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解剖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髋关节的解剖己生物力学课件

髋关节的解剖己生物力学课件
动。
扭转过程中,髋关节的肌肉和韧 带对骨盆和下肢起到稳定和协调 作用,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扭转生物力学研究髋关节在不同 扭转状态下的受力、应变和变形 等情况,为预防和治疗髋关节疾
病提供理论依据。
03
髋关节疾病的生物力学因素
髋关节炎的生物力学因素
长期压力分布不均
髋关节长期承受不均匀的压力分 布,可能导致关节软骨磨损和炎
髋关节的负重生物力学
髋关节是下肢主要的负重关节,承受 着人体大部分的体重。
重力通过髋关节传递到下肢,维持身 体的平衡和稳定,负重生物力学研究 髋关节在不同负重状态下的生物力学 特性。
在站立、行走、跑步等活动中,髋关 节需要承受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冲击力 。
髋关节的扭转生物力学
髋关节具有一定的扭转功能,能 够协助下肢完成复杂的动作和运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与治疗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关节镜等进行诊断。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
根据病情轻重,可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如矫形器、关节镜手术和人工关 节置换等。
05
髋关节疾病的康复与预防
髋关节炎的康复与预防
康复
通过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手段,改善髋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提高关节稳定 性。
康复
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改善髋关节活动范围,减轻疼痛,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预防
出生后定期进行髋关节筛查,早期发现并干预发育不良的情况,避免病情加重。同时注意避免长时间捆绑婴儿双 腿,以利于髋关节的正常发育。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预防
保持健康体重,避免。
髋关节骨折的康复与预防

髋关节解剖学ppt课件

髋关节解剖学ppt课件

膑骨 关节面
内上髁
外上髁
外侧髁
内侧髁 髁间窝
11

股骨距

大转子

小转子

颈干角为125º-135º
12
髋关节球臼结构中的突出部分。 方向朝向上、内、前。
前倾角10º–15º
13
前倾角
水平面上,股骨颈轴 线与股骨内外髁横轴 形成前倾角
约 10 - 15度 过多:前倾 过少:后倾
内收位时最大
23
屈曲 减小组成关节的两骨之间的 角度
伸展 增加组成关节的两骨之间的 角度
过伸 伸直髋关节超过标准体位称 为过伸
24
外展 下肢离开身体中线
内收 下肢向身体中线移动
25
内旋是朝向身体中线的旋转运动 旋转是指以股骨为轴的扭曲运动
外旋是离开身体中线的旋转运动
26
19
A型
B型
C型
Champagne Flute 香槟杯型
Normal 普通型
Stovepipe 烟囱型
20
骨有两种不同类型 皮质骨(密质骨)
结构紧密而且坚固 提供骨的强度 松质骨(海绵骨) 结构松散 存在较多空间
皮质骨和松质骨
21
22
七种运动形式 前屈,后伸 外展,内收 内旋,外旋 环绕 关节活动幅度在前屈和
5
骶骨
髋臼 闭孔
耻骨联合
髂嵴 骶髂关节
髂骨 耻骨 坐骨
髋骨
6
髋关节解剖
7
髋臼
髂股韧带 月状面 髋臼唇 髋臼切迹
股骨头圆韧带
髋臼横韧带 脂肪垫
外侧面
8
由髂骨、耻骨、坐骨 三部分构成

《髋关节解剖学》课件

《髋关节解剖学》课件
圆韧带内神经
起自骶丛,经圆韧带进入髋关节。
髋关节神经的功能
感觉功能
感受髋关节的痛觉、温觉、触觉等。
运动功能
支配髋关节周围肌肉,使髋关节进行屈伸、收展、旋转等活动。
营养功能
为髋关节软骨、滑膜等组织提供营养物质。
06
髋关节血液供应
髋关节动脉
旋股内侧动脉
起自股深动脉,供应髋臼和股骨头的大部分血供 。
髋关节的功能
总结词
髋关节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提供运动范围和力量,以及参与下肢的协调运动。
详细描述
髋关节是人体的重要支撑结构,承担了身体的重量和压力。它允许大腿进行旋转、屈曲和伸展等动作 ,从而实现了行走、跑步、跳跃等多种运动功能。此外,髋关节还参与了人体的平衡和协调运动,对 于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02
髋关节骨骼结构
骨盆
01
骨盆由髂骨、耻骨和坐骨组成,是Hale Waihona Puke 接脊柱和下肢 的重要结构。02
骨盆分为三个平面:骨盆入口、中盆腔和骨盆出口 ,每个平面对应不同的器官和功能。
03
骨盆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体重、传递力量和保护盆腔 器官。
股骨
01 股骨是人体最粗壮的长骨,位于大腿部,主要承 受身体的重量和运动时的力量。
旋股外侧动脉
起自股深动脉,供应髋臼的外侧部分。
闭孔动脉
起自髂内动脉,供应髋臼和股骨近端的内侧部分 。
髋关节静脉
旋股内侧静脉
收集髋臼和股骨头的大部分血液。
旋股外侧静脉
收集髋臼的外侧部分血液。
闭孔静脉
收集髋臼和股骨近端内侧部分的血液。
髋关节毛细血管
01
毛细血管网广泛分布于髋关节的各个部分,是营养物质交 换的重要场所。

