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完整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完整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黟县实验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法与思考黟县实验小学

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坚持“德育领先,五育并举”办学思路的历程中,在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借此机会将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

一、学习《纲要》,统一认识,关注学生心灵成长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行政例会、年级组长和每两周一次的教师学习工作会议,组织学校行政、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吃透精神,统一思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过学习增强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认为,《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对象,规划了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对于我们把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科学有序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高度的指导性、鲜明的针对性、切实的操作性。

为了有效地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结合学习对学校、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学校多年来牢固树立“德育领先,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突出以“五爱”教育为重点,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教学生做人为核心,确定了“播种、培育、收获、提高”的德育工作思路,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造就了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且热心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学校的“三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也应该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多元文化思潮冲击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诸如独生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在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环境适应、同伴交往、情绪情感、行为表现、个性问题以及趋势越来越严重的学习困难综合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深切地让家庭和学校感受到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

通过学习、分析,我们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及现状,确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全面规划,分层推进,面向全体,点面结合,育心活动,贯穿始终,家校牵手,整体促进。在此基础上学校完善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学校整体工作的列入议事议程,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德领组、医务室和年级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每学期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年级组及班主任工作计划中也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和工作来抓落实,以确保该项教育落在实处。同时学校还加大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以建立一支勤于钻研、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我校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以班主任、辅导员、教师为主体的作用,不时派出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相关培训和交流,同时还将教师心理健康专业培训纳入到校本培训的范畴之中。我校从2016年开始先后邀请了徽州师范的金水老师来校做专题讲座,邀请“知心姐姐”报告团和南京大学心理研究课题组成员来校为教师和家长做报告;我校舒立新老师参加省陶研会归来为全体教师作了《全面

把握当今学生特点,积极实施有效教育》的汇报辅导报告;从2008学年度开始我校开始实行班主任月例会制度,以此来加强理论探讨,交流工作体会,探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从心开始,积极探索,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扎扎实实地落实行动上,学校要以师为根,以生为本,一切从“心”开始,让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各项教育活动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基点,以趣味性、活动性为基本特色。

1.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作为百年老校虽然空间狭小,但是近年来挤出资金努力打造小而精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坚持两种环境的创设,一是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显性教育环境,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二是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教育环境。学校的文化长廊及宣传橱窗,是学生们“露的舞台;教学楼上的各式宣传标语,是学生们熏陶心灵窗口;教室里的黑”一手

板报,是学生们展示风采的基地;走廊上的名人名言,是学生们走近科学的殿堂;自来水龙头旁、垃圾箱前、楼梯口上的温馨提示,是学生们自己的心语;每学年开学学校门口的横幅,“欢迎新同学入学,欢迎同学返校”,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家”一般的温暖……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温謦的育人环境,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美的陶冶,使他们的心理得到了和谐的发展。在实小这个乐园里,我们的孩子喊出了“同在蓝天下,雏鹰展翅飞”的快乐口号,发出了“在这里起步,让明天更美好”的呼声,并以此作为学校宣传橱窗的主题,每一期橱窗内容的更新,都成了学生们肯定自我,张扬个性,展现魅力的所在,引来了居民驻足观看。很多的家长和同行都说:你们的氛围真不错,做你们的学生幸福。学校努力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多元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心理。

2.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以实现教育的人性化。只有心理距离近了,才能让空间距离拉近。为此学校一方面积极开展和谐校园的创建,努力建立新型的师师、师生、生生关系,另一方面又积极开展诸如“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教育活动”等,以提升全体教师都能在新课程背景下“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自觉性。老师应主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理解和爱。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个别谈心,弄清原因,采取恰当的方法来帮助解决。

例如我校上学年六(1)班的学生汪同学,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妈妈都非常疼爱她,尤其是爸爸,对她视若掌上明珠。可就在她8岁时,爸爸被诊断出患了一种不治之症——肝癌。为了攒钱给爸爸治病,妈妈一边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一边忙打理着自己的店铺。爸爸在病情稳定的时候,也坚持给妈妈帮忙。汪同学对于这样的打击,她还是无法平静。上课时,汪同学变得神色游离,精神萎靡不振,班主任发现后就主动找到了她,向她了解了情况。经过班主任的悉心开导,了解了实情后,班主任通过耐心细致的开导,使学生紧皱的眉毛舒展开了,孩子放下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教师只有成了让学生可以信任和依赖的朋友,就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也就是“一把钥吧。”匙开一把锁.

