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音频传输协议

合集下载

a2dp协议

a2dp协议

a2dp协议A2DP协议。

A2DP(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是一种用于无线音频传输的蓝牙协议。

它允许高质量的音频从一个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传输到一个接收设备(例如耳机、音箱或汽车音响系统)。

A2DP协议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蓝牙无线技术,轻松地享受高品质的音乐和声音。

A2DP协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蓝牙传输音频数据,保证音质的同时,也能实现低功耗的传输。

它采用了压缩音频的方式,将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然后通过蓝牙连接传输到接收设备。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数据传输量,保证音频的高保真度,并且节省能源。

A2DP协议支持多种音频编码格式,包括SBC(Subband Coding)、AAC (Advanced Audio Coding)、aptX等。

这些编码格式可以根据设备的性能和支持情况进行选择,以保证最佳的音频质量。

同时,A2DP协议也支持立体声音频的传输,用户可以获得更加真实的音乐体验。

除了音频传输,A2DP协议还支持一些其他的功能,例如音频同步和远程控制。

音频同步可以保证多个耳机或音箱在同一时间内播放同一音频内容,而远程控制则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来控制音乐播放,包括播放、暂停、上一曲、下一曲等操作。

A2DP协议的发展和普及,使得蓝牙音频设备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无论是在个人音乐欣赏,还是在汽车音响系统中,A2DP协议都能提供稳定、高质量的音频传输。

同时,随着蓝牙技术的不断发展,A2DP协议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音频编码格式和音频设备。

总的来说,A2DP协议作为蓝牙音频传输的重要标准,为用户提供了便利、高质量的音频体验。

它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无线音频设备的普及和进步,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相信A2DP协议在未来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音频体验。

a2dp蓝牙协议

a2dp蓝牙协议

a2dp蓝牙协议A2DP蓝牙协议。

A2DP(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是一种蓝牙协议,它允许无线传输高质量音频流到蓝牙耳机、扬声器或其他音频设备。

A2DP协议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蓝牙技术轻松地享受高保真音乐,而不再受到有线连接的束缚。

本文将对A2DP蓝牙协议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原理、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A2DP蓝牙协议的原理是基于蓝牙技术,通过对音频进行压缩和编码,然后通过蓝牙无线传输到接收端进行解码和播放。

这种传输方式可以实现高保真音质,让用户在移动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优质的音乐体验。

A2DP协议在蓝牙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利和舒适的音频传输方式。

A2DP蓝牙协议的特点主要包括高音质、低能耗和便捷连接。

通过A2DP协议传输的音频具有较高的保真度,能够满足用户对音质的苛刻要求。

同时,A2DP协议也对能耗进行了优化,使得音频传输过程中能够更加节能,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

另外,A2DP协议的连接方式也非常便捷,用户只需简单的配对操作,即可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方便实用。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A2DP蓝牙协议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A2DP协议对音频进行了压缩,因此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音质损失,用户在选择蓝牙设备时需要注意其音质表现。

其次,A2DP协议在传输音频的同时也会消耗一定的能量,用户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设备的电量情况,以免影响正常使用。

最后,在连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以确保音频传输的稳定和流畅。

总的来说,A2DP蓝牙协议作为一种高质量音频传输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享受高保真音乐,同时也为蓝牙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A2DP协议在未来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用户带来更加便利和舒适的音频体验。

蓝牙协议有哪几种

蓝牙协议有哪几种

蓝牙协议有哪几种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可以让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而蓝牙协议则是规定了蓝牙设备之间通信所需遵循的规则和标准。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蓝牙协议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蓝牙协议有哪几种。

1. 基本数据传输协议(Bluetooth Core Specification)。

基本数据传输协议是蓝牙技术的核心规范,它定义了蓝牙设备之间的基本通信规则和标准。

这种协议包括了蓝牙设备的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功耗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是所有蓝牙设备都需要遵循的基本规范。

2. 高速数据传输协议(Bluetooth High Speed)。

高速数据传输协议是针对需要进行大容量数据传输的蓝牙设备而制定的协议。

通过使用高速数据传输协议,蓝牙设备可以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适用于需要进行高清视频、音频传输等场景。

3. 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

低功耗蓝牙是专门针对对电池寿命要求较高的设备而设计的一种蓝牙协议。

相比传统蓝牙技术,低功耗蓝牙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实现更低的功耗,从而延长设备的电池寿命。

