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生理学试题库连答案

合集下载

鱼类学习题及答案

鱼类学习题及答案

鱼类学课程习题集一.填空和填图:(一)填空1.鳍条分为“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前者是鱼类特有,后者是鱼类特有,它根据分支、分节情况可以分为、、。

2.鱼类的皮肤由和组成,前者起源于,后者起源于。

3.鳞片根据它的形状、构造和发生,分为、和骨鳞,骨鳞由产生,根据露出体外部分有无棘刺可分为、。

4.鱼类肌肉可分为三大类、、。

与背鳍运动有关的肌肉有、、、、。

5.不少鱼类有辅助呼吸器官,辅助呼吸器官有、、。

各举一例、、。

6.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心脏的不同在于。

7.在鱼类中枢神经系统---脑的结构中,又称为活命中枢的是,它是中枢、中枢、中枢等。

8.鱼类眼球与人类眼球在感受远、近物体的调节方式不同,其差别在于。

9.鱼类特有的内分泌器官是,它的作用可能是。

10.狭纹虎鲨和条纹斑竹鲨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

11.黄鲫和斑鰶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12.多齿蛇鲻和大头狗母鱼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

13.翘嘴红鮊和蒙古红鮊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

14.鲤和鲫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

15.青鱼和草鱼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16.鲈鱼和鳜鱼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17.竹甲鱼和蓝圆鲹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19.大黄鱼和小黄鱼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20.黑鲷和黄鳍鲷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21现存圆口纲动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目和_______________目。

22 脊椎动物中,唯一营体内寄生生活的动物是____________类,均生活在__________中。

23迄今所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是____________,发现于___________纪。

24 脊椎动物亚门中,______________纲和____________纲动物现已全部绝灭。

25七鳃鳗的脊神经不同于文昌鱼的是背根_______________,而不同于其它脊椎动物的又是背腹根_________________。

26七鳃鳗较文昌鱼在体制结构上进步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鱼类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鱼类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鱼类学理论知识考核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鱼类肝脏和胰脏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肝脏能合成消化酶促进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B.肝脏能调节血糖平衡,分解有毒物质√C.外分泌性胰脏为胰岛构成,内分泌器官由管泡腺构成D.软骨鱼类的胰脏多为弥散型腺体2.鱼类真皮的主要成分是( )[单选题] *A.基质B.胶原纤维√C.网状纤维D.弹性纤维3.有关鱼类黏液腺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表皮腺体分为单细胞腺和多细胞腺两类B.多细胞腺丰富,能分泌大量黏液,形成黏液层√C.黏液能使皮肤不透水,维持体内渗透压的恒定D.黏液的作用是使体表润滑,减少与水的摩擦力4.下列选项中,____不属于鱼类的头骨( )[单选题] *A.肱骨、腕骨√B.额骨、顶骨C.枕骨、颞骨D.蝶骨、腭骨5.下列______动物的消化器官中胃肌肉较发达( )[单选题] *A.草食性鱼类B.滤食性鱼类√C.肉食性鱼类D.蛙和鳖6.下列有关鱼类肝脏和胰脏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肝脏能合成消化酶促进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B.肝脏能调节血糖平衡,分解有毒物质√C.外分泌性胰脏为胰岛构成,内分泌器官由管泡腺构成D.软骨鱼类的胰脏多为弥散型腺体7.下列有关鱼类鳃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A.是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位于咽部两侧B.硬骨鱼类无鳃盖,仅全头类有膜质鳃盖√C.鳃间隔两侧形成丝状或板状表皮突起叫鳃片D.鳃小片外层为单层扁平上皮,内部为结缔组织8.鱼类的辅助呼吸器官不包括( ) [单选题]A.皮肤B.口咽腔黏膜C.肠管D. 鳃√9.黄鳝主要靠____呼吸[单选题] *A.鳃B.鳔C.口咽腔黏膜和皮肤√D.鳃上器官10.以下_____不属于鱼鳔的主要功能( )[单选题] *A.调节身体比重B.呼吸作用,如肺鱼C.感觉作用,感受高频声波√D.促进鱼类在水中的运动11.关于鱼类的生殖方式,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卵生B.卵胎生C.胎生D.无性生殖√12.下列有关鱼类生殖系统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由生殖腺和输出管组成B.少数鱼类有交配器C.雌雄鱼类的生殖腺分别为卵巢和精巢D.鱼类的生殖系统中均没有子宫√13.鱼类的假胎生是指( )[单选题] *A.雌雄生殖细胞排出体外在水中受精并孵化发育的过程B.雄鱼通过交配器将精液注人雌体内受精并在子官中发育的过程C.行体内受精,胚体在子官中发育的过程D.行体内受精,胚体与母体有营养关系,母体子官壁上形成异于哺乳动物胎盘的卵黄胎盘√14.在鱼类的心血管系统中_____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单选题] *A.心脏B.主动脉C.主静脉D.毛细血管√15.鱼类心脏结构特点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鱼类心脏较小,约占体重的1%B.其构成包括静脉窦、心房和心室C.软骨鱼类心室前方有动脉球,有搏动能力√D.硬骨鱼类心室前方有动脉球,无搏动能力16.鱼耳中_____结构能感受声波,刺激感觉细胞使兴奋传输到中枢( )。

