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作者:黄坤明李娜曹京梅于峰兰永廷冯珉

【摘要】目的研究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周围性部分性脾栓塞,栓塞剂为明胶海绵,以明胶海绵与脾动脉分支关系公式得出的明胶海绵颗粒数为基础,术中多次造影分次追加控制栓塞面积,栓塞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 2例青年Child分级A级患者栓塞了75%,6例肝癌伴脾亢者为40%左右,其余均在50%~60%之间。术后24 h、72 h、1周、2周、4周、3个月、6个月复查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P<0.05),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显效、并发症少。术中多次造影分次追加能防止过度栓塞和栓塞不足,减轻并发症。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栓塞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ation of partly splenic embolism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splenism.Methods All the twenty-seven patiens with hypersplenism was given peripheral partly splenic embolism,the embolus was gelatin,the dosage of gelfoam granule was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ation of gelatin and splenic artery branch.Intraoperative,multiple splenic artery angiography was needed,so there was a proper dosage of gelfoam granule to control

the area of splenic embolism.pre-and post-splenic embolism,we investigate the blood rutine,espeeially the count of WBC and PLT.Results The area of splenic embolism in 2 young patients with liver function Child A was 75%,in 6 primary liver tumor with hypersplenism was about40%,and the other’s area of splenic embolism was 50%~60%.Post-operative 24 h,72 h,1 week,2 weeks,4 weeks,3 months,6 months,the counts of WBC and PLT elevated obvious compared preoperative(P<0.05),and have no complications.Conclusion Partly splenic embolism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splenism is safety、effective、almost no complication,intraoperative,multiple splenic artery angiography could control the area of splenic embolism,preventing the inappropriate embolism,decreasing complications.

【Key words】Hypersplenism;Embolization

部分性脾栓塞(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已广泛应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的治疗,疗效肯定。2002年7月至2007年6月,笔者应用PSE治疗27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取得良好近期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7例,全部经临床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超声或CT检查诊断为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脾肿大程度均为中

肾肿瘤患者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护理

肾肿瘤患者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护理 本文介绍笔者所在医院2004-2008年收治的13例肾肿瘤患者的护理情况,所有患者在实施肾切除手术之前均进行了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通过对此项辅助治疗的护理,笔者认为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对患者手术之后的各项生命体征等的密切观察是保证辅助治疗和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标签:肾肿瘤;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护理 肾肿瘤是肾脏常见的恶性肿瘤。此疾病多采用肾切除术进行治疗,但如肿瘤体积较大、分期晚,可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为避免手术中大出血造成手术困难,笔者所在医院于2004年开始应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作为肾肿瘤患者的术前辅助治疗方法,在行辅助治疗时配合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共13例,其中女4例,男9例,年龄45~76岁。合并有肾积水者伴镜下血尿3例,有肉眼血尿伴腰部持续性钝痛6例,有间断肉眼血尿2例,腰部可触及肿块者2例。13例患者均进行了各项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在进行肾切除手术之前48 h进行了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术前辅助治疗方法。 2栓塞材料的选择 临床上有明胶海绵、无水乙醇、硅橡胶栓塞剂及复方栓塞剂等多种栓塞材料。根据性质及特点,笔者所在科选用明胶海绵进行操作。 3护理 3.1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及家属对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方法缺乏了解,对是否会留有后遗症等存在顾虑而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故要给患者讲明进行治疗的各项注意事项及应给与的配合方式,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表现,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理面对治疗。本组13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都能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检查及治疗。 3.2治疗前准备 治疗前1天清洁下腹部及腹股沟处动脉穿刺部位的皮肤,剃去阴毛。治疗前1天晚患者可进半流质饮食,治疗当日晨禁食及禁水,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后送入介入室做造影剂过敏试验。本组13例患者治疗前皮肤及肠道准备较充分且无一例造影剂过敏,顺利接受肾动脉栓塞治疗。

脾动脉栓塞术后的疼痛护理

脾动脉栓塞术后的疼痛护理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共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30~65岁(平均56.5岁)。10例病人于栓塞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表现为左上腹部疼痛,以术后3天内最为明显,一般持续5~7天后逐渐减轻。 2护理 2.1体位护理:术后卧床休息,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24小时,观察穿刺部位无血肿及渗血后可改变体位,为防止挤压肿大的脾脏加重疼痛,应置病人健侧卧位。卧床时间依脾栓塞的面积大小和疼痛缓解程度而定。 2.2密切观察疼痛反应:仅依据病人的主诉判断是否存在疼痛,会使一部分病人得不到及时的处置。通过对病人的面部表情,身体的动作,睡眠等的仔细观察,可以观察到病人对疼痛的感受程度和部位,对病人疼痛程度做出正确评估,及时采取止痛措施。本组1例病人,担心使用吗啡等镇痛药后成瘾,术后诉疼痛不明显,可忍受,不需要用镇痛药。夜班护士观察到该患者因疼痛而无法入睡,及时给予镇痛药,保证了术后病人的睡眠和休息。 2.3疼痛护理个体化:对于不同年龄组的病人采取不同的疼痛护理措施。年龄是影响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随年龄而不同。成年人对疼痛敏感,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本组1例35岁病人,术后疼痛剧烈、不能忍受、大声呻吟,给予自控镇痛(PCA)后有效缓解了疼痛。 2.4观察鉴别疼痛的性质:脾动脉栓塞术后的并发症脾脓肿、腹膜炎等的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病人腹痛范围、性质、程度,有无全腹痛、肌紧张等急腹症征象,与术后脾实质发生无菌性坏死所致疼痛相鉴别,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2.5疼痛知识教育:术前对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手术目的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并帮助病人学习有关疼痛知识,有助于减轻病人对疼痛的焦虑和其它影响因素。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教育内容,如疼痛的机制、疼痛对躯体的影响、如何面对疼痛等。本组1例病人认为疼痛是小事能忍受,忍几天就好了,不用止痛措施。教育的重点是告知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剧烈疼痛易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

