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考研模拟试题一.

太原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考研模拟试题一.
太原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考研模拟试题一.

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正误

1、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均只是温度的函数,而与压力或体积无关。

2、对于气体、液体和固体,均有R C C m v m p =?,,。

3,求。已知始态氧气的摩尔熵值为205.04J·mol G H U S ????和,,-1·K -1。

四、已知25℃时,C 6H 6(l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为-3267.5k J·mol -1,CO 2(g及H 2O(l 的标准摩尔生

成焓分别为-393.51kJ.mol -1及-285.83kJ·mol -1。试求C 6H 6(l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五、1、试证: (1p T p T V U V T ???=??((

(2T p T p

V p T V T p U (((??????=?? 2、求气体T T p U V U nRT nb V p ((

(????=?和的的值,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1,

和v 为

v 的

十一、试写出以AgNO 3为稳定剂的AgI 溶胶的胶团结构。

十二、物理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基础学科,谈谈你在学习或工作中的切身体会。

太原理工大学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资料

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目的性、有序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动态性 3.系统学原理: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分解综合原理、创造思维原理、验证性原理、反馈原理 4.系统工程是对系统进行合理规划、研究、设计和运行管理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技巧等的总称,它是以实现系统最优化为目的的一门基础科学,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5.三维结构图:①时间维。对一个具体工程,从规划起一直到更新为止,全部程序可分为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转和更新七个阶段。②逻辑维。对一个大型项目可分为明确目的、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组合系统分析、最优化、作出决定和制定方案七个步骤。③知识维。系统工程需使用各种专业知识,霍尔把这些知识分成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把这些专业知识成为知识维。 6.安全与危险:①安全,是指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它是一种使伤害或损害的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的状态。安全程度用安全性指标来衡量。②危险,是指存在引起人身伤亡、设备破坏或降低完成预定功能能力的状态。③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 7.安全标准:①安全是一个相对的主观的概念。评定状态是否安全需要一个界限、目标或标准,通过与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程度进行比较,判定是否达到人们所期盼的安全程度。我们把这个标准称为安全标准。②受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危险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安全标准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各方面可以接受的危险度③确定安全标准的方法有统计法和风险与收益比较法。 8.安全系统工程是指在系统思想指导下,运用先进的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安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建立综合集成的安全防控系统并使之持续有效运行。 9.安全系统工程的任务:(1)危险源辨识(2)分析、预测危险源由触发因素作用而引发事故的类型及后果(3)设计和选用安全措施方案,进行安全决策(4)安全措施和对策的实施(5)对措施效果做出总体评价(6)不断改进,以求最佳措施效果,使系统达到最佳安全状态。10.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任何一个生产系统地都包括三个部分,即从事生产活动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生产必需的机器设备、厂房等物质条件,以及生产活动所处的环境。这三个部分构成一个“人—机—环境”系统,每一部分就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称为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 11.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①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分析有五个基本要素和程序:安全目标、可选用方案、系统模式、评价标准、方案选优②系统安全评价: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依据。系统安全评价往往要以系统安全分析为基础,通过分析,了解和掌握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但不一定要对所有危险因素采取措施。而是通过评价掌握系统的事故风险大小,以此与预定的系统安全指标相比较,如果超出指标,则应对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使其降至该标准以下。③安全决策与控制:任何一项系统安全分析技术或系统安全评价技术,如果没有一种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出现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技术的同时,也出现了系统安全决策。 12.安全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首先可进行初步的综合性分析,再进行详细的分析。(2)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3)如果对新建、改建的设计或限定目标进行分析,可选用静态的分析方法(包括初步分析和详细分析)。如果对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则可选用动态的分析方法,如程序分析和逻辑分析等。(4)如果需要对系统进行反复调整,使之达到较高的安全性水平,可以使用替换分析和逻辑分析等。(5)各种分析方法可以互为补充,使用一种方法也许不能完全分析出系统的危险性,但用其他方法可以弥补其不足的部分。(6)进行分析时并不需要使用所有的方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特定的环境和资金条件,使分析能够得出正确的评价。 13.安全检查表的特点:①系统化、科学化,为事故树的绘制和分析,做好准备②容易得出正确的评估结果③充分认识各种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的危险程度(或重要程度)④按照原因事件的重要/顺序排列,有问有答,通俗易懂⑤易于分清责任。还可以提出对改进措施的要求,并进行检验⑥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安全预测和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⑦只能作定性的评价,不能给出定量评价结果 ⑧只能对已经存在的对象评价 14.预先危险性分析,又称预先危险分析。是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或技术改造后,即制定操作规程和使用新工艺等情况之后,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以及有关措施等,做一概略分析。是一种定性分析系统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的方法。 15.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目的:①防止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对人体有害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生产废弃物②防止使用危险性工艺、装置、工具和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③如果必须使用上述技术路线时,应从工艺上或设备上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这些危险因素不致发展成事故。 16.预先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步骤:确定系统、调查收集资料、系统功能分解、分析识别危险源、确定危险等级、制订措施、措施实施 17.