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模电实验报告模拟运算放大电路
东南大学模拟电路实验报告(三)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子电路实践第三次实验实验名称:单极低频放大电路(基础)院(系):电气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姓名:学号:实验室: 104 实验时间:2013年11月6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实验三单级低频电压放大电路(基础)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级放大电路的工程估算、安装和调试;2、了解三极管各项基本器件参数、工作点、偏置电路、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增益、幅频特性等的基本概念以及测量方法;3、掌握基本的模拟电路的故障检查和排除方法,深化示波器、稳压电源、交流电压表、函数发生器的使用技能训练。
二、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图三、预习思考1、器件资料:上网查询本实验所用的三极管9013的数据手册,画出三极管封装示意图,标出每个管脚的2、 偏置电路:教材图1-3中偏置电路的名称是什么,简单解释是如何自动调节BJT 的电流I C 以实现稳定直流工作点的作用的,如果R 1、R 2取得过大能否再起到稳定直流工作点的作用,为什么? 答:共发射极偏置电路。
共发射极偏置电路。
利用12,R R 构成的分压器给三极管基极b 提供电位B U ,又1BQ I I ,基极电位B U 可近似地由下式求得:212B CC R U V R R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CQ EQ I I 增加,电阻E R 上的压降增大,由于基极电位B U 固定,加到发射结上的电压减小,BQ I 减小,从而使CQ I 减小,通过这样的自动调节过程使CQ I 恒定,即实现了稳定直流工作点的作用。
如果12,R R 取得过大,则1I 减小,不能满足12,R R 支路中的电流1BQ I I 的条件,此时,BQ V 在温度变化时无法保持不变,也就不能起到稳定直流工作点的作用。
3、 电压增益:(I) 对于一个低频放大器,一般希望电压增益足够大,根据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电压增益,分析这些方法各自优缺点,总结出最佳实现方案。
[VIP专享]东南大学模拟电路实验报告(一)
![[VIP专享]东南大学模拟电路实验报告(一)](https://img.taocdn.com/s3/m/2f5a186604a1b0717ed5dd4a.png)
模拟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一模拟运算放大电路(一)电气工程学院学号姓名地点104任课教师团雷鸣日期2013.10.23-2013.10.24得分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 了解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运放的使用。
2. 掌握反向比例运算器、同向比例运算器、加法和减法运算及单电流放大等电路的设计方法。
3. 学会运用仿真软件Multisim设计电路图并仿真运行。
4. 学会连接运算放大电路,正确接线与测量。
5. 复习各种仪器(数字示波器、万用表、函数发生器等)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1.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电压放大倍数极高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输入和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
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2.基本运算电路几种典型的运算电路如下同相放大电路反相放大电路减法电路加法电路三、预习思考。
1、设计一个反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V|=10,Ri>10KΩ,将设计过程记录在预习报告上;设计思路:由题意,要使|AV|=10,Ri>10KΩ,所以取RF/R1=10,R1、R2、R4、RF 均大于10 KΩ,R1=R2=20 KΩ,RF=200 KΩ,R4=100 KΩ2.设计一个同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V|=11,Ri>100KΩ,将设计过程记录在预习报告上;设计过程:由题意,要使|AV|=11,Ri>100KΩ,则R3=110 KΩ,R2=100 KΩ,RF=1.1MΩ,于是,1+R4/R3=11。
