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1章供求理论.ppt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7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经济主体有哪些?
1、
家庭 家庭
2、
工资 转移支付
企业
产 品
3、 和
政府
服 务
要 素
税收 人员
政
企业
税收
府
政府购买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第一章 引 论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二、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三、西方经济学的划分 四、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五、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互相补充
联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系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区 别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
政府有能力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四、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 实证分析不讲价值判断,研究结果具有客观性,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中大部分问题都是用实证分析法。 • 规范分析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思考: 1.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思考题:经济学最主要研究的是( ) A. 货币 B. 资产价格的决定 C. 公司的利润和分配 D. 稀缺资源的配置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7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经济主体有哪些?
1、
家庭 家庭
2、
工资 转移支付
企业
产 品
3、 和
政府
服 务
要 素
税收 人员
政
企业
税收
府
政府购买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第一章 引 论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二、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三、西方经济学的划分 四、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五、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互相补充
联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系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区 别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
政府有能力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四、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 实证分析不讲价值判断,研究结果具有客观性,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中大部分问题都是用实证分析法。 • 规范分析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思考: 1.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思考题:经济学最主要研究的是( ) A. 货币 B. 资产价格的决定 C. 公司的利润和分配 D. 稀缺资源的配置
经济学基础.ppt

(二)非均衡情况
P
D A
P
S B
PE
E
P
D
S
E PE
A
B
P
O
QA QE QB
Q
(a) 供给过剩的情况
O
QA QE QB
Q
(b) 供给不足的情况
图2.9 非均衡情况
二、均衡的变动情况
(一)假定供给不变,需求随着市场变动,会出现两种情况
(1)需求增加:由于需求增加,使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 (2)需求减少:其他因素不变,需求减少会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 量减少。
(c)市场的需求曲线
图2.3 个人的需求曲线和市场的需求曲线
三、需求定理
(一)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 替代效应(Substitute Effect)是指用途可以互相替 换的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导致购买另 一种商品数量的减少,而把这部分钱转用于价格 下降了的商品。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 下降(或提高)引起了消费者实际收入的提高(或下 降),从而导致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
三、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指从消费一定量 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是指某种物 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 足程度。
表3.1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冰激凌的消 费量 0 1 2 3 4 5
总效用
0 30 50 60 60 50
第二章 价格理论
需求理论 供给理论 均衡理论 弹性理论
第一节 需 求 理 论
一、需求和需求量
(一)需求 经济学的需求(demand)指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 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它反映了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和对应的需求量 之间的关系。 (二)需求量 需求量与需求不同,它是指消费者按照某一特 定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消费的数量。
P
D A
P
S B
PE
E
P
D
S
E PE
A
B
P
O
QA QE QB
Q
(a) 供给过剩的情况
O
QA QE QB
Q
(b) 供给不足的情况
图2.9 非均衡情况
二、均衡的变动情况
(一)假定供给不变,需求随着市场变动,会出现两种情况
(1)需求增加:由于需求增加,使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 (2)需求减少:其他因素不变,需求减少会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 量减少。
(c)市场的需求曲线
图2.3 个人的需求曲线和市场的需求曲线
三、需求定理
(一)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 替代效应(Substitute Effect)是指用途可以互相替 换的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导致购买另 一种商品数量的减少,而把这部分钱转用于价格 下降了的商品。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 下降(或提高)引起了消费者实际收入的提高(或下 降),从而导致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