危险性等级的划分:①1级安全的,不会导致伤害或疾病,系统无损失,可以忽略②2级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的损坏,但应予排除或控制③3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④4级破坏性的,破坏性的,会造成死亡或系统报废,必须设法消除 18.危险性控制:①直接措施:(1)限制能量或采用安全能源代替危险能源。如限速装置、低电压设备、安全设备,限制生产能量等(2)防止能量外泄,如自动温度调节器、保险丝、气体检测器、地面装卸作业、锐利工具等(3)防止能量散逸,如放射性物质的铅储器、绝缘材料、安全带等。②间接措施:(1)在能量的放出路线上和放出的时间上采取措施,如排尘装置、安全禁止标志、防护性接地、安全连锁装置等(2)能量放出缓冲装置,如爆炸板、安全阀、保险带、冲击吸收装置等(3)在能量源上采取防护措施,如防护罩、喷水灭火装置、禁入栅栏、防火墙等 (4)在能量和人与物之间设立防护措施,如玻璃视镜、 过滤器、防噪声装置等(5)对人体采取防护措施,如防 尘眼镜、安全靴、头盔、手套、呼吸器、防护用具等(6) 提高耐受能力,选用适应性强的人和耐久性材料(7)降 低损害程度的措施,如紧急冲浴设备、配置低放射线、救 援活动和急救治疗等。 19.故障是指系统或元素在运行过程中,在规定是时间和 条件内不能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因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 的状态 20.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的步骤:①调查情况收集资料② 危险源初步辨识③故障类型、影响、组成因素分析④故障 危险程度、发生概率、分析⑤检测方法与预防措施⑥按故 障危险程度与概率大小,分先后次序,轻重缓急地逐项采 取预防措施 21.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分析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 系统中工艺过程的状态参数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再继 续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以采取的对策。 22.鱼刺图法的步骤可以概括为:针对结果,分析原因; 先主后次,层层深入 23.事件树分析法从事件的起始状态出发,用逻辑推理的 方法,设想事故发展过程;进而根据这一过程了解事故发 生的原因和条件。其实质是利用逻辑思维的规律和形式, 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事故形成的过程。 24.事故树分析:又称故障树分析,是从结果到原因找出 与灾害事故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的 作图分析法。 25.事故树分析的基本程序:(1)熟悉系统(2)调查事故 (3)确定顶上事件(4)确定目标(5)调查原因事件(6) 绘制事故树(7)定性分析(8)计算顶上事件发生概率(9) 分析比较(10)定量分析(11)制定安全对策 26.最小割集是指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 本事件的集合 27.最小径集是指凡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 基本事件的集合 28.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1)最 小割集表示系统的危险性。求出最小割集可以掌握事故发 生的各种可能,为事故调查和事故预防提供方便(2)最 小径集表示系统的安全性。求出最小径集我们可以知道, 要使事故不发生,有几种可能方案(3)最小割集能直观 地、概略地告诉人们,哪种事故模式最危险,哪种稍次, 哪种可以忽略(4)利用最小径集可以经济地、有效地选 择采用预防事故的方案(5)利用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可 以直接排出结构重要度顺序(6)利用最小割集和最小径 集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定量分析。 29.用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①频率: 当最小割集的基本事件个数不等时,基本事件少的割集中 的基本事件比基本事件多的割集中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 度大②频数:当最小割集的基本事件个数相等时,重复在 各最小割集中出现的基本事件比只在一个最小割集中出 现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大,重复次数多的比重复次数少 的结构重要度大③看频率又看频数:在基本事件少的最小 割集中出现次数少的事件比基本事件多的最小割集中出 现次数多的相比较一般前者大于后者 30.三中重要度系数中,结构重要度系数从事故树结构上 反映进本事件的重要程度;概率重要度系数反映基本事件 概率的增减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影响的敏感度;临界重要 度系数从敏感度和自身发生概率大小双重角度反映基本 事件的重要程度。其中,结构重要度系数反映了某一基本 事件在事故树结构中所占的地位,而临界重要度系数从结 构和概率上反映了改善某一基本事件的难易程度,概率重 要度系数则起着一种过渡作用,是计算两种重要度系数的 基础 31.安全评价原理:相关性原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 量变到质变原理。①相关性原理: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 要恰当地分析和处理系统内外因素、各层次之间的联系 (相关性),以达到强化整体效应的目的。一个系统,其 属性、特征与事故和职业危害存在着因果的相关性,这是 系统因果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②类推原理:类比推理是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 从一个已知对象还具有某个属性来推出另一个对象具有 此种属性的一种推理。③惯性原理: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 程中,从其过去到现在以及延伸至将来,都具有一定的延 续性,这种延续性称为惯性。④量变到质变原理:任何一 个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32.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格雷厄姆和金 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①发生事故或危 险事件的可能性;②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③事故 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用式(4-2)来表示,则为: D=L·E·C 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事故或危险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33.安全决策是通过对系统过去、现在发生的事故进行分 析的基础上,运用预测技术的手段,对系统未来事故变化 规律作出合理判断的过程。 34.系统安全预测就要预测造成事故后果的许多前级事 件,包括起因事件、过程事件和情况变化;随着生产的发 展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预测会产生什么样的新危 险、新的不安全因素;随着科学的发展,预测未来的安全 生产面貌及应采取的安全对策。 35.系统安全预测同其他预测方法一样,遵循如下的基本 原理:(1)系统原则(2)类推和概率推断原则(3)惯性 原理 36.安全决策过程:(1)确定目标:从大安全观出发,安 全决策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就是保证人们的生产安全、生活 安全和生存安全。应进一步界定、分解和量化。生产安全 是一个总目标,它可以分解为预防事故发生,消除职业病 和改善劳动条件(2)确定决策方案:拟出几个可供选择的 方案。将达不到目标基本要求的方案舍弃掉,然后对各个 方案进行排序。排在第一位的方案也称为备选决策提案。 备选决策提案做进一步的慎重研究。(3)潜在问题或后果 分析:“假如采用这个方案,将要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假 如采用这个方案,可能导致哪些不良后果和错误?”① 人身安全方面②人的精神和思想方面③人的行为方面(4) 实施与反馈:实施过程中制定实施规划、落实实施机构、 人员职责,并及时检查与反馈实施情况,使决策方案在实 施过程中趋于完善并达到预期效果。 37.决策树是风险决策的基本方法之一。决策树分析方法 又称概率分析决策方法。决策树法是一种演绎性方法,即 是一种有序的概率图解法。 38.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的成败关键:(1)对分析研究 所依据的制造过程图表及有关数据把握的正确性(2)小 组成员的专业技术和洞察能力(3)小组成员运用此方法 帮助其想象动作偏离、原因和后果的透视能力(4)小组 成员具备事故严重性分析能力,尤其是对已指出的危害, 在评估其严重性之时能对危害可能引起的严重性大小,具 有衡量其轻重之能力。 39.安全系统工程的静态构架,由抽象到具体,分别由4 个层次所构成:安全哲学,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工 程 40.安全系统工程主要手段:首先,在系统的研发阶段, 安全系统工程要求设置安全工程系统管理计划。从理论上 说,在产品最初的构想阶段,安全因素就应该被充分的考 虑到。其次,安全系统通过以下几个手段来保证系统安全: 安全设计、安全预警、安全生产、安全训练 41.事故树分析法的特点:(1)结果:系统可能发生的事 故放在图的最上面,称为顶上事件。(2)原因:可能是其 他一些原因的结果,称为中间原因事件,应继续往下分析。 直到找出不能进一步往下分析的原因为止,这些原因称为 基本原因事件。(3)优点:是采用演绎方法分析事故的因 果关系。 42.事件分为事故事件和成功事件

