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美国模式霸权主义

合集下载

美国长臂管辖的霸权本质及应对策略

美国长臂管辖的霸权本质及应对策略

美国长臂管辖的霸权本质及应对策略【摘要】本文探讨了美国长臂管辖的霸权本质及应对策略。

在我们解释了美国长臂管辖的定义和霸权本质。

接着,通过探讨美国长臂管辖的历史演变和法律依据,揭示了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我们也分析了国际社会对美国长臂管辖的反对意见,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在我们强调了应对美国长臂管辖的必要性,认为国际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呼吁加强国际法律框架,限制长臂管辖的滥用。

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美国长臂管辖问题的关注,促进国际社会对此进行综合而有效的应对。

【关键词】美国长臂管辖,霸权,国际法律框架,反对意见,国际合作,法律依据,历史演变,影响,策略,国际社会,必要性,限制滥用1. 引言1.1 美国长臂管辖的定义美国长臂管辖是指美国法律体系下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美国法院对在美国以外境内发生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管辖权和审判权的实践。

长臂管辖的核心在于美国法院认为,某些外国行为可能对美国国家利益或公民利益产生影响,因此有权对此类行为进行审理和裁决。

美国长臂管辖的定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际关系和法律发展的变化而变化,但总体上来说,其基本概念是指美国法院通过某种方式行使对外国行为的管辖权。

长臂管辖可以涉及商业诉讼、知识产权纠纷、金融欺诈等多个领域,因此对于跨国企业和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网络科技的发展,美国长臂管辖的范围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广泛,这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合法性和公平性的质疑和担忧。

对于美国长臂管辖的定义,涉及多方面的法律原则和实践经验,需要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来进一步明确其界定和适用范围。

1.2 霸权本质的解释霸权本质是指一国通过自身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强行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和领土主权,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国之上,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他国的利益和民族尊严。

霸权主义虽然有时候会以“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发展”等名义出现,但实质上还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下,通过强势手段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国家,对别国造成不利影响。

冷战后霸权主义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反霸举措

冷战后霸权主义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反霸举措
后, 苏联 社会 主义 国家对外 政策 中曾出现 霸权 主义 的错 误 冷 战后 , 霸权 主 义重新 抬 头;总 之 , 霸权 主 义是对 外关系 中践踏 国际法 原则 的思想 、 政策 和行 为 。它的存在决 定 了国际冲突 长期存 在 . 直 接威胁世 界 和平
霸权主义存在历史悠久 , 量经不同时代 , 形式多样 , 但实质未变。归纳起来 . 主要有以下几种 :
过财政 、 经济援助 , 控制受援国的经 济命脉 , 掠夺受援 国的 自然资源 、 使受援国的经济 上依附于洎 己, 左右其 内政 、 外交 等 二战后 的马歇 尔计划 最 为典 型 . 东剧 变 与此 有 关 第 二种 是经 济制 苏
薯 霁}赢 年 , 省 安 凡 化 范 院 列副 授 暑 生 林 巢 市 , 师 学 马 部教 吉 通
1武装 干涉 。这是 一种最 为直 接的 、 暴的 公开干 涉 , 霸权 主义最 露骨 的表 现 指 一个 国家 . 粗 是
依仗军事力量的优势侵略征服别国, 干涉别国内政 , 强迫别国接受 自己的意志:二战后的侵朝战争 及 冷战后 的科 索沃战 争 . 都是 霸权 主义 的表现 . .
2 经济 干涉 。它分 多种形式 第 一种 是经济援 助 , 是 一种 比较 闻接 和 隐蔽的 干涉 这 主要是 通
政治的基础上 , 有其历史必然性 霸权主义实质是对利益的争夺和侵占 霸权主义可分全球霸权
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二种。二 战后 , 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 和国 内政局 的需要 , 霸权 主义也发生 变 化, 霸权主义没有 固定的社会制度根源 , 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都有可能推行这一政策 , 例如 6 年代 0
响, 通过“ 无硝 烟 的战争 , 推翻或 改变别 国的政治制 度 , 达到 大国 的战略 目的 。苏东 剧变 就是 和平 演