鱼类生理学练习试卷A及答案

鱼类生理学练习试卷A及答案

鱼类生理学练习试卷A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计40分)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E:组织液;2:组织活动加强时,毛细血管床因代谢产物堆积而开放,是属哪类调节: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分泌调节;√E:局部体液调节;3:动物见到食物就马上引起唾液的分泌,这属于:A:非条件反射;B:非自动控制;C:负反馈控制;D:正反馈控制;√E:前馈控制;4:0.9%的NaCl和10%的葡萄糖对人或哺乳动物的细胞内液来说A:两者都是等渗液;B:两者都是高渗液;C:两者都是低渗液;D:前者是低渗液、后者是高渗液;√E:前者是等渗液、后者是高渗液,5: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连;E:NaCl的浓度;6:血细胞比容是指A:血细胞与血浆的容积比;B:三种血细胞的容积之比;C: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D: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E:红细胞的容积;7: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A:铁和叶酸;B:钴和维生素B12;C:蛋白质和内因子;√D:铁和蛋白质;E:钴和蛋白质;8:兴奋传导速度最慢的心肌细胞是A:心房肌;B:浦肯野纤维;√C:房室交界;D:左右束支;E:心室肌;9:在心动周期中,下列哪一时期的心室内压最高?A:等容收缩期末;√B:快速射血期末;C:减慢射血期末;D:快速充盈期末;E:减慢充盈期末;10:静息心指数等于A: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B:心输出量/体表面积;C: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体表面积;E:每分功/体表面积;11:心脏射血的后负荷是指A:心室内压;√B:主动脉血压;C:主动脉脉压;D:总外周阻力;E:中心静脉压;12:下列哪项可使组织液生成增加?A:毛细血管血压降低;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组织液静水压升高;√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E:大量摄入NaCl;13: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是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血管紧张素Ⅱ;D:血管升压素;E:缓激肽;14:血管升压素在肾脏主要作用于A :近球细胞;B:系膜细胞;C:肾小球上皮细胞;D:致密斑;√E :远端和集合管上皮细胞;15:平静呼吸时,肺内压在下列哪一个时相内低于大气压?√A:吸气过程中;B:吸气末;C:呼气过程中;D:呼气末;E:呼吸暂停而气道通畅时;16:平静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量称为A:潮气量;B:余气量;C:补呼气量;√D:功能余气量;E:补吸气量;17:在动物实验中,给予肌肉一次电刺激使其发生收缩,主要应考虑?A:刺激的持续时间;B:刺激的强度;C:刺激的强度—时间变化率;√D:以上三方面都考虑;18: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A:阈电位;B:刺激频率;√C:阈强度;D:刺激强度的变化率;19:在0.6%~0.8%的Na Cl溶液中,鸡的红细胞的形态有哪种变化?A:正常;√B:膨大;C:破裂;D:缩小;20:实验中剪断两侧的迷走神经后,呼吸运动会出现以下哪种变化?A:浅而快;B:深而快;C:浅而慢;√D:深而慢;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空,计10分)1:生理学的研究需从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及整体等三个水平层次进行。

