平安银行网银时需要输入手机短信验证码,他收到的短信内容为“尊敬的客户,您正在补充手机号码,请输入手机验证码:795812,有效期:2分钟。

【中国平安】”。

他在接到验证码2分钟后输入,系统提示验证码失效,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时效性B.可以加工和处理的C.共享性D.载体依附性4.人类的信息技术经历了五次革命,其中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标志是()A.文字的发明B.造纸术的发明C.印刷术的发明D.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ByteB.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提出了二进制记数系统C.声音、形体动作、多媒体技术等都属于信息表达技术D.信息具有真伪性,如“管中窥豹”是源于对信息片面的感知与理解6.下列信息中可信度最低的是()A.银行发布的存款利率B.大型商场公布的商品销售优惠活动信息C.相关专业人士预测的2008年底的商品房价格D.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7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7.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数字化后的信息才能共享B.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传播C.文物未出土之前,文物所承载的信息是不存在的D.信息自古就有,随着时间的迁移,价值不会发生变化8.下列有关信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因特网上的信息应尽可能经过甄别后再使用B.电子邮件、微信都是常见的网上信息交流工具C.哑语手势是为了与聋哑人士更好沟通而产生的信息表达技术D.可通过书籍、影像了解历史事件,是因为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9.超文本标记语言用于描述网页的内容,该语言的简称是()A.WWW B.URL C.HTTP D.HTML 10.关于获取信息的方法,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A.应根据实际情况B.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是最好的方法C.电子邮件D.信息交流11.某购物网站的商品评价界面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商品评价说法正确的是()A.统计评价也是该网站的评价方式之一B.用户可以只针对卖家服务进行评价,可以不用对其他两项进行评价C.该评价只能进行打分评价,不能进行文字评论D.图中的4.8是当前用户评价的平均值,属于个人评价12.淘宝用户对某一产品的宝贝评论如下图所示,该过程中采用的评价方法有()A.专家评价、个人推荐B.个人推荐、统计评价C.个人推荐、网络预测D.网络预测、专家评价13.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信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B.给考生分配考号,属于对信息的编码过程C.微信中发送的文字和图片是信息D.信息的表达方式仅包括语言、文字和图像三种14.中小学生可以利用“赣教云”上的教学资源跨时空进行学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测试题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测试题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试卷总分:100考试时间:4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1.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或在报纸电视上也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

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A信息B信息技术C通信技术D感测技术2.在我国古代,使用“鸣金收兵”来传递信息,此时信息传递所依附的媒体是()。

A声音B图象C文字D空气3.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4.社会发展至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有()。

A信息、知识、经济B物质、能源、信息C通讯、材料、信息D工业、农业、轻工业5.“红灯停,绿灯行”反映的是信息的()。

A传递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6.小王是个应届毕业生,有一天他看到有个招聘信息,于是马上到招聘单位进行应聘,谁知道单位负责人却跟他说招聘日期已过。

这里体现了信息具有()。

A共享性B价值性C时效性D依附性7.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其中第五次革命_________。

A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数字化的信息时代B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创造C印刷术发明D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8.目前以()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掀起了新一轮的信息革命浪潮。

A计算机和通信技术B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C卫星通信技术和空间技术D多媒体和网络技术9.()使得人类在信息传递方面首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A印刷术的发明B文字的发明和使用C电话、电视的发明和普及D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10.当今的计算机已经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这要归功于信息的()。

A娱乐化B数字化C电子化D网络化11.公司考勤部门用的指纹识别机是人工智能的()应用。

A模式识别B手写识别C语音识别D光学字符识别12.下列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的技术中,没有使用到“模式识别”技术的是()。

第1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巩固复习-【新教材】 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

第1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巩固复习-【新教材】 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

第一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巩固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 在计算机中最小的存储单位是()A. BB. KBC. MBD.bit2.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之处是()A. 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B. 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不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C. 数字信号在大小上不连续,时间上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D. 数字信号在大小上连续,时间上不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3.英文字母b的ASCII码值是()A. 66B.96C.97D.984.大数据()能从规模巨大的数据中,分析并提取出有潜在价值的信息。