美国霸权主义的理解和看法

美国霸权主义的理解和看法

美国霸权主义的理解和看法
美国霸权主义是一种政治经济形式,即由美国支配和控制世界上众多国家。

这种政治观念和行为,在许多国家被看成是令人痛恨的封建政治,以及美国对外事务的唯我独尊,带来恶劣后果。

美国霸权主义从美国冷战时期开始,即以冷战范式为指导,动态扩张全球军事力量,巩固军备竞赛,为美国政治经济的利益霸占全球。

其宗旨是维护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推行唯物论思想,以经济、政治、武力等利益为依据,实施大国博弈和拉长美国国家安全网络。

同时,美国霸权主义在全球政治经济上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凸显出两大矛盾。

一方面,美国通过政治上的胁迫、军事的夹击、经济的控制,严重限制所控制国家的发展前景。

另一方面,在维护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同时,世界各国之间在利益的冲突和挑战的问题上,更容易引发危机,此举却使美国国家利益受损,也造成全世界的不安和焦虑。

综上所述,美国霸权主义对世界多国构成了严重影响,即美国长期控制国家发展,以支配世界,并以自身利益为优先。

若不以国际合作、平等协商、和平解决争议的同时,积极改变美国霸权主义,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从而给当今世界带来不安和焦虑。

美国长臂管辖的霸权本质及应对策略

美国长臂管辖的霸权本质及应对策略

美国长臂管辖的霸权本质及应对策略美国长臂管辖(extraterritorial jurisdiction)是指美国法律对境外行为具有管辖权的一种现象。

它是美国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的交叉领域,通常涉及到美国对海外个人、组织或公司实施刑事、民事或行政调查及起诉的权力。

美国长臂管辖的本质可以被视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行使霸权主义的一种表现。

这种霸权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美国通过长臂管辖扩展了自身的法律辖域。

美国法律主要适用于美国国内,但通过长臂管辖,美国试图将其法律辖域扩展到全球范围。

美国将其国内法律强加于其他国家的个人、组织或公司,无论其行为是否与美国有直接联系,都可能会受到美国的调查和起诉。

这种行为形成了美国对全球法律秩序的霸权主义,干扰了其他国家的司法独立和主权。

美国长臂管辖的霸权表现在其对全球经济的控制力。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经济体之一,其对外资和跨国公司具有广泛的吸引力。

通过长臂管辖,美国可以追溯和惩罚在美国以外地区进行的违法行为,从而对跨国公司施加影响和控制。

这种经济霸权不仅仅是法律上的控制,还体现在经济制裁和贸易战等手段上,进一步使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经济霸权依赖加深。

美国长臂管辖还通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影响力来体现其霸权本质。

美国通过利用长臂管辖为自己谋取国际事务的利益,并强制其他国家按照其法律要求进行合作。

在反恐战争中,美国通过长臂管辖扩大了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打击范围,并要求其他国家积极合作并遵守其法律规定。

这种行为既干涉了其他国家的内政,也削弱了其他国际机构和国际法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加强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建立多边合作机制,加强国际法的制定和执行。

通过加强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作用,规范和调整各国之间的行为,避免霸权国家滥用长臂管辖权。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秩序和法治原则。

其他国家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来保护本国企业和个人免受美国长臂管辖的伤害。

通过建立反制措施,制定适用于本国的法律体系,保护本国企业免受外国的干扰和侵害。

美国长臂管辖的霸权本质及应对策略

美国长臂管辖的霸权本质及应对策略

美国长臂管辖的霸权本质及应对策略作者:张盼盼来源:《西部学刊》2019年第11期摘要:论述了美国长臂管辖滥用的表现及法律基础,揭示了美国长臂管辖的本质,即域外管辖权所代表的美式霸权、“美国优先”背后的霸权主义思维、“司法独立”面具下的霸权主义实质,并指出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美国长臂管辖的策略,即提高对美国长臂管辖滥用的警惕、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为应对美国长臂管辖提供法律基础,企业注重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准备等等。

关键词:美国;长臂管辖;霸权;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D93/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1-0011-03长臂管辖权起源于美国,是美国霸权的一种本质体现,美国对于长臂管辖权的滥用严重损害了相关国家利益,破坏了正常的国际秩序,近年来对我国的损害值得警惕。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提出的“美国优先”战略对全球化的经济政治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之后,对伊朗进行了全面的封锁和制裁,掀起一轮新的长臂管辖滥用现象。

