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汽温度压力对锅炉吨汽耗标煤的影响
主蒸汽温度压力变化对机组的影响

主蒸汽温度压力变化对机组的影响第一篇:主蒸汽温度压力变化对机组的影响汽温、汽压异常对设备的危害在汽轮机运行中,初终汽压、汽温、主蒸汽流量等参数都等于设计参数时,这种运行工况称为设计工况,此时的效率最高,所以又称为经济工况。
运行中如果各种参数都等于额定值,则这种工况称为额定工况。
目前大型汽轮机组的热力计算工况多数都取额定工况,为此机组的设计工况和额定工况成为同一个工况。
在实际运行中,很难使参数严格地保持设计值,这种与设计工况不符合的运行工况,称为汽轮机的变工况。
这时进入汽轮机的蒸汽参数、流量和凝结器真空的变化,将引起各级的压力、温度、焓降、效率、反动度及轴向推力等发生变化。
这不仅影响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性,还将影响汽轮机的安全性。
所以在日常运行中,应该认真监督汽轮机初、终参数的变化。
1、主蒸汽压力升高当主蒸汽温度和凝结器真空不变,而主蒸汽压力升高时,蒸汽在汽轮机内的焓降增大,末级排汽湿度增加。
主蒸汽压力升高时,即使机组调速汽阀的总开度不变,主蒸汽流量也将增加,机组负荷则增大,这对运行的经济性有利。
但如果主蒸汽压力升高超出规定范围时,将会直接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
因此在机组运行规程中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在主蒸汽压力超过极限数值时运行。
主蒸汽压力过高有如下危害:(1)主蒸汽压力升高时,要维持负荷不变,需减小调速汽阀的总开度,但这只能通过关小全开的调速汽阀来实现。
在关小到第一调速汽阀全开,而第二调速汽阀将要开启时,蒸汽在调节级的焓降最大,会引起调节级动叶片过负荷,甚至可能被损伤。
(2)末级叶片可能过负荷。
主蒸汽压力升高后,由于蒸汽比容减小,即使调速汽阀开度不变,主蒸汽流量也要增加,再加上蒸汽的总焓降增大,将使末级叶片过负荷,所以,这时要注意控制机组负荷。
(3)主蒸汽温度不变,只是主蒸汽压力升高,将使末几级的蒸汽湿度变大,机组末几级的动叶片被水滴冲刷加重。
(4)承压部件和紧固部件的内应力会加大。
主蒸汽压力升高后,主蒸汽管道、自动主汽阀及调速汽阀室、汽缸、法兰、螺栓等部件的内应力都将增加,这会缩短其使用寿命,甚至造成这些部件受到损伤。
一吨标煤能产多少吨蒸汽

一吨标煤能产多少吨蒸汽?大家有没有在热电厂或自备电站工作?我想问一般地,一吨标煤能产多少0.8MPa蒸汽?或者其它规格蒸汽?用天然气或者重油呢?谢谢大家。
这需要查物理化学书吧,或许一些化工手册也有这些数据好似记得看过这方面一些资料。
一般标煤发热量为5000-6000大卡/kg,按5000大卡/kg计,一吨标煤应该可产蒸汽7吨左右。
当然,这里是以锅炉热效率为100%考虑。
从问题能看出楼主对蒸汽锅炉能耗指标不太熟悉,其实不光是热电厂技术人员熟悉这个,只要对蒸汽锅炉稍微熟悉一点,比方供热热工技术人员,都知道。
蒸汽锅炉能耗指标有两个:即煤耗与电耗,计量单位分别是kg标煤/吨蒸汽与kWh/吨蒸汽。
对于实际运行蒸汽锅炉,相应消耗指标一般为:煤耗应小于或等于133 kg标煤/吨蒸汽;电耗应小于或等于98 kWh/吨蒸汽;当然上述参数会因操作原因,设计原因会有所变化,热电厂蒸汽锅炉煤耗规定很严,当班操作工要是能耗上去了,那是要挨罚哦,呵呵。
一吨标准煤能产多少蒸汽就很容易计算了,所谓标准煤,其计算目前尚无国际公认统一标准,1千克标准煤热值,中国、前苏联、日本按7000千卡计算,联合国按6880千卡计算。
以7000千卡度量各种燃料、动力能源,即能源折标准煤折算系数=某种能源每千克实际热值/每千克标准煤热值〔7000千卡〕。
而不是楼上所言5000-6000千卡/kg。
按0.8MPa(G)饱与蒸汽计算,吨蒸汽理论能耗〔计算基准为0℃水〕为662,766 kcal,按此计算,吨蒸汽消耗标准煤为94.7 kg标煤/吨蒸汽,蒸汽锅炉效率按70%计,那么实际煤耗为135kg标煤/吨蒸汽,差不多就是吨标煤能产7吨左右蒸汽。
煤耗应小于或等于133 kg标煤/吨蒸汽;9 O/ H% Y8 g* P" i9 \4 t# i电耗应小于或等于98 kWh/吨蒸汽现在煤1000块/吨电600块/千度。
这样算做蒸汽还是电划算,电能量利用率比煤高!电600块/千度???工业用电不会这么廉价吧工业用电大约在0.32元/kwh。
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介绍

