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模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模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模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申报书项⽬名称:所属专项:指南⽅向:专业机构:推荐单位:申报单位:(公章)项⽬负责⼈:中华⼈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Ο⼀年⽉⽇填报说明⼀、填写说明1、申报书填写应以预申报书内容为基础,不得降低考核指标,不得⾃⾏调整主要研究内容,但可进⼀步具体细化。
2. 项⽬申报书分为“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研究⽬标及内容”、“申报单位及参与单位研究基础”、“进度安排”、“项⽬组织实施、保障措施及风险分析”、“研究团队”、“经费预算”和“指南所要求的附件”⼋个部分。
申报书的内容将作为项⽬评审、以及签订任务书的重要依据,申报书的各项填报内容须实事求是、准确完整、层次清晰。
3、请申报单位认真阅读指南,所申报的项⽬研究内容须对应指南、符合指南的要求。
4、项⽬名称应清晰、准确反映研究内容,项⽬名称不宜宽泛。
5、申报单位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系统提⽰在线填写申报书。
申报书标题统⼀⽤⿊体四号字,申报书正⽂部分统⼀⽤宋体⼩四号字填写。
正⽂(包括标题)⾏距为1.5倍。
凡不填写的内容,请⽤“⽆”表⽰。
6、外来语要同时⽤原⽂和中⽂表达,第⼀次出现的缩略词,须注明全称。
7、申报书中的单位名称,请填写全称,并与单位公章⼀致。
⼆、申报说明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请申报单位审核、确认申报材料后,⽹上提交并在线打印,将加盖公章后的纸质申报材料(含光盘)按要求寄送或提交到指定地点。
所有申报材料统⼀装订成⼀册(双⾯打印),请勿另⾏添加其他材料。
项⽬基本信息表申报项⽬简介从研究背景、研究⽬标、研究内容(包括拟解决的重⼤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问题)、技术路线、研究基础和团队、预期成果和效益等⽅⾯简要描述。
限1500字以内。
第⼀部分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包括本项⽬相关国内外总体研究情况和⽔平、最新进展和发展前景。
限2000字以内,并分别简要列出国内、外各代表性的5家从事相关研究的主要机构及典型成果、代表性⽂献及相关专利、标准,并列出项⽬在相关⽅⾯的5项代表性成果、专利及标准。
仪器项目申请书范文模板

仪器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XXX仪器项目申请人:XXX申请单位:XXX申请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仪器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XXX领域,高质量的仪器设备对于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国内在XXX领域的仪器设备供应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进口设备价格昂贵,维修周期长,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建设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XXX仪器项目,以满足国内对高性能、高可靠性的XXX仪器设备的需求。
本项目旨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XXX仪器,提高我国在XXX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我国XXX领域的发展,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项目的成功也将为我国仪器设备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国内仪器设备的竞争力。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研发一款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易于操作和维护的XXX仪器。
具体目标如下:1. 完成XXX仪器的原理样机设计,并进行相关性能测试。
2. 优化仪器的设计,确保其性能指标满足用户需求。
3. 完成仪器的生产、组装和调试,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制定完善的售后服务政策,为用户提供及时、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三、项目实施方案1. 组建研发团队:组建一支具备丰富经验、专业技能的研发团队,负责项目的研发工作。
2. 技术研发: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XXX仪器的研发工作,确保其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 样机制作与测试:完成原理样机的设计和制作,并进行各项性能测试,以确保其满足用户需求。
4. 优化设计与生产:根据测试结果,对仪器进行优化设计,然后进行批量生产,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售后服务:设立专门的售后服务部门,为用户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包括技术支持、设备维修、配件供应等。
四、项目预算本项目预计总投资为XXX万元,其中研发费用为XXX万元,生产设备投入为XXX万元,人员工资及福利为XXX万元,其他费用为XXX万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申报书模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申报书模板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书
[申报单位]
XXX有限公司/单位
[申报单位负责人]
XXX,XXX有限公司/单位负责人
[项目名称]
XXX技术创新应用及产业化
[项目概况]
新技术创新的迅速发展使得新兴的XXX技术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
挑战。
XXX技术具有优良的性能,高效的物理学,温度领域的耐久性,电
子仪器的性能,可用于各种电子、机械等系统设备中。
本项目以实施XXX
技术研发为主要内容,在XXX技术研发应用的基础上建立大规模的实验室,搭建应用基础平台,推动XXX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项目实施主要活动]
1.XXX技术研发应用,搭建应用基础平台,开发基于XXX技术的新
型应用系统,并在实际环境下进行实验评估和测试验证。
2.设计并开发以XXX技术为核心的创新型解决方案,推动XXX技术
在电子、机械系统设备中的应用;
3.建立实验室,为XXX技术的研发、应用提供必要的试验平台,构建有效的研发环境;
