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一次全国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总结

合集下载

天津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总结

天津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总结

常规化学(各单项成绩)
项目 Cr TP ALB CHO TG Bil GPT GOT 07年1次 96.5 96.7 97.4 97.1 97.5 96.2 98.8 95.3 07年2次 96.7 94.9 94.3 95.5 97.9 96.7 98.4 96.9 08年1次 97.4 99.4 98.6 96.5 98.8 97.9 96.4 96.5 08年2次 94.1 94.1 92.1 99 89.8 95.0 99.0 94.0
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类 妇幼保健院
64家 16家 10家

企业医院 部队医院 民办医院 疾控中心
6家 7家 8家 3家
主要内容



生化专业(常规化学、血气及pH测定) 临床检验(血细胞计数、凝血试验、尿 液化学) 免疫血清学(传染病、免疫球蛋白、肿 瘤标志物 微生物鉴定及药敏试验
常规化学

质评物:来自RANDOX和AUSBIO公司

批次:每年两次,每次五个批号
评价方式:PT和VIS并行 评价项目:k、Na、Cl、Ca、P、Glu、Urea、UA、Crea、 TP、ALB、CHO、TG、Bil、GPT、GOT、ALP、LDH、CK


常规化学
全市总体情况
07年1次 07年2次 08年1次 08年2次 参加数 100 107 108 108
常规化学(各单项成绩)
项目 ALP LDH CK 07年1次 99.3 98.0 99.3 07年2次 99.4 98.0 100 08年1次 99.1 98.6 100 08年2次 98.9 93.2 95.4
血清K、Na测定方法比较
2%
6%
1%

室间质评总结报告最后怎么写

室间质评总结报告最后怎么写

室间质评总结报告最后怎么写201x年度本人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全体同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带领全科顺利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

现就全年本人工作情况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汇报如下:一、德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遵守院规院纪,服从领导,透明管理。

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按照卫生部“三好一满意”的要求,加强科室的医德医风建设。

建立了医德医风台账,将医德医风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

科室每月安排一次固定的医德医风培训学习时间,每月固定总结反馈一次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使全体员工增强了服务意识,热情为患者服务。

免疫室工作人员为了方便患者提前取到检验报告,中午不休息,连续工作,使患者可以在当天取到报告。

同时我们还向社会承诺24小时全面开放服务,患者可以在任何时间来检验科做检验或领取检验报告。

用卫生部“三好一满意”的标准来衡量科室的服务质量,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如:窗口服务,由于环境限制,患者与工作人员对话时极其不方便,导致误解时有发生。

我们曾设想通过改造窗口结构来解决,但由于可能会影响建筑安全而放弃了改造方案。

今年将另想他法以谋解决之道。

二、能201x年科室的发展目标是达到三级甲等医院的检测能力。

1、围绕发展目标,201x年科室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选派两人到外单位进修学习,使科室血液细胞形态学诊断工作满足了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同时填补了医院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空白。

201x年共派出23人次参加疆内外各种相关专业培训。

对于科室今年重点发展的免疫专业派出的人次最多,免疫专业也是科室今年开展新项目最多、专业能力提升最快的专业。

2、为了保证检验质量,科室建立了质量控制体系。

积极参加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全年成绩优良;坚持开展室内质控工作,有专人负责;为了保证医疗安全,今年在全院实行了样本的条形码管理,在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出错概率明显下降;建立了“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报告记录并对报告时间和内容进行监控。