《鱼类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鱼类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鱼类生理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22072)一、填空题1、气体分子扩散的速度与(溶解度)成正比,与(分子量平方根)成反比。

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

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值)。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5、机体功能的调节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6、动物体内的控制系统分为(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7、主动运输按其利用能量形式的不同,又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8、细胞兴奋性变化经历(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4个时期。

9、鱼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神经调节)。

10、血液运输氧主要是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红细胞)中。

11、神经-肌肉接头处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12、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中介物质是(C a2+)。

13、正常人和动物血管中的血液之所以不会发生凝固,是因为血浆中存在很强的抗凝血物质。

在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血物质有(肝素)和(抗凝血酶Ⅲ)。

14、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心肌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β1)受体结合,可导致心率(加快),兴奋经房室交界传导速度(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

15、减压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可(双)向调节血压的变化,它的生理意义在于(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16、P CO2升高,氧离曲线(右移)(左移或右移),温度降低,氧离曲线(左移)(左移或右移)。

17、动作电位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三个过程。

18、静息电位是(K+)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主要是(Na+)的平衡电位。

19、细胞在一次刺激引起兴奋后,其兴奋性要发生一系列变化,首先是(绝对不应)期,兴奋性降低到零;此后兴奋性逐渐恢复,但阈强度仍大于正常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完整版)鱼类学试题集合

(完整版)鱼类学试题集合

水养、生科鱼类学试卷及答案2004-12(04-05-1)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4分)1.鱼类的皮肤由和组成,前者起源于,后者起源于。

2. 鳞片根据它的形状、构造和发生,分为、和骨鳞,骨鳞由产生,根据露出体外部分有无棘刺可分为、。

3.从鱼类开始,脊神经的背根与腹根结合成脊神经,背、腹根的结合处位于椎弓之_____,然后分成三支,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4.鱼类特有的内分泌器官是,它的作用可能是。

5.“左舌鳎右鳎”在分类学上的含义是指两眼均着生在____侧者为____科鱼,两眼均着生在____侧者为____科鱼。

与此相类似的有鲆科鱼,其两眼着生在_____侧,而鲽科鱼两眼则着生在____侧。

6. 在图上标出1、2、4、6、8哪些骨骼属于主轴骨骼、哪些属于附肢骨骼?7. 注明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结构的名称。

