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中医治疗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面神经炎PPT课件

面神经炎PPT课件
面神经炎PPT课件
还笑别个 …
哈哈!歪嘴儿 !
神经内科
•他们得了什么病? •怎么得病的? •能不能好?
面神经炎
张佩佩
1
面神经炎的流行病学及概述
2
面神经炎的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
3
面神经炎的原因及生理解剖特点
4
面神经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
面神经炎的并发症及治疗
6
面神经炎的预后及预防
流行病学
❖ 20/100,000 ❖ 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 ❖ 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
预防
❖增强体质 ❖寒冷季节注意颜面及耳后部位保暖 ❖避免头朝风口窗隙久坐或睡眠 ❖控制糖尿病
结语
谢谢大家!
❖3.中药治疗:中医对面瘫的治疗有许多古方 、验方,如牵正散、八味蠲风汤、贝尔散 、蜈蚣朱砂散等等。
❖ 4.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面瘫的主要手段 之一,但对于针刺时机的选择仍有争议, 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早期循经远取穴为主组 方,不直接刺激或轻刺激面部患处。
❖5.自我锻炼:如湿毛巾热敷、表情动作及嘴 嚼练习等等。注意保护角膜,戴眼罩,预
▪ 病毒感染(I型单纯疱疹病毒、 带状疱疹病毒 、 巨细胞病毒、EB病毒、HIV等)
面神经的生理特点


第Ⅶ对脑神经。支配

面部表情肌、泪腺, 司舌前2/3味觉、外
耳道感觉。(混合神
经)
1、运动功能:
上下组面肌运动

2、感觉功能:
舌前2/3味觉。
面神经的生理特点
面神经
脑桥腹外侧
桥脑下缘听 神经处出脑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之周围性面瘫
诊断
患侧上视额纹变浅或消失(额肌无力) 患侧闭眼无力或不能(眼轮匝肌无力)

面神经炎中医治疗PPT课件

面神经炎中医治疗PPT课件

02
中医治疗理念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治疗的核心思想,它强调人体内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治疗面神经炎时, 中医认为不仅要针对面部症状进行治疗,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如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具体而言,整体观念要求在治疗面神经炎时,要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心理状态等,以避免因 单纯治疗面部症状而忽略其他方面的问题。
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为主的治疗思想,它强调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预防其发生。在治疗面神经炎时 ,中医认为不仅要针对已出现的症状进行治疗,还要注重预防该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具体而言,治未病要求患者在治疗后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 、注意面部保暖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面神经炎的再次发生。同时,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如中药调理、针灸等,以降低该疾病的复发风险。
治疗效果
治疗结束后,患者左侧面 部肌肉瘫痪明显改善,面 部表情逐渐恢复正常。
05
注意事项与预后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
避免在面部感染或炎症 时进行针灸,以防炎症
扩散。
中药治疗
饮食调理
情绪调节
遵循医嘱,注意药物配 伍禁忌和煎煮方法,避
免不良反应。
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 性食物,宜清淡易消化,
多食用温性食物。
患者情况
治疗效果
患者李某,男性,45岁,因左侧面部 肌肉瘫痪就诊。经检查诊断为面神经 炎。
治疗结束后,患者左侧面部肌肉瘫痪 明显改善,面部表情逐渐恢复正常。
治疗方案
采用针灸治疗,取穴太阳、阳白、四 白、颧髎、下关、颊车、地仓等,每 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