而在这种表象下是美国霸权的本质体现,利用美国现有的霸权优势随意干扰和制裁其他国家以达到所谓“美国优先”的目的。

美国2018年所掀起的对中国贸易战更是这种霸权主体的直接体现,在这种贸易战背景下所出现的“中兴案件”是对于我国企业合法利益的一种严重侵犯。

一、美国长臂管辖滥用的表现及法律基础自长臂管辖最早在美国产生之后,滥用长臂管辖的现象就一直存在。

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案件便是西门子贿赂案、BAE公司賄赂案、阿尔斯通案、中兴案等等。

这些案件中很多都是美国以域外管辖权为基础来行使的长臂管辖。

例如在阿尔斯通案中,阿尔斯通贿赂案本身并没有发生在美国,但是美国政府依然以域外管辖权为理由逮捕了多名阿尔斯通公司高管,迫使阿尔斯通公司不得不将自己的核心优质资产出售给美国企业,这一案件在美国滥用长臂管辖方面有着典型的代表意义。

1945年,国际鞋业公司诉华盛顿州案中确立了“长臂管辖”原则。

美国文化霸权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美国文化霸权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美国文化霸权及我国的应对策略作者:马理惠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4年第06期【摘要】当代美国的文化霸权在世界上具有其代表性,美国的文化霸权在其对外扩张方面多种多样,手法不断翻新,这应该引起我国足够的重视。

本文揭示了美国文化霸权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并着重分析了我国应从加强经济基础建设、提高重视程度、凝练核心价值、发展文化产业和增进高新技术应用五个方面加以应对。

【关键词】文化霸权美国文化霸权应对策略“霸权”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希腊文中,指的是来自于其他国家的统治者,“文化霸权”最早来自于意大利人葛兰西在其著作《狱中杂记》,他指的是社会阶层的统治关系,而且这种统治关系不仅仅限于政治,还包括了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等,因此,“文化霸权”指的是将自身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加在其他民族身上,甚至完全让其他民族否定其本身的人生价值观而接受外来的。

一、美国文化霸权主义概述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在当前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获得经济上的利益,美国想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强烈。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美国凭借自身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将自身的文化逐步渗透到其他国家,使得其他国家和民族逐步抛弃自身的文化理念,民族凝聚力逐步减弱,这种文化霸权主义将会使得美国进一步控制其他国家。

当前世界各地美国文化是处处可见的,仅仅从电影产业方面就足以看出:美国的电影产量只占得到世界电影产量的7%左右,但放映时间却占世界电影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美国出口的大片抢占了全球电影市场绝大部分的票房。

此外,美国音乐、服饰等对于其他国家的大量出口,表明了美国文化霸权的咄咄逼人之势,这种看不见的文化侵略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美国文化霸权主义表现美国的文化霸权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对其他国家大量输出其文化产品,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掠夺;二是将其社会意识融汇到其文化产品中,利用产品的出口将其社会价值观渗透进入其他国家和民族。

防范化解对美斗争总结

防范化解对美斗争总结

防范化解对美斗争总结
防范化解对美斗争是中国长期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场斗争的核心是,中国需要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主权和安全,抵制美国的干涉和霸权主义。

以下是防范化解对美斗争的总结:
1. 坚定的政治信念: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基本国策,坚守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

2. 科技自立:中国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促进自主研发和核心技术突破,减少对美国科技的依赖,并提高自身安全保障能力。

3. 经济合作:中国积极推进开放合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署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多边经贸谈判成果落地,推动多边贸易、投资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扩大互利合作空间。

4. 维护国际秩序: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全球化和自由贸易。

在联合国维和、人道主义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全球治理,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和合作。

5. 集体抵制:与其他国家合作反制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权行为,通过联合的力量来抵制美国的政策和行为,维护多边主义和全球稳定。

总之,防范化解对美斗争需要我们坚定信念,促进科技自立,扩大经济合作,维护国际秩序,集体抵制等多种方式,以维护自身利益和全球稳定。

崛起的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_黄仁国

崛起的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_黄仁国

第8卷第1期江 南 社 会 学 院 学 报Vol.8No.1 2006年3月JOURNA L OF JIANGNAN SOCIA L UNIVERSIT Y Mar.2006崛起的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Ξ黄仁国(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摘 要: 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由实力、联盟政策和混合霸权三大支柱支撑,这三大支柱都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其双重性又使美国的对华政策表现出鲜明的两面性。

崛起的中国要洞悉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全面发展综合实力,积极树立正面形象,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按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体布局,以“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最大限度地扩展国际影响,全面融入国际社会,走与国际社会互相契合、共同发展的道路,在积极应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中全面崛起。

