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医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大纲
2024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2024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是评价申请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
通过此考试,考察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指定工作任务的能力,以及医德医风等人文素养。
二、考试科目与内容1.中医辩证论治能力测试主要考察考生根据患者病情,运用四诊八纲进行辨病辨证的能力,涉及对病案的分析,提出治疗原则和方法。
2.临床操作能力测试考察考生在临床中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包括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以及疾病的诊查和处置等。
3.临床思维能力测试主要考察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病情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基本操作技能测试考察考生对临床常用操作技能的掌握,包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心电图检查和胸腹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判读等。
5.综合应用能力测试主要考察考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基本知识的应用、对临床思维的应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应用等。
三、考试方式与时间1.考试方式:笔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考试时间:理论部分为上午,实践部分为下午。
具体时间安排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定。
四、考试合格标准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合格标准由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统一制定,一般以60分及以上为合格。
具体合格分数线以当年考试公告为准。
五、备考建议1.全面复习: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考生应全面复习教材,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重点突破: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考生应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加强练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多做模拟题:模拟题是检验考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做模拟题,考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充。
4.注重临床实践: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强调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考生应注重临床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天津市医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大纲.pdf

天津市医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大纲.pdf(一)笔试笔试采取闭卷的方式进行,各岗位笔试只考一门,分为《医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卫生专业知识》(点击购买临床教材),试卷满分各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具体考试科目详见计划表。
医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查与医疗卫生工作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交流理解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医学常识等部分;卫生专业知识考试为岗位要求的相关专业医学知识。
笔试准考证下载时间、笔试时间、笔试成绩查询时间等相关事宜详见《2022年宝坻区公开招聘卫生健康委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的通知》。
笔试具体时间、地点见准考证。
报考人员应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参加考试时,必须同时携带笔试准考证和身份证(二代)原件,缺少任一证件的报考人员不得参加考试。
(二)资格复审笔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
根据各岗位招聘计划数与参加面试人数1:3的比例,确定各岗位进入面试的人选名单。
进入面试的最后一名出现笔试成绩并列的,一同进入面试。
招聘岗位进入面试的人数达不到1:3的比例时,按照该岗位进入面试的实际人数进行面试。
资格复审时间、地点详见《2022年宝坻区公开招聘卫生健康委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资格复审的通知》进入面试的人选需持报考岗位要求的相关资料原件进行资格复审,需提交材料:1.网上报名登记表(双面打印并签字);2.身份证(二代)原件和复印件(正反两面复印到一张A4纸上);3.家庭户口的考生携带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复印首页和本人页),集体户口的考生携带集体户口首页复印件(户口存放单位或派出所盖章)和本人页原件和复印件;4.毕业证原件和复印件、学信网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位证原件和复印件、学位认证报告或学位网查询截图(研究生需同时携带本科材料);5.招聘岗位具体要求的相关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岗位要求为已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需提供培训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以上资料A4纸复印按顺序提交(原件审阅后退回)。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大纲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大纲《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全部为客观性试题,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数据的分析、运算,解决数量关系的能力。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字、词准确含义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二、各类语句的准确表达方式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三、短文材料的概括能力,细节的理解与分析判断能力。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一、二维图形和空间关系准确识别及推理的能力。
二、概念和标准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推理、演绎、归纳等逻辑思维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四部分:常识判断。