图:鲨鱼的侧和感觉丘8.鲢鱼(或白鲢)的腹棱自_______至______,鳙鱼(或花鲢或胖头鱼)的腹棱是自______至________。

9不少鱼类有辅助呼吸器官,辅助呼吸器官有、、。

各举一例、、。

10.现已知全世界鱼类约有________种,其中我国约占_____%,我国的鱼类中,淡水鱼约有________多种,海鱼约_______多种。

二.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7×3=21分)(1)分类阶元中“种”的定义 (2) 鳃耙(3) 以大黄鱼 D Ⅷ~Ⅸ,Ⅰ-31~34为例解释鳍式的定义(4)限制因子(5)洄游(6)繁殖力(7)不可逆点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2×5=10分)1. 简述鱼类的食性与消化管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2.简述鱼类血液循环系统的特点?四简述题(25分)1.鱼类的生活史一般分为几个时期?各发育期在形态和生长上有何特点?(6分)2.请简述鱼类产卵群体的结构类型及其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指导意义(6分)3. 请简述鱼类日粮的确定方法和意义(6分)4.在鱼类人工育苗过程中,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成活率?(7分)五检索表(20分)条纹斑竹鲨斑鰶刀鲚翘嘴红鲌蒙古红鲌鲈鱼鳜鱼蓝圆鯵蓝点马鲛-----------------------------------------------------------------------------------------------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4分)1 表皮真皮外胚层中胚层2. 盾鳞硬鳞真皮圆鳞栉鳞3. 椎孔背支腹支内脏支(交通支)4. 尾椎体与渗透压调节和浮力有关5. 左舌鳎右鳎左右6. 主轴骨骼:1、2,附肢骨骼:4、6、87. 1—鳞片(盾鳞)、2—侧线管孔、3—胶质顶、4—长感觉毛、5—短感觉毛、6—感觉细胞、7--支持细胞、8—神经末梢(神经纤维)8. 胸鳍肛门腹鳍肛门9. 肠管口咽腔粘膜皮肤(鳃上器官)泥鳅黄鳝鳗鲡(乌鳢、攀鲈)10 2.4~3万10% 800~1000 2100~2300二名词解释1.分类阶元中“种”的定义:种是分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阶元,同种不仅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而且有着共同的生理特征,同种在自然状况下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类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同种个体产生的后代是有繁殖力的。

《鱼类学》题库及答案

《鱼类学》题库及答案

《鱼类学》自测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鱼类学:研究鱼类形态构造、生长发育、生活习性、生理机能以及种类区分和地理分布的一门科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尾柄:臀鳍基部后缘至尾鳍基部间的区域。

3.颐部:位于头部最前方,即下颌下方的一片区域。

4.腹棱:部分鱼类在肛门前的腹中线上隆起成锐尖的棱。

5.硬刺:鳞质鳍条中,由少数不分枝鳍条硬化形成的棘,又称假棘。

6.软鳍鱼类:指硬骨鱼类中的低等种类,其背鳍全部由软条组成,仅少数具有硬刺。

7.环片:指骨鳞的上层结构,由骨质构成,是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增生所形成的隆起嵴。

8.角质鳍条:纤细、不分枝不分节,由结缔组织所形成的鳍条,软骨鱼类特有。

9.棱鳞:鱼体腹部正中线上一行较坚硬呈锯齿状的鳞片。

如鲥、鲚等。

10.侧线鳞:被管状侧线分支小管穿过的鳞片。

11.栉鳞:骨鳞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鳞片后区边缘具细齿或小棘。

12.珠星:是一种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是表皮的衍生物,一般生殖季节出现在雄性个体上,雌性没有或不明显,在鲤科鱼类中较常见。

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征鉴别雌雄。

13.鳞焦:鳞片上最先形成的部分,即鳞嵴的中心。

14、外骨骼与内骨骼:位于鱼体外的鳞片、鳍条等称为鱼类的外骨骼。

位于鱼体内的骨骼为内骨骼,如头骨,脊柱等。

15、脊柱与脊椎:脊柱纵贯鱼体背方,俗称脊梁骨,是由数量不等的椎骨相互连接而成的柱状结构。

脊椎是构成脊柱的结构单位,可分为躯椎和尾椎二种。

16、红肌与白肌:红肌和白肌都属于大侧肌的组成部分。

红肌脂肪含量高,富含肌红蛋白和多量的血液,呈暗红色,靠近水平隔膜,耐力强的鱼类较发达。

白肌不含脂肪,颜色淡白易疲劳,不耐持久。

17、消化与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各种营养物质消化产物以及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等通过消化管壁的上皮细胞而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18、口腔齿与咽喉齿:.着生在口腔内周围骨骼上的齿称为口腔齿,着生在第五对鳃弓扩大形成的咽骨上的齿为咽喉齿。

鱼类生理学试题2

鱼类生理学试题2

《鱼类生理学必过复习题》一、解释(每个2分)鲁特效应兴奋性兴奋波尔效应肾糖阈氧离曲线稳态有效滤过压二、填空(每空0.5分)1、反射弧的五部分依次分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兴奋性的两种表现形式是兴奋抑制。

3、可兴奋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有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两种。