2007—2011年临床微生物学室问质评误检原因分析

2007—2011年临床微生物学室问质评误检原因分析
田兴珍 , 曹 东, 岳东梅
[ 摘要 ] 目的 方法 结果 总结分析 2 0 0 7 -2 0 1 1年参加卫生部临床微生物 室间质评 活动情况 , 提 高微 生物的检验 水平 。
对卫生 部 临检 中心 发 放 的质 控 菌 株 按 其 要求 进 行 分 离 培养 鉴 定 , 结果上报, 对 反 馈 的 结 果进 行 分 析 。 共接 收 7 5份标本 , 分 离鉴定 出 8 1 株菌, 误检菌 1 0株 , 鉴定正确率为 8 7 . 7 %, 出现错误的原 因是过分 依赖仪 应不断更新 知识 , 提 高业 务素质 , 做好室 内质控工作 。
1 2 1 )一 2 0 0 4 Z: 1 9 5—1 9 6 .
[ 2 ] 徐力 , 孟月兰 , 尹萌 , 等. 电位滴定 法测定二 硫化硒洗 剂的含量 [ J ] . 西北药学杂志 , 2 0 1 0 , 2 5 ( 5 ) : 3 3 7— 3 3 8 .
[ 3 ] 张轶华 , 韩学静 , 冯砚明. 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盐 酸金刚烷胺 的
用 试剂 少 , 不受 溶 液 有 色 、 浑浊的限制等诸多优点。
1 . 4 . 5 回收率试验 : 取含量 已知的左氧氟沙星氯化
钠 注射 液 ( 批号 : K1 1 0 4 1 5 0 1 ) , 精 密量取 5 ml , 共 9 份; 分 别 加入 经 1 1 0℃ 干燥 至 恒 重 的基 准 氯 化 钠 约
含量 [ J ] . 中国药 事, 2 0 1 0 , 2 4 ( 1 0 ) : 1 0 0 8 —1 0 0 9 .
[ 4 ] 孙毓庆 , 胡育筑. 分析化 学 [ M] . 第 2版 . 北京 : 科学 技术 出版
社, 2 0 0 6: 2 0 7 .

2007-2014年卫生部临检中心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室间质量评价(及答案)

2007-2014年卫生部临检中心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室间质量评价(及答案)

2007 年第 1 次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
序号
2007101
图片
说明
患者,女性,76 岁, 查体发现脾大,伴上 腹痛,以往有骨髓增 生性疾病,血常规检 查 结 果 如 下 : WBC 11.7 × 109 / L ; Hb 10.1g/dL;Hct 46.0 %; Plt 400×109/ L。请报告箭头所指细
请报告箭头所指细胞的 名称
颗粒缺失中性粒细胞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2009 年第 1 次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室间质量评价
注:若看不清结构,可以适当放大图片比例进行观察。
序号
图片
说明
2009101
请报告箭头所指细胞 的名称
单核细胞
2009102
请报告箭头所指细胞 的名称
口形红细胞
2009103
请报告箭头所指细胞 的名称
2007207 2007208 2007209 2007210
患者,女性,45 岁, 因贫血入院,血常规 检查结果如下:WBC 11.7 × 109 / L ; Hb 9.2g / dL ; Hct 26.2 %。请报告细胞内箭 头所指物的名称
豪乔氏小体
请报告箭头所指细胞 的名称
钝锯齿形(皱缩)红细胞
上皮细胞
请报告箭头所指细胞 的名称
多叶分核中性粒细胞
请报告箭头所指细胞 的名称
嗜碱性粒细胞 .
请报告箭头所指细胞 的名称
异型淋巴细胞
2010108 2010109 2010110
请报告箭头所指细胞 内结构的名称
卡波氏环(Cabot ring)
请报告箭头所指物的 名称
畸形血小板 大血小板、巨血小板
请报告箭头所指细胞 的名称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室间质评结果回顾分析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室间质评结果回顾分析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室间质评结果回顾分析近年来,随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质量管理在检验实验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手段是间质评价,它能够提供对检验过程中误差和偏差的评估,并为实验室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本文将回顾和分析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室过去一段时间的间质评结果,以了解质量管理的现状,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间质评价概述间质评价是指通过将实验室的检验结果与参考结果进行比较,评估检验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和可靠性的过程。

通过参与间质评价,实验室可以获得外部的验证和认可,提升信任度和竞争力。

本实验室每年参与多个质量控制机构组织的间质评价,并持续关注评价结果。

二、间质评价结果回顾回顾近五年的间质评价结果,本实验室的整体表现总体较为稳定。

在参与的各项检验项目中,约80%的项目的结果处于可接受范围内,与参考结果之间的差异在可控制的误差范围内。

然而,约15%的项目结果存在较大偏差,超出了可接受的误差范围,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同时,约5%的项目结果处于边缘范围,需要加强质量控制措施,防止误差进一步扩大。

