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件毛坯质量检验标准-(规范)

合集下载

压铸件检验规范

压铸件检验规范

合格(装饰面)
0.3~0.6mm
2
整个被检面积≤10个(占总面积的1/6)
合格(非装饰面)
小于1mm2
任意1平方厘米的范围内≤3个砂眼的密 集性不超过所在面积的1/6
非直观面
注:大于1mm以上的砂眼允许的数目;各产品在设计加工时,在总技术要求里具体 写出。也可与厂家协商后确定。表5:来自缺陷类型检验内容
号 类型
检验内容
表面质量 1级 2级 3级
说明
检验状况
深度不大于mm 1 流痕
面积不大于总面积的%
0.05 0.07 0.15 5 15 30
装饰面不允许, 非装饰面1~2级, 内表面3级。
深度不大于mm
1/5 1/4 壁厚 壁厚
长度不大于铸件最大轮廓 尺寸的mm
1、在同一部位
1/10
1/5
对应处不允许同 时存在。
表3、
根据产品使用情况,铸件表面不装饰面非 装饰面和内表面缺陷允收如表:
铸件表面质量级别
1级 2级 3级
缺陷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百分数%
5
20 40
表4:
外观缺陷允许范围参照表:
缺陷类型 缺陷面积
检验内容 缺陷个数
检验状况


合格(重要表面)
通过后序加工达到
砂眼
0.2mm2 任意1平方厘米的范围内≤3个
培训目的
了解压铸件基本检验要求 掌握压铸件检验的基本方法
铸件检验项目
铸件尺寸的检验 铸件外观的检验 化学成分的分析 铸件重量的检验 表面粗糙度
铸件尺寸的检验
铸件尺寸应符合图样的要求 铸件加工余量根据图样要求,此尺寸为检验重点控制,必须符 合图样要求,满足切削工艺 特殊尺寸要求: 检验前应先熟悉图纸,了解加工后的成品关键 技术要求 铸件变形后的尺寸不得超过机加工余量或铸件本身公差(如表1)

压铸件外观通用检验标准(带图实例)

压铸件外观通用检验标准(带图实例)

压铸件外观通用检验标准
1目的:
为压铸件提供外观检验依据,确保压铸毛坯符合客户要求。

2范围:
压铸件
3定义
3.1压铸毛坯:指经过时效处理、打磨、喷砂、整形后的压铸产品压铸机加工:通
过加工机械精确去除压铸材料的加工工艺。

3.2压铸件常见缺陷特征有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
3.2.1外部缺陷及定义
粘模: 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称为拉伤面。

分层:铸件上局部存在有明显的金属层次
裂纹: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

变形:由于收缩不均或外力导致压铸件几何形状与图纸不符。

流痕:压铸件表面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

无发展趋势。

水纹: 铸件表面上呈现的光滑条纹,肉眼可见,但用手感觉不出,颜色不同于基体金属的纹路,用0#砂布稍擦几下即可去除。

冷隔:在压铸件表面,明显、不规则、下陷的线形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

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有断开的可能。

龟裂毛刺:由于模具型腔表面产生热疲劳而形成的铸件表面上的网状凸起痕迹和金属刺。

凹陷:铸件的厚大部分表面有平滑的下凹现象。

欠铸:铸件表面有浇不足的部位,导致轮廓不清。

飞边、毛刺:在分型面边缘出现金属薄片,或粗糙、锋利的棱角。

错位:铸件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分型面上错开,发生相对位移
脱皮:铸件表面部分与基体剥离的现象。

色斑:铸件表面上呈现的不同于基体金属的斑点,一般由涂料碳化物形成。

铸造毛坯件检验规范

铸造毛坯件检验规范

1、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对铸造件质量的检验。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球墨铸铁材质的产品。

3、引用标准GB /T5612-2008 铸铁牌号表示法GB/T1348-1988 球墨铸铁件GB 231-84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法GB/T9441-2009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GB/T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 6060.1-85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4、验收标准4.1 铸件材质检验标准:4.1.1 球墨铸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1348-1988 球墨铸铁的标准,以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延伸率)、金相组织为验收依据,硬度及化学成分做为参考。

