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 第五单元知识清单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一、分数混合运算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2.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如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小数化分数: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

2.分数化小数:分子除以分母,能除尽的就化成小数。

小数位数与分母的位数有关,如分母是2、4、5等,分母只含2和5时,能化成有限小数;其他情况下,只能化成无限循环小数。

三、百分数1.百分数的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的比值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

如增加20%的量是多少,实际上是增加了0.2倍,所以20%表示的是倍数关系。

3.在百分数中,百分号前面的数是整数,如50%、120%;带百分号的数不一定是整数,如25%(0.25)、140%(1.4)。

四、圆的认识1.圆的定义:平面上所有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点的集合。

这个定点叫做圆心,定长叫做半径。

2.圆的基本性质:(1)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2)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3)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3.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1)圆的周长C=2πr(r为半径);(2)圆的面积S=πr²(r为半径)。

4.圆的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经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其对称中心。

5.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该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即CD⊥AB于D,则AD=BD,AC弧=BC弧。

6.圆心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7.弦、弧、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弧相等,相等的弧所对的弦相等;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5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5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一、负数二、百分数(二)三、圆柱与圆锥四、比例五、鸽巢问题六、整理与复习1.负数的认识2.解决问题1.折扣和成数2.税率和利率3.解决问题1.圆柱2.圆锥3.解决问题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正比例和反比例3.比例的应用1.数与代数2.图形与几何3.统计与概率4.数学思考5.综合与实践1.理解鸽巢原理2.补充牛吃草问题人教版小数六下第一单元负数负数的认识1.正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1)正负数的意义(2)正数的读写正数比0大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比0小用正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要先规定哪种量为正,如果一种量为正,那么另一种与它相反的量就用负数表示。

2.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和0(1)正方向(2)原点(3)单位长度注意:可以用数轴来进行负数的加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1)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2)准确表示负数的含义(3)用正负数计算三要素人教版小数六下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1.圆柱2.圆锥(1)认识(2)表面积(3)体积(1)认识(2)体积(3)解决问题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围成的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A.特征圆柱的侧面是曲面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B.侧面展开图圆柱的侧面沿高线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圆柱的侧面沿斜直线剪开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A.含义: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的侧面积个两个底面积之和B.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x2S表=S侧+2S底=S侧=C底面xh=C.应用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A.含义: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的体积B.公式推导: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V=Sh圆锥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底面,一个侧面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圆锥只有一条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x高x v=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底等体积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2倍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2/3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3倍=圆锥的高比圆柱的高多2倍圆柱的高是圆锥的高的1/3=圆柱的高比圆锥的高矮2/3等高等体积的圆柱和圆锥圆锥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3倍=圆锥底面积比圆柱底面积多2倍圆柱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1/3=圆柱底面积比圆锥底面积少2/3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求圆锥的体积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求圆锥的体积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求圆锥的体积人教版小数六下第四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正比例和反比例3.比例的应用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基本性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的方法A.假设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B.计算内项的积和外项的积是否相等C.若相等,则是比例,不相等则不是正比例反比例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A.含义B.特点(k是一定的)A.含义B.特点xy=k(k的值一定)两个量同时变大或者变小一个量变大另一个量变小A.找变量B.看定量C.判断同方向变化还是反方向变化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用性质学会解比例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A.含义B.分类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分数或者数字比的形式图上线段注明a.按表现形式分b.按实际距离缩小还是放大分缩小比例尺放大比例尺C.计算方法图上距离:实际距离A.含义a.图形形状不变,大小变大就是图形的放大b.图形形状不变,大小变小就是图形的缩小B.按比例放大或者缩小的方法1数,数原图形每边各占几格2算,按比计算每边占几格3画,根据计算的结果画图A.判断属于正比例还是反比例B.根据相应的意义列出比例式(即方程)C.解比例D.检验并写出答语。

六年级第五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第五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第五单元知识点在六年级的学习中,第五单元的知识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一单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同学们的知识积累和思维拓展有着关键作用。

一、数学知识点1、圆的认识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圆有圆心、半径和直径。

圆心用字母“O”表示,半径用字母“r”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

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2 倍,即 d = 2r。

2、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指的是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 C =πd 或 C =2πr,其中π是圆周率,通常取值 314。

