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方言
湖北咸宁方言常用语300句

湖北咸宁方言常用语300句你-嗯他-诶你们-嗯阑他们-诶阑爸-芽妈-娘吃-恰家-屋、嘎家字的注解屋与嘎的用法,一般说回家是回屋,你家是摁屋,嘎,比如,人家的人嘎哥,人嘎屋哥,这人家是搁人嘎。
这-搁那-呐的-哥客厅-堂屋石头-麻古青蛙-卡麻蝌蚪-卡麻修点灯-盏灯、煞灯聊天-刮喝、谈天小孩-伢崽儿子-崽爸爸-一部分地方叫发多谢-难问怎么样-难湿苍蝇-没忙蚯蚓-火藓螃蟹-老凯袖子-手舅睡觉-困瞌树、吸磕树有趣-过瘾、撮瘾骗子-撮白狡猾-撮奸苯蛋-撮勺、憨哥哥-老靴、老根什么-么哩没有-冒得方便面-学生面很好-没得改土房顶-屋夹老经常-一老厕所-茅丝胡说八道-狗打丑屁大便-拉屎、窝粑小便-拉尿、窝尿姐夫-一哥姐姐-袋假三天打雨,两天晒网-开门茅丝三日香害羞-怕丑上午-上做中午-中时下午-哈做拳头-除炉鼓偷人、偷情-打皮扮毒-闹毒药-闹药吵-国吵死人-国煞人知了-辞谷溜希奇-吸响新娘-吸炉嘎窗户-格子菜刀-仆刀廉刀-麻连砍菜刀-初刀厨师-除子火种-火子败家子-八败崽鲢鱼-狭连离谱-越格很坏-挖敖指违背道德的坏。
背心-汗杉公公-丫公婆婆-丫婆树支-树丫老婆-妈照抽烟-蒴烟吵架、打架-堆盒麻王水田里的吸血虫崽肉东西,这崽肉这东西,么崽肉-什么东西。
嘀冻半圆,或椭圆。
举例你哥嘀冻屁股啊,坐不稳。
脱款形容做事、为人太出格了,违反了道德标准。
冻碟冷形容天气冷,一般深秋的早晚和冬天常用!毛栗鼓,毛栗壳指手握拳头,然后食指呈弯曲形状向上移动,就这个造型。
报应、把手儿子。
报应,指不听话的儿子,通常是父母责备自己的儿子用的,意思报应,是指不该生,多余的,或者是生这个儿子是来报应我的。
把手,和崽的意思差不多,无其他含义。
点把一点的意思,用法,吓人,未必只有点把点哥崽肉吓人,不只一点东西,哥崽肉把点把扼。
拿帐形容比较能干。
例各儿崽真拿帐。
这小孩真能干。
1、蜡时腊月,不能瞎穴,瞎穴打嘴,打得有理。
2、大雪粉粉下,北京来电话,叫我切当兵,我还么结婚。
赤壁方言

赤壁方言声母及声调的基本特点摘要:湖北省赤壁市方言与湖北其他方言差异较大,与周边的咸宁市、通山县、崇阳县、嘉鱼县方言统称为咸宁地区方言,自成体系,受湘方言,赣方言以及湖北西南官话影响,是湘方言与湖北西南官话的合体。
赤壁方言至今还保留这大量的古音,显示出浓厚的楚地特色。
关键词:赤壁方言、声母、声调一、赤壁简介赤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东南岸,地处鄂南边陲,为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触地带。
它北倚省会武汉,南邻湖南重镇岳阳,最南端与湖南临湘相邻,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
辖赤马港,陆水湖,蒲圻3个街道,赵李桥镇,官塘驿镇,新店镇,神山镇,车埠镇,赤壁镇等十多个乡镇。
赤壁市原称蒲圻市,三国东吴置县,因出产蒲草,又处岸边,故名蒲圻。
所以,习惯上还是称赤壁话为蒲圻话,且地道的蒲圻话以车埠(赤壁所辖镇)话为代表。
二、赤壁方言分区赤壁话就是在黄廖本《现代汉语》方言分区里湖北话中“咸宁地区除外”的一部分。
赤壁话常被划分到赣方言区,并被看做是赣方言的一种变体。
然而,赤壁话与赣方言也有着许多的不同,比如赤壁话中没有赣方言中最明显的浊音轻化现象,虽然浊音浊得不是很厉害,但最起码是不送气的。
