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智慧管理平台建设

合集下载

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应用

2021年第3期信China Computer&Communication敬件卄农与京用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应用张旭春刘清颖李彤陈欢(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710100)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体量、施工工艺复杂度、信息数据等因素愈加复杂,对建设项目管控的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施工项目管理方式已经没法满足现代建筑项目的发展需求.为解决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的问题,设计基于BIM技术的智慧管理新模式,为实现建设项目管控提供一种新途径.本文在探讨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研讨了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具体应用,旨在为相关管理决策人员提供帮助.关键词:BIM技术;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767(2021)03-145-03Application of Smart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IMTechnologyZHANG Xuchun,LIU Qingying,LI Tong,CHEN Huan(Xi'an Peihua University,Xi'an Shaanxi710100,China)Abstract:As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our country,the complexity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data and other factors become more and more large,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standard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trol,and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nstruction projects,demand.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faced by my country's construction companies,a new smart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new way to achiev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trol.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related concepts,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smart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in combination with actual cases,aiming to provide assistance to relevant management decision-makers.Keywords:BIM technology;smart construction s让e;management system1智慧工地概述故障。

BIM智慧管理平台介绍及应用

BIM智慧管理平台介绍及应用
数据采集和监控
物联网技术可以采集施工现场的大量数据,包括设备运行数据、人员管理数的精细化管理。
大数据技术
数据存储和处理
bim智慧管理平台采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施工现场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提 供快速、高效的数据查询和分析服务。
数据挖掘和分析
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功能,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为项目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加强内部沟通
加强企业内部沟通,以便员工之间能够更好地协作和交流,共同推 动BIM智慧管理平台的实施和应用。
选择合适的软件供应商
评估软件供应商
在选择软件供应商时,企业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 软件的功能、稳定性、易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
考虑行业特性和需求
在评估软件供应商时,需要考虑企业的行业特性和需求,以便选 择最适合企业的软件供应商。
数据协同与共享
实现不同参与方之间的数据协同与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通过对建筑工程数据的分析,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应用集成
将各种基于BIM技术的应用程序进行集成,实现建筑工程 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02
bim智慧管理平台技术介 绍
物联网技术
设备间的信息交互
bim智慧管理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通过无线传感 器网络,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通过BIM模型与物联网技术的 结合,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 管理和维护,提高设备的运行 效率和寿命。
BIM模型可以提供建筑空间的 优化方案,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和舒适度。
能源管理
BIM技术在能源管理方面可以实 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降 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基于BIM技术的智慧社区运维平台构建

基于BIM技术的智慧社区运维平台构建

基于 BIM技术的智慧社区运维平台构建摘要:智慧社区主要是指以智能技术与方式为支撑,通过整个社区内各类服务资源的方式,为社区群众提供集生活互助、娱乐、教育以及政务等多方面服务为一体的服务模式,智慧社区作为一种新型社区管理理念,能够有效推动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而智慧社区运维平台则是智慧社区落实的重要支撑,基于BIM技术的智慧社区运维平台的构建质量,对智慧社区运行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具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BIM技术;智慧社区;运维平台;构建1 BIM技术的智慧社区运维平台构建的价值BIM技术的智慧社区运维平台构建的价值,表现为:一是社区群众需要,在社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社区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相较而言,对社区服务管理的要求显著提高。

通过将智慧社区运维平台的构建,能够有效提升社区管理受理录入的准确性、问题处理程序的规范性、反馈处理的及时性、综合管理的规范性、应急处理的高效性以及数据服务的全面性,以满足社区群众日渐提升的服务需求,进而达到提升社区群众满意度、降低社区群众投诉率以及提升社区管理质量的目标;二是社区发展需要,在社区发展的推动下,已成为社区群体的聚集点、社区组织落脚点以及利益关系交汇点,其对城市化建设的影响力显著提升,特别是在智慧城市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智慧社区的构建成为必然,而智慧社区运维平台的构建是智慧社区建立的基础保障,在此背景下,基于BIM技术的智慧社区运维平台构建有限重要;三是社区管理发展的需要,随着社区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社区群众对社区管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显著提高,通过构建基于BIM技术的智慧社区运维平台,能够实现管理与信息处理基础、实时传递技术的有机结合,推动社区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社区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以满足社区群众的实际需求;四是提升社区管理有效性,基于BIM技术的智慧社区运维平台的构建,能够实现社区组织信息、事物、任务以及事件等信息的信息化呈现,并借助三维地图传输给社区管理人员,社区管理人员再借助运维平台的可视化与定位功能,准确定位社区的问题,以促进社区管理有效性的提高,降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力,为社区群众的安全提供重要保障,进而达到提升社区群众对社区管理服务认可度的目标。

