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变送器(热电阻)校准规程(优选.)
温度变送器校验规程

温度变送器校验规程1计量特性1.1准确度等级:0.5级1.2输入信号:电阻、直流毫伏。
1.3输出信号:4~20 mA DC或1~5 V DC。
2校准条件2.1环境温度:0~50℃。
相对湿度:<85%。
2.2可选择的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如下:a.直流电阻箱: 准确度等级0.02级;b.数字多用表或校验仪: 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1级;c.直流电位差计 0.05级,d.电源箱 24V DC。
3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1校准项目:测量误差。
3.2校准方法a.准备工作a1. 设备配置与连接: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按图1接线,热电偶温度变送器按图2接线。
图1:热电阻温度变送器图2: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具有冷端温度自动补偿)注:图1和图2中的数字多用表和电位差计可用相同功能的校验仪代替。
a2.通电预热:新出库仪表预热时间一般为15~30min。
b.校准b1.校准点的选择:校准点的选择应按量程均匀分布,一般应包括上限值、下限值和量程50%附近在内不少于5个点。
b2.应从下限开始平稳地输入各被校点对应的信号值,读取并记录正向输出值直至上限;然后从上限反方向平稳改变输入信号依次到各个被校点,读取并记录反向输出值直至下限。
如此为一次循环,如有超差,调整后须进行两个循环的测量。
在接近被校点时,输入信号应足够慢,以避免过冲。
b3.对有冷端温度补偿的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则把温度计放在相应的接线端子处,根据温度计读数查出相应的毫伏值,再在被测点的标准表读数中减去后进行校准。
4校准结果表述4.1误差计算允许误差=±(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准确度等级/100仪表的误差=示值-理论输出值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4.2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记录有关数据。
如初校不合格,调整合格后记录有关数据。
4.3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应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
温度变送器校准规程

温度变送器校准规程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
分发编号:
编制:审核:批准:
发布日期:2014年9月30日实施日期:2014年9月30日
修订记录
修订
修订日期修订内容
次数
1 2014-9-30 首次发布
1目的
确保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
2范围
适用于无锡甜丰食品生产部电仪。
3职责
电仪人员对温度传感器校准及日常维护。
4定义
无
5程序
5.1温度变送器各部件装配要牢固,不得松动,不得有锈蚀,保护套应牢固、均匀和光洁。
5.2校验设备
恒温水槽
标准温度计
过程校验仪(万用表)
5.3需要校准的温度变送器,取不同三点进行校准(室温、50℃、75℃)
5.4根据过程校验仪说明书将温度计变送器接线端子、校验仪、电源进行回路连接。
5.5将被测温度变送器和标准温度计放在室内,1分钟后,待温度稳定后,分别读取标准温
度计和过程校验仪测量值。
5.6接通恒温槽电源,根据恒温槽说明书加热3分钟,待恒温槽温度恒定。
5.7将被测温度变送器的检测元件插入恒温槽中,设定温度50℃,1分钟后,待温度稳定后
分别读取标准温度计和过程校验仪测量值。
5.8按以上方法进行75℃两点校准。
5.9对偏差值进行比对确认温度变送器的精度是否在要求之内。
6更正行动
无
7培训
电仪人员应接受此培训
8相关文件及记录
《温度变送器校准记录》。
温度变送器检定规程