4.实施XXX技术的产业化,推动XXX技术产业化发展,构建XXX技术产业的生态系统,引入先进设备,推动XXX技术产品向市场推广。
[项目绩效预期]
本项目研发完成后,预期将能够达到以下绩效目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申请书模板

(包括国内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主要机构及其研究方法、研究水平;国内外研究方法、研 究进展的对比分析;该方面研究可能取得的突破及预期成果。限 2000 字以内。)
WORD 格式整理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及目标
一、项目目标及考核指标 (一)申报项目与所属指南方向的关联关系
(包括项目与所属指南方向的匹配性,对指南方向目标的支撑作用。限
(二)负责人及项目主要骨干人员的科研水平及主要成果
(包括工作简历、主要学术业绩、近五年主持的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 目情况,奖励、论文、专利等重点成果取得情况,限 1200 字以内)
(三)申报单位相关科研条件支撑状况
(包括实验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重大 科学工程等研究基地情况,限 500 字以内)
...
申报编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所属专项: 指南方向: 推荐单位:
申报单位: 项目负责人:
(公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Ο一 年 月 日
WORD 格式整理
...
填报说明
一、填写说明
1、项目申报书分为“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 、“研究内容及目标” 、“申报单位及 参与单位研究基础” 、“进度安排”、“项目组织实施、保障措施及及风险分析” 、“研究团 队”、“经费概算”和“指南所要求的附件”八个部分。
(建议用图表描述,并简要说明各任务(课题)在项目中的具体作用。限
800 字以内)
(三)项目各任务(课题)内容
(逐项分段说明各任务(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或 关键技术、考核指标及评测手段 / 方法等。每个任务(课题)限 1000 字以内) 1、任务(课题) 1:xxxxx 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及评测手段 / 方法: ......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建议书(参考格式)【模板】

附件2: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项目建议书
(参考格式)
项目名称:
组织部门:
建议单位:
应用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年月
项目概况表
一、项目意义及需求分析
(限1000字)
(一)意义(拟开发科学仪器设备的科学意义、主要应用领域及重要性)(二)应用需求基本信息(包括已明确的需求及潜在需求)
二、项目目标
(限500字。
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包括科学目标、应用目标和产业化目标等)(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
三、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限2000字,除对现状和趋势描述外,还应重点分析专利等知识产权及相关技术标准情况)
四、技术方案
(限2000字)
(一)总体结构图(绘制拟开发科学仪器设备总体结构图,明确标明可购置或集成的部分、拟重点攻克的部分)
(二)技术思路(简明表述技术路线,技术难点、创新点和风险分析)
五、应用方案
(由应用单位分别提出,每个限500字,包括应用方法研究、功能扩展和其他与拟开发科学仪器设备应用的相关工作)
六、建议单位及工作基础
(一)建议单位(含主要合作单位)
(二)主要参加人员(限10人,包括相关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应用等人员,每人限100字)
(三)已有工作基础(重点包括项目建议单位的相关理论基础、方法基础、技术基础和产业化基础、基地基础以及其他配套条件等)
七、经费需求与资金筹措
(限500字。
概要说明项目经费需求、主要使用方向、资金筹措计划)
八、实施周期
九、其他说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申请书模板

申报编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所属专项:指南方向:推荐单位:申报单位:(公章)项目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Ο一年月日填报说明一、填写说明1、项目申报书分为“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研究内容及目标”、“申报单位及参与单位研究基础”、“进度安排”、“项目组织实施、保障措施及及风险分析”、“研究团队”、“经费概算”和“指南所要求的附件”八个部分。
申报书的内容将作为项目评审、以及签订任务书的重要依据,申报书的各项填报内容请实事求是、准确完整、层次清晰。
2、请申报单位认真阅读指南,所申报的项目研究内容须对应指南编号、符合指南的要求。
3、申报单位可根据申请指南、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自行确定所申报项目的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应清晰、准确反映研究内容,项目名称不宜宽泛。
4、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系统提示在线填写申报书,请按照申报书的基本格式撰写申报书。
申报书标题,统一用黑体四号字。
申报书正文部分,统一用宋体小四号字填写。
正文(包括标题)行距为1.5倍。
凡不填写的内容,请用“无”表示。
5、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略词,须注明全称。
6、申报书中的单位名称,请填写全称,并与单位公章一致。
申报书纸质版应与在线填写的电子版版本一致,纸质档需要项目负责人签字,日期如实填写。
填写完成后,请申报单位对所申报信息的真实、完整、有效进行审核。
二、申报说明申报单位将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请申报单位审核、确认申报材料后,网上在线提交,并同时将加盖公章一式2份纸质申报材料(含光盘)寄送或提交到指定地点。
所有申报材料要求统一采用胶背方式封装成一册(双面打印),请勿另行添加封页或其他材料。
