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常用花类生药的花粉粒的显微鉴别

合集下载

七种常用花类生药花粉粒的显微鉴别

七种常用花类生药花粉粒的显微鉴别

七种常用花类生药花粉粒的显微鉴别作者:庄雅骄戚程程钱文香戴青青黄金妮邓同乐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39期摘要:为利用花粉粒的特征来鉴别不同品种的花类生药材,采用临时玻片法以及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分析图像技术观察花类生药的花粉粒的大小、形状、萌发孔、色泽。

结果显示:花粉粒的鉴别专属性强,是鉴别花类生药强有力的依据之一。

由此得出结论:花粉粒因花类生药种类的不同,其大小、形状、萌发孔、色泽也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花类生药;花粉粒;显微鉴别中图分类号:Q94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250-02花类生药虽然占植物类生药的比例不大,但是依旧有着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如金银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和抗炎的作用;洋金花具有定喘、祛风、麻醉止痛之功效,在临床上常被用为外科麻醉;西红花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能主治……但是市场上的不法商贩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总是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危害大众身体健康乃至出现生命危险,因此,花类生药的鉴别也尤为重要。

花类生药的显微粉末鉴定具有专属性、简易性,能在较短时间准确地鉴别花类生药的真伪。

而花类生药绝大部分都含有花粉粒,而且花粉在中成药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易受酸、碱的破坏,还抗生物分解,因此稳定且专属性强[1]。

花粉粒是花类中药显微鉴别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不同科、种、属的花类生药的花粉粒形状、大小、萌发孔情况、色泽差异显著[2]。

以往研究报道多以墨线图[3]对生药的显微特征进行描述,为克服描绘墨线图时引入的人为误差,本研究拟将现代数码成像技术和传统的显微鉴定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光学显微镜及显微分析图像技术对七种花类生药进花粉粒鉴别,并采用真实而直观的彩色数码照片来反映花类生药花粉粒的显微鉴别特征。

一、实验材料1.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

2.实验试剂:水合氯醛。

3.实验材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均来自实验室;丁香、西红花、蒲黄、松花粉,均购于同仁堂药店,经鉴定为正品。

花类中药的鉴定

花类中药的鉴定

PPT文档演模板
花类中药的鉴定
中药鉴定技术学习课件
槐花的鉴定
Sophorae Flos
PPT文档演模板
花类中药的鉴定
•一、来源鉴别
豆科植物 槐Sophora japonica L. 的干燥花及花蕾 前者习称“槐花” 后者习称“槐米”。 主产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PPT文档演模板
花类中药的鉴定
二、性状鉴别
v 1.槐花 ①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 裂;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旗瓣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向外反卷, 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其中9枚基部连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 ②气微,味微苦。
v 2.槐米 ①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2mm。②花萼下部有数条 纵纹;萼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呈扁圆形,疏生白色短柔毛;花梗细 小。③体轻,手捻即碎。④气微,味微苦涩。
二、性状鉴别
v 常3~7朵簇生于短花轴上,基部有小 苞片1~2枚,多脱落为单朵花蕾。
v 花蕾呈棒槌状,多弯曲,长1~1.7cm, 直径约1.5mm;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 灰绿色,密被短柔毛,先端4裂,裂 片淡紫色或黄棕色;雄蕊8枚,不具 花丝;雌蕊1枚,花柱极短。
v 质柔韧。 v 气微,味甘、微辛。
PPT文档演模板
花类中药的鉴定
二、性状鉴别
2. 合欢米 v 呈棒槌状,长2~6mm,膨大部分直径约2mm,淡黄
色至黄褐色,全体被毛茸,花梗极短或无。 v 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未开放;雄蕊多数,
细长并弯曲,基部连合,包于花冠内。 v 气微香,味淡。
PPT文档演模板
花类中药的鉴定
•三、主要成分
v 花瓣5片,椭圆状倒卵形或披针状椭 圆形,长3~8cm,宽1.5~3.5 cm; 外表面浅棕黄色或浅棕褐色,密被短 星状毛,内表面紫棕色,有疏毛。