关键词: 中国;和平崛起;综合实力;美国;联盟政策;权势霸权;制度霸权;霸权战略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1026(2006)01-0013-06中国崛起的最大外部阻力无疑是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

美国全球霸权战略对中国崛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中美两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态势,美国影响中国的途径直接表现为其对华政策。

[1]崛起的中国只有深刻认识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准确把握美国的对华政策走向,才能趋利避害,早日实现全面崛起。

一美国在扩展霸权时总伴随着一系列的理论,诸如推广民主自由,捍卫自由世界,保护人权,反对极权、暴政,反对恐怖主义,确保世界稳定等,不一而足。

这些理论常常能够轻易占领战略制高点,获得奇效。

然而,揭开这些漂亮的包装,透视其霸权战略的支柱,不难发现,美国的霸权战略有其虚伪的一面。

到目前为止,美国全球霸权战略有三大支柱,即实力、联盟政策和混合霸权。

这三大支柱都具有明显的双重性。

与其他霸权一样,美国全球霸权战略也是建立在超强的实力地位(尤其是军事实力)之上的。

在霸权实质性基础上,美国霸权与传统霸权并无根本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应对美国模式霸权主义
摘要:本文以美国霸权主义为主线,分别对霸权理论、美国霸权的形成过程、中美霸权模式比较、中国崛起的应对策略以及美国霸权的发展趋势进行展开分析。

通过分析指出,中国以仁爱统治为基础,一直作为一支和平力量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中国的和平崛起在披着文明外衣的美国暴力霸权下的应对策略;最后指出,霸权之后,我们当何去何从,才能给世界带来永久的和平。

关键词:应对美国模式霸权主义
1.霸权释义及理论
提及美国,我们脑海中的第一印象是高额军费下的强大军事力量和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庞大金融,两者让所有的美国人引以为豪。

正如尼采所说,一个人感觉自己愈健康、愈强壮、愈充沛、愈有成就感、愈有进取心,他也就愈不道德[1]。

美国的“不道德”即是霸权主义。

所谓霸权主义,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2]。

对美国而言,世界上任何遥远角落的任何国家所发生的一切事项,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不仅要为攫取美国的利益而战,为维护盟国小朋友的利益出发,还要为美国的价值观、稳定世界秩序,护持美国的霸权而战[3]。

2.美国霸权的形成过程
1775年,莱克星顿村美军和北美民兵的枪声,吹响了美国崛起之路的号角。

以“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的政治原则,英国的老对手——法国和西班牙帮助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进而,美国利用19世纪的世界格局扶摇直上,逐步挤进了世界强国俱乐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以中立国的立场暗地为各交战国提供巨额贷款及战略物资,大发战争财,由1914年负债37亿美元蜕变为1919年拥有40亿美元债权的国家。

接着的世界大战,美国故伎重演,国力大增,于1944年7月确立了“美元-黄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北约组织的形成,使美国登上了“宇宙之巅”,美国霸权大行其道。

3.中美霸权模式比较
3.1.中国模式霸权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国形成了“内儒外法”、“王霸混杂”的基本统治方式。

在不断削弱门阀士族、加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制度中,历代国家将“注重农业和民生,积极抵抗灾害,坚决反对分裂而重区域协调”[4]作为政治追求的主要目标,逐步奠定了中国的霸权地位。

“德化四夷”的思想自古有之,“故正近者不以威,来远者不以武,德义修而任贤良也”[5]。

在中国的霸权模式下,此理念转变成“不依靠武力威胁,而依靠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力量,建立世界秩序”[6]的“朝贡制度”,即通过中国购买力为基础的“德政”来换取朝贡国在经济文化上象征性的认同,形成了在普遍的文化秩序支配下以经济、文化交流的亲疏程度所确定的差序格局。

清王朝将这种霸权方式推向了极致,乾隆帝以“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7]的回答断然拒绝了英使马戛尔尼的通商要求,表达了“华夏不治夷狄”的政治主张。