三、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介绍一、主要指标介绍1、供电煤耗:指火力发电机组每供出单位千瓦时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
他是综合计算了发电煤耗与厂用电率水平的消耗指标。
因此,供电标煤耗综合反映火电厂生产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水平。
供电煤耗=发电耗用标准煤量〔克〕/供电量〔千瓦时〕=发电耗用标准煤量〔克〕/发电量X〔1-发电厂用电率〕〔千瓦时〕2、影响供电煤耗的主要指标1)锅炉效率:锅炉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热量与燃料带入炉热量的百分比。
2)空预器漏风率:是指漏入空气预热烟气侧的空气质量流量与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质量流量比。
3)主汽温度:主汽温度是汽轮机蒸汽状态参数之一,是指汽轮机进口的主蒸汽温度。
4)主汽压力:主汽压力也是汽轮机蒸汽参数状态之一,是指汽轮机进口的主蒸汽压力。
5)再热汽温:再热汽温度是汽轮机蒸汽参数状态之一,是指汽轮机进口的再热蒸汽温度。
6)排烟温度:排烟温度是指锅炉末级受热面〔一般指〕空气预热器后的烟气温度。
对于锅炉末级受热面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道,排烟温度应取各烟道烟气温度的算数平均值。
7)飞灰可燃物:是指锅炉飞灰中碳的质量百分比〔%〕。
8)汽轮机热耗率:是指汽轮机发电机组每发出一千瓦时电量所消耗的热量。
以机组定期或修后热力试验数据为准。
9)真空度:是指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端真空占当地大气压的百分数。
10)凝汽器端差:是指汽轮机低压缸排汽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温度之差。
11)高加投入率:是指汽轮机高压加热器运行时间与机组运行时间的比值。
12)给水温度:是指机组高压给水加热器系统出口的温度值〔℃〕。
13)发电补给水率:是指统计期汽、水损失水量,锅炉排污量,空冷塔补水量,事故放水〔汽〕损失量,机、炉启动用水损失量,电厂自用汽〔水〕量等总计占锅炉实际总蒸发量的比例。
注:以上指标偏离设计值对煤耗的影响见附表3、综合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综合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即:综合厂用电率=(发电量/综合厂用电量)×100%。
300MW机组各参数变化对供电煤耗

2.减温水因不经过高加减少抽汽多做功8ΔΗ=αjw∑τrη0r=1000*(137.1*0.3367+191.6*0.483+156.1 *
r=6
0.5126) /911910=0.2398(kJ/kg)
3.减温水造成过热吸热量增加8ΔQg=αjw∑τr =1000*(137.1 +191.6 +156.1 )/911910
加排挤抽汽造成的再热器吸热量增加
4.装置效率减小
δηi=[(ΔΗ-ΔQηi)/ (Η-ΔΗ)]*100%=[(0.1588+0.2297*
0.468)/ (1218.74-0.1588)]*100%=0.02185% .
5.Δb=0.b
表:
结果汇总表
序号自变量名称自变量变化单位影响函数备注
1厂用电率每变化1个百分点Δb=0.0106b b:
为当前的供电煤耗;
Δb:
为对应自变量变化单位的供电煤耗变化量。
2补水率每变化1个百分点Δb=0.002232b
3主汽温度每变化1℃Δb=0.000352b
4再热汽温度每变化1℃Δb=0. b
5主汽压力每变化1MPAΔb=0.004478b
6给水温度每变化1℃Δb=0.000233b
7凝汽器背压每变化1KPAΔb=0.008889 b
十二、氧量对供电煤耗的影响(每变化1个百分点)
Δb=0.000321 b
十三、凝汽器端差对供电煤耗的影响(每变化1℃)
Δb=0.002702b
十四、循环水泵耗电率、除尘耗电率、输煤耗电率、除灰耗电率、对供电煤耗的影响(每变化1个百分点)
Δb=0.0106b
十五、过热减温水量对供电煤耗的影响(每变化1吨/小时)
锅炉能耗分析及运行调整

