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

33、做好()是正确使用设备的前提和基础。

A、设备的安装

B、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C、设备的调试

D、设备保养

49、关于精密仪器和家用电器类商品包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采用耐腐蚀陶瓷容器,并严密封口 B必须采用缓冲包装,以减轻冲击震动

C必须采用真空包装或充气包装 D必须采取涂油的防锈蚀包装

51、关于运输包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也称为商品的大包装或外包装 B常用的包装材料由箱、捆包、袋及桶

C通常不随商品卖给顾客 D 必须满足商品运输、装卸、储存及销售的要求52将商品的包装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的标志是()

A以包装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为分类标志 B以包装使用次数为分类标志

C以包装使用范围为分类标志 D以包装制造材料为分类标志

67 、储存定位的有效措施是()

A四号定位 B双仓法 C五五化堆码 D分类管理

68 、仓库建筑面积扣除办公、通道等不能用于储存货物的面积后的仓库存货面积称为()

A仓库的有效面积 B仓库的仓库的使用面积

C仓库的总占地面积 D仓库的储存面积

2.自动化仓库内的货架通常采用()。

A.轻型层板货架

B.高层立体货架

C.悬臂式货架

D.橱柜式货架

1.按仓库运营形态来分,()不属于这种分类方法。

A.流通仓库

B.自用仓库

C.营业仓库

D.公共仓库

3、以下不属于叉车特点的是()。

A、专用性强 E、机械化程度高

C、一机多用

D、机动灵活

5、与托盘单货架相比,驶入式货架的缺点是()

A.库房利用率较低 B.不易于货物的存取

C.单位货品成本高

D.对货架高度有限制

1.按货架的适用性分,货架可分为:()

A、层架

B、固定式货架

C、通用货架

D、高层货架

2.以下不属于货架按结构特点分类的是:()

A、层架

B、抽屉架

C、三角架

D、钢货架

4.()是专门存放堆码在托盘上货物的货架,其承载能力和每层空间适合于存放整托盘货物。

A、阁楼式货架

B、托盘货架

C、移动式货架

D、重力式货架

5.以下不属于非动力搬运车的是:()

A、叉车

B、双轮手推车

C、平板拖车

D、滚轮车

6.在自动化立体仓库分类中,不属于按照储存物品的特性进行分类的是:()

A.常温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

B.低温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

C.分离式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

D.防爆型自动仓储系统

7.按照仓库的建筑形式可以将自动化仓库划分为()和一体式立体仓库

A、单元式立库

B、分离式立库

C、生产性立库

D、中型立库

9.以下不属于按控制方法分类的仓库是:()

A、手动控制立库

B、重力式货架立库

C、自动控制立库

D、遥控立库

13.以下属于自动化立库主要的机械设备是:()

A.托盘

B.吊车

C.巷道堆垛起重机

D.平板车

1.立体仓库的建筑高度一般5m以上,最高的立体仓库可达()。

A. 25m

B. 30m

C. 40m

D. 50m

2.集装箱按结构分,以下哪个选项正确的是()。

A. 散货集装箱

B.杂货集装箱

C. 液体集装箱

D.折叠式集装箱

2、AGV是指:()

A 有轨搬运车

B 自动导向车

C 自动吊车 D无线射频终端系统

4、GPS系统主要用于进行货物的()。

A、跟踪

B、控制

C、监督

D、监控

9、能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10、一般来说,运输的技术速度以()为序。

A、船舶、铁路、汽车、航空、

B、铁路、汽车、航空、船舶

C、航空、汽车、铁路、船舶

D、航空、铁路、汽车、船舶

11、就运输企业而言,其生产活动是围绕着()的运行而进行的。

A、运输工具

B、运输方式

C、运输人员

D、运输路线

8、下列物流设施设备中不属于流通加工相关设备的是()

A、贴标机

B、封箱机

C、热收缩机

D、堆垛机

()是铁路网上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体和编组作业,并设有比较完善调车设备的车站,有列车工厂之称。