温度变送器检定规程1. 引言温度变送器检定是保证温度测量准确性的重要过程。
本文档旨在制定温度变送器检定规程,以确保温度变送器的测量结果能够符合要求,并提供一致的测量数据。
本规程适用于温度变送器的日常检定工作。
2. 检定设备2.1 温度计:选择具有较高精度和稳定性的温度计,如铂电阻温度计或热电偶。
2.2 标准温度源:使用具有高精度、可追溯的标准温度源作为基准来进行温度变送器的检定。
2.3 数据采集系统:使用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温度变送器的输出信号,并实时监测温度变送器的输出数据。
2.4 其他辅助设备:如电流源、电压源等。
3. 检定步骤3.1 准备工作在开始检定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校准温度计并确保其准确性。
•校准标准温度源并确保其准确性。
•将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到温度变送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调整辅助设备至合适的工作状态。
3.2 检定温度变送器输出信号3.2.1 将标准温度源的输出信号连接至温度变送器,并记录标准温度源的输出值。
3.2.2 使用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温度变送器输出信号的数值。
3.2.3 比较温度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与标准温度源的输出值,计算温度变送器的误差。
3.3 检定温度变送器线性度3.3.1 使用标准温度源提供不同温度的输入信号,记录温度变送器输出信号的数值。
3.3.2 使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温度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计算线性度误差。
3.4 检定温度变送器热电势3.4.1 将温度变送器连接至标准温度源,并记录温度变送器的输出信号。
3.4.2 根据温度变送器和标准温度源的特性曲线,计算温度变送器热电势误差。
3.5 检定温度变送器响应时间3.5.1 使用标准温度源提供稳定的输入信号,并记录温度变送器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3.5.2 根据温度变送器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计算温度变送器的响应时间。
4. 检定结果根据检定步骤中的测量数据,计算并记录温度变送器的误差、线性度、热电势和响应时间等指标值。
温度变送器检定规程

温度变送器检定规程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温度变送器的检定过程和要求进行详细说明的规程。
温度变送器主要用于测量和传输温度信号,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温度变送器的精度和可靠性,以及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对其进行定期的检定是必要的。
2. 检定对象温度变送器的检定对象为已安装并工作正常的温度变送器,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和输出部分。
3. 检定准备在进行温度变送器的检定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确定检定的环境温度范围。
2.准备相应的检定仪器,例如标准温度计、电阻箱等。
3.对检定仪器进行校准和调整,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4.清洁检定仪器和温度变送器的电气接点,并检查是否有损坏或腐蚀的情况。
4. 检定方法温度变送器的检定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零点检定1.将环境温度控制在常温范围内。
2.将检定仪器连接到温度变送器的输入端,并将变送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标准温度计。
3.开启变送器电源,等待稳定后记录标准温度计的读数,作为温度变送器的零点。
4.对不同量程的温度变送器进行逐一检定。
4.2 放大倍数检定1.将环境温度控制在设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2.将检定仪器连接到温度变送器的输入端,并将变送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标准温度计。
3.设置标准温度计的读数为需要检定的目标放大倍数。
4.通过调节温度变送器的放大系数,使其输出与标准温度计的读数一致。
5.对不同工作范围和放大倍数的温度变送器进行逐一检定。
4.3 线性度检定1.将环境温度控制在设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2.将检定仪器连接到温度变送器的输入端,并将变送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标准温度计。
3.设置标准温度计的读数为需要检定的目标温度。
4.通过改变环境温度,观察温度变送器的输出变化,并记录下变化量。
5.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出温度变送器的输出与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曲线。
6.对不同工作范围和放大倍数的温度变送器进行线性度检定。
5. 检定结果和评定对于每个温度变送器的检定结果,应当进行记录和评定。
温度变送器(热电阻)校准规程

热电阻(温度变送器)较准准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车间使用的全部类型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次校准,后续校准,使用中校准。
2.概述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
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
3.计量性能要求在测量范围内,误差应不大于温度变送器热电阻本身规定的误差4.校准4.1校准室的环境校准的温度尽量保持在(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4.2校准的人员资质校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4.3校准的设备经过检定合格的热电阻4.3.1外观检查a)热电阻外观完好,没有明显的损坏。
b)热电阻上的信息完整制造单位或商标;规格型号;准确度等级;出厂编号。
4.3.2校准步骤a)将标准热电阻和需要校准的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放入水浴中。
b)接通水浴电源,设定好需要校准的温度点,开始加热。
c)将水浴加热到设定好的温度,这时用万用表测量标准热电阻的电阻并通过查表得到所对应的温度。
同时记录需要校准的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的温度值。
d)取得一个温度校验点的读数并记录好数据,调整温控器,使水浴升高到第二个温度校准点,进行第二个读数;依次进行,一般设置3-5个校准点;e)根据记录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出误差值。
5.校准结果处理5.1校准合格的热电阻(温度变送器),将校准数据填写在计量器具校准表R-A6079-007。
并将校准合格标签贴热电阻(温度变送器)上。
5.2校准不合格的热电阻(温度变送器),进行调整修理后再进行校准,如果还不合格则进行报废处理并贴上不合格标签。
6.校准周期热电阻的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温度变送器校验规程

