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学生会工作手册(第一修订版)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架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化工系学生会1化工系学生会简介2. 化工系学生会组织架构图3. 化工系学生会各部门职能第三章规章制度一、化工系学生会例会制度二、化工系学生会各部门沟通协调条例三、化工系学生干部请示汇报制度- 20 -四、化工系学生会职能规定- 23 -五、化工系学生会干部生活作风规定- 24 -六、化工系学生会会议制度七、化学工程系学生会办公室制度八、化学工程系各班、各组织出游制度九、化学工程系学生会干部考核制度十、化学工程系学生会报销制度十一、化学工程系学生会档案管理制度十二、化学工程系多媒体8及其他多媒体教室使用制度十三、关于化学工程系学生会建立网站制度十四、关于新旧系办卫生工作安排十五、学风建设课堂随机抽检规章制度十六、学生会招新制度十七、宿舍晚检规章制度十八、学生会新干、干部评优制度十九、班级管理制度二十、拉赞助奖励制度二十一、学生综合测评制度第四章学生干部准则与管理条例- 36 -1.学生干部准- 36 -2.管理条例- 36 -第五章表格与模板- 38 -一、课室申请表填写样表- 38 -二、化工系学生会人员请假单- 38 -三、物品借用申请表- 44 -四、办公室物品外系借用登记表- 46 -五、办公室物品领用登记表六、办公室物品借用登记表七、化工系系服借用登记表八、化工系麦克风使用登记表九、学院印刷申请单填写样本十、化工系办公室物品借用申请条(样板)十一、办公室物品报销一览表十二、化工系会议记录表十三、化工系办公室值班表十四、化工系学生会个人学期总结表十五、化工系学生会部门学期总结表十六、化工系学生会申请职位表十七、化工系团学招新报名表十八、化工系学生会干事考核表十九、化工系学生会部长考核表二十、化工系学生会活动反馈表二十一、换届大会请示(模板)二十二、学生干部任命请示(模板)二十三、奖状(模板)二十四、申请书(模板)二十五、团学各部门招新计划模版二十六、主持稿(模板)第六章活动的策划与开展一、活动背景二、活动目的三、活动主题四、活动对象五、活动时间六、活动地点七、活动出题范围八、参赛流程九、活动形式十、参赛者注意事项十一、活动现场注意事项十二、活动开始前各部门的工作安排十三、本次活动的宣传计划十四、奖项设置十五、经费预算附录表一附录表二附录表三附录表四第七章有关学生活动的筹备和安排程序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章程依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广东省学生联合会章程》、《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章程》制定。
全国专科院校排名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62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163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164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165
北京网络职业学院
166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67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68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169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170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171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172
78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79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80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81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82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83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
84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85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86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87
南通职业大学
88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89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90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91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73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174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175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176
济南职业学院
177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178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179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180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181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182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183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184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96
天津生物工稈职业技术学院
297
关于高职院校实训室装饰画设计的研究

作者简介: 梁燕 (9 2 )女 。 贯 : 18~, 籍 黑龙 汪 大 庆, 软件工程硕士, 究方向: 研 计算机应用。 吴桃春(9 2 ) , : 东茂名, 18~ , 籍贯 广 女 研究方
向: 内设计 室
责 任编辑 : 明荣 王院校 ; 实训 室; 装饰 画设计
虑装饰画的画面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效果, 因 为视觉效果能够直接影响心理感受。 当学生 们走进实训室 , 看到墙一 处体现着该实训 室 功能 、 特点 和鲜 明主题 的 装饰 画 , 很 容 会 易受 到氛 围的感 染 ,并 迅 速进入 实训 状态 。 相反 , 装饰画的形式花俏 、 风格夸张 内 容庸 俗 , 离实 训 室的 主体 风 格 , 背 则难 以令 学生 进入学习状态和产生真实感, 不利于营造学 习氛 围 , 因此 , 计过 程 中 , 注意 三个切 在设 要 忌:觇 碌风格夸张与实训室格格不入; a h切 忌文字内容虚1 夸张或无教育意义;切忌 段、 a 画面图案与实训室的功能南辕北辙。 3实训室装饰画的表现元素 人们 接触 装饰 画 , 能 留下 深刻 的 印象 , 大 并 很 程度上取决于作 品中图形和符号的表现是否能够 抓住 人们 的眼球 , 引起共 鸣 。 图形 设 计中 , 号 并 在 符 学的运用影响着图形设计的表现性思维的表述, 也 正是由于它的存在, 使平面图形设计的信息传达更 加科学准确, 表现手法更 丰富多彩。 I 1 符号的类型、 层次 以及 它作为 思维 的主 体 , 时间与 空 间的变 换 在 中也是可变的, 其中字体图形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 统一。在实训室装饰画设计中, 应主要体现以下几 个元素:院徽。院徽是学院的象征和标志, a 是装饰 画中必不可少的—个元素。本科 院校下设二级学 院, 可能将二级学院的院徽作为标志元素 , 但是高 职院校专业相对较少 , 因此装饰画作为学院的教学 资源 之一 , 应重 重 的烙上 学 院 的徽 记 。h 院 中 理 学 英文名称。 学院中英文名称也是—个重要的— 识别标 志, 可采用较为庄重的仿宋字体, 搭配与院徽 中相 同或相近的颜色。n 实训室名称 。这是区别与其他 功能实训室的标志, 为避免与院徽和学院名称在层 次上混淆,可以搭配一 图形元素作为背景衬底 , 个 的氛围崩 十 者期望的 陛 空间这 就是装饰 画在室 这样使得画面看起来具有层次感 。d 功能性标志。 内的作 用 。装 饰画 在实训 室这 样一个 特殊 的空 间 。 该元 素进 行 自主设 计 的空 间较大 , 有些 设 计主题 具 其主要 作用是 加强 学院 实训室 的精神 领域 建设 , 营 有统 一的标 识或 者人们 公 认的标 识 , 如各 种具 有 例 造 良好校 园 文化 氛 围 , 化教 学 资源 配置 , 善教 标 志 性 L G 的 软 件 :htso 、l hV sa 优 完 O O P ooh pFa 、iul s 学环境 。 通过 装饰 画画 面的 色彩 、 造型 、 形象 以及艺 B i、 v 等 。