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建筑制图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建筑制图基础形成性考核册》1-4作业答案

《建筑制图基础》作业1-4答案作业1:一、根据立体图中各点的空间位置,画出它们的投影图。
(作图过程:从立体图中1:1量出X、Y、Z坐标,画出A、B、C、D四点的三投影图。
)二、已知A、B、C三点的两面投影,试求出第三投影,并作出立体图。
(作图过程:从三投影图中1:1量出X、Y、Z坐标,画出A、B、C三点的立体图。
)三、已知点B在点A的左方25mm,下方10mm,前方18mm,求出B 点的三面投影。
并完成A点的第三投影。
作图过程:从三投影图中1:1量出B 点与A点的X、Y、Z坐标差(△X=25mm;△Z=10mm;△Y=18mm),画出A、B两点的三面投影图。
四、画出直线的第三投影,判断各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标出各特殊位置直线对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
答案:见教材第43页表3-2。
五、画出平面的第三投影,判断各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标出各特殊位置平面对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
答案:见教材第58页表3-4。
六、在三角形ABC内取一点D,使其距H面12mm,距V面20mm。
答案:七、在三角形ABC内作一距V面15mm的正平线。
答案:八、完成五边形的正面投影(已知AB为侧平线)答案:(作图方法:在平面内作辅助线法解题)九、在AB线段上取一点C,使得AC︰CD=2︰3十、已知C点在AB线段上,求C点的水平投影(用两种方法)。
十一、已知M、N两点在ABC平面上,补求它们的第二投影。
十二、已知AB、CD两直线相交于K点,求AB直线的正面投影。
十三、已知AB线段的正面投影和对V面的倾角β=30°,补全其水平投影。
十四、求点A到直线CD的垂直距离。
十五、求直线AB与P面的交点,并判别直线AB的可见性。
十六、求直线MN与ABC平面的交点,并判别直线MN的可见性。
《建筑制图基础》作业2一、求下列立体的第三面投影及表面上各已知点和直线的三面投影。
(1)求六棱柱表面A点、B点的三投影。
(2)二、求下列曲面立体的第三面投影及其表面上各已知点和直线的三面投影。
2014《建筑制图基础形成性考核册》1-2作业答案

2014《建筑制图基础形成性考核册》1-2作业答案《建筑制图基础》作业1答案一、根据立体图中各点的空间位置,画出它们的投影图。
(作图过程:从立体图中1:1量出X、Y、Z坐标,画出A、B、C、D四点的三投影图。
)二、已知A、B、C三点的两面投影,试求出第三投影,并作出立体图。
(作图过程:从三投影图中1:1量出X、Y、Z坐标,画出A、B、C三点的立体图。
)三、已知点B在点A的左方25mm,下方10mm,前方18mm,求出B点的三面投影。
并完成A点的第三投影。
作图过程:从三投影图中1:1量出B点与A点的X、Y、Z坐标差错误!X=25mm;△Z=10mm;△Y=18mm),画出A、B两点的三面投影图。
四、画出直线的第三投影,判断各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标出各特殊位置直线对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
答案:见教材第43页表3-2。
五、画出平面的第三投影,判断各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标出各特殊位置平面对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
答案:见教材第58页表3-4。
六、在三角形ABC内取一点D,使其距H面12mm,距V面20mm。
答案:七、在三角形ABC内作一距V面15mm的正平线。
答案:八、完成五边形的正面投影(已知AB为侧平线)答案:(作图方法:在平面内作辅助线法解题)九、在AB线段上取一点C,使得AC︰CD=2︰3十、已知C点在AB线段上,求C点的水平投影(用两种方法)。
十一、已知M、N两点在ABC平面上,补求它们的第二投影。
十二、已知AB、CD两直线相交于K点,求AB直线的正面投影。
十三、已知AB线段的正面投影和对V面的倾角β=30°,补全其水平投影。
十四、求点A到直线CD的垂直距离。
十五、求直线AB与P面的交点,并判别直线AB的可见性。
十六、求直线MN与ABC平面的交点,并判别直线MN 的可见性。
《建筑制图基础》作业2一、求下列立体的第三面投影及表面上各已知点和直线的三面投影。
(1)求六棱柱表面A点、B点的三投影。
电大建筑制图基础形成性考核册2PPT课件

