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三单元 3《喜悦与收获》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第三单元 富有活力的运动会 第3课 喜悦与收获》 (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第三单元 富有活力的运动会 第3课 喜悦与收获》 (1)
(考虑到制作的实际情况)。
评价
设计京华中学足球 (乒乓球、排球、羽毛球)比赛奖杯
评价准则:
• 良好合作、造型美观、设计图要体现 物体的体积感。
课后拓展
• 收集各类比赛奖杯和奖牌,比较各类 比赛的不同设计和共同特点。
谢谢!
以下哪一种是世界杯足球案:C
世界杯奖杯在历史上有两个,一个是以国际足联主席儒勒斯·雷米特 的名字命名的“雷米特杯”,一个是由西尔维奥·加扎尼加设计的大力神 杯,也是现在的世界杯奖杯,雷米特杯主体是希腊胜利女神尼凯的形象, 尼凯身着长裙,展开她特有的翅膀,并用双手托举起一只大杯,象征着胜 利和荣誉。奖杯由纯银制成,外面镶金,高35厘米、重约3.8公斤,底座 的四面各镶了一块金牌,上面用来铭刻冠军队的名字。
这么漂亮的奖杯怎么设计 出来的呢?
设计奖杯奖牌的步骤
1、根据主题构思 列出与主题有关的元素 (人物、物品、动物) 2、设计的方法 (写实、写意、抽象) 3、设计与标志结合。
练习
设计京华中学足球 (乒乓球、排球、羽毛球)比赛奖杯
设计要求: 1、小组合作分工设计。(创意、绘画、设计
说明) 2、整个设计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稳定性好


开 心 ?
他 们 干 嘛


第三单元 富有活力的运动会
第3课 喜悦与收获
设计奖杯与奖牌
奖杯
是对那些在某一领域中有杰出表现的人物和单 位所提供的一种奖励物品,特别是在大规模的 巡回体育竞技活动中所常见,体育选手通过公 平的竞赛活动来赢取胜利。 由于奖杯多为杯状,也因此而得名,但也有些 其他的奖励品不是采用杯状的,它们可能采用 盘状、人像、雕塑或其他的形状。
一般材质三类:
1、金属类(常用铜,整体稳重大方) 2、水晶类(人造水晶为主,整体晶莹剔透。) 3、脱蜡琉璃材质奖杯(含24%铅的人造水晶,通透性强。) 4、青花瓷奖杯 5、合成类(多种材质组合到一起)

《第三单元第3课喜悦与收获》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3课喜悦与收获》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喜悦与收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的目标是:1. 使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喜悦与收获”的主题,理解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作能力,通过绘画创作,让学生体验创作的快乐。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为:主题创作:学生需围绕“喜悦与收获”这一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可以表现个人生活中的喜悦瞬间,如生日派对、收获季节的农田等,也可以表现对未来收获的憧憬和期待。

色彩运用:在作品中合理运用色彩,以表达情感和主题。

如使用明亮、鲜艳的色彩来表达喜悦,使用温暖、柔和的色调来描绘收获的季节。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不同的构图、线条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作品需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 画面布局合理,主题突出,色彩运用得当。

3. 创作过程中,注意线条的流畅性和色彩的搭配。

4. 作品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注明作品名称和创作灵感来源。

5. 提交作品时需附上简短的创作说明,描述作品的构思和表达的情感。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原创性:作品是否为原创,是否有抄袭现象。

2. 表现力:作品是否能够充分表达“喜悦与收获”的主题,画面是否具有感染力。

3. 技术水平:画面布局、线条流畅性、色彩搭配等绘画技巧的运用。

4. 创意性:作品是否有独特的创意和想法,是否能够给人以新的启示。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采取以下方式: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详细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2. 优秀作品将在课堂上展示,并由作者介绍创作过程和灵感来源。

3. 对于存在问题较大的作品,教师将提供改进建议和指导。

4.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绘画创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喜悦与收获”的内涵,并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表达。

第3课 喜悦与收获(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3课 喜悦与收获(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1. 表意准确( )
2. 内容繁杂( ) 3. 易于记忆 ( )
4. 简洁凝练( )
单元评价