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的症状,脾功能亢进治疗【专业知识】

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的症状,脾功能亢进治疗【专业知识】 疾病简介 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不同的疾病引起脾脏肿大和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可经脾切除而缓解。本病经治疗原发病后,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可减轻。一般认为脾功能亢进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脾脏肿大,这种肿大的脾脏对血细胞有滞留作用,脾窦的增生增强了对血细胞吞噬及破坏作用,是产生脾功能亢进临床表现的重要原因。脾脏切除后,临床症状可得到纠正。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原发性脾亢原发性者是指基本疾病未能确定,但临床上却具有脾功能亢进的一系列表现。有所谓原发性脾增生、非热带性特发性脾大、原发性脾性粒细胞减少、原发性脾性全血细胞减少、脾性贫血或脾性血小板减少症。由于病因不明,很难确定该组疾病系同一病因引起的不同后果或系相互无关的独立疾病。 2.继发性脾亢继发性者是指由于脾以外的疾病影响到脾脏,导致脾功能亢进,其原发疾病多数是已经诊断明确的。临床上更多见的是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包括发生在下列各种病因较明确者: (1)急性感染伴脾大:如病毒性肝炎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慢性感染:如结核、布氏杆菌病、疟疾等。 (3)充血性脾大即门脉高压:有肝内阻塞性(如门脉性肝硬化、坏死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结节病等)及肝外阻塞性(有门静脉或脾静脉外来压迫或血栓形成)等。 (4)炎症性肉芽肿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Felty综合征及结节病等。 (5)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及癌肿转移等。

(6)慢性溶血性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海洋性贫血等。 (7)类脂质沉积症如戈谢病及尼曼-匹克症。 (8)骨髓增生症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骨髓纤维化。 (9)其他:如脾动脉瘤及海绵状血管瘤。 3.隐匿性脾亢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脾亢,因骨髓代偿性增生良好,所以周围血象未显示血细胞减少,但一旦有感染或药物等因素抑制造血功能,即可导致单一或全血象细胞减少症。 二、发病机制 虽然脾功能亢进的发病机制 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但是根据脾脏的生理功能,有下列几种学说: 1.过分阻留作用脾脏内的血管丰富,结构特殊,血细胞在血窦、脾索内阻留时间较长,窦壁细胞和红髓内的巨噬细胞对其所滤过的血细胞富有识别、阻留的性能。正常情况下,被阻留的血细胞多数是衰老的,先天性形态异常的,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的,细胞膜被氧化物质损伤的或被抗体所包裹的细胞,这些血细胞通常在脾内阻留,并遭受破坏。正常人脾内并无红细胞或白细胞贮藏作用,但约1/3血小板及部分淋巴细胞却被阻留在脾脏。当脾脏有病理性显著肿大时,不但更多血小板(50%~90%)及淋巴细胞在脾内阻留,而且也可有30%以上的红细胞在脾内阻留,导致周围血中血小板及红细胞减少。 2.过分筛选及吞噬作用脾亢时脾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活跃,而脾索内异常红细胞(如球形细胞及受抗体、氧化剂或其他化学毒物、物理因素损伤的红细胞等)明显增多,并为巨噬细胞所清除,导致周围血中红细胞明显减少。有些红细胞膜上出现海因小体,或浆内有豪-胶小体,甚至疟原虫的滋养体;当自脾索进入血窦时,常见红细胞因其海因小体或豪-胶小体被夹住在窦壁基膜小孔而进退两难,最后为窦壁巨噬细胞所挖除,同时红细胞膜受到损伤。反复多次受损后,红细胞成为球形细胞,终至无法通过基膜小孔而被吞噬。 3.体液因素尚有学者提出脾脏能产生某种分泌素抑制骨髓血细胞生成和成熟,同时也抑制骨髓内成熟血细胞的释放功能。一旦抑制因素被解除,则骨髓细胞的异常表现即迅速恢复正常。已证明: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作者:黄坤明李娜曹京梅于峰兰永廷冯珉 【摘要】目的研究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周围性部分性脾栓塞,栓塞剂为明胶海绵,以明胶海绵与脾动脉分支关系公式得出的明胶海绵颗粒数为基础,术中多次造影分次追加控制栓塞面积,栓塞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 2例青年Child分级A级患者栓塞了75%,6例肝癌伴脾亢者为40%左右,其余均在50%~60%之间。术后24 h、72 h、1周、2周、4周、3个月、6个月复查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P<0.05),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显效、并发症少。术中多次造影分次追加能防止过度栓塞和栓塞不足,减轻并发症。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栓塞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ation of partly splenic embolism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splenism.Methods All the twenty-seven patiens with hypersplenism was given peripheral partly splenic embolism,the embolus was gelatin,the dosage of gelfoam granule was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ation of gelatin and splenic artery branch.Intraoperative,multiple splenic artery angiography was needed,so there was a proper dosage of gelfoam granule to control

