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玩具车的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避障小车设计(C51语言编程)【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避障小车设计(C51语言编程)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也越来越智能化和微型化。
世界玩具市场也因此越来越向电子化发展。
根据美国玩具协会调查统计,近年来全球的玩具市场越来越大,但是全球玩具市场的结构却发生了比较巨大的变换。
传统玩具的市场份额也在逐年的减少,智能电子玩具的市场份额则越来越多。
美国电子玩具工业的发展在21世纪出现了一个最大的变革,那就是科技(尤其是互联网)在玩具中的应用。
这种改变给玩具工业带来了无限机遇和挑战,美国的玩具市场由1996年的227亿美元到2005年的230亿美元。
并且在这些玩具中75%是装有电子设备的高科技玩具,电子玩具的兴起代表着玩具发展的“新时代”的开始。
因此,传统玩具中的益智玩具销售将领先。
给传统的洋娃娃、毛绒玩具安装上IC,将成一种潮流,机器人玩具过去由于生产成本高,外表缺吸引力,导致发展缓慢,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外形的改进,教育性机器人玩具可能放异彩。
我们已经有理由相信:电子玩具的兴起代表着玩具发展的“新时代”的开始,电子玩具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吸引孩子们到百货店挑选玩具的兴趣所在。
这些数据的表明,高新电子玩具已经成为玩具市场的主流。
在这些电子玩具中,智能小车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玩具产品,智能小车,也称轮式机器人,是一种以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学科的科技创意性设计,一般主要由路径识别、速度采集、角度控制及车速控制等模块组成。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玩具制造国和出口国,但是我国的玩具大部分都是以低廉的劳动力以及传统玩具来取得的,在高新技术以及玩具的附加值上不能与其他国家相比,随着当今智能玩具的发展,国内的玩具结构必须要做出改变,我们必须利用科技创新来提高玩具的附加值。
因此,高科技含量的电子互动式玩具必须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
本次课题准备设计一种能够实时采集传感器信号、智能分析外部环境以及自动实现方向控制等功能的智能小车。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玩具车的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玩具车的开题报告这是一篇关于单片机智能车的设计三、主要研究内容通过一个直流电源给各个模块供电,小车开始沿着固定的路线行走: 1. 当左边的传感器检测到黑线时,把信号传给单片机系统,系统通过调整电机的转动,使小车沿着黑线右转;2. 当右边的传感器检测到黑线时,同理通过单片机系统的工作,使小车沿着黑线左转; 3. 当左右传感器没有检测到黑线时,小车处在黑线的上方,小车快速行驶,当左右传感器都检测到黑线时,小车停止行驶。
4. 当小车遇到障碍物时,脉冲调制的红外线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程序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小车自动避开障碍物。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1.采用红外线避障。
利用一管发射另一管接收,接收管对外界红外线的接收强弱来判断障碍物的远近,由于红外线受外界可见光的影响较大,因此用 250Hz 的信号对 38KHz 的载波进行调制,这样减少外界的一些干扰。
接收管输出 TTL 电平,有利于单片机对信号的处理。
2.通过计算车轮的转数间接测量距离,在车轮均匀打上透光小孔,当车轮转动时,红外光透射过去,不断地输出脉冲,通过单片机对脉冲计数,再经过一个数据的处理过程,这样就可把小车走过的距离计算出来。
3.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当光线照射在白纸上,反射量比较大,反之,照在黑色物体上,由于黑色对光的吸收,反射回去的量比较少,这样就可以判断黑带轨道的走向。
由于各路传感器会对单片机产生一定的干扰,使信号发生错误。
因此,采用一级射极输出方式对信号进行隔离,这样系统对信号的判断就比较准确。
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1]催维娜主编智能电子制作,科学出版社,2007 [2]李忠文主编实用电机控制电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 [3]陈铁军主编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 [4]刘少强主编传感器设计与应用实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5]李广弟主编单片机基础,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6] 李南南乔志华梁微《寻迹机器人小车系统的设计》2007 [7] 李岩马斌阎焕忠赵浩轩《智能仪器通用红外接口设计》2007 [8] 钱怀风《光强传感器 TSL256x 的原理及应用》 2007 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签名:年月日。
电子智能小车设计与制作开题报告

电子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素质教育的越来越被重视,很多学校都把制作智能小车作为首选课题,智能小车有趣生动并且还牵扯到机械结构、电子基础、传感器原理、自动控制、单片机、编程等诸多学科知识,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能大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智能小车还是一个很好的硬件平台,只要增加一些控制电路就能完成循迹小车、机器人等课题。
一、目的和意义随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越来越普及,各种高科技也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玩具制造领域,使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样化。
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体,它融合了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工智能等许多学科的知识,涉及到当今许多前沿领域的技术。
而智能电动车正是智能机器人的一种。
智能电动小车作为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课题,也具有不可估量的实际意义。