2″
2′(4′)
4″
4
3 1
2
58
答案:
59
九、根据形体的两面投影,补绘第三投影。 (1)
60
九、补绘平面图。(用线面分析法补视图:先补水平面)
61
答案:
62
(2)
空间分析:
63
(2)补俯视图先补体表面的水平面
64
答案:
65
(3) 空间分析:
66
(3)补左侧立面图先补体表面的侧平面
3.通过两条屋面交线的已知交点, 至少还有第三条屋面交线,其投影也是 如此。该交点称为同坡屋面的顶点,也 可简称顶点。
37
从平面图开始作图解题,补出俯视图和主视图:
30°
30°30°
38
补出同坡屋面的左视图:
39
答案:
40
五、已知四坡屋面的倾角α=30°及檐口线的H投 影,求屋面交线的V/H投影。 (见形考作业册P11)
75
图1—7 尺寸的组成
图1—8 尺寸界线
尺寸线应用细实线绘制,应与被注长度平行。图样本身 的任何图线均不得用作尺寸线。
76
2×φ15
R1 3
3 8
25 9
1
6
8 7
2×φ7
56
40
8
26
7
6
30
6 18
77
78
(2) (请见教材第128页)
79
空间形体分析 :
80
答案:注尺寸1:1从图中量取,并取整数。
建筑制图基础 作业21 Nhomakorabea(1)求六棱柱表面A点和B点的三投影。
2
(1)求六棱柱表面A点、B点的三投影。
2014《建筑制图基础形成性考核册》1-2作业答案

三、已知点B 在点A 的左方25mm 下方10mm 前方18mm 求出B 点的三面投影。
并完成 A 点的第三投影。
作图过程:从三投影图中 A B 两点的三面投影图。
《建筑制图基础》作业 1答案一、根据立体图中各点的空间位置,画出它们的投影图。
(作图过程:从立体图1:1量出X 、 丫、Z 坐标,画出A 、B 、C 、D 四点的三投影图。
二、已知A 、B 、C 三点的两面投影, (作图过程:从三投影图中a仆、)|>>试求出第三投影,并作出立体图。
1:1 量出 X 、丫、 ・|■t)Z 坐标,画出 A B 、C 三点的立体图。
1:1 量出 B 点与 A 点的 X 、丫、Z 坐标差(△ X=25mrm ^ Z=10mm △ 丫=18mm )画出四、画出直线的第三投影,判断各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标出各特殊位置直线对投影面 倾角的真实大小。
答案:见教材第 43页表3-2。
(2)仞是I I 线(4)附是线五、画出平面的第三投影,判断各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大Z 、。
hrZe211O1(1) AB 是上二£线⑶朗是y r 线并标出各特殊位置平面对投影面倾角的真实答案:见教材第58页表3-4。
(3)四边形是」电_®六、在三角形ABC内取一点 D 使其距H面12mm距V面20mm 答案:七、在三角形ABC内作一距V面15mm勺正平线。
答案: (4)平面图影是』垂八、完成五边形的正面投影(已知AB为侧平线)答案:(作图方法:在平面内作辅助线法解题)(用两种方法)。
[、已知M N两点在ABC平面上,补求它们的第二投影。
四、求点A到直线CD的垂直距离。
AB的可见性。
MN的可见性。
a 五、求直线AB与P面的交点,并判别直线《建筑制图基础》作业2一、求下列立体的第三面投影及表面上各已知点和直线的三面投影。
(1)求六棱柱表面A点、B点的三投影。
、求下列曲面立体的第三面投影及其表面上各已知点和直线的三面投影。
电大建筑制图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完整版)