脾动脉栓塞

脾动脉栓塞术 脾脏在人体内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一个免疫器官,也起着促进髓外造血 灭活衰老的细胞的功能,还能调节门脉压.过去采用外科切脾,将导致激素缺乏淋 巴细胞核巨噬细胞吞噬清除作用下降IgM减少使静脉来的抗原不能形成抗体.故易产生脾切除后的严重感染.脾部分栓塞术是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准确的置入脾动脉的主干,并用明胶海绵块,每块缓慢的漂浮进入脾 脏的供血动脉内部,阻断部分脾脏的血供使脾部分区域梗死核机化,产生脾切除效应. 脾栓塞术适应证: (1)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脾功能亢进; (2)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脾脏肿瘤。 脾栓塞术禁忌证: 脓毒血症为绝对禁忌, 巨大脾、 严重黄疸、 大量腹水为相对禁忌。 脾栓塞术治疗目的: (1)解决脾动脉亢进; (2)缓解脾大; (3)降低门静脉压力; (4)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5)治疗食管胃底曲张破裂出血。 脾栓塞术前护理 术前完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常规等检查纠正低蛋白血症,术前24小时服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3次/天,术后连续服用3天,术前4小时禁食、水、备皮,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脾栓塞术后反应观察与护理 脾栓塞后出现发热、疼痛及恶心、呕吐等为栓塞术后综合症,常持续5-7天。(1)发热与脾组织缺血、坏死所产生的吸收热有关。鼓励病人多饮水,温水擦浴,高热持续不退的可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或冰敷,体温下降出汗较多及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根据情况补液。 (2)疼痛与栓塞后梗死与肿胀、包膜紧张度增加有关。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主要位于左上腹或左下胸部,疼痛程度与梗塞面积呈正比,多于术后12-24小时出现,7-14天逐渐减轻,一般使用止痛药可控制,如布桂嗪、曲马多、杜冷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PCNL术后严重出血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PCNL术后严重出血 发表时间:2013-12-24T09:39:48.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1期供稿作者:任衢军成泽民杜义堂曾东升曾科袁宗琳黄[导读]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因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已成为治疗肾内大结石及复杂性肾结石的首选方法。 任衢军成泽民杜义堂曾东升曾科袁宗琳黄超包伟张波 (达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在治疗经皮肾镜碎石术术后严重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12例PCNL术后严重出血患者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止血治疗进行评价。结果11例患者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均止血成功,1例患者术中未发现明显动脉出血,予以保守治疗成功,7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月,患肾功能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在治疗PCNL术后严重出血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关键词】碎石术出血/治疗肾动脉栓塞治疗性 【中图分类号】R6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015-02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因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已成为治疗肾内大结石及复杂性肾结石的首选方法。术后出血是其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1],需及时确诊并积极处理。我院从2009年3月至2013年6月发生12例PCNL术后严重出血,患者均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22-68岁。其中铸型结石2例,多发性肾结石10例。合并尿路感染者7例,合并肾功能不全者1例,合并高血压者2例。术后出血时间为术后1-13天。 1.2 PCNL操作方法患者全麻后取截石位,输尿管镜进入膀胱,向患侧输尿管内插入4F输尿管导管,制造人工"肾积水"。患者改为俯卧位,我院均采用在B超引导下经12肋缘下或11肋间,腋后线至肩胛下线间区域穿刺目标肾盏,放入引导导丝,用筋膜扩张器逐步扩张通道至16F,放入Peel鞘,置入输尿管镜,发现结石,改用金属扩张器逐步扩张穿刺通道至24F,置入肾镜,用气压弹道碎石结合超声负压碎石将结石碎小并清除干净,术毕常规留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引流。术后常规复查腹部X平片,如发现残留结石,可通过原通道或新通道二次碎石。 1.3 介入栓塞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Scldinger技术经右侧腹股沟穿刺股动脉插管至患侧肾动脉主干,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注射造影剂显示破损动脉(造影剂外溢),确认出血动脉支,经微导管送入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圈栓塞出血动脉[2],造影复查出血灶消失,退出导管。穿刺点加压包扎,穿刺侧下肢制动24小时,术后不需使用止血药物。 2、结果 本组12例患者,其中有8例假性动脉瘤,2例动静脉瘘,1例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11例均一次性栓塞成功,1例术中未发现确切出血灶,术后予以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6小时-3天后血尿停止,生命体征恢复平稳。1例患者出现腰部轻微胀痛,无发热患者,7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月,患肾肾功能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 3、讨论 出血是经皮肾镜碎石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5%-2%[3],表现为出血颜色鲜红、快速,通过夹闭肾造瘘管压迫止血、输血等措施血流动力学不能维持稳定,为术中损伤肾脏节段动脉或叶间动脉形成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或二者共存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术后尿管及肾造瘘管持续或间断引流出鲜红色尿液,易形成血凝块堵管。严重者在膀胱内形成血凝块,伴有患侧腰部胀痛。患者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血红蛋白持续下降。本组有2例患者行膀胱血凝块清除术,1例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血红蛋白降至38g/L,血压<80/60mmHg,1例患者在拔除肾造瘘管1周后出现迟发性大出血。(迟发性大出血是指在拔除造瘘管后数日或数周内突发大量出血)。PCNL术后出血的原因有多种因素,如:①术中反复对穿刺部位进行穿刺扩张。②筋膜扩张器进入过深,损伤对侧肾实质。③操作时镜体摆动角度过大,造成肾实质或盏颈撕裂。④术中对穿刺部位选择不理想直接穿入肾柱,肾柱血管较粗,肾上部的小动脉密集分布,若穿刺上述部位,十分容易导致出血。⑤术前尿路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结石大。⑥多通道取石。⑦术后肾造瘘管拔除过早,导致肾瘘道内血痂脱落或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肾内感染等因素。⑧术前患者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 为减少PCNL术后严重出血,术前有尿路感染的患者应行尿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即使凝血功能正常,但是仍未排除凝血因子功能障碍,故可以考虑先行透析治疗,待肾功能、凝血功能改善后再手术。一般术中应选择12肋下或11肋间腋后线与肩胛下线之间区域[4] 穿刺肾中后组盏或下后组盏,经肾脏后外侧的Brodel氏无血管区穿刺进入肾盏。术中借助B超引导选择合适穿刺肾盏,选择目标肾盏最薄弱处穿入。避免在肾实质内调整穿刺针角度,如要调整,应将穿刺针退到肾实质外,需提高穿刺准确性,避免反复进行穿刺。扩张通道时采取“宁浅勿深”的原则,穿刺成功后,可用B超测量穿刺针的深度,以判断筋膜扩张器大致扩张深度,避免扩张器进入过深而损伤对侧肾实质。必要时借助输尿管镜观察Peel鞘远端,如未进入集合系统,可在直视下沿引导导丝将鞘推入肾盏。在用筋膜扩张器扩张过程中如遇阻力,应避免使用暴力扩张。在碎石过程中镜体摆动角度不宜过大,不要为了追求清石率而造成肾实质或盏颈撕裂而造成大出血,尤其对既往有肾脏手术史的患者,其肾脏较为固定,手术中肾脏移动性小,且肾脏及周围组织脆性大,组织损伤后,收缩能力差,若大范围摆动肾镜,极易损伤肾实质造成大出血,因此对于复杂性肾结石,尤其既往有肾手术史的病例,宁可选择多通道碎石,也不要在术中过分摆动镜体造成肾实质撕裂。术中如发现肾盏盏颈明显狭窄,不可用暴力扩张,强行推进,应换用管径细小的Peel-a-way鞘,或用钬激光切开狭窄盏颈进入,必要时重新建立经皮肾通道,避免撕裂盏颈造成大出血。术中要保持视野清晰,若视野模糊时盲目操作,极有可能造成肾实质损伤而大出血。如果视野及冲洗液呈深红色或形成大量血凝块,应暂停手术,留置造瘘管夹闭压迫止血,避免在视野模糊时盲目操作。肾内感染时也极易出血,术中如遇脓肾或感染性鸟粪石时,应留置造瘘管引流,控制感染后二期处理结石。手术中能用微通道(16F)处理结石的尽量不用大通道(24F),因为传统经皮肾通道(24F)对血管的破坏在数量和程度上均明显大于微通道,因而术后出血的机率增加。术中选择合适的造瘘管也是减少术后出血的有效方法。过细的造瘘管难以压迫肾瘘道,导致术后出血过多,一般选择比相应瘘道小2F的造瘘管,可以有效压迫肾瘘道创面,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术后造瘘管留置时间要足够,造瘘管须在瘘道完全成熟后方可拔除,过早拔除造瘘管可能导致瘘道内血痂脱落而导致出血。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如出现明显动脉性出血,经绝对卧床休息,持续膀胱冲洗,夹闭肾造瘘管压迫止血,并予以扩容、输血和应用止血