社会、历史、文学、天文、地理、军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能力。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加工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考试大纲《综合应用能力》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考试内容和测评要素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加工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把握文献中的数据、事实和观点,全面准确领会材料含义。
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逻辑方法,对科学领域的现象、数据、问题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论证。
数据加工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识别、收集、分析和评价,并将数据处理结果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准确清晰地陈述意见、论证观点、表达思想。
二、试卷结构题型均为主观性试题。
1 / 1。
2024年分类考试招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职业技能测试大纲

2024 年分类考试招生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职业技能测试大纲
(适用于中职毕业生)
包括专业能力测试和技术技能测试,专业能力测试以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核心专业知识为基本依据,重点考察综合专业能力;技术技能测试以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核心技术技能为基本依据,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
职业技能测试(满分300 分)包括专业能力测试(满分 180 分)和技术技能测试(满分 120 分)。
一、测试形式
职业技能测试:采用合卷笔试的方式进行(题型均为选择题,满分300 分)。
二、测试内容
(一)专业能力(180 分)
(二)技术技能(120 分)
三、参考资料
本测试无指定参考教材,可参考中职教材《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临床检验》《免疫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
天津医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医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大纲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天津市卫生局系统直属单位毕业生招考《医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笔试科目,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方式、题型、时限医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采用闭卷纸笔考试方式,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单项选择题),考试时限 100 分钟,满分 100 分。
二、作答要求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 2B 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三、医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介绍(一)测试内容医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主要测查与医疗卫生工作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交流理解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医学常识等部分。
交流理解能力:考察报考者迅速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材料含义;归纳概括材料主旨;推断材料的隐含信息;判断新观点是否与材料原意一致;判断语言情境中的人际关系本质;判断作者的倾向、意图、态度等。
判断推理能力:考察报考者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必备的逻辑判断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包括对文字材料及各种事物关系的比较、综合、演绎和归纳等。
信息处理能力:考察报考者认知和分析文字与非文字信息的抽象推理能力。
涉及对图表、数字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加工能力;以及在拥有不完全信息、模糊信息时,通过辨识、比较、提炼、计算、推断、挖掘等过程做出最佳决策的能力。
医学常识:考察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涉及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政策、卫生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题型介绍第一部分:交流理解能力第一种题型:片段阅读例题:医学界流行一句话,在美国买枪容易,但买抗生素很难。
然而,我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据了解,虽然经过多方的艰辛努力,我国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仍然高达 80%,高于欧美国家 20%~50%。
医学检验技术职业适应性测试、职业技能大纲

2020年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职业适应性测试大纲(面向普通高中学校毕业生)一、指导思想通过专业职业适应性测试,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综合素质、思辨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及有关技能和相关特长,了解学生对本专业的关注程度和学习的潜质,包含对交际英语听说能力的考察。
二、考核目标与原则1.知识要求(1)了解医学检验行业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了解医学检验发展史,具有良好的职业认知和价值取向。
(2)理解医学检验行业基本素质的要求,正确看待医学检验行业的社会地位。
(3)掌握医学检验工作内容,熟悉医学检验结果对临床诊疗的支撑作用等。
2.能力要求(1)言语表达能力:具备简洁、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思维品质情况:能正确地理解和全面分析问题,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
(3)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能服从大局、融入团队开展工作。
(4)自主学习能力:具备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5)创新能力:具备创新和挑战自我的意识,具有较明确的职业规划。
3.个性品质要求(1)身体与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符合医学检验行业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情绪调节和自控能力,能够冷静地处理问题,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2)仪表与仪容:仪容仪表得体,符合检验技术行业特点。
4.考核要求职业适应性测试考核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
(1)自我介绍: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用口述的方式全面展示自己,但口述过程中不得透露任何暗示信息,如考生考号、学校名称等。
(2)必答题:考生口头表述对医学检验技术的了解和认识,包含职业观、行业认识等。
(3)回答评委所提问题:考生根据评委提问问题,当场作答,考察考生应变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时间1. 考试形式:职业适应性测试。
考官根据考生职业适应性测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2. 考试时间:5分钟。