3.设计一个电路满足运算关系VO= -2Vi1+ 3Vi2利用差分放大电路U0=(1+R4/R1)(R3/(R2+R3))Ui2-(R4/R1)Ui1可得R4=2*R1;R2=0;R3=R1;如上图,取R1=R3=1 KΩ,RF=2KΩ,即可使VO= -2Vi1+ 3Vi2。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模拟电子电路实验第 1 次实验实验名称: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院(系):吴健雄学院专业:电类强化班姓名:学号:610142实验室: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6年4月10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反相比例、同相比例、加法、减法等电路的设计方法;2.熟练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故障检查和排除方法;3.了解运算放大器的主要直流参数(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失调电流、温度漂移、共模抑制比,开环差模电压增益、差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交流参数(增益带宽积、转换速率等)和极限参数(大差模输入电压、大共模输入电压、大输出电流、大电源电压等)的基本概念;4.熟练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增益、幅频特性、传输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5.掌握搭接放大器的方法及使用示波器测量输出波形。
二、预习思考1.查阅LM324 运放的数据手册,自拟表格记录相关的直流参数、交流参数和极限参2.设计一个反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V|=10,Ri>10KΩ,RF=100 kΩ,并用multisim 仿真。
其中分压电路由100kΩ的电位器提供,与之串联的510Ω电阻起限流的作用。
3.设计一个同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V|=11,Ri>10KΩ,RF=100 kΩ,并用multisim 仿真。
三、实验内容1.基本要求内容一: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各项参数测量实验(预习时,查阅LM324 运放的数据手册,自拟表格记录相关的直流参数、交流参数和极限参数,解释参数含义)。
图1.1 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LM324 管脚图1)图1.1 中电源电压±15V,R1=10kΩ,RF=100 kΩ,RL=100 kΩ,RP=10k//100kΩ。
按图连接电路,输入直流信号Ui 分别为-2V、-0.5V、0.5V、2V,用万用表测量对应不同Ui 时的Uo 值,列表计算Au 并和理论值相比较。
东南大学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Ⅱ第一次实验实验名称: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院(系):吴健雄学院专业:工科试验班姓名:学号:实验室: 电工电子中心103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9年4月11 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了解运放的基本特性,以运放构成的同相比例放大电路为例,研究运算放大器的转换速率和增益带宽积性能。
二、 实验原理1. 实验一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根据运算放大器基本原理及性质,可得00u u i i +-+-====11o F i u R u R =+ 2. 实验二 减法电路的设计3211231(1)F F o R R Ru u u R R R R =+-+ 3. 实验三 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1O i u u dt RC=-⎰1.实验内容(补充实验):(1)设计一个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放大倍数为11,且 RF=100 kΩ。
输入信号保持Ui=0.1Vpp不变,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在输出不失真的情况下,并记录此时的输入输出波形,测量两者的相位差,并做简单测出上限频率fH分析。
/°图像14.032.042.647.9(b )(c )实验结果分析: 由上表可得,当*0.1*110.778O U AuU V === 时,输出波形已经失真,此时fH=78.86kHz ,φ=47.9°,可以看出相位差与理论值45°存在较小差距,基本吻合。
(2)输入信号为占空比为50%的双极性方波信号,调整信号频率和幅度,直至输出波形正好变成三角波,记录该点输出电压和频率值,根据转换速率的定义对此进行计算和分析(这是较常用的测量转换速率的方法)。
(a )双踪显示输入输出波形图(c ) 实验结果分析:7.84/0.501/1/(32*2)dV SR V s V s dt μμ===由SR 的计算公式可得SR ≈0.5V/μs ,与理论值近似(3)将输入正弦交流信号频率调到前面测得的fH,逐步增加输入信号幅度,观察输出波形,直到输出波形开始变形(看起来不像正弦波了),记录该点的输入、输出电压值,根据转换速率的定义对此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和手册上的转换速率值进行比较。
201x东南大学模电实验1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模拟电子电路实验第1 次实验实验名称: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院(系):吴健雄学院专业:电类强化班姓名:学号:610142实验室: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6年4月10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反相比例、同相比例、加法、减法等电路的设计方法;2.熟练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故障检查和排除方法;3.了解运算放大器的主要直流参数(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失调电流、温度漂移、共模抑制比,开环差模电压增益、差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交流参数(增益带宽积、转换速率等)和极限参数(大差模输入电压、大共模输入电压、大输出电流、大电源电压等)的基本概念;4.熟练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增益、幅频特性、传输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5.掌握搭接放大器的方法及使用示波器测量输出波形。