A 编组站

B 区段站

C 货运站

D 中间站

( ) 这是专为停靠船舶使用的场所,应有一定的岸壁线,其长度应根据所要停靠的集装箱船舶的主要技术参数确定,并有一定的水深。

A 泊位

B 前沿

C 集装箱码头

D 港口

(C)运输特别适合于运输长距离高价值的产品。

A. 铁路

B. 公路

C. 航空

D. 集装箱

适合于狭窄通道作业,有利于装卸条形货物的叉车是( )。

A.内燃式叉车 B. 电动式叉车C.插腿式叉车D.侧面式叉车

2、手推车是一种以人力为主、短距离、运输轻小物品的一种方便而经济的搬运工具。()

4.在现代化立体仓库里,必须实现全托盘化作业。()

1、前移式叉车是适应拣选式配货而使用的叉车,在小批量、多品种拣货作业时,这种叉车与高层货架配

合,形成一种特定的拣选工艺。()

2、在自动贴标机中,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而前者主要利用空气喷射的力量把标签贴到商品上。

()

1、在采用货架的仓库内,一般采用四组数字表示,如5-8-4-08表示“第5号仓库、第8号货架、第4层的第8个货架”。()

19、拣货方式主要有播种式和摘果式两种,其中拣货人员按某一要货订单要求挑选出每一种商品,巡回完毕完成一次拣货作业的方式称播种式。()

1、单向叉入型只能从一个方向叉进,因而叉车操作时较为容易。()

2、驶入式货架存取货时不受放货先后顺序的限制。()

3、层格式货架主要用于存放规格复杂多样、必须互相隔开的物品。()

4、重力式货架能保证后进先出,并且方便拣货。()

5、插腿式叉车前轮的直径较大,对地面平整度的要求较低。()

()8、货物存放时,跺码、存放的货物的正面应该尽可能地背向通道,以免货物碰坏。

()4、货位分配时要坚持为取而存原则。

()12、装卸搬运按被装物的主要运动形式可以划分为垂直装卸、水平装卸两种形式。

()13、叉车的满载最大爬坡度指叉车满载时在湿滑路面上,以低速等速行驶所能爬越的最大坡度。

()19、集装箱的装载量是集装箱的最大载货重量,它是集装箱的总重与自重之差。

()37、牵引车是一种有动力而无装载空间的车辆,是专门用来牵引挂车的运输根据,而挂车是既有动力又有装载空间的车辆。

1、现代运输系统主要采用哪几种运输方式?简述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2、月台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克服地面与货物的高度差?

3、物流机械设备选配的总体原则?

4、集装箱码头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5、货架的作用及功能有哪几方面?

6、简述管道运输的优点?

7、简述物流设备定期保养的三大特点及基本内容?

8、自动化立体仓库能从哪几方面取得经济效益?

9、与一般运输方式相比,集装箱运输有哪四大优点?

10、物流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

11、装卸搬运作业方式的分类?

12、输送机械的工作特点?

13、AGV的特点?

14、自动化仓库的优缺点

15、简述货架的作用及功能?

16、物流机械设备的发展趋势

17、连续输送机的特点

(一)优点1.采用较高的运动速度,且速度稳定;2.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在同样生产率下,自重轻,外形尺寸小、成本低,驱动功率小;3.传动机构的机械零部件负荷较低,冲击小;4.结构紧凑,制造和维修容易;5.输送货物线路固定,动作单一,便于实现自动控制;6.工作过程中,负载均匀,所消耗的功率几乎不变。

(二)缺点:只能按照固定的线路输送货物,每种机型只适合于一定类型的货物,且一般只能用于输送重量不大的货物,通用性差;大多数连续输送机不能自动取货,因而必须配置相应的装卸载装置。

18、铁路站场:站场是铁路运输的基本生产单位,包括各种铁路车站和作业场。按车站的等级可以分为特等站和一至五等站;按技术作业性质可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和编组站;按运输对象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和客货运站。

1.中间站:一条铁路通常分为若干个区段,在区段间的分界点上设置的车站称为中间站。设置中间站

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铁路区段的通行能力。其主要任务是办理列车会让、越行和客货运输业务。