本课题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与设计基础的大学毕业生准备。
通过此课题使学生受到较全面的电子应用系统设计和应用研究的工程训练。
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智能小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自动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它集中的运用了计算机、传感器、信息。
通信、导航、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一.国外智能车设计竞赛(1)美国的智能车大赛美国国防部与院校、企业和发明家联合开展,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竞赛。
2007年11月,美国第三届智能汽车大赛在加州维克托维尔举行。
本届智能汽车比赛的目标是对未来科学家的激励。
大学、企业和发明家们期望制造出通过洛杉矶和拉斯维加斯间荒地、行程160km的自主控制汽车。
参赛汽车的车顶上有旋转的激光器,两边有转动的照相机,完全由电脑控制,利用卫星导航、摄像、雷达和激光,人工智能系统可判断出汽车的位置和去向,随后将指令传输到负责驾驶车辆的系统,丝毫不受人的干涉,用传感器策划和选择路线。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玩具车设计

摘要现在,玩具电动车要么是只能实现直线前进的,要么是带遥控装置的开环控制的,能够实现或前进、或后退、或左转、或右转的功能。
能够显示运行状态、里程(圈数)并实现报警的却为数不多。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是设计和实现基于单片机STC89C51 的智能玩具电动车,包括其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电路部分主要包括控制器、信号检测电路、避障电路、电机驱动电路、显示电路、电源电路等,通过软件编程控制小车实现前进、后退、加速、减速、左转、右转和车灯闪烁等功能,并在小车行进中很好地实现避障,里程、行进方向显示和报警。
本文是把当前一般的玩具电动车作为基础,增加各种传感器,如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利用传感器构成的信号检测电路实时检测电动车的运行速度、运行位置、运行状况,单片机接收并处理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的各种数据,然后由单片机发出指令控制电动小车运行。
该智能玩具小车能够实现的功能有:实时准确地显示温度、显示里程,能够实现语音控制,自动循迹和避障,能够自动调节行驶速度并精确停车。
关键词:智能,玩具电动车,单片机,软件设计ABSTRACTNow, electric toy is either can only achieve a straight forward, either with remote control device for open loop control, can achieve or forward, or back, or left, or right function. To be able to display operating status, mileage (LAPS) and alarm however amount to is not much. The main research work of this thesis i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based on STC89C51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ntelligent toy car, including its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 two parts. The hardware circuit part mainly comprises a controller, a signal detection circuit, obstacle avoidance circuit, motor drive circuit, display circuit, power supply circuit, through software programming to control the car forward, backwar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turn left, turn right and lights flashing and other functions, and in the small car running well realize the obstacle avoidance, mileage, the direction of display and alarm.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 general electric toy as a foundation, increase of various sensors, such as photoelectric sensor, infrared sensor, ultrasonic sensor, the sensor signal detection circuit for real-time detec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running speed, running position, operation, SCM receives and processes the signal detection circuit detects a variety of data, and then by the MCU instruction control of electric trolley. The intelligent toy car can achieve functions: real-time and accurate temperature display, display the mileage, voice control can be achieved, automatic tracking and obstacle avoidance, and can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speed and the precision of parking.Keywords: Intelligent, electric toy cars, SCM, software design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引言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4研究内容 (4)第二章相关技术 (6)2.1 单片机技术 (6)2.2 智能玩具电动车技术 (7)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 (8)3.1 功能分析 (8)3.1.1 主控模块 (8)3.1.2电机驱动模块 (9)3.1.3显示模块 (9)3.1.4 电源模块 (11)3.1.5 机械系统模块 (11)3.2 性能分析 (12)3.2.1 硬件系统可靠性措施 (12)3.2.2 软件系统可靠性措施 (12)第四章电路设计 (15)4.1 主控电路设计 (15)4.1.1 STC89C51单片机硬件结构 (15)4.1.2 最小应用系统设计 (16)4.2 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21)4.2.1 红外检测电路设计 (22)4.2.2 金属探测电路设计 (22)4.3驱动电路设计 (23)4.4 显示电路设计 (25)4.5 电源电路设计 (26)4.6 接口电路设计 (27)4.6.1 前向通道设计 (27)第五章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35)5.1 概述 (35)5.1.1 应用软件的一般要求 (35)5.1.2 应用软件的设计过程 (36)5.2 软件的结构设计 (36)5.3 主要模块实现 (37)5.3.1 电机驱动流程图及程序 (37)5.3.2 循迹流程图及程序 (42)5.3.3 显示流程图及程序 (49)第六章系统功能测试 (61)6.1 测试仪器及设备 (61)6.2 系统功能测试 (62)6.3 系统测试结果及分析 (63)第七章结论和展望 (65)7.1 结论 (65)7.2 展望 (65)参考文献 (66)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时代前进的步伐越来越快。
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的控制系统设计

三、系统整体设计
四、硬件系统设计
五、软件系统设计(各个主要模块)
六、测试数据、测试结果分析及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研究综述:作者、题目、杂志、卷号、页码)
【1】何立民,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5,46~50
【2】李广弟,单片机基础,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56~64
【3】何希才,新型实用电子电路400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60~65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赵负图,传感器集成电路手册,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90~591
【5】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127~130
【6】张毅刚,彭喜元,新编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第一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5~27,411~417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该设计在现有玩具电动车的基础上,加装光电、红外线等传感器及金属探测器,实现对电动车的速度、位置、运行状况的实时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传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然后由单片机根据所检测的各种数据实现对电动车的智能控制。能实现对智能小车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控制,伴随着研究进一步发展,控制更加灵活,可靠,而且控制的精度会越来越高。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的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系、专业
指导教师
选题目的、价值和意义
目的:利用所学单片机知识设计一个控制系统,实现用单片机控制小车。通过外部传感器将接收到的信号反馈给单片机,实时控制小车的运动。价值:该设计与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培养设计开发能力实践。使用了两片电机驱动芯片—L298N对两个步进电机的精确转动角度进行控制,红外光电传感器,碰撞传感器等设备使小车有了简单的拐弯,躲避障碍物,搜寻设定目标等功能实现。意义:此设计主要体现智能电动小车应该能够实时显示时间、速度、里程,具有自动寻迹、寻光、避障功能,可程控行驶速度、准确定位停车。技术上采用多传感器进行信息采集,运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设计路径检测模块和速度监测模块,同时,采用PWM技术,控制舵机的转向和电机转速。系统还扩展了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和键盘模块作为人机操作界面,以便于智能小车的相关参数调整。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设计-开题报告

运动本设计的重点就是对智能小车的导航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针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和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利用模糊逻辑推理的方法,允许知识边界的不确定性,模拟人类的处理过程来实现智能小车的导航控制。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结构和方法也是本设计的一个研究重点。结合智能小车的传感系统,提出混合式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结构。详细介绍了基于模糊理论的分布式一致性数据融合方法,并通过一个简单的目标识别任务的仿真实验,来说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智能小车
毕业设计小组成员
序号
姓名
班级
联系电话
手机
电子信箱/QQ
1பைடு நூலகம்
2
3
4
选题背景、意义
智能作为现代的新发明,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环境里自动的运作,不需要人为的管理,可应用于科学勘探等等的用途。电动智能车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本次设计的简易电动智能车,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小车的检测和控制核心;采用反射型光电探测器进行寻迹操作,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道路上的障碍,从而把感应到的信号送给单片机,控制电动智能小车的自动避障,并能发出声光信息;随着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智能车系统将在未来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所述智能车寻迹系统采用红外反射式光电管识别路径上的黑线,并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寻迹。通过加长转臂的舵机驱动前轮转向,使用符合PI算法的控制器实现直流电机的调速。为了使智能车快速、平稳地行驶,系统必须把路径识别、相应的转向伺服电机控制以及直流驱动电机控制准确地结合在一起。本设计结构简单,较容易实现,但具有高度的智能化、人性化,一定程度体现了智能化。