基于BIM+GIS技术的公路工程建设智慧管理平台探析

基于BIM+GIS技术的公路工程建设智慧管理平台探析

基于BIM+GIS技术的公路工程建设智慧管理平台探析摘要:项目工程的全周期是指在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实际运营直到后期的拆除阶段的整体周期过程。

全周期平台的核心是BIM+GIS模型。

通过大数据计算、云平台、雷达建模及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对主管单位全周期批复和监督过程中的一系列档案和报表等全要素数据以及参见各方的管理信息汇集建立起相应的数据模型,同时在数据应用过程中对此类数据以模型的方式进行可视化的展示。

对公路工程的工程建设全周期信息集成有利于解决信息传递效率不足的情况,从而推动BIM多维度nD模型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全面应用,促进技术进步。

关键词:全周期;全要素;全参与;BIM+GIS;智慧高速0前言就目前而言,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发展策略的高度,各行各业都通过数字化进程从而带动管理办法、生产方式的进步。

数字化的进程越来越快。

基于此背景,公路工程建设行业也应当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进程,为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

对此,业内众多学者与研究人员对公路工程的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方向展开了研究,但是现阶段的公路工程数字化技术应用仍然缺乏对于如何提升公路工程建设全周期信息传递速率以及如何真实反映汇总全周期质量安全信息的系统性办法[1-5]。

针对于此,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某高速公路项目展开研究,基于项目自主研发的BIM+GIS技术的高速公路建设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对如何能够有效实现公路工程建设全周期资料管理的数字化与可视化,以及竣工资料数字档案的移交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

1系统建设的重要性1.1传统管理方式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在高速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参建单位、参建人员较多,相关的技术标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因此会产生海量的工程数据资料,虽然随着IT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已经开始无纸化、智慧化的建设,但是由于工程信息需要在不同参建单位间进行传递,因此项目智慧化应用并未发挥其最大效果。

基于BIM的智慧校园建筑一体化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基于BIM的智慧校园建筑一体化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基于BIM的智慧校园建筑一体化管控平台建设方案1.项目概况1.1. 项目建设内容在本校已投入使用的各系统硬件设备设施的基础上,基于本校已有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结合校园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了基于BIM模型的各系统数据对接及智能化运维平台建设需求,搭建智慧校园建筑一体化管控平台,为数字孪生奠定基础。

构建BIM 模型的数字化实施框架,通过软件数据接口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数字化交互,对校园内各系统集成统一,建立校园建筑运维中心数据库,解决校园实际问题。

结合设备设施管理,将BIM模型与校园其他现有的系统进行集成,为校园提供可靠的基于BIM的数字化设备运维分析、节能管理、信息化决策等一系列专业性服务。

通过系统的集成和共享形成一体化集成框架和BIM可视化管理平台,对校园结合BIM 解决实际管理问题提供价值。

1.2. 项目背景BIM技术是基于三维模型进行工程项目相关数据创建和使用的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在电脑上模拟建造实物,通过碰撞在开工前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减少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同时把建筑物所拥有的信息全面、有效保存在物理介质中的技术。

BIM技术可用于工程建设(改造)中的可视化、性能分析、冲突检查、标准检查、工程算量、施工模拟、竣工模型等用途。

在项目完工后,BIM 模型也可以用来进行运维管理。

将BIM技术运用在建筑运维管理过程中,克服传统的运维管理方法存在的抽象管理缺点,让用户清晰、直观地了解运维的对象。

同时由于BIM模型中包含的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信息和提供的三维视角可以很好地帮助管理方改善运维流程,降低运维成本,提升运维效率。

BIM是建筑领域的信息化革命,它改变了建筑行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被广泛应用在工程建设及后期运维管理中,它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如何将此先进技术应用于校园的建设及运维管理,是每个校园管理者所面临的新课题。

基于BIM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实践应用

基于BIM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实践应用

基于BIM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实践应用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BIM技术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得到广泛应用。

基于BIM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是我国目前项目建设管理的新型概念。

可有效发挥双方可视化、动态化、智能化优势,支撑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内容,提供一项信息化、智慧化的新型智能建造工具,本文详细阐述了智慧工地的主要概念,分析了基于BIM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实践应用,包含有人员管理、材料质量管理、机械设备管理、物料管理等,旨在充分发挥BIM技术在智慧工地应用中信息集成及可视动态的优势,并可为后续智慧工地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智慧工地;管理平台;BIM;应用引言BIM技术作为较新颖的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中有重要的作用,是智慧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智慧工地能够有效提升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减少施工成本,提高环境保护作用以及工程质量。