3.贴近实际开展特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实际,谈论与学生关系密切、学生最想了解的

话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起到良好的辅导作用。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以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为此在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学校先后多次开展了学生心理调查活动,以较为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学生反映的以心理适应问题居多,如学习方面最突出,其次是生活、交友、认识自我问题等。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辅导,效果自然水到渠成。如二年级(1)班里有个姓张的同学,是个小姑娘腼腆、胆小。老师每次叫她回答问题,她站起来,总是低着头,脸涨得像块红布,说话的声音都打颤。一次主题班队会,同学们要演出,班主任老师就有意锻炼这个小姑娘的意志,在班上提议让她担任一个角色,演“小白兔”,她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不行,我不敢”。“试试吧,老师相信你准行,”班主任老师亲切地鼓励她,“大家帮助你多排练几遍,好不好?”最后演出成功了。从此,张同学变得大胆、开朗起来。还有的班主任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了以“知识越学越有趣”、“我不做小拖拉”、“同好书交朋友”为内容的心理辅导,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同时我校还经常开展丰富多彩且富有特色的活动,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坚持开展以《守则》、《规范》为基础的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终生受益;坚持开展路队、“两操”、卫生等“五项评比活动”,教育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根植下“人人为我,我为大家”的种子;坚持开展多种综合实践活动,如“春秋游活动,参观爱国主义基地,寻访家乡巨变,走进街心公园清除垃圾、走上街头文明劝导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认识,去锻炼,去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坚持暑期开展“走进军营,走进红色老区”和“勤奋努力,走进文化科技”夏令营活动,教育学生学会珍惜今天,磨练意志品格,感受民族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校还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学校局域网、多媒体教室和学校网站等为物质基础,组织开展“每周一歌”、“英语每日德“、”学生佳作网上登载“、”每月一评'校园之星“‘、”师生来稿每周一播“、”一句.

育天地网上交流”、“大课间活动我来评说”等,以真正起到了沟通、咨询、宣传、解惑的作用,既解决了学生的心理疑难,又给学生指明了方向,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4.各科教学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学活动和学科知识成为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载体。在教学内容中寻找,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如:教学《比金钱更重要》一课时,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较多地生活在亲情血缘关系中,过多地接受着别人主动的奉献,所以他们很难摆正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为别人着想的意识不强,人际相容性差。同学之间的不和谐使他们产生许多心理问题。遇到问题进行换位思考,是培养学生的爱心,使他们能主动地理解、关心、帮助别人的有效方法。而该文讲述的是“我”深夜开车回家碰坏了一辆红色小汽车的反光镜,“我”在四下找不到人的情况下留了纸条希望车主和“我”联系,后来,车主致电表示感谢,并拒绝了“我”的赔偿,告诉“我”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是人与人之间那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可贵。教师课前假如布置学生了解身边同学间曾发生的小摩擦及解决情况,并思考这是否是最佳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将自己处理得好的事讲给大家听,对那些能站在他

人立场思考、看待问题的学生加以赞赏,这样一来,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少了,班里互相体谅、互相信任、互相关心的气氛逐渐浓厚起来。再比如《落花生》一课,就可以通过课文对学生进行增强自信心的教育。结合花生虽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样的实例,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自己及周围的同学。告诉学生一个人不漂亮,或不引人注意不要紧,只要他努力,勤劳,关心他人,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他不但不该自卑,而且应该比别人更自信的生活。这样就利用课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一些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恢复了自信。在教学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新课程标准就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共同总结出答案。这种教学方式就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合群教育。只是学生虽然和同学合作了,自己却可能并未意识到这样得出的答案其实是群策群力的结.

果,所以教师要适时指出,个人做不到的事,凭借集体的力量有时轻松就可以完成。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我们每个同学都该使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当然还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吝啬语言评价,大多以商量的口吻,鼓励的语气,启发式的询问,而且多年来我校教师坚持在填写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报告单时,只表扬优点、以极其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的缺点,并鼓励学生改正,就避免了对学生的伤害,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这一点,就做到了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家校牵手构建学生心灵成长有效平台。“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是我校家校结合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步伐和家长学校向纵深发展步伐的一项新举措。为此,我校网站开辟了“网上家长学校”、“校长信箱、校长博客空间”平台,精心编印校刊——《家校园地》,开辟了“家校通”,利用这些途径重视加强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一些特殊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以便及时了解、跟踪、疏导、把握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学校以创建现代家庭教育课题研究之成果——“快乐学习型家庭”为载体,提倡“大手牵小手,共同向前走”的理念,开展“亲子共同成长”活动,利用家长学校授课交流育儿经验,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人方法,努力构建具有“优美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健康的家庭心理、积极的家庭行为”特征的家庭教育新格局,提高家庭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家庭与学校相结合,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的内涵。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家长学校培训内容,先后多次邀请心理辅导专业人士向家长传授心理辅导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校联谊活动,走进彼此心灵,共育一代新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举步维艰,任重道远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刚刚起步,却遇到了诸多的问题,诸如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缺少应有的指导和培训,几句加强自我学习的口号式话语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现在学生难教已是普遍性问题,再加上留守学生、隔代教育、单亲家庭学生在迅速增长,而导致的问题学生数越来越多,班主任教师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苦口婆心疏导教育,教师负担重、责任大,已到了难以承受之地步;加上良好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出现了……太重太重压力教师肩负的精神学校、问题一股脑地责怪教育如何如何失职,

其实在我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促进心灵成长,真可谓是任重道远啊!

