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
全国重要矿产“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附件全国重要矿产“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节约优先战略,查清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积极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21-2021年〕?,部决定开展重要矿产“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以下简称“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
为做好“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
根本查明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三率〞和采选及综合利用技术现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科学评价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平,建立全国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数据库,夯实矿产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监管的工作根底,为健全完善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政策提供依据,促进矿业领域加快转变开展方式。
〔二〕具体任务。
1. 根本掌握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三率〞、开发利用水平和技术工艺现状,查清共伴生、低品位、难选冶和矿山废弃物〔尾矿〕等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建立全国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数据库,与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矿业权配号系统等实现互联互通,为一张图管矿和综合监管平台提供支撑。
3.研究制订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提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报告,为构建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鼓励约束机制提供依据和支撑。
4.总结梳理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技术,提出适用范围广、应用前景好的矿产资源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和推广建议。
5.根据调查与评价成果,开展专题研究,提出重要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标准和政策建议。
二、调查评价对象和内容〔一〕调查评价对象。
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锰、铜、铅、锌、铝土矿、镍、钨、锡、锑、钼、稀土、金、磷、硫铁矿、钾盐、石墨、高铝粘土和萤石等22种矿产。
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增加调查矿种。
〔二〕调查评价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矿山企业根本情况,矿山资源储量、矿山采选情况,矿产品销售等经济指标,共伴生、低品位、难选冶资源利用情况,尾矿等废弃物利用情况,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情况。
铜铅锌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试行)-自然资源部

附件铜铅锌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为加强铜铅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的监督管理,促进矿山企业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依据《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铜铅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1)铜矿体。
依据矿体厚度和综合品位的不同,铜矿体回采率确定为80~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表1 铜矿体地下开采时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铅锌矿体。
依据矿体厚度和不同矿种类型的综合品位,铅锌矿体的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27个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 铅锌矿体地下开采时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露天开采。
大型铜或铅锌矿山的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矿体形态变化大、矿岩稳固性差、矿床规模小的矿山企业,其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铜、铅、锌矿选矿回收率分别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3、表4、表5)表3 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8 -表4 铅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8 -表5锌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8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铅锌矿山综合利用其伴生资源。
其中,铜矿山根据铁回收状态和铜品位不同,确定其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6;铅锌矿山根据硫含量和矿石类型的不同,确定其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7。
表6 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表7 铅锌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铅锌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铜铅锌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新建或改扩建的铜铅锌矿山企业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三)现有生产矿山在本指标要求发布之日后两年内达到本指标规定要求。
铜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附件2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铜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铜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依据矿体厚度和铜(当量)品位的不同,铜矿开采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其中,铜为单一铜矿时按铜品位不同确定其开采回采率;当铜矿含有多种共伴生元素时,依据铜当量品位确定其开采回采率。
铜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铜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价格折算铜品位之和,其计算公式为:a当=a k+a1f1+a2f2+…+a i f i式中:a当------铜当量品位,%;a k------主元素铜品位,%;a1a2…a i---有价副产元素品位,%;f1f2…f i---有价副产元素的换算系数;f(换算系数)=某一共伴生矿产品产值/铜矿产品产值。
表1 地下开采时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露天开采。