四、职业适应性测试分值职业适应性测试分值共为300分五、职业适应性测试内容与要求(一)专业兴趣与职业认知1. 专业兴趣浓厚。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大纲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及结构《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分为一般类、教育类、医疗类、护理类。
全部为客观性试题,题量为140道,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主要测查考生从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能力素质。
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两大部分,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四个部分。
(二)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分高中、初中、小学三个类别,主要测查考生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能力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
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教育类专业知识(教育类专业知识占70%,内容包括教育教育基础和教育教学技能两部分,大纲参见附件一),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
教育教学基础(初中教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我国的教育方针(第五条)2.我国教育的公益性原则(第八条)3.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第十七条)4.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第十八条)5.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第二十条)6.国家学业证书制度(第二十一条)7.国家学位制度(第二十二条)8.对举办学校的规定(第二十五条)9.受教育者的权利(第四十二条)10.受教育者的义务(第四十三条)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教师职业的界定(第三条)2.教师的基本权利(第七条)3.教师的法律义务(第八条)4.教师资格制度(第十条)5.初中教师的学历要求(第十一条)6.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方法(第十三条)7.教师资格的剥夺与丧失(第十四条)8.教师聘任制度(第十七条)9.教师考核制度(第二十二条)10.教师考核的原则与方法(第二十三条)11.教师工薪制度(第二十五条)12.教师奖励制度(第三十三条)13.处分或解聘教师的法定事由(第三十七条)14.教师申诉制度(第三十九条)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义务教育制度的性质(第二条)2.实施义务教育的方针(第三条)3.免试和就近入学原则(第十二条)4.禁止招用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和少年(第十四条)5.学校的设置和规划(第十五条)6.学校的建设要求(第十六条)7.学校的均衡发展原则(第二十二条)8.学校不得违规收费和谋利(第二十五条)9.学生违规的处理方式(第二十七条)10.禁止体罚与侮辱学生(第二十九条)11.教师资格和职务制度(第三十条)12.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第三十一条)13.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第三十四条)14.学校和教师的法律责任(第五十五条)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未成年人享有的法律权利(第三条)2.保护未成年人应遵循的原则(第五条)3.保护未成年学生对学校的要求(第十八条)4.未成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教育(第十九条)5.禁止体罚未成年人等行为(第二十一条)6.学校的安全保障制度(第二十二条)7.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第二十三条)8.未成年人伤害事故的处理要求(第二十四条)9.对营业服务性场所的禁止性规定(第三十六条)10.优先救护未成年人原则(第四十条)11.学校侵权的法律责任(第六十三条)12.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法律责任(第六十九条)五、初中生的认知发展(一)感知1.初中生感知活动发展的特点2.感知觉活动规律在初中生教学中的运用(二)记忆1.初中生记忆发展的特点2.遗忘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3.初中生记忆力的培养(三)想象1.初中生想象发展的特点2.初中生想象力的培养(四)思维1.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2.初中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3.初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五)注意1.初中生注意力发展的特点2.注意规律在初中教学中的运用3.初中生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六)认知差异性1.智力及其分布特点2.智力在学业成就中的作用3.初中生能力的不同发展及表现4.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问题六、初中生的情意发展(一)情绪情感发展1.初中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2.初中生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3.情绪情感辅导及常用的情绪调节方法(二)意志1.意志的品质2.初中生行为控制方面的常见问题3.初中生良好意志的训练与培养七、初中生的人格发展(一)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的构成、发展特点及功能2.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偏差3.初中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二)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2.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和影响3.初中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三)品德心理1.品德的构成要素2.初中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点3.初中生常见品德心理问题4.初中生常用品德心理辅导与教育方法(四)人际关系1.初中生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2.初中生常见的人际心理问题3.如何帮助初中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五)人格差异性1.气质的类型及其表现2.气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意义3.初中生异常人格的预防(六)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2.初中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八、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和生物因素1.遗传与生物因素的影响2.教师应如何对待初中生的遗传差异(二)家庭因素1.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2.父母素质对子女成长的影响3.教师应如何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三)学校因素1.同学和班级集体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2.教师威信建立的主要因素3.教师期望效应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4.