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耳鼻喉》教学大纲(本科)

《耳鼻喉》教学大纲(本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代码:3120B学分与学时:1.5分,36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见习12学时课程性质:必修授课对象: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目标:1、认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历史、现状与发展,学科的范畴与特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处理原则,认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与临床其口腔学科的联系。

2、学习和掌握耳鼻咽喉头颈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3、学习和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疾病的症状、体征、诊断和治疗。

教学要求:1、形态与功能:要求能够说明:1、外鼻、鼻腔和鼻窦的构造;2、鼻腔功能和嗅觉传导通路;3、咽的构造及淋巴组织和喉的构造并图示;4、咽喉功能及神经支配;5、外耳、中耳及内耳的构造并图示;6、听觉机构和传导通路。

要求能够概述:平衡觉的感觉机构和传导通路。

2、诊断和主要检查:要求能够说明:1、鼻腔、咽部、喉腔、外耳道、鼓膜的诊察并操作;2、听力检查。

3、症状:要求能够说明:引起鼻塞、鼻出血、咽痛、声嘶、耳聋、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疾病及临床表现。

眩晕、吞咽困难的原因。

4、疾病:1、鼻部要求能够说明:①鼻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②鼻出血的发病原因、好发部位及治疗方法;③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④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能够概述: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

2、咽喉部要求能够说明:①急、慢性扁桃体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发症的诊断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②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③喉阻塞的原因、治疗原则,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④鼻咽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⑤喉癌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能够概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症状和诊断。

3、耳部要求能够说明:①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颅内外并发症的名称、临床表现;③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断。

耳鼻咽喉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大纲Otolaryng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17110121 课程总学时32(理论总学时20/实践总学时12)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1.5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影像、麻醉、法医、眼专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是研究耳鼻咽喉-头颈外诸器官疾病。

教学的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耳鼻咽喉-头颈外诸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知识,着重我国“四炎一聋”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按温州医学院麻醉、影像、法医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本学科总教学时数20学时,讲授20学时。

各章讲课时间分配可参考下表: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内容时数1、绪论耳鼻咽喉科特点及新进展10M2、鼻应用解剖(外鼻静脉回流特点、鼻腔顶壁、内侧壁及外侧壁30M 2学时3、鼻腔炎性疾病25M4、鼻粘膜高反应性疾病(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15M1、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鼻窦炎30M2、颅内眶内并发症、脑脊液鼻漏10M 2学时3、鼻出血10M4、鼻腔鼻窦良性肿瘤(重点:内翻性乳头状瘤)10M5、鼻腔鼻窦恶性肿瘤20M1、鼻内镜理论基础及手术15M2、食管、气管应用解剖10M2、喉、气管、支气管异物30M 2学时3、食管异物临床表现及处理10M4、颈部创伤15M1、咽应用解剖及生理20M2、咽炎、咽异感症的鉴别诊断及处理15M3、急、慢性扁桃体炎、周围脓肿、咽后脓肿表现、并发症及治疗35M 2学时4、腺样体肥大。

10M1、鼻咽纤维血管瘤5M2、鼻咽癌25M3、颈部肿块30M 2学时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20M1、喉应用解剖及生理(喉软骨支架、喉内肌、声门分区及声门旁隙)30M2、喉炎症性疾病(急慢性喉炎、会厌炎、小儿急性喉炎)35M 2学时3、喉麻痹15M1、喉良性肿瘤10M2、喉恶性肿瘤(包括喉咽恶性肿瘤)30M3、喉梗阻20M 2学时4、气管切开术20M1、耳应用解剖30M2、耳生理15M3、耳外伤10M 2学时4、分泌性中耳炎25M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5M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25M3、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20M 2学时4、耳源性眩晕(梅尼埃病)20M1、周围性面瘫15M2、侧颅底肿瘤15M3、中耳癌,听神经瘤20M 2学时4、耳聋的防治30M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到耳鼻咽喉-头颈部诸器官病病中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原则。

2023年《眼耳鼻喉科护理》课程标准

2023年《眼耳鼻喉科护理》课程标准

2023年《眼耳鼻喉科护理》课程标准一、本课程的性质《眼耳鼻喉科护理》是一门具有明显专科特色的护理基础课程,学好本课程对护理学生的专科护理实践具有重要的临床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以眼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与护理相结合,在讲授各科系统常见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的基础上,重点强调眼耳鼻喉科常见多发病术前术后的护理与健康指导,护理部分均采用护理程序的方式授课,力求突出护理特色,强调病人的整体护理与专科护理,反映出现代护理的整体观点。