单元评价
列举自己喜欢的作品,阐述每件作品设计的理念
1 标志
2 吉祥物
3 奖杯
4 奖牌
创意是设计者的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合成,现代设计离不开创意,创意 是设计的灵魂。有创意的设计带给人崭新的视觉享受,从而留下深刻印象
喜悦与收获
第三单元 富有活力的运动会
新课导入
01 现场在举行什么仪式? 02 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
PART 01
奖杯
Cup
01.奖杯的组成
金鸡奖杯
大力神杯
奥斯卡金像奖杯
思考:奖杯由什么组成?
01 杯身 02 杯座
大力神杯
奖杯的材质
拓展
金属类
水晶类
合成类
02.奖杯的造型
从基座上延伸出的几条曲线呈螺 旋状向上伸展,一直连接到顶部 的地球造型。作为雕像主体的两 名运动员的形态设计充分展现那
拓展
2004年第28届希腊雅典奥运会奖牌
2004年希腊雅典第28届奥运会奖牌正面的胜 利女神从坐姿改为动感更强的站姿,而且给她 插上了翅膀,飞向体育场,把胜利带给最优秀 的运动员,背景也由古罗马体育场改为古希腊 的潘纳辛纳克体育场,那是1896年现代奥运会 的发祥地。这是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以 来奖牌正面首次修改,以反映希腊特色,因为
奖牌的历史
拓展
1960年第十七届意大利罗马奥运会奖牌
1960年,第十七届意大利罗马夏季奥运会 奖牌,本届奥运奖牌设计融入了新元素:奖 牌四周为铜质月桂花冠,下方用形似月桂树 叶有序叠加而成的链条串联。
奖牌的历史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喜悦与收获》教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喜悦与收获》教案

课题1.《喜悦与收获》备课节数1授课日期年月日课时 1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对奖杯组成部分、设计理念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情境中了解奖杯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

2.通过对运动会比赛颁奖活动图片的分析,小组合作实践,初步养成创意设计和制作方法意识。

3.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荣誉感。

教学重点结合奖杯的基础知识,小组合作创意制作作品并传达出设计理念。

教学难点通过展评、交流探究,理解设计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并动手实践将其进行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思维启发、展示评价教学准备课件颜料、塑料瓶等设计意图、学情评价等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2011年亚锦赛中国男篮夺冠颁奖视频,同时分享运动员获奖时的喜悦与收获。

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场景?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同学们,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获得奖牌或奖杯的经历呢?(如果有)说说你获奖时的心情。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制作奖杯、奖牌,来感受获奖的喜悦心情。

引出新课题:《喜悦与收获》二、新授(一)奖杯的组成部分及理念1、师:要学习制作奖牌和奖杯,我们要知道奖杯的主题:(重大赛事活动的颁奖单位):如:金马奖、奥斯卡奖、NBA奖、欧洲足球锦标赛奖杯等。

2、展示阿根廷夺冠视频,并展示大力神杯的奖杯形象。

提问:大力神杯由哪几部分组成?造型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小结:由杯身和杯座组成。

造型理念:奖杯的线条从底座开始,以螺旋的曲线向上延展,两名运动员向上伸展身体,托举整个地球。

设计突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攀登高山的张力。

3、这些奖杯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学生感受其形状不同,说得有道理即可)(二)奖牌组成部分及理念出示北京奥运会奖牌图片。

提问:奖牌组成部分?什么比赛活动的奖牌?包含的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图片展示,强化视觉的直观性。

通过学生相互讨论,提升参与感,以探究方式展开教学。

通过对奖奖牌一般由绶带和牌面两部分构成。

奖牌正面为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帕纳辛纳科斯竞技场。

第三单元第3课喜悦与收获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3课喜悦与收获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中国奖杯的历史
英国的爱德华国王,接过别人敬给的酒时,被刺客一刀捅 死。此后,英国的宴会上便以一个很大的酒杯,在来宾中 依次传递,每当一位宾客接过酒杯时,不仅自己要站起来, 而且连在他旁边的人也都要站起来,表示“保护”饮酒者 不致像爱德华那样被人暗算。后来,人们转将酒杯赠送给
比赛的优胜者,直到现在奖杯还保留着当年“爱杯”的痕迹。
神”。也称现代奥林匹克精神。
4
学习任务单
01 奖杯的由来?
02 奖杯有什么文化内涵?
03 奖杯基本结构及材质有哪些? 04 奖杯的制作步骤是怎样的?
5
01
知——奖杯
6
你知道奖杯的由来吗?
杯子的作用
古希腊的体育精神是强调力量、速度、高度、
技巧的竞争,注重体魄强健和雄美。竞技的 胜利者就是超群绝伦的英雄,要用饮酒的方
奖杯 (英语: Trophy)
奖杯是对那些在某一领域中有杰出表 现的人物和单位所提供的一种奖励物 品,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巡回体育竞 技活动中所常见,体育选手通过公平 的竞赛活动来赢取胜利,胜利者会得
到主办者给予某些物品作为奖励。
9
奖杯的历史
公元前3000年,射箭运动盛行,已经出现锦标。《周礼》 有个官员,曾以挂在竹竿头上的银制酒杯为奖。唐玄宗时围 棋比赛的优胜者奖以盖金花碗。宋朝时赛龙舟比赛,也以银碗 为奖,称之为“夺标”。
足球、篮球案例二:
25
根据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元素进行设计:如篮球、足球羽毛球。
手工制作“大力神”案例三:
26
设计一个奖杯。 要求:
①小组合作完成; ②积极向上:
③手工和绘画皆可
27
课堂小结:
今天 优秀的奖牌和奖杯设计蕴含了丰厚 的文化内涵与巧妙的艺术创意,一块小小的 奖牌不仅代表的荣誉,也象征了运动员为之 努力的汗水。希望同学们在运动场上获得属 于自己的奖牌和奖杯。