部分脾动脉栓塞的护理查房

部分脾动脉栓塞的护理查房 日期:2007-12-24阅读:132次 护士长:我院自1992年4月开展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技术,至今已开展近14年。在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临床护理工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的护理。下面请责任护士简要介绍病历。 责任护士:患者,男,51岁,主因间断腹胀3个半月,呕血2天,在当地医院救治后,效果不佳,遂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时由平车推入病房,患者外观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测量:T36.5℃;P60次/分;R18次/分;BP80/50mmHg。血细胞:RBC2.58×1012/L;WBC2.12×109/L;PLT38×109/L。乙肝五项:HBsAg(+);抗-HBe(+);抗-HBC(+)。B超提示:肝硬化、脾大、门静脉增宽。 入院诊断:1、肝炎、肝硬化。2、上消化道出血。 处理措施:1、消化道隔离,肝硬化护理常规,Ⅰ级护理,禁食。2、静脉给予止血药。3、正渗盐水口服。4、静脉补充液体。 患者经积极治疗后2日后出血停止,入院22天施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术后3日化验血细胞: RBC3.84×1012/L;WBC10.59×109/L;PLT179×109/L。现在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以,测量T38℃;P78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 护士长:请其他护士介绍脾脏的生理功能、脾功能亢进的发病机制及脾栓术原理。 护士甲:脾脏是人体免疫器官,它占全身淋巴组织的1/4,是人体最大储血库之一,有吞噬细胞吞噬坏死细胞。脾功能亢进可继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尤以门静脉性肝硬化最明显。当脾有病理性肿大时,过多血细胞可在脾窦内潴留,可被巨噬细胞吞噬破坏,加以脾内血流滞缓,酸度增高,葡萄糖降低,红细胞更易损伤而被破坏,引发血细胞减少。 采用部分脾栓塞的方法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状,能保留部分脾组织及正常功能,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轻,疗效好且费用低。部分脾栓塞能改善脾亢症状,还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护士长:下面请其他护士阐述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前护理。 护士乙: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患者对即将施行的手术缺乏了解,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应及时做好患者的术前宣教,向患者说明检查治疗目的。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的解答,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保证睡眠,必要时请示医生给予镇静治疗。