A. 采集技术B. 分析与挖掘技术C. 预处理技术D. 可视化与应用技术5.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步骤是()(1)采样(2)量化(3)编码A. (2)(1)(3)B. (1)(2)(3)C. (3)(2)(1)D. (1)(3)(2)6.下列数中是二进制数的是()。

A. 10110B. 10301C. 1200D. 2227.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

大数据必然( )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

A. 单台计算机B. 超运算C. 无法用超运算D. 无法用单台计算机8.下面不属于思维导图制作软件的是()A.XmindB.MindmanagerC. FreeMindD. Mind+9.下列工具中,更适合于免费在线存储学习资源的是()A.微信B.微博C.博客D.云盘10. 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

A. 字节(Byte)B. 字C. 位D. 字长11.比如汽车的速度、空气的温度等这些连续变化的信号称为()A. 模拟信号B. 数字信号C. 数据信号D. 离散信号12. 一首双声道歌曲播放时长是100s,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16,则该歌曲所占的存储容量约为:()A. 17KBB. 8KBC. 17MBD. 8MB13. 把十进制数68转换为二进制数,其值为()。

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数字化表示)

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数字化表示)

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数字化表示)1. 下列有关数据的描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的内涵得以丰富B. 数据就是数字(正确答案)C. 借助数字设备,我们可以方便地获取身边事物的相关数据D. 数据本身没有意义,只有经过数据处理解释后才有意义2. 录制一段时长10秒钟、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8位、单声道的WAV 格式音频,其存储容量约为()? [单选题]A. 4.36MBB. 862KBC. 431KB(正确答案)D. 4GB3.若要用二进制表示十二生肖,则至少需要二进制数的位数是()? [单选题]A. 3B. 4(正确答案)C. 5D. 64.采用无损压缩的数字音频格式是()? [单选题]A. MP3B. APE(正确答案)C. AVID. BMP5. 计算机中,常用的彩色位图图像色彩深度为8,则该图像能表示的颜色数量是()? [单选题]A. 2B. 16C. 256(正确答案)D. 86. 在计算机领域中,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该体系结构的核心内容是()? [单选题]A. 采用开关电路B. 采用半导体器件C. 采用存储程序原理(正确答案)D. 采用键盘输入7. 某同学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其配置为Intel酷睿双核处理器I7-7500U3.5GHz/8GB DDR3/512GB SATAⅡ,表示内存容量大小的选项是()? [单选题]A. I7-7500UB. 3.5GHzC. 8GB(正确答案)D. 512GB8. 计算机能够存储和处理位图图像。

关于位图图像,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 位图图像是由像素构成的B. 位图图像文件占用存储空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图像尺寸和色彩深度C. 位图图像可以用画图工具处理D. 位图图像经过无限放大或缩小操作,都不会出现图像失真(正确答案)9. 由于计算机只“认识”0和 1,不“认识”人类的文字和符号,所以我们要通过字符编码的方法,将字符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接受的二进制数据。