二、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学习和从事五官科护理工作,必须树立整体观念,注意全身与局部关系,了解药物史、家族史和环境因素,了解和掌握五官科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和规律,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培养学生自学、观察、思维表达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同时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三、本课程教学跟相关课程的衔接《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健康评估》、《内科学》、《外科学》。

四、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分配表五、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眼科基础知识1.识记眼球的解剖结构和生理。

2.识记角巩膜缘的解剖结构特点和房水的循环途径。

3.识记眼睑组织学和结膜、泪道解剖结构特点。

4.识记眼部检查和视功能检查的主要内容。

5.理解常用护理操作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6.理解视路的传导通路。

7.理解眼眶骨壁的结构及与眼眶内神经、血管的关系。

8.理解眼外肌解剖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第二章眼睑及泪器病患者的护理1.识记睑腺炎、睑板腺囊肿、急性泪囊炎、慢性泪囊炎的概念。

2.识记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睑缘炎、睑内翻和倒睫、睑外翻和眼睑闭合不全、上睑下垂、泪囊炎的病因、发病机制、护理评估及治疗要点。

3.识记睑腺炎切开排脓时切口的位置及方向。

4.理解泪道阻塞或狭窄的常见原因,并进行护理评估。

5.运用能运算本章所学的知识为睑腺炎及泪囊炎患者制订完善的护理计划。

能判断泪道冲洗时泪道是否通畅及可能阻塞的部位。

《眼耳鼻喉口腔科》课程标准

《眼耳鼻喉口腔科》课程标准

《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课程标准编写人:审核人: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模块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一、课程理念《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是介绍对眼、耳、鼻、喉、气管、食管疾病病人的整体护理和防治知识的一门学科。

内容包括眼科护理学及耳鼻喉科护理学二部分。

其重点在于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强化预防战略,把三级预防观念贯彻始终,并融医疗、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

在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培养应用型人才及其创新能力摆到突出位置。

教学过程中,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使其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一、课程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眼耳鼻喉口腔科常见疾患护理评估的程序和内容、主要护理问题的内容和意义;熟悉常见疾患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理解护理措施制定方法和实施原则,护理效果的评价手段和改进方法;了解眼耳鼻喉口腔科常见疾患的主要发病因素、主要的病理过程和相关的解剖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实施常用眼耳鼻喉口腔科的护理操作技术、常用检查配合、诊疗器械的应用能力;学会观察眼耳鼻喉口腔科病人的症状、体征,识别病情变化,对危重病人做出应急处理;能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协助和指导病人进行自我保健并开展健康教学,为家庭、社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

3.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热爱护理专业和护理工作,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奉献精神;具备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病人具有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基本要求:掌握眼球及附属器的解剖、组织和视路径和瞳孔路径;掌握眼的神经支配和瞳孔反射;熟悉眼球及其附属器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熟悉眼球及其内容物的生理特点和功能;了解眼的各部组织的解剖等学习内容。

耳鼻喉教学大纲(完美教案)

耳鼻喉教学大纲(完美教案)

一、总论学时分配:3学时一、目的与要求掌握:1、与耳鼻咽喉关系密切的脏腑经络。

2、耳鼻咽喉病主要的病因病机。

3、耳鼻咽喉病的诊断要点。

4、耳鼻咽喉病常用的内治法、外治法。

熟悉:1、耳鼻咽喉局部四诊内容。

2、耳鼻咽喉病的针灸及其他疗法。

了解:《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学科特点及发展简史。

二、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强调与耳鼻咽喉关系最密切的脏腑,它们之间的所属、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关系;行经耳鼻咽喉的主要经络。

强调耳鼻咽喉病主要的病因病机特点:外因中的外伤、异物,内因中的官窍间疾病相传;病机中的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痰浊、瘀血导致的实证或虚实夹杂证。

强调耳鼻咽喉病的诊断要点: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局部辩证与整体辩证相结合、局部四诊与全身四诊相结合的原则。

强调耳鼻咽喉常用的内治法及相关药物、代表方剂;常用外治法。

一般讲解:讲解耳鼻咽喉局部四诊,常见症状体征,针对它们特点的辨病与辩证。

讲解耳鼻咽喉的针灸及其他疗法。

简述学科发展简史。

教学难点:耳鼻咽喉疾病的病机特点、诊断原则及临床实际运用。

三、思考题:1.简述耳鼻咽喉分别与其最密切的脏腑,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关系。

