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毕业设计讲解

合集下载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第三章井田开拓第一节开拓方案的确定一、方案的提出根据本矿井田境界及工业场地的选择,秉着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初步提出两个方案。

方案一:(方案一开拓平、剖面图如图所示)本方案采用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的开拓方式。

主斜井井口标高+1147m,倾角16°,一水平斜长301m,二水平斜长421m,井筒为半圆拱形,净断面积14.22m,铺设带宽1200mm的钢绳芯强力胶带输送机担负煤炭提升任务。

副斜井井口标高+1145m,一水平斜长681m,二水平斜长952m,倾角7°,井筒为半圆拱形,净断面积14.2㎡,回风立井采用圆形断面,井口标高+1147m,一水平标高+1064m,二水平标高+1031m,断面直径4.0m。

三个井筒均采用混凝土砌碹永久支护。

巷道布置上,本方案沿煤层掘进胶带运输巷及辅助运输巷直达井田边界,胶带运输大巷沿煤层顶板布置,轨道运输大巷沿煤层底板布置。

利用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

方案二:(方案二开拓平、剖面图如图所示)本方案大巷布置方式及回风井与方案一相同,主井、副井采用立井的开拓方式。

主立井井口标高+1147m,井口标高+1147m,一水平标高+1064m,采用圆形断面,断面直径6m,井筒长83-116m,副立井井口标高、井底标高以及断面形状与主立井相同,其断面直径为6.5m。

主立井与副立井各通过一段750m长的石门与大巷连接。

二、方案比较1.技术比较,方案技术比较如表3-1所示。

表3-1 技术比较方案优缺点方案一方案二优点1.斜井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准备时间短;2.斜井可直接作为安全出口,十分方便;3.井筒内安装设备简单;4.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实现了运输的连续性;5.实现了辅助运输从地面到工作面的一条龙服务。

1.井筒较斜井短,管缆铺设短。

2.井筒为圆形,结构合理维护条件好,有效断面大,风阻小,通风条件好;3.提升费用较斜井要省。

缺点1.斜井的井筒较长,维护费用和提升费用较高;1.井筒的掘进施工困难;2.井底马头门巷道的施工设计复杂,工程量大。

煤矿采煤专业毕业设计

煤矿采煤专业毕业设计

煤矿采煤专业毕业设计煤矿采煤专业毕业设计煤矿采煤专业毕业设计是煤矿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煤矿采煤专业毕业设计通常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个部分,涵盖了煤矿开采的各个环节和技术。

首先,理论研究是煤矿采煤专业毕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通过查阅文献、分析数据和进行模拟实验等方法,对煤矿采煤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需要了解煤矿地质条件、采煤工艺、设备选型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对煤矿采煤领域的深入理解和洞察力。

其次,实践应用是煤矿采煤专业毕业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前往实际的煤矿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

他们需要了解煤矿的生产流程、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工人的工作状态等方面的情况,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实践应用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能够熟悉煤矿采煤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

在煤矿采煤专业毕业设计中,学生还需要进行实验室研究和模拟仿真。

他们需要使用各种实验设备和软件,对煤矿采煤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通过实验室研究和模拟仿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煤矿采煤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在煤矿采煤专业毕业设计中,学生还需要进行综合评价和报告撰写。

他们需要对采煤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他们还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报告,并进行口头展示和答辩。

综合评价和报告撰写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清晰地传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总之,煤矿采煤专业毕业设计是煤矿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涵盖了煤矿采煤的各个环节和技术,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理论研究、实践应用、实验室研究和模拟仿真等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煤矿采煤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情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煤矿开采设计_毕业设计

煤矿开采设计_毕业设计

煤矿开采设计_毕业设计1.引言煤矿开采是指通过对煤炭矿床进行勘探、测量、设计和开采操作,将地下煤矿资源有效提取出来的一项工作。

煤矿开采设计是煤矿开采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煤矿的生产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探讨煤矿开采设计的相关内容,以及对毕业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

2.煤矿开采设计的目标和原则煤矿开采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案,保证矿山的安全开采,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同时降低开采成本。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煤矿开采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合理利用矿井结构: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和矿井结构特点,合理设置巷道、采场和支护结构,以保证开采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综合考虑开采工艺:根据煤矿的特点和开采条件,选用适合的开采工艺,以提高开采效率和产品质量。

•情景分析和风险评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情景分析和风险评估,寻找可能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环保要求:煤矿开采设计需要合理考虑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进绿色矿山的建设。