整理的中鉴

整理的中鉴

花类中药显微鉴别要点1.花粉粒——形态、表面纹饰等。

(重点!!!)花粉粒是花类中药显微鉴别的标志性特征之一2.花粉囊内壁细胞——增厚纹理3.花冠顶端表面细胞——形态、增厚纹理。

4.毛茸——形态、组成细胞数、表面纹理。

5.分泌组织——腺毛、腺鳞等形态、细胞数。

松花粉和蒲黄的比较鉴别辛夷:(1)毛笔头状(2)梗具类白至红棕色点状皮孔(3)密被灰白,灰绿,淡黄色或淡黄绿色,有光泽长茸毛(4)花被3基数,数轮排列(5)雄蕊与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6)气香,味辛、凉而稍苦槐花:(1)萼钟形,黄绿色,5浅裂(2)瓣5,黄或黄白色。

一片较大,端微凹(3)雄蕊10,3枚连合(4)味微苦槐米:(1)卵圆或椭圆(2)萼下部具数条纵纹,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花瓣(3)质脆丁香药材商品及来源公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母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成熟果实。

白丁香——文鸟科动物麻雀的粪便(化积消翳)桂丁香——樟科植物肉桂幼嫩果实(温中散寒)苦丁香——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蒂(泻水祛痰)【性状鉴别】1.丁香:(1)花蕾近球形,萼筒类圆柱形而略扁(2)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颗粒状突出,刻划显油痕(3)萼四裂,裂片肥厚三角形(4)瓣四片,膜质,淡棕色,覆瓦状排列(5)如水萼管垂直下沉(6)香气浓郁,味辛辣,微麻舌2.丁香显微:(1)皮层外侧油室2~3环;内侧数十个外韧型维管束成环(2)通气组织(气室)(3)中轴柱散有多数细小维管束及簇晶3.丁香粉末:(1)纤维梭形,单个,壁厚(2)油室碎片众多(3)花粉粒极面观三角形,角端各具一萌发孔(4)簇晶小,多,排列成行菊花药材的商品规格及其产地亳菊——主产安徽亳县、涡阳、太和等地贡菊——主产安徽歙县滁菊——主产安徽滁县杭菊——主产浙江省桐乡怀菊——主产河南省川菊——主产四川省【性状鉴别】——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

——花序基部有总苞片3~4层,呈半球形,淡棕色或灰绿色。

——外侧为数层舌状花,呈扁平花瓣状,黄白色或白色微带紫色。

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

③不得有沉淀物(防止矿物类粉末、淀粉及糊 精等掺伪。可进行灰分测定,也可显微鉴别, 后二者还可加碘液检测)。 ④用玻棒搅拌不易碎断(防止用纸浆作伪)。 ⑤水浸液不得显其他颜色(玉米须、其他花掺 伪,也可于显微镜下检识)。
附:伪品
伪品:莲须(未染色)
伪品:莲须(染色)
伪品:玉蜀黍须
伪品:西红花雄蕊
D薄壁细胞含针晶 E薄壁细胞含簇晶
12、以头状花序入药的药材有 ( )
A红花 B菊花 C款冬花
D槐花
E金银花
复习题
13、金银花抗菌有效成分主要有 ( ) A黄酮类 B绿原酸 C异绿原酸 D挥发油 E皂甙 14、具晶鞘纤维的药材有 ( ) A黄柏 B黄芪 C番泻叶 D甘草 E鸡血藤 15、肉桂的商品规格有 ( ) A桂皮 B桂碎 C板桂 D企边桂 E桂通
【显微鉴别】 3、柱头碎片:柱头
及花柱上部表皮 细胞分化成圆锥 形的单细胞毛。 4、花冠顶端碎片: 顶端表皮细胞分 化成乳头状绒毛。
花粉粒
分泌管
柱头碎片
花冠顶端碎片
【成分】 主要含红花苷、红
花醌苷及新红花苷。 另含红花素、红花
黄色素等。 【性味功效】 性温,味辛。 活血化瘀,止痛。
伪品:纸浆伪制品
伪品:菊科舌状花
蒲 黄 Flos Carthami
【来源】 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
Typha angustifolia、 东 方 香 蒲 T.orientalis
或同属近缘植物的干燥 花粉。
【采收加工】
水烛香蒲主产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等省。 东方香蒲主产贵州、山东、山西等地。 习惯上北方主要用花粉,南方多为带雄花的
花粉,称草蒲黄。 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雄花序,晒干,碾碎,