2.区段站:区段站一般都靠近中等规模以上的城市,设置在铁路网机车牵引区段的分界点处。区间站

的主要任务是办理通过列车的技术作业(即机车的更换、整备和修理等)、编组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等。3.编组站:编组站是铁路网上办理大量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的专业技术站,一般不办理客货运

业务。

(一)平衡重式叉车

结构特点:

应用场合:

(三)侧面式叉车

结构特点:

适用场合:

悬臂架:

(十二)重力式货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五、识图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写出下列机械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场合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 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

数据库复习题汇总

单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相比较,其缺陷主要表现在数据联系弱、数据冗余和()。 A.数据存储低 B.处理速度慢 C.数据不一致 D.操作烦琐 2.数据的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之间的独立性称为数据的()。 A.结构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分布独立性 数据存储结构:即内模式。 数据逻辑结构:即模式 用户视图:即外模式 3.在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操作的最小单位是()。 A.字节 B.数拯项 C.记录 D.字符 4.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用户视图之间的独立性称为数据的()。 A.结构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分布独立性 5.下述各项中,属于数据库系统的特点的是()。 A.存储量大 B.存取速度快 C.数据共享 D.操作方便 6.在数据库系统中,模式/内模式映像用于解决数据的()。 A.结构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分布独立性 7.在数据库系统中,模式/外模式映像用于解决数据的()。 A.结构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分布独立性 8.数据库结构的描述,称为()。 A.数据库模型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字典 数据库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和关系模型 9.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描述称为( A. 存储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D.模式 10.保证数摇库中数摇及语义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数据库的()。 A.完全性 B.准确性 C.完整性 D.共享性 11.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独立性是指()。 A.用户与计算机系统的独立性 B.数据库与il?算机的独立性 C.数据勺应用程序的独立性 D.用户与数摇库的独立性 12.结构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 A.数据安全性控制 B.数摇一致性规则 C.数^]^完整性约束 D.数摇处理逻辑 13.在数据操纵语言(DML)的基本功能中,不包括的是()。 A.插入新数据 B.描述数据库结构 C.对数据库中数据排序 D.删除数据库中数据 14.控制数摇库整体结构、负责数据库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注义打修改的人员是()。 A.系统分析员 B.应用程序员 C.专业用户 D.数据库管理员 15.K列关于数据库系统正确的叙述是()。 A.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存储数据量大 B.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存储没有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存储冗余较小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存取速度快 16.在数据库中,发生数据不一致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数据存储量太大 B.数摇安全性差 C.数据相互关系复杂 D.数据冗余 17.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模型的划分根据是()。 A.数据之间联系方式 B.数据之间联系的复杂程度

燃烧理论基础复习题

《燃烧理论基础》复习题 第一章燃烧中的化学热力学及燃烧化学问题 1、我国目前能源与环境的现状怎样? 2、什么叫燃烧? 3、从正负两方面论述研究燃烧的意义。 4、不同的学科研究燃烧学各有设么侧重点? 5、简述能量转化与守恒关系。 6、标准生成焓、生成焓的定义? 7、反应焓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8、燃烧焓的定义? 9、用图示的方法(△H-T)表达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10、燃烧焓与燃烧能近似相等的原因? 11、燃料热值与燃烧焓的关系? 12、高热值和低热值的区别和转换方法怎样? 13、液体以及气体燃料热值的测试方法如何? 14、反应焓和温度的关系? 15、什么叫化学平衡? 16、平衡常数的三种表达方式和相互间的关系怎样? 17、反应速度、生成速度或消耗速度的表达式? 18、反应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19、Gibbs函数的定义? 20、自由焓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21、自由焓与压力变化的关系? 22、孤立系统与非孤立系统的反应平衡关系各自通过什么来判断? 23、过量空气系数(φat)与当量比(φ)的概念? 24、浓度以及化学计量浓度的概念? 25、化学反应中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反应度及各组分的摩尔比的计算方法怎样? 26、氧化反应中,燃烧空气量与燃烧产物的计算方法怎样? 27、绝热火焰温度的计算方法(反应度为1、反应度小于1、考虑高温热分解三种)怎样? 28、净反应速度的定义? 29、化学反应过程中浓度岁时间的变化关系怎样? 30、反应级数的定义(反应物浓度的指数和)与确定?一般烃类的燃烧反应级数为多少? 31、Arrhenius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它考察了比反应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32、为什么说Arrhenius定律的结论与分子碰撞理论对化学反应速度的解释是一致的? 33、热爆理论的局限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34、什么叫链反应?它是怎样分类的? 35、链反应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36、以氢气与溴反应生成溴化氢微粒推导该反应的反应级数。 37、分支链反应为什么能极大地增加化学反应的速度? 38、图解燃烧半岛现象。 39、常见的有机类燃料及其衍生物有哪几种? 40、图解碳氢化合物燃烧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校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校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遥感1503班第10组 (杨森泉张晨欣杨剑钢熊倩倩)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017年5月