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护理查房 科室:六病区主持人:何学兰 2016年 08月26日 主讲人:李平平 参加人员签名: 脾脏: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 因其含血量丰富,能够紧急向其他器官补充血液,所以有“人体血库”之称。有后天之本之称 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是一种综合征,指各种各种原因造成的伴随脾脏肿大及血细胞过度消耗的临床综 合征,血细胞减少可出现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脾切除后血象正常或接近正常,症状缓解。 诊断:1脾大,肋下未触及脾者,脾区B型超声显像检查供临床参考2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以单一 或同时减少,增生性骨髓象3脾切后可使血细胞数接近或恢复正常4询问有无肝炎、血吸虫病慢性寄生虫 感染等病史是否患有血液系统疾病 治疗:对继发性脾亢患者,首先应该治疗原发疾病,有时候使脾缩小,脾功能亢进减轻,甚至消失。若不 能收效而原发病允许,可以考虑切脾,手术切除脾指针:①脾肿大显著,造成明显压迫症状②贫血严重, 尤其是有溶血性贫血时。③相当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症状,若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减少,切脾后可发生 血小板增多症,甚至有血栓形成,不宜切脾④粒细胞极度减少并有反复感染史,仅限于少数病人 何学兰:最近我科收治了一位因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脾功能亢进患者。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 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坏。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 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伤和门 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 水、癌变等并发症。脾功能亢进是一种综合征,引起的原因很多,今天我们这个病例主要是由于肝硬化, 门脉高压。临床表现为脾大,血细胞减少可出现贫血,感染和出现出血倾向。脾切除后血象正常或接近正 常,症状缓解。下面我们请责任护士简单介绍下病情 李平平:39床患者刘存喜、男、50岁(住院号1614657)因“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于2016 年08月10日08:30收治入病区,步入病区,主诉左胁胀痛伴乏力纳减三年加重三月余。查体:神志清 楚,精神欠振,生命体征平稳,形体正常,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腹部时有隐痛,痛有定处,痛时拒按。 经积极的术前准备,于08月15日15:40在全麻下行脾切除术,于17:40术毕平车回室。切口敷料清 洁,腹腔引流管、留置导尿管在位畅,今术后第11天,T,38.0℃ P 88次/分 R 21次/分 BP 120/80mmHg,左上腹腔引流一根,今晨引流100ml ,色淡红无异味 何学兰:术前护理有哪些?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表达感受,帮助病人认识疾病、手术的相关知识及术后用药的注意事项 ,向病人说明术前准备的必要性,逐步掌握术后配合技巧及康复知识,使病人对手术的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足够的认识及心理准备 2饮食和休息:鼓励患者饮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周围环境安静舒适,告知放松技巧,促进病人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安眠药,因脾亢血小板减少,嘱患者避免碰伤、跌伤、减少活动 3适应性训练,指导患者床上使用便盆,教会病人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以适应术后体位的变化,教会病人正确深呼吸咳嗽咳痰的方法 4协助完成术前检查及治疗,遵医嘱完成术前各项心肺肝肾功能及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检查,遵医嘱做好血型鉴定及交叉配穴实验,术前输血小板,营养液及抗生素等 5胃肠道准备:术前禁食8~12h,禁饮4h,术前晚行温盐水灌肠(忌肥皂水) 6术日晨:留置尿管,留置胃管,遵医嘱肌注阿托品、苯巴比妥术前针 何学兰:术后护理有哪些?