生药鉴别技术花类中药药用部位为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

生药鉴别技术花类中药药用部位为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

花类中药药用部位为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这类中药称花类中药。

完整的花有的是已开放的,如洋金花、红花;有的是尚未开放的花蕾,如丁香、金银花。

药用花序亦有的是采收未开放的,如款冬花;有的要采收已开放的,如菊花、旋覆花。

而夏枯草实际上采收的是带花的果穗。

药用仅为花的某一部分,如西红花系柱头,莲须系雄蕊,玉米须系花柱,松花粉、蒲黄等则为花粉粒等。

花类中药的鉴定一、性状鉴定二、显微鉴定花类中药的显微鉴别除花梗和膨大花托制作横切片外,一般多作表面制片和粉末观察。

(一)苞片和萼片与叶片构造相类似,通常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故鉴定时以观察表面观为主。

(二)花瓣花瓣构造变异较大,上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或毛茸状突起,无气孔;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常呈波状弯曲,有时有毛茸及少数气孔存在。

相当于叶肉的部分,由数层排列疏松的大型薄壁细胞组成,有时可见分泌组织及其贮藏物质,如丁香有油室,红花有管状分泌细胞,内贮红棕色物质。

(三)雄蕊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两部分。

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外表纹理,萌发孔的类型、数目等常因植物品种不同而异,在花类中药有重要鉴定意义。

如金银花、洋金花、红花的花粉粒形状为圆球形,丁香的花粉粒形状类三角形等。

表面有的光滑如西红花、槐米;有的有刺状突起如红花、金银花;或有放射状纹理如洋金花,网状纹理如蒲黄等。

(四)雌蕊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

柱头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突起,如红花;或者分化成毛茸状,如西红花;也有不作毛茸状突起,如洋金花。

(五)花梗和花托有些花类中药常带有部分花梗和花托。

横切面构造与茎相似,注意表皮、皮层、内皮层、维管束及髓部是否明显,有无厚壁组织、分泌组织存在,有无结晶、淀粉粒等细胞内含物。

花类常用中药辛夷【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

【化学成分】望春花①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α-及β-蒎烯、1,8-桉叶素、樟脑等。

②木脂素类成分,如木兰脂素等。

③生物碱。

玉兰①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α-及β-蒎烯、香烩烯、1,8-桉叶素等。

花类中药花粉粒特征

花类中药花粉粒特征

花类中药花粉粒特征
药用植物中花粉粒是一种珍贵的植物性组织,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及保健品等领域。

花类中药花粉粒具有较为独特的外部形态特征,不同种类的花粉粒在形态上有所差异,不同的花粉粒特征也反映了其药用功效和应用价值的不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花类中药的花粉粒特征。

首先,从形态上看,花类中药的花粉粒一般呈不规则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球形、卵形、三角形等。

在大小上,花粉粒的直径一般在10~100微米之间,不同种类的花粉粒大小也有所不同。

其次,花类中药花粉粒表面具有各种不同的外观特征,如有凹凸、尖刺、网状纹理、孔洞等。

这些外观特征可以反映花类中药的药用成分以及其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中的适应性。

再次,花粉粒的颜色也是其特征之一,不同种类的花类中药花粉粒颜色有所不同。

例如,玫瑰花的花粉粒颜色为淡黄色;菊花的花粉粒为黄色;蜂蜜草的花粉粒为红棕色等。

花粉粒的颜色反映了其中的色素成分及其对人体的药理作用。

此外,花粉粒内部还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多糖、维生素、植物激素等。

这些活性成分在中医药学中被认为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能够对人体的健康起到积极的调理和保健作用。

总的来说,花类中药花粉粒具有多样化的外部形态特征和丰富的内部活性成分,不同种类的花粉粒在药用功效和应用价值上也有所差异。

因此,在中药制剂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对花粉粒的特征进行准确鉴定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价值,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28种花类药材粉末显微检索表

28种花类药材粉末显微检索表

28种花类药材粉末显微检索表摘要本文以28种花类药材粉末显微检索表为主题,从分类、特征、应用等多个方面对这些药材进行详细探讨。

通过显微观察和检索表的研究,为药材鉴定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引言花类药材一直是中医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对于不同花类药材的鉴别和检验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因此,建立一套全面而科学的花类药材粉末显微检索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28种常见的花类药材进行粉末显微检索表的编写与探讨。