3.煤矿开采设计的基本流程煤矿开采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煤矿勘探和测量在开展煤矿开采设计之前,需要对煤矿进行勘探和测量。

勘探工作包括地表探矿、地下探矿和钻探等,目的是确定煤炭的储量、分布和品质。

测量工作包括地质测量和地面测量,用于确定矿床的形状、倾角和厚度等。

3.2.矿山设计和布局根据勘探和测量的结果,进行矿山设计和布局。

矿山设计包括确定采矿方法、矿井结构和支护方式等。

矿山布局包括确定巷道、采场和井下设施的布置方式,以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3.3.采煤工艺设计根据矿井结构和开采条件,进行采煤工艺设计。

采煤工艺设计包括确定采煤机械和采煤工艺流程等,以提高采煤效率和产品质量。

3.4.支护设计根据矿井结构和采煤工艺,进行支护设计。

支护设计包括确定支护方式、支护材料和支护参数等,以保证矿井的安全和稳定。

3.5.安全和环保设计在煤矿开采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和环保因素。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矿山是危险性较高的特种行业,矿山事故频发且后果严重。

为了保障矿山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优化矿山的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矿山的安全管理和优化设计,提高矿山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该研究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矿山安全现状分析:通过对矿山事故的统计数据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矿山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矿山安全管理制度设计:根据国内外矿山安全管理的经验,结合本矿山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

(3)矿山安全设施优化设计:通过对矿山现有的安全设施的检测和分析,提出相关改进和优化方案,以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矿山应急救援方案设计:设计矿山应急救援方案,包括事故应变措施、人员疏散方案等,以提高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

(5)矿山安全宣传教育设计:通过制定相关的安全宣传教育方法和活动,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

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实地调研:通过对目标矿山的实地调研,了解具体情况,并获取相关数据。

(2)文献资料调研:通过查阅矿山安全管理和优化设计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

(3)数据分析:对实地调研和文献调研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和建议。

(4)模拟实验:通过进行矿山安全相关设施的模拟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改进和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预期成果与影响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是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并提出一系列的矿山安全设施优化方案和应急救援方案。

通过实施这些设计方案,将能够提高矿山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且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矿山安全管理与优化设计是一项重要的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项目。

通过分析矿山的安全现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优化方案以及应急救援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矿山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并为矿山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2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2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第一篇: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综述本文是关于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综述部分,主要介绍了采矿工程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采矿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重的工程学科,主要研究矿山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采矿工程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矿山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采矿工程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学科,为矿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采矿工程的发展不仅关乎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毕业设计的内容可以根据学校和导师的要求进行选择,如矿山开发方案的编制、矿山设计方案的优化、矿山环境的评价等。

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学生需要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

理论学习主要涉及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开采技术和矿山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实践培训则包括到实际矿山进行实习以及参与一些实际工程项目。

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实际的调研和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还需要进行工程设计和计算,制定相应的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评价。

最后,还需要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并进行答辩。

综上所述,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的重要环节。

希望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训练,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矿山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字数:356)第二篇: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实例分析本文将基于已有的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实例进行分析,以加深对采矿工程实践的理解。

该实例为《某矿山开发方案的优化设计》,旨在针对某矿山的具体情况,优化其开采方案,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首先,对矿山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矿山的地质条件、资源储量、采矿方法、设备状况等情况。

煤矿采矿毕业设计范本

煤矿采矿毕业设计范本

煤矿采矿毕业设计范本引言煤矿采矿毕业设计是煤矿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其目的是通过独立设计煤矿采矿方案,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煤矿采矿毕业设计的范本,包括设计背景、目标与任务、设计方法和实施方案等内容。

设计背景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煤矿的开采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煤矿采矿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安全、环保的煤矿采矿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目标与任务本次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特点的煤矿采矿方案。

具体任务包括以下几点: - 分析研究煤炭资源分布情况,确定采矿区域; - 研究采煤工艺和设备,确定合适的采煤方式; - 设计合理的巷道、煤柱和回采序列; - 制定煤矿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 - 提出矿井通风、瓦斯抽采和灭火系统等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法本次毕业设计将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研究和设计: - 网格法分析煤炭资源分布情况,确定采矿区域; - 应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采煤工艺和设备,确定合适的采煤方式; -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方法,优化巷道、煤柱和回采序列设计; - 借鉴现有煤矿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结合实地考察和调研,制定煤矿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的设计方案; - 设计矿井通风、瓦斯抽采和灭火系统等,应用相关工程知识和技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实施方案本次毕业设计的实施方案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一:调研与分析 - 对国内外煤矿采矿方案进行调研,了解煤矿采矿的最新技术和方法; - 分析研究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确定采矿区域。