2.简述耳鼻咽喉的主要病因病机及其专科特点。

3.简述耳鼻咽喉常用内、外治法。

二、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及生理第一节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时分配: 1 学时一.目的与要求掌握:中耳的应用解剖,耳的生理功能(听觉功能、平衡功能)。

熟悉:外耳(耳廓、外耳道)、内耳(骨迷路、膜迷路)的解剖结构了解:外耳、中耳、内耳的血供、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

二.教学内容重点讲解:中耳的应用解剖(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气房),耳的生理功能(听觉功能、平衡功能)一般讲解:外耳(耳廓、外耳道)、内耳〔骨迷路(耳蜗、前庭、骨半规管)、膜迷路(膜蜗管、椭圆囊与球囊、膜半规管)〕的解剖结构。

教学难点:中耳、内耳解剖;重要结构的空间形态及毗邻关系、生理功能。

三.思考题:1.简述鼓室的6个壁。

2.中耳包括那几个部分?3.耳有哪些生理功能?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及生理第二节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时分配: 1 学时一.目的与要求掌握:鼻腔的解剖(易出血区、窦口鼻道复合体),鼻窦的组成熟悉:外鼻的结构,鼻腔的生理功能。

耳鼻喉科学教学大纲

耳鼻喉科学教学大纲

《耳鼻喉科学》教学大纲第一章鼻的应用解剖学、生理学[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鼻腔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熟悉:1. 外鼻、鼻窦的应用解剖。

了解:1. 外鼻的支架,嗅区和呼吸区,前颅底与各鼻窦的毗邻关系,鼻的主要生理功能。

[重点]1. 鼻腔四壁结构,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

2. 鼻窦分组及窦口位置。

{难点]1. 鼻腔四壁结构,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

[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详细讲解:危险三角区静脉回流。

鼻腔四壁结构,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

鼻窦分组及窦口位置。

重点讲解:鼻腔四壁结构,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

鼻窦分组及窦口位置。

1.一般讲解:外鼻、鼻前庭、鼻腔,鼻窦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鼻生理:呼吸功能、嗅觉功能、共鸣功能、保护功能。

第二章鼻的症状学[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鼻科疾病的常见症状。

了解:1. 鼻科症状在临床疾病中的评估。

[重点]1. 鼻科疾病的常见症状。

{难点]1. 鼻科症状在临床疾病中的评估。

[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鼻塞、流涕、鼻出血、嗅觉障碍、鼻源性头痛。

2重点讲解:鼻塞、流涕、鼻出血、嗅觉障碍、鼻源性头痛。

第三章鼻部疾病第一节:鼻炎、鼻中隔偏曲[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各型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2. 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熟悉:1. 急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的诊治要点。

了解:1. 萎缩性鼻炎的病因及防治。

2. 鼻骨骨折的处理。

[重点]1. 各型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2. 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难点]1. 萎缩性鼻炎的病因及防治。

[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急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2重点讲解:急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3一般讲解:鼻骨骨折的处理。

第二节:鼻出血[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鼻出血的局部和全身病因。

本科生耳鼻喉教学大纲

本科生耳鼻喉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耳鼻喉科学2. 课程性质:医学基础课程3.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耳鼻喉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正确处理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1. 学时安排: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

2. 课程内容:(一)绪论1. 耳鼻喉科学的范围和任务2. 耳鼻喉科疾病的特点3. 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原则(二)耳科学1. 耳的结构与功能2. 外耳疾病- 外耳道炎- 耳疖与耳后骨膜下脓肿- 耳郭假囊肿3. 中耳疾病- 急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 - 鼓室硬化症4. 内耳疾病- 耳鸣与耳聋 - 梅尼埃病- 耳石症(三)鼻科学1. 鼻的结构与功能2. 鼻炎- 慢性鼻炎- 鼻窦炎3. 鼻出血4. 鼻中隔偏曲5. 鼻息肉6. 鼻咽部疾病- 鼻咽癌(四)咽喉科学1. 喉的结构与功能2. 喉炎3. 喉癌4. 咽炎5. 咽部肿瘤6. 食管疾病- 食管癌(五)头颈肿瘤1. 脑肿瘤2. 鼻咽癌3. 口腔癌4. 颈部肿瘤(六)耳鼻喉科常见症状和体征1. 耳鸣与耳聋2. 鼻出血3. 咽痛4. 喉痛5. 声音嘶哑(七)耳鼻喉科诊断技术1. 视听检查2. 鼻内镜检查3. 喉镜检查4. 耳内镜检查5. 耳鼻喉科影像学检查(八)耳鼻喉科治疗技术1. 耳鼻喉科手术基本技术2. 耳鼻喉科药物治疗3. 耳鼻喉科物理治疗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耳鼻喉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断能力。