项目基本信息表项目名称所属专项指南方向项目类型□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研究□其他经费概算总概算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专项经费万元执行周期年申报单位单位名称单位性质单位所在地组织机构代码通信地址邮政编码推荐单位推荐单位性质□部门□地方□行业协会□产业技术联盟项目负责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所在单位最高学位职称职务电子邮箱移动电话项目联系人姓名电子邮箱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证件类型证件号码主要参加单位序号单位名称单位性质组织机构代码项目序号任务(课题)名称任务(课题) 任务(课题) 建议总经建议国拨任务承担单位负责人费(万元) 经费(万元) (课题)分解申报项目简介第一部分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包括该方面国外的总体研究水平、最新进展和发展预期,国外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主要机构及其研究方法、成果;相关研究的学术影响、知识产权申请和授予、技术标准制定及产业应用状况,并列出主要的文献,专利、标准名称。
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申请书

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申请书[申请书]项目名称: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申请单位:XXX科研机构申请人:XXX项目简介:本项目旨在研制一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仪器设备,为我国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该仪器设备将在多个领域的科研实验中得到应用,包括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等。
研究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研究目标如下:1.研发一套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测量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样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开发一种全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实验过程中的参数进行精确控制和调节。
3.设计一套智能化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快速处理和评估。
4.研制一套功能完备的样品制备系统,能够满足多种样品的准备需求。
5.实现对仪器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控,方便用户进行远程操作和管理。
预期成果:本项目预期将研制出一套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的科研仪器设备:1.高精度、高灵敏度:仪器设备具备优异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能够满足科研实验的需求。
2.全自动控制:仪器设备具备智能化、自动化的操作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实验效率。
3.快速数据处理:仪器设备配备快速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实验结果。
4.多功能样品制备:仪器设备包含多个样品制备模块,能够满足多种样品的制备需求。
5.远程管理:仪器设备支持远程控制和监控,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远程操作和管理。
研究方案:本项目的研究方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和优化:根据需求,设计出仪器设备的总体结构和参数要求,并进行充分的优化。
2.材料选用:选用合适的材料,以确保仪器设备的稳定性、耐用性和性能优越性。
3.系统集成:将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和调试,确保整个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协调工作。
4.数据处理系统研发:研发快速、准确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处理效率。
5.样品制备系统研发:开发多功能样品制备系统,满足多种样品的准备需求。
6.远程控制与监控系统设计:设计并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系统,提供方便和便捷的远程操作和管理方式。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测试报告模板

附件3-3 项目测试报告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测试报告(模板)测试编号:FJ3-项目编号-CSBG-任务编号-序号测试对象名称: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牵头单位:2016年10月10日填报说明一、目的:本测试报告是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验收提供依据。
二、填报范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申请验收的各项目。
三、填报要求:1.本测试报告指完成一次测试需填写和提供的相关内容,每个项目可能涉及多次测试,请注明“测试编号”,并分别提交多份测试报告。
2.如已形成第三方测试报告,请依据第三方测试报告的有关内容,填写本测试报告,其中测试(审核)组成员为审核并填写本报告的有关人员。
3.要按报告所规定的内容认真填报。
不得虚报、瞒报、谎报数据。
4.各项内容不得空缺,如果某项事项无内容,请填"无"。
5.在选择项中,请将对应项目前的“○”或“□”变为“●”或“■”。
6.信息表1中项目与任务信息需要与项目合同书相应内容完全一致。
7.信息表2中前四栏需要与项目任务书中相应任务成果与考核指标表中内容完全一致。
8.表格行数可视需求自行添加。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测试信息表1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测试信息表2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XXX测试结论XXX单位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XXXX开发与应用》项目中的《XXXX》任务,按照任务书要求,开发出XXX样机(部件/产品/软件等)。
目前在XXX 地由XXX单位对其进行了本地(异地)自测试(第三方测试)试验。
试验从XX年XX月XX日开始,至XX年XX月XX 日结束。
主要测试结论如下:测试(审核)组成员:年月日一、测试目的考察XXX项目是否满足项目任务书XXX中规定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等相关指标要求,为项目验收提供参考依据。
二、测试对象1.来源2.型号3.组成4.批次5.数量三、测试原理和依据1.测试原理2.测试仪器与设备3.测试环境四、测试内容1.测试项目流程2.可靠性测试内容(建议)3.测试数据4.测试结论五、测试现场情况1、测试对象实物照片2、测试现场照片3、其他照片六、测试报告附件清单1、第三方检测报告2、质量检测报告3、原始数据4、测试单位资质证明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科学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
