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子游戏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电竞行业市场规模、用户画像及发展趋势

中国电竞行业市场规模、用户画像及发展趋势一、电竞行业市场规模2019年中国整体电竞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电竞生态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
尽管疫情对2020年的电竞行业,尤其是线下环节造成一定影响,但得益于电竞游戏市场的稳定发展及游戏直播平台的收入增长,整体电竞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平稳的上升趋势。
自2017年以来,移动电竞游戏收入均占据整体电竞市场的主要部分。
同时,随着电竞越来越得到主流品牌的认可,电竞跨界合作趋势愈加明显,都为电竞生态注入更多活力,电竞生态市场占比稳步提升。
预计在2020年电竞生态市场将占整体电竞市场份额的29.1%。
世界级电竞赛事接连夺冠、电竞影视剧备受关注、自走棋类电竞游戏火爆,都推动着电竞不断出圈,并带动电竞用户的进一步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新用户的电竞习惯仍需一段时间培养。
2019年直播收入占到电竞市场总收入的9.2%,为电竞游戏的直接收入以外最大的收入来源。
电竞产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相继出台电竞产业相关政策为行业的发展提供规范引导。
2018年电子竞技正式成为雅加达亚运会的电子体育表演项目。
二、电竞行业用户画像2020年全球电竞观众总数将增长至4.95亿,同比增长11.7%,到2023年,电竞观众总数预计达到6.46亿。
随着电竞行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移动电竞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用户开始接触并关注电竞领域,电竞游戏成为许多女性用户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
女性用户群体的比例在未来几年将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除了游戏本身的趣味性之外,逐步完善的电竞赛事体系也为女性用户的增长提供了条件,女性除了占据电竞赛事观众席,也开始活跃于赛场之上,未来将有更多的女性力量活跃于电竞赛场。
2020年中国电竞用户(除学生等无收入人群)中,个人月收入在5000-8000元的占比最高,达到29.2%。
收入的增长也促进了消费水平提升,电竞用户个人月消费在1000-3000元的占比最高,达到43.5%。
电子游戏产业在文化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电子游戏产业在文化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作者:郑欣然来源:《财经界·中旬刊》2017年第10期摘要:电子游戏产业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这是很多人喜闻乐见的,电子游戏产业对文化经济发展的作用有目共睹。
本文从电子游戏产业的特点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入手,阐述了电子游戏产业和文化经济的概念和特点,从而阐述了电子游戏产业在文化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旨在为电子游戏产业发展提供个人的一得之见。
关键词:电子游戏产业文化经济软实力一、电子游戏产业(一)电子游戏产业特点电子游戏产业能够快速成长起来,取决于其内在特性。
首先,电子游戏产业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
众所周知,当人们生活在温饱线以下时,是没有金钱和精力考虑食品和衣物之外的其他消费方式的。
全球经济水平提升,给了电子游戏产业发展的空间。
其次,电子游戏产业符合当前人们的消费需求。
生活在快节奏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中的人们,需要一种便捷的释放空间,电子游戏这种消费方式应运而生了。
再次,电子游戏本身适合以产业化的形式发展。
电子游戏汇集了网络运营商、游戏生产商、游戏发行和运营商以及周边产业生产和运营商,有着成熟的盈利模式,能为所有参与运作的商人带来利润,因此,它是一种可以持续和规模化发展的新兴产业。
(二)国外电子游戏产业发展现状电子游戏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不断寻求新的商机的各国商人绝不会视而不见,随着这一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世界各国都在为不断提升这一产业的价值做出积极的努力。
美国长期稳固地占据着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的宝座,其经济发展自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对于电子游戏产业的发展,美国人更看重的是电子游戏的开发环节。
美国人在电子游戏开发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并且在开发过程中及时根据市场反响调整开发进度和产品体验,美国的电子游戏开发和运营商大多是分开的,运营商承担了更多的市场风险,开发商则相对风险较低。
