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考古证据显示,许多民族独立驯化了不同的植物。
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A.周口店遗址发现的灰烬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C.《汉谟拉比法典》石柱D.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2.阅读历史短剧本。
与短剧中的事件产生相同影响的是()A.西周实行分封制B.诸侯国设置县郡C.李冰修建都江堰D.秦末农民大起义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统一的观点。
我国古代思想家与其相近的主张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兼爱非攻4.汉武帝时,有大臣主张:此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
“国家大业”是指()A.盐铁专卖B.北击匈奴C.推恩诸侯D.罢黜百家5.文物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如果文物会说话,青州博物馆馆藏状元卷会说()A.带你学习造纸工艺B.伴你领略魏晋书法C.和你品味最美宋词D.陪你探究科举考试6.下列重大举措,反映了清朝()A.封建经济繁荣B.实行闭关锁国C.内忧外患严重D.加强边疆管辖7.《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均有“修约”条款,由此引起后续交涉。
最终导致了()A.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起义C.义和团运动爆发D.巴黎和会召开8.观察目录。
省略号代表的标题是()A.出超与入超B.侵略与反抗C.自强与求富D.民主与科学9.甲午中日战争后,深受刺激的章太炎由专意治学走向参与政治。
首先()A.宣传维新变法B.投身辛亥革命C.鼓吹政党政治D.组织武装起义10.1913年,中华民国国歌中有这样的歌词:“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这反映了()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护国战争取得了胜利C.军阀割据社会动荡D.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11.观察漫画《贪食小犬,死不足惜》。
中国人民为抵制“贪食小犬”奋起抗争,喊出的响亮口号是()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2.“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压迫人民。
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潍坊

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潍坊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潍坊)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一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分封制C. 推行科举制D. 实行世袭制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其盛世时期被称为:A. 贞观之治B. 开元盛世C. 文景之治D. 康乾盛世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主要目的是:A. 开展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求宝物D. 探索新大陆4.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运动,其主要导火线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 辛亥革命的爆发C. 八国联军侵华D. 鸦片战争的爆发5.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战争,其中“百团大战”是:A. 八路军组织的一次大规模战役B. 国民党军队组织的一次大规模战役C. 红军组织的一次大规模战役D. 地方武装组织的一次大规模战役6.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胜利D. 新中国的成立7.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是由谁发明的?A. 毕昇B. 蔡伦C. 张衡D. 祖冲之8. 清朝末期,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导致了: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C. 中国完全沦为封建社会D. 中国完全独立9. “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者是: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10.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的都江堰,是由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主持修建的?A. 李冰B. 秦始皇C. 汉武帝D. 唐太宗答案:1-5 A B B A A 6-10 A A B B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唐朝时期,著名的女皇帝是________。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项;口述史料是历史亲历着对历史史实的陈述,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山田枯旱湖田涝,惟此丰凶岁岁均。”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山田枯旱湖田涝,惟此丰凶岁岁均。”可知,这是灌溉工具,
而且不需要人力,结合所学可知,筒车是利用水力进行灌溉,符合题意,D 项正确;耧车是播种工具,排
进行推荐,后来舜继尧位,反映了部落联盟时期的首领位子的传递方法禅让制,A 项正确;分封制是中国
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排除 B 项;世袭制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
传承制度,排除 C 项,郡县制是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处
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在潍坊青州发现了一组战国时期齐国的刀币铸造模具(下图)。这为研究古代货币提供了( )
A. 文献史料
B. 图像史料
C. 口述史料
D. 实物史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在潍坊青州发现了一组战国时期齐国的刀币铸造模具(下图)。”结合所学可知,刀币铸造
模具属于实物史料,D 项正确;文献史料主要是史书记载,排除 A 项;图像史料主要是照片资料,排除 B
8. 近代以来,京师同文馆等机构翻译了近四百部欧洲书籍。其主要作用是( )
A. 抵制了外来侵略
B. 传播了西方文化
C. 发展了资本主义
D. 维护了清朝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近代以来,京师同文馆等机构翻译了近四百部欧洲书籍”和所学可知,京师同文馆是中国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教师版含解析)

2020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观察如图,对其中文字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B.体现了最原始的造字法C.发现地集中在长江流域D.主要记载了夏朝的历史2.国家博物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用九幅画勾勒出孔子的一生。
其中最能体现孔子教师身份的是()A.B.C.D.3.18年前,38000多枚秦简在湖南里耶小城出土,“复活”了秦朝历史。
其中最能体现“一统之治”的是()A.鼓励耕织、奖励军功B.设置郡县、征调徭役C.开垦农田、制作农具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与此相符的著作是() A.《史记》B.《毛诗笺》C.《三礼注》D.《齐民要术》5.与早期佛像相比,云冈石窟中期部分佛像的服饰,已具有汉族服饰的风格和特色。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张骞通西域B.玄奘西行C.孝文帝改革D.辽宋和战6.如图是某学习主题的诗句摘抄笔记。
其主题是()A.百家争鸣B.佛教传播C.开元盛世D.科举制度7.风俗画是宋代文化最精彩的内容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A.《天王送子图》B.《女史箴图》C.《清明上河图》D.《洛神赋图》8.《元史》记载:“宣政院……掌释教(佛教)僧徒及吐蕃之境”。
这表明() A.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B.元朝设置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C.宣政院掌管全国的行政和宗教事务D.元朝设立统一的边疆地区管理机构9.《全球通史》认为:明朝时,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极盛。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造船航海技术先进B.专制统治空前强化C.对外贸易遍布世界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10.郑板桥一生为官12年,“七载春风在潍县”,不仅留下了清廉爱民的美名,还留下了富有哲理的名言()A.B.C.D.11.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留学日本、翻译日本书籍成为时尚。
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word解析版)