教师人格特征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四)社会因素1.社会因素对初中生的影响2.帮助学生识别与对待不同的社会影响教育教学技能(初中教师)一、初中教师的教育素养1.教育目的观2.初中教育的性质和作用3.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修养4.初中的师生关系二、初中德育的实施1.初中生思想品德的特点2.初中德育的基本原则3.初中德育的实施途径4.初中德育方法的运用5.德育网络的建设三、初中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2.班主任的角色3.初中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和内容4.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四、初中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与少先队、共青团工作1.初中的课外校外活动2.中学课外校外教育工作3.初中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五、教学设计技能1.教学目标编制技能2.教案编制技能六、课堂教学技能1.导入技能2.讲授技能3.提问技能4.板书技能5.课堂小结技能6.教学管理技能七、教学评价技能1.课堂教学评价2.学生评价技能3.教学反思技能教育教学基础(小学教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我国的教育方针(第五条)2.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第八条)3.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第十七条)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第二十条)5.国家学业证书制度(第二十一条)6.国家学位制度(第二十二条)7.教师制度及其内容(第三十四条)8.受教育者的权利(第四十二条)9.受教育者的义务(第四十三条)10.学校危房致人伤亡的法律责任(第七十三条)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教师职业的界定(第三条)2.教师的基本权利(第七条)3.教师的法律义务(第八条)4.教师资格制度(第十条)5.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第十一条)6.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方法(第十三条)7.教师资格的剥夺与丧失(第十四条)8.教师聘任制度(第十七条)9.教师考核制度(第二十二条)10.教师考核的原则与方法(第二十三条)11.教师工薪制度(第二十五条)12.教师奖励制度(第三十三条)13.处分或解聘教师的法定事由(第三十七条)14.教师申诉制度(第三十九条)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义务教育制度的性质(第二条)2.实施义务教育的方针(第三条)3.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第十一条)4.免试和就近入学原则(第十二条)5.学校的设置和规划(第十五条)6.学校建设要求(第十六条)7.学校的均衡发展原则(第二十二条)8.学校不得违规收费和谋利(第二十五条)9.学生违规的处理方式(第二十七条)10.禁止体罚与侮辱学生(第二十九条)11.教师资格和职务制度(第三十条)12.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第三十一条)13.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第三十四条)14.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求(第三十六条)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未成年人享有的法律权利(第三条)2.保护未成年人应遵循的原则(第五条)3.保护未成年学生对学校的要求(第十八条)4.禁止加重未成年学生的学习负担(第二十条)5.禁止体罚未成年人等行为(第二十一条)6.学校的安全保障制度(第二十二条)7.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第二十三条)8.未成年人伤害事故的处理要求(第二十四条)9.对营业服务性场所的禁止性规定(第三十六条)10.优先救护未成年人原则(第四十条)11.学校侵权的法律责任(第六十三条)12.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法律责任(第六十九条)五、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一)感知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2.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二)记忆1.小学生记忆的发展特点2.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三)想象1.小学生想象的特点2.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四)思维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2.小学生思维基本过程(分类、比较、概括)的发展3.小学生思维品质及其培养(五)言语1.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与培养2.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与培养(六)注意1.注意的类型及小学生注意的特点2.注意规律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六、小学生的情意发展(一)情绪与情感1.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2.小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特点3.小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二)意志1.意志的品质2.小学生的意志特点3.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培养小学生的意志七、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一)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的涵义与基本心理成份2.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3.小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二)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作用与类型2.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3.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三)人际关系1.小学生亲子关系发展的特点2.小学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3.小学生师生关系发展的特点(四)品德心理发展1.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2.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3.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五)心理健康与辅导1.心理健康的涵义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3.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4.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八、小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因素1.遗传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制约2.教师应如何对待小学生的遗传差异(智力、气质、性别)(二)家庭因素1.家庭客观因素的影响2.家长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3.教师应如何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三)学校因素1.