《关注心灵成长教育》读后感

《关注心灵成长教育》读后感 《关注心灵成长教育》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WTT精心整理的《关注心灵成长教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注心灵成长教育》读后感1 教育是我们一直关注与探讨的话题,这段时间我读完朱小曼教授的《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让我颇有感触。心灵的世界有多大?是无限大!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心灵的健康成长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一书主要以探讨教育与人的情感、道德、精神发育的关系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作者在人的情感培养与道德发展这一教育领域多年探索的理论成果,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重点探讨了道德与价值观教育、情感发展与素质教育、教师人文素养与教师教育等教育理论热点问题。其中我想对下篇的教师人文素养与教师教育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朱小蔓教授说,要学做一名有情感的教师,学做一名有人格智慧的教师。是的,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我们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爱和关注,需要老师的宽容和理解,作为

一名人民教师,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教师应把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与对学生的爱融于一身,使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在自己身上具体化,打造具有人格魅力的形象感染学生。因此,要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心灵的成长。 (一)教师要修其身,锻造高尚人格。 为了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和火种。首先,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要不断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将自己的生命融于人类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不断磨练意志。其次,教师要具有修身意识,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要处处严于律己,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风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以求真、至善、达美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事事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以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豁达乐观的胸怀,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心灵的震撼。 (二)教师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培养创造能力。 首先,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质的最直接因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

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1] 2

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 钟晨晟 教育的使命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理解生活的真正涵义,促进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形成人文精神,养成关心别人的情怀,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感到,解放人的思想,挖掘人的潜在能力,培养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今天和未来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给予学生自由的天空 植物在肥沃的土壤里才会茁壮成长,动物在广阔的天地才会尽情驰骋,才会展现生命的活力。人生最宝贵的也是生命。教育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关注人格,意味着要去关注个体作为生命的存在,关注其外在的活生生的生命本质,关注其内在的活泼的,流动的生命情感的培育。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面对在信息时代成长的学生,我们怎样做一个真正意义的班主任,我们的班级管理究竟该如何阅读学生个体,提升学生生命的质量呢?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必须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创造自由舒展的空间,使学生充满对生命的热爱,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学生个体生命的情感在积极,活泼,明朗的教育环境中得以无声的滋润,延展,使他们不仅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使学生的个性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首先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自身遇到的问题,允许学生自己下结论,不要把自以为正确的道理强加给同学。例如,本班一位同学喜欢唱歌、踢足球、交际等,而且都非常出色,唯独不喜欢读书,我与他坦诚谈过好几次,但是他对读书还是没兴趣,我鼓励他发挥自己的特长,象这样的同学虽不喜欢读书但有其他特长,老师应因材施教,让他显示自己的闪光点,而不是强求每位同学学习都非常好,这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只有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作用才能体现其人生的价值。如果学生对读书缺乏兴趣,但是又害怕老师、家长生气,他只能生活在很不自由的空间里,长期这样,学生既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书也读不好,这不就浪费了时间吗?如果老师鼓励他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就可以去放松,那他自然也很乐意,学习时会比较用心,也会进一步发展自身的特长,这样学生的潜能将大大的提高。 (二)其次要给学生表达的自由。人是有感情的,无论做什么事情,情绪总是伴随着人的行为出现,学生也一样,对所遇到的事情也同样会伴随着喜怒哀乐的出现。教师应该给学生表现真实感受的自由教师不要压抑学生的情绪表露的自由,因为学生只有把心情吐露出来以后,才会觉得轻松。班主任不能凭借手中的权威,禁止和抑制学生发泄不满情绪,也不能漠视学生的难处,更不能讥笑他们的惊惧。用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教师让学生有表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 分。心理健康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坚持“德育领先,五育并举” 办学思路的历程中,在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借此机会将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 一、学习《纲要》,统一认识,关注学生心灵成长 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年级班主任和每两周一次的教师学习工作会议,组织学校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吃透精神,统一思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过学习增强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认为,《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对象,规划了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对于我们把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科学有序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性、鲜明的针对性、切实的操作性。

为了有效地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结合学习对学校、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学校多年来牢固树立“德育领先,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突出以“五爱”教育为重点,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教学生做人为核心,确定了“播种、培育、收获、提高”的德育工作思路,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造就了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且热心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学校的“三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也应该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多元文化思潮冲击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诸如独生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在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环境适应、同伴交往、情绪情感、行为表现、个性问题以及趋势越来越严重的学习困难综合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深切地让家庭和学校感受到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 通过学习、分析,我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及现状,确定符合学生实际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一一全面规划,分层推进,面向全体,点面结合,育心活动,贯穿始终,家校牵手,整体促进。在此基础上学校完善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学 校整体工作的列入议事议程,建立了校长室、德育组和年级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每学期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年级组及班主任工作计划中也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和工作来抓落实,以确保该项教育落在实处。同时学校还加大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以建立一支勤于钻研、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我校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充分