步骤二:采煤工艺设计•研究采煤工艺和设备,确定合适的采煤方式;•制定煤矿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

步骤三:巷道与煤柱设计•分析研究巷道、煤柱和回采序列设计,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方法,优化设计方案;•设计矿井通风、瓦斯抽采和灭火系统等。

汾西矿业集团新阳煤矿采矿毕业设计

汾西矿业集团新阳煤矿采矿毕业设计

汾西矿业集团新阳煤矿采矿毕业设计1.1 矿区概述1.1.1 地理位置新阳煤矿是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改造提升生产能力中的一个井田,位于孝义市城西14km的新阳镇,属吕梁市孝义市行政管辖区。

本井田地理范畴为北纬37°05′41″—37°11′28″,东经111°35′47″—111°42′18″。

井田西南与水峪井田毗邻,井田西部与羊寨勘探区为邻,东与白壁关井田(目前已规划为新阳煤矿白壁关区)相邻,北至丈八煤层露头,南到兑镇介西铁路北。

南北长约为7.3km,东西宽约6.4km,总面积为32.8km2。

1.1.2 地势、地貌和交通条件本井田处于黄土高原中部的山西省吕梁山东麓,区内地表大部被黄土覆盖,黄土冲沟发育,基岩仅在井田南部的兑镇河谷地带及矿区中部的新阳河床两岸有零星煤系地层出露,新阳河谷地面标高+800m~+880m,丘陵地标高+900m~+1100m,相对高差在300m左右。

新阳煤矿交通极为便利,南同蒲铁路介(休)—西(泉)线沿井田东南边界通过,介西线白壁关站有到矿区的铁路专用线,专用线长5km,介休站到太原站169km,矿区交通位置见图1-1。

1.1.3 本区内的工业和农业新阳煤矿高阳区西部及南部数十公里区域内,因煤层埋藏较浅,煤质优良,专门久往常当地居民就有小煤窑开采的历史。

依照杨家庄村元朝延佑四年〔1314年〕的碑文记载,当时古窑差不多专门多,估量在唐宋年间已有小窑进行生产,要紧开采2#煤层,个别煤窑如胡家窑煤矿开采9-10-11#煤层。

截止2005年年底,新阳煤矿范畴内保留采矿权的小煤矿有16座,其中孝义市境内有15座,新阳煤矿周边皆为农村,原生环境良好,仅有农耕活动,农民牲畜圈养,少量放牧。

河流、地表水体无污染,除夏季洪水造成水土流失外,其余几乎没有什么环境地质灾难。

当地农民以种植业为主,要紧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梁、谷子等。

区内煤炭资源丰富,工业要紧以开办煤矿为主,开采运输业较发达。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引言采矿工程是矿山开采和矿石处理的一门学科。

毕业设计是矿山工程专业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选题与背景选题是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第一步,合理选题对于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知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的矿山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选题的背景部分应介绍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问题,说明为什么进行此项研究。

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目标是指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研究意义是指该研究对于学术界和工程实践的贡献。

例如,研究目标可以是优化某一种采矿方法的参数,研究意义可以是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方法是指用于实现研究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在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中,研究方法通常包括数据采集、实验设计、模拟计算、数据分析等。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选题的特点和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逐步实施。

本部分应详细描述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路线。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如果毕业设计的选题需要进行实验研究,那么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学生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实验设备和方法,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数据分析部分应根据研究方法的选择,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应支持毕业设计的研究目标和结论。

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是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核心部分。

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讨论。

对于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学生还应提出改进的建议。

结果与讨论的内容应详尽、准确,结论言之有据。

结论结论是对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应概括地回答研究目标是否实现,并对研究结果的重要性、意义进行阐述。

结论还可以包括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毕业设计的结论应简洁明了,突出论文的创新点和学术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一、概述山西陆合集团基安达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洪洞县西北30km的山头乡沙洼里村一带,行政区划属山头乡管辖。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76号“关于临汾市洪洞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补充批复”,山西陆合集团基安达煤业有限公司由山西洪洞鼎盛达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洪洞曹五号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洪洞恒博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洪洞盛洋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海安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天利赵城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固滦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洪洞淼源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洪洞华辉煤业有限公司等九座矿井整合而成,整合后井田面积15.6413km2,生产能力为120万t/a。