这种协议适用于智能手表、健康追踪器等需要长时间待机的设备。

4. 蓝牙Mesh(Bluetooth Mesh)。

蓝牙Mesh是一种专门针对大规模物联网应用设计的蓝牙协议。

通过使用蓝牙Mesh,可以实现数百甚至数千个蓝牙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构建起覆盖范围更广、连接更稳定的物联网系统。

5. 蓝牙音频协议(Bluetooth Audio Profiles)。

蓝牙音频协议是专门针对音频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而设计的一种协议。

通过使用蓝牙音频协议,可以实现蓝牙耳机、音箱等音频设备之间的高质量音频传输,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音频体验。

总结。

以上就是蓝牙协议的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协议都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了优化和设计,以满足不同设备的通信需求。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蓝牙协议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更优秀的蓝牙协议出现,为各种设备之间的联接和通信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蓝牙的几种应用层协议作用

蓝牙的几种应用层协议作用

蓝牙的几种应用层协议作用蓝牙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的短距离通信技术。

它提供了一种方便、快速的方式,使得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

为了使蓝牙设备之间可以互相交互和相互理解,蓝牙定义了一套应用层协议,这些协议确保了数据的正确传输和设备之间的有效通信。

本文将介绍蓝牙的几种应用层协议以及它们的作用。

1. SPP(Serial Port Profile,串口协议)SPP是蓝牙技术中最早应用的协议之一,它模拟了串口通信的功能,使得蓝牙设备可以像传统串口一样进行通信。

SPP主要用于传输简单的文本数据和控制命令,例如打印机的指令、传感器数据等。

通过SPP,蓝牙设备可以实现与串口设备的连接,并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2. GAP(Generic Access Profile,通用接入协议)GAP是蓝牙中定义的最基本的应用层协议,它规定了设备之间相互可见、可连接的方式以及设备的身份认证等基本功能。

GAP使得蓝牙设备可以相互发现并建立连接,同时还定义了设备之间的加密和认证机制,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GAP广泛应用于蓝牙设备的配对和连接过程中。

3. MAP(Message Access Profile,消息访问协议)MAP是蓝牙中用于消息传输的协议,它允许蓝牙设备之间交换电子邮件、短消息和彩信等消息类型。

通过MAP,用户可以在蓝牙设备之间方便地进行消息的传输和同步,例如在手机和车载系统之间传递短信内容、接收邮件等。

4. A2DP(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高级音频分发协议)A2DP是蓝牙中专门用于音频传输的协议,它支持高质量的音频流传输,使得蓝牙设备可以无线传输音乐、语音和其他音频内容。

A2DP广泛应用于蓝牙耳机、汽车音响和家庭音响等设备上,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享受高品质的音频体验。

5. HFP(Hands-Free Profile,免提协议)HFP是蓝牙中用于实现免提功能的协议,它支持蓝牙设备与手机之间的通话建立、通话控制和语音传输等功能。

蓝牙音频方案

蓝牙音频方案

蓝牙音频方案近年来,蓝牙音频技术在消费电子市场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蓝牙耳机、蓝牙音响等。

蓝牙音频技术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方便,也提升了音频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不同的场景下,蓝牙音频方案也有所不同。

一、蓝牙音频传输技术蓝牙音频传输技术主要有两种:SBC和AAC。

SBC是标准的低复杂度子带编码技术,通常被用于低端蓝牙音频设备,其音质相对较差。

AAC是一种先进的音频编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端蓝牙耳机和蓝牙音响设备中。

其相比SBC编码更加高效,可以提供更高的音质。

二、蓝牙音频协议蓝牙音频协议主要有两种:A2DP和AVRCP。

A2DP是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先进音频分发协议)的缩写,是连接移动设备和蓝牙音频输出设备厂商按照Bluetooth SIG标准开发的协议。

它允许音频流从一个设备流向另一个设备,例如从智能手机流向远程音响或耳机。

AVRCP是Audio/Video Remote Control Profile(音频/视频遥控协议)的缩写,可以让你通过蓝牙设备遥控某个音频设备的播放、暂停、调节音量等操作。

三、蓝牙低功耗技术蓝牙低功耗技术也是蓝牙音频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蓝牙低功耗技术旨在减少电池消耗,延长蓝牙设备的使用寿命。