部分性脾栓塞介入术护理

部分性脾栓塞介入术护理常规 一、按外科疾病手术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治疗前向患者说明介入治疗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消除紧张、害怕情绪,以便取得患者的配合 2. 完善术前各项实验室检查,(B超、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放射性核素扫描、CT、MRI。 3、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及胸式呼吸。 4、嘱咐术前8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 3.做好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备皮及碘过敏皮试。 4. 建立静脉通路,确保护理安全。 三、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腹股沟穿刺部位用沙袋加压包扎6~8小时,术侧肢体伸直制动24小时,观察 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及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保持穿刺点干燥整洁。 2、检查压迫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皮肤颜色苍白、小腿疼痛、感觉迟钝,则提示股动脉栓塞或穿刺部位有发生血肿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和处理。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4.疼痛的观察:部分脾栓塞后,栓塞组织缺血坏死,组织渗出增多而引起脾脏肿胀增大,一般3~7天。重点观察疼痛的性质,有无腹痛刺激征,有无血压下降及出冷汗等休克症状,以便及早发现脾动脉破裂的征象。 5.饮食护理。术后根据病情禁食1~3天,进食后按流质到软质饮食逐渐进食,少量多餐,宜清淡,细致,易消化,无刺激,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6.体位护理,术后7天内尽量避免左侧卧位,以防压迫脾脏。 7.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术后患者需卧床2~5天,加强翻身防褥疮,保持床单干燥整洁,协助患者翻身时避免触痛脾区。 8、做好栓塞综合征的护理如疼痛、发热、恶心呕吐、呃逆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健康教育 1、嘱咐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2、指导患者如有疼痛及时告知,及时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饮食调理:饮食清淡,适量优质蛋白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以温、软食为主,少量多餐,忌食油炸,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胃底静脉曲张血管引起大出血,戒烟酒。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在肝癌并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在肝癌并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02-27T09:51:11.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6期供稿作者:刘洪军周召海张元春[导读] 目的研究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 刘洪军周召海张元春(平度市人民医院介入科山东平度 266700) 【摘要】目的研究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在DSA对68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和部分性脾脏栓塞术,栓塞前及栓塞后1、7、30天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 68例患者均成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脾栓塞面积控制在40%~50%,栓塞后有50例出现发热,持续约3~30d,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8例出现腹痛,其中8例需要强效止痛药,未出现脾脓肿及胸腔积液等严重并发症。术后WBC和PLT显著升高(P<0.05),并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RBC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部分性脾脏栓塞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它可以有效改善血象,提高机体免疫力,为进一步化疗打下基础。 【关键词】介入肝癌脾功能亢进脾脏栓塞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189-02 在我国,肝癌每年的新发病例占全世界肝癌病例数的43.7%,其中50%—90%的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或脾功能亢进,由于多数肝癌患者临床就医时已是晚期,所以大多数选择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而脾亢患者抗氧化维生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促进肝硬化发展并具有负性抗肿瘤作用[1]。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对68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伴脾亢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动脉栓塞的双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所有病例根据B超、CT、MRI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作出定性诊断,符合肝癌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诊断。其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39~75岁,平均65岁。术前及术后1、7、30天查外周血象。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52例,B级12例,C级4例。 1.2 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用5-F RH肝管插至腹腔动脉,行DSA造影,将导管超选至肿瘤供血动脉,根据肿瘤大小、数目、供血及肝功能情况,经导管缓慢灌注化疗与超液态碘化油的混悬液约5-20ml栓塞肿瘤血管,尽量使碘化油混悬液在病灶内充分填充。所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 40~60mg、表阿霉素20~40mg、丝裂霉素5-0mg。TACE后,改超选至脾动脉近脾门处,先行DSA造影,后注入庆大霉素16万U,再用微导管超选至脾脏下极血管,将高压消毒的明胶海绵片用手术刀片刮成1~3mm 颗粒,与适量对比剂混合,分次团注行部分脾脏栓塞,栓塞后再次行DSA造影,使栓塞面积控制在40%~50%。术后常规抗感染、止痛、补液等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7、30天左右复查周围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以此评价PSE术治疗脾亢的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 2.0统计分析软件包,两组间均数采用t检验,结果用(x-±s)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8例患者均成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栓塞后有50例出现发热,体温均<38.5℃,大部分持续3~7天、未出现高热病例;18例出现腹痛,其中8例疼痛效较剧烈,需杜冷丁止痛。所有病例栓塞范围控制在40%~50%。 术前、术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WBC)在PSE后1—3d显著升高并部分超过正常值(P<0.05),7d后降至正常,血小板计数(PLT)1~3d 后缓慢升高,7d左右后达到正常并趋于平稳(P<0.05),红细胞数量(RBC)和血红蛋白(Hb)量无明显改变(P>0.05),见表1。 表1 PSE前后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变化(x-±s) WBC( ×109/L) RBC ( ×1012/L) PLT( ×109/L) PSE前 2.67±0.68 3.40±0.65 48.91±7.52 PSE后1d 8.46±1.58 3.45±0.67 65.80±9.15 PSE后7d 6.08±1.36* 3.48±0.79 108.39±1167* PSE后30d 5.60±1.67* 3.49±0.85 120.71±15.06* * 同术前相比 P<0.05 3 讨论 脾脏是免疫活性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发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外周淋巴器官之一[2],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部分性脾脏栓塞后,使部分脾实质缺血性坏死,最终被纤维化组织替代,从而达到外科脾切除的作用,且保留了部分脾脏及其正常的免疫功能[3]。 目前,常见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方法有脾动脉主干漂流法、脾下极动脉栓塞两种。栓塞材料多采用1mm×1mm×1mm明胶海绵颗粒,主干漂流法因无法直接观测栓塞程度,操作不当可导致过度栓塞。有学者[4]对脾栓塞程度的控制专门作了方法学的研究,提出了栓塞前根据脾内动脉(1mm直径)分支数及预期栓塞程度来确定明胶海绵用量来控制栓塞程度的办法,此法较为简便易行。脾下极动脉栓塞体积一般为30%~40%,疗效亦明显。PSE后常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发热、腹痛、腹腔积液等等,大部分学者认为,PSE的程度与患者疗效和并发症均呈正相关,如栓塞面积<30%,临床疗效不显著、且复发率高,如栓塞面积>70%,临床疗效显著,但严重并发症高,我们认为控制栓塞面积在30%—60%较为合适,控制的方法主要通过控制栓塞剂大小和颗粒,通过超选脾动脉偏下极分支行栓塞,术中监控血流速度变化,反复多次造影等,因而我们的研究对象并发症主要是轻微的发热、腹痛,未出现胸水、腹腔积液及严重感染症状。参考文献 [1]姜洪池,赵宪琪.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切脾对肝硬化有益还是有害.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6,12:581—583. [2]梁扩寰.肝脏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06-308. [3]朱旭,杨仁杰,王天武,等.部分脾栓塞在肝癌伴脾亢治疗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2,17(3):214—216. [4]梅雀林,李彦豪,鲁恩洁,等.脾栓塞程度控制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2:1077—1078.