1 4
空间分析: 两面共线;正平面上的线是正平线。
七、在三角形ABC内作一距V面15mm的正平线。
15
、完成五边形的正面投影 (已知AB为侧平线)作图方法:在平面内作辅助线法解题
见教材第50页a图3- 18。
九、 在直线AB线段上取一点C,使得AC:CD=2:3
19
十二、 已知AB、CD两直线相交于K点, 求AB直线的正面投影。
作图方法: 见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51页图3-19。
方法二:由平行投影的定比性
20
H■一、已知M、N两点在ABC平面上,补求 它们的第二投影。作图方法:在三角形平面上作辅助线法。
十四、 求点A 到直线CD 的垂直距离。
21
十四、 求点A到直线CD的垂直距离。(提示:CD直线是水平线,水平投影为CD直线实长)
16
十三、 已知AB线段的正面投影和对V面的倾角p=30°, 补全其水平投影。
十三、 已知AB线段的正面投影和对v面的 倾角B=30°,补全其水平投影。
作图方法: 用直角三形法作图求解。见教材第49页图3-16。
17
a18
答案:
十、 已知C点在AB线段上,求C点的水 平投影(用两种方法)。
方法一:补出第三投影。
(4)EF 是
线
6
__
五、画出平面的第三投影,判断各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 位置,并标出各特殊位置平面对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1)三角形是 面
答案:见教材第43页表3-2。(4)EF 是侧平线线
7
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图 投影为小于三角形实形的类似形
答案:见教材第58页表3-4。(1)三角形是止平面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制图基础》形考作业答案

《建筑制图基础》作业1一、根据立体图中各点的空间位置,画出它们的投影图。
(作图过程:从立体图中1:1量出X、Y、Z坐标,画出A、B、C、D四点的三投影图。
)二、已知A、B、C三点的两面投影,试求出第三投影,并作出立体图。
(作图过程:从三投影图中1:1量出X、Y、Z坐标,画出A、B、C三点的立体图。
)三、已知点B在点A的左方25mm,下方10mm,前方18mm,求出B 点的三面投影。
并完成A点的第三投影。
作图过程:从三投影图中1:1量出B 点与A点的X、Y、Z坐标差(△X=25mm;△Z=10mm;△Y=18mm),画出A、B两点的三面投影图。
四、画出直线的第三投影,判断各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标出各特殊位置直线对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
答:见教材第43页表3-2。
五、画出平面的第三投影,判断各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标出各特殊位置平面对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
答:见教材第58页表3-4。
六、在三角形ABC内取一点D,使其距H面12mm,距V面20mm。
答:七、在三角形ABC内作一距V面15mm的正平线。
答:八、完成五边形的正面投影(已知AB为侧平线)答:(作图方法:在平面内作辅助线法解题)九、在AB线段上取一点C,使得AC︰CD=2︰3十、已知C点在AB线段上,求C点的水平投影(用两种方法)。
十一、已知M、N两点在ABC平面上,补求它们的第二投影。
十二、已知AB、CD两直线相交于K点,求AB直线的正面投影。
十三、已知AB线段的正面投影和对V面的倾角β=30°,补全其水平投影。
十四、求点A到直线CD的垂直距离。
十五、求直线AB与P面的交点,并判别直线AB的可见性。
十六、求直线MN与ABC平面的交点,并判别直线MN的可见性。
《建筑制图基础》作业2一、求下列立体的第三面投影及表面上各已知点和直线的三面投影。
(1)求六棱柱表面A点、B点的三投影。
(2)二、求下列曲面立体的第三面投影及其表面上各已知点和直线的三面投影。
《建筑制图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建筑制图基础?作业1答案一、依照立体图中各点的空间地址,画出它们的投影图。
( 作图过程:从立体图中1:1 量出 X、Y、Z 坐标,画出 A、B、C、 D四点的三投影图。
)二、 A、 B、 C 三点的两面投影,试求出第三投影,并作出立体图。
( 作图过程:从三投影图中1:1 量出 X、 Y、 Z 坐标,画出A、 B、 C 三点的立体图。
)三、点 B 在点 A 的左方 25mm,下方 10mm,前面 18mm,求出 B 点的三面投影。
并完成 A 点的第三投影。
作图过程:从三投影图中1:1 量出 B 点与 A 点的 X、Y、Z 坐标差 ( △X=25mm;△Z=10mm;△ Y=18mm),画出 A、 B 两点的三面投影图。
四、画出直线的第三投影,判断各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地址,并标出各特殊地址直线对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
答案:见教材第 43 页表 3-2 。
五、画出平面的第三投影,判断各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地址,并标出各特殊位置平面对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
答案:见教材第 58 页表 3-4 。
六、在三角形ABC内取一点 D,使其距 H 面 12mm,距 V 面 20mm。
答案:七、在三角形ABC内作一距 V 面 15mm的正平线。
答案:八、完成五边形的正面投影〔AB为侧平线〕答案: ( 作图方法:在平面内作辅助线法解题 ) 九、在 AB线段上取一点 C,使得 AC︰ CD=2︰3十、 C点在 AB线段上,求 C 点的水平投影 ( 用两种方法 ) 。
十一、 M、 N两点在 ABC平面上,补求它们的第二投影。
十二、 AB、 CD两直线订交于K 点,求 AB直线的正面投影。
十三、 AB线段的正面投影和对V 面的倾角β=30°,补全其水平投影。
十四、求点 A 到直线 CD的垂直距离。
十五、求直线AB与 P 面的交点,并鉴识直线AB的可见性。
十六、求直线MN与 ABC平面的交点,并鉴识直线MN的可见性。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制图基础》形考作业答案