4.1.1.3 壳体毛坯件的球墨铸铁材质正火后其珠光体(正火索氏体)组织等级在3级以上。

4.1.2 材质检验取样规范4.1.2.1机械性能检查:机械性能测试的试块,每班次每种牌号至少浇注三根,若铸件进行热处理,必须连同试块一同进行热处理。

二根用于生产厂测试性能(第一根合格则该批次合格,余下试块(留有生产日期、包次标识)留存。

若第一根试块不合格,测试剩余二根,若第二根不合格则该批次产品全部报废,若第二根合格,应加试第三根,合格则判定该炉产品合格,若第三根不合格则该批次产品全部报废)。

材质检验报告(原档)保存期为5年。

4.1.2.2金相组织检查:球铁铸件从每包铁水的最后一型附铸金相试块或铸件本体进行金相检验,依次往前直到合格(或本包铁水所浇铸件检验完)为止。

附铸试块应能代表本体。

若试块不好,应对铸件本体破件进行检验。

若金相检验由问题,加倍抽查。

金相本体试块应按天分类以月为单位保存,保存期为6个月,检验报告保存期5年。

球化等级要求在3级以上,石墨大小要求为5~7级。

4.1.2.3化学成分检查:每天必须分析每炉铁水(炉前)及至少两炉铸件(炉后)的化学成分。

炉前主要化验C、Si和S,炉后所有元素全部化验。

每天第一炉溶清后必须检测C、Si、Mn、P和S,之后C、Si每炉化验检测。

毛坯铸钢件检验规范

毛坯铸钢件检验规范
本规范涉及的钢wcbwccastc4gbcrmo引用标准ast高温用可熔焊碳钢铸件ast高温用承压部件用马氏体不锈钢和合金钢铸件ast承压部件用奥氏体钢铸件ast低温用承压铁素体和马氏体钢铸件gb通用阀门碳素钢铸件技术条件gb通用阀门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阀门用低温钢铸件技术条件电站阀门钢铸件技术条件gb锅炉管道附件承压铸钢件技术条件ast承压零件用钢铸件通用要求msssp阀门法兰管件和其他管道部件用铸钢件质量标准表面缺陷评定的目视检验方法阀门铸钢件外观质量要求ast钢产品机械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和定义ast钢制品化学分析方法实验操作和术语ast钢制产品机械测试方法和定义ast钢产品化学分析试验方法操作和术语ast射线照相标准指南ast本规范是本公司签发的采购订单零件图相配套的文件供方提供的零件必须同时也满足本规范的要求
11.1 铸造厂和检验部应对铸件进行认真检验,检验验收项目及验收方法按表 5 进行。
表5
序 检验项目

试制产品
供方
检验部
正常生产产品
供方
检验部
备注
确认文件/复
确认文件/复
1 化学成分 每个炉批号
每个炉批号


确认文件/复
确认文件/复
2 机械性能 每个炉批号
每个炉批号


每个热处理 3 热处理

确认文件
CF3
CF8M
A002 A202 E308L-16 E316-16
CF3M
A022 E316L-16
WC6
R307 E5515-B2
WC9
R407 E9015-B3
7.5 合同规定铸件进行 MT、RT 或 UT 的,在焊补热处理后应进行相同的无损检测方法对

铸造毛坯件质量检验规范

铸造毛坯件质量检验规范

铸造毛坯件质量检验规范(ISO9001-2015)1、目的为加强本公司对铸件内在质量控制,以铸造金属为原料的铸件保证本公司产品的内在质量及加工性能,特制订铸件内在质量验收规范;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外来以铸造金属为原料的铸造毛坯件;3、引用标准(1)JB/T5000.4-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铸铁件;(2)GB/T231-84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法(3)GB/T5612-2008铸铁牌号表示法(4)GB/T1348-1988球墨铸铁件(5)GB/T9441-2009球墨铸铁金相检验4、名词解释(1)全数选别:检验项目100%检测;(2)铸态铸件:浇铸完后未经任何形式处理的铸件(不包括清除铸件附属部分如门、冒口、隔弧板或模制材料的残渣);(3)首件样品:完全采用批量生产的设备和程序生产出的铸件;(4)初步样品:在很大程度上与首件样品相同的铸件,但是其生产没有或部分采用批量生产的设备和程序;(5)相关壁厚:机械性能适用的壁厚;(6)单方检验:指检查、验收、测量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几种特性,然后将其与指定要求相比较以确定产品是否合格的行为;(7)连续检验:指对生产一段时间后的大量相同规格的铸件的特性和/或生产参数进行定期检验;(8)跳跃检验:指对生产一段时间后的大量相同规格的铸件的特性和/或生产参数进行间断性检验;(9)试件:样品的一部分,有特定的尺寸,经过机械加工也可能没有经过机械加工,并严格遵守所要求的试验条件;5、铸件内在质量验收总则球墨铸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1348-1988球墨铸铁的标准,以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金相组织、硬度及化学成分为验收判定依据;5.1铸件化学成分(1)如果未在图纸或询价单或订单或者质保协议中另行规定,对于铸造材料的化学组成,应采用相关材料标准的要求;(2)如果未在图纸或询价单或订单或者质保协议中另行规定,铸造材料化学组成的有关数据应特指液体金属,即球化后浇筑前的(炉前)浇包分析;(3)如果相关材料标准和订单或询价单等都不含有铸造材料化学组成的任何有关数据,如只规定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则制造商可以自行选择适当的化学组成,但必须符合铸件使用地(毛坯或半成品或者成品的最终使用地点)的环保等法律法规要求;(5)化学组成在要求对某一铸件进行化学分析时,化学元素允许偏差要符合材料标准给出的偏差或符合采购方与制造商之间通过协议确定的偏差。