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我们医院前段时间做了一列肝硬化脾栓塞的病人,出院的时候一般情况很好,可一个月后B超示脾周大量积液,在CT下穿刺发现是大量脓液,病人除感左腹痛外,没有发热等,现在应该怎么办好?手术还是抗炎保守治疗 PSE手术应该是严格的无菌手术,术前三天一般两种抗生素静滴预防感染发生,术中明胶海绵颗粒浸泡于庆大霉素或者头噻中混合造影剂栓塞脾动脉。对于栓塞时应密切注意脾脏有无异位血供,防止栓塞胰腺等等。楼上的情况可能是超选择栓塞脾中下极动脉时引起周围肠管、网膜包绕粘连继发脓肿形成。建议有效抗炎治疗后脓肿穿刺引流冲洗,可以用COOK的超滑引流管,效果应该不错。 碰到2例血性胸腔积液。引流、小剂量激素控制。 脾脓肿是PSE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后的方案首选穿刺引流,如果效果差只有外科手术切除了。 PSE的常见并发症: (1)发热与腹痛。是脾栓塞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栓塞后综合征,考虑与栓塞后组织缺血梗死、液化吸收、炎症水肿有关。发热在术后5d内发生,多在前3d,可持续1~2周,体温在38.5℃以下。对症处理即可。预防:术后应用地塞米松5~10mg静推或静点3~5d,不仅可以减轻炎性水肿,还可以缓解发热。 (2)肺炎、胸水。产生主要是因为脾上极栓塞后坏死炎症刺激胸膜和炎性渗出物通过淋巴引流至左侧胸腔所致。少量胸水可不用处理,中等量胸水应穿刺抽液,合并肺炎时须加强抗炎治疗。中等量以上的胸水多为血性的。 (3)腹水。对于原来有腹水,或新出现腹水、腹水加重的患者,术前及术后可连续输注白蛋白,同时注意利尿。(4)门静脉血栓。其发生主要由于栓塞面积过大,门静脉血流明显减少和血小板数目短期明显增高,门静脉血流呈高凝状态有关。早期可以通过血小板的变化来观察,当血小板大于300×109/L应警惕该症,这时做B超往往可提示。预防此症应注意栓塞的面积不宜过大。 (5)腹膜炎、脾脓肿。是脾栓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与肠道厌氧菌逆行性感染有关。术后应密切注意腹部的体征,可早期观察到此二症的发生,前者须加强抗炎,而后者须行手术治疗。 注意: 1. 脾栓塞的效果与栓塞面积有直接关系,栓塞面积最好在50%~70%。栓塞面积过大,不仅难以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及其他内分泌功能,而且容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栓塞的部位最好选择脾中下叶进行,避免对胸膜及膈肌的刺激。 2. PSE术最好选Child B级以下的患者,Child C级的患者有条件时最好在术前调整到Child B级,有大量腹水及黄疸严重的患者,不适于此术。 我们也作了一些,发现脾栓塞并不理想,拴少了效果不明显,拴多了,病人持续发热、疼痛,容易出现并发症,很麻烦。 不管这一例病人是不是直接死于脾栓所引起并发症,但肯定于脾栓有关系,个人认为以后临床大夫在处理脾功能亢进的病人的时候,还是外科脾切除术比较好。 一脾动脉栓塞适应征 1.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脏肿大并发脾功能亢进具有外科手术指征的患者。 2.肝癌合并肝硬化、充血性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导致全血细胞显著减少者。 3.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有上消化道出血史或出血倾向者 二脾动脉栓塞禁忌征 1.继发性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病人,其原发性疾病已达终末期患者。 2.严重感染,脓毒血症病人,脾栓塞有发生脾脓肿的高危险性患者。 3.凝血酶原时间低于70%,须纠正后再行部分脾栓塞术。 4.巨脾症,严重黄疸,大量腹水为相对禁忌证 三注意点 1.栓塞范围:部分性脾栓塞,40-70%,既改善临床症状,又保留脾免疫功能。 2.栓塞剂:末梢性栓塞,防止侧枝形成恢复血供 3.术后防止脾脓肿,可有栓塞后综合征,左下肺感染及积液,需要积极对症处理 仍有争议:

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 08-07-06 16:38:00 ] 作者:刘全达,周宁 新编辑:studa20 【关键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治疗 脾功能亢进(脾亢)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表现为脾脏肿大、一种或几种血细胞(主要是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其发生率高达50%~64%[1]。肝硬化性脾亢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2]:①肝细胞功能不全被认为是血小板减少的根源;②脾脏对血细胞(血小板为主)的阻留和破坏;③体内产生血小板抗体;④HBV或HCV抑制骨髓造血。以下把当前可选择的脾亢治疗措施和射频消融治疗脾亢的经验作一简单介绍。 1 脾切除术 脾脏是体内最大的周围淋巴器官,在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它更是预防肝硬化相关的肠源性感染的重要免疫屏障。此外,脾脏还具有滤血功能。King于1952年提出儿童易罹患脾切除术后暴发性感染(OPSI),这改变了“脾切除无害”的观点,极大地推动了脾脏免疫功能的研究[2 3]。OPSI以小于6岁儿童多见,死亡率高达35%~60%。脾切除术创伤大,并发症率为15%~61%,手术死亡率可高达5%~13%[2 4]。脾切除并发症包括:腹腔出血、胰尾损伤和胰漏、腹腔积液、胸腔积液、肺不张和肝衰等,尤其是脾切除后出现的血小板升高和机体高凝状态,易诱导生门静脉血栓形成(PVT)和深静脉血栓形成。脾切除术后PVT的发生率为2%~8%[4 5],急性PVT的死亡率达40%~50%,PVT后门静脉闭塞或血管壁机化会使未来针对肝硬化的肝移植手术难度增大或失败。腹腔镜脾切除术虽具有微创优点,但术中CO2气腹和内脏血流缓慢等因素会明显增加术后PVT的发生率,最高达55%[5]。因此,最新的肝硬化治疗模式中建议尽量避免脾脏切除术。 2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 PSE通过梗塞大部分脾实质,削弱脾脏对血细胞的阻留、破坏;PSE后脾静脉血流急遽减少,相应降低了门静脉压力和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风险;PSE 后肝功能、TPO合成能力都有改善[6]。通常需栓塞60%~70%脾脏体积才能缓解脾亢,小于50%时效果不明显;但一次栓塞体积过大易发生脾脓肿和肝衰;因此近年提倡对巨脾实施分次栓塞、单次栓塞体积不宜超过50% [6 9]。 总体上,PSE的并发症仍偏高,常见并发症包括发热、腹痛和呕吐等;严重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腹水、肝衰、脾脓肿和PVT等;PVT的发生率为15%~50%;PSE的总体死亡率为5.9%~7.7%[6 9]。PSE后一旦发生肝衰或脾脓肿,死亡率极高。Sakai等[8]报导PSE的并发症为腹痛、胸腔积液、腹水合并腹腔感染(11.8%)和脾脓肿。因此,有学者建议PSE不宜作为脾亢治疗的常规措施,其适应证仅局限于不宜手术的患者。