与传统蓝牙技术相比,蓝牙低功耗技术通过采用睡眠模式、射频信号处理技术等手段来实现功率控制的最小化。

在蓝牙耳机中,采用蓝牙低功耗技术的耳机可以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

四、蓝牙双耳方案随着真无线和蓝牙耳机的普及,双耳耳机的需求逐渐增加。

蓝牙双耳耳机具有无线传输、自由搭配、独立使用等优点。

与单耳耳机相比,双耳耳机可以提供更好的音质和音效效果。

在普及双耳耳机后,蓝牙双耳方案将成为音频社交的新方向。

总结: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蓝牙音频方案逐渐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从效果、稳定性还是使用方便度等方面,蓝牙音频方案都已经得到了大幅提升。

蓝牙音频传输协议

蓝牙音频传输协议

蓝牙音频传输协议篇一:蓝牙通信协议蓝牙通信协议(适合于蓝牙开发工程师)蓝牙协议栈----蓝牙技术规范的目的是使符合该规范的各种应用之间能够实现互操作。

互操作的远端设备需要使用相同的协议栈,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协议栈。

但是,所有的应用都要使用蓝牙技术规范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完整的蓝牙协议栈如图1所示,不是任何应用都必须使用全部协议,而是可以只使用其中的一列或多列。

图1显示了所有协议之间的相互关系,但这种关系在某些应用中是有变化的。

----完整的协议栈包括蓝牙专用协议(如连接管理协议LMP和逻辑链路控制应用协议L2CAP)以及非专用协议(如对象交换协议OBEX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设计协议和协议栈的主要原则是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各种高层协议,保证现有协议与蓝牙技术的融合以及各种应用之间的互操作,充分利用兼容蓝牙技术规范的软硬件系统。

蓝牙技术规范的开放性保证了设备制造商可以自由地选用其专用协议或习惯1使用的公共协议,在蓝牙技术规范基础上开发新的应用。

蓝牙协议体系中的协议----蓝牙协议体系中的协议按SIG的关注程度分为四层:核心协议:BaseBand、LMP、L2CAP、SDP;电缆替代协议:RFCOMM;电话传送控制协议:TCS-Binary、AT命令集;选用协议:PPP、UDP/TCP/IP、OBEX、WAP、vCard、vCal、IrMC、WAE。

----除上述协议层外,规范还定义了主机控制器接口(HCI),它为基带控制器、连接管理器、硬件状态和控制寄存器提供命令接口。

在图1中,HCI位于L2CAP的下层,但HCI也可位于L2CAP上层。

----蓝牙核心协议由SIG制定的蓝牙专用协议组成。

绝大部分蓝牙设备都需要核心协议(加上无线部分),而其他协议则根据应用的需要而定。

总之,电缆替代协议、电话控制协议和被采用的协议在核心协议基础上构成了面向应用的协议。

----1(蓝牙核心协议-?基带协议----基带和链路控制层确保微微网内各蓝牙设备单元之间由射频构成的物理连接。

蓝牙传输协议

蓝牙传输协议

蓝牙传输协议蓝牙传输协议是指蓝牙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所采用的通信规则和标准。

蓝牙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手机、耳机、音箱、手表等。

而蓝牙传输协议则是确保这些设备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数据传输的基础。

蓝牙传输协议的核心是蓝牙协议栈,它包括物理层、链路层、传输层、应用层等多个子层。

物理层负责处理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链路层则负责建立连接、管理连接和进行数据的传输,传输层则是负责数据的封装和解析,应用层则是对数据进行具体的处理和应用。

在蓝牙传输协议中,最常用的是蓝牙经典传输协议和蓝牙低功耗传输协议。

蓝牙经典传输协议适用于对传输速率要求较高的设备,如音频设备、键盘鼠标等;而蓝牙低功耗传输协议则适用于对功耗要求较高、但传输速率要求较低的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家居设备等。

蓝牙传输协议的发展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更新,每个版本都会对传输速率、连接稳定性、功耗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而随着蓝牙5.0的推出,蓝牙传输协议在传输速率、连接稳定性和功耗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得蓝牙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开发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设备类型和传输需求选择合适的蓝牙传输协议,并合理地配置蓝牙协议栈,以确保设备之间能够稳定、高效地进行数据传输。

同时,开发人员还需要关注蓝牙传输协议的安全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总的来说,蓝牙传输协议作为蓝牙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蓝牙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蓝牙传输协议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为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了更加稳定、高效的解决方案。