三、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指从消费一定量 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是指某种物 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 足程度。
表3.1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冰激凌的消 费量 0 1 2 3 4 5
总效用
0 30 50 60 60 50
第二章 价格理论
需求理论 供给理论 均衡理论 弹性理论
第一节 需 求 理 论
一、需求和需求量
(一)需求 经济学的需求(demand)指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 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它反映了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和对应的需求量 之间的关系。 (二)需求量 需求量与需求不同,它是指消费者按照某一特 定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消费的数量。
宏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

(一)需求价格弹性(重点掌握) 1、定义: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 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
四、弹性理论
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 减少的百分比。 2、计算公式:
需求量变动% 需求价格弹性(Ed)= (△Qd/Qd) 价格变动%(△P/P)
注意:上式为计算价格弹性的一般公式。但 在具体计算时,又可以有两种算法:一种是计算 点弹性,另一种是计算弧弹性。注意区分“点弹 性”与“弧弹性”的区别,上述方法计算的弹性 称为“弧弹性”。
五、蛛网理论(一般了解)
(2)扩散型:当D的斜率>S的斜率时, 即|EDP|<|ESP| ; (3)封闭型:当D的斜率=S的斜率时, 即|EDP|=|ESP| 。
5、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供给 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 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如图5 所示);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 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 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如 图6所示)。
P
C 0 A
B S
P
(四)供给弹性(一般掌握) 1 、含义:是指攻击量相对价格变化作 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 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 少的百分比。 2、计算公式
供给量变动%(△QS/QS) 供给价格弹性(ES) 价格变动%( P/P) △ =
3、分类
类别 富有 弹性 缺乏 弹性
系数
含义
图形 P 0
D1 P P1 D D0 E1 2 P0 E0 E2 P2
S
0
图8
Q
P P1 D E1 S1 S0 E0 S2 P0 E2 P2 0 图9
Q
1 、含义:所谓供求规律,就是反映供 求状况与价格之间的变化关系,即供求关 系决定价格,价格反过来又影响供求关系。 价格成为调节供求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价 格的这种作用就称为价格机制。
四、弹性理论
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 减少的百分比。 2、计算公式:
需求量变动% 需求价格弹性(Ed)= (△Qd/Qd) 价格变动%(△P/P)
注意:上式为计算价格弹性的一般公式。但 在具体计算时,又可以有两种算法:一种是计算 点弹性,另一种是计算弧弹性。注意区分“点弹 性”与“弧弹性”的区别,上述方法计算的弹性 称为“弧弹性”。
五、蛛网理论(一般了解)
(2)扩散型:当D的斜率>S的斜率时, 即|EDP|<|ESP| ; (3)封闭型:当D的斜率=S的斜率时, 即|EDP|=|ESP| 。
5、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供给 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 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如图5 所示);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 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 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如 图6所示)。
P
C 0 A
B S
P
(四)供给弹性(一般掌握) 1 、含义:是指攻击量相对价格变化作 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 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 少的百分比。 2、计算公式
供给量变动%(△QS/QS) 供给价格弹性(ES) 价格变动%( P/P) △ =
3、分类
类别 富有 弹性 缺乏 弹性
系数
含义
图形 P 0
D1 P P1 D D0 E1 2 P0 E0 E2 P2
S
0
图8
Q
P P1 D E1 S1 S0 E0 S2 P0 E2 P2 0 图9
Q
1 、含义:所谓供求规律,就是反映供 求状况与价格之间的变化关系,即供求关 系决定价格,价格反过来又影响供求关系。 价格成为调节供求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价 格的这种作用就称为价格机制。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

D 品质量下降。
供给数量
需求数量 Q
33
过剩及最低限价带来的问题
P S
过剩
最低限价
均衡价格 0 需求数量
E D
供给数量
目的是扶植某 些产业的发展, 比如: 农产品,政府 会收购市场上 过剩的农产 品。
Q
34
三、不稳定均衡:一旦价格偏离原来的均衡点高,将越偏越 远
P P($) QD(吨) QS(吨) 对价格的压力
两个假定: (1)商品的价格和相应的供给 的变化具有无限分割性—光滑连 续的曲线
(2)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考 察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曲线: 线性函数—直线 非线性函数—曲线
Qs
16
二、供给曲线的特征
斜率为正,从左下到右上倾斜。
供给法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P 下,商品价格越高,对它的供给量 就越多,反之亦然。
区分供给的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
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 (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 (2)在产品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 (3)生产x的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 (4) x产品的价格由10元增加至15元 (5)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 (6)政府给予x产品生产商,每单位10元的现金
补贴。
QD = 39 – 9P = 39 – 9×0.5 = 34.5 Qs = 24 + 6P = 24 + 6×0.5 = 27 QD – Qs = 34.5 – 27 = 7.5 (供不应求,短缺)
(3)若此时政府认为市场价格过低,设定价格下限 为$1.5,问市场供求之间的差额为多少?