实践证明,美国的这一做法取得重大成果,2008年的金融风暴是美国经济受到重创,而美国的电子游戏产业则逆流而上,取得骄人业绩。
当前电子手游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当前电子手游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作者:张若兰孙如楠石药灵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7年第12期摘要:随着手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手游逐渐兴起。
电子手游,以其便捷性、娱乐性吸引更多玩家进入的同时,吸引了更多投资商进入市场、投资开发新领域。
手游市场逐渐饱和,其问题也在日益凸显。
为解决电子手游出现的问题、改善手游市场现状,本文以“王者荣耀”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整理相应官网发布的数据、查找相关文献、开展市场调研等方式,找出手游市场面临的竞争、发展等问题。
由此提出加强创新、扩大市场等建议。
关键词:电子手游;发展趋势;出现的问题;对策一、电子手游的发展优势(1)客户巨多,市场庞大。
据调查显示,目前,全球手机的销售量已经超过10亿部,并且客户的使用量每天都在增加。
在如今的大多数国家里,手机用户都大大的超过了电脑用户。
手游开始抢夺电脑游戏,并且手机用户的游戏娱乐时间在逐渐增长。
电子手游已逐渐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娱乐方式,手机游戏潜在的市场逐渐增长[1]。
(2)网络连接,方便快捷。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也是智能手机时代。
手机只要有流量,或者无线网,就可以实现多人在线匹配游戏,随时随地开心玩乐,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潮流。
在现实生活中,手机远远要比电脑更便于携带,这便为手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拿出手机来玩局游戏。
既方便又快捷,满足了玩家对现代游戏的要求。
(3)娱乐性与较强的社交性。
截至目前来看,电子手游成功的打破了之前游戏单机的局势。
借助互联网的优势,现在的大多数手游更加具有社交性和娱乐性。
《王者荣耀》,《QQ飞车》等近年来较火的手机游戏大多都是需要大家共同的配合才能取得游戏胜利。
又因为QQ和微信的普及以及各各APP之间的联系,在打游戏之余,大家也可以通过网络认识各种游戏好友,充分扩展了大家的社交生活[2]。
二、电子手游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分析(1)手游增速基本停滞,玩家增长趋于饱和。
我国游戏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

我国游戏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广州证券创新融资部梁雪妮中国游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经历了20世纪末的初期形成期阶段,以及21世纪初的快速发展,现在中国的游戏产业处在成长期并快速走向成熟期的阶段,成为文化娱乐产业、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游戏行业以客户端网络游戏为主体,页面游戏和移动游戏徐梦发展。
随着网络快速发展和不断成熟,移动设备(手机)、3G网络的覆盖面扩大,我国游戏产业呈现快速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拥有庞大的受众基础,不仅形成日渐完善的产业链和相对成熟的产业发展环境,而且本巨大土原创游戏在实现由量变到质变跨越同时。
同时,游戏在游戏品种、数量、题材类型、市场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等方面,都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
由单一大型多人在线到网页游戏、社区游戏、手机网游等新品种不断的涌现,由以魔幻类游戏题材为主到益智、军事等游戏投放市场。
当前,电子游戏的网络化是全球性的大趋势。
无论是PC游戏还是电视机游戏,不管是在欧美、北美,还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游戏都是一个重要的潮流。
未来几年,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预计2013-2017年中国游戏市场仍将处于快速成长期,市场潜力巨大。
一、游戏行业定义游戏指在各种平台上的运作的电子游戏,它涉及电子游戏的开发、运营、销售等经济领域,并形成自己的产业链。
作为一种娱乐消费品,随着日益强大的网络经济,电子游戏经济已是娱乐产业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子游戏指用户通过 PC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终端设备进行娱乐的一种形式。
按照游戏运行平台的不同,电子游戏可以分成三大类:PC游戏、移动终端游戏和专用设备游戏。
PC 游戏是指用户通过在电脑上运行游戏软件,并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的娱乐方式。
其中,根据对网络的需求状况不同,PC 游戏又可分为单机和网络游戏。
PC 单机游戏也称电子游戏出版物,指的是以独立的电脑软硬件设备为依托,主要供单人或利用 IPX/SPX 协议供有限数量的用户在局域网中玩的游戏。