大型铜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中小型矿山或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其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矿选矿回收率应分别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3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矿山综合利用金、银、硫、铁等共伴生资源,根据铁的回收状态、铜品位和含硫品位的不同,确定其共伴生矿产资源(能够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3。
表3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铜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新建或改扩建铜矿山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我国将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三率”情况纳入年检

邮 电出版社 出版 。
出口海绵钛包装钢桶检验安全规范
正式 试行
近 日, 由攀枝花 钢城集 团起 重运输机 械厂作为 唯一一 家
国家将 出重拳整治有色等产能过剩行业
近期 ,国内部分行业存 在的产 能过剩 问题 已经引起相 关
企业 单位 ,与 四川检验检疫 局及相 关部 门共 同制定的 出 口
海绵钛 包装钢桶 检验安全规 范》 ,通过 了国家质检 总局组织 部 门的高度 重视 。政府 决定重拳 出击 ,涉及钢铁 、 电解铝 、 的专 家评审 ,正 式试行 。这一 标准 的试 行 ,填补 了国 内出 口 水泥等诸 多行 业。一方 面严 格 限制新 项 目上马 ,另一 方面通 海绵钛包装钢桶行业标准 制定 的空 白。
家 ,凭借过硬 的技术 实力和产 品质量 ,成为参 与此标准 制定
的唯一企业 。
“ 这 是今年 中央 ‘ 重拳 ’治理 的重要工作 之一 ,除涉及 钢铁 、电解铝 、水 泥、造船等产 能过剩行 业外 ,多 晶硅 、风
中 国 粉 体 工 业2 0 1 3 N o . 3 I - _
矿石量 2 2 0万 吨、铝 土矿 石量 5 0万 吨、 中低 品位磷 矿石 量 准 由 中国航空 综合技术研究 所组织 出版 , 化 工行业标 准 由化 9 3 0 0 万吨 、低 品位金矿石量 4 5 0 万吨等 ,煤炭 、铜 、铁、磷 工 出版社 出版 ,冶 金行业标 准 由冶金工业 出版社 出版 ,有色 等 重 点矿 种 “ 三率 ”水 平 比 2 0 1 0年 提高 约 0 . 5 %~ 1 %,资 金属 、稀 土 、黄金 行业标准 由中国标准 出版 社 出版 ,建 材行
国土部:解读7矿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国土部:解读7矿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三率”最低指标要求2014年1月8日导读:国土资源部继2012年公告发布了煤炭、钒钛磁铁矿、金矿、磷矿、高岭土矿等5个矿种的“三率”指标要求后,近日又制定下发了铁、铜、铅、锌、稀土、萤石、钾盐等7矿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国土资源部继2012年公告发布了煤炭、钒钛磁铁矿、金矿、磷矿、高岭土矿等5个矿种的“三率”指标要求后,近日又制定下发了铁、铜、铅、锌、稀土、萤石、钾盐等7矿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为什么要制定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三率”指标要求,“三率”指标要求又是如何出台的?带着种种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相关负责人。
记者:为什么要制定发布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三率”指标要求,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是什么?储量司:研究制定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三率”指标要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的重要举措。
去年5月13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指出,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就是要解决优化行政审批程序问题,提高规划布局和标准制定的水平,完善审批制度,建立标准明确、程序严密、运作规范、制约有效、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
随后的5月14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会见辽宁、河北、陕西等省委、省政府领导时,就加快部门职能转变、促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建立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等问题,特别强调了要健全完善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政策和“三率”标准,对不达标的企业不予批矿。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
三中全会将“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同时强调指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矿产资源的三率指标要求通常涉及以下三个指标:
1. 开采率(Recovery Rate):开采率是指矿物质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的比例。
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的矿产资源量与矿石中所含的矿产资源量之间的比例被称为开采率。
开采率越高,表示开采过程中矿石的利用效率越高。
2. 利用率(Utilization Rate):利用率是指矿产资源在开采、加工、利用等过程中的利用效率。
利用率高表示矿石被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提取矿产资源。
3. 再生率(Recycling Rate):再生率是指废品或废弃物中可以重新提取利用的矿产资源比例。
再生率高意味着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将废品和废弃物中的矿产资源重新提取出来,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消耗。
这些指标要求的具体数值,可能会根据不同矿产资源的特点、开采方式、技术水平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可能有不同的三率指标要求,以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矿山三率指标文件

矿山三率指标
矿山三率指标文件是指针对矿山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三个指标。
这些指标是评价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依据,旨在促进矿山企业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根据不同的矿产资源和行业特点,具体的矿山三率指标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开采回采率是指矿山企业实际开采出的矿产资源量与理论可采出资源量的比例,选矿回收率是指选矿过程中回收的矿产资源量与入选的矿产资源量的比例,综合利用率则是指矿山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伴生、共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
为了提高矿山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政府和行业协会等组织会制定相应的矿山三率指标要求和评价标准。
同时,矿山企业也可以通过技术升级和加强管理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三率指标水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的目标。
总之,矿山三率指标文件是评价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重要依据,旨在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1. 引言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持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遵循一定的指标要求,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是评估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指标,本文将对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2.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的定义和意义矿产资源三率指标是对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的综合评估指标,主要包括资源回收率、资源利用率和资源消耗率。