QD = 39 – 9P = 39 – 9×1.5 = 25.5 Qs = 24 + 6P = 24 + 6×1.5 = 33 Qs – QD= 33 – 25.5 = 7.5 (供过于求过剩)
供给数量
需求数量 Q
33
过剩及最低限价带来的问题
P S
过剩
最低限价
均衡价格 0 需求数量
E D
供给数量
目的是扶植某 些产业的发展, 比如: 农产品,政府 会收购市场上 过剩的农产 品。
Q
34
三、不稳定均衡:一旦价格偏离原来的均衡点高,将越偏越 远
P P($) QD(吨) QS(吨) 对价格的压力
两个假定: (1)商品的价格和相应的供给 的变化具有无限分割性—光滑连 续的曲线
(2)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考 察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曲线: 线性函数—直线 非线性函数—曲线
Qs
16
二、供给曲线的特征
斜率为正,从左下到右上倾斜。
供给法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P 下,商品价格越高,对它的供给量 就越多,反之亦然。
区分供给的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
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 (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 (2)在产品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 (3)生产x的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 (4) x产品的价格由10元增加至15元 (5)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 (6)政府给予x产品生产商,每单位10元的现金
补贴。
QD = 39 – 9P = 39 – 9×0.5 = 34.5 Qs = 24 + 6P = 24 + 6×0.5 = 27 QD – Qs = 34.5 – 27 = 7.5 (供不应求,短缺)
(3)若此时政府认为市场价格过低,设定价格下限 为$1.5,问市场供求之间的差额为多少?
QD = 39 – 9P = 39 – 9×1.5 = 25.5 Qs = 24 + 6P = 24 + 6×1.5 = 33 Qs – QD= 33 – 25.5 = 7.5 (供过于求过剩)
《经济学基础》课件——第2章 供求与价格理论

7
气候、技术特点、战争、 瘟疫、市场结构等
供给发生相应变化
收入减少,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需求减少。
需求曲线向 右上移动: 需求增加 收入增加
需求量变动 需求变动
变动主体 Q D
价格P 变化 不变
其他因素 不变 变化
图形表现 曲线上点的移动 整条曲线的位移
实训2
1.区分需求与需求量的变动有何意义? 2.确定下列问题涉及何种变动,并说明理由。
1)汽车销售量随消费者收入增加而上升。 2)征收汽油税后,减少了汽油的消费。 3)小麦受灾后,玉米销量上升。 4)超市的商品降价后,销量上升。
2.5运用供求与价格理论进行预测
2.5.1商品需求量预测 2.5.2商品价格变动趋势预测
复习与测试 教材P44~46 练习题 一~五
2.1.1 需求的定义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 一个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 (或劳务)的数量。
• 必备条件 教材P21“想一想” 视频资料02-1 • 表达形式 需求表 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详见教材) •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2.2.2 影响供给的因素
序号
影响因素
影响结果
1
商品本身的价格P
商品供给量与自身价格同向变动
2
相关商品价格Pr
商品供给与替代品Pr反向变动,与 互补品价格同向变动
3 其 生产成本(要素价格) 商品供给与其反向变化
4 他 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同向变化
5 因 生产技术的变动
同向变化
6
素
政府政策(税收、利率) 反向变化
比如,应对能源危机,减
少汽油消费量的办法是
提高汽油的价格
需求曲线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

线性生产函数
投入与产出呈线性关系,技术不变且规模收益不 变。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反映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贡献,具有规模收益递 减的特点。
3
列昂惕夫生产函数
强调投入要素之间的不可替代性,适用于某些特 定生产过程。
短期生产决策分析
边际产量分析
01
通过比较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确定生产要素的最优投
入量。
等产量曲线分析
02
反映不同生产要素组合下产量相同的点,用于分析生产要素的
替代关系。
成本最小化原则
03
在生产要素价格给定的条件下,选择成本最小的生产要素组合
进行生产。
长期生产决策分析
等成本线分析
反映不同生产要素价格下成本相同的点,用于分析生产要素的价 格变动对生产决策的影响。
扩展线分析
表示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轨迹,用于分析生产 规模的变动对生产决策的影响。
03 寡头厂商的产品可能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它们之 间也存在竞争关系。
寡头竞争市场特点与厂商均衡条件
进入壁垒较高,新厂商进入市场较为困难。
信息可能是不完全的,寡头厂商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寡头竞争市场特点与厂商均衡条件
厂商均衡条件
在寡头竞争市场上,厂商的均衡条件同样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消费者均衡条件
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条件下,消 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商品和 服务组合。
预算约束线
表示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条件下 ,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不同商品 和服务的组合。
消费者均衡的求解
通过联立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 束线,求解消费者均衡点,得 到最优的商品和服务组合。
04
生产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第一章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互相补充,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联 系
区 别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
政府有能力。
二、现代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1.经济学说简史