4、血浆蛋白有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三类。

5、神经元根据其生理功能分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三种。

6、反射根据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7、中枢内总和的方式有时间总和空间总和两种8、鱼类的肾单位分为有球形无球形两类。

9、肉食性鱼类的尿普遍呈酸性,草食性鱼类的尿普遍呈碱性10、根据鱼类对盐度的适应能力,可将其分为广盐性鱼类狭盐性鱼类。

11、激素按化学本质分为含氮激素类固醇激素脂肪酸衍生物三类。

12、在第二信使学说中,激素是第一信使,而cAMP为第二信使。

13、甲状腺激素是体内唯一含有卤族元素的激素。

14、在心肌兴奋性变化的相对不应期给予单个的阈上刺激,会产生期前收缩代偿间隙。

15、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其主要生理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

16、精巢内分泌性激素的部位是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

17、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重要生理性体液因素是血液中CO2的浓度。

18、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急性试验慢性试验两大类。

19、胃具有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的功能。

20、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在鳃小片组织中_鳃丝____ 和 ____________ 。

2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___神经元________ 。

22、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有__聚合式辐散式连锁式环状式23、机体的排泄途径有___排泄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条。

24、肾脏可根据机体的需要调节水盐平衡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

鱼类生理学精彩试题2

鱼类生理学精彩试题2

《鱼类生理学必过复习题》一、解释(每个2分)鲁特效应兴奋性兴奋波尔效应肾糖阈氧离曲线稳态有效滤过压二、填空(每空0.5分)1、反射弧的五部分依次分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兴奋性的两种表现形式是兴奋抑制。

3、可兴奋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有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两种。

4、血浆蛋白有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三类。

5、神经元根据其生理功能分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三种。

6、反射根据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7、中枢总和的方式有时间总和空间总和两种8、鱼类的肾单位分为有球形无球形两类。

9、肉食性鱼类的尿普遍呈酸性,草食性鱼类的尿普遍呈碱性10、根据鱼类对盐度的适应能力,可将其分为广盐性鱼类狭盐性鱼类。

11、激素按化学本质分为含氮激素类固醇激素脂肪酸衍生物三类。

12、在第二信使学说中,激素是第一信使,而cAMP为第二信使。

13、甲状腺激素是体唯一含有卤族元素的激素。

14、在心肌兴奋性变化的相对不应期给予单个的阈上刺激,会产生期前收缩代偿间隙。

15、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其主要生理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

16、精巢分泌性激素的部位是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

17、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重要生理性体液因素是血液中CO2的浓度。

18、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急性试验慢性试验两大类。

19、胃具有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的功能。

20、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在鳃小片组织中_鳃丝____ 和 ____________ 。

2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___神经元________ 。

22、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有__聚合式辐散式连锁式环状式23、机体的排泄途径有___排泄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条。

24、肾脏可根据机体的需要调节水盐平衡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

25、肾小管和集合管对物质的重吸收有主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两种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名词解释1.鱼类生理学急性实验法慢性实验法新代兴奋与抑制2.适应性刺激神经调节反射体液调节自动调节反馈(反馈调节)负反馈正反馈稳态二.填空1.鱼类生理学的研究层次有四个方面,它们是(整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2.生理学既是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验研究方法极为重要。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类。

3.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作用短暂)、(精确)。

4.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持久)。

5.机体机能的协调性、相对稳定性和适应性,主要靠神经系统的反射性调节机制,但体液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生理机能活动的神经性和体液性调节机制具有(自动调节)和(反馈)现象,这对于保证生理机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6.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

7.新代过程可以分为(物质)代和(能量)代两个方面。

8.所谓兴奋性就是机体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9.在传统生理学中,通常将(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腺体)统称为可兴奋组织。

10.鱼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神经调节)。

11.机体组织在接受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其表现形式有(兴奋)和(抑制)两种。