因此 , 取用 了重点 符号或 图形 , s a a cJ a 只要 术处理等等, 从而显示 出舒畅 、 开朗、 轻松 、 的 在表现形式 £ 亲切 无论采用哪种风格, 都能够被 ^ 们所 意境 , 让学生 可 以安心 、 认真地 在实 训室 里学 习。 识别。 主题画。 e 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要主题明 2实 训室装 饰 画的设 计原则 确, 内容规范, 可以选择实训室内的相关设备 、 相关 实 训室 是教学 场所 , 非一 般 的公共 场所 、 软件 的设 计成果或 者 酾 十 法的展 现 。 而 家 手 居休. 包场所 、 盈利性质的商业场所, 实训室中的装 4图形图像实训室装饰画实例 以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图形图像实训室的~组 饰l 是装饰II Ⅱ中的特昧领域, 1 相对于那些千方百计 地 吸引人 眼球 的创 意广告 厕来说 , 训室 装饰 画在 装饰 画为例 , 实 见图 I 。 设 汁上 啦注 意与实训 室 的教 育氛 围相 协调 , 与实训 院徽独立鲜明,是茂名职业技术学院的象征 室的主体功能相一致 , 做到主题明确 、 内容规范。 在 性标 志 , 立为 一. 。 独 层 设 计方 面 , 要遵 循 装饰 画 的 设计 要 求 , 要 区别 既 又 学院中文名称字体为 : 仿宋 , 字号大小 为:0 8 于一般的家居装饰画设计 , 体现教学环境空间的装 点, 色卡号 为: 0 O ; 9 C C 英文名称字体为 : , 3 仿宋 字 饰 特 。 号大小为: , 3 色卡号为: 0 O 。 5 9 CC 3 闽此,文 l t 室装饰画设计存考虑其使用功能 实训室名称文字层和背景层两层,其中文字 要 求 的 同时 , 必须 考虑 其精 神 功能 的 要求 , 还 即考 层采用中文名称 : 图形图像实训室 , 字体为 : 仿宋,
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作者:潘孟良罗峰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4年第03期12月25日,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分析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
副省长陈云贤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林积主持会议。
会上,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作工作报告;深圳市和茂名市分别就教育“争先建高地”和教育“创强”工作,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白云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分别就创新强校和协同创新工作等作了大会发言。
陈云贤充分肯定了去年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并指出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概括统筹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七个方面,即:完善教育治理体系和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把握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明确教育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发挥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统筹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等。
陈云贤要求,要充分认识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要求,根据教育现代化自身发展客观规律,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现代化教育制度体系,全面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陈云贤强调,教育系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领域,在考试招生、学校基建、科研经费等方面容易滋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丝毫不能放松,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全面加强教育系统的惩防体系建设,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我省教育再上新台阶。
全省各地市及顺德区分管领导和教育局局长,各高等院校主要领导参加会议,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教育厅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护理、助产专业)系部基础教学部课程《人体解剖学》负责人刘明编写陈小芳二〇一七年五月《人体解剖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施方案目录前言: (1)一、指导思想 (1)二、课程定位 (1)三、课程建设目标及思路 (2)四、课程的建设措施和保障激励措施 (3)五、课程建设的内容 (4)六、课程资源 (7)七、建设进度安排 (7)八、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8)九、课程特色 (10)十、课程的管理 (10)前言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院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
其目的在于: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教财厅函[2016]28号),《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粤教高函[2016]253号)等文件精神,为促进高职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动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并结合我校专业实际情况,将人体解剖学作为护理、助产专业的精品课程进行建设,特制订本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精品课程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
课程设置要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二、课程定位茂名健康职业教育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旨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科学思维活跃,科研能力强,高素质,创新型的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既具有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又有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有深厚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自主学习,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2019年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职业教育)获奖名单-159项

一等奖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深圳聚橙剧院管 台前幕后、人人出彩的高 钟善金、陈宇晖、王心、曾
35 理有限公司、广东咏声动漫股份有限 职表演艺术类专业“艺术 冠桃、罗斌、李惠莹、王雷 一等奖
公司、广东省音乐家协会
团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延莉、乔建军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建设职业技 基于实景基地的高职土建 周晖、鄢维峰、赵琼梅、蒋
心,培养电子信息卓越技 陈榕福、安超群、邱文华、 术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王桃、黎旺星、钟君柳、欧
一等奖
启标、赵金洪、詹忠山、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番禺职业技 “高本贯通、多元协同、 许玲、李旭旦、罗平、向凯
10 术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 理实一体”培养“工匠之 、柏晶、闫仙、姚屏、吴健 一等奖
耿静超、汤贞敏、吴霞、肖 “育训双轨”的广东“三 智远、石大立、关善勇、李 农”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与 志伟、潘伟洪、张立忠、邓
一等奖
实践 业工程学院、新兴县职业教育中心
文辉、孙洪凤、姜文联、罗
泽榕、何敏、张岐、曾松荣
基于“双精准、双融合” 林海、赵莉、王建林、徐文
16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的现代商贸流通专业群建 瑞、朱海鹏、古婷骅、杨舒 一等奖
一等奖
秀区社区教育学院一院)、广州市白
利华、吴和清、何敏聪、李