A.出超与入超B.侵略与反抗C.自强与求富D.民主与科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总理衙门……近代教育、近代化一小步”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化的过程,而此时期洋务运动(口号是自强、求富)是中国近代经济近代化的开端,C项正确;A项属于外贸状况,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排除B项;D项是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领域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阅读历史短剧本。与短剧中的事件产生相同影响的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B.诸侯国设置县郡C.李冰修建都江堰D.秦末农民大起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春秋时期某一个夏日……内容祭足率领郑国军队,抢夺周天子的麦子”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但是诸侯在地方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到了后来春秋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周天子势力衰落,诸侯势力发展壮大,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题干所述正是反映郑庄公作为诸侯之一,挑战周天子的权威,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县、郡等行政机构,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水利工程,排除C项;春秋时期,秦朝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6.下列重大举措,反映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62年
清朝设立伊犁将军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A 封建经济繁荣B.实行闭关锁国C.内忧外患严重D.加强边疆管辖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清朝通过表格中这些措施加强对边疆管辖,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封建经济繁荣,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内忧外患严重,排除C项。故选D项。
4.汉武帝时,有大臣主张:此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国家大业”是指()
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2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
所有试题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证据显示,许多民族独立驯化了不同的植物。
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A.周口店遗址发现的灰烬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C.《汉谟拉比法典》石柱D.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2.阅读历史短剧本。
与短剧中的事件产生相同影响的是A.西周实行分封制B.诸侯国设置县郡C.李冰修建都江堰D.秦末农民大起义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统一的观点。
我国古代思想家与其相近的主张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兼爱非攻4.汉武帝时,有大臣主张:此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
“国家大A.盐铁专卖B.北击匈奴C.推恩诸侯D.罢黜百家5.文物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如果文物会说话,青州博物馆馆藏状元卷会说A.带你学习造纸工艺B.伴你领略魏晋书法C.和你品味最美宋词D.陪你探究科举考试6.下列重大举措,反映了清朝A.封建经济繁荣B.实行闭关锁国C.内忧外患严重D.加强边疆管辖7.《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均有“修约”条款,由此引起后续交涉。
最终导致了A.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起义C.义和团运动爆发D.巴黎和会召开8.观察右图目录。
省略号代表的标题是A.出超与入超B.侵略与反抗C.自强与求富D.民主与科学9.甲午中日战争后,深受刺激的章太炎由专意治学走向参与政治。
首先A.宣传维新变法B.投身辛亥革命C.鼓吹政党政治D.组织武装起义10.1913年,中华民国国歌中有这样的歌词:“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潍坊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潍坊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分封制B. 推行郡县制C. 推行科举制D. 推行世袭制2.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诗人?A. 李白B. 杜甫B. 王维D. 苏轼4. 清朝的“康乾盛世”指的是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康熙和乾隆B. 雍正和乾隆C. 康熙和雍正D. 乾隆和嘉庆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C. 指南针D. 火药6. 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主要运输的是什么?A. 丝绸B. 瓷器C. 茶叶D. 香料7. “三国鼎立”指的是哪三个国家?A. 魏、蜀、吴B. 秦、汉、楚C. 唐、宋、元D. 明、清、蒙古8.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9.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10.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D. 元朝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历史上的“战国七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燕。
12.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一个高峰,其主要标志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3.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印刷术”的发明者是_________。
1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口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5. 我国历史上的“一国两制”构想首次提出是在解决_________问题上。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2)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A.缴纳租税B.治理郡县C.镇守疆土D.监察百官2.《新全球史》载:在古典时代,一些个人也完成了长途旅行,张骞历尽艰险从长安到达了遥远的西方,张骞“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是()A.打击匈奴B.开拓疆域C.管理西域D.开通商路3.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4.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
”这一变化导致了()A.隋朝短命而亡B.唐诗繁盛辉煌C.市民文化兴起D.科学技术发展5.元朝忽必烈接受了一位贤士的建议,逐渐学会了更多地依赖汉人及其制度来治理国家,主要表现是()A.推行重农政策B.下令合并州县C.重用汉族官吏D.设立驻藏大臣6.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
”这反映了清朝()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7.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开仓救济百姓;张仲景做长沙太守后,坚持为百姓治病。
郑板桥著有《潍县竹枝词》,张仲景著有()A.《三礼注》B.《十钟山房印举》C.《齐民要术》D.《伤寒杂病论》8.鸦片战争期间,青州旗兵血战镇江,抗击英军,镇江人民建忠烈祠,彰其忠勇,其“忠勇”精神可表达为()A.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B.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C.舍生千里赴国难,取义何曾惜自身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9.如图是20世纪著名漫画家何剑士的漫画《小磨香油》,漫画反映了()A.清朝顽固派拒绝接受西方新技术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中华民国政府遭到反动势力攻击D.北洋军阀政府榨取老百姓的血汗10.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潍坊市201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右图为清代潍坊籍收藏大师陈介祺收藏过的毛公鼎。
某中学“走近历史”社团通过研究它的资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B.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物C.内壁铸刻的文字为甲骨文D.贵族日常使用的饮酒器具2.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游学十余年,回到家乡设坛讲学,造福桑梓。
他的主要贡献是A.宣传道家思想B.注释《墨子》C.传播儒家学说D.编辑《郑志》3.“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耍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
这反映了A.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D.潍坊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4.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重大史实历经时间考验,成为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能够体现这一含义的是A.秦灭六国,统一天下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开创科举,选官取士D.废除行省,设立三司5.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日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6.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B.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C.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D.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7.“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