赣方言中一般平翘舌不分,赤壁方言中平翘舌是严格区分的,且翘舌卷舌幅度很大,发音部位整体往后靠。
初次之外,在赣语尤其是南昌话中边音l和鼻音n都读作边音l,而赤壁方言中是都念做鼻音n。
由此,有学者认为普气话是吃笔画是湘语与湖北西南官话的混合体。
与湖北大部分地区方言不同,咸宁地区方言自成一派,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魅力。
咸宁地区方言又称鄂东南方言,是包括咸宁市以及周边的通山县,崇阳县,嘉鱼县,赤壁市的方言。
任何方言的内部不可能完全一致,由于我是赤壁人,所以我这篇文章的论述其实是以赤壁方言为主体的咸宁地区方言。
赤壁方言大致有三种不同的口音:第一种是以城关音位代表,包括赤壁市区、车埠镇、赵李桥镇等,人口占全市的二分之一;第二种是以官塘话位代表,包括神山镇和桂花畈的一部分,人口占全市的四分之一;第三种是以羊楼洞话位代表,包括赵李桥镇的大部分地区,人口占全市的四分之一。
《赤壁》译名误区的思考

6电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产业。
国产电影能否有资格角逐于国内外各大电影节、进军海外主流电影市场,首先是要具备英文片名及字幕。
国产电影片名翻译已经成为国产影片的品牌商标,具有强大的宣传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麻争旗教授称:“电影的英文片名对一部电影的海外推广非常重要。
好的译名能吸引观众眼球,提升票房收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译者需要结合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对影片的内容及精神进行再创作,译名既要与原编剧达到心灵上的契合,又要符合外国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习惯。
”(麻争旗,2008)目前,人们对电影译名的重视主要集中在英语影片片名的汉译,对国产影片片名的英译只是偶有提及,尚未形成成熟的片名翻译模式。
本文从语用综观论视角研究影响华语影片片名翻译的诸因素,提出华语片名翻译策略,使华语片译名充分发挥其“导视”,吸引广大的海外观众。
一、动态适应与影片译名的文化价值在语用综观论的语言表意功能过程中,结构对象与语境的相互适应是动态的,即意义的生成是动态的:话语一旦说出就不再受发话人的控制,话语开始在别人的心智中独立。
综观论的“心智状态”可以理解为是文化语境的一个部分,因为“心智”是“社会心智”,交际者的心智世界的建构是得到了社会认可的,因而具有社会性,这种社会性包括了沉淀于交际者所处的社会文化中各种根深蒂固的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模式、审美情趣和意识形态;同时,“心智状态”也是语言选择过程中结构对象与语境互动的媒介,因为意义是交际双方心智的相互作用(耶夫·维索尔伦,2004:201;钱冠连,霍永寿译)。
动态适应原则对华语片名翻译的启示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将原片名、电影内容、原编剧、导演及西方观众的认知世界纳入自己的考虑范围,在对忠实原片名、电影内容、原编剧意图和符合西方观众的语言、审美习惯诸多因素的平衡中,提炼出好的英译名,正如翻译家尤金·奈达(·N )所指出的:“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浅析湖北赤壁方言中的颜色词