[考研类试卷]考研物理化学(热力学第一定律)模拟试卷1.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物理化学(热力学第一定律)模拟试卷1 一、填空题 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1 1 mol理想气体从p1,V1,T1分别经(1)绝热可逆膨胀到p2,V2,T2和经(2)绝热等外压膨胀至p'2,V'2,T'2,若p2=p'2,则T2______T'2;V2______V'2。(填 “>”“<”“=”) 2 若要通过节流膨胀达到制冷的目的,则必要条件是μ______0。(填“>”“<”“=”) 3 298 K下,体积为2 dm3的刚性绝热容器中装有1 mol的O2(g)和2 mol的H2(g);二者发生饭应生成液态税,则该过程的△U=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4 关于热和功,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中状态变化的过程,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问的界面上 (B)只有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 (D)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如果内能不变,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 5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6 dU=C V dT及dU m=C V,m 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 ) (A)等容过程 (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 (C)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 (D)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 7 盖斯定律包含了两个重要问题,即( ) (A)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B)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热的基本性质 (C)热力学第三定律及热的基本性质 (D)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状态函数的基本特征 8 在下列涉及盖斯定律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对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发生的各个化学反应过程和相变过程,可使用盖斯定律 (B)对在等温等容且不做功的条件下,发生的各个化学反应过程,可使用盖斯定律 (C)同一物质在盖斯定律涉及的几个反应中都出现时,只要无溶解等现象,相态不同也可加减 (D)利用盖斯定律求某个反应的热效应时可引入一些别的反应,设想一些中间步骤,无论实际反应是否按这些中间步骤进行都可以