面神经炎ppt参考课件

面神经炎ppt参考课件
因此,女性在行经及排卵期特别要注意不要过于疲劳及耳部受凉。
7
概述
内耳门
面神经管示意图 facial nerve tunnel
面神经管 面神经
❖ 面神经炎又叫 特发性面神经 麻痹或Bell麻 痹(Bell palsy)
茎乳孔
指茎乳孔以上 面神经管内面 神经的急性非
化脓性炎症。
颅神经疾病中面神经病变所致的面神经麻痹症状最常见;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一侧或双侧面部表情肌瘫 痪;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之周围性面瘫
19
诊断
患侧上视额纹变浅或消失(额肌无力) 患侧闭眼无力或不能(眼轮匝肌无力)
患侧皱眉不能(蹙眉肌无力)
露齿口角向健侧歪斜(颊肌无力)
20
与其它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瘫鉴别
❖ 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组急性或亚急性 发病的双侧对称性、四肢驰缓性瘫痪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神经根、外周神经 损害为主。
26
预后
❖ 临床及电生理资料证实,70-80%病例 完全恢复,10-20%病例部分恢复,遗 留有面肌痉挛或病理性联合运动,其余 10%病例,其功能只有极少恢复,或完 全无恢复。
❖ 后颅窝病变。 ❖ 茎乳孔以外的病变 ❖ 糖尿病神经病,常伴其他脑神经麻痹,
以动眼、外展,面神经麻痹居多
病史,症状和体征,脑脊液检查,颅脑CT和MRI有鉴别意义
21
并发症
❖面肌痉挛:颅内或颅底的血管原因或非血管性的 占位病变对面神经的压迫而引发。
❖联合运动:面神经的轴束炎症损伤变性后,
原支配眼轮匝肌的神经分支(颧支)的部分再生 轴束,有部分轴束在再生的行进过程中发生错误, 误入了颧肌、笑肌等的支配神经,并与患侧的颧 肌、笑肌等发生连接。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课件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课件
4、气虚血瘀证:宜食益气活血的食品,如桃仁等。忌食辛香行窜、滋腻补 血的食品。
11
(三)情志调理 1、面瘫患者易致紧张或悲观情绪。关心尊重患者,疏导其紧张情绪,鼓励家属多陪伴患
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帮助患者正视疾病。
2、指导患者倾听舒心的音乐或喜悦的相声,抒发情感,排解悲观情绪,达到调理气血阴 阳的作用。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
1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 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 (二)、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 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 (三)、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 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 痰涎,舌胖大,苔白腻。 (四)、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 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
技术职称
护士长签字: 15
滑、消炎、营养眼睛的作用,又可以预防眼睛感染。
• 六、护理效果评价
13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 是□ 否□
证候诊断:风寒袭络证□ 风热袭络证□ 风痰阻络证□ 气虚血瘀证□ 其他:
6、鼓腮训练: 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复。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 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患者能够进行鼓腮运动,说明口轮匝肌及颊肌的运动功能可恢复正常12, 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滞症状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挛缩。
• 五、护理难点 • 眼睑闭合不全导致暴露性结膜炎 • 解决思路: • 1.保护眼睛:闭眼、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用眼。 • 2.外出时戴墨镜,睡觉时可眼罩或盖纱布块等保护措施。 • 3.遵医嘱给患者患侧眼睛滴眼药水或涂药膏,既可以起到润

2024年度-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2024年度-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30
THANKS
感谢观看
31
神经导致炎症。
自身免疫反应
机体免疫系统异常,产生针对面神 经的自身抗体,引发炎症反应。
血管病变
面部血管狭窄、闭塞或血管炎等病 变,导致面神经缺血、缺氧而受损 。
12
病理改变过程
神经水肿
早期面神经受炎症刺激,出现水 肿、增粗,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
碍。
脱髓鞘改变
炎症进一步发展,神经纤维出现 脱髓鞘改变,影响神经信号的传
营养神经药物
如维生素B1、B6、B12等,可促进神经生长和修复,改善神经功 能。
21
非药物治疗手段展示
01
物理治疗
如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和
神经功能恢复。
02 03
中医治疗
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等治疗方法。针灸可调和气血、通经活络;推拿 可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中药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 治,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17
鉴别诊断思路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之周围性面瘫(小脑桥脑角病变、脑 干病变、手术损伤、腮腺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 发病与季节无关,通常急性起病,一侧面部突然发生瘫 痪,可伴耳后疼痛。
患侧额纹消失,睑裂变大,闭目不全,鼻唇沟变浅变平 ,病侧口角低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漏气。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绝大多数为一侧性,双侧者甚少。
分型
根据面神经受损部位和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面神经炎。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1-2周)、恢复期(2-3 个月)和后遗症期(3个月以上)。
5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可作 出诊断。面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检查有助于了解面神经受损程 度和判断预后。