送风量的调整
总风量调节的依据
一次风 入炉总风量 二次风
少量的漏风
保持最佳过量空气系数
2021/7/14
锅炉负荷 氧量表的指示值
送风量的调整
总风量调节的方法入炉总Fra bibliotek量一次风 二次风
按照一定的风煤比来控制
送风机的送风量
送风机入口动叶开度
当送风投入自动时,参考氧量大小,通过设置A送动叶调节器偏置大小 来调节送风量。
2021/7/14
辅助风的调整
辅助风的作用
上层辅助风能压住火焰,不使其过分上飘,是控制火焰 位置和煤粉燃尽的主要风源;
中部辅助风则为煤粉旺盛燃烧提供主要的空气量; 下部辅助风可防止煤粉离析,托住火焰不致下冲冷灰斗 而增大q4损失。
辅助风调整的任务
调整二次风箱和炉膛之间的压差,从而保持进入 炉膛的二次风有合适的流速,以便入炉后对煤粉 气流造成很好的扰动和混合,使燃烧工况良好。
富氧状态,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 ③直接调节磨煤机的出粉量,提高了制粉系统对锅炉负荷
的响应速度。
2021/7/14
燃料量的调整
调节过程(以少量加负荷为例) • 在给煤量不变的情况下,首先将A磨煤机的调整做为燃烧稳定的基础
,然后通过适当开B、C磨煤机容量风门开度来调整负荷,调整时不要 大幅度开容量风门,根据负荷情况,可单侧或双侧调整,调整幅度控 制在2%开度左右,调整后,密切注意汽包压力或主汽压力以及氧量的 变化趋势,如果压力上升快,可适当对单侧容量风门回调来进行控制 。 • 在各台磨煤机容量风门开至40-45%时,此时应根据磨煤机料位及电流 情况,来增加给煤量,根据长时间观察,每台磨煤机给煤量最稳定工 况出力在54-56T/H之间,在掺烧劣质煤(如金生小窑煤)时,出力在 48-50T/H之间。此时可适当提高一次风压来调整负荷。 • 在煤质差,顶压困难时,采取以上方法无法提高或维持负荷时,可采 取调大大矿煤比例来提高入炉煤综合发热量,此时应特别监视和调整 给煤量较少或给煤机停运侧的分离器出口温度不超过85℃。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释义解析

二、锅炉技术经济指标
4)磨煤机单耗、耗电率:磨煤机单耗是指制粉系统每磨 制It煤磨煤机消耗的电量;磨煤机耗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磨煤 机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
5)给煤机单耗、耗电率:给煤机单耗是指制粉系统每磨 制It煤给煤机消耗的电量;给煤机耗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给煤 机所耗用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
二、锅炉技术经济指标
过热器 汽包
省煤器
蒸发 受热面
下降管
给水泵
联箱
自然循环锅炉
过热器 联箱
蒸发 受热面
省煤器 给水泵 联箱
直流锅炉
二、锅炉技术经济指标
10.煤粉细度:煤粉细度是指将煤粉用标准筛筛分后留在筛上 的剩余煤粉质量占所筛分的总煤粉质量百分比(% )。
11. 锅炉热效率:有两种方法计算锅炉效率.
三、汽轮机技术经济指标
1.汽轮机主蒸汽流量、压力和温度:汽轮机主蒸汽流量是指 进入汽轮机的主蒸汽流量值(kg/h);汽轮机主蒸汽压力是指 汽轮机进口的蒸汽压力值(MPa);汽轮机主蒸汽温度是指汽 轮机进口的蒸汽温度值(℃)
2.汽轮机再热蒸汽压力、温度和再热蒸汽压损率:汽轮机再 热蒸汽压力是指汽轮机中压缸进口的蒸汽压力值(MPa);汽 轮机再热蒸汽温度是指汽轮机中压缸进口的蒸汽温度值(℃) ; 再热蒸汽压损率是指高压缸排汽压力和汽轮机再热蒸汽压力 之差与高压缸排汽压力的百分比。
6. 排烟温度:排烟温度是指锅炉末级受热面(一般指空气预 热器)后的烟气温度(℃)。对于锅炉末级受热面出口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烟道,排烟温度应取各烟道烟气温度的算术平均 值。
7.锅炉氧量:锅炉氧量是指用于指导锅炉运行控制的烟气中 氧的容积含量百分率(%)。一般情况下,采用锅炉省煤器(对 于存在多个省煤器的锅炉,采用高温省煤器)后或炉膛出口 的氧量仪表指示。对于锅炉省煤器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燃气锅炉的吨蒸汽标准煤耗