(完整版)浙江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一、恒温槽的性能测试 1.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和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 答: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继电器的灵敏度;2)加热套功率;3)使用介质的比热;4)控制温度与室温温差;5)搅拌是否均匀等。 要提高灵敏度:1)继电器动作灵敏;2)加热套功率在保证足够提供因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的前提下,功率适当较小;3)使用比热较大的介质,如水;4)控制温度与室温要有一定温差;5)搅拌均匀等。 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讨论,应该如何选择加热器的功率大小? 答:从能量守恒角度考虑,控制加热器功率使得加热器提供的能量恰好和恒温槽因为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相当时,恒温槽的温度即恒定不变。但因偶然因素,如室内风速、风向变动等,导致恒温槽热损失并不能恒定。因此应该控制加热器功率接近并略大于恒温槽热损失速率。 3.你认为可以用那些测温元件测量恒温槽温度波动? 答:1)通过读取温度值,确定温度波动,如采用高精度水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2)采用温差测量仪表测量温度波动值,如贝克曼温度计等;3)热敏元件,如铂、半导体等,配以适当的电子仪表,将温度波动转变为电信号测量温度波动,如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等。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 答:恒温槽中加装制冷装置,即可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低于室温。 5.恒温槽能够控制的温度范围? 答:普通恒温槽(只有加热功能)的控制温度应高于室温、低于介质的沸点,并留有一定的差值;具有制冷功能的恒温槽控制温度可以低于室温,但不能低于使用介质的凝固点。 其它相关问题: 1.在恒温槽中使用过大的加热电压会使得波动曲线:( B ) A.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大; B.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大; C.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小; D.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小。

太原理工大学WEB系统和技术试题(卷)2016年0425

6、JavaWeb 中()类的()方法用于创建对话。 A. HttpServletRequest、getSession B. HttpServletResponse、newSession C. HtttpSession、newInstance D. HttpSession、getSession 7、给定一个Servlet 的doGet方法中的代码片段,如下: request.setAttribute(“name”,”zhang”); response.sendRedirect(“http://localhost:8080/servlet/MyServlt”); 那么在Servlet 中可以使用()方法把属性name的值取出来。 A. String str=request.getAttribute(“name”); B. String str=(String)request.getAttribute(“name”); C. Object str=request.getAttribute(“name”); D. 无法取出来 8、下边哪个不是JSP的内置对象?() A. session B. request C. cookie D. out 9、关于get和post两种请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orm表单默认请求是get请求。 B. get请求处理的数据量大小不受到限制。 C. post请求地址栏里是能看到数据的,所以传送用户信息尽量避免使用。 D. post请求可以由doGet方法处理。 10、下面哪一个是正确使用JavaBean的方式?() A. 第 2 页共15 页

物理化学模拟题及答案

模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封闭系统 2. 内能 3. 标准摩尔生成焓 4. 电解池 5. 表面张力 6. 零级反应 7. 催化剂 8. 乳状液 9. 熵判据 10. 拉乌尔定律 二. 选择题(在A,B,C,D中选择最正确的答案,10分) 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2.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热不能自动从低温流向高温 (B)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作功而无其它变化 (C)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成的 (D)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 3.关于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方程仅适用于液-气平衡 (B)该方程既适用于液-气平衡又适用于固-气平衡 (C)该方程假定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液体或固体的体积 (D)该方程假定与固相或液相平衡的气体为理想气体 4.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A)固定 (B) 随温度而变 (C) 随压力而变 (D) 无法判断 5. 采用对消法(或称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这种标准

电池所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是 (A) 电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很大,可逆性大 (B) 高度可逆,电动势温度系数小,稳定 (C) 电池可逆,电势具有热力学意义 (D) 电动势精确已知,与测量温度无关 6. 法拉弟于1834年根据大量实验事实总结出了著名的法拉弟电解定律。它说明的问题是 (A)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电势之间的关系 (B)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超电势之间的关系 (C) 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与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D) 电解时电极上析出物质的量与电极面积的关系 7. 对于理想的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表面物理量是 (A) 表面能 (B)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C) 表面张力 (D) 附加压力 8. 表面活性剂是 (A) 能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B) 能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C)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D)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9. 用物理方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优点在于 (A) 不要控制反应温度 (B) 不要准确记录时间 (C) 不需要很多玻璃仪器和药品