3. 实验教学法:通过耳鼻喉科实验,使学生掌握耳鼻喉科的基本操作技能。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耳鼻喉科临床问题,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5. 查体教学:教师示范耳鼻喉科查体方法,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四、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考试内容涵盖课程内容,考试形式为笔试。

2.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课程标准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课程标准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X243103 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 修课方式:限选 总学分数:2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1 .课程简介《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是一门研究眼、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口腔疾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的医学科学,它既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多层次地对眼科、耳鼻咽喉、口腔科三门学科知识进行讲述与阐释,每篇主要内容按照应用解剖与生理、检查法、疾病学编写。

体现〃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定〃(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

与基础医学及其他临床学科之间皆有联系。

2 .课程性质《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以《人体解剖学》、《诊断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眼科和耳鼻咽喉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具备对眼科和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初级诊治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前面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共36学时。

3 .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之一。

4 .课程作用《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设计思路 1 .课程设计理念适用专业:临床医学课程类别:专业课教学时数:36学时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我们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我们进行了基层医院医生的需求调查,确定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目标结合临床一线医生讨论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对接的教学理念,即:授课前学生了解未来岗位知识需求,授课中有目的地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名称及代码
中文名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英文名称:《Otorhinolaryngology》
(二)学时及适用对象
课程总计18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三)课程的地位及性质
(一)课程性质、地位
耳鼻咽喉科学是研究听觉、平衡、嗅觉诸感觉器官与呼吸、吞咽、发音、语言诸运动器官的解剖、发育、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

耳鼻咽喉科学是临床医学专科生的必修课程。

(四)课程的基本理念
耳鼻咽喉科学涵盖内容广泛,器官多样,包括了耳、颅底侧颅底、鼻和鼻窦、咽、喉、气管、食管及颈部在内的广泛区域。

耳鼻咽喉诸器官既相对独立又紧密关联,同时又与头颈部乃至全身各系统相互影响。

本课程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局部同整体相对独立与有机联系的观念出发,把耳鼻咽喉科学的专科知识与整个临床医学体系相融合。

同时,耳鼻咽喉科学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不仅研究范畴在不断拓展,诊疗技术手段日益更新,学科体系也在向多分支综合交叉方向发展,衍生出头颈外科、耳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等多个新兴三级学科。

在学习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同时,对本学科的发展性和前沿性应有所了解。

(五)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意在突出临床医学院的实践教学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在增加教学内容的同时,强调实践学习。

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分配,把各系统解剖分开到各系统疾病中讲解,并在临床实习中强调各系统的综合性及横向联系,着重培养临床分析能力。

教学更注重人性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注意诱导、培养学员对耳鼻咽喉科学正确、规范的临床思维方式和治疗技能;以提高学员的临床素质为教学目的,辅以传授本学科疾病的诊治知识,缩短学员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使学员具备对耳鼻咽喉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掌握耳鼻咽喉头颈部气管食管及颅底相关临床解剖、生理及其临床意义。

⑵掌握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喉炎、外耳道炎、中耳炎、耳聋、鼻源性及耳源性并发症的病因、症状、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⑶掌握鼻咽癌、喉癌、上颌窦癌等耳鼻咽喉恶性肿瘤及常见颈部肿块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⑷掌握鼻出血、喉阻塞、耳鼻咽喉头颈部创伤、异物等耳鼻咽喉科急症的诊断要点及急救处理原则。

⑸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眩晕、面神经疾病、颅底侧颅底疾病等耳鼻咽喉头颈部其他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原则,了解耳鼻咽喉科与其他临床学科的相互关系。

⑹掌握额镜的使用方法,前鼻镜检查、口咽部检查、耳镜检查、颈部触诊方法。

掌握耳语、秒表、音叉检查、纯音测听等常用听力检查方法及其结果判断分析。

了解间接鼻咽镜、间接喉镜、纤维鼻咽喉镜、鼻内镜、气管支气管镜、食管镜检查,了解鼻声发射、耳声发射、声导抗、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及前庭功能检查的意义。

⑺掌握鼻腔填塞、上颌窦穿刺、咽鼓管吹张、蒸汽吸入、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及操作方法。