关注孩子心灵成长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心理健康、集体荣誉感、价值观、心理疏导 【正文】 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理解生活的涵义,促进学生自主、能动地形成人文精神,养成关心别人的情怀,学会做人、求知、创造。作为教师,我深切地感到,解放学生的思想,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今天和未来教育的首要任务。一个学生能否成才,对社会是否做出贡献,不完全取决于他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如果孩子的心灵得不到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跟不上,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下面谈谈自己十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中,在教育学生方面的具体做法。 一、注重细微变化,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拉近心理距离,以实现教育的人性化。只有心理距离近了,才能让师生的空间距离缩短。中学生逆反心理强,对抗情绪大,为了缓解学生心理,我总是寻求合理的教育途径,从实际出发,选取恰当的教育内容。比如:开学初,学校让各班制定《班规班约》,我就打破了传统字眼这个“不能”、那个“不准”,总是用条条框框去限制学生。我制定的是:“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课堂要安静。互助协作,宽容理解。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有享用不完的利息,养成坏的习惯,一辈子有还不完的债。千万别为了开心才活着,生活中有比玩更重要的内容。”这些话语,学生从心理上认可、接纳,行动上也就照此去做了,从而放下了与老师的抵触心理,主动去改变以前的陋习,争做文明上进的好学生。 在教学中我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细微变化,因为他们的点滴变化,里面也许蕴含着对于他们来说天大的事情,若不及时解决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例如我班的学生张彤同学,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妈妈都非常疼爱她,但是由于父母双方有了矛盾,造成了父母离婚,张彤同学对于这样的打击,她还是无法平静。上课时,张彤同学变得神色游离,精神萎靡不振我发现后就主动找到了她,向她了解了

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读《青少年如何呵护心理》有感

注重学生的心灵成长 ——读《青少年如何呵护心理》有感 这个假期,我阅读了《青少年如何呵护心理》一书,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有很多的感想,心灵的世界有多大?无限大!正如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心灵的成长有多重要?关系一生的幸福!心灵的财富是什么?是人的精神,人的目标,人做事的动力,也是人感受生活的水平,品位快乐的水平。精神世界充实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心灵的缺失有多可怕?影响一生的失败!如果学生的成长中缺少心灵的滋养,那么我们的教育也是缺失的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 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以人为本,教师应该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实行心理教育,应充分关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从而提升学习的自主性。不过,很多教师至今却还并未明确地意识到这个点,以致于对学生心灵的关怀一直以来漠不过无知,由此所引起的心灵伤害也就断然不可避免了。事实上,很多教师行为偏差,也正是因为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而造成的。我们常说,教学要获得应有的实效或效果,必须依赖于我们对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的遵循。 一条是教育的内容符合社会的要求。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须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才会有安身立足之本。所以,教育要紧紧地抓住时代的脉搏,时时注重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另一条是教育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即教育的内容与方式都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这样的教育才会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并为学生所乐意接受。这就是说,教育还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教育不能脱离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以教育中的相关年龄特征的问题,是不能被忽视的。 在这两条规律中,就教师的工作性质来说,主要应该是对第二条规律的把握。因为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促动人本身的身心素质的发展,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幸福而服务的。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这不但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对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轻视的,否则就无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 所以,从心灵注重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所以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教育内容本身的准确与否,而主要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同时,符合儿童身心实际的教育,又首先是建立在对儿童年龄特征的尊重与了解基础之上的,要注重学生心灵的成长,要使教学真正成为一种具有富有实效的教育行为,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 在了解了学生心灵发育的特点之后,还应注意掌握一些具体的教育方式与艺术,这是教育怎样更好地防止教育伤害,避免无意伤害,根除有意伤害的又一重要的前提条件。 在学生心灵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教师的辅助。教师对学生的协助要得体,要会爱学生。爱,不但仅仅仅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灵巧的艺术。爱是奉献,爱也是理解。爱能够通过满意而传达,爱同样也能够通过不满意而流