BIM技术与建筑工程本身就具备极强的适配性,能够有效渗透到智慧工地建设的各个环节。

1“智慧工地”的概念智慧工地是在智慧城市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是指建设活动高度信息化,围绕工程管理建设三维设计平台进行精准设计,建立安全监控、智能化生产以及互联互通等信息化生态圈,将相关数据通过物联网工程进行比对挖掘,提供专家预案以及趋势预测等组合功能,提高项目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以及生态建造水平,促进绿色建造工程发展。

采用技术加持的方式提升现场活动人员的交互效率。

智慧工地采用的技术包括BIM、VR等。

当前全球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借助扩展外界技术,智慧工地可以实现项目数据分析、区域环境内温湿度自动调节、空气环境数据自动监测等功能。

2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现状2.1机械设备管理现状机械设备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工具之一,智慧工程建设涉及履带吊、汽车吊、弯曲机等大中小型设备较多,设备存在陈旧、安全装置缺失、维修保养不及时等问题,而机械设备带病作业易造成人员伤害等事故。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平台功能构建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平台功能构建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平台功能构建摘要:针对多岗位级项目协同管理经验匮乏的痛点,开发以建设工程施工方项目管理为导向的平台,系统化、结构化地存储项目建设信息,建设BIM应用体系,实现项目管理闭环。

通过合理的“三端三云”平台应用框架,实现基于BIM的工程项目协同管理。

关键词:BIM;项目管理;协同应用;平台架构1 引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多维项目管理技术手段,它是工程可视化和量化分析的辅助方法,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1]。

当前,大多数项目在应用BIM的过程,对于BIM建模、工程量统计、碰撞检查、工艺模拟以及设计优化等单岗位级的BIM技术已经能够进行深入应用;但对于多岗位的协同应用仍处于空白期,究其原因,现阶段整个建筑行业对于多岗位级的项目协同管理经验匮乏,在项目进行数字化管理的过程,非但没有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反而给项目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比如,施工员在完成自己岗位本职技术工作的同时,在项目初期需要创建BIM模型,关联进度任务至BIM模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完成现场质量、安全、进度等现场资料的上传等等,无形中给施工员岗位带来了很多额外的工作,导致当前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程度极低[2]。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平台打破了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下各参与单位之间的信息孤岛壁垒,实现项目信息在各参与单位之间的有效利用和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之间的高效传递。

2 BIM管理平台浅析BIM技术作为国家建筑和市政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在工程设计和招投标阶段的应用已经成为常态。

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BIM技术进行项目的施工和运维管理,有待于从业者开展更多的项目实践和研究。

为了更好地达成多岗位级项目协同管理目标,提升管理效率,研究一个建筑行业新技术搭建数字化项目管控平台,用以实现项目管理业务流程的集成化应用,解决当前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传递流失、失真、断层等现象,保障工程信息数据的可持续性应用,从而推动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基于BIM+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智慧平台

基于BIM+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智慧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从设计到运营,一般分为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验收、试运营、正式运营等阶段,是一个体量庞大、系统复杂、多专业、多门类、多参与方的系统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关注自身建设及数据体系的完善,也要满足后期智慧城市建设的资源整合条件需求。

搭建基于BIM+GIS 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智慧平台的目标是实现轨道建设工程的信息处理、数据整合分析、智慧管理,通过轨道交通建设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和不断完善,促进跨行业、跨部门的多源信息资源深度共享,为智慧城市建设助力。

该研究依托济南轨道交通工程实践,搭建基于BIM+GIS 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智慧平台,集成并融合BIM、GIS 多源数据,预先以可视化的方式表现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形象面貌,并通过空间比对、空间分析、交通分析、方案比选等方式,为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提供分析结果、分析参数,为最终的规划设计提供决策支持,并利用IOT 以及RFID、二维码等技术支持后期管理。

项目背景2018年5月,住建部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 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新建、改建、扩建等项目的BIM 创建、使用和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宜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等建设全过程应用BIM,并实现工程的数字化交付。

《指南》还明确了各个阶段及各参与单位开展数字化应用的主要工作内容。

2019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在“城镇基础设施”章节中明确提出了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基于大数据、物联网、GIS 等为基础的城市信息模型相关技术开发与应用。

济南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于2015年1月获得批复,包括R1线、R2线一期、R3线一期三条市域快线,全长80.6公里。