太原理工大学网上书店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 课题名称网上书店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软件1319班 学号2013005655 姓名张卫东 指导教师xxx xxx 20xx年x 月x日

一、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1.设计内容: 见附录 2.设计要求: 1).设计正确,方案合理。 2).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3).建模语言精炼,结构清晰。 4).设计报告4000字以上,含建模语言说明,用户使用说明,UML 建模图。 5).上机演示。 二、进度安排 第十六周星期四下午:课题讲解,查阅资料、系统分析 星期五上午: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第十七周星期一:建模,上机调试、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星期二下午:答辩 附: 课程设计报告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评分、附件(A4大小的图纸及程序清单)。正文的格式: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为22。 正文总字数要求在4000字以上。

附录: 设计课题: 一、问题描述: 对网络购物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对购物流程进行分析,对购物中关键环节进行设计,实现对商品的录入、显示、修改、排序、保存、销售、售后服务以及客户管理等操作。 二、功能要求: 1、用UML完成一个小型团购系统的分析、设计。 2、写出系统需求报告,说明系统的功能。 3、通过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建立系统模型。 4、画出完整的用例图、类图、对象图、包图;及时序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及组件图和配置图) 三、建模提示: 1、使用楚凡科技的Trufun plato x建模。 2、使用 Ration Rose 或StarUML建模。 四、其它 对该系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实现上述基本功能后,完善系统的其它功能,特别是售后以及客户关系管理。

湖南大学832物理化学(工)考研模拟试题一

湖南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 科目代码:832科目名称:物理化学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案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选择题(25*1) 1、一定量的液态环己烷在其正常沸点时变为同温同压下的蒸气,则:() (A)ΔU=ΔH,ΔA=ΔG,ΔS>0 (B)ΔU<ΔH,ΔA<ΔG,ΔS>0 (C)ΔU>ΔH,ΔA>ΔG,ΔS<0 (D)ΔU<ΔH,ΔA<ΔG,ΔS<0 2、某溶液由2mol A和1.5mol B混合而成,其体积为420cm3,此溶液中组分A的偏摩尔体积为30cm3?mol-1,则组分B的偏摩尔体积:() (A)200cm3?mol-1(B)300cm3?mol-1 (C)240cm3?mol-1(D)280cm3?mol-1 3.合成了一个新化合物B(s)的质量为1.5g,溶于1.0kg纯水中形成非电解质溶液,测得出现冰的温度比纯水凝固点下降了0.015K,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 k f =1.86K?mol-1?kg,则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M B () (A)100g?mol-1(B)150g?mol-1(C)186g?mol-1(D)200g?mol-1 以冲入容器内的气体为系统,环境对它做功,系统热力学能升高 4.ΔH=Q p ,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A)理想气体从106Pa反抗外压105Pa膨胀 (B)0℃,105Pa下冰融化成水 (C)电解CuSO 4 水溶液 (D)气体从(298K,105Pa)可逆变化到(373K,104Pa) 5.一定量的液态环己烷在其正常沸点时变为同温同压下的蒸气,则:() (A)ΔU=ΔH,ΔA=ΔG,ΔS>0

浙江大学远程物理化学离线作业答案(2016)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物理化学》课程作业(必做)(2016)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填空题 1. 系统的性质分为广度性质和_____强度性质________。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Δq=u+W。 3. ΔU=Q v的适用条件是封闭系统中等容非体积功为零。 4. O2(g)的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环境? 答:将一部分物质从其他部分中划分出来,作为研究对象,这一部分物质就称为系统;系统之外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部分称为环境。 2. 什么是等压过程?什么是可逆过程? 答: 等压过程是在环境压力恒定下,系统始,终态压力相同且等于环境压力的过程。某系统经过一过程由状态1变为状态2之后,如果能使系统和环境都完全复原,则该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3.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答: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多咱不同的形式,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的总量在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4. 什么是标准摩尔生成焓?什么是标准摩尔燃烧焓? 答: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多咱不同的形式,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的总量在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三、计算题 1. 1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在298K时,在恒定外压为终态压力下从15.00 dm3等温膨胀到40.00 dm3,求该过程的Q、W、ΔU和ΔH。 ΔU=ΔH=0 答:P=nRT/V=(1*8.31*298)/(40/1000)=61.94KPa