浅析湖北赤壁方言中的颜色词作者:柳媛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年第05期摘要:湖北赤壁方言作为湘语和西南官话的混合体,其颜色词数量较多,含义丰富。
本文将从语音、语义、语用以及方言特色等方面,分别对赤壁方言基本颜色词、颜色词的构词特色、颜色词的语用特色以及表意特殊的颜色词进行分析,并阐述颜色词中所包含的意义。
关键词:赤壁方言颜色词构词特色一、赤壁方言溯源(一)地理位置赤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东南岸,地处鄂南边陲,为幕阜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触地带。
它北倚省会武汉,南临湘北重镇岳阳,最南端与湖南省的临湘相邻,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
现今赤壁市面积1723平方公里,辖赤马港、陆水湖、蒲圻3个街道,赵李桥镇、新店镇、周郎嘴回族镇等十多个乡镇。
(二)历史沿革据县志记载,赤壁市原称蒲圻,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年)置县,县治始在今神山西凉湖畔竟江口,因出产蒲草,又处岸边,所以称为蒲圻。
唐贞观七年(633年)因洪水泛滥,迁至今址蒲圻镇(今赤壁市)。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分置唐年县(今崇阳、通城),五代吴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分置嘉鱼县。
历经各朝代,中华民国时期,赤壁市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新中国成立后,历属湖北省沔阳专区、大冶专区、孝感专区、武汉市、咸宁地区等。
1986年5月撤县建市,199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赤壁市。
(三)方言性质由于赤壁市原名蒲圻市,当地方言被称作蒲圻话。
虽然蒲圻市现在已经更名为赤壁市,但习惯上还是称赤壁市的主要方言为蒲圻话,且地道的蒲圻话以车埠(赤壁所辖镇)话为准。
赤壁方言通常被划分到赣方言区,并被看作赣方言的一种变体。
然而,蒲圻话中没有赣语中最明显的浊音清化现象,虽然浊音浊得不是很厉害,但起码是不送气的。
赣语中一般平、翘舌不分,赤壁方言中平翘舌是严格区分的,且翘舌音卷舌的幅度很大,发音部位整体往后靠。
除此之外,在赣语尤其是南昌话中,边音l和鼻音n往往都读成边音l,而赤壁方言中边音l和鼻音n都念作鼻音n。
中国古代文人的赤壁情结

中国古代文人的赤壁情结作者:刘磊来源:《寻根》2014年第04期情结与赤壁情结在苏轼以后的中国文学史上,传统文人不断追慕苏轼、崇拜苏轼,成为一种有趣味且有意味的文化现象,而其中,“黄州赤壁”成为崇拜苏轼现象中一个绕不过的节点。
清雍正《湖广通志》卷一一八记载:“江汉间言赤壁者五,汉阳、汉川、黄州、嘉鱼、江夏。
”也就是说,长江流域湖北段称“赤壁”的地方至少有五处,黄州赤壁因苏轼被贬黄州而闻名天下,后人为了与赤壁之战的发生地“武赤壁”——蒲圻赤壁(即《湖广通志》中的“嘉鱼赤壁”)区分,亦称之为“文赤壁”“东坡赤壁”。