《建筑制图基础》作业1一、根据立体图中各点的空间位置,画出它们的投影图。
(作图过程:从立体图中1:1量出X、Y、Z坐标,画出A、B、C、D四点的三投影图。
)二、已知A、B、C三点的两面投影,试求出第三投影,并作出立体图。
(作图过程:从三投影图中1:1量出X、Y、Z坐标,画出A、B、C三点的立体图。
)三、已知点B在点A的左方25mm,下方10mm,前方18mm,求出B 点的三面投影。
并完成A点的第三投影。
作图过程:从三投影图中1:1量出B 点与A点的X、Y、Z坐标差(△X=25mm;△Z=10mm;△Y=18mm),画出A、B两点的三面投影图。
四、画出直线的第三投影,判断各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标出各特殊位置直线对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
答:见教材第43页表3-2。
五、画出平面的第三投影,判断各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标出各特殊位置平面对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
答:见教材第58页表3-4。
六、在三角形ABC内取一点D,使其距H面12mm,距V面20mm。
答:七、在三角形ABC内作一距V面15mm的正平线。
答:八、完成五边形的正面投影(已知AB为侧平线)答:(作图方法:在平面内作辅助线法解题)九、在AB线段上取一点C,使得AC︰CD=2︰3十、已知C点在AB线段上,求C点的水平投影(用两种方法)。
十一、已知M、N两点在ABC平面上,补求它们的第二投影。
十二、已知AB、CD两直线相交于K点,求AB直线的正面投影。
十三、已知AB线段的正面投影和对V面的倾角β=30°,补全其水平投影。
十四、求点A到直线CD的垂直距离。
十五、求直线AB与P面的交点,并判别直线AB的可见性。
十六、求直线MN与ABC平面的交点,并判别直线MN的可见性。
《建筑制图基础》作业2一、求下列立体的第三面投影及表面上各已知点和直线的三面投影。
(1)求六棱柱表面A点、B点的三投影。
(2)二、求下列曲面立体的第三面投影及其表面上各已知点和直线的三面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