三、分析问题原因针对出现较大偏差的项目结果,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找出了一些可能的问题原因。

其中,仪器校准不准确、操作规范不严格以及人员培训不足是导致结果偏差的主要原因。

此外,样本储存和运输的环境因素也对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源自于质量管理和技术操作方面的不足。

四、改进措施建议为了改善质量管理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建议:1. 加强仪器校准和维护: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准确度和稳定性。

2. 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标准操作规范进行检验,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 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升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加强样本处理和储存:优化样本的处理和储存流程,防止环境因素对检验结果造成干扰。

第一次全国床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总结

第一次全国床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总结

2011年第一次全国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总结2011年第一次全国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共有986个单位参加,有968个实验室按时上报结果,18个实验室未在规定时间内回报结果。

表1. 分离鉴定结果统计菌号正确结果正确实验室数目正确百分率(%)1101 脑膜炎奈瑟菌(20分)报告复合菌,其中含一个正确结果(10分)962 99.41102 未检出致病菌(20分)绿脓假单胞菌(10分)报告复合菌,其中一个报告绿脓假单胞(5分) 59632261.633.31103 戊糖片球菌(20分)片球菌属某种(20分)平面球菌属某种(20分)报告复合菌,其中含一个正确结果(10分)762575478.95.95.61104 奇异变形杆菌(20分)变形杆菌属及属内其他种(10分)报告复合菌,其中含一个正确结果(10分)960599.20.51105 流感嗜血杆菌(20分)嗜血杆菌属及属内其他种(10分)报告复合菌,其中含一个正确结果(10分)9491398.01.3注:其他结果不得分鉴定结果评价1101号脑脊液标本分离出脑膜炎奈瑟菌, 962/968(99.4%)实验室正确分离和鉴定, 用手工方法鉴定的6个实验室报告分别淋病奈瑟菌、乳糖奈瑟菌、多糖奈瑟菌、卡他布兰汉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这几种菌的形态相近,都是革兰阴性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氧化酶阴性,并且可以在麦康凯平板上生长;致病的奈瑟菌对营养要求较高,需要有血清(如: 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 才能生长, 特别当从临床标本初次培养分离时需要在5-10%CO2中培养。

淋病奈瑟菌与脑膜炎奈瑟菌都发酵葡萄糖,可用麦芽糖产酸区别, 脑膜炎奈瑟菌发酵麦芽糖产酸;卡他布兰汉菌不发酵葡萄糖及双糖。

1102号便标本标本中可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报告“未检出致病菌”。

铜绿假单胞菌通常作为院内感染传播菌和定植菌,不是引起腹泻的致病菌。

正确报告的实验室596/968(61.6%),报告铜绿假单胞菌的实验室占322/968(33.3%),说明大多数实验室对于报告致病菌比较明确,但对于条件致病菌的报告还不明确,因此只扣10分。

2010年第一次全国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总结

2010年第一次全国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总结

2010年第一次全国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总结2010年第一次全国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共有885个单位参加,有852个实验室按照规定时间结果报告,现对按时上报结果进行总结。

表1. 分离鉴定结果统计菌号正确结果正确实验室数目正确百分率(%)1001 未检出致病菌(20分)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扣分)12071314.284.31002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20分)耶尔森菌属内其他种(非高致病菌)(10分) 833598.10.61003 杜克雷嗜血杆菌(20分)嗜血杆菌属及属内其他种(10分)7201484.91.61004 坂崎肠杆菌(20分)阴沟肠杆菌(10分)839398.90.41005 嗜水气单胞菌(10分)气单胞菌属内其他菌(5分)833698.20.71005-1 化脓性链球菌或A群链球菌(10分) β-溶血链球菌其他血清群(5分)链球菌属及草绿色链球菌群(5分) 7815898.00.61.0鉴定结果分析1001号咽试子标本咽部肿痛青年患者,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