而在中国发达的文官系统中,其所认可的是谋略与制衡,而“如果事情非弄到动用武力,对他们来说是失败的象征”[8]。

质言之,无论是知识分子,抑或是统治阶级都视武力统治为不耻,因此中国模式霸权是以德政为基础的仁爱统治的霸权。

3.2.美国模式霸权
两次世界大战终使美国登上了“宇宙之巅”。

美国以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高科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以美国式民主和人权为旗帜,以强大的军事优势为工具[9],通过制定一系列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制度,以维持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具体表现为:
1).凭借技术的领先优势在经济贸易上实行“剪刀差”的贸易政策以谋取丰厚利润,与此同时,设置技术壁垒,防止其他国家的模仿,因一己之利阻碍人类的文明进程;通过金融的手段影响操纵他国的金融,进而影响、控制他国政治;
2).通过遍布全球的新闻系统以及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娱乐系统宣传美国式的“民主”、“人权”,一厢情愿地坚信美国的“民主”、“人权”的优越性,并以美国的标准对他国的民主、人权进行指责、攻击;
3).高达全球军费总额50%的比重以维持庞大的战争机器的运转。

在军事战略地带以及咽喉要道建立军事基地,在维护美国利益的同时控制了其它国家的交
通命脉。

而这庞大的战争机器的打击标准则是基于现实利益以及利益背后的霸权心态,如科索沃战争,美国旨在打击欧盟的崛起,巩固其霸权地位为出发点;
4).遏制挑战国的兴起。

在经济方面,对区域性大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遏制大国经济的发展,而给小国以自由贸易的“钟摆式”贸易政策;在政治方面,使大国之间形成均势,互相牵制,在此基础上产生对美国的依赖,如德国与法国;
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安南无奈地抱怨,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战略对联合国成立58年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原则基础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一言以蔽之,美国的霸权是披着文明外衣的暴力霸权,美国霸权的存在是世界动乱的根源之一。

4.中国崛起的应对之策
4.1.反对美国文化霸权
“文化总是追随着权力,一个文明权力的扩张通常总是伴随着其文化的繁荣,而且这一文明几乎总是运用它的这种权力向其他社会推行其价值观、实践和体制”
[10]。

美国文化霸权主要表现为:利用“民主”和“人权”批评他国政治,干涉他国政权;制造“威胁论”以制造冲突的可能,给挑战国以压力。

美国的“民主”、“人权”在美国的实行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殊不知“一个人的佳肴常为另一人的毒药”,一种在本土社会无害乃至有益的文化因素一旦侵入一个异族社会,往往会造成异常地破坏性后果[11]。

确立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人权制度,只会给我国人民带来不可估计的灾难;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一直是以仁爱统治的方式和平地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我们应当用笔杆子还击美国的“威胁论”,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营造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

4.2.奉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
历史告诉我们:清王朝的强大经济、革命党人的先进文化思想在军事暴力下不堪一击,唯有进行武装斗争,坚持“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之手段,达团结之目的”[12]的斗争策略,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才得以实现。

我国的利益需要适当的军事力量的存在才能得到保证。

对敢于来犯之敌来说,“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13]。

寄希于美国放弃军事霸权,无异于与虎谋皮。

4.3.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资源优势,充当着世界工厂的角色,纵经济发展迅速,然仍为“边缘国家”,成为“增长代价”的承担者。

即弗兰克所谓的以“秩序和结构日益解体”为代价的“无发展的增长”。

只有通过不断地自主创新以掌握核心技术,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才能摆脱资本主义的“剪刀差”和减少“发展的代价”,方能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发展趋势及结局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世界正向着多极化发展,霸权主义已渐取守势。

各国在物质上的成功带来了对本土文化扩张的需求,亨廷顿所谓的“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

也正如亨廷顿所说,文明中压倒一切的教训是,很多事情都是可能的,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不可避免的[14]。

全球经济军事力量的快速崛起避免了霸权主义下的可悲和平,在霸权之后,我们应当“摒弃地区性国家之间的可悲的杀伐战争”,通过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以增加文明之间的理解、宽容,以给世界带来永久的和平。

参考文献:
1.《权力意志》上卷,尼采著,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11页;
2. /view/8049.htm
3.《美国战争经济论》,杜文君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5. 《五百年来谁著史》,韩毓海著,九州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6.《盐铁论·世务第四十七》,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第508页;
7.《五百年来谁著史》,韩毓海著,九州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8.《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170页
9.《美国战争经济论》,杜文君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66页;
10《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亨廷顿著,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72页;
11.《历史研究》,汤因比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805页;
12.《毛泽东选集》卷四中《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54页;
13. 《毛泽东选集》卷四中《关于重庆谈判》;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59页;
14.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亨廷顿著,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27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