温度变送器校验规程1计量特性1.1准确度等级:0.5级1.2输入信号:电阻、直流毫伏。
1.3输出信号:4~20 mA DC或1~5 V DC。
2校准条件2.1环境温度:0~50℃。
相对湿度:<85%。
2.2可选择的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如下:a.直流电阻箱: 准确度等级0.02级;b.数字多用表或校验仪: 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1级;c.直流电位差计 0.05级,d.电源箱 24V DC。
3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1校准项目:测量误差。
3.2校准方法a.准备工作a1. 设备配置与连接: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按图1接线,热电偶温度变送器按图2接线。
图1:热电阻温度变送器图2: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具有冷端温度自动补偿)注:图1和图2中的数字多用表和电位差计可用相同功能的校验仪代替。
a2.通电预热:新出库仪表预热时间一般为15~30min。
b.校准b1.校准点的选择:校准点的选择应按量程均匀分布,一般应包括上限值、下限值和量程50%附近在内不少于5个点。
b2.应从下限开始平稳地输入各被校点对应的信号值,读取并记录正向输出值直至上限;然后从上限反方向平稳改变输入信号依次到各个被校点,读取并记录反向输出值直至下限。
如此为一次循环,如有超差,调整后须进行两个循环的测量。
在接近被校点时,输入信号应足够慢,以避免过冲。
b3.对有冷端温度补偿的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则把温度计放在相应的接线端子处,根据温度计读数查出相应的毫伏值,再在被测点的标准表读数中减去后进行校准。
4校准结果表述4.1误差计算允许误差=±(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准确度等级/100仪表的误差=示值-理论输出值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4.2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记录有关数据。
如初校不合格,调整合格后记录有关数据。
4.3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应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
热电阻校准规程

标准文件Objective2、范围Scope: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热电阻校准。
3、职责Responsibilities:3.1 工程项目部负责制定本规程,工程项目部经理、QA负责监督本规程的实施,技术监督局、委托有相关资质单位或经培训合格的计量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定义Definition:4.1热电阻——由一个或多个感温电阻元件组成的,带引线、保护管和接线端子的测温仪器。
5、程序Procedures:5.1技术要求5.1.1外观5.1.1.1各部分装配正确、可靠、无缺件,外表涂层应牢固,保护管应完整无损,不得有凹痕、划痕及显著锈蚀;5.1.1.2 感温元件不得破裂,不得有显著的弯曲现象;5.1.1.3根据测量电路的需要,热电阻可以有两、三或四线制的接线方式,其中A级和AA 级的热电阻必须是三线制或四线制的接线元件。
5.1.1.4热电阻应有铭牌,铭牌上各标志(如:产品名称、型号、分度号、规格等)应完整、清晰。
5.1.2常温绝缘电阻热电阻处在温度15℃~35℃,相对湿度≤80%RH的环境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Ω。
5.1.3热电阻实际电阻值对分度号标称电阻值以温度表示的允差E i见表1。
表1注:表1中|t|是以摄氏度表示的温度的绝对值。
5.1.4电阻温度系数α与标称值的偏差应符合表2的Δα的规定。
表25.2 校准条件5.2.1校准设备5.2.1.1 二等标准铂热电阻温度计;5.2.1.2成套工作的0.02级测量电桥,电桥的最小量程应不大于1×10-4Ω;5.2.1.3油浴炉(油恒温槽);5.2.1.4 100V绝缘电阻表;5.2.1.5.万用表。
5.2.2 环境条件5.2.2.1 环境温度:15℃~35℃。
电测设备应符合相应的环境要求;5.2.2.2相对湿度:≤80%RH。
5.3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5.3.1外观检查按5.1.1的要求用手动方法和目力观察。
5.3.2常温绝缘电阻的测量测量时应将热电阻的各接线端子短路,并接到绝缘电阻表的一个接线端,绝缘电阻表另一接线端应与热电阻的保护管连接,测量感温元件与保护管之间的绝缘电阻;有2个感温元件的热电阻,还应将两热电阻的各接线端分别短路,并接到绝缘电阻表的两个接线端,测量感温元件之间的绝缘电阻。
温度变送器校验规程

