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加工与实训教案
金属压力加工实习与实训教程课程设计

金属压力加工实习与实训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旨在为金属加工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种有效的实习与实训教程设计,以帮助学生了解金属加工工艺,掌握金属加工的基本技能和应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素养。
二、课程设置1.课程简介和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介绍本课程的简介和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
2.实验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本节课主要讲解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包括实验室的卫生、设备的操作、金属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等。
3.实验器材的介绍和使用本节课主要介绍金属加工实验器材的种类和结构以及如何使用,包括钳工刀具、打磨工具、钻孔工具等。
4.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和适用范围本节课主要介绍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和适用范围,包括金属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金属材料的分类,以及不同的金属材料适用的加工工艺。
5.金属线材的加工技术本节课主要介绍金属线材的加工技术,包括金属线的款式、线材的分配、焊接技术、翻边技术、旋转技术等。
6.金属板材的加工技术本节课主要介绍金属板材的加工技术,包括金属板材的款式、板材的维护与保养、钣金加工技术、焊接技术、铆钉技术等。
7.金属管材的加工技术本节课主要介绍金属管材的加工技术,包括金属管的款式、管材的修理、阀门的安装、管道的焊接、弯曲、切割、开孔等。
三、实习和实训项目1.实习项目学生需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参与由学校组织的金属加工企业实习机会,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接触,了解不同金属加工企业的工艺和技术要求。
学生还应当收集企业相关信息和报告实习的经验。
2.实训项目学生需要进行为期两周的实训,完成具体的金属加工任务的设计、制作和加工。
课程老师将会提供一系列的实训项目,例如钣金制作、铆钉加工、管道焊接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长进行选择,完成指定的实训任务。
四、课程总结课程的最后一节课,将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评估,评价课程的实际效果和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同时对下一级课程进行指导和引导,预告学生下一学期的实习和实训计划。
《金属加工与实训》第3章 第3节 金属切削的刀具及选用

3.1 切削运动
2.常用刀具材料及选用
碳素工具钢
合金工具钢
高速钢 硬质合金
新型材料
钨钴类(K类) 钨钛钴类(P类)
钨钛钽钴类(M 类) 陶瓷材料 立方氮化硼
人造金刚石
6
3.2 切削刀具的几何角度
1.车刀切削部分组成
车刀切削部分包括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 副切削刃、刀尖,即“三面两刃一尖”。
金属加工与实训
第3章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1
第3节 金属加工的刀具及其选用
1、学习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刀具材料应具
备的基本性能、常用刀具材料的种类及选 用,熟悉车刀主要角度,了解几何角度与 切削加工之间的关系。
2
第3节 金属加工的刀具及其选用
2、主要内容
(1)刀具材料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2)常用刀具材料种类及选用 (3)切削刀具的几何角度
(2)后角αo 后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在正交平面中测量。后角表示刀具后 面的倾斜程度。
(3)主偏角κr 主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在基面中测量。
10
3.2 切削刀具的几何角度
(4)副偏角κr′ 副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在基面中测量。
(5)刃倾角λs 主切削刃与基面间的夹角,在主切削平面中测量。
3
第3节 金属加工的刀具及其选用 3.1 切削刀具材料 3.2 切削刀具几何角度
4
3.1 切削刀具材料
1.刀具材料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1)刀具材料应该具备高硬度 (2)高耐磨性 (3)高热硬性 (4)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5)足够的强度与韧性 (6)良好的热塑性 (7)磨削加工性、焊接性及工艺性
5
刀具静止参考系
金属加工与实训教案