二、预习思考1.查阅LM324 运放的数据手册,自拟表格记录相关的直流参数、交流参数和极限参数,解释参数含义。
增益带宽积(GBW) 1.2MHz 增益带宽积是用来简单衡量放大器的性能的一个参数。
这个参数表示增益和带宽的乘积。
转换速率(Slew Rate)0.5V/us 运放接成闭环条件下,将一个大信号(含阶跃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运放的输出上升速率。
极限参数最大差模输入电压32V差模输入电压的最大值最大共模输入电压28V共模输入电压的最大值最大输出电流60mA输出电流的最大值最大电源电压30V电源电压的最大值2.设计一个反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V|=10,Ri>10KΩ,RF=100 kΩ,并用multisim 仿真。
其中分压电路由100kΩ的电位器提供,与之串联的510Ω电阻起限流的作用。
3.设计一个同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V|=11,Ri>10KΩ,RF=100 kΩ,并用multisim 仿真。
三、实验内容1.基本要求内容一: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各项参数测量实验(预习时,查阅LM324 运放的数据手册,自拟表格记录相关的直流参数、交流参数和极限参数,解释参数含义)。
【VIP专享】东南大学模拟电路实验报告(一)

模拟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一模拟运算放大电路(一)电气工程学院学号姓名地点104任课教师团雷鸣日期2013.10.23-2013.10.24得分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 了解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运放的使用。
2. 掌握反向比例运算器、同向比例运算器、加法和减法运算及单电流放大等电路的设计方法。
3. 学会运用仿真软件Multisim设计电路图并仿真运行。
4. 学会连接运算放大电路,正确接线与测量。
5. 复习各种仪器(数字示波器、万用表、函数发生器等)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1.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电压放大倍数极高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输入和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
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2.基本运算电路几种典型的运算电路如下同相放大电路反相放大电路减法电路加法电路三、预习思考。
1、设计一个反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V|=10,Ri>10KΩ,将设计过程记录在预习报告上;设计思路:由题意,要使|AV|=10,Ri>10KΩ,所以取RF/R1=10,R1、R2、R4、RF 均大于10 KΩ,R1=R2=20 KΩ,RF=200 KΩ,R4=100 KΩ2.设计一个同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V|=11,Ri>100KΩ,将设计过程记录在预习报告上;设计过程:由题意,要使|AV|=11,Ri>100KΩ,则R3=110 KΩ,R2=100 KΩ,RF=1.1MΩ,于是,1+R4/R3=11。
3.设计一个电路满足运算关系VO= -2Vi1+ 3Vi2利用差分放大电路U0=(1+R4/R1)(R3/(R2+R3))Ui2-(R4/R1)Ui1可得R4=2*R1;R2=0;R3=R1;如上图,取R1=R3=1 KΩ,RF=2KΩ,即可使VO= -2Vi1+ 3Vi2。
东南大学模拟电路实验报告(二)

c)当R1=1 kΩ、RL为1 kΩ,输入电压Vi为0.5V、1V和3V时,计算负载电阻RL的取值范围。
Vi=0.5VRl≤27 KΩ
Vi=1VRl≤13 KΩ
Vi=3VRl≤3.7 KΩ
4、设运算放大器为双电源供电,最大输出电压为±VOM,试根据精密全波整流电路的原理,推导图10-2的传输特性曲线,写出推导过程并画出传输特性曲线。
答:当输入Vi>0时,二极管D1导通,D2截止,故V0l=Vn=Vi,运放A2为差分输入放大器,由叠加原理知V0=-2R/2R*Vi=-vi+2*vi=vi。当输入Vi<0时,二极管D2导通,D1截止,此时,运放A1为同相比例放大器,V0l=vi(1+R/R)=2Vi,同样由叠加原理可得运放A2的输出为V0=V0l(-2R/R)+Vi(1+2R/R)=-Vi,故最后可将输出电压表示为
三、预习思考题
1、根据29页实验内容1的指标要求设计电路并确定元件参数。
a)设计原理图
b)设计过程
选取R1=1 kΩ,C=1uF,R3=100kΩ,R2=1kΩ,R4=10kΩ。
2、在积分器实验中,若信号源提供不出平均值为零的方波,能否通过耦合电容隔直流?若能的话,电容量怎样取?