髋关节的解剖ppt课件

髋关节的解剖ppt课件
肌及缝匠肌 外旋:主要为闭孔肌、股方肌、梨状肌、孖肌及臀大肌,辅以缝匠肌和股二头肌等
耻股韧带 位于髋关节内侧,略作螺旋状,限制髋关节过度外展和外旋 伸展:主要为臀大肌及腘绳肌,大收肌 作用:加强关节囊 内旋、外旋:0~45度 耻股韧带 位于髋关节内侧,略作螺旋状,限制髋关节过度外展和外旋 耻股韧带 位于髋关节内侧,略作螺旋状,限制髋关节过度外展和外旋 坐股韧带 较薄,起自坐骨,位于髋关节后面,限制髋关节的内旋 作用:加强关节囊
坐股韧带 较薄,起自坐骨,位于髋关节后面,限 制髋关节的内旋
股骨头韧带 位于关节腔内,连接髋臼横韧带和股 骨头凹,营养股骨头的血管从此韧带中通过,成年 后封闭,对股骨头起固定作用
内收:主要大收肌、长收肌、短收肌、耻骨肌及股薄肌; 关节面为马蹄形或者半月形也称为月状面。 伸展:主要为臀大肌及腘绳肌,大收肌 耻股韧带 位于髋关节内侧,略作螺旋状,限制髋关节过度外展和外旋 伸展:主要为臀大肌及腘绳肌,大收肌
屈曲:主要为髂腰肌及股直肌,缝匠肌、耻骨 为髋骨外侧面中部的倒杯形深窝,面向前外、下方为一不完全的半球形窝。
股骨头凹处有圆韧带与髋臼相连,内有血管可为股骨头提供营养 股骨头凹处有圆韧带与髋臼相连,内有血管可为股骨头提供营养
肌、臀中肌前部及阔筋膜张肌,收肌中特 股骨头成球形,与髋臼相匹配
髂股韧带 位于关节前面,是人体强有力的韧带之一,起于髂前下棘,向下呈“人”字形,经关节囊前方止于转子间线。 外展:主要为臀中肌,辅以臀小肌、阔筋膜张肌及缝匠肌
别是长收肌,当髋关节有完全伸展位开始 髋臼周边有软性髋臼唇使之加宽加深,并超出半圆
外旋:主要为闭孔肌、股方肌、梨状肌、孖肌及臀大肌,辅以缝匠肌和股二头肌等
屈曲时也参与 整复髋关节脱位时,利用此韧带作为支点

髋关节解剖PPT演示幻灯片

髋关节解剖PPT演示幻灯片
15来自髋关节周围肌肉16
18
19
20
屈肌
髂腰肌:分为髂肌和腰大肌,髂肌起自髂嵴、 髂窝、骶骨翼,腰大肌起自T12至L5椎体、 椎间盘,二者相互重叠并汇集成同一韧带止 于股骨小转子。
股直肌:直头起自髂前上棘,另一头始于髋 臼上缘和部分前下方的关节囊,两头汇合, 在大腿远端和股四头肌的其他腱膜部分共同 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结节。 屈髋、伸膝
7
圆韧带:位于关节腔内,连接髋臼横韧带和股 骨头凹,其内有圆韧带动脉。
8
9
10
11
髋关节关节囊和韧带
髂股韧带:位于 髋关节前面,起 于髂前下棘,向 下成人字形,经 关节囊前方止于 转子间线。作用: 限制大腿的过伸、 内收,限制过伸 引起的脱位。
12
髋关节关节囊和韧带
耻股韧带:位于髋 关节内侧,起自于 耻骨髋臼边缘以及 耻骨支上缘的本部 分闭孔肌,略作螺 旋状,在股骨颈的 下端近小转子出与 髂股韧带共同止于 股骨,限制髋关节 的过度外展及外旋。
36
37
髋关节周围神经
坐骨神经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来自腰4~ 腰5神经和骶1~骶3神经根,是所有神经中最 粗者。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到臀部, 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 上下孖肌及股方肌的后方,支配这些肌肉, 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 肌之间下降,途中发出肌支至大腿的屈肌, 坐骨神经在到腘窝以前,分为胫神经和腓总 神经,支配小腿及足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隐神 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与足的皮肤感觉。
41
42
闭孔神经起自L2-L4阶段发出的神经根的前 支,穿伴闭孔血管出闭膜管后分为前、后两 支。前支行于短收肌浅面,分支至长收肌、 股薄肌及髋、膝关节。后支行于短收肌深面, 分支支配闭孔外肌和大收肌。其皮支由前支 发出,分布于股前区内上部的皮肤。