金属加工与实训教案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金属加工的作用与地位、现状与发展趋势2.熟悉金属加工的安全生产规范3.了解金属加工的主要工种分类与特点4.明确课程任务、性质、基本要求、学习目的、学习方法重点、难点:1.金属加工的安全生产规范2.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教学环节与内容:[导入新课][新授内容]绪论一、金属加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现状与发展趋势金属加工是对金属材料进行成形生产的全过程。
成形工艺是人们把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制造成为所需形状和尺寸产品的过程。
金属加工历史悠久、内容丰富。
(简要介绍明朝宋应星所着的《天工开物》)现代金属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上:一是精密工程技术;二是金属加工的高度自动化。
制造加工业的发展方向可用“三化”来概括,即全球化、虚拟化和绿色化。
二、金属加工的主要工种分类与特点根据金属加工工艺流程,可以把金属加工工种分为热加工、冷加工和其他工种三大类。
1.热加工(1)铸造工(2)锻压工(3)焊工(4)热处理工2.冷加工(1)钳工(2)车工(3)铣工(4)刨工(5)磨工3.其他工种三、金属加工的安全生产规范1.工人安全职责2.车间管理安全规则3.设备操作安全规则四、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1.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及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主要任务是:(1)使学生掌握必备的金属材料、热处理、金属加工工艺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
(3)培养其在机械类专业领域的基本从业能力。
(4)贯穿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
2.本课程的教学目标(1)实践能力目标(2)学习能力目标(3)社会能力目标3.学习方法(1)注意各章节的联系、学习、复习、巩固、应用、总结。
(2)要理解、要提问题、不能累计问题。
(3)抓住主要内容: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本知识,铸造、锻造、焊接、切削加工基本常识。
《金工实习教案》

《金工实习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1 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2 年级:大一1.3 课时:24课时1.4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金工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第一节:金工概述教学目标:了解金工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金工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金工分类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2.2 第二节:金属材料教学目标:掌握金属材料的分类、性能和应用。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性能。
教学难点:金属材料应用的理解。
2.3 第三节:铸造教学目标:了解铸造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教学重点:铸造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铸造方法的选择和操作。
2.4 第四节:焊接教学目标:掌握焊接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教学重点:焊接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焊接方法的选择和操作。
2.5 第五节:钳工教学目标:了解钳工的原理、工具和应用。
教学重点:钳工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钳工操作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用于讲解金工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2 演示法:用于展示金属材料的性能、铸造、焊接和钳工操作。
3.3 实践法:用于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工基本概念的理解。
4.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4.3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金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金工实习教程》5.2 实验设备:铸造机、焊接机、钳工工具等。
5.3 网络资源:相关金工的视频教程和案例分析。
六、第六节:车削加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车削加工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教学重点:车削加工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车削加工方法的选择和操作。
教学方法:6.1 讲授法:讲解车削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6.2 演示法:展示车削加工的操作过程。
6.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车削加工实践。
教学评价:6.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车削加工基本概念的理解。
6.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金属加工与实训教案:第六章 焊接

第六章焊接教学目的和要求:1. 熟悉焊接的特点、分类、应用及焊接安全知识。
2.了解焊条电弧焊常用设备及操作,电焊条的组成及作用3.熟悉焊条电孤焊接头型式、坡口和焊接工艺规范的选择4. 熟悉气焊、氩弧焊的焊接过程、特点和应用5.了解焊接新技术、新工艺重点、难点:1. 焊接的特点、分类及其应用;焊条电弧焊工艺规范。
2. 气焊、氩弧焊的焊接过程、工工艺特点和应用教学环节与内容:[复习提问]1.冲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冲压的基本工序有哪些?2.锻压新技术、新工艺有哪些?[导入新课][新授内容]6.1 焊接基础知识1.焊接的特点及应用(1)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者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接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方法。
(2)焊接的主要特点是:1)节省材料,减轻质量;2)简化复杂零件和大型零件的制造;3)适应性好;可实现特殊结构的生产;4)满足特殊连接要求;可实现不同材料间的连接成型;5)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3)焊接方法的应用:1)制造金属结构件;2)制造机器零件和工具;3)修复。
2.焊接方法分类:熔化焊、压力焊、钎焊等。
3.焊条电弧焊的安全技术(1)防止触电(2)防止弧光伤害和烫伤(3)保证设备安全6.2焊条电弧焊1.手工电弧焊的焊接过程利用焊条与焊件之间产生的电弧,将焊件接头和焊条熔化而进行焊接的工艺方法。
2.焊接电弧电弧是指两电极之间强烈而持久的气体放电现象。
电弧的三个区: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焊接电弧的温度º C和热量分布温度º C 热量分布阳极区:2600 43%弧柱区:6000~8000 21%阴极区:2400 36%由于电弧产生的热量在阳极和阴极上有一定的差异,在使用直流电焊机焊接时,有两种接线方法:直流正接:焊件接正极,焊条接负极(厚板、酸性焊条)直流负接:焊件接负极,焊条接正极(薄板、碱性低氢焊条、低合金钢和铝合金)3.焊条(1)焊条的组成及作用1)组成:焊芯和药皮2)作用:①焊芯——填充金属②药皮——稳弧、造气、造渣、脱氧、合金、粘结等。
《金属加工与实训》第2章 第1节 铸造