压铸件外观检验标准

压铸件外观检验标准

压铸件外观通用检验标准页次:第 1 页共9页版本/版次:1目的:为压铸件提供外观检验依据,确保压铸毛坯符合客户要求。

2范围:压铸件3定义3.1压铸毛坯:指经过时效处理、打磨、喷砂、整形后的压铸产品压铸机加工:通过加工机械精确去除压铸材料的加工工艺。

3.2压铸件常见缺陷特征有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3.2.1外部缺陷及定义粘模: 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称为拉伤面。

分层:铸件上局部存在有明显的金属层次裂纹: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

变形:由于收缩不均或外力导致压铸件几何形状与图纸不符。

流痕:压铸件表面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

无发展趋势。

水纹: 铸件表面上呈现的光滑条纹,肉眼可见,但用手感觉不出,颜色不同于基体金属的纹路,用0#砂布稍擦几下即可去除。

冷隔:在压铸件表面,明显、不规则、下陷的线形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

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有断开的可能。

龟裂毛刺:由于模具型腔表面产生热疲劳而形成的铸件表面上的网状凸起痕迹和金属刺。

凹陷:铸件的厚大部分表面有平滑的下凹现象。

欠铸:铸件表面有浇不足的部位,导致轮廓不清。

飞边、毛刺:在分型面边缘出现金属薄片,或粗糙、锋利的棱角。

错位:铸件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分型面上错开,发生相对位移压铸件外观通用检验标准页次:第 2 页共9页版本/版次:脱皮:铸件表面部分与基体剥离的现象。

色斑:铸件表面上呈现的不同于基体金属的斑点,一般由涂料碳化物形成。

32.2内部缺陷及定义砂孔:在压铸件中,由于压铸的特殊性,铝合金是在高温、高速、高压的状态下成型的,所以压铸件内部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孔洞,我们统称这些孔洞为砂孔。

缩孔:铸件凝固过程中,金属补偿不足所形成的呈现暗色、形状不规则的孔洞,即为缩孔气孔:因卷入气体而导致的压铸件内部的孔状缺陷,解剖后外观检查或探伤检查,气孔具有光滑的表面、形状为圆形。

毛坯检验规范

毛坯检验规范

毛坯检验规范1、目的对产品毛坯进料检验作文件化规定,使检验过程规范化和标准化,避免和减少因毛坯的不合格造成后续作业的困难和产品的不合格。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铸造毛坯、锻造毛坯和压铸毛坯的进料检验过程。

3、依据1).国家相关标准如:《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检查表》 GB2828-2008《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 GB1176-87《阀门铸铜件外观质量要求》 GB12231《锌合金、铝合金、铜合金压铸件技术条件》等; JB2702-802).产品图样、技术要求及工艺要求;3).客户要求和合同要求等。

4、内容4.1 毛坯尺寸规定4.1.1 毛坯两端面的加工余量:1/4"--1/2" 各为 0.8-1.0mm;3/4"--1 1/4" 各为 1.0-1.2mm;1 1/2"--2" 各为 1.0-1.5mm;2 1/2"--4" 各为 1.2-2.0mm。