云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
伯平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上海尚强科技有 国际理念、高职特色、校 李艳娥、刘力铭、温炜坚、
38 限公司
本标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朱冬玲、吴勇、俞鑫、张晓 一等奖
质量保证体系研究与实践 琴、张挺
39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智慧化背景下高职会计专 杨则文、刘飞、刘水林、黄 一等奖 业技术技能积累与教学转 玑、刘云、郝雯芳、陈贺鸿
2017广东专科学校排名及分数线

2017广东专科学校排名及分数线广东共有78所专科学校参与了2017广东专科学院排名及分数线,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第二的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第三的是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是广东专科学校排名2017具体榜单,供考生朋友们参考。
广东专科学校排名学校名称类别1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综合3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理工4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综合5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理工6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综合7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综合8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理工9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药10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理工11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综合12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13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理工14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理工15广东财经职业学院财经16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政法17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理工18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经19广东文理职业学院综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1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2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理工23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4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5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6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理工27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8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9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理工30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理工31民办南华工商学院财经32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综合33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财经34清远职业技术学院35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财经36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理工37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综合38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综合39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综合40茂名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1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理工43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4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理工45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6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综合47广东行政职业学院综合48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9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经50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理工51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艺术52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理工53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综合54广州华夏职业学院综合55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综合56私立华联学院57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综合58珠海艺术职业学院艺术59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综合60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综合61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62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药63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综合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综合65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综合66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艺术67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综合68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69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综合70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理工71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72广州华商职业学院财经73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理工74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理工75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综合76广州东华职业学院综合77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艺术78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综合以上就是大学生fwdq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广东专科学校排名及分数线相关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2016)目录前言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前身是创办于1986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茂名市建设中等专业学校。