W=-61.94*(40-15)=-1548.5J Q=-W=1548.5J 2. 1 mol 水在100℃、101.3kPa 下蒸发为水蒸气,吸热40.7kJ ,求该过程的Q 、W 、△U 和△H 。 答:Q =40.7Kj W=-3.10kJ △U=37.6Kj △H=40.7kJ 3. 已知298.2K 时,NaCl(s)、H 2SO 4(l)、Na 2SO 4 (s)和HCl(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411、 -811.3、-1383和-92.3 kJ·mol -1,求下列反应的θm r H ?和θm r U ? 2NaCl(s) + H 2SO 4(l) = Na 2SO 4(s) + 2HCl(g) 答:2NaCl(s)+H2SO4(1)=Na2SO4(s)+2HCl(g) △rHme=(∑H)产物-(∑H)反应物 =(-1383-92.3*2)-(-411*2-811.3) =65.7KJ/mol 4. 已知298.2K 时,C (石墨)、H 2(g )和C 2H 6(g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分别为-393.5 kJ·mol -1、 -285.8 kJ·mol -1和-1559.8 kJ·mol -1。计算下列反应的θm r H ?和θm r U ?: 2C (石墨) + 3H 2(g )→ C 2H 6(g ) 答:θm r H ? =-84.6kJ/mol θm r U ? =-79.6kJ/mol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填空题 1. 理想气体的卡诺循环由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等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所组成。 2. 工作在高温热源373K 与低温热源298K 之间的卡诺热机的效率为 0.2 。 3. 1mol 100℃,100kPa 液态水的吉布斯能大于1mol 100℃,100kPa 气态水的吉布斯能(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4. 吉布斯能判据的适用条件是封闭系统等温等压和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 二、简答题

太原理工大学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系统分析与设计 实验项目:《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 实验地点:行逸楼B114 专业班级:软件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孟东霞 2015年11月4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完成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中的主要步骤,并熟悉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关应用软件,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规范,为后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要求 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完成,自选题目,班内题目不重复,使用UML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以纸质版(A4)在课程结束后二周上内提交(12周)。 三、实验主要设备: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 四、实验内容 1 选题及项目背景 美食评价系统 背景: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评论越来越随意,希望可以规范化的进行。 2 定义 美食评价系统为用户提供美食指导和参考。任何人都可注册为会员,个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收藏的餐厅以及口味爱好。会员可以收藏餐馆,浏览餐馆信息以及其他会员的评价。餐厅必须向管理人员提出注册并审核通过后才能显示。管理人员需到工商局和餐厅具体审查后才能通过。会员可以提供来自餐馆提供的小票在次日来对用餐进行评价,一张小票仅可提供一次评价。餐馆则提供当日用餐小票记录给管理人员,用以核对用户提供的小票是否正确,然后系统则会审核评价有无不良信息,审核通过发布在餐厅信息上,并根据会员评价次数对给会员评星(1-5)。个人信息和餐馆信息可被所有人访问,管理员信息只能管理员访问。 3 参考资料 1.GB8567-88 《计算机软件产品文件编制规范》 2.GB/T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3.GB 1526—89 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4.GB8566-88 《软件开发规范》

2017年物理化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某气体状态方程为p=f(V)T,f(V)仅为体积的函数,恒温下该气体的熵随体积V的增加而()。 A.增加 B.下降 C.不变 D.难以确定 【答案】A ???? 【解析】由麦克斯韦关系式知(S/V)T=(p/T)v=f(V)=p/T>0。 2.已知下列两反应所对应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则两个的关系为()。 【答案】B 【解析】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与反应方程的系数无关。 3.一个纯物质的膨胀系数α=(T为绝对温度),则该物质的摩尔恒压热容C p将()。 A.与体积V无关

C .与温度T 无关 D .与V 、P 、T 均有关 【答案】B 【解析】根据 即在等压条件下V 对T 的二阶导数, 所以与P 无关。4.反应CO (g )+H 2O (g )CO 2(g )+H 2(g )在973K 时压力平衡常数K p =0.71,若此时各物质分压为P CO =100kPa ,=50kPa ,==10kPa ,则 2H O p 2CO p 2H p ( )。 A .反应向右进行 B .反应向左进行 C .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D .反应进行的方向难以确定 【答案】A 【解析】计算此时的压力J p =<K p ,,所以反应向右进行直到J p = K p 使10100.0250100?=?得反应达平衡为止。 5.焦耳-汤姆逊系数μJ -T =()H =-()T /()p ,则对于理想p T/??p H/??T ??H/气体,有μJ -T ( )。 A .>0 B .<0

C .=0 D .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理想气体中H 是温度T 的单值函数,所以-()T =0,由μJ -T =(p H/??)H =-()T /()p ,得μJ -T =0。 p T/??p H/??T ??H/6.-5℃,101.325 kPa 下的过冷水,凝固成同温同压下的冰,则此过程有( )。 A .△G=0 B .△S>0 C .△S 孤立>0 D .△S 孤立<0 【答案】C 【解析】过冷水是亚稳相,-4℃是它的相转变温度,所以该过程为不可逆过程,△G <0,由于转变温度-5℃低于-4℃,所以反应为自发反应,由克劳修斯不等式判据得△S 孤立>0。 7.杠杆规则适用于二组分相图上的区域为( )。 A .液相区 B .共晶混合物区 C .任意两相平衡区 D.仅适用于液-固平衡区 【答案】C