全面关注心灵成长,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全面关注心灵成长,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发表时间:2016-09-14T11:47:17.227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1期作者:杨开耘[导读] 小学阶段涉及儿童早期、中期及后期直至青春期的开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小学737200 摘要:小学生处于心理与身体发育的特殊时期,因此,科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实践,认识到学生和教育工作者都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当中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应重视个体的年龄、性别、性格等特征,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小学阶段涉及儿童早期、中期及后期直至青春期的开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我们将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的紧张;二是学习所造成的压力;三是在“自我”方面出现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具体特征,强化学校常规教育,对其进行积极且正面的引导。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预防,应着重于学生心理的训练与引导,避免走向学科化和医疗化。同时,对有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学生应及时予以咨询指导,同家长一同对其进行矫正训练,增进其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提高其认知水平和人际关系技巧。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具体需求,应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立性,强化其自理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以及集体意识。 二、利用童话、寓言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童话、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其中的人物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深受儿童喜爱。另外,童话、寓言故事能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用有代表意义的形象(如灰姑娘、天线宝宝等)传递给儿童,可以使儿童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编培养学生同情心、毅力、乐观向上、诚实、独立等心理品质的国内外优秀童话、寓言故事,推荐给学生阅读,并鼓励学生每学期利用班队活动课和校园艺术节的机会,选取喜欢的童话故事自由组合进行编排和表演。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剧中的表演,来判断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1.榜样引导法。榜样引导法是指教师利用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身受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行为,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常用的榜样引导法包括参观访问、媒体教学和现实榜样。参观访问一般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应用比较广泛,而媒体教学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更方便使用。媒体教学可通过呈现图片视频、文字故事等方式呈现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并从行动上做出改变。现实榜样指可在班级当中、学校当中或周围的人当中寻找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表现优异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人物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2.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是指教师提供一定的主题情境和表演要求,让学生扮演某种人物角色,演示某种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达到深化学生的认识、感受或评价“剧中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目的。角色扮演的具体形式有相声表演、哑剧表演、角色互换、小品表演等类型。 3.价值观辨析法。这是一种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将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对比,解决价值冲突,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符合社会要求,主要种类有小组讨论法、两难故事法、头脑风暴法等。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学。 4.案例法。案例式体验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有关案例提供给学生,组织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讨论,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处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5.行为强化法。行为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孩子在做出一个好的行为以后,呈现一个对其而言愉悦的刺激。比如孩子作业认真按时按质完成,奖励他去楼下玩30分钟。负强化是在孩子做出一个错误的行为以后,去除一个对其而言的愉悦刺激。比如,孩子上课说话,教师不表扬他。批评是一种惩罚。 四、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心理咨询相结合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围绕某一主题,通过大家积极的活动并进行交流,相互启发,进而改变和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观念、行为和态度。另外,小学生心理问题也有一些个性化的方面,因此对小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响着其素质的发展,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出发,合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关注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从教学手法和方式上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参考文献 [1]管向群等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杨建朝自由成“人”:人性视角的教育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3]杨东平走向公共生活的教育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注心灵,关注成长

关注心灵,关注成长 背景:教育是心的沟通,是爱的传递。爱在人类各种 需要中居于首位,尤其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造就孩子健全人格的关键所在。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我们应该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为他们的成长导航把舵。 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学生时代是最美好的,青春期有不一样的风采,但同时又是人生最敏感、最不安宁的时期。面对初中,他们既充满期望与欢欣,又感到烦闷与不安。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和肯定,带着爱心帮助他们成长。 情景描述:每次和学生的心理咨询都是一种享受。走进 孩子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当他们遇到困惑时,我会热心帮助;当他们受伤害时,我会安慰他们 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埋头备课。一位学生A 走进我的“心 灵之约”,她说:“老师,我可以和你聊聊天吗?” 当然可以啊,老师很高兴你愿意和我分享你的故事。 A 同学说:“老师,我是七年级的学生,但是我的成绩 不是很好,我已经很用功地学习了,可成绩就是上不来。我

很苦恼,也很难过。”我接着说:“那么你可以告诉老师,你 次期中考的成绩吗?” A 同学说:“反正成绩就是达不到年段第一名。每次我 回家的时候,我妈妈就会问我。妈妈知道我上次的期中考试 成绩后,她就用棍子打我。你看,我腿上的淤青。”当我看 到她身上的伤痕的时候,我的内心真的非常难过,怎么会有妈妈打自己的女儿,打得这么重。 你恨你的妈妈吗? 她说:“我不会,因为我的妈妈很不容易。因为她离婚 了,我从小是我妈妈一个人带大的。从小到大,我的爸爸都没有来照顾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也是很好的,但是到了初中,我的学习成绩就开始下降。而且到了初中,我 妈妈特意从外地回来,在家里陪我,给我烧饭洗衣服,早上 给我煮早餐。我很感激我的妈妈,她没有放弃我。”当我听到这位同学的故事的时候,我发现她比同龄的学生成熟和懂事得多。 她继续说:“我妈妈总是说,同一个教室里,为什么你 总是不如别人……我对不起我妈妈,她每天为我做饭、洗衣她小小的心灵充满了自责和内疚。她又继续谈到,她的妈妈经常拿她和亲戚朋友的孩子比较。 服……我想让她高兴。”她的眼泪滚滚而下,我感受到 我为她画了一个分成十份的太阳,将其中的八份涂成红