一、什么是花类药材粉末显微检索表?花类药材粉末显微检索表是一种通过显微观察和判断花类药材粉末特征来进行鉴别和归类的工具。

该检索表基于花类药材的显微形态特征,通过观察花朵的花瓣、花蕊、花粉等部分的结构、形态等不同特征,并将其归类和描述,从而实现各个花类药材的准确鉴定。

二、28种花类药材的分类和特征根据花朵的形态、结构和特征,28种花类药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属木香科的花类药材•药材名称:白花蛇舌草•特征:花朵小,花瓣呈白色,花蕊长而细长2. 属桑科的花类药材•药材名称:桑枝•特征:花朵呈球状,花瓣局部着生3. 属菊科的花类药材•药材名称:菊花•特征:花朵大,盘状花序,花瓣黄色……三、花类药材的应用价值花类药材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药用价值花类药材常用于中药配方中,具有清热、解毒、消肿、镇静、促进血液循环等功能。

例如,菊花可以用于降低血压、镇定神经,玫瑰花可以用于调节血气、活血化瘀。

2. 食用价值部分花类药材也可以作为食材使用,具有美容养颜、促进消化道功能等作用。

例如,洛神花可以用于泡制花茶,具有降火、消炎的功效。

……结论通过对28种花类药材粉末显微检索表的编写与探讨,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些花类药材的分类、特征和应用价值。

花类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美容有着重要的影响。

将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利用这些花类药材,发掘更多的药效和应用方向。

电子显微镜下的植物花粉

电子显微镜下的植物花粉

花粉粒的直径在0.015毫米至0.1毫米之间,由于太小,肉眼根本看不到。

这些照片都是瑞士摄影师马丁·奥格里(Martin Oeggerli)利用一台价值25万英镑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

不要误会,真实照片只是黑白的,颜色是加上去的。

勿忘草花瓣的花粉,其颗粒直径只有0.006毫米,是迄今发现的直径最小的花粉粒之一。

叶蓟属植物火球状花粉紫色赤杨花粉勿忘草的蓝色花粉它看上去就像是粉色UFO,但这其实是波斯合欢树的花粉。

它们的直径是勿忘草花粉的15倍。

夹在两个花瓣之间的柳树花粉粒。

这个花粉粒会死去,但其他花粉粒会被蜜蜂传播到其他植物。

冬葵花的花粉,其颗粒的直径在0.015毫米至0.1毫米之间——由于太小,肉眼根本看不到。

捕蝇草的花粉粒整体呈绿色,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粉色斑点。

大薸属植物花粉海星状雄蕊的红黄色花粉凤梨科植物花粉木瓜属植物花粉花粉大小各异,中间的南瓜花粉粒直径为0.2毫米,肉眼刚刚看得到。

表面柔滑的松树花粉乍看上去,它们像是海螺壳,但其实是百合的花粉。

北京时间4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花粉热(即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季节再次来袭,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敌人”状况。

这些不同寻常的图像就集中展现了微小的花粉粒。

在英国,每年有数百万人遭受花粉热的困扰。

这些由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照片揭示了飘浮在空中肉眼所看不见的各种各样的花粉。

花粉热季节通常始于每年的三月或四月,即树木在一年当中第一次释放花粉的时候。

英国约有四百万人易于遭受树木花粉的伤害——尤其是桦树的花粉。

灰尘、橡树和飞机尾气也能诱发人体出现不适反应。

花粉热季节通常会持续到五月份草开始授粉的时候。

在英国1500万花粉热患者当中,近95%对草的花粉过敏。

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使得花粉热季节开始的时间向后推迟数周。

但是,随着气温日渐转暖,阳光充足,一些人开始出现流鼻涕、眼睛发痒等花粉热症状,尤其是英国南部的花粉热患者。

虽然花粉粒给英国数百万人的生活带来不便,很少有人有机会近距离看到草木的花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种常用花类生药的花粉粒的显微鉴别
摘要:目的:利用花粉粒的特征来鉴别不同品种的花类生药材。

方法:采用永久玻片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分析图像技术观察花类生药的花粉粒的大小、形状、萌发孔、色泽。

结果:花粉粒的鉴别专属性强,对于花类含花粉粒的生药易检出,也是一种简单、准确、快速的检出方法。

结论:花粉粒因花类生药种类的不同,其大小、形状、萌发孔、色泽也有显着差异。

花粉在中成药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易受酸、碱的破坏,还抗生物分解,因此稳定且专属性强【1】,是花类中药显微鉴别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不同科、种、属的花类生药的花粉粒形状、大小、萌发孔情况、色泽差异显着。

以往研究报道多以墨线图对生药的显微特征进行描述,为克服描绘墨线图时引入的人为误差,本实验特将现代数码成像技术和传统的显微鉴定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光学显微镜及显微分析图像技术对十四种花类生药进花粉粒鉴别,并采用真实而直观的彩色数码照片来反映花类生药花粉粒的显微鉴别特征。