12.刺激组织引起兴奋时,如果阈值低,表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较(强)。

13.(适应性)是指机体具有的根据外环境情况而调整体各部分活动和关系的功能。

1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新代)、(兴奋性)和(适应性)。

15.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作用较(局限),对刺激的敏感性(较小)。

16.在维持环境稳态中,机体进行的调节过程一般属于(负)反馈过程。

17.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持久)和(广泛)。

18.细胞或生物体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为(反应)。

三.是非题1.负反馈调节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机能活动的相对稳定性。

(1 )2.刺激是指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外环境变化。

(2 )3.可兴奋组织主要指肌肉、腺体和神经。

(1 )4.在一定刺激作用时间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1 )5.外环境是指机体生活的环境,环境指体的环境。

(2 )6.直接刺激神经-肌肉标本,引起肌肉收缩是一种反射。

7.负反馈是指使机体功能下降的调节性信息。

(2 )8.正反馈调节的后果是维持稳态。

(2 )9.食物进入口腔引起唾液分泌属于神经调节。

(1 )10.凡是具有兴奋性的组织,一旦接受刺激后必定会产生兴奋。

( 2 )11.局部兴奋无不应期,可发生总和,达到一定程度爆发动作电位。

(1 )四.选择题1.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反应的共同特征是(生物电变化)2.细胞生活的环境是指(细胞外液)而言。

3.机体环境的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4.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广泛,时间持久)5.尿液流经尿道刺激感受器,使逼尿肌收缩增强,直至排完尿液是(正反馈调节)6.下列各种实验中,何种属于急性实验法?(离体蛙心灌流实验)7.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8.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调节)9.下列各项调节中只有哪项不属于正反馈调节(B降压反射)A 血液凝固BC 排尿反射D 分娩过程10.机体对适宜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称为(抑制性反应)11.下列关于兴奋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 )A 生物体对各种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B 兴奋性是生物体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生命的基本表现之一C 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具有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D 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体的部代和外表活动均将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应变能力称为兴奋性12.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A 生物体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之为稳态B 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C 维持机体体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之为稳态D 稳态一旦不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将受到威胁五.简答题1.说明兴奋性、刺激、反应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也称为兴奋性。

刺激是指能被机体感受而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环境变化。

反应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体部的代活动及外表活动将发生相应的改变。

兴奋性是有机体共有的一种基本生理特征,是以新代为基础的,兴奋由刺激引起,并由反应实现。

(1)有机体没有兴奋性,给与任何刺激都不会发生反应;(2)有机体不接受刺激,再高的兴奋性也不会发生反应。

(3)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生理机能就不完整。

2.何谓负反馈?试举例说明。

负反馈具有什么生理意义?负反馈是反馈的一种形式,其结果是使原有效应减弱,称负反馈。

动物体大多数反馈调节均属负反馈。

负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系统保持稳定。

例如血糖增高时,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可降低血糖水平,而血糖的降低又引起胰岛素减少分泌,血糖就不再下降,反而又逐渐升高,一旦升高,又引起胰岛素分泌,使血糖保持一定的水平上。

4.鱼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何?机体对各组织器官的调节有三种形式: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

在鱼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体液调节是指体液中某些化学成分,如激素和代产物等,可随血液循环或体液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对其功能活动进行调节。

有时体液调节受神经系统控制,故可称为为神经-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生物机体的器官或组织对、外环境的变化可不依赖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而产生适应性反应。

自身调节是生理功能调节的最基本调控方式,在神经调节的主导作用下和体液调节的密切配合下,共同为实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控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神经调节的作用快速而且比较精确;体液调节的作用比较缓慢,但能持久而广泛一些;自身调节的作用则比较局限,但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与或并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用。

由此可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者是机体生理功能活动调控过程中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5.讨论鱼类生理学与渔业生产的关系。