髋关节解剖及生物力学PPT课件

髋关节解剖及生物力学PPT课件
骨头脱位后所处位置有一定关系。
+ 为髋骨外侧面中部 的倒杯形深窝,面 向前外、下方为一 不完全的半球形窝。 关节面为马蹄形或 者半月形也称为月 状面。上部较宽厚, 前后部略窄薄
+ 髋臼 + 上1/3是髋关节主要负重区,厚而坚强; + 后1/3能维持关节稳定,较厚。
+ 此两部分均须相当暴力才能引起骨折。髋关节后 面与坐骨神经贴近,此部骨折移位或在手术时神 经易遭受损伤。
+ 下1/3(或内壁)与上、后部比较,显得较薄,造 成骨折需要的暴力也较小,此部如发生断裂,对 以后髋关节功能影响也较小。
③ 内部负压增加:以上结构可使髋关节内部负压增 加。有实验表明即使去掉髋周肌、关节囊,将股 骨头拔开还需22kg的力。因此在大气压下髋关节 在功能位时结构相当紧密。
+ 尽管如此,髋关节脱位仍很常见
上楼


下楼

水平面
26
矢状面
67
额状面
28
水平面
26
水平面
18
矢状面
36
(1)双腿站立时的静力学分析
+ 两腿站立期间,髋关节周围没有肌活动产生力矩,关节作 用力的计算变得简单:直立时每个股骨头上作用力的大小 是人体重量的1/2,因为每个下肢的重量是人体重的1/6, 每个髋关节上的作用力将是剩下2/3的1/2,或是体重的1/3; 如果髋关节周围肌收缩阻止摆动并且保持身体的直立姿势, 这个力的增加将与肌活动的数目成正比。
超过此角度的变形成为髋外翻 (caxa valga),小于此角 度者称之为髋内翻(coxa vara)。
②前倾角:股骨颈的轴线与 股骨内外髁的髁间连线间 有一向前扭转的角度,称 为前倾角,成人一般不超 过10°~12°,正常值在

髋关节解剖学ppt课件

髋关节解剖学ppt课件

04
髋关节神经结构
髋关节的神经支配
腰丛神经
腰丛神经是髋关节的主要神经支配, 来自第1至第4腰椎的神经分支,控制 髋关节的运动和感觉。
骶丛神经
骶丛神经是髋关节的辅助神经支配, 来自第5腰椎和第1骶椎的神经分支, 主要参与髋关节的运动控制。
髋关节的神经来源
腰骶干
腰骶干是髋关节运动和感觉的主要神经来源,位于腰椎和骶椎之间,发出神经分支支配 髋关节。
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是 连接躯干和下肢的重要关节,负 责支撑身体重量、传递力量和完 成行走、跑跳等动作。
髋关节的位置和毗邻结构
总结词
髋关节位于骨盆两侧,周围有肌肉、韧带等组织结构,与盆腔内的其他器官相 邻。
详细描述
髋关节位于骨盆两侧,周围有臀大肌、髂腰肌等肌肉,同时还有韧带如髂股韧 带等,这些结构为髋关节提供了稳定性和运动功能。髋关节周围还有重要的血 管和神经,如股动脉、股静脉和坐骨神经等。
髋关节炎病例
总结词
髋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髋 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详细描述
髋关节炎的症状通常在中年以后出现,并逐渐加重。疼 痛通常在腹股沟区域,并向大腿和膝关节放射。在严重 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取决于病情 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年龄。
要点一
周围淋巴结
收集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淋巴液,最终流入腹股沟淋巴结 和髂淋巴结。
要点二
中央淋巴结
收集髋臼和股骨头的淋巴液,最终流入腹主动脉前淋巴结 。
06
髋关节病例分析
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例
总结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髋关节疾病, 通常在儿童期发病,表现为髋关节结构异常 和功能障碍。