⑻了解耳鼻咽喉常用药物及本科各种常用手术(如:鼻内镜鼻窦开放术、上颌窦根治术、扁桃体摘除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直接喉镜手术、乳突根治及鼓室成型术、颈廓清术、面神经减压术等)。

2.过程与方法
⑴课堂授课课堂教学以大班课为主,以教学标准为依据,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阐述,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语言生动。

对重点内容应结合病理变化过程阐述临床症状及体征,注意合理运用临床病例讲解,使学员加深印象。

适当采用模型、标本以及多媒体幻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加强教学效果。

注意教学互动,鼓励学员进行课堂讨论。

⑵实习通过临床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基本技能及巩固提高理论知识
的目的。

实习内容包括耳鼻咽喉常用检查,学习常见病临床表现、诊治原则、常用药物的使用、住院及门诊病历书写规范。

在实习过程中,教员注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培养学员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职业素养。

⑶教学查房可针对某一病种或某一内容进行。

通过查房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一步引导学员对基础和临床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对疾病的个体化认识。

⑷病例讨论组织学员对典型病例进行问诊、体检及病例分析。

可指导学员在讨论前进行相关内容的预习、检索等准备,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讨论发言,注重对临床症状的分析鉴别和鉴别诊断,提高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可耳鼻咽喉科医生工作和专业特点,培养对各个独立感官器官生理病理状态与全身系统机能统一认识、全面判断的临床职业素养,树立成为耳鼻咽喉科医生的志向。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二)内容要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解剖和生理基本要求:鼻腔外侧壁的结构、鼻窦及自然开口位置,耳的分部、鼓室的六壁、咽和喉的分部等;外鼻静脉回流,立氏区的部位、鼓膜的正常标志以及耳鼻
喉的生理功能。

咽鼓管的作用和声音传入内耳的机制。

重点:鼻和鼻窦的应用解剖和生理;咽和喉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难点:耳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外耳、中耳、内耳、声波传入内耳的传导机制、内耳的平衡作用
第二章耳鼻咽喉科检查方法
基本要求:额镜及其它器械的使用方法;一般检查器械的名称和耳鼻咽喉的主要解剖标志。

重点:鼻的检查方法;额镜的使用方法;外鼻及鼻窦的触诊检查;
难点:前鼻镜检查法外耳及乳突部触诊检查法、耳镜检查法、音叉听力检查法。

第三章鼻部疾病
基本要求:急慢性鼻炎的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和肥厚性鼻炎的鉴别;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鼻出血的简易处理方法。

重点:急性鼻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慢性鼻炎的病理、临床表现、慢性单纯性鼻炎和肥厚性鼻炎的鉴别诊断、治疗;鼻出血的病因、处理方法难点:鼻窦炎的概述、临床表现、上颌窦炎和额窦炎的鉴别诊断、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原则、滴鼻药的方法
第四章咽部疾病
基本要求:慢性咽炎的诊治及急性喉梗阻的处理原则;
重点:鼻咽癌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早期诊断
难点:鼻咽癌的主要症状。

第五章喉部疾病
基本要求:急性喉梗阻的特点。

重点:急性喉梗阻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难点:急性喉梗阻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第六章耳部疾病
基本要求:外耳道疖、外耳道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分型、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

重点:急性外耳道炎和耳疖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急性化脓性
中耳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型、症状和诊断、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感染途径。

难点:常见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种类及治疗原则
第七章气管与食管疾病
基本要求:气管、支气管和食管异物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并使学生了解气管、支气管异物能时刻危及患者生命;食管腐蚀伤的急救处理;甲
状舌管囊肿与瘘管的症状及治疗。

重点:食管异物;气管、支气管异物;食管腐蚀伤。

难点:甲状舌管囊肿。

第八章颈部疾病
基本要求:颈部常见的良性和恶性肿瘤及其诊断方法: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重点:颈部肿块;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难点: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考核评价建议
1、考核性质:随堂考;
2、考核方式:笔试
3、成绩评定方法:笔试成绩达60分以上的以笔试成绩记为最终成绩,笔试成绩未达60分的经补考记为补考及格或不及格。

(二)教材选编建议
理论课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6版),王斌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三)网络资源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网,
2.耳鼻咽喉中国论坛,
(四)课程资源开发
(一)专业书籍
1.《医院临床耳鼻咽喉技术操作规范,上》(第1版),周森主编,安徽音像出版社,2004年
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指南》(第1版),钱永忠.樊忠等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
(二)专业期刊
1.《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武汉同济医科大学主办。

2.《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长沙湘雅医科大学主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