2024年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市场分析现状

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动漫和游戏是当今数字娱乐行业中最受欢迎的两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内容服务市场迅速崛起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对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显示,该市场的年度营收从2017年的X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Y亿元。
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增加,达到Z亿元。
这显示出该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趋势。
用户需求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市场的快速增长与用户需求的提升密不可分。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动漫和游戏内容,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
通过数字内容服务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动画片或玩游戏,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外出时。
主要产品该市场主要由动漫和游戏两大主要产品组成。
动漫方面,包括电视动画、网络动画、电影动画等形式;游戏方面则有手机游戏、电脑游戏、游戏主机等不同的平台。
这两个产品对于整个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渠道分布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市场的产品销售渠道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
线上渠道是指通过数字内容服务平台购买,用户可以在手机应用商店或电子商务网站上直接下载或订阅相关内容。
而线下渠道则包括实体店铺、游戏展会等。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线上渠道正逐渐成为用户首选。
竞争格局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几家知名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其中,国内的企鹅影视、爱奇艺、腾讯游戏等公司在市场份额上占据较大的比重。
然而,国外的Netflix、Steam等也正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渗透力度。
未来,随着更多企业进入该市场,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
市场挑战与机遇虽然该市场前景看好,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盗版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正版内容的销售。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
然而,市场也存在巨大的机遇。
例如,随着5G技术的普及,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市场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2017年移动游戏市场洞察-暨玩家社区平台发展的梳理与探讨(WeGame、Steam、TapTap)

主机平台:
电视、主机和 VR游戏
掌机平台:
掌机游戏
2013-2016全球各区域游戏市场规模及占比变化情况
大局观 价值链 驱动力 新趋势
亚太地区继续主导全球市场,占比47%,中国凭一己之力为亚太地区贡献了一半的份额, 占全球游戏收入的四分之一; 同时,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
全球各区域游戏市场规模(亿美元)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2013 2014 2015 2016
占比 29%
219
222
238
254
占比 26%
占比 24% 占比 47%
占比 25% 占比 42%
368
319
431
466
亚太地区
欧洲、中东、非洲
北美洲
拉丁美洲
亚太领跑与中国登顶的原因是人口与移动终端的普及:全球74亿人 口,23亿人拥有智能手机;其中亚太地区智能手机用户达11.1亿,占 比49%;中国达6.2亿,占比27%。而印度作为全球人口第二大国, 凭借潜在用户和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成为中国游戏厂商出海目的地
人工智能、VR/AR、大数据、云计算等
中国移动游戏也进入下半场——增量市场变存量市场
大局观 价值链 驱动力 新趋势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游戏,所谓的下半场论的核心只有一个:由增量市场变成存量市场,一字之 差,可整个场景完全变了
大局观
价值链
驱动力
新趋势
对标中国与全球数据 找出市场差距与缺口 分析差距深层次原因