有84.3%(713/846)实验室报告金黄色葡萄球菌,9个实验室报告嗜血杆菌。

多数咽部感染患者都是由于呼吸道病毒引起,由细菌引起感染占5-40%。

A群β-溶血链球菌(化脓链球菌)是引起咽峡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其他C群和G群β-溶血链球菌也可以经食源性引起咽峡炎爆发,但不像A群链球菌那样引起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

肺炎链球菌和嗜血杆菌属有时可在咽部标本中分离到,但这些菌不大可能是引起普通咽峡炎的病原菌,如副流感嗜血杆菌。

嗜血杆菌定植在健康人的上呼吸道,在咽部标本培养分离到时,实验室不应常规报告嗜血杆菌,这样会引起混淆和导致临床医生不必要的治疗。

咽试子细菌培养常规只检测化脓链球菌,除非医生特殊需要,如在诊断白喉时。

溶血隐秘杆菌(Arcanobacterium haemolyticum)也可引起咽炎和扁桃体化脓。

b型流感嗜血杆菌和偶尔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会厌软骨炎可迅速发展为蜂窝织炎,可造成气道阻塞。

检验科室间质评总结

检验科室间质评总结

检验科室间质评总结上半年,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我们自己不断努力下,检验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室整体搬至新建的医技大楼,这里实验室布局合理,条件舒适。

同时医院还投入巨资,为我科添置了大量先进的检验设备,使我们的检验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目前我科的工作条件及仪器设施在本市同级的县市医院中首屈一指,我们都为之引以为荣。

各种新型仪器的购入,不但能使我科室积极配合临床开展工作,不断增加新的检测项目,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而且给医院带来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检验质量,增加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落实了医院“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能力”的理念。

在科室全体同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努力学习、积极工作,转变管理理念,认真落实院、科两级负责制,带领全科同志发扬吃苦耐劳、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密切配合医院改革的步伐,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如下:一、努力完成各项经济指标。

上半年共完成经济任务187.5万元,检查人次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0%;试剂耗材开支.8元,占收入的18.7%,较去年同期上升5%。

二、对病人服务态度明显改善。

我科门诊每天平均接待病人80人次,工作较为繁琐而细致,大家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包括病人的信息、门诊发票号、抽血注意事项等,耐心解释病人的各类报告单,严把分析前质量控制关,病人对我们表现是满意的。

三、劳动纪律明显好转。

上班一般是提前五分钟到岗,下班都略有延时,即使碰到晚来的病人也要做好交接班手续才下班,一改以前迟到、早退陋习。

四、著重检验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规范了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坚持天天做,同时积极参加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在凝血、免疫、生化、血液、尿液、血型鉴定等六个项目评价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充分显示了我科实验项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在各实验室间的可比性。

五、强化与临床沟通交流。

上半年我科积极向临床宣传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共发出《检验与临床通讯》4期,配合科教科完成院内各类培训讲座3次,同时科内积极加强自身业务培训学习,坚持每月集中学习2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第一次全国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总结2007年第一次全国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共有746个单位参加,有706个实验室寄回结果报告, 40个实验室未回报结果。

表1. 分离鉴定结果统计
菌号正确结果正确实验室数目正确百分率(%)
07-01 白色假丝酵母菌(20分)
假丝酵母菌属或属内其他种(10分)
其它结果(0分) 676
9
97.4
1.1
07-02 脑膜炎奈瑟菌(20分)
奈瑟菌属或属内其他种(10分)
其它结果(0分) 687
5
98.3
0.6
07-03 类志贺邻单胞菌(20分)邻单胞菌属(10分)
其它结果(0分) 631
5
90.1
0.7
07-04 肺炎克雷伯菌(20分)
克雷伯菌属或属内其他种(10分)
其它结果(0分) 677
18
96.2
2.5
07-05 卡他布兰汉菌(10分)
布兰汉菌属某种(5分)
其它结果(0分) 659
4
96.5
0.6
07051 流感嗜血杆菌(10分)
嗜血杆菌属或属内其他种(5分)
其它结果(0分) 598
13
90.3
2.1
表3 β-内酰胺酶结果
07051流感嗜血杆菌药敏结果统计
7
鉴定结果评价
0701号标本是混合标本,根据临床症状,报告白色假丝酵母菌或白色念珠菌,霉菌性阴道炎,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在此无特别的临床意义。

