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记录

合集下载

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离心分离法)

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离心分离法)

页,共 页 JJ0909a
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离心分离法)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试验层次 试验 次数 1 2 平均值 孔径(mm) 筛余质量(g) 平均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量(%) 规范上限(%) 规范下限(%)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1 2 混合料试样 质量m(g) 沥青种类 容器中集料质量 环形滤纸增加质量 m1(g) m2(g) 漏入抽提液中 矿粉质量m3(g) 干矿料合计质量 ma(g) 混合料类型 沥青质量 m-ma(g) 沥青含量(%) 油石比(%)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记录编号:

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ac-20c)

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ac-20c)

AC-20C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在业主、驻地办的支持和指导下,我项目部于2011年5月24日进行了AC-20C沥青下面层试验段的施工,截止5月26日已完成所有检测项目,现将试验段总结如下:一、试验路段概况1、施工时间:2011年5月24日,8:30-—5:30.2、施工桩号:K8+722。

5--K9+460(右幅),施工长度为737。

5米。

3、下面层结构类型:AC-20C沥青砼,设计厚度7cm,总宽度14.4m。

4、施工时天气情况:阴,气温14——17℃,偏北风4—-5级。

二、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一)目标配合比我部AC-20C普通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由*****采用马歇尔的设计方法设计。

1、原材料产地品种:沥青采用**牌A—70沥青、集料采用**石灰岩碎石、填料采用***产矿粉,上述材料经检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及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2。

目标配合比设计过程从拌和场矿料堆中取各种矿料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确定矿料配合比,其矿料级配曲线基本上接近规范级配中值线,并为一条基本上圆顺的曲线。

按上述矿料配合比分别采用3。

41%、3。

79%、4.49%、4.78%、5.6%五种油石比制备沥青砼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4。

32%,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

试验测得稳定度为10.58KN,流值为2。

8mm,空隙率为4.4%,沥青饱和度为67。

4%,矿料间隙率为13。

6%。

密度为2.417g/cm3.根据以上步骤,下面层AC-20C沥青砼目标配合比为:碎石1:碎石2:碎石3:石屑:矿粉=24%:26%:25%:24%:1%,最佳沥青用量为4.32%,最佳油石比为4.52%。

3、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检测详见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二)生产配合比1、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将目标配合比所确定的冷料比例输入拌和楼控制室进行试拌,取各个热料仓的集料进行筛分试验。

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自动计算)

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自动计算)

底 0 0 0 0 0
95.4 95.9 100 90 100
74 73.7 65.69 51 95 75.4 65.28 53 85 74.55 65.49 52 75 90 65 83 57 76 45 65
37 28.3 16 11.8 7.3 6.6 36 28.8 16 24 52 16 42 12 33 12 8 24 ### 6.5 5 17 4 13
平均 级配设计 范围
结论:符合规范要求! 自检评签: 监理评签:
技术负责人:
试验监理工程师:
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沥青 沥青料中沥青 含量(%) 质量 (g) 单值 平均值 54.3 55.1 5.3 5.31 5.31
6.4 7.4
1023.7 1037.0
沥青混合料Leabharlann 矿料级配 试样编号 试样编号 26.5
1 2
19
16
13.2 9.5 4.8 2.36 1.2 0.6 0.3 0.15 0.075 36 29.3 16 12.1 8 6.5 4.0 3.6 3.8 3 7
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
工程名称: 合同号: 编号:
第 页,共 页
,
委托单位名称 委托单编号 试样来源 层 位 下面层 沥青混合料 粗料式AC-25II 粗料式AC-25II 容器质量 (g) 1558.2 1558.2 试样名称 试样描述 沥青种类 滤纸 沥青混合 试样编号 质量 料质量(g) (g)
1 2
试验单位 试验规程 试验完成日期 试验人签字 复核人签字 主管人签字 最佳沥青含量(%) 5.3 油 石 比 (%) JTJ052-2000(T0722,T0725) 2009-5-13
容器、矿 泄入抽提 矿料总质 料和滤纸 液中矿粉 量(g) 质量(g) 质量(g) 2527.9 2541.6 963.2 976.0 6.2 5.9