3、圆的面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S =πr²。

在计算圆的面积时,需要先求出半径,然后再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4、扇形扇形是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

扇形的面积公式为 S =(n/360)×πr²,其中 n 是圆心角的度数。

二、语文知识点1、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在阅读文章时,要学会分析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展开叙述的。

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选材、结构、写作手法等来理解。

2、写作时如何围绕中心意思来写在写作之前,首先要确定好中心意思,然后围绕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

可以从不同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表达中心,同时要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学习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中心意思比如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点明中心,中间详细阐述,结尾总结升华;也可以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来突出中心。

三、英语知识点1、一般过去时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其标志词有 yesterday(昨天)、last week(上周)、ago(以前)等。

谓语动词要用过去式,规则动词的过去式一般在词尾加 ed,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需要特殊记忆。

2、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1)一般情况下,在动词原形后加 ed,如:play played 。

新教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知识点归纳总结鸽巢问题

新教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知识点归纳总结鸽巢问题

新教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知识点归纳总结鸽巢问题
新教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知识点归纳总结鸽巢问题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新教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教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知识点归纳总结:鸽巢问题
1、鸽巣原理是一个重要而又基本的组合原理,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①什么是鸽巣原理?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入手, 把3个苹果放在2个盒子里, 共有四种不同的放法,如下表:
放法盒子1盒子2
130
221
312
403
无论哪一种放法, 都可以说“必有一个盒子放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

这个结论是在“任意放法”的情况下, 得出的一个“必然结果”。

类似的, 如果有5只鸽子飞进四个鸽笼里, 那么一定有一个鸽笼飞进了2只或2只以上的鸽子。

如果有6封信, 任意投入5个信箱里, 那么一定有一个信箱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新教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小朋友们有所启发!。

六年级下册五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五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五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五单元知识点
随着六年级学习的推进,学生们即将开始了解一些新的知识点。

本文
将为大家介绍六年级下册五单元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数字的扩展与认识
在这一单元,学生们将学习数字的扩展与认识,掌握亿与万亿的概念,并能利用已知数字,推测更大数字的大小及数量关系。

二、平面图形的认识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们将接触到更加复杂的平面图形,学会认识正六
边形、正八边形等多边形图形,并且能够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三、物质的分离与组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为物质的分离与组成,学生将学习一些基本的分离
技术,如过滤、蒸发、沉淀等,还将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特性。

四、食品与营养
本单元将学习有关食品与营养的知识,学生将了解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掌握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并且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健康食品。

五、地球的外部作用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们将学习有关地球的外部作用,如地震、火山、
平原、盆地的形成等,还将了解它们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

以上五单元是六年级下册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们的
科学素养与综合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家长与老师应该积极配合,帮
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测试卷及答案

第五单元知识点1、鸽巢问题(1)鸽巣原理无论哪一种放法, 都可以说“必有一个盒子放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

这个结论是在“任意放法”的情况下, 得出的一个“必然结果”。

类似的, 如果有5只鸽子飞进四个鸽笼里, 那么一定有一个鸽笼飞进了2只或2只以上的鸽子。

如果有6封信, 任意投入5个信箱里, 那么一定有一个信箱至少有2封信。

我们把这些例子中的“苹果”、“鸽子”、“信”看作一种物体,把“盒子”、“鸽笼”、“信箱”看作鸽巣, 可以得到鸽巣原理最简单的表达形式。

②利用公式进行解题:物体个数÷鸽巣个数=商……余数至少个数=商+12、摸2个同色球计算方法。

①要保证摸出两个同色的球,摸出的球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数多1。

物体数=颜色数×(至少数-1)+1②极端思想:用最不利的摸法先摸出两个不同颜色的球,再无论摸出一个什么颜色的球,都能保证一定有两个球是同色的。

③公式:两种颜色:2+1=3(个)三种颜色:3+1=4(个)四种颜色:4+1=5(个)这里输入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纸上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56分)。