经过12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由茂名市政府主办、接受省教育厅业务管理,办学规模较大,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竞争实力,建筑和化工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职院校。
成立高职以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6143名学生。
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持续推进办学条件建设,深化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院的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全面提高学院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现依据《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的要求,对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进行了自我评估。
第一部分办学基础能力一、年生均财政拨款情况学院经费收入主要由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组成,其中学院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事业收入主要体现为学杂费收入。
2013年到2015年期间,学院高职在校生人数从6903人,增长至10094人,学院经费收入也逐年递增,确保了学院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学院获得的年生均财政拨款2013年为万元,2014年为万元,2015年为万元。
作为市属公办院校,学院获得的财政投入远远低于生均12000元/年的水平。
2013-2015年学院经费收入总体情况见表1,办学经费主要依靠事业收入。
表年学院经费收入总体情况表二、教学仪器设备配置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学院不断加强硬件方面的建设,尤其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2013年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万元,2014年攀升到万元,2015年增长到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013年为元,2014年为元,2015年为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2015年度考核自评报告2016年1月目录1. 学院“创新强校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1)2. 机制体制改革与协同创新 (2)2.1 校企合作 (2)2.1.1 加强校企合作顶层设计 (3)2.1.2 规范校企合作管理 (3)2.1.3 构建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4)2.2 协同创新中心、协同育人平台培育 (5)3. 人才培养 (9)3.1 人才培养机制 (9)3.1.1 《省高职教学管理要点》落实情况良好 (10)3.1.2 专业教师行业影响力提升 (10)3.1.3 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 (10)3.2 教学建设与改革 (11)3.2.1 制标带动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教学改革 (11)3.2.2 建立创新创业领导小组 (12)3.2.3 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12)3.2.4 建设创业孵化基地 (13)3.3 人才培养成效 (14)4. 师资队伍 (14)5. 科研及社会服务 (14)5.1 重点科研平台及建设成效 (14)5.2 承担重大项目及完成质量 (15)5.3 学校教研科研经费情况 (16)5.4 产学研合作及社会服务情况 (16)5.4.1 开展横向技术服务 (16)5.4.2 开展社会培训 (17)5.4.3 开展政策研究与咨询建议 (17)5.5 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 (18)6. 综合管理绩效评价 (19)6.1 资源统筹力度及合理配置 (19)6.1.1 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 (19)6.1.2 学院财务管理规范 (20)6.1.3 预决算编制水平较高 (20)6.1.4 合理配置学院资源 (21)6.1.5 优化支出结构 (21)6.2 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 (21)6.3 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执行 (22)7. 创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思路 (22)7.1 学院创强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23)7.2 创强工作改进思路 (23)7.2.1 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创新和服务能力 (23)7.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3)7.2.3 深化试点招生改革工作 (24)7.2.4 积极争取政府投入 (24)2014年4月,学院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编制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建设规划的通知》要求,编制了《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建设规划》,并按照“加强统筹、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扩大优势、立足实际、注重实效”的思路,积极推进创新强校工程建设。
2014、2015两年学院共获得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资金259万元,全部用于学院“强师工程”建设;获得中央财政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1114万元,资金以“创新强校工程”项目为切入点,主要用于实训室建设、信息化建设和教学基本条件建设。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工作,学院双师素质教师人数增加了15人,新建、改扩建了模拟、仿真、生产性实训室11间,信息化装备水平有所提高。
1. 学院“创新强校工程”建设基本情况2014年4月学院开始编制“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建设规划,期间经过反复讨论、多次修改、专家论证,最终于2014年10月完成了建设规划并组织开展实施。
学院成立了“创新强校工程”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组1,加强顶层设计。
在实施过程中,学院从实际情况出发,本着“扶优创强”的原则,以“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项目为切入点,重点加大对土木、化工等特色专业的实训硬件投入,加大对机电系模1《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成立“创新强校工程”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组的通知》具专业、经管系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训硬件投入,加大对信息化设备投入,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
目前学院拥有:2个央财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淄博鲁华泓锦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石油化工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茂名国旅国际旅行社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州中星网络有限公司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筑工程测量。
学院以创强工作为契机,积极开展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综合管理绩效明显。
2. 机制体制改革与协同创新2.1 校企合作学院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建立灵活的课程置换方式、建立灵活的分段实习和顶岗实习方式、建立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制度等措施,探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深层次问题。