答:可以,选取较大的电容,电容通交流阻直流,可阻碍其直流成分
11mV
7.05V
1V
1.48V
-1.42V
100Hz
20mV
1.42V
10mV
15.2mV
-16.0mV
100Hz
0.6mV
16.8mV
1.精密半波整流输入、输出波形图——有效值为5V
2.精密半波整流输入、输出波形图——有效值为1V
东南大学模拟电路实验报告(七)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子电路实践第七次实验实验名称:比较器电路院(系):电气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姓名:学号:实验室: 104 实验时间:2013年12月4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用的单门限比较器、迟滞比较器、窗口比较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电路特性和主要使用场合;2、掌握利用运算放大器构成单门限比较器、迟滞比较器和窗口比较器电路各元件参数的计算方法,研究参考电压和正反馈对电压比较器的传输特性的影响;3、了解集成电压比较器LM311的使用方法,及其与由运放构成的比较器的差别;4、进一步熟悉传输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三、预习思考1、用运算放大器LM741设计一个单门限比较器,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运放采用双电源供电,电源电压为±12V,要求方波前后沿的上升、下降时间不大于半个周期的1/10,请根据LM741数据手册提供的参数,计算输入正弦波的最高频率可为多少。
左右,计算可得输答:查询LM741的数据手册,可得转换速率为0.5V/us,电源电压为10V出方波的最大上升时间为40us,根据设计要求,方波前后沿的上升下降时间不大于半个周期的1/10,计算可得信号的最大周期为800us,即输入正弦波得到最高频率为1.25KHZ.2、画出迟滞比较器的输入输出波形示意图,并在图上解释怎样才能在示波器上正确读出上限阈值电平和下限阈值电平。
答:Ch1接输入信号,ch2接输出信号,两通道接地,分别调整将两个通道的零基准线,使其重合。
用示波器的游标功能,通道选择ch1,功能选择电压,测出交点位置处电压即对应上限和下限阈值。
3、查阅LM311的数据手册,列表记录其主要参数,并做简单解释。
4、完成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的电路设计和理论计算。
答:1)LM741构成单门限电压比较器:仿真图像如图2)LM311构成单门限电压比较器:仿真图像如下:3)迟滞电压比较器:仿真图像如下:四、实验内容1、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用LM741构成一个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基准电平为0V,要求输出高低电平为±6V,供电电压为±12V,输入频率为1KH Z的正弦波,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并用坐标纸定量记录(提示:可以使用稳压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模拟电路实验
第一次实验
实验名称:模拟运算放大电路(一)院(系):专业:
姓名:学号:
实验室: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一 模拟运算放大电路(一)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反相比例、同相比例、加法、减法等电路的设计方法。
2、 熟练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故障检查和排除方法,以及增益、传输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
3、 了解运放调零和相位补偿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原理: 1、反向比例放大器
反馈电阻R F 值一般为几十千欧至几百千欧,太大容易产生较大的噪声及漂移。
R 的取值则应远大于信号源v i 的内阻。
若R F = R ,则为倒相器,可作为信号的极性转换电路。
2、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双端口网络的输出电压值随输入电压值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叫做电压传输特性。
电压传输特性在实验中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测量。
一种是手工逐点测量法,另一种是采用示波器X-Y 方式进行直接观察。
示波器X-Y 方式直接观察法:是把一个电压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如: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在加到电路输入端的同时加到示波器的X 通道,电路的输出信号加到示波器的Y 通道,利用示波器X-Y 图示仪的功能,在屏幕上显示完整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同时还可以
测量相关参数。
具体测量步骤如下:
F V R A =-
R
(1) 选择合理的输入信号电压,一般与电路实际的输入动态范围相同,太大除了会影响测量结果以外还可能会损坏器件;太小不能完全反应电路的传输特性。
(2) 选择合理的输入信号频率,频率太高会引起电路的各种高频效应,太低则使显示的波形闪烁,都会影响观察和读数。
一般取50~500Hz 即可。
(3) 选择示波器输入耦合方式,一般要将输入耦合方式设定为DC,比较容易忽视的是在X-Y 方式下,X 通道的耦合方式是通过触发耦合按钮来设定的,同样也要设成DC。
(4) 选择示波器显示方式,示波器设成X-Y 方式,对于模拟示波器,将扫描速率旋钮逆时针旋到底就是X-Y 方式;对于数字示波器,按下“Display”按钮,在菜单项中选择X-Y。