有研究者认为,从宋代到近代,吟咏赤壁的诗词共计一千余首,苏轼以后吟咏赤壁的作品,一般都是吟咏黄州赤壁的。
吟咏黄州赤壁的作品创作数量之多,思想内容之丰,持续时间之久,都充分体现出苏轼对后代文人的深远影响。
根据中西学者对“情结”的表述,我们认为,后苏轼时代中国古代文人的“赤壁情结”又可以细化为赤壁风景礼赞、三国英雄崇拜、坡仙景仰三个具体情结,这些情结容纳了寄情山水、建功立业、适时归隐、全身而退、哀叹英雄等儒道交织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人在封建制度条件下不断受到前代文化影响与思想因袭而生成的“集体无意识”结晶。
黄州赤壁,因其景色奇丽,被苏轼及其后时代的许多文人咏叹。
关于黄州赤壁景色的奇丽,联系历代诗作,我们认为黄州赤壁之奇,在其色、其高、其变。
赤壁之奇,奇在其色。
黄州赤壁本来叫“赤鼻矶”,这座小山的山崖是红色的,就像一只红色的鼻子伸到江里,所以当地人叫它“赤鼻矶”。
黄州方言中“鼻”“壁”不分,都是阳平,就把“赤鼻”念成“赤壁”了。
黄州赤壁的这种颜色也是诗人们关注的对象,如南宋辛弃疾词作《霜天晓角·赤壁》中“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明代王世贞《过赤壁二首(其一)》中“战血至今高壁色,词源终古大江声”等。
赤壁之奇,奇在其高。
黄州赤壁,突兀高耸,宛若石脚插水,又似一拳伸云。
故而黄州赤壁“乱石穿空”之高境亦成为后人咏叹的一个方面。
湖北十大难懂方言排行榜

湖北⼗⼤难懂⽅⾔排⾏榜 湖北地理位置适中,南来北往的交融使得湖北话不能独⽴⾃成体系,因⽽并没有⼀个整体的区域性代表性语⾔。
按照学术意义上的划分湖北话应该属于北⽅官话。
由于受到周边的影响,湖北⽅⾔⼤致可分为三区,即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区和赣语区。
⼗、襄樊话 ⼗、襄樊话 主要包括襄樊地区,⼗堰部分地区⽅⾔、随州话、以及荆门部分⽅⾔ 难懂指数★ 该地区⼤部分⽅⾔属于西南官话鄂北⽚,但是由于扼守荆要,是南下的⼀条必经之地,⼈⼝流动相当频繁,所以受到中原官话得影响⾮常⼤,跟河南⽅⾔相似程度很⾼,⼈说应该由西南划⼊中原。
该地区⽅⾔与普通话⽆多少差异,外地⼈基本听得懂。
九、江汉平原⽅⾔ 九、江汉平原⽅⾔ 主要包括天沔潜三地⽅⾔、荆州地区⽅⾔、荆门话 难懂指数★☆ 该⽅⾔流通于⼴⼤的江汉平原地区以及周边部分地区,江汉平原⽅⾔跟普通话也⽆多⼤的差异,但是部分发⾳带了浓厚得荆楚特⾊,尤其是该地区居民说那塑胶普通话甚是搞笑,⼤家应该听过汪涵说的塑胶普通话吧,虽然是湖南的,但是跟该地区的完全⼀样。
⼋、宜昌话⼋、宜昌话 主要包括宜昌地区⽅⾔、恩施话、⼗堰话 难懂指数★☆ 该⽅⾔是中国使⽤⼈⼝最多的⼀个⽅⾔⽚------西南官话成渝⽚,由于该地区与巴蜀地区交界,除了部分苗族外,其他得少数民族以及汉族说得⽅⾔完全可以互通,⽽且外地⼈也是完全听得懂,具有浓郁得鄂西特⾊和巴蜀特⾊,最熟悉得莫过于恩施民歌《龙船调》,那句经典的对⽩:“妹娃⼦要过河(活),四哪个(过)来推我嘛?” 七、武汉话七、武汉话 主要包括武汉市区的⽅⾔(汉腔) 难懂指数★★ 武汉话,对于湖北⼈来说,哪可是相当得熟悉了,只要是个湖北⼈也能随⼝说上⼏句,因为湖北的电视台等各⼤新闻得⽅⾔节⽬全部都是⽤武汉话来说的。
武汉话⽐较好懂,武汉话在湖北可以说是个⽅⾔岛,在民国初就消失⼊声,不过武汉话有时候语速很快,如果⼀个北⽅⼈第⼀次听武汉⽅⾔,可能也听不懂多少的。
武汉话不同于成都话得最⼤特点是武汉话语速快。