希望未来蓝牙传输协议能够在更多的设备和场景中得到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

蓝牙所有协议规范

蓝牙所有协议规范

蓝牙所有协议规范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最初由瑞典的爱立信公司在1994年开发。

它使用2.4GHz的ISM频段进行无线通信,具备低功耗、低成本和广泛的应用领域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医疗设备、汽车和工业领域等。

为了确保蓝牙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蓝牙技术联盟制定了一系列的协议规范。

这些协议规范定义了蓝牙设备的通信协议、硬件接口和应用层协议等,确保了不同厂商的蓝牙设备可以互相配对和通信。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蓝牙技术联盟定义的一些重要的协议规范:1. 蓝牙核心规范(Bluetooth Core Specification)蓝牙核心规范定义了蓝牙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包括物理层、链路层、控制层和应用层等。

它规定了蓝牙设备的基本功能和特性,确保了蓝牙设备之间的互通性。

2. 蓝牙配对协议(Bluetooth Pairing Protocol)蓝牙配对协议定义了蓝牙设备之间的配对过程和密钥生成算法。

在蓝牙设备进行配对时,配对协议确保了通信双方的身份验证和密钥交换,从而确保了蓝牙通信的安全性。

3. 蓝牙传输协议(Bluetooth Transport Protocol)蓝牙传输协议定义了蓝牙设备之间数据的传输方式和协议。

它规定了蓝牙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格式、数据包的结构和传输速率等,确保了蓝牙设备之间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处理。

4. 蓝牙音频协议(Bluetooth Audio Profile)蓝牙音频协议定义了蓝牙设备之间音频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方式。

它规定了蓝牙设备之间音频数据的编码格式、音频传输通道和音频控制等,使得蓝牙设备可以实现音频的传输和播放功能。

5. 蓝牙物联网协议(Bluetooth Internet of Things Profile)蓝牙物联网协议定义了蓝牙设备在物联网应用中的通信协议和功能规范。

它包括了蓝牙设备的发现、连接、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等功能,使得蓝牙设备可以无线连接到物联网并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牙音频传输协议篇一:蓝牙通信协议蓝牙通信协议(适合于蓝牙开发工程师)蓝牙协议栈----蓝牙技术规范的目的是使符合该规范的各种应用之间能够实现互操作。

互操作的远端设备需要使用相同的协议栈,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协议栈。

但是,所有的应用都要使用蓝牙技术规范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完整的蓝牙协议栈如图1所示,不是任何应用都必须使用全部协议,而是可以只使用其中的一列或多列。

图1显示了所有协议之间的相互关系,但这种关系在某些应用中是有变化的。

----完整的协议栈包括蓝牙专用协议(如连接管理协议LMP和逻辑链路控制应用协议L2CAP)以及非专用协议(如对象交换协议OBEX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设计协议和协议栈的主要原则是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各种高层协议,保证现有协议与蓝牙技术的融合以及各种应用之间的互操作,充分利用兼容蓝牙技术规范的软硬件系统。

蓝牙技术规范的开放性保证了设备制造商可以自由地选用其专用协议或习惯1使用的公共协议,在蓝牙技术规范基础上开发新的应用。

蓝牙协议体系中的协议----蓝牙协议体系中的协议按SIG的关注程度分为四层:核心协议:BaseBand、LMP、L2CAP、SDP;电缆替代协议:RFCOMM;电话传送控制协议:TCS-Binary、AT命令集;选用协议:PPP、UDP/TCP/IP、OBEX、WAP、vCard、vCal、IrMC、WAE。

----除上述协议层外,规范还定义了主机控制器接口(HCI),它为基带控制器、连接管理器、硬件状态和控制寄存器提供命令接口。

在图1中,HCI位于L2CAP的下层,但HCI也可位于L2CAP上层。

----蓝牙核心协议由SIG制定的蓝牙专用协议组成。

绝大部分蓝牙设备都需要核心协议(加上无线部分),而其他协议则根据应用的需要而定。

总之,电缆替代协议、电话控制协议和被采用的协议在核心协议基础上构成了面向应用的协议。

----1(蓝牙核心协议-?基带协议----基带和链路控制层确保微微网内各蓝牙设备单元之间由射频构成的物理连接。

蓝牙的射频系统是一个跳频系统,其任一分组在指定时隙、指定频率上发送。

2它使用查询和分页进程同步不同设备间的发送频率和时钟,为基带数据分组提供了两种物理连接方式,即面向连接(SCO)和无连接(ACL),而且,在同一射频上可实现多路数据传送。