2012年11月22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2-11号煤层,生产规模120万t/a,井田面积15.6413km2。

第一章井田概况1.1 井田自然概况山西陆合集团基安达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洪洞县西北30km的山头乡沙洼里村一带,行政区划属山头乡管辖,井田与赵(城)—克(城)县级公路相连,东距大运二级公路26km,距南同蒲铁路洪洞站30km,交通较为便利。

井田位于吕梁山脉东麓,为侵蚀中山地貌。

井田范围内沟谷纵横,梁岭绵延,地形比较复杂。

地表水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地表多为沟谷,雨季汇集雨水沿沟谷流入汾河后再汇入黄河。

按照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

1.2 矿井地质概况一、地层及地质构造1.地层山西陆合集团基安达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位于霍西煤田霍州矿区。

在井田范围内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及第四系中更新统。

2.含煤地层本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太原组内主要可采煤层为下段内的11号煤层,10号煤层为零星可采。

山西组上部所含3号煤层为井田主要可采煤层,2 、3下号煤层不稳定,不可采。

3.井田地质构造山西陆合集团基安达煤业有限公司位于霍西煤田西南部,在区域构造上处于祁吕弧东翼外带的西缘,在南王家坪至马家庄和吉家庄至山头区域大断裂西侧,居克城碾子腰向斜中的王家庄向斜中段,区域构造走向北北东方向。

井田构造线方向同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呈偏北向。

井田内褶曲构造发育,褶曲开阔平缓,伴有次一级波状起伏。

本井田总体为一向南倾伏的单斜构造,地层总体产状为走向NE,倾角3°—13°。

井田内目前未发现断层和陷落柱,无岩浆岩侵入现象,井田构造为简单。

二、煤层及煤质1.可采煤层井田内共含有11层煤,其中含可采煤层3层:山西组的3号煤层为稳定全区可采煤层,太原组的11号煤层为稳定全区可采煤层,太原组的10号煤层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现分述如下:(1)3号煤层下距K7砂岩底5.30—10.70m,平均8.92m左右。

煤层厚度1.28—2.80m,平均2.39m;不含夹矸,结构简单。

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粉、细砂岩;底板大都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粉砂岩。

(2)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7号煤层35.30—44.20m,平均39.06m。

厚度0—1.60m,平均1.29m,一般不含夹矸,结构简单。

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细砂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

在603号钻孔见该煤层,井田东南部矿井在开拓11号煤层时见该煤层,厚度在1.20—1.30m左右,属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

(3)11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10号煤层5.32—9.83m,平均7.36m。

厚度2.60—3.65m,平均3.17m,一般不含夹矸,局部含1层夹矸,结构简单。

煤层顶板为中、粉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泥岩。

见11号煤层钻孔8个,均可采,可采指数100%,属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

各可采煤层特征详见表1-2-1。

可采煤层特征表2.煤质3号煤层属低灰,中低硫—中高硫,高热值—特高热值之气肥煤、1/3焦煤;10号煤层为低灰—中灰,中低硫—高硫分,特高热值之气肥煤、1/3焦煤;11号该煤层为低灰—中灰,低硫分—中低硫,中热值—特高热值1/3焦煤。

根据各煤层煤质特征,各煤层经洗选后可做为炼焦用煤或炼焦配煤,也可用于民用燃料。

三、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一)根据《山西陆合集团基安达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对矿井水文地质简述如下:根据兼并重组地质报告批复本井田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及山西组含水层,富水性相对较弱。

太原组K2灰岩富水性中等,由于11号煤层开采历史悠久,对太原组灰岩水长期疏放,灰岩溶隙含水层富水性已大大减弱。

根据《山西陆合集团基安达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采空区、火区、古空区积水等调查报告,井田内3号煤层在原山西洪洞鼎盛达煤业有限公司西部采空区内积水面积约46.95k(m2),积水量约12090m3;原洪洞曹五号煤业有限公司东部采空区内积水面积约50.49k(m2),积水量约14172m3;在原山西洪洞恒博煤业有限公司东南部采空区内积水面积约31.94k(m2),积水量约4104m3;在原山西洪洞盛洋煤业有限公司北部采空区内积水面积约57.77k(m2),积水量约7423m3;东部采空区内积水面积约85.44k(m2),积水量约17153m3;在原山西天利赵城煤业有限公司及原山西固滦煤业有限公司采空区内积水面积约619.09k(m2),积水量约124748m3。