太原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2016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B 实验项目:操作系统实验 实验地点:逸夫楼402、逸夫楼502教室专业班级:软件1415班 学生姓名:朱伟学号:2014005960 指导教师:张俊花 2016年11月28日

实验一几种操作系统的界面 一、目的和要求 (一)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1—2种操作系统的界面,在熟练使用机器的基础上,能了解各种操作命令和系统调用在系统中的大致工作过程。也就是通过操作系统的外部特征,逐步深入到操作系统的内部实质内容中去。 (二)要求 1.能熟练的在1—2种操作系统的环境下工作,学会使用各种命令,熟悉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主动而有效地使用计算机。 2.熟悉系统实用程序的调用方法和各种系统调用模块的功能和作用 二、实验内容 在某种操作系统的环境下建立、修改、运行、打印源程序和结果,最后撤消一个完整的程序。 提示:可按下述步骤进行 1.编写一个完整的源程序,通过编辑命令送入机器,建立源程序文件; 2.编译该源文件,建立相应的目标文件; 3.编译有错时,再用编辑命令修改源文件,消除全部词法和语法错误; 4.连接目标文件,形成可执行文件; 5.执行该文件,得到结果; 6.打印输出源程序和运行结果; 7.撤消本次实验中形成的所有文件。 三、实验步骤及程序流程图 1、按住Windows键+R输入notepad回车调出记事本。 2、编辑一个java程序选择另存为F:。

3、按住Windows键+R输入cmd回车。 4、进入Dos界面输入F:。 5、输入dir查看java文件,使用javac命令进行编辑

四、程序清单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 System.out.print("软件1415班朱伟 2014005960"); } } 五、实验心得 这次实验是在win7操作系统下进行的,通过编译连接一个java小程序熟悉DOS命令的使用。实验中用到的DOS工具: dir:列出当前控制台所在的路径下的所有文件以及文件夹。

最新浙大物化2003及答案浙江大学试题(乙)及答案_(1)教程文件

浙 江 大 学 二00三年攻读硕士学们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_________物理化学(乙)_____编号_______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填空(60分)(有单位的应写出) 1.绘制双参数普遍化压缩因子图的基本依据是( )。 2.焦耳实验(A )、焦耳-汤姆生实验(B )分别得出了什么结论: A ( ),B ( ) 3.1mol 理想气体于恒压下降温1℃,气体与环境交换的功W 为( )。 4.1kg 空气由20℃绝热膨胀降温至-20℃,该过程的Q =( ),W =( ), ΔU =( ),ΔH =( )。设空气为理想气体,-1 -1 ,20.92J mol K V m C =??。 5.在常温常压下,1kg 水中加入NaBr ,水溶液的体积(cm -3)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b 的关系为:3/2 21002.9323.189 2.1970.178V b b b =++-,当b=0.50mol ?kg -1时,在溶液中 H 2O (A )的偏摩尔体积V A =( )。 6.在某一温度下将碘溶解于CCl 4中,当碘的摩尔分数x (I 2)在0.01-0.04范围内时,此溶液符合稀溶液规律。今测得平衡时气相中碘的蒸气压与液相中碘的摩尔分数之间的两组数据如下:2(I )/kPa p 1.638 16.72 x (I 2) 0.03 0.5 则x (I 2)=0.5时,溶液中碘的活度2(I )a =( ),活度系数2(I )γ=( )。 7.已知1000K 时生成水煤气的反应22C()H O()CO()H ()s g g g +=+,在101.325kPa 时,平衡转化率α=0.844, 则111.458kPa 时的平衡转化率为( )。 8.已知20℃时,水-空气的界面张力为3 -1 72.7510N m ,-??当20℃,101.325kPa 下,可逆地增加水的表面积4cm -2时,体系的ΔG 为( )。 9.一定温度下,243Al (SO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b ,其平均活度系数为γ±,则其平均活度α±可表示为( )。 10.20℃时,丁酸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可以表示为:0ln(1),a bc σσ=-+式中0σ为纯水的表面张力,a 和b 均为常数,若3 -1 3 -1 13.110N m ,19.62dm mol ,a b -=??=?则浓度