ACL适用于数据分组,SCO适用于话音以及话音与数据的组合,所有的话音和数据分组都附有不同级别的前向纠错(FEC)或循环冗余校验(CRC),而且可进行加密。

此外,对于不同数据类型(包括连接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都分配一个特殊通道。

----可使用各种用户模式在蓝牙设备间传送话音,面向连接的话音分组只需经过基带传输,而不到达L2CAP。

话音模式在蓝牙系统内相对简单,只需开通话音连接就可传送话音。

---?连接管理协议(LMP)----该协议负责各蓝牙设备间连接的建立。

它通过连接的发起、交换、核实,进行身份认证和加密,通过协商确定基带数据分组大小。

它还控制无线设备的电源模式和工作周期,以及微微网内设备单元的连接状态。

---?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该协议是基带的上层协议,可以认为它与LMP并行工作,它们的区别在于,当业务数据不经过LMP时,L2CAP为上层提供服务。

L2CAP向上层提供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数据服务,它采用了多路技术、分割和重组技术、群提取3技术。

L2CAP允许高层协议以64k字节长度收发数据分组。

虽然基带协议提供了SCO和ACL两种连接类型,但L2CAP只支持ACL。

---?服务发现协议(SDP)----发现服务在蓝牙技术框架中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它是所有用户模式的基础。

使用SDP可以查询到设备信息和服务类型,从而在蓝牙设备间建立相应的连接。

----2(电缆替代协议(RFCOMM)----RFCOMM是基于ETSI-07.10规范的串行线仿真协议。

它在蓝牙基带协议上仿真RS-232控制和数据信号,为使用串行线传送机制的上层协议(如OBEX)提供服务。

----3(电话控制协议---?二元电话控制协议(TCS-Binary或TCSBIN)----该协议是面向比特的协议,它定义了蓝牙设备间建立语音和数据呼叫的控制信令,定义了处理蓝牙TCS设备群的移动管理进程。

基于ITUTQ.931建议的TCSBinary被指定为蓝牙的二元电话控制协议规范。

---?AT命令集电话控制协议----SIG定义了控制多用户模式下移动电话和调制解调器的AT命令集,该AT 命令集基于ITUTV.250建议和GSM07.07,它还可以用于传真业务。

----4(选用协议4---?点对点协议(PPP)----在蓝牙技术中,PPP位于RFCOMM上层,完成点对点的连接。

---?TCP/UDP/IP----该协议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制定,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通信的协议。

在蓝牙设备中,使用这些协议是为了与互联网相连接的设备进行通信。

---?对象交换协议(OBEX)----IrOBEX(简写为OBEX)是由红外数据协会(IrDA)制定的会话层协议,它采用简单的和自发的方式交换目标。

OBEX是一种类似于HTTP的协议,它假设传输层是可*的,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独立于传输机制和传输应用程序接口(API)。

----电子名片交换格式(vCard)、电子日历及日程交换格式(vCal)都是开放性规范,它们都没有定义传输机制,而只是定义了数据传输格式。

SIG采用vCard/vCal规范,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个人信息交换。

---?无线应用协议(WAP)----该协议是由无线应用协议论坛制定的,它融合了各种广域无线网络技术,其目的是将互联网内容和电话传送的业务传送到数字蜂窝电话和其他无线终端上。

用户模式及协议栈5----1(文件传输模式----文件传输模式提供两终端间的数据通信功能,可传输后缀为.xls、.ppt、.wav、.jpg和.doc的文件(但并不限于这几种),以及完整的文件夹、目录或多媒体数据流等,提供远端文件夹浏览功能。

文件传输协议栈如图2所示。

----2(因特网网桥模式----这种用户模式可通过手机或无线调制解调器向PC提供拨号入网和收发传真的功能,而不必与PC有物理上的连接。

拨号上网需要两列协议栈(不包括SDP),如图3所示。

AT命令集用来控制移动电话或调制解调器以及传送其他业务数据的协议栈。

传真采用类似协议栈,但不使用PPP及基于PPP的其他网络协议,而由应用软件利用RFCOMM直接发送。

----3(局域网访问模式----该用户模式下,多功能数据终端(DTs)经局域网访问点(LAP)无线接入局域网,然后,DTs的操作与通过拨号方式接入局域网的设备的操作一样,其协议栈如图4所示。

