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成长的认识和感悟。
3.教师总结课堂所学,强调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心理、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发展。
3.设计自我探索活动,如兴趣调查、特长展示等,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潜能,激发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教授时间管理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制定学习计划、执行任务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5.整合课程资源,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讲授与人沟通、交往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4.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5.教师教授时间管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如:“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如何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等。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身心发展的概念,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成长,还包括心理、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发展。
2.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对心理、情绪的影响,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变化。
3.掌握与人沟通、交往的基本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身心发展的关系,突破对身体变化的片面认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学案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学习目标】1、懂得进入青春期发展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的重要性2、学会区分“思维的独立”与“一味追求独特”的不同;掌握培养批判精神的方法。

学习重点:发展独立思维【自主学习】一、预习导航【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根据预习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勾画出重点知识。

1.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和-------方面的变化。

2.进入青春期,我们的----------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了更多的见解。

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

3.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4.在我们的成长中,与思维的独立性相伴随的是思维的----------。

5.创造离不开--------。

-------------是创造的源泉,青春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通过---------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二、【合作探究】【使用说明】结合课本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组长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1.探究活动:观察教材10页的画面,阅读相关材料,思考:⑴小刚理解的“酷”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⑵小刚的说法是否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为什么?2.探究活动:阅读课本11页方法与技能,思考⑴为什么要讲求批评的技巧?⑵讲求批评的技巧需要注意什么?【达标检测】1.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

下列对思维的独立性认识正确的是()①步入青春期,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②步入青春期,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心③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④培养思维独立性就不能接受他人的意见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2.思维的批判性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③能让我们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做到与众不同,与他人格格不入④能融洽人际关系,得到更多利益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3.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下列能体现青春的创造的是()①邓恩铭16岁就写下了“男儿立下钢铁志,国计民生焕然新”的诗句②周年来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③爱因斯坦12岁便选择了探索世界奥秘的人生之旅④中学生小玲把大量时间用作梳妆打扮上,特别在意自己的头发和着装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巩固提高】星期天,妈妈发现周超捷将头发染成了三种颜色,还在左耳朵上带了耳环,便生气地对他说:“你是一个学生,怎么打扮得如此古怪。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学案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学案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导学案【学习目标】.初步了解青春期思维的发展变化,认识到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12.学会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引导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3 有用的创造者。

【重难点】重点:发展独立思维和培养批判精神难点:开发创造潜力,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知识要点】什么是思维的独立性?(如何认识独立思维?)1、思维的独立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什么是思维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的表现?)2、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批判性思维的作用,意义?3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1)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2)如何做到合理批判?(如何培养批判精神?)、4①有质疑的勇气②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③考虑他人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容易被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青少年如何开发创造潜力?5、①我们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②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与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③创造离不开实践。

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青春的创造要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当堂检测】一、下列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

1、一天上课,同学们讨论自救方法,不论哪个同学提出自己的方法,小豪同学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我要批判。

你这个方法跟你的头脑一样简单,根本不是自救,是等别人救吧!”由此可见,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①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批判一切不同于自己的观点②敢于表达不同观点③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④敢于向权威挑战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马云在回忆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说:2.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这告诉我们()A.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享乐不要留下遗憾B.青春是矛盾的,要促进生理和心理相协调C.青春是喜悦的,莫因烦恼而感到悲观失望D.青春是短暂的,要珍惜青春创造美好人生3、莫泊桑说过:“应该时时刻刻躲避那些走熟的路,去另寻一条新的路。

完整word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

完整word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导入预习教材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乐观的心态面对青春期,积极追求青春期的思维开展。

能力目标:能够自觉开展独立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

知识目标:懂得进入青春期开展独立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的重要性,掌握培养批判精神和开发创造潜力的方法。

对独立的理解;批判精神的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开发创造力。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多媒体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畅想青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方法:小组展示课前习,我们知道进入青准备好的对青春畅春期我们要悦纳生想。

理变化,直面心理矛盾。

青春期,除了这些变化,我们有哪些美好畅想呢?请同学们发挥想像力,畅想青春的美好。

同学们对青春的美好畅想,彰显了同学们对青春认识的思维开展。

而青春期我们的思维有哪些发展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了解学习内容请大家认真默读课 4.思维的批判性有 本P9-P13的内容, 什么表现? 初步了解一下今天 5.思维的批判性有 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什么作用? 并且通过自学,答复 6.如何进行批判?以下问题:〔怎样培养批判精1.青春期我们的思 神?〕维开展有哪些变 7.批判的技巧有哪 化?些?2.步入青春期我们 8.青少年为什么要 的思维有什么变 开发创造潜力?我 化? 们应怎样进行青春3.怎样正确认识思 的创造?维的独立?1/4过渡:学习新知一、开展独立思维二、思维的批判性青春期的思维开展有哪些变化呢?思维的独立性、具有批判精神、富有创造潜力。