教师人格特征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2.教师期望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3.校风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4.同伴交往的影响(四)社会因素1.社会文化对儿童发展途径的影响2.文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教育教学技能(小学教师)一、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1.我国的教育目的2.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作用3.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修养4.小学的师生关系二、小学德育的实施1.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2.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3.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4.小学德育方法的运用三、小学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2.班主任的角色3.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和基本内容4.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四、小学课外校外活动与少先队工作1.小学的课外校外活动2.少先队的性质、基本任务与特点3.少先队教育活动4.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和条件五、教学设计技能1.教学目标编制技能2.教案编制技能六、课堂教学技能1.导入技能2.讲授技能3.提问技能4.板书技能5.课堂小结技能6.教学管理技能七、教学评价技能1.课堂教学评价2.学生评价技能3.教学反思技能。
医学综合知识 事业编天津

医学综合知识事业编天津一、简介在医学领域,事业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职业。
在天津地区,事业编医学综合知识的考试内容相对较为全面,覆盖了各个医学领域的知识,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卫生管理等。
通过事业编考试,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医学资格,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奠定基础。
二、考试内容事业编天津医学综合知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医学基础医学是医学的基石,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对人体结构、功能、生化代谢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并掌握临床医学知识至关重要。
2.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是医生实际应用医学知识进行诊断、治疗疾病的学科。
在事业编考试中,会涉及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药物使用等知识。
考生需要熟悉医学常用诊断方法、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3. 卫生管理卫生管理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支撑,包括医院管理、卫生政策、卫生法规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掌握医院管理、医疗资源分配、医疗政策等相关知识。
三、备考建议1. 制定计划备考事业编考试需要系统性地学习各个医学领域的知识,建议考生提前制定备考计划,并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证每个知识点都能够深入理解。
2. 多做题做题是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方式,考生可以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卷,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3. 注重复习复习是学习的关键,考生需要不断巩固已学知识,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全面掌握考试内容。
同时,定期进行自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四、结语事业编天津医学综合知识考试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考试,通过考试可以获得相应的医学资格,为未来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生需要全面准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以上是关于医学综合知识事业编天津的文档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毕业生报考《医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笔试科目,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方式、题型、时限医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采用闭卷纸笔考试方式,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单项选择题),考试时长10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 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臵作答一律无效。
三、医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介绍(一)测试内容医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主要测查与医疗卫生工作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交流理解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医学常识等部分。
交流理解能力:考察报考者迅速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材料含义;归纳概括材料主旨;推断材料的隐含信息;判断新观点是否与材料原意一致;判断语言情境中的人际关系本质;判断作者的倾向、意图、态度等。
判断推理能力:考察报考者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必备的逻辑判断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包括对文字材料及各种事物关系的比较、综合、演绎和归纳等。
信息处理能力:考察报考者认知和分析文字与非文字信息的抽象推理能力。
涉及对图表、数字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加工能力;以及在拥有不完全信息、模糊信息时,通过辨识、比较、提炼、计算、推断、挖掘等过程做出最佳决策的能力。
医学常识:考察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涉及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政策、卫生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题型介绍第一部分:交流理解能力第一种题型:片段阅读例题:医学界流行一句话,在美国买枪容易,但买抗生素很难。
然而,我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据了解,虽然经过多方的艰辛努力,我国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仍然高达80%,高于欧美国家20%~50%。
一些医生和患者甚至将抗生素视为万能药。
抗生素的滥用会造成细菌耐药性增强,致使抗生素在较短时期内失效。
目前我国每研制一个抗生素要10年,而细菌产生耐药性只需两年。