天门方言——精选推荐

天门⽅⾔天门⽅⾔1.蛮扎实 (=厉害)2.酣七哈胀 (=吃的太猛。
太撑)3.条⼦ (=⾝材)4.胯⼦ (=腿,)5.灵醒 (=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6.称头 (=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头tou第三声,)7.打⾚暴 (=半裸.⾚。
chi 读⼆声。
)8.窕挂或窕头/打⾚暴窕头(=全裸)9.浮⼦ (=⽑⼱抹布等)10.痴头⼦ (=擦,如橡⽪擦叫做\"滋笔头⼦\")11.打窕挂 (下裸)12.⾚暴窕(头)挂(全裸)13.洗打睡---(洗了睡)14.打汩泅——(游泳)15.喜咩鸟(=⾼兴。
⾮常⾼兴)16.死⼈⼦(⼀般指夫妻⼀⽅含情地骂对⽅)有些地⽅也指死⼈17.通龙糊(⼀通龙湖)(⼀塌糊涂)18、真咋:(=今天)门咋:(=明天)错⼉(=昨天,错念2声cuo)且⼉(=前天,且读第⼆声)19.紧⾛:⼀直⾛20.错到活挪边克打:(⾮常错误,天门⼈“河”发“活”⾳,堤念为“提”,但是是习惯使然,并⾮不可纠正)⼆、聊天常⽤语1.怂低、耸过、么事/某家(什么)2.没得/冒得(=没有。
)3.是(说/雪)的(=表⽰赞同)4.铆起/铆倒(=⼀个劲⼉地、努⼒地⼲某事)5.是/不是那个事 =(①是/不是那回事;②像/不像样)6.恁那(=您)7.⾁奶(=柔软-)8.⽃滴 /⾥(li读⼀声)虎(=⾥⾯)9.通喉/倒哦⾄/崭楼(= 吃饭,楼lou读⼀声)10.电⽔(=墨⽔)11 撩撇(=痛快)12.采搞么家/采搞耸过(在⼲什么)13.朗搞/枪朗搞(怎么办)14.窕挂,窕头(⾚露上⾝和⾚露下⾝)15.打汩泅(游泳)16.孩⼦ (=鞋⼦)17.脑阔(=头)17、夸⽩=瞎侃(读be第⼆声)18.坛⼦ =丫头19堂⽕病=肺结核20.夹⽣=形容⼈不清⽩(夹读ga⼆声)21.指嘎=⼿指头22.⼩滴咔=⼩不点 ( 咔:kā)23.晓得/找得倒=清楚24.挪些=那些25.你汰地…=你在…(⼲什么)26.垮草=有阻碍27.才⼀蒙/刚⼀蒙/才蒙=刚才28.兜哈=底下29.枯=1.残忍 2.打(⼈)30.糊⼼蛮⼦=不清楚31.德的狠=很得意32.哈是=都是33.肤⽪⼦=头⽪屑34.活⽔——喝⽔35.默地默⽓=瞎搞,36.通龙湖踏哪湖 /⼀踏糊涂37.岔地(=没有问题,岔三声)随便38.造业(=可怜)39.咻(=吸)40.之吧[助词 ,增加语⽓]41.搞怂滴、搞么事啊/搞某家 (=搞么名堂;你想⼲什么) 42.搞不清⽩ (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43.耍赚(=⼲练利索)44..瓢根(=勺⼦,也算是普通话)45.通吼,胀黄,展六(吃饭的意思,贬义词类)46.凹皱(“腌臜”=脏)撇托=简单雷追=厉害黄混=糊涂歪拐=不讲道理结梗 =不通融啰念=啰嗦⾹赢=便宜捏⽪ =挨骂参扩徐(瞌睡)= 打瞌睡余帖=结束机取=想念⽇⽩=聊天⽃散放=放鸽⼦阔德⾏=开玩笑浩⽔ = 涉⽔糊⾯=表⾯清是⼋早= 清晨岸些=等⼀下凌杠⼦= 冰棱灰⾯ =⾯粉袱⼦= ⽑⼱凌品=冰知蚁⼦=知了⿇母=⾦龟⼦⿇纷⼦ =细⾬盐⽼许(⿏)= 蝙蝠眼⾬=眼泪把把=⼤便崔⼦=烧⽔的⽔壶煤(“迷”)⽓,煤(“迷”)⾥煤(“迷”)⽓=多指有神经质的⼈讨⽶佬 =乞丐齁包 =哮喘病⼈热暴头 =癞头邪⼦ =精神病⼈阿巴⼦ =⽼太婆姑娘 =妻⼦⼳爷 =姨母恩妈 =姑妈油⼦=混混堂屋=正厅举巴⼦=锅贴(油煎)包⼦三、吵架常⽤语1.你莫跟⽼⼦\"翻\"。
赤壁之战简介作文