沥青混合料组成分析(抽提法)试验记录

沥青混合料组成分析(抽提法)试验记录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德兴至南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沥青混合料组成分析(抽提法)试验记录
承包单位:***有限公司合同段:
监理单位:***监理有限公司本表编号:
工程名称
****道路工程
施工路段
试验单位
取样名称
结构层位
试验规程
试样描述
取样地点
试验室负责人
抽提次数
混合料试样质量( g)
试样中水份质量(g)
滤纸筒及脱脂棉g)
10mL抽提液中矿粉质量(g)
抽提液的全部体积(mL)
量测抽提液的体积(mL)
油石比(%)
含油量(%)
1
2
平均值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
试样的质量( g)
孔径( mm)
37.5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筛余质量( 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量(%)
规范(%)
试验:复核:监理工程师:日期:年 月日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作业指导书回流式抽提仪法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作业指导书回流式抽提仪法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作业指导书(回流式抽提仪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规定用回流式抽提仪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试验方法。

1.2本方法适用于沥青路面施工的沥青用量检测使用,以评定施工质量,也适用于旧路调查中检测沥青路面的沥青用量。

但对煤沥青路面,需有煤沥青的游离炭含量的原始测定数据。

2.仪具与材料2.1回流式沥青抽提仪:由水冷凝器、抽提筒、铜网筛筒、外套筒及热源等部分组成。

除铜网筛外均为紫铜皮制成,热源可用红外线灯泡(250W)或电热丝等。

2.2滤纸筒:壁厚2mm左右,大小与筛网筒内部尺寸匹配,亦可用大张定性滤纸或滤纸筒代替。

2.3天平:感量不大于1g.2.4溶剂:三氯乙烯,工业纯。

2.5碳酸铵饱和溶液。

2.6其它:蒸馏烧瓶、滤纸、脱脂棉、烘箱、高温炉(1000C)、量筒、金属盘。

磁蒸发皿。

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3.1.1准备好滤纸筒,如没有滤纸筒时也可将大张定性滤纸卷成2~3层的圆筒状,下部摺成平底(大小接近铜筛网内部尺寸),用一细线捆好以防散开,底面再铺一张滤纸和一层脱脂棉,称合计质量(m1)后,仔细置铜网筛筒内。

3.1.2将溶剂注入抽提筒内,其用量可根据试样质量确定,一般约为试样的1~1.5倍。

3.1.3按本规程T0701方法采集沥青混合料试样,当试样已冷却结果或系从路上钻取的芯样时,应置微波炉或烘箱内加热(石油沥青不高于100C,煤沥青不高于80C),使之呈松散状态(注意不得用锤打碎)。

需要时,须用电风扇充分吹干1h以上,预先测定试样的水分含量。

3.1.4称取松散的沥青混合料试样1kg(m),准确至1g,轻轻放入铜网筛筒的滤纸筒内。

3.1.5将盛有试样的铜网筛筒放入抽提筒内的铜柱上,盖好水冷凝器。

3.2试验步骤3.2.1检查抽提仪是否全部装妥。

3.2.2开放进水阀,使冷水流入冷凝器,充满后不断由排水阀流出.3.2.3接通电路,加热抽提筒内的溶剂至沸腾后,其蒸气上升遇冷凝器冷凝后滴入铜网筛筒溶洗混合料试样中的沥青,并通过滤纸流至抽提筒内,如此反复溶洗,至试样中的沥青被溶解洗净为止。

sup25(理论密度,抽提,旋转,马氏)资料计算程序

sup25(理论密度,抽提,旋转,马氏)资料计算程序

29.8 29.8 /
5 4.19 64.5 64.5 64.5 64.6 64.5 101.6 101.6 101.6 1205.7 713.4 1207.7 2.439 2.565 9.4 4.9 13.3 63.2 15.47
31.3 31.3 /
6 4.19 63.9 64.1 64.1 63.8 64.0 101.6 101.6 101.6 1209.1 716.1 1211.2 2.442 2.565 9.5 4.8 13.2 63.7 13.30
实际 理论
沥青 体积 百分 率VA (%)
空隙率 VV (%)
粒料间 隙率 VMA (%)
饱和度 VFA(%)
稳定度 MS
(kN)
残留 稳定 度 (% )
101.6 101.6 101.6 1206.2 710.7 1208.3 2.424 2.565 9.4 5.5 13.9 60.3 15.19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实 验 依据 样 品 描述 试 验 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
沥青混合料标准马歇尔试验记录表(浸水)
第 页共 页 JJ0903b
记录编号: JL-2017-XMC-MS-003
K17+820-K18+260 左幅 JTG E20-2011
拌合均匀、无离析 温度:22℃;相对湿度:57%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 YP-2017-XMC-MS-001
沥青混合料 2017.04.02
马歇尔击实仪(LQT-006)、马歇尔稳定度仪(LQT-004)、电子天平(LQT-010)、游标卡尺(LQT-013)等
试件密度 检测方法
表干法 .