解名言: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吗?出示父亲和儿子的对话漫画,思考:儿子的疑问说明了什么?出示二张漫画,提问:这是对青春的正确理解吗?讨论:〔1〕小刚理解的“酷〞是什么?2〕小刚的说法是否表达了思维的独立性?为什么?你对思维的独立性怎么理解?提出问题思维的批判性的表现谈理解虽然生命有时像苇草一样脆弱,但思想使我们强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心理、情感、性格等多方面的成长。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身体的变化,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他们对身体的变化充满了好奇和困惑,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焦虑和压力。

因此,学生需要了解和认识身体的变化,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变化,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

2.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3.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心理、情感、性格等多方面的成长。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成长的过程。

2.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取长补短。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课件。

3.案例材料: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

4.活动道具:用于实践活动的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成长的过程。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在面对身体变化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引导学生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心理、情感、性格等多方面的成长。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有心理、性格、能力等方面的成长。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变化,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充满好奇,也可能会产生困惑和焦虑。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关爱,帮助他们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困惑,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有心理、性格、能力等方面的成长。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变化,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3.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有心理、性格、能力等方面的成长。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变化,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成长中的变化。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成长中的问题。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师生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学生积极参与,增强课堂活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制作PPT。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3.准备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成长中的变化,如身体发育、心理波动等,引导学生思考成长的过程。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有心理、性格、能力等方面的成长。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如何应对。

道德与法治人教七下道德与法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2个

道德与法治人教七下道德与法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2个

道德与法治人教七下道德与法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2个教案一:《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阅读与探究教学目标:1. 了解身体成长和心理成长的关系,并能够理解身体、心理和道德的综合发展重要性。

2. 探究身体和心理成长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能够思考如何培养良好的身心发展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个人观点的表达。

教学准备:1.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课文。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询问学生身体和心理成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Step 2: 阅读和理解1. 分发课文《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让学生默读。

2. 学生独立或分组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 身体成长和心理成长有什么区别?b. 为什么身体成长和心理成长都是重要的?c. 李颖是如何发现身体和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的?d. 李颖的看法和你的看法是否一致?为什么?e. 你认为如何培养良好的身心发展习惯?Step 3: 分享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回答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点与李颖的观点进行比较,并思考如何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身心发展习惯。

Step 4: 总结归纳根据学生的分享和讨论,教师总结出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系以及培养良好身心发展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身心发展习惯,并制定相关计划。

2. 分组讨论其他与身心发展相关的话题,并进行展示。

教案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德育研讨教学目标:1. 理解《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中所体现的道德教育意义。

2. 探究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并能够总结一些培养身心健康的道德教育方法。

3. 分析道德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中的重要性,并能够提出相关建议。

教学准备:1.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课文。

2. 讨论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重点回顾《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中所体现的道德教育意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白思维独立性、思维批判性的表现;2、懂得进入青春期后发展独立思维、批判性思维重要性,积极开发创造潜力。

能力目标:1、通过感悟、启发,理解青春的不仅仅是身体变化,我们的心理也在不断成熟。

2、能够自觉地发展独立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开发创造潜力;情感态度:帮助学生学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青春期,以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去追求青春。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思维独立性、思维的批判性理解;教学难点思维的批判性伴随思维独立性及如何开发创造潜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回顾复习: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青春期的变化表现,了解到了青春期对我们成长的影响,知道了如何乐观积极面对青春期的一些问题。

我们身体长高了长大了,是不是意味着真正长大独立了呢?2、教师提示,引入新课。

长高长大,生理进入第二个发育高峰,它是青春成长的一个重要的信号。

长高长大并不意味着我们真正的独立长大成人。

其实,还有与生理发育相随的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

身体长高,与之相随的思想也日渐成熟,这才真正意味着我们长大了——《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青春成长包括二个方面:一是生理变化(身体的)。

二是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心理)。

二、新课讲述青春是一个逐渐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成长过程。

实现它,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必须逐渐丰富,逐渐强大起来。

如何才能做得到?应该具有什么的思想、精神?(一)发展独立思维探究与分享:——独立思维产生、理解同学甲:独立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同学乙:敢于和别人争辩就是独立。

同学丙:独立就是一个人做事必须有信心、有勇气、有力量。

同学丁:独立就是不光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要倾听、理解别人的观点。

教师讲解:几位同学对什么是独立都有自己的理解,说明伴随着身体发育,我们开始对外界进行分析判断,思想也在成长。

对独立的理解有了自己的想法,能够作出自己的判断——独立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基础知识】1.要学会独立思考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1)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方面的变化。

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2)步入青春期,我们的________不断发展,随着________的提升,面对________的事物,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

2.正确认识独立思考【是什么】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_________,有自己________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________、__________的意见。

3.批判性思维的表现【是什么】批判性思维,表现为对事情____________,并且敢于表达__________,敢于对__________的事情说“不”,敢于向__________挑战。

4.批判性思维的意义【为什么】(1)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________、__________,并从不同角度__________,探索__________。