1 实验材料
实验仪器
光学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药勺。

实验试剂
无水乙醇、二甲苯、甘油、中性树脂。

实验材料
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槐花、菊花、西红花、蒲黄、松花粉、野菊花、凌霄、款冬花、密蒙花、芫花,均购于同仁堂药店,经鉴定为正品。

2 实验方法
粉末的制备
先将购得的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槐花、菊花、西红花、蒲黄、松花粉、野菊花、凌霄、款冬花、密蒙花、芫花、蒲公英依次分别放置打粉机,打粉1~2 min,打多次,至粉末细至1cm以下,得到的粉末装于玻璃瓶,分别
贴好标签。

永久玻片的制作
分别将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槐花、菊花、西红花、辛夷、蒲黄、松花粉、野菊花、凌霄、款冬花、密蒙花、芫花粉末一小勺药匙置于滤纸,滴加2滴无水乙醇,浸没粉末,等待至微干。

再滴加2滴二甲苯溶液,浸没粉末,等待至干。

将经上述操作的粉末移至载玻片,滴加3滴中性树脂,要求完全浸润粉末,用大头针将粉末与中性树脂搅拌并推平。

然后直接加盖玻片,要求盖玻片置中,且不能多次改变位置。

等待完全干透,大概1w左右,显微镜观察,并保存相关图片。

【2】
3 实验结果
镜检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槐花、菊花、西红花、蒲黄、松花粉、野菊花、凌霄、款冬花、密蒙花、芫花、蒲公英的花粉粒特征,其特征见表1与图1~1
药品名花粉粒颜色花粉粒形状与大小
丁香粉末无色或微黄色近三角形,赤道表面观呈双凸镜形,直径20um~25um,具3副合沟(见图1)
金银花粉末黄白色类球形或圆三角形,直径60um~86um,外壁有细密短刺及颗粒状雕纹(见图2)
洋金花粉末无色、淡黄或黄色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0um~65um,外壁有条纹状雕纹,自两极向四周放射状排列,萌发孔2个~3个,有
的花粉粒外壁破碎,内壁及内容物类圆形(见图3)
红花粉末鲜黄或橙黄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0um~80um,具3个萌发孔,外壁有短刺及疣刺状雕纹(见图4)
槐花粉末无色或淡黄色圆球形,直径14um~22um,具3孔沟,孔圆形而大,外壁稍厚,表面近光滑(见图5)
菊花粉末黄色类圆形,直径18um~32um,具3孔沟,外壁具有长刺,刺长3um~6um,刺基部宽(见图6)
西红花粉末无色或淡黄色类球形,直径70um~166um,萌发孔难察见,表面有稀疏的细小刺状雕纹(见图7)
蒲黄粉末黄色类球形,长圆形或圆三角形,直径20um~40um,表面具拟网状雕纹,网脊粗而中断,具单孔,不甚明显
(见图8)
松花粉末淡黄色椭圆形,长45~55μm,直径29~40μm,远极面具单孔沟,表面光滑两侧个有一膨大的气囊,气囊壁有明显的网状纹理 (见图9)
野菊花粉末类球形,直径20~30μm,具3孔,表面有网状纹饰并具刺状突起(见图10)
凌霄粉末黄色类球形,直径24~31μm,具三孔沟,外壁无刺,表面有极细密的网状雕纹(见图11)
款冬花粉末淡黄色类圆球形,直径25um~38um,具3孔沟,外壁表面有尖刺,刺长至5um(见图12)
密蒙花粉末棕色呈类圆形,直径13~21Lm,外壁分层不明显,具3空沟,表面纹饰不明显,隐约可见层颗粒装或细网状(见图13)
芫花粉末黄色类球形,直径23~45μm,具散孔,表面有较明显的网状雕纹(见图14)
根据实验结果证明,花粉粒因花类生药种类的不同,其大小、形状、萌发孔、色泽也有显着差异。

我们可以通过光学显微和显微分析图像技术既形象直观又科学的地呈现不同花类生药在显微下的花粉粒的形状、大小、颜色及萌发孔的特征对花类生药的进行鉴别。

许多花类中药材都含有花粉粒,其形状、大小、表面纹饰以及萌发孔的数目、形态、结构及位置等具有很高的专属性是该类药材的重要显微鉴别特征之一。

而且,花粉的稳定性好,不易被破坏,是用于鉴别花类生药的可靠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