4.1.2 外螺纹或外圆的半径方向加工余量:1/4"--1/2" 为 0.8-1.0mm;3/4"--1 1/4" 为 1.0-1.2mm;1 1/2"--2" 为 1.2-1.5mm;2 1/2"--4" 为 1.5-2.0mm。

4.1.3 内孔或内螺纹半径方向加工余量:1/4"--1/2" 为 0.8-1.0mm;3/4"--1 1/4" 为 0.8-1.2mm;1 1/2"--2" 为 1.0-1.5mm;2 1/2:--4" 为 1.5-2.0mm。

4.1.4阀体中孔平面加工余量:0.5-1.0mm。

4.1.5内孔深度和外圆长度毛坯尺寸:与图纸加工尺寸相符。

4.1.6抛光的毛坯单向表面余量1/4"--1/2" 为 0.5-0.8mm;3/4"--1" 为 0.8-1.2mm;1 1/4"--2" 为 1.0-1.5mm。

压铸件检验规范

压铸件检验规范

≤0.5
≤1.3
A380 7.5~9.5 3.0~4.0 ≤0.1 ≤3.0 ≤2.0
≤0.5 ≤0.6 ≤0.35 ≤0.5
≤0.5 ≤0.3 余量 余量
≤0.5 ≤0.15 余量 ≤0.5 ≤0.35 余量
HD2-A 9.6~10.5 1.5~2.3 ≤0.2 ≤1.0 0.6~0.9 ≤0.5
装饰面不允许,
2
冷隔 所在面上不允许超过的数量不允许 2处
离铸件边缘不小于mm
4
2处
2、长度是指缺 陷流向的展开长
非装饰面1~2级, 内表面3级。
4 度。
两冷隔间距不小于mm
10 10
深度不大于mm 3 擦伤
面积不大于总面积的%
0.05
0.1
0.25
浇口部位增加一 倍可接受
3 5 10
同上
装饰面不允
铸件边长>100mm时 0.5 0.8 1.2
同上
凹入铸件深度不超过
1/8壁厚
装饰面不允
7 顶杆痕迹 最大凹入量 凸起高度
≤0.4mm ≤0.2mm
许,非装饰 面及内表面2 级。
8 网状毛刺 凸起或凹下
≤0.2mm
不利手
同上
9 各类缺陷总和 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
5
注:根据产品总技术条件或要求进行检验。
3
允许两种气泡 同时存在,但
对于第4项基带 电路高频盒内