11号煤层在原山西洪洞曹五号煤业有限公司南部采空区内积水面积约44.60k(m2),积水量约14172m3;原山西海安煤业有限公司采空区内积水面积约16.92k(m2),积水量约4749m3;原山西天利赵城煤业有限公司采空区内积水面积约16.84k(m2),积水量约5612m3;原山西洪洞淼源煤业有限公司采空区内积水面积约16.09k(m2),积水量约5000m3;原山西洪洞华辉煤业有限公司采空区内积水面积约25.50k(m2),积水量约8205m3;井田北部的小窑破坏区积水面积约16.09k(m2),积水量约16091m3。

综上,井田内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面积总计891.68 k(m2),积水量179690 m3,11号煤层采空区积水面积总计136.04k(m2),积水量53829 m3。

另外在原山西天利赵城煤业有限公司小窑破坏区及原山西固滦煤业有限公司采空区贯通,积水面积约619.09 k(m2),积水量约124748m3。

推测本井田内奥灰水位在+660m—+666m左右,远低于11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940m,奥灰水对开采井田内各煤层均无影响。

根据本矿富水系数比拟法预算当矿井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时,开采3号煤层矿井涌水量预计正常为8m3/h,最大为15m3/h;开采11号煤层矿井涌水量预计正常为120m3/h,最大为200m3/h。

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新颁发的《矿井防治水规定》评价,考虑到由于本矿存在采空区积水,威胁今后安全生产,存在隐患,且各煤层的采空积水均会通过导水裂隙带导入下层煤,故本井田内3号、10号、11号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均为中等类型。

(二)现矿井水文地质类型2013年8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华盛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公司山西分公司编制了《山西陆合集团基安达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洪洞县煤炭工业局洪煤防发【2013】275号“关于山西陆合集团基安达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批复”。

根据批复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复杂。

1.主要划分依据根据表1-1-1的规定,按照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富水性、矿井及周边老窑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突水量,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对基安达煤业近三年开采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各类指标划分见表1-2-2。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注:1.单位涌水量以井田主要充水含水层中有代表性的为准。

2.在单位涌水量q,矿井涌水量Q1、Q2和矿井突水量Q3中,以最大值作为分类依据。

3.同一井田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4.按分类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针对基安达煤业的煤层赋存及水文地质条件,对基安达煤业10、11号煤开采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1、受采掘破坏和影响的含水层K4、K3、K2石灰岩含水层位于11号煤层以上,为11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

根据位于本井田北部约3km处的东河煤矿D4号钻孔(X=4043469.25,Y=19527836.84,H=1437.38)水文孔资料,K2、K3、K4灰岩含水层混合抽水一次,水位标高1316.11,单位涌水量为0.0023L/s.m,渗透系数为0.01074m/d,水质类型为HCO3·CO3-Na型水,属富水性弱的岩溶裂隙含水层。

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一分类依据属简单类。

2、矿井及周边老窑水分布状况本井田查清的3号煤层物探解译积水区25处,积水量139401.1m3;调查积水区9处,积水量116693m3;周边调查积水区6处,积水量3493m3。

井田及周边10、11号煤层开采多年,本次共调查10号煤层采空积水区2处,总积水量为7503m3;11号煤层采空积水区10处,小窑老巷破坏区4处,总积水量为228430m3;物探解译11号煤层顶板富水区3处,富水区面积73655m2。

未查清的小窑及积水主要位于井田南部边界,存在水患。

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二分类依据属复杂类。

3、矿井涌水量整合后的矿井年生产能力为120万t/a,根据矿井涌水量的实际观测,开采11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20m3/h,最大涌水量为200m3/h。

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三分类依据属简单类。

4、突水量该矿2012年8月1日发生透水事故,事故地点在1002综采工作面,该区域10号煤层与11号煤层煤间距仅2.9m左右,11号煤层巷道位于10号煤层采动底板破坏深度范围内,由于下部11号煤层采空积水,又正值雨季,当底板11号煤层巷道积水达到一定高度,两煤层之间的隔水层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小于积水压力时,在底板破坏扰动带的辅助作用下,造成透水,突水量583.33m3/h,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四分类依据属中等类型。

5、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矿井开采11号煤层,采空区积水、老空水是11号煤层采掘的主要水害,在井田内分布较多,对开采11号煤层有影响;顶板砂岩裂隙水及地表水是11号煤层采掘的次要水害,影响相对较小。

该矿自建矿以来,2012年8月1日发生过一次透水事故,其透水水源是老空积水,如矿方严格按照“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技术原则,认真做好防水、探水、疏放及排水工作,采取有效手段是可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