以价值创造为导向 梳理市场生态图谱 分析细分环节趋势
从市场发展本质出发 梳理市场的不利因素 梳理市场原生驱动力
游戏行业市场调研报告游戏玩家特征和游戏市场竞争力

游戏行业市场调研报告游戏玩家特征和游戏市场竞争力游戏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游戏行业作为一个庞大的创意产业,经历了持续发展和蓬勃壮大的阶段。
本报告旨在对游戏行业的市场调研进行全面分析,重点关注游戏玩家特征和游戏市场竞争力。
二、游戏玩家特征调研分析1. 年龄分布:调研数据显示,游戏玩家群体的年龄分布较为广泛,有20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也有30多岁的成年玩家。
其中,20-30岁的年轻群体是游戏行业的主要消费人群。
2. 性别比例:男性在游戏行业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占游戏玩家总数的约75%。
女性玩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触及不同年龄段,并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3. 消费能力:游戏玩家消费能力的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玩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在游戏购买、道具获取等方面愿意进行消费。
然而,也有不少玩家更加注重游戏的可持续发展,更倾向于游戏内的竞争和社交体验而非对外投资。
4. 游戏偏好:根据对游戏玩家的调研显示,玩家对游戏类型的偏好因人而异。
一些玩家喜欢角色扮演类游戏,有的则偏爱射击类游戏。
同时,多元化的游戏类型刺激和满足了不同玩家群体的需求。
三、游戏市场竞争力调研分析1.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数据统计,全球游戏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电子游戏的市场价值不断攀升,逐渐成为影响全球娱乐产业的重要力量。
随着移动游戏和电子竞技的兴起,市场的规模和竞争也日益激烈。
2. 游戏出版商:在游戏市场中,游戏出版商是发行游戏产品的关键角色。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许多知名游戏出版商,如EA、腾讯、网易等。
这些出版商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技术实力,通过精心策划和市场推广,不断巩固自身竞争力。
3. 游戏品牌建设:游戏品牌建设对游戏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打造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游戏公司可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同时,游戏品牌的知名度和用户口碑也可以直接影响游戏销量和用户留存率。
4. 市场趋势和机遇:游戏行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呈现出多重市场趋势和机遇。
浅析国内外电子竞技产业现状

ia, Cool Master, Corsair, Alienware, SteelSeries, Ther⁃ maltake 等知名外设厂商)。现在这依然是一种较为流行的 网民线下聚会形式,并逐渐演变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
二、电子游戏与电子竞技市场规模介绍及报告 (一) 电子游戏市场规模介绍 本部分主要介绍世界区域的电子游戏市场整体规模,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指的是广义上的电子竞技市场, 即电子游戏市场,请读者注意区分。 根据 2007 年成立的全球游戏、电竞和互联网分析行 业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 Newzoo 的 2017 年报告显示,中国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游戏市场,中国电子游戏市场 整体收入达到了 275 亿美金,约合 1755 亿人民币。而全球 的电子游戏市场整体收入约在 1089 亿美金,约合 6951 亿 人民币。相较之下,根据美国电影协会 (MPAA) 发布的 报告显示,2017 年全球整体票房收入在 406 亿美金,约合 2591 亿人民币。 具体的各地区以及全球市场规模如图 1 所示。
图1
【作者简介】 孔子南,硕士研究生,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大数据新闻。
20
.10nation
从图中可以看到,亚洲和大洋洲占据了将近全球 50%
的电子游戏市场份额,其中单就中国市场而言,由于中国
的人口数量众多,加上网民基数巨大,贡献全球最大的电
275
湾地区)
2 美国
326
261
250
3 日本
126
120
125
4 德国
81
73
43
5 英国
66
62