为切实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经国家科技计划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审议,“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已于2016年度启动,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一、指导原则与主要目标本专项紧扣我国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仪器设备的重大需求,充分考虑我国现有基础和能力,在继承和发展“十二五”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成果的基础上,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关键核心技术和部件的自主研发为突破口,聚焦高端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仪器开发、应用开发、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带动科学仪器系统集成创新,有效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行业整体创新水平与自我装备能力。
通过本专项的实施,构建“仪器原理验证→关键技术研发(软—1—硬件)→系统集成→应用示范→产业化”的国家科学仪器开发链条,完善产学研用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的成果转化与合作模式,激发行业、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强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实验,引入重要用户应用示范、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大幅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本专项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共设置了关键核心部件、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3类任务,本指南为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8年度指南,拟支持53个研究方向,经费总概算约为6亿元。
二、总体要求1. 专项定位本专项充分利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或其他渠道,已取得的相关检测原理、方法、技术或科研装置,开展系统集成、应用开发和工程化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皮实耐用”和功能丰富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产品,并服务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
项目成果是以市场前景广泛的关键核心部件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为目标(一般的核心部件与科学仪器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商业化前景不明确的核心部件与仪器研制等工作,以及临床医疗仪器、生产设备、机械装备、平台建设等,不属于本专项的支持方向)。
2. 申报主体—1—结合本专项的特点和定位,本指南所设项目均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申报。
鼓励企业结合国家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优势力量参与项目研发工作(主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撑),建立目标任务明确、产权和利益分配明晰的产学研用结合机制。
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发挥企业在专项中的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项目实施组织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作用。
3. 支持方式本专项每个指南方向可支持1~2个项目(对评审结果相近且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同一指南方向先期可支持2项,经中期评估后择优支持)。
所有立项项目通过技术评审和非技术评审,且实施“后端资助”机制和“限额资助”机制。
“后端资助”,即结合科学仪器开发的特点,以及我国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现状,强化风险共担机制,在任务书约定的中期节点前主要由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实施,资助20%的国拨经费。
经中期评估,对达到预期目标、组织管理和经费使用规范的项目,再按计划给予支持。
“限额资助”,即根据专项总概算和评审立项情况,分别设定核心关键部件和整机的国拨经费资助额度上限。
4. 立项要求4.1 项目基本要求(1)国内外需求迫切,目标仪器设备应用单位明确且具有代—1—表性,相关原理、方法或技术已取得重要突破,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部件与科学仪器产品。
(2)目标核心部件与仪器设备整体设计完整、结构清晰合理,技术路线(含软件开发)可行,工程化方案、应用开发方案可操作性强;项目质量管理和产业化策划、企业资质和能力、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等非技术内容可行。
(3)拥有本领域的核心关键人才,且具有相关理论研究、设计、工程工艺、系统集成、应用研究以及产业化研究等相关方面结构合理的人员队伍。
(4)对核心部件类项目:原则上承担单位主营业务为核心部件生产企业,项目实施后能够获得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并在相关仪器主要生产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一定市场规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5)对仪器整机类项目:根据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的自身规律,每一个项目应包括仪器开发(含软件开发)、应用开发、工程化开发(含可靠性开发)和产业化开发等类型工作。
除仪器设备开发单位外,产业化单位、应用单位也应从项目设计开始,全程参与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项目验收时,目标仪器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可形成一定市场规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6)承担仪器开发任务的单位,不得同时承担应用开发任务。