高一信息技术复习理论试题第一章

高一信息技术复习理论试题第一章

高一信息技术复习理论试题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对于信息的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信息只在需要时存在B.信息、物质和能量构成当今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C.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D.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有着不同的认识( )2、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从出现人类社会才有信息存在B.只有计算机才能处理信息C.第一次信息革命指的是语言的形成D.信息只能存储在计算机中( )3、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网络就是信息B. 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C. 一本书就是信息D. 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 )3、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D.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 )3、下列关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A.某信息被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 B.信息不能共享C.信息可以复制、传播给众多的使用者 D.信息使用后就一定会失真( )4、在计算机中,用文字、图像、声音、数字等所表示的内容都可称为:A.表象B.文章C.消息D.信息( )5、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为信息的是:A.报上登载的中国“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B.信息技术考试成绩C.电视中播出的奥运比赛各国金牌数D.DVD电影光盘( )5、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A.报上登载举办商品展销的消息 B.电视中某产品广告 C.石油 D.各班各科成绩( )5、现代社会中,人们把什么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A.精神、物质、知识 B.财富、能量、知识 C.物质、能量、知识 D.物质、能量、信息( )6、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信息是具有价值的B.信息是可以不依附于任何载体的C.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D.信息是可以进行加工处理的( )7、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史性的以31枚金牌的成绩获得金牌总数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第一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检测练习-2023—2024学年人教_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第一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检测练习-2023—2024学年人教_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第一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信息编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手机扫二维码支付是信息编码的过程B.只有数字化的数据才能被保存和处理C.已知大写字母“I”的ASCII值是49H,则大写字母“J”的ASCII值是50HD.n进制表达式(6)n+(1)n的计算结果为两位n进制数,则n一定为72.下列关于大数据和数据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数据可以处理非结构化的数据B.可以通过数据校验来提高数据的保密性C.利用大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时,个别数据不准确不影响分析结果D.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数据,但同时也增加了数据泄露风险3.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加工处理后的假消息价值较低B.被删除到计算机中回收站的数据中没有信息存在C.残缺的竹简无法还原历史文献,说明了载体依附性D.大数据中数据结构很多,因此要求每个数据保证准确4.语音识别技术,目标是将人类的语音中的词汇内容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输入。

语音识别的流程包括信号处理(模数转换等)、信号表征(特征提取等)、模式识别。

其中特征提取、模式匹配和模型训练都离不开大量训练数据的积累和匹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带来了大量文本或语音方面的语料数据。

语音识别技术还引入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更逼近人脑的思维能力,同时借助于大数据,极大地提升了语音识别准确率。

下列关于数据和大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识别的语音为模拟信号B.语音识别结果在计算机内一般是以十六进制数存储C.大部分文本或语音方面的语料资源数据属于非结构化数据D.大数据价值密度低,需要对其“提纯”才能获得用于训练的语料数据5.下列关于大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处理大数据时,一般采用分治思想B.社交网络数据可采用图计算进行处理D.价值密度的高低与数据总量的大小成反比6.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化后的信息B.虚假广告的出现,说明信息具有真伪性C.数据灾备系统可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D.通过计算机获取的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7.将十六进制数225 转换成二进制数是()A.1000100101B B.100100110B C.11100001B D.100100111B 8.将声音数字化的过程需要对声音进行采样,一般采用三个参数来衡量,其中不包括()A.采样频率B.色彩位数C.声道数D.量化位数9.数据压缩是我们常用的文件存储方式,关于数据压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 A V格式音频压缩为MP3格式,是无损压缩B.MPEG是常用的图片压缩格式C.因为有损压缩会产生失真,所以都使用无损压缩D.压缩比是衡量压缩技术的一个指标10.将二进制的数字“1000”转化十进制应该是()A.4B.6C.8D.1011.我们在选择数据采集方法时,既可以选择传感器采集数据,也可以使用网络获取数据。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19)必修一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19)必修一
三、判断题
23.加密和解密本质上是对数据进行的某种交换,控制加密和解密的过程进行的是密钥。( )
24.云计算允许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和处理数据,这完全依赖于本地计算机。( )
25.信息管理专家霍顿认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
26.数据价值密度高是大数据的主要特征之一。( )
27.信息必须通过收集、分析、处理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 )
4.A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信息与知识相关内容。A选项,数据必须以二进制的形式才能被计算机存储和处理,选项正确。B选项,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看书的时候,书本是载体,书本上的文字是信息的载体,选项错误。C选项,由于信息具有价值相对性特征,不同的人接受同样的信息后,所构建的知识是不一样的,选项错误。D选项,数据经过储存、分析及解释后所产生的意义就是信息,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
D.智慧是对事物发展的前瞻性看法
12.以下哪些不是文本数据( )
A.你发的微博B.你聊天的信息
C.一个班的学生成绩D.报纸上的新闻
13.高速路上的测速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来往车辆的速度。如果检测到车辆超速,则车牌识别系统自动提取车辆牌照信息(含汉字、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及号牌颜色),并实现汽车“身份”与违章情况的自动登记。车辆测速仪可以将车牌号和车速传输到电脑屏幕上,使用软件来查看文字内码,部分界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知识不仅可以继承和传递,还可以共享
C.数字是数据的唯一表现形式
D.对信息进行简单的积累,就可以形成知识
3.已知英文大写字母“A”的ASCII码十进制是65,英文大写字母“C”的ASCII码十进制是67……以此类推。英文小写字母“a”的ASCII码十进制是97,则英文小写字母“e”的ASCII码十进制是()