面神经炎面瘫的针灸康复治疗思路PPT课件

面神经炎面瘫的针灸康复治疗思路PPT课件
用小号火罐行面部闪罐。 2年后面瘫仍不能恢复者
地仓透刺颊车或透牵正; (7)电测听,镫骨肌反射及中期声反射。
注意针刺手法、针灸方法选择。 关键技术--透刺方向: 少数或有耳鸣、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
迎香透刺上迎香或四白; 伴迎风流泪,舌前2/3味觉障碍
(2)患侧舌前2/3味觉丧失; 初期宜轻刺浅刺,手法不宜过重过强,可配合温针、悬灸、梅花针叩刺,慎用电针。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 电针疗法:
颊车与地仓、阳白与四白各为一组,各接电 极一头,以断续波刺激10~20min,通电15分 钟,通电量以面部肌肉轻微跳动为度。电针 宜于后期使用,急性期多不宜使用。适用于 恢复期及发病时间较长者。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4、此外,给予维生素B1 100mg肌注,每日1次; 面2年部后避面免瘫吹仍风不受能寒恢,复用者温水漱口、洗脸,必要时可带口罩、眼罩防护。
▪ 无特殊禁忌症。 面阳神白经 四核透上:瘫一表穴现四为透对,侧分睑别裂针以向下上的星颜、面头表维情、肌攒瘫竹痪、,丝如竹鼻空唇;沟平坦、口角上提障碍、鼓腮无力等,而额纹仍存在,并常伴有与面瘫
同可侧按肢 永体久的性瘫面痪神,经而麻无痹味处觉理和。唾液分泌障碍。 面后神期经 可核使上轻瘫微表出现血为,对再侧用睑小裂火以罐下吸的拔颜5~面8分表钟情,肌至瘫局痪部,微如紫鼻为唇度沟,平每坦日、或口隔角日上1提次障。碍、鼓腮无力等,而额纹仍存在,并常伴有与面瘫 同轻侧叩肢 患体侧的阳瘫白痪、,攒而竹无、味鱼觉腰和、唾丝液竹分空泌、障四碍白。、地仓、颊车、牵正。 中医针灸治疗该病有提高恢复率和缩短疗程的作用。
诊断要点
面瘫
周围性面瘫
损伤部位:下运动神经元 表现:同侧上下面肌瘫 病因:核或核以下病变
中枢性面瘫

面神经炎ppt课件

面神经炎ppt课件
副作用,但需注意补充适量。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目的
通过物理因子如电刺激、热疗等 ,促进面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电刺激治疗 通过低频脉冲电流刺激面神经,促 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常用的电 刺激方法有经皮电刺激和面神经直 接电刺激。
热疗
如超短波、微波等,可改善局部血 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消散。但 需注意避免烫伤。
康复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患者如何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康复后的生活和工作
患者康复后的情况,是否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面神经的影响。
康复训练
01
02
03
04
面部肌肉训练
对面部肌肉进行适当的按摩和 锻炼,增强面部肌肉的张力和
灵活性。
表情控制训练
通过练习控制面部表情,逐渐 恢复面部肌肉的正常功能。
神经再生训练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神经再生 训练,促进面神经的再生和恢
复。
物理治疗
如电刺激、针灸等物理治疗方 法,对面神经的恢复也有一定

味觉异常
面神经受损影响味觉, 可能出现味觉丧失或味
觉减退。
听觉改变
镫骨肌瘫痪导致声波传 导障碍,出现听觉过敏
,耳后乳突区疼痛。
唾液分泌异常
一侧面部肌肉瘫痪导致 口腔内唾液分泌和排出 障碍,出现流口水等症
状。
02
面神经炎的诊断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和体 征,如口角歪斜、流涎、 讲话漏风等,可初步诊断 为面神经炎。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指征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 式包括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吻合术等。