本设计初步拟定的技术含量有:自动循迹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制作,超声波故障检测模块的设计与制作,小车行程测量模块的设计与制作,单片机小系统外围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等等。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玩具小车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玩具小车的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玩具小车的设计1. 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智能化产品的需求增加,智能玩具小车成为了孩子们喜爱的玩具之一。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玩具小车的设计方案,旨在提供给孩子们一种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的玩具。
2. 系统组成该智能玩具小车由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单片机控制模块、传感器模块、执行模块和通信模块。
2.1 单片机控制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采用高性能的单片机芯片,如STC89C52,作为主控制器。
该芯片具有丰富的IO接口和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准确控制玩具小车的各个功能。
2.2 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采用多种传感器,如红外感应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灰度传感器等。
红外感应传感器用于检测前方障碍物,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测量距离,灰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地面颜色等。
2.3 执行模块执行模块包括直流电机和舵机等。
直流电机用于驱动车轮,控制小车前进、后退和转向;舵机用于控制小车的转向角度。
2.4 通信模块通信模块采用无线通信模块,如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用于与智能手机或电脑等设备进行通信。
通过手机上的APP或电脑上的软件,用户可以实现对智能玩具小车的远程控制和交互。
3. 系统功能设计3.1 遥控功能智能玩具小车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软件进行远程遥控。
用户可以通过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或按钮操作来控制小车的方向和速度。
3.2 避障功能利用红外感应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智能玩具小车可以实现自动避障功能。
当传感器探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小车会自动停下或转向避开。
3.3 跟随功能通过将传感器模块安装在小车底部,可以实现小车对地面颜色的感知。
小车可以自动跟随一条黑线或白线行驶,增加趣味性和游戏性。
3.4 音乐播放功能智能玩具小车可以配备一个音乐模块,能够播放各种儿童歌曲和故事,使玩车过程更加有趣和生动。
4. 系统实现在搭建智能玩具小车的硬件平台后,需要进行相应的软件开发。
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定义不同的传感器输入信号和执行器控制信号,实现小车的各项功能。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小车的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电子信息工程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小车的设计1选题的背景、意义智能车也叫无人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1]。
它具有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距离、车速和巡航控制等功能[2]。
这种汽车不需要人去驾驶,人只舒服地坐在车上享受这高科技的成果就行了。
因为这种汽车上装有相当于汽车的“眼睛”、“大脑”和“脚”的电视摄像机、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操纵系统之类的装置,这些装置都装有非常复杂的电脑程序,所以这种汽车能和人一样会“思考”、“判断”、“行走”,可以自动启动、加速、刹车,可以自动绕过地面障碍物。
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它的“大脑”能随机应变,自动选择最佳方案,指挥汽车正常、顺利地行驶。
当前,在企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对自动化技术要求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智能车以及在智能车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产品已成为自动化物流运输、柔性生产组织等系统的关键设备。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积极进行智能车的研究和开发设计。
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当时斯坦福研究院SRI的Nils Nilssen和Charles Rosen[3]等人,在1966年至1972年中研制出了取名Shakey的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目的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复杂环境下,完成机器人系统的自主推理、规划和控制。
从此,移动机器人从无到有,数量不断增加,智能车作为移动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
智能车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适应性和提高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是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