一.数据来源 二. 目的 三 .任务 四. 任务范围 五 .任务分配与计划六.小组任务分配七. E-R模型设计八.关系模式九.属性结构表十.编码方案

一.数据来源 原始数据为大二上学期期末实训数字测图成果(即DWG格式的校园地形图) 导入GIS 软件数据则为修改过的校园地形图 二.目的 把现实世界中有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的应用数据抽象成一个数据库的具体结构的过程。空间数据库设计要满足用户需求,具有良好的数据库性能,准确模拟现实世界,能够被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接受。

三.任务 任务包括三个方面: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具体为: ①静态特征设计——结构特性,包括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②动态特性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查询、静态事务处理等应用程序; ③物理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存储模式和存储方式。 主要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原则:①尽量减少空间数据存储冗余;②提供稳定的空间数据结构,在用户的需要改变时,数据结构能够做出相应的变化;③满足用户对空间数据及时访问的需求,高校提供用户所需的空间数据查询结果;④在空间元素间为耻复杂的联系,反应空间数据的复杂性;⑤支持多种决策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适应性。 四、任务范围 空间数据库实现的步骤、建库的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建库流程 步骤:①建立实际的空间数据库结构;②装入试验性数据测试应用程序;③装入实际空间数据,建立实际运行的空间数据库。 前期准备工作内容:①数据源的选择;②数据采集存储原则;③建库的数据准备;④数据库入库的组织管理。 建库流程:①首先必须确定数字化的方法及工具;②准备数字化原图,并掌握该图的投影、比例尺、网格等空间信息;③按照分层要求进行

高中信息技术数据库选修复习提纲

一、理论部分 1.1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 1.1.1体验数据管理技术 1、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管理文件 2、利用excel管理数据 3、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数据 数据管理:指对数据的收集、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和维护等活动。 数据管理技术:指与数据管理活动有关的技术。 常见的数据库应用实例: 图书馆、银行、火车站售票、电信缴费、网上购物等。 1.2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 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人工管理特点:没有专门的软件管理数据,数据与应用程序紧密联系,不能共享。 文件系统特点:数据文件与应用程序分离,但独立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较差。 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数据的安全及完整性得到保证。 ... 1.3认识关系数据库 几个概念: 实体: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或者对象。 实体集:实体的集合。 1.3.1 用关系存储数据 一个二维表在关系数据库中称作关系,在关系数据库中,用表格来存储数据。 字段:表中的第一行。 记录:陈第一行外的所有行。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FoxPro、ACCESS、DB2、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Sybase 等。 2.1数据的分析与建模 2.1.1数据的收集

2.1.2数据的抽象描述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 (1)实体:客观存在且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如一个学生、一本书等。 (2)属性:实体的特征,如一个学生实体可以有姓名、体重、年龄等属性。 (3)键:能在实体集中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身份证号码、学号、借书证号等。 (4)联系:有三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如学校与正校长(一对一)、班级与学生(一对多)、比赛项目与运动员(多对多)。 3、机器世界 字段:字段用来标记实体属性。 记录:一个记录可以描述一个实体。 文件:同一类记录的集合。 4、三个世界的术语对照 2.1.3概念模型与 E —R 图 概念模型是从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很多,其中最为常用的是P.P.S.Chen 于1976年提出的实体-联系(Entity-Relationship Model ),也称实体-联系模型,简称E —R 图。E —R 图包括三个图素: (1) 实体集。用矩形表示,框内标注实体名称。 (2)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连线与实体连接起来。 (3) 实体之间联系。用菱形框表示,框内标注名称。