有些实验室不能正确区分白色念珠菌和其他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因不能还原TCC,因此,在沙包弱培养基上显示白色菌落,并且在玉米吐温培养基上产生厚壁孢子,可与其他念珠菌区别。

此外,霉菌性阴道炎通常由白色念珠菌引起。

0702号标本是单一菌,脑膜炎奈瑟菌,体外培养对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含有血清、血液等培养基中才能生长,常用巧克力培养基。

最适温度为37℃;专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须提供5%~10%CO2,在巧克力培养基上经24h孵育后,形成圆形、凸起、光滑、透明似露滴状的菌落。

因能产生自溶酶,超过48h常死亡。

触酶和氧化酶阳性,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不分解乳糖和蔗糖。

此菌如果侵犯脑脊髓膜,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患者脑脊液涂片可在中性粒细胞内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

0703号标本有临床意义的病原菌是类志贺邻单胞菌,还有肠道正常菌群阴沟肠杆菌。

类志贺邻单胞菌属于弧菌科邻单胞菌属,只有类志贺邻单胞菌一个种。

血平板上不溶血,菌落发灰色;氧化酶阳性可与肠杆菌科细菌区别(如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发酵葡萄糖可与非发酵菌区别。

弧菌属通常在高盐中生长,而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不生长;类志贺邻单胞菌赖氨酸和鸟氨酸脱羧酶阳性,水解精氨酸可与气单胞菌属的菌相区别。

0704号标本是单一菌,肺炎克雷伯菌,部分实验室报告为克雷伯菌属内其他菌,鉴别反应不困难,产酸克雷伯菌和解鸟氨酸克雷伯菌靛基质反应阳性,而肺炎克雷伯菌靛基质阴性;
其他克雷伯菌则甲基红阳性,而肺炎克雷伯菌阴性。

0705号标本是混合菌,有临床意义的是卡他布兰汉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咽部正常菌群。

有3.5%实验室未分离到卡他布兰汉菌,7.7%实验室未分离出嗜血杆菌。

有3个实验室报告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见凝固酶实验存在问题,应同时用质控菌株做阳性和阴性对照。

流感嗜血杆菌分离需要接种巧克力平板,5%CO2培养。

12个实验室报告副流感嗜血杆菌或嗜血杆菌属。

有两种方法鉴定流感嗜血杆菌,先用血平板卫星方法,确定卫星试验阳性后,做X因子,V因子和X+V因子试验;或者再做MH平板卫星试验,阴性结果可报告流感嗜血杆菌,阳性报告副流感嗜血杆菌。

药敏结果评价:
0704号标本肺炎克雷伯菌(ESBLs+ )药敏结果,依据CLSI(NCCLS)标准,应对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筛选和确认ESBLs试验,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耐药,要做确认ESBLs试验,头孢噻肟/棒酸和头孢噻肟抑菌环直径之差>5mm,报告产ESBLs,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报告耐药。

有27个实验室头孢他啶报告敏感或中介度;29个实验室报告头孢吡肟敏感或中介度;10个实验室报告氨曲南敏感或中介度。

0705号标本
临床上对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和卡他布兰汉菌常规应检测β-内酰胺酶,可以快速报告,指导临床用药。

β-内酰胺酶结果:
卡他布兰汉菌结果(阳性)正确率为94%,流感嗜血杆菌(阴性)正确率82%,偏低。

流感嗜血杆菌的纸片法药敏试验对培养基要求是专用HTM培养基,在MH培养基中加入氯化血红素、NAD和酵母粉(配制方法见NCCLS标准),5%CO2培养。

卡他布兰汉菌2007年CLSI(NCCLS)有稀释法的标准了。

没有推荐常规做药敏实验,主要用于流行病调查,和长期治疗或严重感染患者。

多数卡他布兰汉菌产β-内酰胺酶,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耐药。

稀释法药敏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克罗,三代头孢菌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和利福平。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微生物室
2007.04.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