《第3课 喜悦与收获》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喜悦与收获》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喜悦与收获》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课生词,能够正确发音并理解课文内容。

2.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生词的掌握和运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生词卡片、课文内容图片等。

2. 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音频素材。

3. 安置学生预习生词和课文,准备参与教室讨论。

教室流程如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音频,激发学生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生活经历,分享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3. 引出课题:《喜悦与收获》二、新课教学(20分钟)1. 展示生词卡片,学生朗读生词。

2. 讲解生词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发音和语调。

4.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教室练习(15分钟)1. 学生完成生词听写和课文填空等练习题。

2. 老师点评学生的练习情况,强调重点和难点。

3. 安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稳固生词和课文内容。

四、教室小结(5分钟)1. 老师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 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音乐导入,营建氛围。

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这首歌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希望这种氛围能感染每一位同砚,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2. 图片导入,感受生活的美好。

展示一些同砚生活中的照片,谈谈他们脸上的笑颜和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明确目标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喜悦与收获的内涵;能力目标:通过教室活动,培养同砚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喜悦与收获》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喜悦与收获》说课稿

3.《喜悦与收获》说课稿一、说教材《喜悦与收获》一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的第三单元的第三课,属于美术课程中的“欣赏.评述”领域,作为《富有活力的运动会》主题单元的第三课,是对前面运动会主题视觉元素内容的延展和拓展。

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经过一个半学期的练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虽然只是“蜻蜓点水”,但是我认为本课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依据教材内容的分析,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与方法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运动会比赛场景和颁奖活动图片的欣赏,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了解奖杯奖牌的构成及其设计理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动会主题中的优秀奖牌、奖杯作品赏析,让学生了解奖牌、奖杯的创意设计和制作工艺,初步养成创意设计和制作技术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践制作,了解工艺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培养学生严谨、耐心、协作的意识,增强荣誉感。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认识奖牌、奖杯的设计构成、设计理念以及所传达出来的设计精神。

依据:让学生了解艺术创意设计在奖杯与奖牌中的应用,认识奖牌奖杯设计制作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教师评述,学生探究,理解设计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并通过一定的手法将其进行表现。

依据:多数学生设计思维匮乏,表现方式单一,所以在此设置为难点的突破。

为了解决重点、难点,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赏析,描述,创意,实践,作品展示与多种评价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设计制作运动会奖杯,参与此项活动的乐趣和收获。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设计出更好的招贴画,我对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四、说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熟悉内容本课教学知识点较少,教材以图片展示为主,学生提前阅读形成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2.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采取的教学方法是通过播放各种获奖者的状态让学生描述感受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引导学生进入第二个环节。

《第三单元第3课喜悦与收获》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3课喜悦与收获》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喜悦与收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美术作业的设计目标为通过绘制“喜悦与收获”主题的作品,培养学生们对美好生活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技能,增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程为第一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主题构思:学生需围绕“喜悦与收获”的主题进行思考,可以是从个人生活经历中选取与喜悦和收获相关的场景或瞬间。

2. 素材收集: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图片或实际观察,收集与主题相关的素材,如色彩、形状、线条等元素。

3. 草图绘制:学生根据构思和收集的素材,绘制作品草图,明确构图和画面布局。

4. 色彩运用:运用所学色彩知识,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表现主题的喜悦与收获的色彩氛围。

5. 细节处理:在草图基础上进行细节的完善和调整,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三、作业要求1. 作品需围绕“喜悦与收获”主题进行创作,内容积极向上。

2. 画面布局合理,色彩运用得当,能够体现主题的情感色彩。

3. 注重细节处理,表现出个人独特的创意和艺术风格。

4. 完成作品时,需注意保护环境,不浪费材料,符合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理念。

5. 学生需认真书写作品创意说明和反思,分析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及需要改进之处。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主题表现力、画面布局、色彩运用、创意和独特性、反思和说明的深度。

评分标准采用量化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五、作业反馈1. 学生自评: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小组互评: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需对每位学生的创意说明和反思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反馈与改进:学生根据教师及同学的反馈意见进行作品的修改和完善,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创作水平。

同时,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