”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开马克思主义传播之先河B.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C.使中国首次出现革命政党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8.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
对“长征精神”理解正确的是①革命英雄主义②革命集体主义③革命乐观主义④个人自由主义A.①③④B.②③④B.①②③ D.①②③④9.“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了猪羊出了门,猪哇羊哇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军。
”与这一歌谣体现了同一时代主题的是A.武昌起义B.临朐五井战役C.潍县战役D.辽沈战役10.右图的日历定格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
它记载着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中国大陆全部解放D.国民党政权的垮台11.1972年,有人对尼克松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奉行和平处交政策B.苏联干涉新中国外交C.中美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D.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困12.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
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
“山水合璧”反映了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常态B.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13.电影《斯巴达克斯》再现了爆发于公元前73年的一次奴隶大起义。
这次大起义沉重打击了A.罗马共和国B.雅典城邦C.古块及王国D.罗马帝国14.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但丁在其长诗《神曲》中为当时的教皇在“地狱”火窟里预留了一个位置。
这反映了但丁A.善于创作神话 B.反对封建神学C.逃避现实生活 D.弘扬古典文化15.17世纪中期开始,人类历史上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在英国、美国和法国爆发。
这三次革命的共同影响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B.实现了新兴国家统一C.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6.19世纪中后期,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其实行“废藩置县”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消除封建残余C.积极对外扩张D.发展近代工业17.飞上天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
最早借助“非凡的翅膀”帮助人们实现这一梦想的动力机是A.蒸汽机B.电动机C.内燃机D.计算机18.《凯歌悲壮》一书认为:苏俄(苏联)在1921—1927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是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退却”是指A.实行新经济政策B.实现农业集体化C.“斯大林模式”形成D.戈尔巴乔夫改革19.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
这反映了A.国家之间的对抗加剧B.多极化趋势最终形成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D.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20.到2000年底,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美苏争霸开始C.科索沃战争的刺激D.新经济的推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6分,第22小理14分,第23小翅14分,第24小题16分.共60分。
)21 . (16分)沿着以丝绸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
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新全球史》(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6分)材料二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
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
(4分)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绷之路盛极一时。
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
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3)据材料三,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6分)22.(14分)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
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4分)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认为列强侵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材料三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文明史纲》(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23. (14分)歌曲和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反映。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百度百科(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歌曲表达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情感?(7分)材料二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2)材料二反映了石油工人怎样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有何意义?(4分)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天的故事》(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画了一个圈”有什么重大影响?(3分)24.(16分)远离战争,拥抱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一战”时德军参谋总长毛奇的言论(1)你认为材料一中毛奇的言论是否正确?结合“一战”的史实说明理由。
(6分)材料二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
……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二战”期间罗斯福的演讲(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的观点。
“二战”中哪一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4分)材料三由于现实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大国强权主义,由于历史造成的严重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还由于大批原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国家刚刚获得独立,它们仍然需要加强自己的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使得国际杜会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世界并不太平。
——《血碑——震撼全球的两次世界大战》(3)据材料三,你认为怎样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6分)2014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B2 .C3 .A4 .A 5.C 6 .B 7.D 8.C 9 .D 10.B11 .C 12.D 13.A 14.B 15.D 16.A 17. C 18.A 19.C 20.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6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4分,第24小题16分。
共60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总分不能超过该题的赋分。
21.(16分)(1)加强了东西方联系;促进了东西贸易;传播了东西文化。
(6分)(2)变化:民间海外丝绸贸易发展。
(2分)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2分)(3)特点:和平交往,公平贸易。
(2分)影响:加强了中外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4分)22.(14分)(1)鸦片战争(2分)含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分)(2)评价:列强侵华打开了中国大门;引起了中国人思想解放,中国人开始了抗争与探索。
(4分)(3)事件: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
(4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变化:促使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
(2分)23.(14分)(1)背景:新中国成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三大改造;一五计划。
(4分,答对两点即可得4分)情感:热爱新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激情(2分)(2)精神:艰苦创业,拼搏奉献。
(2分)意义:激励着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