----4(同步模式----同步用户模式提供设备到设备的个人资料管理(PIM)的同步更新功能,其典型应用如电话簿、日历、通知和记录6等。

它要求PC、蜂窝电话和个人数字助理(PDA)在传输和处理名片、日历及任务通知时,使用通用的协议和格式。

其协议栈如图5所示,其中同步应用模块代表红外移动通信(IrMC)客户机或服务器。

----5.一机三用电话模式----手持电话机有三种使用方法:第一,接入公用电话网,作为普通电话使用;第二,作为不计费的内部电话使用;第三,作为蜂窝移动电话使用。

无线电话和内部电话使用相同的协议栈;语音数据流直接与基带协议接口,不经过L2CAP层,如图6所示。

----6.头戴式设备模式----使用该模式,用户打电话时可自由移动。

通过无线连接,头戴式设备通常作为蜂窝电话、无线电话或PC的音频输入输出设备。

头戴式设备协议栈如图7所示,语音数据流不经过L2CAP层而直接接入基带协议层。

头戴式设备必须能收发并处理AT命令。

篇二:蓝牙及蓝牙音箱知识普及蓝牙及蓝牙音箱知识普及说到无线音频设备,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肯定是无线音箱和无线耳机,这类无线产品除了带来连接使用时的便捷之外,还在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而关于无线传输,除了传统的FM调频和常见的2.4G无线射频协议,还有一种目7前较为成熟的技术――蓝牙。

接下来我们将为您一一介绍。

一. 什么是蓝牙,蓝牙的发明者是瑞典爱立信公司,早在1994年就已经开始研发,到1998年2月,由爱立信、诺基亚、IBM、东芝及Intel5个跨国大公司共同建立的一个全球性的小范围无线通信技术,也就是现在的蓝牙.。

这里顺便提提,为什么命名蓝牙呢,这要源于一个小故事,十世纪的丹麦有一位国王叫Harald Blatand,此人口齿伶俐、善于交际。

他将挪威、瑞典和丹麦统一了起来。

由于他喜欢吃蓝莓,牙龈常常是蓝色的,因此有蓝牙国王之称。

设计人员在确定名称时觉得“蓝牙”这个名字极具表现力,而且Blatand国王的个性很符合这项技术的特征,因此使用了“蓝牙”这个名称。

蓝牙标志设计取自HaraldBluetooth名字中的“H”和“B”两蓝牙标志的来历个字母,用古北欧字母来表示,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成为了蓝牙的logo。

二.蓝牙技术版本蓝牙技术版本蓝牙技术版本蓝牙技术版本截止到目前,蓝牙技术共有V1.1/1.2/2.0/2.1/3.0/4.0六个版本。

其中,V1.1/1.2版本属早期的技术,现已基本淘汰。

而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是V2.0/2.1版本,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M/秒以上,并可以同时传输数据和语音。

V3.0和V4.0版本是改进型版本,传输速度和距离有大幅提高,但功耗和稳定性8方面还有待改善。

而我们通常看到的是“蓝牙核心规范2.1版本+EDR”的说法又是什么意思呢,虽然蓝牙在传输上理论最快速度已经达到24Mbps,但是目前并没有一项蓝牙应用的传输需要超过1Mbps。

因此要实现大数据流的传输,人们引进了EDR (Enhanceddatarate,蓝牙技术中增强速率的缩写),它大大提高了蓝牙技术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2.1Mbps。

除了可获得更稳定的音频流传送的更低的耗电量之外,还可充分利用带宽优势同时连接多个蓝牙设备,让所有设备拥有令人满意的传输速率。

三.蓝牙传输的利与弊与其他传输方式相比,蓝牙有着与众不同的优势。

1、应用广泛蓝牙技术规格全球统一,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汽车、医疗设备、电脑外设等众多设备,只要拥有蓝牙适配器,就能轻松连接蓝牙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或语音通信,广泛普及,兼容性好。

2、操作简便蓝牙技术是一项即时技术,它不要求固定的基础设施,且易于安装和设置,不需要电缆即可实现连接,使用非常方便,只需简单完成配对就可投入使用,操作门槛较低。

3、传输速度较快相比于红外等其他方式,蓝牙传输协议在速度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蓝牙4.0理论最高速度达到24Mbps,更快的速度就可以保证更高的音质,使其有足够9的能力承载码率更高的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