4.2 企业牵头承担项目的基本要求—1—(1)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1年以上,具有较强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和产业化能力,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经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达到同等条件;(3)项目与企业重点发展方向相符;(4)与项目参与单位具有前期合作基础;(5)与项目参与单位事先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明确任务分工、专项经费分配、成果和知识产权归属及利益分配机制;(6)企业投入的自筹研发经费与国拨经费投入比例不低于1:1。
自筹研发经费和国拨经费均应用于项目研发活动,不得用于生产线、厂房等产业化能力建设。
4.3 项目组织要求(1)项目推荐单位要加强本部门、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科学仪器设备发展的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和扶持培育。
(2)项目推荐单位要组织项目牵头单位,会同产、学、研、用等各方面,积极开展项目设计和策划工作。
在项目设计时,既要注重技术问题,也要注重工程化和产业化策划、企业资质和能力以及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非技术问题。
(3)项目推荐单位要督促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提出时落实法人负责制、落实项目配套条件;督促项目承担单位联合优势力量共同开展项目设计和实施。
(4)项目推荐单位在组织推荐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家的咨—1—询作用。
除考虑技术可行性外,还应重点关注工程化和产业化策划、企业资质和能力以及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非技术内容。
在此基础上,择优推荐项目。
三、主要任务1. 核心关键部件开发与应用共性考核指标:目标产品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和第三方异地测试,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至少应用于2类仪器。
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原则上,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5个,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1.1 微焦X射线源用菲涅耳透镜研究目标:开发微焦X射线源用菲涅耳透镜,突破纳米尺度微结构的高深宽比加工技术难题,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同步辐射、显微CT、软X射线成像等仪器中的应用。
考核指标:最外环宽度≤25nm@500eV,环高≥200nm@500eV;最外环宽度≤40nm@9keV,环高≥700nm@9keV;衍射效率≥1%@9keV;X射线聚焦≤60nm。
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
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形成批量生产能力,—1—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1.2 S波段高功率微波源研究目标:开发S波段高功率微波源,突破高压电子枪、高功率容量输出窗口技术,解决高功率微波源工作稳定性难题,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高能对撞机、同步辐射光源、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辐射成像装置、辐照加速器等仪器装置中的应用。
考核指标:频率范围1.55~3.4GHz;带宽2MHz;最大输出功率≥50MW;脉冲宽度2μs;脉冲重复频率≥50Hz;效率≥55%;增益≥50dB。
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
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1.3 太赫兹倍频源研究目标:开发太赫兹倍频源,突破太赫兹倍频电路设计与精密制造技术,采用国产倍频芯片,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太赫兹信号发生器、太赫兹矢量网络分析仪、太赫兹安全检测仪、太赫兹成像仪等仪器中的应用。
考核指标:3倍频输出频率范围0.325~0.5THz,最大输出功率≥-10dBm,倍频损耗≤20dB;4倍频输出频率范围0.5~0.75THz,—1—最大输出功率≥-20dBm,倍频损耗≤25dB;4倍频输出频率范围0.75 ~1.1THz,最大输出功率≥-30dBm,倍频损耗≤30dB。
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
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1.4 通用高精度匀场超导磁体研究目标:开发通用高精度匀场超导磁体,突破大口径超导强磁体加工和高精度匀场设计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量子振荡检测仪、核磁谱仪、磁致冷和强磁场材料处理装置等仪器中的应用。
考核指标:磁场强度≥18T;孔径≥60mm;磁场相对不均匀度≤10-4@直径10mm内;磁场不稳定度≤10-5/h。
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
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1.5 双曲面线性离子阱研究目标:开发双曲面线性离子阱,突破双曲线形电极加工和四电极高精度平行绝缘装配等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离子阱质谱仪、大型离子反应仪等仪器中的应用。
—1—考核指标:电极长度≥100mm;双曲面电极表面粗糙度Ra≤0.1μm;双曲面线轮廓度≤0.4μm;离子阱综合几何精度≤5μm;质量范围50~4000amu;相对质量分辨率≤0.5amu(2000amu范围内)。
产品完成时应通过可靠性测试,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小时;技术就绪度达到9级。
明确发明专利、标准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明确项目验收时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1.6 宽光谱高灵敏电子倍增CCD成像探测器研究目标:开发宽光谱高灵敏电子倍增CCD成像探测器,突破高灵敏光生电荷采集结构制备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在高灵敏度显微镜、微光探测仪、光谱分析仪等仪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