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

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 *导读:脾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脏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中却是相应细胞系的幼稚细胞过度增生,脾切除后血象恢复,症状缓解。…… 脾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脏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中却是相应细胞系的幼稚细胞过度增生,脾切除后血象恢复,症状缓解。脾亢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脾亢由于病因不明,很难确定该组疾病是否为同一病因引起的不同后果,或为相互无关的独立疾病。继发性脾亢一般有较明确的病因。 介入治疗操作过程 ⒈脾脏解剖,脾脏位于左季肋部深处,脾动脉为其供血动脉,是腹腔动脉最大的分支,可分为脾动脉主干,脾叶动脉,脾段动脉,脾极动脉。脾叶动脉通常可分出1-3支形成脾段动脉进入相应脾段。 ⒉脾栓塞材料,较多采用明胶海绵颗粒。 ⒊脾动脉栓塞,可采用RH、LH、盘曲开导管或Cobra导管等,必要时可根据血管走向塑形导管。导管尽可能超选择至脾动脉深处,最好达胰背支的远站端,栓宣范围一般为脾体积的50%-60%。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并发症少,脾功能亢进复发率低。 术后反应与处理

1. 静脉滴注抗生素,用3-5日。 2.激素应用,术后当日给予地塞米松15mg,静脉注射或滴注,术后第1、2日,地塞米松剂量为10mg,术后第3-5日,地塞米松剂量改为5mg. 3. 支持疗法,第1-3日静脉补液1500ml左右,内加保肝药物和维生素C等。若病人反应较重,进食差,可酌情给予脂肪乳剂、白蛋白、血浆等。 4. 病人脾区、左上腹或左下胸部疼痛,可予以吲哚美辛止痛。未能缓解者,酌情用布桂嗪、硫酸吗啡控释片等。 5. 脾动脉栓塞后发生反应性左侧大量胸膜腔积液,应及时抽出1000-1200ml胸水。 6. 术后随访,脾动脉栓塞术后24小时,白细胞可升高至基础细胞数的两倍,1周左右降到正常水平。术后适时的对病人进行血细胞,肝、肾功能,胸片及脾脏B超,CT检查随访是十分必要的。

脾功能亢进的中医治疗

脾功能亢进的中医治疗 *导读:脾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脏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中却是相应细胞系的幼稚细胞过度增生,脾切除后血象恢复,症状缓解。…… 脾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脏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中却是相应细胞系的幼稚细胞过度增生,脾切除后血象恢复,症状缓解。脾亢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脾亢由于病因不明,很难确定该组疾病是否为同一病因引起的不同后果,或为相互无关的独立疾病。继发性脾亢一般有较明确的病因。 中医治疗 (1)气滞血阻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方药:金铃子散或失笑散加减。方中金铃子疏肝理气,元胡活血止痛,五灵脂蒲黄活血祛瘀,若气滞血阻较甚兼有寒象者,可酌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祛瘀之药,以攻除其积。(2)气结血瘀:治法:祛瘀软坚,兼调脾胃。 方药: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丹皮、玄胡活血化瘀,香附、乌药、枳壳行气止痛,甘草益气缓中。如积块大而坚硬作痛,可用鳖甲煎丸以化瘀软坚。方中鳖甲入肝脾以软坚化瘀;大黄、桃仁、zhe虫、赤芍、丹皮、紫薇活血化瘀;桂枝通阳而利血脉;柴胡、川朴、蜂

房、蜣螂疏肝理脾,行气导滞,以散气分之郁结;射干、半夏、葶苈子、石苇、瞿麦祛瘀行水;黄芩清肝热;干姜温脾;人参、阿胶益气养血。 (3)正虚瘀结:治法:大补气血,活血化瘀。 方药:八珍汤合化积丸为主。八珍汤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化积丸中三棱、莪术、阿魏、苏木活血化瘀,香附,槟榔疏肝理气,海浮石、瓦楞子软坚消瘀,雄黄解毒杀虫。若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等以气虚为甚者,可加黄芪、山药以健脾益气;若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脉细等以血虚为甚者,可加首乌、阿胶以养血补血。若见口干咽燥,渴欲饮水等以津亏明显者,可加石斛、沙参、花粉、寸冬以生津养液。若积块坚硬,瘀血尤甚者,可酌加山甲、鳖甲、水蛭、虻虫、桃仁、丹参等软坚活血祛瘀之药,但应注意掌握分寸,不可过度,以免血脉溃破,血液外溢而致大出血。 一般来讲症积的治疗需根据其病机演变过程,正邪盛衰的趋势以治之。积之初期,邪气方甚,正气未虚,治宜散邪消积为主;中期邪气虽甚,正气亦虚,治当攻补兼施;末期邪虽盛实但正气大虚,故应扶正为主,配以祛邪消积。同时攻伐之药不可过度,以免伤正气造成不良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