专家称:“如果我们再不对抗生素的使用加以控制,过不了多长时间老百姓看病吃药就没有有效的抗生素可以用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抗生素不是万能药,使用须谨慎B. 抗生素的管理存在漏洞,应提高其销售门槛C. 应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滥用抗生素的现象D. 细菌耐药性增强,抗生素研发面临困境(答案:C。
文段分析了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后果,说明控制滥用抗生素现象的急迫性和必要性。
)第二种题型:文章阅读例题:目前,全世界每天约有550万人正在忍受着各种疼痛的折磨。
各类疼痛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可能引发其他疾病。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疼痛只是一种伴发症状,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镇痛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因而常常忽视对疼痛的治疗,尤其是对轻、中度疼痛的治疗。
疼痛一般分为普通疼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
疼痛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精神失衡,使之产生忧郁、焦虑、烦躁及恐惧;疼痛还会影响患者各个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
严重的疼痛可影响消化道功能、植物神经功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大汗淋漓等。
剧烈或长期连绵不断的疼痛,可使人体某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乃至异常,造成生活质量下降,还会导致病人抑郁、残疾甚至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的概念,现已把疼痛称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指征。
疼痛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公众健康问题。
虽然对于疼痛的理论认识日益提高,但却难于将其有效治疗。
由于文化、个人态度、教育、政治以及思维逻辑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急性和慢性疼痛都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以亚洲国家最为严重,普遍存在阿片成瘾恐惧症。
WHO已经联合国际疼痛学会(IASP)和国际麻醉剂控制委员会一起呼吁降低阿片成本,改善对医用阿片类药物过分控制的现状。
IASP发起一个年度的“世界镇痛日”活动,目的是使“免除疼痛”的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加深对“免除疼痛是基本人权”的认识。
使“免除疼痛”成为法定权利,最好的措施就是立法。
实施全球疼痛治疗有赖于多种措施的结合,要推动世界范围疼痛研究和临床资料的发展,为全人类战胜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过去人们习惯性把镇痛药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
前者主要是作用在大脑和脊椎部位的阿片物质;后者主要是抑制外周组织环氧化酶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近年的研究证实阿片物质的外周组织局部镇痛作用及NSAIDs的中枢系统的镇痛作用。
因此,从镇痛药物是否具有成瘾进行分类可能更为确切,故将其分为阿片类镇痛药和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
下列关于“疼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疼痛是一种病症,治疗药物易让病人形成阿片瘾B. 疼痛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但疼痛又不能治疗C. 疼痛可以引发其他疾病,镇痛药也只是治标却不能治本D. 疼痛是人类五大生命指征之一,很多人却只能忍受其折磨(答案D。
“疼痛是一种病症”并未在文中体现,舍弃A;B选项前半句可以很容易从文意中推断出来,但是后半句的否定判断却没有依据;C选项前半句也没有问题,但是后半句与第一段文字相矛盾,“镇痛药只是治标”是片面的观点;排除前三个选项,只能选D。
)第二部分:判断推理能力第一种题型:逻辑判断例题:如果人体缺碘,就会发生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
过去我国缺碘人口达7亿多,从1994年起我国实行食盐加碘政策。
推行加碘盐十多年后,大脖子病的发病率直线下降,但在部分地区,甲亢、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却明显增多。
有人认为,食盐加碘是导致国内部分地区甲状腺疾病增多的原因。
以下哪项陈述为真,能给上述观点最强的支持?A. 我国沿海地区居民常吃海鱼、海带、紫菜等,这些海产品含有丰富的碘B. 甲亢、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患者应禁食海产品、含碘药物和加碘食盐C. 目前我国在绝大多数高碘地区已停止供应加碘食盐D. 某项调查表明,食盐加碘8年的乡镇与未加碘乡镇相比,其年均甲状腺病发病率明显增高(答案:D。
D项通过对比提供论据,说明食盐加碘可能是甲状腺病发病率明显增高的原因之一,加强了题干观点。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例题:恐惧症:对某种物体或某种环境的一种非理性、不适当的恐惧感。
一旦面对这种物体或环境时,尽管当时并无危险,恐惧症患者仍会产生一种极端的恐惧感。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恐惧症的是:A. 陈女士从小胆小,一次去乡下办事经过一户农家门口,突然一只狼狗钻出来凶狠地盯着她,吓得她立刻尖叫着跑开了B. 工程师小李每次看见印有深海的图片时,就感觉自己像臵身于深海中,四周都是幽暗深邃的海水,感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害怕得不敢再看那些图片C. 晚饭后,有点醉意的老张执意开车送大家回家,小王还没到小区门口就喊着要下车,他受不了那种害怕出车祸的压力D. 看了一部恐怖电影后,小钱觉得脑中总浮现电影里的场景,害怕得几天睡不好觉(答案:B。
恐惧症的定义要点是①非理性、不适当;②当时并无危险却产生极端恐惧感。
A项、C项当时面临危险,不符合要点②;D项恐惧感是由看恐怖电影造成,不是非理性,不符合要点①。
只有B项小李符合定义要点,属于恐惧症。
)第三种题型:图形推理例题:从选项中选出一个图片插入“?”处,使图片整体保持一定的规律。
A B C D(答案:B。
相邻两图存在翻转和旋转的关系,B项为正确答案)第三部分:信息处理能力第一种题型:编码识别例题:代码信息表编辑词汇201.过去式202.相似203.相同204.相反205.紧缩206.膨胀词汇表310.他(她)311.我们312.知道313.在线314.尝试315.偷窃316.信息317.职员318.相信319.全部320.准备321.宁愿322.高的323.好像324.寻找325.证明326.不是327.只有328.如果329.工作330.工作日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选出下面一串代码所代表的正确信息。
329,310,323,204 330A. 她似乎周末上班B. 他有些天工作的比平时晚C. 他似乎每周都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工作D. 我的店员以钟点工来工作(答案:A。
代码表示信息为“工作”,“他(她)”,“好像”,“相反”“工作日”。
根据信息我们可以看出“204 330”指代“非工作日”例如周末,休假等非正常上班时间,但并不是每周,因此删除C。
选项B 和D也没有充分利用代码所提供的所有信息。
)第二种题型:资料分析例题:图1 某医院职工文化程度构成如果该医院有职工1000人,那么本科学历的职工有多少人?A. 350B. 220C. 150D. 380(答案:A。
1000×35%=350。
)第四部分:医学常识例题:《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精髓是:A. 救人,至少不伤害B. 爱人与爱艺术平行C. 恪守职业道德D. 对病人要有同情心(答案:A。
)四、特别提示本次考试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辅导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