42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我国作为全球电子游戏的 最大市场,但人均消费仍然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电子游戏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行业概览:移动游戏方兴未艾,千亿市场值得期待 (7)一、游戏是娱乐产业重要一环,创新不断涌现 (7)二、行业现状:移动游戏跃居第一大细分市场 (9)三、移动游戏进入稳健增长期,用户价值挖掘开启千亿市场 (12)第二节产业链分析:内容价值显现,优质研发商将从整合中胜出 (17)一、产业价值链分配:渠道优势减弱,研发商议价能力提升 (18)二、研发:市场整合加剧,优质研发商将胜出 (20)三、发行:业务模式面临转型,研运一体渐成趋势 (24)四、渠道:平台竞争愈发激烈,流量来源呈现多元化 (26)第三节产业趋势:游戏精品化时代到来,泛娱乐及出海打开成长空间 (29)一、用户需求助推品质升级,精品化研发大有可为 (29)1、游戏用户对于精品游戏的需求更加强烈 (29)2、游戏表现与操作模式:留给用户的第一印象 (34)3、社交性的加入:用户粘性提升之道 (34)4、游戏深度与平衡性:持续获取流水的关键 (35)二、IP立体化开发已成潮流,泛娱乐布局扩张产业价值 (37)1、IP游戏已成趋势,影游联动扩张IP价值 (37)2、IP合作向大娱乐化演进,长线运营带动游戏价值输出 (41)三、国际市场有待开拓,手游国际化扬帆起航 (42)1、国际市场蕴含广阔机遇,移动出海带来成长新空间 (42)3、国内厂商积极布局出海,专注海外研发模式将胜出 (45)4、智明星通:深耕海外游戏市场,研运并重模式打开国际市场 (47)第四节龙头经验:腾讯全产业链打造游戏精品,泛娱乐布局构建IP生态 (50)一、稳居国内游戏龙头,国际布局增添扩张动力 (50)二、全产业链布局移动游戏,精品制作不断涌现 (53)三、围绕泛娱乐生态广泛布局,营造IP多元共生模式 (58)第五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60)一、天舟文化:“娱乐+教育”双轮驱动的综合文化集团 (60)二、完美世界:影游业务双擎布局,泛娱乐生态逐步成型 (60)三、中文传媒:国企改革释放增长活力,精品化铸就移动出海龙头 (62)四、游族网络:转战手游带动新一轮增长,顶级IP布局泛娱乐生态 (64)五、宝通科技:收购易幻网络推进转型,乘手游出海之风扬帆起航 (66)图表目录图表1:电子游戏的分类 (7)图表2:现代游戏产业发展重要事件 (8)图表3:国内游戏用户规模(亿/%) (9)图表4:国内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亿元/%) (9)图表5:预计2016年全球游戏市场格局 (10)图表6:游戏行业各细分市场规模(亿元) (11)图表7:2016H1全球移动游戏市场份额 (11)图表8:各类游戏用户规模增速 (12)图表9:各类游戏市场规模增速 (13)图表10:移动游戏进入了稳健增长期 (14)图表11:国内移动游戏ARPU及增长率(元/%) (15)图表12:移动游戏产业链 (17)图表13:韩国移动游戏分发平台的变化 (18)图表14:国内与国际市场手游渠道抽成对比 (19)图表15:国内移动游戏CP规模及增速(万家/%) (21)图表16:2015CP市场格局 (21)图表17:2016Q2CP市场格局 (22)图表18:移动游戏研发商中传统端游厂商市场份额 (23)图表19:2015SP市场格局 (25)图表20:2016Q2SP市场格局 (25)图表21:2015移动游戏渠道玩家覆盖率 (26)图表22:现有渠道受到冲击情况 (27)图表23:轻度、中度、重度手游分类 (29)图表24:国内移动游戏用户游戏频率 (30)图表25:国内移动游戏用户日均游戏时长 (30)图表26:国内移动游戏用户使用场景 (31)图表27:国内移动游戏用户付费情况 (31)图表28:移动游戏平均寿命 (32)图表29:2015年移动游戏上线新品类型分布 (32)图表30:各类移动游戏MAU增长比例 (33)图表31:国内iOS畅销榜排名前十的中重度游戏数量 (33)图表32:画面等技术升级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 (34)图表33:不同类型的社交方式对比 (35)图表34:2015年IP手游占比 (38)图表35:2015年移动游戏IP来源 (38)图表36:国内手游IP项目联运案例 (40)图表37:游戏的泛IP布局 (41)图表38:《魔兽》电影的开发过程 (42)图表39:全球游戏市场规模及移动游戏占比(亿美元/%) (43)图表40:全球移动游戏用户分布(亿) (43)图表41:2015年海外主要区域移动游戏市场增速 (44)图表42:2008-2015年中国网络游戏国内国外市场销售收入对比 (45)图表43:中国手游企业国际化的四种模式及核心竞争力 (46)图表44:智明星通净利润(亿元) (47)图表45:COK在GooglePlay排名第五(2015.07) (47)图表46:智明星通海外游戏业务的发展历程 (48)图表47:腾讯游戏业务收入(亿元/%) (50)图表48:腾讯游戏业务收入结构 (50)图表49:2015Q4客户端游戏CP市场格局 (51)图表50:腾讯移动游戏市场份额 (52)图表51:2015年全球上市公司游戏收入排名(十亿美元) (52)图表52:腾讯游戏的全产业链布局 (53)图表53:QQ平均月活跃用户数 (55)图表54:微信平均月活跃用户数 (55)图表55:腾讯以社交为核心的生态系统 (56)图表56:2015年底APPStore热门游戏排行 (57)图表57:腾讯的泛娱乐IP运营的多元共生模式 (59)表格目录表格1:电子游戏各子行业的主要特征 (7)表格2:游戏产业的发展阶段 (12)表格3:不同游戏品类的发展阶段 (13)表格4:各国手游ARPU (15)表格5:国内移动游戏市场规模预测 (16)表格6:移动游戏产业的核心环节 (17)表格7:全球移动游戏市场内容和渠道的议价能力比较 (18)表格8:国内移动游戏分发渠道流水分成比例 (19)表格9:梦幻西游2015Q2在各平台的排名情况 (20)表格10:端游厂商的手游转型 (23)表格11:苹果AppStore游戏中国区畅销榜Top10(以2016年Q2为例) (24)表格12:移动游戏发行商的分类 (24)表格13:移动游戏发行厂商的研运一体化布局 (26)表格14:移动游戏渠道商分类 (28)表格15:游戏深度与平衡性示例 (36)表格16:各类游戏特点评价 (36)表格17:主要手游研发商所获得的IP (39)表格18:各类IP改编为移动游戏的优缺点比较 (39)表格19:《魔兽》游戏改编电影需要克服问题 (42)表格20:2016年世界各地互联网用户及渗透率 (44)表格21:世界主要新兴市场移动游戏开发前景分析 (44)表格22:2016Q2国内移动游戏出海排名情况 (46)表格23:2016年6月安卓平台游戏活跃用户排行 (54)表格24:2016年腾讯公布的代理游戏作品 (54)表格25: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2016年泛娱乐布局 (58)表格26:完美世界财务报表 (61)表格27:中文传媒财务报表 (63)表格28:游族网络财务报表 (65)表格29:宝通科技财务报表 (67)第一节行业概览:移动游戏方兴未艾,千亿市场值得期待一、游戏是娱乐产业重要一环,创新不断涌现游戏作为人类的休闲娱乐活动,自古以来就伴随人类社会而存在。
而现今的游戏大多是指各类平台上的电子游戏。
电子游戏行业融合了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受众文化消费需求,并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
作为一种娱乐消费品,电子游戏已经发展成为娱乐产业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按照游戏运行平台的不同,电子游戏可以分成PC游戏、移动端游戏和主机游戏。
PC游戏是指用户在电脑上运行游戏软件进行娱乐的方式,根据是否接入网络和运行环境,可以进一步分为单机游戏(不接入网络)、客户端游戏(接入网络,游戏客户端运行)和网页游戏(运行网络,网页浏览器运行);移动端游戏包括运行在智能手机和Pad 等智能终端的游戏;主机游戏则运行在游戏专用设备之上,包括掌机游戏和家用主机游戏,这类游戏在欧美日地区较为流行。
图表1:电子游戏的分类资料来源:盛大官网,索尼官网,腾讯游戏,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表格1:电子游戏各子行业的主要特征资料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整理现代游戏产业历经了将近50年的发展历史。
1971年,雅达利推出了史上第一款街机Pong,并随后于1977年推出Atari2600,大获成功,带动了全球电子游戏的热潮;1990年代家用电脑开始普及,1991年成立的暴雪先后推出《暗黑破坏神》、《魔兽争霸》、《星际争霸》等经典游戏作品并畅销全球,标志着PC游戏崛起。
国内的游戏产业在1990年代中期起步,以1995年台湾大宇公司推出《仙剑奇侠传》为标志,此后国内游戏产业开始兴起;2000年之后,国内的网络游戏时代到来,盛大、网易、完美世界等厂商不断推出端游大作;2012年,在移动互联的浪潮之下,国内手游市场爆发,一系列标杆手游作品涌现;2015年,VR/AR游戏开始受到业界关注,《PokemonGo》的问世更是令业界对于游戏产业新媒介的出现充满期待。
图表2:现代游戏产业发展重要事件资料来源:暴雪官网、盛大官网、任天堂官网,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二、行业现状:移动游戏跃居第一大细分市场2015年,国内游戏用户规模达到5.34亿人,同比增长3.3%;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到1407亿元,同比增长22.9%;2016年上半年,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到788亿元,同比增长30.1%。
从国际市场的格局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游戏市场。
根据测,2016年全球的游戏市场规模将为996亿美元。
其中,中国市场为244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比重为24.5%,超过亚太其他地区和北美市场,位居全球第一。
图表3:国内游戏用户规模(亿/%)资料来源:游戏工委,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4:国内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亿元/%)资料来源:游戏工委,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5:预计2016年全球游戏市场格局资料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国内的游戏市场主要分为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和移动游戏三大类。
从各类游戏的占比来看,2016年上半年,客户端游戏市场规模为281亿元,占比35.7%;网页游戏规模101亿元,占比12.8%;移动游戏规模为375亿元,占比47.6%。
移动游戏首次超越客户端游戏,成为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
从全球移动游戏的数据来看,截至2016年上半年,国内移动游戏在全球市场的占比达到28%,超越北美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综合而言,移动游戏已经跃居国内最大细分市场、全球最大区域市场,是国内游戏市场进一步增长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