截至目前,R1线已开通运营,R3线一期将于2019年下半年开通,R2线作为济南地铁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路,正按计划推进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成
特征
计算模式
认知误区
蕴藏价值
云计算
物联网
关系图
1.8 移动端应用
可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实现上述查询 功能。施工阶段BIM协同要求基本与设计阶段类似, 重点是结合施工管理过程和施工特点,有所侧重。
1.9 平台安全
协同平台应采取数据安全措施和制定安全协议, 以满足各参与方的安全需求,并为各参与方访问信息 提供安全保障。
质安
问题记录、查询,对常见问题及风险源提前做到心 中有数。对问题流程实现自动跟踪提醒,减少问题漏项 ,提高整改效率。
工艺工 法
对每日任务提供具体工艺、工法指导,让技术交底 工作落到实处,从而让施工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串联 各岗位工作。
2.2 智慧工地
智慧工地平 台
智慧工地平台将施工现场的应用和 硬件设备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 并将产生的数据汇集,形成数据中 心。
1.6 BIM 模型的轻量化
支持模型的创建、浏览、修改、链接、同步、 装配、版本控制等;预留视点进行定点浏览模型等 功能;支持轻量化模型(可在普通办公用的计算机 上流畅运行)并对分专业模型进行管理;支持长度 、面积、体积等测量,模型任意位置的剖切观察;
1.7 协同平台具有可扩展 功能
宜包括模型数据轻量化浏览、基于云技术的数 据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端互联等功能。
宜与质量管理体系、施工总承包管理流程、企 业管理系统相融合或结合;
1.2 模型及文档管理
将利用BIM模型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统计, 并做出相关分析;支持模型上传下载功能,支持图 纸的存放管理,支持文件更新改动自动通知及显示 ;按统一规则命名,可采用编码类、缩写类、注释 类、时间类、序号类等命名元素命名或组合命名。
IFD(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Dictionaries)
国际字典框架。 IDM(Information Delivery Manual) 信息交付手册
编码标 准-EBS
编码标 准-WBS
工艺标 准
质量流 标准
验收标准
2.4.4 应用
质量-工 法挂接
质量验收
基于智慧工地平台,各个应用之间可以实现数据的
互联互通并形成联动,同时平台将关键指标、数据以及 分析结果以项目BI的方式集中呈现给项目管理者,并智 能识别问题进行预警,从而实现施工现场数字化、在线 化、智能化的综合管理,
概况
直观呈现项目概况及人员、进度、质量、安全 等关键指标,对问题指标进行红色预警。
技术标
利用BIM技术对技术标中的关键施工方案、施工进 度计划可视化动态模拟,直观呈现项整体部署及配套资 源的投入状态,充分展现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
施工组 织设计
对整个施工总进度进化校核,工程演示提前模拟, 根据资源调配及技术方案划分施工流水段,实现整个工 况、资源需求及物料控制的合理安排。
进度
利用手机端APP,在施工现场对生产任务进行过程 跟踪,将影响项目进度的问题通过云端及时反馈,供决 策层实时决策、处理,保证进度按计划进行。
提量
快速按照施工部位和施工时间以及进度计划等条件 提取物资量,完成劳动力计划、物资投入计划的编制, 并可支持工程部完成物资需用计划,物资部完成采购及 进场计划。
BIM建 造
平台可实现BIM模型在线预览、并在模型对应位置标记 将质量安全问题等关键数据,通过BIM模型展示进度、工艺工 法,将BIM应用的关键成果集中呈现。
2.3 常用系列平台
常用系列平 台
BIM模型通过工作集的合并,在协同 平台中进行模型及数据的集成应用。 项目可以集中管理、查看、统计和分 析,以及不同阶段的多算对比。 (以管控为目标)
平台界面
漫游
模型、资 料管理
报表、计 划管理
进度管理
质安管理
质安管理
运维管理
2.4 信息化集成管理平台
信息化集成 管理平台
BIM技术为核心、云计算为平台、 感知技术为基础、移动互联为媒介 、建设项目为载体的具有统一性和 开放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
紧紧围绕施工管理中“安全、质量、进度、成本” 四大要素,以“质量验收管理”为核心,以“工程实体 构件”为对象,以“工序过程管理”为抓手,以“企业 级应用标准”为支撑,利用高效、便捷的数据采集手段 ,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推进绩效考核、挖掘 数据价值,最终实现企业的标准化、精细化管理。