髋关节解剖和生物力学PPT课件

髋关节解剖和生物力学PPT课件

臼窝
髋臼是髋关节的凹形结构, 容纳股骨头,形成髋关节。
髋关节肌肉结构
臀大肌
主要作用是使大腿后伸和 外旋。
臀中肌
主要作用是使大腿外展和 外旋。
髂腰肌
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主 要作用是使大腿屈曲和外 旋。
髋关节韧带结构
髂股韧带
连接骨盆和股骨,限制大腿过度外展 和内旋。
耻股韧带
坐股韧带
连接坐骨和股骨,限制大腿过度外展。
髋关节疾病的早期诊断
早期症状识别
01
了解髋关节疾病的常见症状,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有
助于及时发现并诊断病情。
影像学检查
02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髋关节的结构和病
变情况,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血液检查和生化标志物
03
某些生化标志物可以反映髋关节的炎症和损伤情况,有助于早
期诊断和治疗。
物理疗法
如温热疗法、冷敷、按 摩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和肌肉紧张。
休息与制动
矫形器具
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 减轻关节负担。
如拐杖、助行器等,辅 助行走,减轻关节压力。
手术治疗
01
02
03
04
髋关节镜手术
通过微创技术,清理关节腔内 的病变组织和碎屑。
髋关节置换术
将病变的髋关节部分替换为人 工关节,恢复关节功能。
05
髋关节研究展望
髋关节疾病的预防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适当的体重、规律运动、减少吸烟和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 有助于降低髋关节疾病的发生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髋关节问题,如骨关节炎、 股骨头坏死等,以便早期治疗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臀大肌 作用:使髋关节伸和旋外。 2.臀中肌 3.臀小肌 作用:使髋关节外展,前部肌 束能使髋关节旋内,后部肌束 则使髋关节旋外。 4.梨状肌 作用:使髋关节展和旋外。 5.闭孔内肌 6.股方肌 7.闭孔外肌 作用:使髋关节旋外。
臀中肌 臀小肌 梨状肌 闭孔内肌
臀大肌
股方肌
8
二、大腿肌
(一)前群 1.缝匠肌 作用:屈髋和屈膝关节,并使已 屈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 四个头:股直肌、股内侧肌、股 外侧肌和股中间肌。 作用:是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 股直肌还可屈髋关节。
(二)内侧群 5块肌 1.耻骨肌 2.长收肌 3.股簿肌
耻骨肌 长收肌 缝匠肌 股直肌 股薄肌 股外侧肌 股内侧肌 股中间肌
9
4.短收肌
5.大收肌 作用:主要使髋关节内收。
肌学
缝匠肌 耻骨肌
长收肌 短收肌 大收肌
(三)后群 1.股二头肌 2.半腱肌 3.半膜肌 作用:后群3块肌可以屈膝关节、 伸髋关节。
• THA恢复股骨颈的前倾角10-15度是非常重要的,假体后倾会造成后脱位; 过分的前倾可能发生前脱位。
30
31
15
位于髋关节内侧,略作螺旋状, 限制髋关节 过度外展和 外旋
16
是关节囊的深 层纤维围绕股骨颈,约束 股骨头向外脱出。
17
较薄,起自坐骨,位于髋关节后 面,限制 髋关节的内旋
19
髂腰肌
股神经 股静脉 股动脉
股三角
髂筋膜 腹股沟韧带 髂耻弓
腰大肌 腹股沟韧带 耻骨肌
股动脉 股静脉
股环 耻骨肌
大转子 转子间线
股骨头 股骨颈 小转子
股骨体
大转子 转子间嵴 臀肌粗隆
外上髁 髌面
内侧髁
前面观
后面观
外上髁 髁间窝
6
阔筋膜张肌
髋肌
(一)前群3块肌 1.髂腰肌 腰大肌 髂肌 作用:使髋关节屈和旋外。
2.腰小肌 作用:紧张髂筋膜。
3.阔筋膜张肌 作用:使阔筋膜紧张并屈髋。
腰大肌 腰小肌 髂肌
7
(二)后群 臀肌,有7块
股骨解剖轴 穿过股骨轴线的直线 相对垂直轴线有 9o 倾斜