温度变送器校验规程1计量特性1.1准确度等级:0.5级1.2输入信号:电阻、直流毫伏。
1.3输出信号:4~20 mA DC 或1~5 V DC 。
2校准条件2.1环境温度:0~50℃。
相对湿度:<85%。
2.2可选择的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如下:a.直流电阻箱: 准确度等级0.02级;b.数字多用表或校验仪: 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1级;c.直流电位差计 0.05级,d.电源箱 24V DC 。
3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1校准项目:测量误差。
3.2校准方法a.准备工作a1. 设备配置与连接: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按图1接线,热电偶温度变送器按图2接线。
输出 4-20mA DC 输出 1-5V DC图1: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电源箱 电 阻 箱数字多用表 数字多用表 温 度 变 送器输出 4~20mA DC输出 1-5V DC图2: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具有冷端温度自动补偿)注:图1和图2中的数字多用表和电位差计可用相同功能的校验仪代替。
a2.通电预热:新出库仪表预热时间一般为15~30min 。
b.校准b1.校准点的选择:校准点的选择应按量程均匀分布,一般应包括上限值、下限值和量程50%附近在内不少于5个点。
b2.应从下限开始平稳地输入各被校点对应的信号值,读取并记录正向输出值直至上限;然后从上限反方向平稳改变输入信号依次到各个被校点,读取并记录反向输出值直至下限。
如此为一次循环,如有超差,调整后须进行两个循环的测量。
在接近被校点时,输入信号应足够慢,以避免过冲。
b3.对有冷端温度补偿的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则把温度计放在相应的接线端子处,根据温度计读数查出相应的毫伏值,再在被测点的标准表读数中减去后进行校准。
4校准结果表述4.1误差计算允许误差=±(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准确度等级/100仪表的误差=示值-理论输出值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4.2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记录有关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电阻(温度变送器)较准准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车间使用的全部类型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次校准,后续校准,使用中校准。
2.概述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
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
3.计量性能要求
在测量范围内,误差应不大于温度变送器热电阻本身规定的误差
4.校准
4.1校准室的环境
校准的温度尽量保持在(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4.2校准的人员资质
校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
4.3校准的设备
经过检定合格的热电阻
4.3.1外观检查
a)热电阻外观完好,没有明显的损坏。
b)热电阻上的信息完整制造单位或商标;规格型号;准确度等级;出厂编号。
4.3.2校准步骤
a)将标准热电阻和需要校准的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放入水浴中。
b)接通水浴电源,设定好需要校准的温度点,开始加热。
c)将水浴加热到设定好的温度,这时用万用表测量标准热电阻的电阻并通过
查表得到所对应的温度。
同时记录需要校准的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的温
度值。
d)取得一个温度校验点的读数并记录好数据,调整温控器,使水浴升高
到第二个温度校准点,进行第二个读数;依次进行,一般设置3-5
个校准点;
e)根据记录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出误差值。
5.校准结果处理
5.1校准合格的热电阻(温度变送器),将校准数据填写在计量器具校准表R-A6079-
007。
并将校准合格标签贴热电阻(温度变送器)上。
5.2校准不合格的热电阻(温度变送器),进行调整修理后再进行校准,如果还不合格
则进行报废处理并贴上不合格标签。
6.校准周期
热电阻的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