授课形式
讲授、分组讨论
授课时数
4
授课日期年月日Fra bibliotek授课班级授课项目及
任务名称
第2章热加工基础
第1节铸造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1、了解铸造特点、分类及应用。
2、掌握砂型铸造的特点及工艺过程。
3、了解特种铸造的方法、工艺及设备。
4.了解铸造的新工艺和新技术。
技能
目标
了解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及应用
教学重点
铸造的特点应用及各种铸造的工艺方法。
铸造在够工业生产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逐渐
新课讲授
第2章热加工基础
第1节铸造
一、铸造概述
1、铸造的概念
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注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形方法称为铸造。
铸造所得的金属零件或毛坯称为铸件。
2、铸造的分类
根据造型材料及工艺方法的不同,铸造可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类。
(8)落砂
落砂是用手工或机械使铸件和型砂、砂箱分开的操作。落砂分为手工落砂和机械落砂两种。手工落砂多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机械落砂一般使用落砂机,用于大批量生产。
(9)清理
清理是落砂后从铸件上清除表面粘砂、型砂(芯砂)、多余金属(包括浇口、冒口、飞边和氧化皮)等过程的总称。
(10)检验
经落砂、清理后的铸件应进行质量检验。铸件的质量包括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和使用质量。
课外作业
观察周围的工具、器皿和零件,分析它们选用的哪种铸造方法。
检查方法
课前提问,按效果计平时成绩。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
复习提问
1.钢的热处理的原理与分类?
2.钢的整体热处理方法有那些?
金工实习教案范文