燃气锅炉的吨蒸汽标准煤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燃气锅炉是一种常用的工业锅炉,用于产生蒸汽或热水作为供暖或发电的燃料。
燃气锅炉的吨蒸汽标准煤耗是指在一定工况下,产生一吨蒸汽所需要的标准煤的消耗量。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燃气锅炉的吨蒸汽标准煤耗。
一、燃气锅炉的基本原理燃气锅炉是利用燃气燃烧产生热能,通过换热器将热能转化为蒸汽或热水。
燃气锅炉的燃烧过程主要包括燃气的供给、燃气的燃烧和热能的传递、燃气燃烧产生烟气等三个过程。
二、吨蒸汽标准煤耗的计算方法吨蒸汽标准煤耗是指在标准工况下,产生一吨蒸汽所需的标准煤的消耗量,其计算公式如下:吨蒸汽标准煤耗= 燃料消耗量/ 蒸汽产量燃料消耗量指的是锅炉在工作一定时间内所耗的燃料量,一般以标准煤的单位来表示;蒸汽产量指的是在相同工况下,锅炉产生的蒸汽总量。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燃气与标准煤之间的能量转化关系,一般还需对标准煤进行热值校正,计算出实际的吨蒸汽标准煤耗。
三、影响燃气锅炉耗煤的因素1. 锅炉的工作负荷:锅炉的工作负荷越大,每单位蒸汽产生的燃料消耗量就越小。
3. 锅炉的供暖面积:供暖面积越大,锅炉的工作负荷就越大,相应地,吨蒸汽标准煤耗就越小。
4. 锅炉的燃料类型:不同的燃料具有不同的燃烧特性和热值,其吨蒸汽标准煤耗也会有所差异。
四、如何降低燃气锅炉的吨蒸汽标准煤耗1. 优化锅炉设计:合理设计锅炉结构,提高换热效率,减少热损耗。
2. 增加余热利用: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将烟气中的余热利用起来,提高能效。
3. 控制燃料质量:选用高质量的燃料,合理控制燃烧过程,减少供暖损失。
4. 定期维护保养:定期对锅炉进行检查和维护,清洗和更换损坏的设备,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燃气锅炉的吨蒸汽标准煤耗,提高锅炉的能效和经济性,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燃气锅炉的吨蒸汽标准煤耗是一个重要的能效指标,对于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
锅炉各项小指标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

锅炉专业各项小指标控制措施机组转入正式生产运营以来,集团公司对我厂机组的经济运行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每月的经济指标与工资总额挂钩,当月指标不能完成,便考核工资总额的20%,因此,机组运行指标的好坏,便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在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基础上,为保证每月指标的顺利完成,部门出台锅炉专业各项小指标的具体控制措施,供各位值班员参考,各值班员当班期间应采取措施积极调整,保证各项小指标尽量达到或靠近目标值。
一、主汽压力:在机组顺序阀投入以后,主汽压力每降低1MPa,将使发电煤耗增加2.012g/kwh,因此各值在顺序阀投入以后应尽量使主汽压力接近滑压设定值。
在机组单阀控制期间,由于主汽压力提高,会使调门关小,增大节流损失,故主汽压力适当放低。
注意:主汽压力过高会使汽机调节级压力升高,给机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二、主汽温度:主蒸汽温度每降低10℃,将使发电煤耗增加0.88 g/kwh,因此各值应积极调整主蒸汽温度,使之尽量接近设计值571℃(机侧566℃),具体控制措施:1、合理配风,消除由于磨煤机分配器问题导致的热量不均带来的蒸汽偏差;2、积极调整,关注减温水自动跟踪情况,及时干预,合理调整汽温设定值以消除减温水自动跟踪迟缓对汽温调整带来的影响;3、启停磨煤机时缓慢操作,并关注磨煤机启停对汽温的影响,尽量使磨煤机启停操作对汽温的影响减到最小;4、注意煤质突变对汽温、汽压的影响,及时干预调整;5、重点关注分离器出口过热度,适当改变分离器出口过热度偏置以改变煤水比例,维持分离器出口过热度稳定,以稳定主汽温度;6、注意给水温度对主汽温度的影响。
注意:调整主汽温度时,防止单侧汽温及受热面管壁超温。
三、再热汽温度:再热汽温度每降低10℃,将使发电煤耗增加0.78g/kwh,因此各值应积极调整再热汽温度,使之尽量接近设计值569℃(机侧566℃),具体控制措施:1、保持燃烧稳定,积极调整烟气挡板开度,注意再热汽温的变化趋势,做到超前调节;2、合理利用燃尽风;3、启停磨煤机时缓慢操作,并关注磨煤机启停对再热汽温的影响,尽量使磨煤机启停操作对再热汽温的影响减到最小;4、注意给煤量突变及一次风压改变对再热汽温的影响;5、改变煤粉细度,提高火焰中心有利于提高再热汽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