(2)批判能调动我们的__________,激发我们新的___________,促使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培养批判精神?【怎样做】(1)批判要有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2)批判要考虑他人的________,知道怎样的批判______________,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6.批判的技巧有哪些?【是什么】(1)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人的攻击。

(2)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7.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为什么】(1)青春凝聚着__________,蕴含着____________,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2)青春的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__________。

(3)青春韶华,我们要争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少年。

8.为什么说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为什么】(1)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___________,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

(2)我们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敢于___________,追求创新与生活的_____________,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3)我们要关注________,看重创造的________和________,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9.怎样开发创造潜力?【怎样做】(1)创造离不开________。

__________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

(2)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基础达标】1.一位哲人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虽然生命有时像苇草一样脆弱,但思想使我们强大。

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独立思考”是指()①一味追求独特②不人云亦云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④能够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批判性思维主要表现在()①批判一切,否定一切,怀疑一切②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③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④敢于向权威挑战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3.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下列同学的表现体现了创造的有()①我没有特长,不过我有很多捉弄人的“鬼点子” ②我爱幻想,能把想象到的都画出来③数学课上,我总能想出一些新的或简便的解题方法④在学校文艺会演上,我自己编排了舞蹈节目《青春的我们》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新学期开始,班里板报小组的同学在辛苦努力下,终于把本学期第一期板报画完了,很多同学围在一起观看。

这时玲玲和佳佳走过来,佳佳说:“我觉得这期板报画画得和主题一点都不贴切,还不如我们小组上学期画的呢!”班长听了说道:“怎么不合适,你给提提意见?”玲玲说:“懒得跟你们说,反正就是看着别扭。

”说完转过头对佳佳说:“要我们出,肯定比他们强。

”玲玲和佳佳的行为有何不妥?请你对她们的言行加以评析。

【能力提升】1.青春期的重要心理特征是独立意识不断发展,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下列对青春期独立思考能力认识正确的有()①不再被动地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安排②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③用自己的标准就能衡量是非曲直④这种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成长的必由之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语文课上老师写错了一个字,小薇马上站起来指出老师的错误,使老师非常尴尬。

对此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我们要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B.我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C.我们不仅要有质疑的勇气,还要考虑他人的感受D.我们要尊敬老师,相信老师不会犯错误3.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起初学习文学和绘画,但是成绩都很糟糕。

后来他改学化学,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燃了,他因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说明了() A.创造潜力不会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只有科学家才有B.每个人只有一种创造潜力C.人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能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D.关注别人的创造能力,把它“山寨”过来,就变成了我们自己的创造潜力4.人的思维能力是自己唯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没有正确的思维,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

那些成大事者都养成了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人生的难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思维可以支撑起人生。

(1)独立思考的表现是怎样的?(2)思维可以支撑起人生。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规划自己的成长?5.知识有限,想象力无限,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青春更是无限的。

描绘未来世界的画笔,掌握在年轻人手里,靠着丰富的想象力,一项项科技成果就可能横空出世、一家家智慧企业就可能孕育而出,未来色彩斑斓。

康·巴乌斯托夫斯基曾教育年轻人:“孩子们,不要害怕现实,不要向现实低头,你们来到这世界,不是为了要服从老朽的东西,而是要创造新的、有理智的、光辉的东西。

多想想,多实践,说不定牛顿的苹果就能掉到你的头上。

”(1)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青春的创造潜力?(2)为让“牛顿的苹果早日掉到我们的头上”,我们应怎样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学科素养】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朱熹更是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这告诉我们,读书必须善于质疑,千万不要将自己禁锢在别人砌筑的思想围墙里。

思考:(1)“学贵有疑”体现了哪种精神?(2)“读书必须善于质疑,千万不要将自己禁锢在别人砌筑的思想围墙里。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教师详解详析【基础知识】1.思想精神思维能力未知而又新奇2.人云亦云独到合理正确3.有自己的看法不同观点不合理权威4.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方案经验学习动机解决问题改进现状5.质疑的勇气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感受更容易被人接受7.动人的活力伟大的创造力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创造潜力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8.各个方面丰富多彩新奇与浪漫他人与社会意义价值9.实践社会实践尝试探索实践劳动【基础达标】1.A[解析] 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排除①。

故本题选A。

2.A3.B[解析] 创造体现在对他人、社会、自己具有意义和价值。

②③④是创造的表现。

故本题选B。

4.①玲玲和佳佳有质疑的勇气,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不同观点,但她们缺乏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②批判不是一味否定,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而且批判时应就事论事,只针对事情本身,不能攻击他人,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能力提升】1.C[解析] ①②是青春期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④是青春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①②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观点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2.C[解析] 本题考查批判性思维。

提出建议和批评,也要考虑他人的感受,A没有考虑老师的感受;B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老师也会犯错误,D说法不正确。

故本题选C。

3.C[解析] 题干事例表明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这为人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故本题选C。

4.(1)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2)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关注自我心理健康;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等等。

5.(1)①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②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③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

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

(2)创造离不开实践。

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

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学科素养】(1)体现了批判精神。

(2)①要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②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③要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④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