考研(物理化学)模拟试卷5.doc

考研(物理化学)模拟试卷5 (总分:7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恒容下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其热力学能将( )(分数:2.00) A.降低 B.增加 C.不变 D.无法确定 3.系统发生了一个等温变化,系统与环境之间( )(分数:2.00) A.一定有热交换 B.一定没有热交换 C.不一定有热交换 D.等温过程与热交换无关 4.在等温等压的条件下,有一个A和B组成的均相系统,若A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的改变而增加,则B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将( )(分数:2.00)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5.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后( )(分数:2.00) A.dγ/dc>0,产生正吸附 B.dγ/dc>0,产生负吸附 C.dγ/dc<0,产生正吸附 D.dγ/dc<0,产生负吸附 6.下列物系中属于非胶体的是( )(分数:2.00) A.灭火泡沫 B.空气 C.雾 D.珍珠 7.在一定的温度下,在4个装有相同体积的As 2 S 3溶胶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浓度和体积相同的下列不同电解质,能使As 2 S 3溶胶最快发生聚沉的是( )(分数:2.00) A.KCl B.NaCl C.ZnCl 2 D.AlCl 3 8.将纯的H 2 O(l)放入抽空密闭的石英容器中,将容器不断冷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分数:2.00) A.沸腾现象 B.三相共存现象 C.升华现象 D.临界现象 9.已知反应3O 2 (g)=2O 3 (g)在25℃时△r H mΘ =一280 J.mol -1,则对该反应有利的条件是( )(分数:2.00) A.升温升压 B.升温降压 C.降温升压

最新浙大物理化学在线作业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 1.【第01章】Q=ΔH的适用条件是()。 A 封闭系统中非体积功为零的等压过程 B 封闭系统中非体积功为零的等容过程 C 封闭系统 D 等温过程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2.【第01章】()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零。 A C(石墨) B C(金刚石) C CO2 D CO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3.【第01章】()具有强度性质。 A S B V C G D η(粘度)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4.【第01章】()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A C(石墨) B C(金刚石) C CO2 D CO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5.【第01章】()是状态函数。 A G B △U C W D Q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6.【第01章】()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特征的是。 A 系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由系统的始、终态决定。 B 系统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值也确定。 C 状态函数均有加和性。 D 经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值不变。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7.【第01章】理想气体在绝热、恒定外压下膨胀的()。 A ΔU =0,W<0 B ΔH=0,W>0 C ΔU >0,△H>0 D ΔU <0,ΔH<0 正确答案:D 判断题 8.【第01章】H2和O2在绝热钢瓶中发生反应的△H等于零。()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判断题 9.【第01章】理想气体节流膨胀过程的△U = 0。()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判断题

10.【第01章】标准状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热力学能等于零。()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判断题 11.【第01章】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的△H = 0。()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判断题 12.【第01章】C(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判断题 13.【第01章】H2O(l)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判断题 14.【第01章】由于p和V都是状态函数,则(p+V)也是状态函数。()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判断题 15.【第01章】状态函数改变后,状态一定改变。()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单选题 16.【第02章】1mol 100℃、101.3kPa的液态水向真空膨胀成100℃、101.3kPa的水蒸气,该过程的()。 A Q=0,△H=0 B △U =0,△H=0 C △S=0,△F =0 D W=0,△G=0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7.【第02章】1 mol 90℃、101.3kPa 的过冷水蒸气在等温等压下变为水,该过程的()。 A △G >0,△S >0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大纲 一、内容: 涵盖物理化学(占80%左右)和结构化学(占20%左右)。 二、物理化学大纲 1.气体的PVT关系 基本内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气体的液化;范德华方程与维里方程;临界性质;对应状态原理;压缩因子图。 2.热力学第一定律 基本概念:重要热力学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功;内能;焓;热容;可逆体积功;相变焓;反应焓;节流膨胀。 基本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及术语;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与数学表达式;Qv=ΔU,Qp=ΔH及H的定义;过程热的计算;Cp与Cv的关系;由Cp计算Qp和ΔH;理想气体的等温可逆过程与绝热可逆过程功的计算;其他常见过程功的计算;相变焓、相变过程、相变热的计算;化学变化过程、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化学反应进度;标准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3.热力学第二定律 基本概念:卡诺循环,过程可能性判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及熵变,第三定律,吉布斯自由能,亥姆霍兹自由能,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特性函数,克-克方程。 基本内容:卡诺循环;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卡诺定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熵函数,熵判据;各种典型过程熵变的计算;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与标准熵;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ΔA与ΔG判据;一些基本过程ΔG的计算与应用;热力学基本方程与麦克斯韦关系式;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 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基本概念:偏摩尔量,化学势,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稀溶液的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活度与活度因子,热力学标准态。 基本内容:偏摩尔量与摩尔量;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Gibbs-Duhem方程;化学势的定义与各类系统化学势的表示式;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与享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及其特征;稀溶液的定义及其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的计算;活度和活度因子的计算;标准态选择与活度的关系;简单汽液平衡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