完整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黟县实验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法与思考黟县实验小学 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坚持“德育领先,五育并举”办学思路的历程中,在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借此机会将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 一、学习《纲要》,统一认识,关注学生心灵成长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行政例会、年级组长和每两周一次的教师学习工作会议,组织学校行政、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吃透精神,统一思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过学习增强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认为,《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对象,规划了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对于我们把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科学有序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高度的指导性、鲜明的针对性、切实的操作性。 为了有效地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结合学习对学校、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学校多年来牢固树立“德育领先,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突出以“五爱”教育为重点,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教学生做人为核心,确定了“播种、培育、收获、提高”的德育工作思路,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造就了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且热心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学校的“三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也应该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多元文化思潮冲击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诸如独生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在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环境适应、同伴交往、情绪情感、行为表现、个性问题以及趋势越来越严重的学习困难综合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深切地让家庭和学校感受到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 通过学习、分析,我们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及现状,确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全面规划,分层推进,面向全体,点面结合,育心活动,贯穿始终,家校牵手,整体促进。在此基础上学校完善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学校整体工作的列入议事议程,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德领组、医务室和年级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每学期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年级组及班主任工作计划中也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和工作来抓落实,以确保该项教育落在实处。同时学校还加大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以建立一支勤于钻研、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我校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以班主任、辅导员、教师为主体的作用,不时派出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相关培训和交流,同时还将教师心理健康专业培训纳入到校本培训的范畴之中。我校从2016年开始先后邀请了徽州师范的金水老师来校做专题讲座,邀请“知心姐姐”报告团和南京大学心理研究课题组成员来校为教师和家长做报告;我校舒立新老师参加省陶研会归来为全体教师作了《全面

(完整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黟县实验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法与思考黟县实验小学 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坚持“德育领先,五育并举”办学思路的历程中,在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借此机会将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 一、学习《纲要》,统一认识,关注学生心灵成长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行政例会、年级组长和每两周一次的教师学习工作会议,组织学校行政、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吃透精神,统一思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过学习增强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认为,《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对象,规划了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对于我们把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科学有序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高度的指导性、鲜明的针对性、切实的操作性。 为了有效地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结合学习对学校、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学校多年来牢固树立“德育领先,五育并举” 的办学理念,突出以“五爱”教育为重点,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教学生做人为核心,确定了“播种、培育、收获、提高”的德育工作思路,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造就了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且热心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学校的“三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也应该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多元文化思潮冲击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诸如独生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在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环境适应、同伴交往、情绪情感、行为表现、个性问题以及趋势越来越严重的学习困难综合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深切地让家庭和学校感受到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 通过学习、分析,我们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及现状,确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全面规划,分层推进,面向全体,点面结合,育心活动,贯穿始终,家校牵手,整体促进。在此基础上学

关注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的成长

关注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的成长

————————————————————————————————作者: ————————————————————————————————日期:

关注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的成长 本学期伊始,我校开展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我作为一个有着16年教龄的小学教师,五年级四班班主任,也义不容辞地投入到了“家校携手,共同成长”的热潮中。本着为优生送喜讯,给差生送信心,为贫困生送爱心的原则。清楚自己在家访中必须做到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真心诚意为家长释疑解惑,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家庭教育问题。通过家访,真正了解学生,切实帮助学生,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激发起家长培养孩子的信心和热情,赢得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虽然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当我脑海中浮现出学生家长感激的神情,社会人士赞许的目光,天真孩子欣慰的笑脸时,辛苦并快乐着的感觉便从我心底里油然而生。我为家长,为学生,也为我自己的成长而自豪。 我所教的五年级(四)班学生来源广,生活困难,学习困难,留守或单亲,思想、学业上发生大变化的学生较多,为确保家访活动实效,坚持以实地走访家长或监护人,上门家访,电话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家长们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这一路走来给我的感受很深,有欢喜,有忧愁,有酸楚,有感动,有压力,也有责任…… 用爱破译学生心灵的密码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经过多次家访,我对这句话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觉得:用爱破译学生心灵的密码,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家庭教育也如此,要“以爱动其心,

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

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 一、大量阅读──丰富个性基础 进行个性化阅读,是不是只读少量精品文章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知道,人的身体发育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物质营养一样,滋养心灵的精神营养同样要丰富而全面。鲁迅先生曾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标准》中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对于少量精品文章的精讲与精读,一个星期学生只读二、三篇文章;一堂课的教学只围绕课文转,很少能跳出课本,超越课本。这显然无法达到规定。要实施个性化阅读,大量阅读是前提,是基础。不仅要加强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整本的书和各种报刊杂志,勤做读书笔记,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要鼓励学生上网阅读信息;而更重要的是要加大课堂内的阅读信息量。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地多翻阅一些资料,补充新信息,要敢于跳出课本,从一个大的视野来把握课文。比如,教师在进行一篇文章的教学时,可以同时选择几篇同类或观点相反的文章,展开比较阅读,让学生学会批判,学会同中求异,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来体验和创造。 二、内容自选──尊重个性选择 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口味不同,如果学生都用同一种阅读材料,教师用同一种方式教学,自然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进行个性化阅读时,在提供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应给学生自主选择这些