这三个指标反映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以及资源的消耗情况,对于评估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回收率是指矿产资源开采后能够回收利用的比例。
资源回收率高,说明矿产资源开采后能够有效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资源利用率是指矿产资源开采后能够真正利用的比例。
资源利用率高,说明矿产资源开采后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的价值和利用效率。
•资源消耗率是指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耗费的资源量与产出的资源量之比。
资源消耗率低,说明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的提出和应用,有助于引导和规范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的影响因素矿产资源三率指标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是影响矿产资源三率指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先进的开采和利用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回收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率。
因此,加强技术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对于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3.2. 管理水平管理水平是影响矿产资源三率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能够提高资源回收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率。
因此,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管理,对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
最低指标要求(试行)
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铜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铜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
一、“三率”指标要求
(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依据矿体厚度和铜(当量)品位的不同,铜矿开采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其中,铜为单一铜矿时按铜品位不同确定其开采回采率;当铜矿含有多种共伴生元素时,依据铜当量品位确定其开采回采率。
铜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铜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价格折算铜品位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a当=a k+a1f1+a2f2+…+a i f i
式中:a当------铜当量品位,%;
a k------主元素铜品位,%;
a1a2…a i---有价副产元素品位,%;
f1f2…f i---有价副产元素的换算系数;
f(换算系数)=某一共伴生矿产品产值/铜矿产品产值。
表1 地下开采时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
2.露天开采。
大型铜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中小型矿山或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其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矿选矿回收率应分别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矿山综合利用金、银、硫、铁等共伴生资源,根据铁的回收状态、铜品位和含硫品位的不同,确定其共伴生矿产资源(能够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3。
表3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
二、监督管理
(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铜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新建或改扩建铜矿山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三)现有生产矿山在本指标要求发布之日后的两年内达到本指标规定要求。
对达不到本指标要求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组织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达标的矿山企业,不予通过矿产开发利用年度检查。
受地区矿床特征、矿石性质和技术等客观条件限制达不到本指标要求的,矿山企业应说明原因,并提交具备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出具的论证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原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的
同级监督管理部门对矿山企业提交的报告进行论证,核定其“三率”指标。
(四)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行政区域内铜矿资源特点,制定不低于本标准的指标要求,并负责对辖区铜矿企业执行指标要求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不定期开展抽查和检查,定期公告符合和不符合本指标要求的铜矿企业名单,实行社会监督,动态管理。
三、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
(一)开采回采率。
1.定义。
开采回采率是指当年开采范围内采出铜矿质量占动用铜矿资源储量的百分比。
(或采出矿石中的金属含量占开采范围内动用资源储量所含金属量的百分比)。
2.计算方法
式中, k—开采回采率(%);
α'—采出铜矿石平均品位(%);
α''—混入采出矿石中的废石平均品位(%);
α—动用铜矿资源储量平均品位(%);
T—采出铜矿质量,T=Q-Q O+R,其中,Q为动用铜矿资源储量,Q O为开采过程中损失的铜矿石量,R为混入采出矿石中的废石量(t);
E —铜金属回收率(%)。
(二)选矿回收率。
1.定义。
选矿回收率指选矿产品中铜精矿质量与给矿或原矿中铜的质量百分比。
2.计算方法
32
1
i
1
i
Y Y
Y ) x a (⨯⨯⨯⨯
=∑=n
i 元素基准回收率回收率评价指标 式中,x i —矿石中待评价元素物相相别i 的占有率,
∑
==n
i i
x
11;
a i —矿石中待评价元素物相相别i 可选性系数; Y 1—原矿品位影响系数; Y 2—矿石嵌布粒度影响系数; Y 3—矿石构造类型系数;
其中:
(1)基准回收率为铜矿在原矿品位影响系数、矿石嵌布粒度系数、矿石构造及结构类型系数和矿石相别可选性系数都为1时应该达到的最低回收率标准,如表4所示。
表4 铜基准回收率 单位:%
硫化矿
氧化矿
混合矿
(2)原矿品位影响系数(Y1)如表5所示。
表5原矿品位影响系数
(3)矿石嵌布粒度影响系数(Y2)如表6所示。
表6矿石嵌布粒度影响系数
(4)矿石构造及结构类型系数(Y3)如表7所示。
表7矿石构造及结构类型影响系数
(5)物相相别可选性系数(a)如表8所示。
表8 铜物相相别可选性系数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1.定义
矿山交付或出售矿产品中,选冶等后续工艺过程能够回收、利用的共伴生有用组分的总质量与其所对应动用资源储量中所有可利用共伴生有用组分的总质量的百分比,用符号R 表示。
2.计算方法
100%R =
⨯选冶等后续工艺过程能够回收、利用的共伴生有用组分的总质量
其所对应动用储量中所有可利用共伴生有用组分的总质量
11
100%100%
j
j
i i
i i
i i=1n
n
i
i
i i=1
K K a R a
ε==⨯⨯⨯⨯=
⨯=
⨯∑∑∑∑选矿实际回收率原矿品位原矿品位
式中:j —选冶等后续工艺过程能够回收、利用的共伴生有用组
分的个数;
n —原矿中共伴生矿石、矿物、元素等有用组分的种类数; εi —选矿实际回收率(%); αi —原矿品位(%); K —开采回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