选择一批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战略伙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2.1.1 加强校企合作顶层设计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2,为开展多方参与、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的办学体制机制提供顶层设计,探索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增强学生专业技能。
目前学院构建的校企合作方式包括:校企双制办学、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员工培训、技术研发、合作经营等等。
2.1.2 规范校企合作管理学院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方式,从法律上规范校企合作双方的责权利。
由于学院与每家企业合作共建的内容不同,因此学院采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形式,既能从法律上保障学生实习、教师到企业锻炼、员工培训、技术研发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经营经济效益分配等相关方的利益,又能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针对学院和企业的不同需求,签订不同的责权利分配。
2014年以来,学院先后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和茂名本地2《关于成立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如铭基食品有限公司、万豪集团、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泓准模具有限公司、茂名明湖百货有限公司等,如学院与铭基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双制”办学协议书3,明确校企双方必须履行“八个共同”的职责,即共同开展招工招生、培养培训、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开发、教师队伍组建、教育教学实施、管理队伍搭建和考核评价工作,从而解决了企业参与教学、教师互聘互派、教学内容更新和学生就业等校企合作关键问题。
学院与茂名市明湖百货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共建校园超市实习基地4,为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提供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学生通过经营性综合实训,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明湖公司负责实习生的实践性课程教学和实习考核鉴定工作,提供经营性实训设备;学院负责实习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制定实习培训计划;经营性合作收益由校企双方友好协商确定。
2.1.3 构建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学院从2013年开始,连续三年与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的合作,采用预招生的方式进行,企业、学校、学生签订三方培训实习协议,从企业、学校和学生三个方面分别确定了各自的责权利,宝钢公司牵头设计了订单培养的“双月训”3铭基食品有限公司校企双制办学协议书4茂名市明湖百货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协议书课程内容,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学院对课程培训进行质量评价,形成质量评价及建议报告;校企双方各自选派一名班主任,共同承担学生管理工作,对不能按时完成企业学习培训要求的学生及时解除培训实习和就业协议,由学院另行安排实习就业。
经过三年的合作共建,学院与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之间形成了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运行良好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5,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获得了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的来函感谢。
2.2 协同创新中心、协同育人平台培育学院成立协同创新工作办公室,负责协同创新工作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
学院协同创新工作主要任务有:培养协同创新领军人物,建设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协同机制体制创新。
学院制定了《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研究与实践工作方案》6并组织实施,按照工作方案规定,项目建设期间学院每年投入6000-10000(元/项)建设经费7。
2014年学院根据工作方案开始建设院级协同创新中心和协同育人平台,第一批立项建设了五个院级协同创新发展5宝钢湛江钢铁公司校企合作材料6《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报送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研究与实践工作方案的报告》72014年院级质量工程项目资金分配表中心和协同育人平台:广东省建筑工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省建筑施工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粤西石化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协创”石化分析检验工作站、茂名市镇村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发展中心。
(1)广东省建筑工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建设情况:该项目按照进度计划,一是建设校内外实训室,校内新建成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实训室,在建工程测绘实训室。
其中BIM实训室总投入105万元,目前已通过项目验收并投入使用。
校外与奔桥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优质校外实训场,联合开展建筑材料、施工、测量等工作,开展学生和职工培训工作。
二是组建“产学研用”攻关团队,校企双方人员互兼岗位、互聘职务,联合攻关。
三是开展项目研发,学院项目组人员与企业人员联合开展了《基坑管线下连续墙逆作法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混泥土对撑梁工具式钢板施工技术》项目的研发,其中《基坑管线下连续墙逆作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四是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协同开展学生技能培训,学生在“2015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项目广东省选拔赛”上获得2项二等奖和4项三等奖,学生在2015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技能大赛总决赛获得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的好成绩。
(2)广东省建筑施工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建设情况:该项目按照项目进度计划,一是建设校内实训室,新建了工程预算3室,在建建筑设计实训室。
二是与广东华联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联合建立教师工作站。
并以教师工作站为依托,开展粤西地区BIM应用技术培训,开展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
2015年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竞赛”获得全国单项一等奖、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
(3)粤西石化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建设情况:该项目一是进行了团队人员整合,初步完善研发队伍,一名成员晋升教授、一名成员晋升副教授、一名成员被评为广东省第八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二是明确了研发服务方向,依托创新发展中心申报市级科研项目6项,完成国家发明专利1项;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项目组三名老师被广东奥克化学有限公司聘为授课老师,培训企业员工共计520人次;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1项。
三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多名学生获得省级技能大赛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