人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同步测试:1.1信息及其特征(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同步测试:1.1信息及其特征(解析版)

高一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 甲骨文是考古工作者了解商周时期文化历史的重要物证。

文字刻在甲骨上说明信息具有( )特征。

A. 时效性B. 载体依附性C. 共享性D. 价值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特征。

甲骨文是考古工作者了解商周时期文化历史的重要物证。

文字刻在甲骨上说明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特征。

故本题选B选项。

2. 下列关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信息不能共享B. 信息可以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C. 某信息被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D. 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描述。

信息可以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信息使用没有损耗,故本题选B选项。

3. 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 报上登载举办商品展销的消息B. 电视中某产品广告C. 石油D. 各班各科成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概念。

信息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石油不属于信息,故本题选C选项。

4. 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A. 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B. 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的决策的重要依据C. 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D. 人类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促进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相关知识点。

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的决策的重要依据;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的载体;人类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促进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故本题选C选项。

5. 下列各项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的是( )A. 时效性B. 不可增值性C. 可传递、共享性D. 载体依附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及要求:1、信息及其特征:信息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掌握)。

2、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五次革命(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报上登载举办商品展销的消息B.电视中某产品广告C.石油D.各班各科成绩2.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D.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3.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A.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B.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C.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其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所有输入手段将全部由语音技术来代替5.小张是个球迷,因为工作原因没能收看到世界杯冠亚军决赛的现场电视直播,懊恼不已。

事后从报纸上获悉了比赛结果,再看比赛录像时已经没有了以往看现场直播时的那种紧张激动的心情。

这个事例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存储性6.下列各项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的是( )A.时效性B.不可增值性C.可传递、共享性D.依附性7.下列叙述中,( )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B.信息具有时效性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信息的价值总是永恒不变的8.关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下列描述不恰当的是( )A.人机界面友好化B.功能设计个性化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操作步骤复杂化9.下列各项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的是(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独享性10.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精神、物质、知识B.财富、能量、知识C.物质、能量、知识D.物质、能量、信息11.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 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12.不列入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是( )A.人工智能B.电子商务C.语音技术D.纳米技术13.将几幅看似无关的旧照片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加工后,形成一幅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片,这体现了信息是( )A.需依附一定载体的B.可以共享的C.可以增值的D.具有时效性的14.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 )A.刻在甲骨上的文字说明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B.天气预报、军事情报等信息会因时间的推移失去原有的价值,说明信息具有时效性C.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D.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信息具有不完全性15.下列有关对信息的描述,错误的是( )A.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载体依附性B.交通信号同时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C.天气预报、股市行情可以体现信息的价值性D.身边的信息总是体现信息的不完全性16.网络上的信息被大家下载和利用,此事例不能说明信息具有( )A.价值性B.正确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17.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能够不需要载体独立存在 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C.信息不能分享D.信息反映的是事件永久状态18.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一信息可以同时依附于多种载体B.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C.某些信息可以不用依附于载体D.电波是信息的一种载体19.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府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时效性B.可传递性C.可伪性D.价值性20.某医院的多名医生和护士,在为某一名垂危病人做手术时,通过一些医疗监视设备了解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最后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我们知道,信息的特征有: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