(5) 进行原点校准,对于模拟示波器,可把两个通道都接地,此时应该能看到一个光点,调节相应位移旋钮,使光点处于坐标原点;对于数字示波器,先将CH1 通道接地,此时显示一条竖线,调节相应位移旋钮,将其调到和Y 轴重合,然后将CH1 改成直流耦合,CH2 接地,此时显示一条水平线,调节相应位移旋钮,将其调到和X 轴重合。
3、电压增益(电压放大倍数A V)
电压增益是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比值,包括直流电压增益和交流电压增益。
实验中一般采用万用表的直流档测量直流电压增益,测量时要注意表笔的正负。
交流电压增益测量要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或示波器测量输入电压V i(有效值)或V im(峰值)或V ip-p(峰-峰值)与输出电压V o(有效值)或V om(峰值)或 V op-p(峰-峰值),再通过计算可得。
三、预习思考:
1、设计一个反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 V|=10,Ri>10KΩ,将设计过程记录在预习报告上;
2、设计一个电路满足运算关系V O= -2V i1 + 3V i2
四、实验内容:
1、23页实验内容1,具体内容改为:
(I)图5-1电路中电源电压±15V,R1=10kΩ,R F=100 kΩ,R L=100 kΩ,R P=10k//100kΩ。
按图连接电路,输入直流信号V i分别为-2V、-0.5V、0.5V、2V,用万用表测量对应不同V i时的V o值,列表计算A vf并和理论值相比较。
其中V i通过电阻分压电路产生。
(II)
Vi/V V O/V
Avf
测量值理论值
-215.09-7.545-10
-0.5 5.206-10.412-10
0.5-5.147-10.294-10
2-13.56-6.780-10
实验结果分析:
当Vi较小,并未超出运放的线性工作区,所以放大倍数与理论值相差很小,误差分别为5%以内。
但当输入达到±2v达到或超过了运放的线性工作区的拐点,出现放大倍数的失真,误差比较大达到了40%,所以适当选择参数电阻值和输入电压才能保证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
(III)Vi输入0.2V、 1kHz的正弦交流信号,在双踪示波器上观察并记录输入输出波形,在输出不失真的情况下测量交流电压增益,并和理论值相比较。
注意此时不需要接电阻分压电路。
a)双踪显示输入输出波形图
b)交流反相放大电路实验测量数据
输入信号有效值(V)输出信号有效值(V)信号频率
电压增益
测量值理论值
0.2-2.081khz-10.4-10
实验结果分析:
此输出不失真,对于交流信号,运放同样具有放大作用,但要注意使在运放的线性工作区内.
(IV)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的正弦交流信号,增加输入信号的幅度,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值。
正电源电压(V)负电源电压(V)正最大不失真输
出电压(V)
负最大不失真输
出电压(V)
15-1514.9-13.1实验结果分析:
当电源电压为±15v时,正负不失真电压应该比电源电压小1至2伏特,表中数据符合实际情况。
(V)用示波器X-Y方式,测量电路的传输特性曲线,计算传输特性的斜率和转折点值。
a)传输特性曲线图(请在图中标出斜率和转折点值)
上转折点(-1.5,15)下转折点(1.3,-13)斜率k=-10
b) 实验结果分析:
上图中拐点电压,即为区分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与非线性区的电压。
在线性工作区,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与理论值相差很小,在非线性区则不然。
(VI)电源电压改为12V,重复(III)、(IV),并对实验结果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a)自拟表格记录数据
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的正弦交流信号,增加输入信号的幅度,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值。
正电源电压(V)负电源电压(V)正最大不失真输
出电压(V)
负最大不失真输
出电压(V)
12-1211.9-10
传输特性曲线图:
上转折点(-1.19,10.5)下转折点(1.05,-13.5)斜率k=-10.7
b) 实验结果分析:
当把电源电压改为±12v时,由图可以知道,图形的斜率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拐点变小了,这是由于线性区变窄了。
2、设计电路满足运算关系 Uo=-2Ui1+3Ui2(预习时设计好电路图,并用Multisim 软件仿
真),Ui1 接入方波信号,方波信号从示波器的校准信号获取(模拟示波器Ui1 为1KHz、1V (峰峰值)的方波信号,数字示波器Ui1 为1KHz、5V(峰峰值)的方波信号),Ui2 接入5kHz,0.1V(峰峰值)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Uo 的波形,画出波形图并与理论值比较。
实验中如波形不稳定,可微调Ui2 的频率。
a)电路设计
b) 双踪显示输入输出波形图
d) 实验结果分析:
当带有负反馈时,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此时参数很接近理想值。
由于理想运放开环差模电压增益无穷大,当输入电压为有限值时,差模输入电压为0.
五:实验思考题
1、理想运放有哪些特点?
答:“虚短”“虚断”,开环增益无限大,开环带宽无限,失调及其漂移为0,共模抑制比无穷大。
2、运放用作模拟运算电路时,“虚短”“虚断”能永远满足吗?试问,在什么条件下“虚短”“虚断”将不再存在?
答:不能。
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才能满足虚短虚端,如果不是深度负反馈,则虚短虚断不再存在。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