赤壁之战简介作文
赤壁之战嘛,说起来可真是个不得了的大事件!咱们先从四川话开始摆摆龙门阵。
哎哟,那赤壁之战啊,可谓是历史上的一个大转折呐。
想当年,曹操那个老狐狸带着几十万大军,一路南下,想一举拿下江东。
孙权跟刘备这两个小老弟一看,哎呀,这咋整啊?不是对手啊!但是呢,他们也不是吃素的,就商量着联合起来,跟曹操这个老东西斗一斗。
说到这联合啊,就不得不提诸葛亮这个聪明绝顶的谋士了。
他呀,七擒七放孟获,那智商可不是盖的。
他出了一计,就是借东风。
你们陕西的汉子可能不懂这个,但咱们四川人可是知道,这东风啊,就是天时。
有了这天时,赤壁之战就赢了一半了。
再来说说陕西方言的部分。
那曹操啊,自以为是得很,觉得自己兵强马壮,肯定能赢。
可是啊,他没想到孙权跟刘备这两个小老弟这么狡猾,居然会用火攻。
那火势一起,曹操的大军就像被烤羊肉串一样,噼里啪啦地就败下阵来了。
这可真是“骄兵必败”啊,陕西的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咱们再用北京话总结一下吧。
这赤壁之战啊,就是一场智谋与勇气的较量。
孙权、刘备他们虽然兵力不如曹操,但是他们有诸葛亮这样的谋士,有周瑜这样的将领,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团结一心,共同对敌。
而曹操呢,虽然兵多将广,但是他骄傲自大,轻视敌人,最后落得个败走华容道的下场。
所以啊,咱们做人做事,都得谦虚谨慎,不能像曹操那样,不然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这就是赤壁之战给咱们留下的教训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方言声母及声调的基本特点
摘要:
湖北省赤壁市方言与湖北其他方言差异较大,与周边的咸宁市、通山县、崇阳县、嘉鱼县方言统称为咸宁地区方言,自成体系,受湘方言,赣方言以及湖北西南官话影响,是湘方言与湖北西南官话的合体。
赤壁方言至今还保留这大量的古音,显示出浓厚的楚地特色。
关键词:赤壁方言、声母、声调
一、赤壁简介
赤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东南岸,地处鄂南边陲,为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触地带。
它北倚省会武汉,南邻湖南重镇岳阳,最南端与湖南临湘相邻,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
辖赤马港,陆水湖,蒲圻3个街道,赵李桥镇,官塘驿镇,新店镇,神山镇,车埠镇,赤壁镇等十多个乡镇。
赤壁市原称蒲圻市,三国东吴置县,因出产蒲草,又处岸边,故名蒲圻。
所以,习惯上还是称赤壁话为蒲圻话,且地道的蒲圻话以车埠(赤壁所辖镇)话为代表。
二、赤壁方言分区
赤壁话就是在黄廖本《现代汉语》方言分区里湖北话中“咸宁地区除外”的一部分。
赤壁话常被划分到赣方言区,并被看做是赣方言的一种变体。
然而,赤壁话与赣方言也有着许多的不同,比如赤壁话中没有赣方言中最明显的浊音轻化现象,虽然浊音浊得不是很厉害,但最起码是不送气的。
赣方言中一般平翘舌不分,赤壁方言中平翘舌是严格区分的,且翘舌卷舌幅度很大,发音部位整体往后靠。
初次之外,
在赣语尤其是南昌话中边音l和鼻音n都读作边音l,而赤壁方言中
是都念做鼻音n。
由此,有学者认为普气话是吃笔画是湘语与湖北西南官话的混合体。