1.一只袋子里有许多规格相同但颜色不同的玻璃球,颜色有红黄绿三种,至少取出()个球才能保证有2个球的颜色相同。

2.抽屉里有4枝红铅笔和3枝蓝铅笔,如果闭着眼睛摸,一次必须拿()枝才能才能保证至少有1枝蓝色铅笔。

3.从8个抽屉里拿出17个苹果,无论怎么拿,我们一定能拿到苹果最多的那个抽屉,从它里面至少拿出()个苹果。

4.从()个抽屉中拿出25个苹果,才能保证一定能找出一个抽屉,从它当中至少拿出7个苹果。

5.一个联欢会有100人参加,每个人在这个会上至少有一个朋友。

那么这100人中至少有()个人的朋友数目相同。

6.一个口袋里有四种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小球。

每次摸出2个,要保证有10次所摸的结果是一样的,至少要摸()次。

7.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珠子各4颗混放在口袋里,为了保证一次能取到2颗颜色相同的珠子,一次至少要取()颗。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六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主要涵盖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复习。

一、语文知识点1. 成语:学习了一些常用的成语,如功夫、五颜六色、相见恨晚等,通过学习与运用这些成语,能够丰富写作表达,提高语言语感。

2. 词语辨析:学习了一些相近词的区别与运用,如故意与刻意、记取与记忆等,通过对这些词语的辨析,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口号:了解了一些有意义的口号,如安全第一、文明出行等,通过掌握这些口号,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二、数学知识点1. 三角形的判断:学习了如何根据三条边的长度来判断三角形的种类,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通过掌握这些判断方法,能够正确解答与三角形相关的数学题目。

2. 分数的加减:学习了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如分数的通分、分数的约分等,通过练习这些运算,能够提高分数运算的能力。

3. 数据和图表的分析:学习了如何通过数据和图表来获取信息,如统计图、条形图等,通过分析和理解这些图表,能够正确把握信息,提高数学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英语知识点1. 完成句子:学习了如何根据给定的词语填写句子的空缺部分,通过这种练习,能够提高英语句子的构建能力和词汇积累。

2. 阅读理解:学习了如何通过阅读短文来回答问题,通过练习阅读理解,能够提高英语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3. 日常用语:学习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语表达,如问候语、道谢等,通过掌握这些用语,能够在英语交流中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科学知识点1. 植物的繁殖:学习了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如种子繁殖、营养繁殖等,通过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能够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2. 物体的力学:学习了物体的平衡与不平衡状态,了解了力的作用和平衡条件,通过这些学习,能够理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3. 气象与气候:学习了天气的变化与气候的形成,通过对气象和气候的了解,能够更好地预测天气变化,提高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

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五章,第六章每一节的知识点总结

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五章,第六章每一节的知识点总结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章,第六章每一节的知识点总结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章每一节知识点知识点一、正比例的意义及应用理解掌握:(1)正比例的定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在除法中是叫做商)一定,那么这两个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

(2)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式可用x/y=k。

(3)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应用方法:1、判断两个是否相关联;2、判断这两个量的比值是否一定,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关系;反之不成正比例关系。

(简说:用除法,商一定,成正比)知识点二、正比例的图像理解掌握: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直线。

从图像中,可以直观看到两种量的'变化情况,由一个量的值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另一个量的值。

知识点三:反比例的意义及应用理解掌握:(1)反比例的定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那么这两个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反比例关系。

(2)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反比例关系式可用x×y=k。

(3)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应用方法:1、判断两个是否相关联;2、判断这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关系;反之不成反比例关系。

(简说:用乘法,积一定,成反比)数学大数的认识知识点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如果有n(n是大于0的自然数)个“鸽笼”,要保证有一个“鸽笼”至少放进了(k+1)(k是大于0的自然数)个物品,那么至少需要有(kn+1)个物品。
3.(分放的物体总数-1)÷(其中一个鸽笼里至少有的物体个数-1)=a……b(b<a),a就是所求的鸽笼数。
4.利用“鸽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①构造“鸽巢”,建立“数学模型”;②把物体放入“鸽巢”,进进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
提示:解决“鸽巢问题”的关键是找准谁是“鸽笼”,谁是“鸽子”。
一、鸽巢问题
1.把n+1(n是大于0的自然数)个物体放进n个“鸽笼”中,总有一个“鸽笼”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
2.把多于kn(k、n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个物体放进n个“鸽笼”中,总有一个“鸽笼”至少放进(k+1)个物体。
二、鸽巢问题的应用
1.如果有n(n是大于0的自然数)个“鸽笼”,要保证有一个“鸽笼”至少放进了2个物品,那么至少需要有n+1个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