阅读材料的权利。在一次阅读课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必须用同一阅读材料,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来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然后分成小组阅读,小组间可以相互交流体验。个性化阅读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处于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我们应把阅读材料分成不同的水平和级别,由教师指导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选择。只有学生自己选择的阅读材料,选择与其自身的阅读能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材料,才能充分调动其阅读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和创造,形成独到的见解,提高阅读的水平。 三、交流体验──张扬个性风采 强调个性化阅读,首先要在语文教学观上实现根本的改变,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活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把教师的绝对权威角色变为合作伙伴角色。这样,学生才会敢于交流,敢于表现自我,张扬个性。要使学生的个人体验能得到很好地表述和交流,一般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展开。对话并不是毫无目的地随便让学生讲,对话需要精心的设计和组织。教师在设计阅读课的对话时,首先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组,注意在每个小组中安排几个能主动发言的学生,让每个人都有轮流担当小组长的机会。另外,对于对话的题目和内容要精心设计,要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吻合。教师要从材料的选择,问题的提出等方面认真为对话做好准备。当然,在阅读活动中,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思想产生碰撞,自然会产生一些个人体验。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其中不免会

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3

关注孩子心灵成长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木桶原理告诉我们:决定一个木桶盛水多少的,并不是那根最高的木条,而是那根最短木条的高度。同样,一个孩子能否成才,对社会有用,也不完全取决于他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如果孩子的心灵得不到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跟不上,心理防线一旦溃堤了,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当今的高科技犯罪,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因此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点。下面谈谈自己十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中,在教育中学生方面的具体做法。 初中学生逆反心理强,对抗情绪大。为避免这一情况,我总是从他们的心理实际出发,寻求合理的教育途径,选取恰当的教育内容。比如:开学初,学校政教处让各班制定《班规班约》,我就打破了传统教育中这个“不能”、那个“不准”,总是用条条框框去限制学生的做法。我写的内容是:“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课堂要安静。宽容理解,互助协作。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有享用不完的利息,养成不好的习惯,一辈子有还不完的债。千万别为了开心才活着,生活中有比玩更重要的内容。”这些恳切的话语,学生从心理上容易接纳、认可,行动上也就自然地照此去做了,从而改变以前的陋习,争做文明上进的好学生。 前几年我送走了一届毕业生,原来班上的几名优秀学生考取了省级重点中学,中途却几次返回母校向我倾诉他们在高中学习的心理感受和苦衷,流露出想退学再回母校学习的念头。我知道他们内心的痛楚是什么?一是没有进重点班,二是不被老师重用。进而产生一种失落感、自卑感。于是就及时写信予以疏导。首先我肯定他们个个都是佼佼者,是文姬中学当年的骄傲。再就是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其中关键的话语现在还记忆犹新:“既然弓已拉起,就要射出有力的一箭。即使翅膀断了,心依旧飞翔。”也许我的信给了他们思想上的疏导、心理上的暗示、精神上的鼓励,他们最终走出了迷茫和困惑,重新看到了希望,后来又经过三年的勤奋学习,各自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现在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每逢年节假日收到他们从不同城市发来的祝福短信,我心里总是甜蜜蜜、美滋滋的。 2008年,我参加了由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资助,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樊富珉教授举办的“贫困地区班主任班级心理团体辅导”培训学习活动,受益颇多。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把学来的东西及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里仅举两例说明。 我搞的第一次《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把主题内容定为“天生我才”。之所以这样安排,是考虑到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我校教

读《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有感

倾注爱心,关注学生成长 ——读《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有感 庄河市大郑镇新兴小学王丽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赋予教师更多要求、更多期盼,面对时代变迁,面对社会价值的多元化,我们该如何去“教书育人”,如何使学生聆听到知识背后的道德声音。朱小蔓教授在书中说过,要学做一名有情感的教师,学做一名有人格智慧的教师。是的,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我们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爱和关注,需要老师的宽容和理解。 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以往的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是班级管理的集权者。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往往是很严厉、高深莫测的角色。这种家长式角色往往使学生不敢随便把心理话同班主任交流,反而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无形的“代沟”,这就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正常的沟通。只有转换班主任角色,充当学生的知心朋友,摆正班主任位置,主动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同甘共苦,真诚相待;与学生保持单重关系:课堂上是朋友,课堂后也是朋友;平时一言一行必须注意做到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使学生感到老师亲切温暖,和蔼可亲,愿意接近,愿意同老师说掏心话,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生活的乐趣,给学生在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他们,才会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震撼心灵。 二、关爱每一位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学生学会爱,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爱。即在学习上鼓励他们,在生活上关爱他们。当他们取得进步和成绩时,为之欣喜;当他们遇到挫折时,给予支持、鼓励;当他们做错事时,多一份引导、少一份指责。久之,学生就会感受到一种爱的温暖,爱的力量时时存在,并把这份爱积蓄起来,形成动力,不断驱动自己奋发向上,并在自己周围喷发出爱的火花。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使师生关系和谐的催化剂,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主动接近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为他们排忧解难,要用爱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缩小乃至消除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心理差距,沟通师生感情。

关注孩子心灵成长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1)