燃烧学复习题(超全)

1.说明煤的化学组成、挥发份及灰分、水分、碳分等对煤质特性的 影响? 煤的化学组成主要由碳(C)、氢(H)、氧(O)、氮(N)、硫(S)等元素组成: 碳是煤中主要的可燃元素,在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煤的炭化程度越高,含碳量就越大;含碳量高的煤难以着火与燃烬,但是发热量很高。 氢也是煤中主要的可燃元素,有效氢的发热量很高,是碳发热量的3~4倍,煤中氢含量先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煤中含碳量为85%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氧是煤中有害的不可燃元素,煤中含氧量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煤中氧含量的存在会使煤发热量降低。 氮是煤中的有害不可燃元素,其存在不但降低煤的发热量,而且会生成NOx 等污染物; 硫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在煤燃烧过程中会生成SOx等有害污染物。 挥发分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850℃时析出的气体。挥发分含量多的煤,着火容易,着火温度低,燃烬容易;挥发分含量少的煤,着火温度高,着火困难,燃烬非常困难。 灰分是指煤中所含的矿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经过高温分解和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一些固体残留物。灰分含量高的煤不仅使煤的发热量减小,而且影响煤的着火与燃烧。由于燃烧烟气中飞灰浓度大,使受热面易受污染影响传热、降低效率,并使受热面易磨损而减少寿命。同时,对排烟中的含尘量必须采用高效除尘措施,使排烟中含尘降低到合格的排放指标。在煤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煤的灰熔点,否则容易造成结渣,不利于燃烧过程中空气的流通和气流均匀分布,破坏燃烧过程的稳定运行。 水分是煤中的不可燃成分,其存在不仅降低了燃料的可燃质含量,含水量大的燃料发热量低,不易着火、燃烧,而且在燃烧时还要消耗热量使其蒸发和将蒸发的水蒸气加热,降低燃烧室温度,使锅炉效率降低,并使排烟损失加大,还易在低温处腐蚀设备。含水量大的煤使得制粉设备制粉困难,需要高温空气或烟气干燥。同时,水分大的煤也不利于运输,并使成本增加。但是,在高温火焰中水蒸气对燃烧具有催化、媒介作用,可以加速煤粉焦碳的燃烧,可以提高火焰黑度,增加火焰及烟气的辐射放热强度,加强燃烧室炉壁的辐射换热。另外,水蒸气分解时产生的氢分子和氢氧根可以提高火焰的热传导率。这样,水分使飞灰中碳粒减少,从而使机械不完全损失减少,TSP减少,同时水分的蒸发有利于疏松煤层,增加孔隙率,改善燃烧。因此综合考虑,应以合适水分为好。 煤中碳分包括固定碳和游离碳。固定碳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煤中挥发分析出后剩下的固体物质中的含碳量;游离碳是指挥发分中的含碳量。一般来说,煤的煤化程度越高,挥发分含量越少,固定碳含量越高。煤中固定碳含量高,不利于煤的着火和燃烧,煤难以燃烬。 2.什么是有效氢,什么是化合氢? 有效氢:与碳、硫结合在一起的氢,也叫可燃氢,可进行燃烧反应,并放出

数据库课程设计(自己做的)