(1)掌握鱼类活动规律,能提高捕捞效率,增加捕获量。

(2)消化、吸收、营养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提高鱼产量,解决饲料问题。

(3)生殖生理、分泌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获得大量苗种,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总之,鱼类生理学是渔业生产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制定渔业技术措施和渔业法规的根据之一,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效益。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名词解释神经冲动动作电位兴奋性和兴奋极化去极化与超极化绝对不应期可兴奋细胞和可兴奋组织阈强度和阈刺激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强度-时间曲线时值静息电位阈电位单细胞“全或无”性质局部兴奋局部兴奋的总和动作电位的传导和传递神经—肌肉接头兴奋-分泌耦联终板电位兴奋-收缩耦联肌丝滑行学说单收缩收缩总和(收缩复合)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临界融合频率单个肌细胞的“全或无”现象基强度锋电位超射跳跃传导运动单位二.判断题1.对骨骼肌的刺激频率增加到某一限度时,肌肉的收缩和动作电位便可融合,出现强直收缩。

( 2 )2.骨骼肌没有“全或无”性质,而单个骨骼肌纤维则具有“全或无”性质。

(1 )3.刺激可引起可兴奋组织去极,只要有刺激就会发生兴奋。

(2 )4.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幅度,在一定围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2 )5. 神经冲动是指沿神经纤维传导的动作电位或锋电位。

(1 )6. 直接刺激神经---肌肉标本,引起肌肉收缩是一种反射。

(2 )7.局部兴奋无不应期,可发生总和,达到一定程度爆发动作电位。

(1 )8.凡具有兴奋性的组织,接受刺激必定会产生兴奋。

(2 )9.敌敌畏和敌百虫能抑制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其原理是抑制了乙酰胆碱的释放。

(1 )10.在静息状态下,K+与Na+都容易通过细胞膜。

(2 )11. 肌肉收缩的启动因素是Ca2+与肌钙蛋白的结合。

(1 )12.Na+泵在维持细胞膜静息电位中起到重要作用。

(1 )13.阈下刺激时,当引起局部兴奋两个阈下刺激间隔很短时,有可能引起扩布性兴奋。

(1 )14.神经细胞的阈电位是能使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 1 )三.填空题1.组织的兴奋除分别要求有一定的(刺激强度)和(刺激持续时间)外,还要求有一定的(强度-时间变率)。

2.常用的兴奋性指标有两种:阈强度和时值。

阈强度愈低,意味着组织愈容易被兴奋,即兴奋性愈(高);反之,阈强度愈高,则兴奋性愈(低)。

与阈强度相似,时值小表示兴奋性(高);时值大表示兴奋性(低)。

3.哺乳动物的粗神经纤维为例,继单个阈上刺激引起组织一次兴奋后,组织兴奋性变化经历4个时期,它们依次是(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4.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而通过突触传递是(单)向的。

5.神经-肌肉接头处的递质是(乙酰胆碱),终板膜的受体为(N )型受体,其阻断剂是(箭毒)。

6.神经元和肌细胞之间的结构和机能联系部位,叫做(神经-肌肉接头)。

7.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称超极化。

8.骨骼肌收缩总时程0.14ms,舒期0.09ms,则临界融合频率为(20KHz )。

9.神经动作电位中,峰电位代表了组织的(兴奋)过程,而后电位与(兴奋后的恢复过程)有关。

10.生理学研究中,最常使用的刺激形式是(电刺激)。

11.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时,动作电位可沿纤维(双)向传导,传导过程中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变)。

12.阈电位是指能使神经细胞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13.静息电位是(K+)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主要是(Na+)的平衡电位。

14.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传导机制,是通过兴奋部位与(静息部位)部位之间产生的(局部电流)作用的结果。

15.在传统的生理学中,通常将(神经)、(肌肉)和(腺体)统称为可兴奋组织。

16.冲动达到神经-肌肉接头处,使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使终板膜主要对(Na+)通透性增加。

17.骨骼肌收缩时,胞浆的Ca2+升高,其主要来源于(终池)。

18.横桥具有ATP酶的作用,当它与(肌动)蛋白结合后,才被激活。

19.肌肉兴奋-收缩能否偶联的关键在于(Ca2+)的释放。

20.根据刺激与产生动作电位的关系可将刺激分为(阈刺激)、(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

21.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刺激称(阈下刺激)。

22.刺激引起某组织兴奋时,如果阈值较低,表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