关注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作者:陈文海 单位:宝坻区八门城中学

关注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心理健康、集体荣誉感、价值观、心理疏导 【正文】 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理解生活的涵义,促进学生自主、能动地形成人文精神,养成关心别人的情怀,学会做人、求知、创造。作为教师,我深切地感到,解放学生的思想,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今天和未来教育的首要任务。一个学生能否成才,对社会是否做出贡献,不完全取决于他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如果孩子的心灵得不到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跟不上,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下面谈谈自己十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中,在教育学生方面的具体做法。 一、注重细微变化,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拉近心理距离,以实现教育的人性化。只有心理距离近了,才能让师生的空间距离缩短。中学生逆反心理强,对抗情绪大,为了缓解学生心理,我总是寻求合理的教育途径,从实际出发,选取恰当的教育内容。比如:开学初,学校让各班制定《班规班约》,我就打破了传统字眼这个“不能”、那个“不准”,总是用条条框框去限制学生。我制定的是:“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课堂要安静。互助协作,宽容理解。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有享用不完的利息,养成坏的习惯,一辈子有还不完的债。千万别为了开心才活着,生活中有比玩更重要的内容。”这些话语,学生从心理上认可、接纳,行动上也就照此去做了,从而放下了与老师的抵触心理,主动去改变以前的陋习,争做文明上进的好学生。 在教学中我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细微变化,因为他们的点滴变化,里面也许蕴含着对于他们来说天大的事情,若不及时解决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例如我班的学生张彤同学,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妈妈都非常疼爱她,但是由于父母双方有了矛盾,造成了父母离婚,张彤同学对于这样的打击,她还是无法平静。上课时,张彤同学变得神色游离,精神萎靡不振我发现后就主动找到了她,向她了解了实情,我通过耐心细致的开导,有什么事情和问题就找我,把我当成她的亲人,使学生紧皱的眉毛舒展开了,孩子放下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教师

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

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 ——三年级一班家长培训发言稿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今天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开家长会,看得出,大家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正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应试教育为指挥棒的当下,我很理解天下父母心。因为我们在座的你和我都是父母! 提问:在座的家长朋友,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艺术家等有专长的杰出人才的,请举手示意! 看得出,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有更加美好的将来。不过,我们知道,远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艺术家等,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社会成员、公民,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我今天和父母们聊的话题,关乎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 一、关注孩子品格和心理健康高于学习成绩 卢刚,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这位中国博士留学生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 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 马加爵,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中学,高中期间成绩优秀,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大学期间,用铁锤砍死4名同学,后被执行死刑。 李天一,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四岁学习钢琴、8岁学习书法,获奖无数,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2011年9月6日晚,因在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殴打一对夫妇被拘留,9月15日,因构成寻衅滋事罪被收容教养一年,次年9月获释。2013年2月,李天一因涉嫌强奸罪被刑拘,3月7日被批捕。9月26日,李天一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撞倒无辜外来务工人员却8刀捅死的音乐学院高材生药家鑫,北大、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因为人际关系紧张下毒杀害同学的高材生…… 这些凶手都是教育者和家长眼里所谓的“品学兼优好学生”,这不免让人不寒而栗。案例折射出我们曾经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目标存在严重的缺陷,如果不及时转变,那么大量有知识没文化,有智商没情商,有才干没良知,有野心没责任的危害社会的“人才”还会不断涌现。 惨痛的案例让我们反思,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么?回头看看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长和教育者正在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是否懂得孩子最缺的是什么? 中国有句古话: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不是知识和认识的简单的堆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今天许多人眼里所谓的教育,严格说来仅仅是考试训练。这种教育是缺德的教育,是典型的“杀鸡取卵”!俗话说,小行靠智,大行靠德。所谓道德就是人类基于人性与理性基础之上的社会行为。故而培养人性和理性是道德教育的基础。由于人性和理性的缺失,酿成了诸如上述的种种悲剧,导致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常常陷于困境。那些与现代文明社会严重相悖的、甚至是令人发指的事件,难道还不足以证明我们社会人性与理性的严重缺失么?与其每天教育孩子们用成绩打败同龄人,成为人生的赢家,不如引领其成为一个内心善良,富有责任,人格健全的人。教育应当给学生打下善良的底色。教育最优秀学生就是培养最善良的社会公民。 “让每一个从自己身边走出去的人,都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眼中的人,决不只是少数有可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等名人的天才少年,而更是包括了未来只能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孩子。 对比当今中国的教育实际,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如果我们只盯着学生是否获得了这样或那样的大奖,是

开展“关注心灵,我们携手成长”特色教育活动总结

【最新】开展“关注心灵,我们携手成长”特色教育活动总结美学家朱光潜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也必须经过青少年学生自我的〝心灵创造〞.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 为了适应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贯彻>及教育部>的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我校在对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开展〝关注心灵,我们携手成长〞特色教育.我们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及家长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在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现在的青少年大部分是家中的独生子女,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重点掌握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等方面的常识.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这是面向全体学生及家长如何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及家长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 2.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以人为本加强培训,积极向学生传递阳光心态.解放释放孩子心灵,提高全体学生的心智水平.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推动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1)健全组织机构 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一项系统工程,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为此我们逐步建立起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2)开展师资培训 一方面,我们以讲座.团体训练.小组研讨等形式向教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