随着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自动化技术要求的不断加深,智能车已在许多工业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发达国家,有些智能车已实现商品化。
由于成本低廉,环保,交通安全性高,慢慢地它已逐步渗入到工业和社会的各个层面,比如在智能运输系统ITS上、物流运输方面、军事领域方面、社会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玩具车的开题报告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玩具车系统的设计
学生姓名李雷专业信息工程学号 2007021325 指导教师姓名苏新红所学专业通信工程职称讲师完成期限 2011年2月27日至2011年5月20日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智能车辆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适应性和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是目前各国因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ITS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向。
随着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自动化技术要求的不断加深~智能车辆已在许多工业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发达工业国家~有些智能车辆已实现商品化。
无论是从科学发展、理论研究的角度~还是从汽车工业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角度看~对智能车辆的研究都是必要的。
而智能小车的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也将有利于我国在此领域技术发展与进步。
因此~研制一种智能~高效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科学理论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智能车辆的现状研究
国外智能车辆的研究历史较长~始于上世纪50年代~它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是智能车辆研究的初始阶段。
1954年美国Barrett Electronic公司研究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自主引导车系统~该系统只是一个运
行在固定路线上的拖车式运货平台~但它却具有了智能车辆最基本的特征即无人驾驶。
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后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智能车辆开展可卓有成就的研究~在欧洲~普罗米修斯项目于1986年开始了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在美洲~美国于1995年成立了国家自动高速公路系统联盟~其目标之一就是研究发展智能车辆的可行性~并促进智能车辆技术进入实用化。
第三阶段:从90年代开始~智能车辆进入了深入、系统、大规模的研究阶段。
最为突出的是~美国卡内基-梅陇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一共完成了Navlab系列的自主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二、国内智能车辆的现状研究
国内的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在进行ITS关键技术、设备的研究~随着ITS研究的兴起~我国已形成了一支ITS技术研究开发的专业技术队伍。
交通部已将ITS 研究列入“十五”科技发展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
相信经过相关领域的共同努力~我国ITS及智能车辆的技术水平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一个直流电源给各个模块供电~小车开始沿着固定的路线行走:
1. 当左边的传感器检测到黑线时~把信号传给单片机系统~系统通过调整
电机的转动~使小车沿着黑线右转,
2. 当右边的传感器检测到黑线时~同理通过单片机系统的工作~使小车沿
着黑线左转,
3. 当左右传感器没有检测到黑线时~小车处在黑线的上方~小车快速行驶~
当左右传感器都检测到黑线时~小车停止行驶。
4. 当小车遇到障碍物时~脉冲调制的红外线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
单片机~单片机根据程序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小车自动避开障碍
物。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1.采用红外线避障。
利用一管发射另一管接收~接收管对外界红外线的接收强弱来判断障碍物的远近~由于红外线受外界可见光的影响较大~因此用250Hz的信号对38KHz的载波进行调制~这样减少外界的一些干扰。
接收管输出TTL电平~有利于单片机对信号的处理。
2.通过计算车轮的转数间接测量距离~在车轮均匀打上透光小孔~当车轮转动时~红外光透射过去~不断地输出脉冲~通过单片机对脉冲计数~再经过一个数据的处理过程~这样就可把小车走过的距离计算出来。
3.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当光线照射在白纸上~反射量比较大~反之~照在黑色物体上~由于黑色对光的吸收~反射回去的量比较少~这样就可以判断黑带轨道的走向。
由于各路传感器会对单片机产生一定的干扰~使信号发生错误。
因此~采用一级射极输出方式对信号进行隔离~这样系统对信号的判断就比较准确。
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1]催维娜主编智能电子制作~科学出版社~2007
[2]李忠文主编实用电机控制电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 [3]陈铁军主编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 [4]刘少强主编传感器设计与应用实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5]李广弟主编单片机基础,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6] 李南南乔志华梁微《寻迹机器人小车系统的设计》2007 [7] 李岩马斌阎焕忠赵浩轩《智能仪器通用红外接口设计》 2007 [8] 钱怀风《光强传感器TSL256x的原理及应用》 2007 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签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