经济制度的变革。Economic
原子弹
Institutions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
15
12
A
B
C D E F 1 2 3 4 5
粮食
H
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制度
9 6 3 0
四、 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1.手段:边际分析法
(1) 边际分析法: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中的增量变化,
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1940年起,萨谬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 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进入大学
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
三、 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1.资源配置问题
举例:
原子弹与粮食生产
组合 方式 A B C D E F 粮食 亿吨 0 1 2 3 4 5 原子弹 个 15 14 12 9 5 0 (1)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 或生产转换线) PPF: 原子弹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亚当.斯密献给女王陛下的一本书中写道: 女王陛下: “请你不要干预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做什么? 就做守夜人。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你去敲钟。你只 要看街上没有愉盗行为,你就回家,只要你不管 经济,经济就能发展”。
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PPT课件

等,即市场达到供求平衡的状态。
均衡点
市场均衡点对应于需求曲线与供给 曲线的交点,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 格,对应的商品或服务数量为均衡 数量。
变动趋势
当市场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如政策 调整、技术进步等),均衡点会发 生变化,导致价格和数量的调整。
03 供求理论的运用
市场价格的形成
总结词
市场价格的形成是供求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格被 称为均衡价格。
人部门来提供。
公共品的分类
公共品可以分为纯公共品和准公 共品。纯公共品如国防、治安等, 准公共品如高速公路、公园等。
05 供求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 展
供求理论的局限性
静态分析
缺乏行为假设
传统的供求理论通常基于静态分析, 难以全面反映市场动态变化。
理论中的供求关系假设过于简单,未 能充分考虑个体行为和市场心理因素。
该理论对于理解市场经济运行 规律、预测价格变化、制定经 济政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价值。
供求理论的重要性
供求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对于理解整个微观经济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供求理论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掌握价格变动的规律, 为实际经济生活提供指导。
供求理论也是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对于政府和企业制定合理的经济策略、促 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当市场上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商品的供给量会增加, 需求量会减少,导致市场上的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相反,当市场上的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商品的供给量会 减少,需求量会增加,导致市场上的商品供不应求,价格 上升。价格的变动会不断调整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市场达 到新的均衡状态。
均衡点
市场均衡点对应于需求曲线与供给 曲线的交点,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 格,对应的商品或服务数量为均衡 数量。
变动趋势
当市场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如政策 调整、技术进步等),均衡点会发 生变化,导致价格和数量的调整。
03 供求理论的运用
市场价格的形成
总结词
市场价格的形成是供求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格被 称为均衡价格。
人部门来提供。
公共品的分类
公共品可以分为纯公共品和准公 共品。纯公共品如国防、治安等, 准公共品如高速公路、公园等。
05 供求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 展
供求理论的局限性
静态分析
缺乏行为假设
传统的供求理论通常基于静态分析, 难以全面反映市场动态变化。
理论中的供求关系假设过于简单,未 能充分考虑个体行为和市场心理因素。
该理论对于理解市场经济运行 规律、预测价格变化、制定经 济政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价值。
供求理论的重要性
供求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对于理解整个微观经济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供求理论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掌握价格变动的规律, 为实际经济生活提供指导。
供求理论也是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对于政府和企业制定合理的经济策略、促 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当市场上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商品的供给量会增加, 需求量会减少,导致市场上的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相反,当市场上的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商品的供给量会 减少,需求量会增加,导致市场上的商品供不应求,价格 上升。价格的变动会不断调整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市场达 到新的均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