金工实习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金工实习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 学会使用金工工具和设备,提高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金工实习概述金工实习的定义、意义和目的金工实习的安全操作规程2. 金工工具与设备常见金工工具的识别与使用常见金工设备的结构与操作3. 金属材料金属的分类、性能与选用金属的切割、焊接和热处理4. 基本金工操作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和套丝车削、铣削、磨削和抛光5. 创新设计与制作设计思路的提出和方案的选择作品的制作和展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工实习的基本知识、操作技巧和创新设计方法。
2. 演示法:现场演示金工操作,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评价。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创新作品,包括设计思路、制作工艺和展示效果。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实习表现和作品质量,给出综合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金工实习教材、图样、技术文件等。
2. 设备:金工机床、工具、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
3. 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辅助材料。
4. 软件:设计软件、绘图软件和教学视频等。
六、教学环境1. 实习车间:具备必要的金工设备和工具,以及安全防护设施。
2. 教室:配备教学黑板、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3. 网络资源:接入互联网,便于查找相关资料和交流。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金工实习概述、安全操作规程2. 第二周:金工工具与设备3. 第三周:金属材料4. 第四周:基本金工操作(锯割、锉削、钻孔等)5. 第五周:基本金工操作(车削、铣削、磨削等)6. 第六周:创新设计与制作八、教学注意事项1. 强调安全操作,遵守实习车间规章制度。
2. 注重操作规范,防止事故发生。
大学生金工实习实训教案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金工实习的基本知识,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对象:工科类大学生教学时间:2周教学内容:一、第一周1. 实习准备- 学生了解实习的目的、意义和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教师讲解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及实习考核标准。
2. 金工实习基本知识- 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
- 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加工特点。
- 工具、量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实习操作技能培训- 车工:讲解车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学生进行车工实习。
- 钳工:讲解钳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学生进行钳工实习。
- 焊工:讲解焊接原理、焊接方法及安全操作规程,学生进行焊接实习。
4. 安全教育- 强调实习过程中的安全意识,讲解实习场所的安全操作规程。
- 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二、第二周1. 实习技能巩固- 学生继续进行车工、钳工、焊工等实习,巩固所学技能。
2. 综合实习项目- 学生分组进行综合实习项目,如制作小型机械装置或零件。
- 学生在项目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3. 实习总结与评价- 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 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报告进行评价,反馈实习成果。
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教师讲解实习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习操作。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评价:1. 学生实习报告的质量。
2.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3. 学生对实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资源:1. 实习场所:车工、钳工、焊工等实习车间。
2. 实习设备:车床、钳工工具、焊接设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绪论
【教学目的】
1、识记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定义。
2、认识金属材料的分类、在经济中的作用地位。
3、了解金属加工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金属材料分类、钢铁生产方法简介
2.难点:合金概念、钢铁材料分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利用试样、挂图等教具。
2.利用多媒体资料进行短时演示。
【教学过程】
一、金属材料的分类
●金属是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有一定的强度和塑性、并具有特殊金属光泽的物质。
●金属材料是指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要材料构成的,并具有金属特性的工程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金属材料,如普通黄铜是由铜和锌两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普通白铜是由铜和镍两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碳素钢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
二、金属材料的分类
●钢铁材料(或称黑色金属)是指以铁或以它为主形成的金属材料,如钢和生铁。
钢铁材料按碳的质量分数w(C)(含碳量)高低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工业纯铁(w(C)
<0.0218%);钢(w(C)=0.0218%~2.11%)和生铁(w(C)>2.11 %)。
●非铁金属(或称有色金属)是指除钢铁材料以外的其它金属,如金、银、铜、铝、镁、钛、锌、锡、铅等。
三、金属材料加工方法简介
常用的机械产品成形加工方法主要有:铸造、锻压、焊接、粉末冶金、切削加工、数
控加工、特种加工等。
四、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金属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人类利用金属材料制作了生产和生活用的工具、设备及设施,不断改善了人类生存的环境与空间,创造了丰富的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五、金属材料加工及其发展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和加工金属材料最早的国家之一。
我国使用和加工铜的历史约有4000多年,大量出土的青铜器,说明在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我国就具有了精湛的青铜加工技术。
早在公元前6世纪即春秋末期,我国就已出现了人工冶炼的铁器,比欧洲出现生铁早1900多年,如1953年在河北兴隆地区发掘出的用来铸造农具的铁模子,说明铁制农具已大量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我国古代还创造了三种炼钢方法:第一种是战国晚期从矿石中直接炼出的自然钢,用这种钢制作的刀剑在东方各国享有盛誉,后来在东汉时期传入欧洲;第二种是西汉期间经过“百次”冶炼锻打的百炼钢;第三种是南北朝时期的灌钢,即先炼铁,后炼钢的两步炼钢技术,这种炼钢技术我国比其他国家早1600多年,直到明朝之前的2000多年间,我国在钢铁生产技术方面一直是遥遥领先于世界。
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古代冶铁、炼钢、铸钟、锻铁、淬火等多种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
书中介绍的锉刀、针等工具的制造过程与现代几乎一致,可以说《天工开物》是世界上阐述有关金属成形加工工艺内容最早的科学著作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金属材料及其成形加工工艺研究与应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6年我国的钢铁产量就突破了年产4亿吨,成为国际钢铁市场上举足轻重的“第一力量”,有利地推动了我国机械制造、矿山冶金、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电子仪表、航天航空等现代化工业的发展。
【小结与布置作业】
1.小结
熟悉基本定义和金属材料的分类利用试样、挂图等教具。
2.布置作业
收集金属材料在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相互进行交流,看谁说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