股骨颈干轴 穿过股骨头中点和股骨颈中线的直线
横向轴 平行于地面,穿过股骨头中点的直线
24
①颈干角:股骨颈与股骨干纵轴所形成的倾 斜角为颈干角或内倾角。正常范围为 110°~140°成年时平均为127°。 超过此角度的变形成为髋外翻,小于此角 度者称之为髋内翻。
27
1、髋关节作用力
• 在单腿负重时,髋关节承受大约2.6-2.8倍的体重;跑、跳及举重时负荷达体 重的10倍。THA术后,如果病人体重超重或重体力劳动,假体有松动或断裂 的危险。
• 从坐位站立时,重力作用在股骨头处,对柄产生扭矩,使其内旋,因此为增 加旋转稳定性, 1、近端柄增加宽度充满髓腔; 2、其次限制股骨颈的长度,减少旋转力臂,有利于旋转稳定; 3、柄的断面呈圆钝的长方形或梯形,或带纵行沟槽或广泛涂层,能抓住股骨 干内面,使融为一体,从而增加旋转稳定性。
长收肌
缝匠肌
股薄肌 髂腰肌
股神经 耻骨结节
股内侧肌
20
收肌管
旋髂浅动脉
股动脉 股深动脉 旋股内侧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 穿动脉 腹壁浅动脉 旋髂浅动脉
股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
股深动脉
穿动脉
腹壁浅动脉 旋股内侧动脉
21
轴 和 角 --- 轴
髋关节轴线
垂直轴 垂直于地面并穿过人体中心的直线
机械轴 穿过股骨远端两髁中点到股骨头中点 间的连线 相对垂直轴线有 3o 倾斜
长收肌 股薄肌 半腱肌
股二头肌长头
股二头肌短头 半膜肌
10
(二)关节的辅助装置
1.韧带 囊内韧带 髋臼唇 囊外韧带
2.关节盘 3.关节唇 4.滑膜襞
滑膜脂垫 滑膜囊
髂股韧带
股骨头韧带
12
主要韧带构成 :
(1)髂股韧带 (2)股骨头韧带 (3)耻股韧带 (4)坐股韧带 (5)轮匝带
髋臼唇 轮匝带
髂骨 股骨头 股骨头韧带
• 假体的旋转稳定性非常重要,故而THA术中要采取扭转实验以鉴定假体植入 后的即时旋转稳定性。
28
2、运动中心问题
• THA术后,运动中心无论上移、外移或后置都会使关节受力较以前增加。 例如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例,髋臼上部骨缺损,若将运动中心上移,便于操 作,髋臼覆盖较容易,但临床研究证实臼杯松动率较高。
髋臼横韧带ຫໍສະໝຸດ 大转子髂股韧带 耻股韧带
小转子
闭孔膜
13
位于关节前面,是人体强有力的韧带之 一,起于髂前下棘,向下呈“人”字形,经关节囊 前方止于转子间线 作用:加强关节囊 限制大腿过伸, 限制大腿内收
14
位于关节腔内,连接髋臼横 韧带和股骨头凹 营养股骨头的血管 从此韧带中通过, 成年后封闭, 对股骨头 起固定作用
关节外科学习小讲课
髋部解剖
1
目录 骨学 肌学 关节 血管 神经 生物力学
髋部解剖
2
髋关节的构成
髋臼 股骨头 股骨颈 大小粗隆
3
髂嵴
髂窝 髂前上棘
弓状线
耻骨梳 耻骨结节 耻骨联合面
内侧面
耳状面
坐骨 大切迹
坐骨棘
坐骨 结节
外侧面
髂嵴
髂前上棘 髂前下棘 髋臼窝 闭孔
4
5
股骨
股骨头 股骨颈 大转子 小转子 转子间线 转子间嵴 臀肌粗隆
29
3、颈长和偏心距(offset)
• 髋关节重建要达到正常的旋转中心,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垂直高度 2、偏心距(offset) 3、前倾角
• 垂直高度:股骨头运动中心到某固定点(小粗隆)的距离,它与肢体的长度 有关,通常以增加颈长来纠正肢体的缩短。
• 偏心距:指股骨头运动中心到柄的中央垂直距离。偏心距过大或过小都会存 在问题。 offset 过小:外展肌的力臂减少,造成术后关节负荷增加,跛行,甚至股骨 颈撞击在骨突上造成脱位。 offset过大:假体柄和其周围的骨水泥承受的应力增加,因而造成折断或松动 运用颈长来调整偏心矩会矛盾的情况,所以有些假体系统会出现仅增加偏心 距而高度不增加。
25
前倾角
水平面上,股骨颈 轴线与股骨内外髁 横轴形成前倾角
约 12 - 15度 过多:前倾 过少:后倾
26
轴和角 --- 内翻和外翻
用来指示假体在髓腔内放置的角度 如果假体被放置于正常解剖角 125o - 140o 之
间, 则为中立位 如果假体安放角度小于120o, 则称之为内翻位 如果假体安放角度大于145o, 则称之为外翻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