0.3
大气泡不超过 3个,总数不
底层表面1级。
超过10个,且
1 边距不小于 10mm
3
同上
合 格
5
气泡凸起高度
0.3 0.5
注:1、对于1级或有特殊需求的表面,只有通过抛光或研磨去除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3机械加工螺纹规定的孔穴缺陷范围
螺距(mm)
平均直径(mm)≤
螺纹工作长度内个数≤
深度(mm)≤
两孔的边距(mm)≥
≤0.75
1
1
2
2
>0.75
1.5
4
1.5
5
2.1.4.2压铸件不铸底孔加工后的螺纹表面质量见表4的规定。
表4不铸底孔加工后的螺纹表面质量
螺距(mm)
孔穴与端面的最小距离(mm)
孔穴长度不超过有效螺纹长度的
3.9其它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按GB/T15114的规定执行。
4压铸件的交付、包装、运输与储存
4.1供方应提供需方一份检验证明,用来说明每批压铸件的检验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4.2合格压铸件交付时,必须附有检验合格证。其上应写明下列内容:产品名称、产品号、合金牌号、数量、交付状态、制造厂名。检验合格印记和交付时间。有特殊检验项目者,应在检验合格证上注明检验的条件和结果。
≤0.75
3
1/5
>0.75
5
1/4
2.1.5压铸件机械加工孔加工后表面的孔穴规定范围见表5。
表5机械加工孔表面的孔穴规定范围
加工孔直径(mm)
孔的长度L(mm)
孔穴平均直径mm
孔穴深度(mm)
孔穴个数
?≤11
L≤50
≤1.5
≤1.0
≤2
L>50
≤2.0
≤1.5
≤3
?>11
L≤30
≤1.5
≤1.0
≤2
上海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XX/QA-P-009
文件版本
A0
压铸件毛坯质量标准
生效日期
2016年5月09日
页 码
文件修改履历表
版本修改内容修源自日期修改人批准人A0
新版发行(试行)
2016.05.08
各部门会签及签收
生产部
五金车间
装配车间
仓库
品管部
模具部
技术部
财务部
国际销售部
国内销售部
IE部
采购部
人资部
设备科
PMC
说明:此文件若盖有红色“受控发行”印章,则为正式发行文件,各部门需妥善保管好正式文件,任何人员均不得私自影印!
受控发行印章:
编制:XXX
日期:2016.05.18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配套的铝合金铸件的外观检验,包括毛坯、成品)完成铸造后机械加工的产品)。
边缘间最小距离(mm)
孔穴
?≤0.5
≤1
4
2.1.7其它性能要求应符合GB/T15114的规定。
3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3.1化学成分
3.1.1铝合金化学成分的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复检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1.2化学成分的试样也可取自压铸件,但必须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2力学性能
4.3压铸件的包装应牢固,能保证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期的安全和清洁。包装箱面或标签上应注明产品名称、产品号、数量、制造日期及收发单位名称。
4.4产品应贮存于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2.1.6.2压铸件内部不允许有冷隔缺陷。
2.1.6.3压铸件内部允许有气孔、疏孔、夹杂等缺陷,但孔穴缺陷最大直径不超过壁厚的1/8,孔穴数量在任何剖面上不超过2个/cm2。
3.4.6.4重要压铸件的受力部位须进行解剖检查,符合表6中的规定。
表6压铸件指定解剖部位内部质量规定
孔穴平均直径mm
最多个数/cm2
3.2.1力学性能的检验方法,检验频率和检验规则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2.2采用压铸件本体为试样时,切取部位的尺寸、测试形式由供需双方商定。
3.3压铸件几何尺寸的检验可按检验批量抽检或按GB2828、GB2829的规定进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3的规定。
3.4压铸件表面质量的出厂检验应逐件检查,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1.3.2不允许有超过表2规定的孔穴存在。
表2压铸件机加工平面允许的孔穴
最大直径(mm)
最大深度(mm)
最多个数/cm2
边缘间最小距离(mm)
孔穴
0.5
0.2
2
4
2.1.4压铸件机械加工螺纹的表面质量
2.1.4.1压铸件机械加工螺纹的头两扣不允许有任何缺陷,其余部分螺纹不允许有表3所规定的孔穴缺陷。
表1压铸件表面质量要求
缺陷名称
缺陷范围
数值
备注
擦伤
深度(mm)
≤0.10
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百分数
5
凹陷
凹入深度(mm)
≤0.30
缺肉
深度(mm)
≤0.50
长度不大于(mm)
2
所在面上不允许超过的数量
2
离压铸件边缘距离(mm)
≥4
间距(mm)
≥10
网状毛刺
高度(mm)
≤0.2
2.1.2.4压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应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痕迹。
2.1.2.5若图样无特别规定,有关压铸工艺部分的设置,如顶杆位置、分型线的位置、浇口和溢流口位置等由生产厂自行规定。
2.1.2.6压铸件需要特殊加工的表面,如抛光、喷丸、镀铬、涂覆、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须在图样上注明。
2.1.3压铸件机加工平面加工后的表面质量
2.1.3.1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局部铸态表皮存在。
2.技术要求
2.1压铸件质量要求
2.1.1压铸件应符合零件图样的规定。
2.1.2表面质量
2.1.2.1压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T6060.1的规定。
2.1.2.2压铸件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2.1.2.3压铸件表面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和网状毛刺等缺陷。但缺陷必须符合表1规定。
3.5压铸件表面粗糙度按GB/T6060.1的规定执行。
3.6压铸件需抛光加工的表面按GB/T 6060.4的规定执行。
3.7压铸件需喷丸、喷沙加工的表面按GB/T 6060.5的规定执行。
3.8压铸件内部质量的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可以包括:X射线照片、无损探伤试验、金相图片和压铸件剖面等,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2.1.6的规定。
L>30
≤2.0
≤1.5
≤3
2.1.5.1当加工孔直径?≤11 mm而L>50 mm时,过孔两端长10mm表面内不允许有孔穴。
2.1.5.2当加工孔直径?>11 mm而L>30 mm时,过孔两端长6mm表面内不允许有孔穴。
2.1.6压铸件内部质量
2.1.6.1压铸件若能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则压铸件本质缺陷不作为报废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