在这个事例中,体现了信息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1.小王是个应届毕业生,有一天他看到有个招聘信息,于是马上去应聘;招聘单位负责人说招聘日期已过……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A.共享性B.价值性C.时效性D.依附性22.交通信号能同时被许多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A.依附性B.共享性C.价值性D.时效性23、肓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价值性24、()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可传递性B、不可利用、不能增值C、依附性D、时效性25、下面_______说法不正确。

(A)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它能提供的是知识和智慧。

(B)一则消息可能包含丰富的信息,也可能没有信息。

(C)信息要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才能表现出来。

(D)同一种信息既可以用这种信号表示,也可以用另一种信号表示。

26、总体来说,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_______、管理、应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A)识别(B)显示(C)交换(D)交流27、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信息需要通过媒体才能传播(B)信息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C)信息是特指计算机中保存的程序(D)消息、情报、数据和信号都称之谓信息28.下列项目中,不能称为信息的是_______。

(A)电视中播放的奥运会比赛的金牌数(B)计算机教科书(C)报上登载的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D)各班各科成绩29.下面不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_______。

(A)声音(B)文字(C)磁带(D)图像30.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31.听天气预报广播是在接收_______。

(A)声音信息(B)文字信息(C)图像信息(D)符号信息32.“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它们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_______。

(A)多样性(B)普遍性(C)变化性(D)储存性33.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6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更上一层楼,有专家预测,通过网络、电视和其他途径观看此次“神六”发射直播的人数将超过5亿,从信息的一般特征来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B)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和传播(C)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受并且多次使用(D)同一个信息不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34.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35.人们要及时掌握最新的有用信息,这是信息的_______性。

(A)时效性(B)共享性(C)传递性(D)处理性36.汉时,文字通常被记载在竹简上,所体现的信息特征是_______。

(A)载体依附性(B)普遍性(C)为决策提供依据(D)可压缩性37.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史性的以31枚金牌的成绩获得金牌总数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这说明信息具有_______。

(A)传递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38.IT的全称是指_______。

(A)Internet (B)Information Technology(C)Information Transmit (D)Information Technique3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信息技术就等同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B)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C)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是互不关联的两个技术领域(D)信息技术是处理信息的技术40._______的说法是对信息技术不正确的描述。

(A)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B)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技术(C)信息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D)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41.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_______。

(A)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B)提高电脑技术水平(C)功课考试的需要(D)学会用电脑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42.人类经历了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_______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与通信技术的结合等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A)火药的使用(B)指南针的使用(C)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D)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43.人的感觉器官承担信息获取的功能,与之相对应的信息技术是_______。

(A)控制与显示技术(B)通信技术(C)感测与识别技术(D)计算与智能技术44._______是根本性的革命,是从猿人到人的重要标志。

(A)语言的使用(B)文字的创造(C)汉字的使用(D)印刷技术的发明45.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其中第五次革命是_______。

(A)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创造(B)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C)印刷术的发明(D)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46.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最重要的标志是_______。

(A)电话的发明(B)光纤的发明(C)卫星的发明(D)计算机的发明47.计算机的发明和发展首先是为了_______。

(A)科学计算(B)信息处理(C)人工智能(D)实时控制48.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上首次打破了信息存储和传递的时间、空间限制的是_______(A)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B)文字的发明和使用(C)电报、电话的发明和应用(D)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49. “信息高速公路”主要体现了计算机在_______方面的发展趋势。

(A)巨型化(B)超微型化(C)网络化(D)智能化50.通常所称的“信息高速公路”指的是_______。

(A)通过高速公路邮递系统(B)国家信息基础设施(C)特快专递(D)校园网5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与第_______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联系。

(A)一(B)二(C)三(D)四52._______不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昂贵的价格5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信息的有_______:(A)据说,他考上高中了(B)电视(C)今年的信息技术教材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D)课程标准中要求,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我们的综合信息素养,而不是单纯地学习操作技术了二、判断题:(1)信息技术就是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