5面瘫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5面瘫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中医的认识
• 周围性面瘫属祖国医学“口眼歪斜”的范 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学认 为面瘫是因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 邪挟痰乘虚入中面部脉络,致使气血闭阻, 筋脉失养,肌肉迟缓不收,而发生口眼歪 斜。因此,其形成以风、痰、瘀为表,以 虚为本,按照疾病的分期,辨证施治,分 别采用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补虚益气等 基本大法。
印堂、人中、水沟等穴,每个穴位灸5~7min;
• • • • • 1.地仓穴:在面部,瞳孔之下,平行嘴角的位置,大概相当于嘴角外侧 0.5—1厘米。 2.颊车穴:在耳朵下方,简便的取穴方法是,做咀嚼的动作,同时用手去 摸腮帮,那块隆起的肌肉就是颊车。 3.迎香穴:在鼻翼两旁的鼻唇沟中。 4.翳风穴:大约在耳垂后面的凹陷处。 5.合谷:在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虎口”。
• (二)治法
• 贴敷药物:分2组。1、麝香2克,全蝎1.5克,白胡椒1.5 克,白花蛇1克,蜈蚣1条。共研细末。2、川芎、当归各 500克,黄连600克,植物油500克,同置煎枯去渣,炼至 滴水成珠,加黄丹360克,搅匀,收膏,取膏用文火熔化 后,加入天牛粉286克,搅匀,分摊于纸上配,每帖膏重2 克。
行针手法
• 1.提插法;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
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使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 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一般来说,提插幅度大, 频率快,刺激量就大;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 小
• 2.捻转法;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
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
•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且常有 口水自口角淌下。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口轮匝 肌反射、瞬目反射均减弱至消失。肌电图的面神经传 导速度测定,对面神经损伤程度诊断有帮助。 • 周围性面瘫根据病变部位及临床特点分四种类型: • 1、单纯性面神经炎占60~75%,病变在茎乳孔以 下部位。临床表现:前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 平坦,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 2、病变在茎乳孔内,损及鼓索神经及镫骨肌支,临 床表现:面肌麻痹,舌前2/3味觉丧失,涎腺分泌功能 障碍,听觉过敏。 • 3、病变在膝状神经节处,损及岩浅大神经,临床表 现:泪腺分泌减少,耳甲与乳突区痛,亦可出现耳廓、 外耳道疱疹。称为Hunt征,占面瘫的12%, • 4、面神经核损伤:表现为周围性面瘫,脑干CT有 病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肉纵缓 不收
经筋失于 濡养
络脉空虚
面神经炎的诊断要点
• 病前受凉吹风史,少数患者病前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 不适等前驱症状。
•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一侧或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患侧 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宽,闭合不全,口角 歪向健侧,伴迎风流泪,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或有耳 鸣、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
• 已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之周围性面瘫(小脑桥脑角、脑干 病变、手术损伤、腮腺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面神经炎的诊断要点
面瘫
周围性面瘫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表现同侧上下面肌瘫 常见核或核以下病变
中枢性面瘫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病灶对侧下部面肌瘫 常见于脑血管病
面神经炎的诊断要点
周围性
核性瘫
Bell征
核下性
Hunt 综合症
面肌痉挛 倒错现象 联带运动
面神经炎的辨证用药
辨证分型
风痰 阻络
瘀阻 面络
风寒型
风热型
正虚型
面神经炎的辨证用药
风寒型
口角歪斜 眼闭不全 额纹消失 舌淡苔薄 白,脉浮 紧。
风热型
口眼歪斜 眼闭不全 额纹消失 舌红苔黄 脉浮数。
正虚型
口眼歪斜 眼闭不全 额纹消失 疲倦乏力 舌淡红苔 薄白,脉 虚无力。
面神经炎中医治疗优秀课件
1
面神经的生理特点
2
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
3
面神经炎的诊断要点
4
面神经炎的辨证用药
5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6
面神经炎的辨证调护
面神经的生理特点
面神经
发脑桥下部 背盖腹外侧
桥脑下缘听 神经处出脑
共同进入 内耳孔
沿面神经 管下行
经茎乳 孔出颅
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
•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 经非特异性炎症,以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 瘫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疾病。
• 恢复期可取透穴刺法,手法柔 和,可加灸法、穴注、梅花针 等方法。
• 后期可酌情使用电针、刺络拔 罐、穴位注射等。
• 愈前期可患侧健侧同刺。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适用于恢复期 及病程较长者。
电针
适用于风寒型及 气血不足型。
温针
适用于恢 复期期。
穴注
其它治疗
适用于风寒型 和气血不足型
拔罐
适用于早期 或恢复期。
敷贴
皮肤针
适用于各 型各期
面神经炎的辨证调护
• 面部避免吹风受寒,用温水漱口、洗脸, 必要时可带口罩、眼罩防护。
• 因睑闭合不全,灰尘易侵入,每日点眼 药水2~3次,夜间可涂眼药膏,防止暴 露性角膜炎。
• 调节情志,少言笑。 • 饮食忌生冷、辛辣、腥发之品。 • 加强面肌表情肌锻炼。
属于中医歪嘴风、口眼歪斜、 面瘫、口僻等病证范畴。中医, 特别是针灸治疗该病有提高恢 复率和缩短疗程的作用。
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
• 急性期 • 静止期 • 恢复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病7天内 发病后7-15天 发病后15天以后
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
风热之邪
气血痹阻
风寒之邪
面神经炎
发病急速 多为单侧 青壮年多见 冬春或秋冬较多
小续命汤± 桑菊牵正散± 补阳还五汤±
面神经炎的辨证用药
风痰 阻络
口眼歪斜 眼闭不全 额纹消失 口角洗涎 苔白腻脉滑。
口眼歪斜 眼闭不全 额纹消失 面肤不仁 日久不愈 舌紫暗, 脉涩。
瘀阻 面络
牵正散加减
通窍活血汤加减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 治法: 祛风通络、疏调经筋
• 穴位:以面颊局部和 足阳明、少阳经腧穴 为主。 阳白透鱼腰、攒竹、 丝竹空,颊车透地仓 太阳,下关、迎香、 人中、翳风、合谷、 曲池、外关等。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随证加减: • 风寒证加风池、外关; • 风热证加风池、曲池; • 抬眉困难加攒竹; • 鼻唇沟变浅加迎香; • 人中沟歪斜加水沟; • 颏唇沟歪斜加承浆。 • 体虚者加足三里、三阴交。
体针疗法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 针刺操作要点:
• 初期宜轻刺浅刺,手法不宜过 重过强,可配合温针、悬灸、 梅花针叩刺,慎用电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