轴压传 感器
模板沉 降
地面沉 降
钢管轴 力
整体位 移
声光报 警
位移传 感器
GPRS 网 络
声光报 警器
✓ 监测规范标准数据库 ✓ 数据实时显示与记录 ✓ 状态预警与分析
高支模安全监测系统集成
北斗
九轴 姿态
油料
压实值
设备
工程现场
Internet
速度
数据后台
LAN 服务器/防火墙/数据库
远程操作终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况、状态和告警; ➢ 统计分析数据和设备维修保养; ➢ 11月完成三维系统研发及试验机测试元器件安装,12月份在西
安城际进行测试。
架桥机在线监测报警界面
架桥机在线监测工况界面
3、架桥机安全监控系统
总吊重 37.5 t
超重报警
纵向位移 25.6 m
水平倾斜
横向位移 1.5 m
支腿倾斜
左侧水平度
0.06°
后台操作终端
振动
展示操作终端
数字化指挥
➢ 信息化指挥中心
信息高效传递 责任追溯可查
信息化集成管理平台
系统性应用 BIM技术
规范业务活动 明确业务协同 工作流程再造
IFC/EBS/WBS研究
协同工作的标准和 工作机制 大数据资源服务
实时对超限数据进行报警, 为设计、施工提供实时、可靠 的数据支撑。
深基坑自动化监测系统集成
桥墩沉降
沉降监测仪结构
以激光作为准线,利用线阵感光单 元测量激光点的位置,通过计算沉降测 量仪与激光准线相对位置的变化判断结 构物的沉降。
现场安装测量
现场安装
架桥机
➢ GPS实时定位架桥机,自动生成施工进度; ➢ 通过传感器实时传输作业数据,以数据驱动BIM模型模拟设备
整车运动
后车运动
横向位移
1.6 m
后车吊重
16.76 t
吊钩高度
3.6 m
后车读数
纵向位移 20.9 m
横向位移 1.6 m
塔吊
综合使用倾角传感器、风 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限位 器等;
实时、全过程、不间断监 测塔吊运行过程中影响施工安 全的各类因素,保证塔吊的安 全使用。
单机安全防护:
• 风速报警 群塔安全防护:
• 倾斜报警
• 防碰撞报警
• 载重报警控制 • 防碰撞制动
• 空间区域保护 • 区域防护
塔吊安全监测系统集成
高支模
通过安装在支架顶部的 传感器,实时监测钢管的压 力、架体竖向位移和倾斜度 等指标;
借助无线通讯模块将数 据传送至数据处理终端,根 据预设的报警值以声光、短 信的方式进行实时预警。
倾角传 感器
生产管 理
基于场地实际位置查看塔吊运行情况、视频监控、劳 务用工、环境指标和施工进度,实现对项目的动态监控。
物资管 理
利用软硬件结合,通过互联网手段,对大宗物资 的进出场称重进行全方位的管控。
质安管 理
质安管 理
经营管 理
动态展示项目二次经营情况、资金收付情况以及项目 盈亏状况,并以图表形式直观呈现。
APP质量 验收
验收表生 成
进度协同
算量
2.4.5 物联网+监测
自动采集
➢ 四大特点 实时预警 智能分析
兼容开放
➢ 主要功能
深基坑监测 桥墩沉降监测 隧道围岩监测 塔吊安全监测 架桥机安全监测
图表分析
预警管理
监测报告
深基坑
通过土压力盒、孔隙水压 力计等智能传感设备,实时监 测基坑开挖阶段围护结构、临 时支护结构以及周边建构筑物 安全状态;
2.4.1 平台简介
➢ 四个转变
任务管理 管理
线下管理 管理
人工填报 采集
经验管理 支持
➢ 多个目标
对象 线上 智能 数据
2.4.2 设计理念 协同
简/易
压实值
速度 振动
2.4.3 平台标准
由于每种软件都有自身的图形 内核、数据格式,这给数据的交换 和共享带来障碍。
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 ( IFC)建筑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的 国际标准,BIM软件可以基于IFC 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
1
BIM协同平台内容讲解
2
协同平台应用介绍
1
BIM协同平台内容讲解
协同平台
协同标准的内容宜包括功能介绍、 协同工作方法的具体要求、协同工 作角色的职责与义务、相关辅助工 具的使用说明。
BIM 应用全过程实施宜在协同平台中进行,根据 项目需要独立搭建平台,也可利用参与方已有的协同 平台。
1.1 与现有管理结合
前车限位
右侧水平度
0.03 °
后车限位
支腿垂直度
0.03 °
支腿稳定性
风速 2.3 m/h 风速报警
两车距离 12.4 m
断丝检测
实施 数据
上升 下降 前进 后退 左移 右移 前进 后退 左移 右移 上升 下降 前进 后退 左移 右移
前车读数
前车运动
前车吊重 20.75 t
吊钩高度 3.6 m
纵向位移 8.5 m
模型变动
图纸模型关联管理 模型变动,图纸更新
变更提示 图纸更新
1.3 权限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