与湖北大部分地区方言不同,咸宁地区方言自成一派,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魅力。
咸宁地区方言又称鄂东南方言,是包括咸宁市以及周边的通山县,崇阳县,嘉鱼县,赤壁市的方言。
任何方言的内部不可能完全一致,由于我是赤壁人,所以我这篇文章的论述其实是以赤壁方言为主体的咸宁地区方言。
赤壁方言大致有三种不同的口音:第一种是以城关音位代表,包括赤壁市区、车埠镇、赵李桥镇等,人口占全市的二分之一;第二种是以官塘话位代表,包括神山镇和桂花畈的一部分,人口占全市的四分之一;第三种是以羊楼洞话位代表,包括赵李桥镇的大部分地区,人口占全市的四分之一。
在这三种不同的口音中,城关话是威信最高的一种,因此,城关话可以作为赤壁话的代表。
和所有方言一样,赤壁话与普通话最大的不同也是在语音上体现出来的,下面是赤壁话声调表,供大家参考:
赤壁话中有较多的浊音声母。
这是因为赤壁方言保留了较多的古浊塞音、塞擦音声母。
在这篇文章中,将主要为大家介绍赤壁话中的声母和声调。
一、声母
1、赤壁话声母系统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有清、浊对立而无送气不送气的对立。
古次清和全浊声母塞音和塞擦音在今天赤壁话中都念位浊声母,这一特点表现为:
(1)有b/p而无p’,例如:“婆”年bo24。
(2)有t/d而无t’,例如“图”念du24.
(3)有k/g而无k’,例如“枯”念gu44.
(4)有ts、由而无ts’,例如“初”念dzou。
2、赤壁话的另一个特点是没有边音l。
例如,赤壁话中“荷兰”和“河南”就经常会“傻傻分不清楚”,因为在读音上“兰”和“南”都读作nan24。
“懒”也读做nan245。
3、赤壁话的鼻音声母特别多,这也可以说是赤壁话的一个特点。
赤壁城关话中有五个不同部位的鼻音声母,如“矛”读mau24,“每”读mi21,“耐”读nai33,“眼”读ηan31,“昂”读niou,“鱼”读nμ31等。
4、赤壁话声母还有一特点,就是没有唇齿擦音。
如“非”念huei44,“分”念huen44等。
二、声调
1、赤壁话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六个
声调,这一点和湖北“楚语区”各地市一致的。
赤壁话的六声调跟古四声的关系是:古平声清声母字归阴平,古平声浊声母字归阳平, 古上声清声母字及次浊声母字归上声,古去声清声母字归阴去, 古去声浊声母字及上声全浊声母字归阳
去,占人声清声母字及次浊声母字归久声,古人声全浊声母
字一部分归阳平,一部分归人声。
2、赤壁话除了六个单调外,连读变调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基本规律是连读前一字基本不变,连读后一字除阴平阳平两
调不变外其余都变调。
下面是两字变调的基本概况:
(1)后一字为阳平时,不论前字为何调,都有原来的24
变为33,如:安宁nin33,后来nai,国民min33
(2)后一字为上声时,都由原来的31变为32,如:朋友
iou32.
(3)后一字未阴去时,由原来的213变为23,如:告诉
sou23,年货23。
(4)后一字为入声时,由原来的55变为44,如:球拍
44,体育44.
参考文献:
1、詹伯慧、李元授,武汉大学学报,1964年01期
赤壁方言声母及声调的基
本特点
姓名:任丹丹
班级:136班
学号: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