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原始记录

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原始记录

试件跨径 L(mm)
坏时的 最大力
PB
坏时的 最大跨 中挠度d
试件破坏 时的抗弯 拉强度RB (MPa)
试件破坏 时的最大 试件破坏 弯拉应变εB 时的弯曲
(με) 劲度模数 SB
单次值 平均 单次值 平均 单次值 平均 单次值 平均 单次值 平均 单次值 平均
பைடு நூலகம்
(N) (mm) 单个 平均 单个 平均 (MPa)






值值值值
1 2 3 4 5 6
备注
复核:
试验:
****有限公司
记录编号: 沥青混合料种类
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原始记录
试件尺寸
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加载速率
页码:第1页 共 1页
沥青种类
样品编号
试验结束时间
试验温度
检测依据
样品状态
试件成型方法
检测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
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
试件宽度b(mm)

左支点

右支点
跨中
左支点
试件高度h(mm) 右支点
跨中
试件破 试件破

沥青混合料抽提及筛分试验

沥青混合料抽提及筛分试验

样品描述
马歇尔击实仪、马歇尔稳定度测定仪、电子天平、游标卡尺、浸水天平。
混合料种类 空气中 水中重(g) 表干重(g) 重(g) C D E
沥青比重(W)
捣实时的温度℃ 试验条件 沥青用量 试件平均 (%) 厚度(mm) A B
捣实次数
密度(g/cm3) 实测 F
流值 浸水48h 浸水残 沥青体积百 空隙率 粒料间的 饱和度 稳定度 (1/10 后稳定 留稳定 分率(%) (%) 空隙率(%) (%) (KN) 理论 mm) 度(KN) 度 G H I J K MS M MS1 MS'0
贵州鑫达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检测记录表
第 页,共 页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样品代表数 量 样品数量 检测依据 主要仪器设 备及编号 检测方法 样品编号 代表路段 见证人员 抽样人员 使用范围 委托编号 样品名称 检测环境 检测类别 委托日期 检测日期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标 准 浸 水 Nhomakorabea平均
审核:
检测:
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 青 混 合 料 抽 提 及 筛 分 试 验 记 录
承包单位:河南林州市建筑工程九公司 监理单位: 混合料名称 沥青混凝土 抽 次数 混合料质量(g) 滤纸质量(g)干料质量(g) 滤纸质量(g) 1 2 1432.5 1450.7 筛孔尺寸(mm) 项目内容 筛余质量 (g) 1 2 0.0 0.0 0.0 0.0 0.0 100.0 100 100 复 核: 38.8 24.1 31.4 2.3 2.3 97.7 90 100 255.8 241.8 248.8 18.2 20.5 79.5 68 85 404.1 416.2 410.1 30.0 50.5 49.5 38 68 338.9 339.2 339.0 24.8 75.3 24.7 24 50 119.0 127.1 123.0 9.0 84.3 15.7 15 38 67.1 66.9 67.0 4.9 89.2 10.8 10 28 43.1 47.1 45.1 3.3 92.5 7.5 7 20 77.9 69.7 73.8 5.4 97.9 2.1 5 15 20.0 12.8 16.4 1.2 96.7 3.3 4 8 34.5 52.7 43.6 3.2 99.9 37.5 1.8 1.7 31.5 26.5 1359.2 1375.0 19.0 16.0 13.2 2.0 2.0 9.5 沥青质量(g) 73.1 75.4 4.75 2.36 1.18 (%) 5.1 5.2 5.2 0.6 0.3 0.15 5.5 0.075 底盘 (%) (%) 5.4 5.4 (%) 提 前 合 同 号: 试验日期: 结构类型 AC-13 抽 提 后 取样地点 拌和厂 沥青用量 试验编号: 第 页共 代表段落 平均沥青用量 油石比 平均油石比 页D-127
上限
筛余质量平均值(g) 筛余百分率 (%)
累计筛余百分率(%) 通过百分率 (%)
规范要求通过 百分率范围 试验员:
试验负责人:
筛 分 曲 线
100 90 80 075 0.15 0.3 0.6 1.18 2.36 4.75 9.5 13.2 1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