——货存控制系统 6、1数据库设计概述 ㈠数据库设计的概念:数据库设计就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与处理要求)。在数据库领域内,常常把使用数据库的各类系统统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㈡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1、数据库建设就是硬件、软件与干件的结合: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础数据,技术与管理的界面称之为干件。 2、数据库设计过程就是结构设计与行为设计的密切结合:结构设计就是设计数据库结构,行为设计就是设计应用程序、事务处理等。 ㈢数据库设计的方法 1、手工试凑法:设计质量与设计人员的经验与水平有直接关系,缺乏科学理论与工程方法的支持,工程质量难保证。 2、规范设计法:基本思想就是过程迭代与逐步求精。 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准备工作:选定参加设计的人员。 ⑴分析员:数据库设计的核心人员,自始至终参与数据库设计,其水平决定了数据库系统的质量。 ⑵用户:主要参加需求分析与数据库的运行维护,用户的积极参与将加速数据库设计,提高数据库设计的质量。 ⑶程序员:在系统实施阶段参与进来,负责编制程序。 ⑷操作员:在系统实施阶段参与进来,准备软硬件环境。 ㈤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六个阶段) 1、需求分析阶段: 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就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就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 5、数据库实施阶段: 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阶段: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设计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往往就是上述六个阶段的不断反复。 ㈥数据库设计各阶段的模式形成: 1、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 2、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E-R图)。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复习大纲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重点在一到七章,考试内容三大类:基本概念,SQL语言和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第一章.绪论 (一)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相关概念: 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与其语义密不可分。(P4) 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因此,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是数据库的三个基本特点。(P4)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其任务是科学、高效地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P5)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操纵功能 3)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5)数据库的简历和维护功能 6)其他功能:如DBMS与网络中其他软件系统的通信功能、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互访和互操作功能、多个DBMS之间的数据转换功能等。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构成。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P7) 1.人工管理阶段:主要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数据处理方式为批处理。其特点为: 1)数据不保存 2)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3)数据不共享 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其特点是: 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2)由专门的软件系统(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但文件系统仍然存在以下不足: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 3.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其特点是: 1)数据结构化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3)数据的独立性高 4)数据由DBMS同一管理和控制 二、数据模型:(概念) (一)两类数据模型:第一类是概念模型,第二类是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P12) (二)数据模型的三大组成要素:(P13) 1.数据结构

燃烧学复习题

燃烧学复习题 第二章 1.简述比热容和物质原子个数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形成这一关系的原因。P14 一般而言,物质原子个数越多,比热容越大。分子内能由三个部分组成:平动、振动和转动。单原子分子只有平动动能,双原子分子中,能量储存于振动的化学键和基于两个正交轴的转动动能中,也有平动动能,双原子分子的比热容大于单原子分子的比热容,三原子分子比热容更大,一般而言,分子结构越复杂,摩尔热容越大。比热容Cv和Cp通常都是温度的函数。分子结构越复杂,其摩尔热容越大。机理分子内能由三部分组成,平动,振动,转动。根据量子理论,振动和转动的能量储存模式随温度的增加而变得活跃。 2.什么是生成焓?绝对焓、生成焓和显焓之间的关系。P23 标准状态下元素的化学键断裂并形成新的键而产生所需要的化合物时的净焓变化值.。绝对焓定义为生成焓和显焓之和。 3.什么情况下物质的生成焓为0?P23 在标准参考状态(T=298K,P=1atm)下所有稳定的元素在其最自然的状态时的生成焓设定为零。 4.什么是反应焓?和热值之间的关系?P27 完全反应条件下,在某一特定状态下产物的焓与反应物的焓的差叫作反应焓。热值与反应焓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5.低位热值和高位热值有何区别?燃料和燃烧产物在什么状态下的放热量最 大?P27 高位热值(HHV)是假设所有产物都凝结成液体水时的燃烧热。这一情形下释放出最大的热量。低位热值(LHV)是指没有水凝结成液体的情况下的燃烧热。 6.当量比的定义?不同的当量比对于什么燃烧工况?P20

7. *化学当量空燃比和实际空燃比有何区别? 理论上每千克燃料完全燃烧时需要空气的质量,这种空气和燃料的比例称为化学当量比。为了完全燃料,实际送入的空气量要大于理论空气量, 8. *绝热燃烧温度的定义?有哪些因素导致实际燃烧温度总是低于绝热燃烧温度? 绝热燃烧温度,亦称“绝热火焰温度”,是燃料在绝热条件下实现完全燃烧时,燃烧产物所能达到的温度。包括定压绝热燃烧温度和定容绝对燃烧温度。在高温度燃烧中,燃烧产物不是简单的理想产物的混合物;主要成分离解产生次要成分。 因为实际燃烧时散热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完全燃烧,实际送入的空气量要大于理论空气量,以及火焰在高温时,部分燃烧产 物C02和H20分解成CO 、H2和02时要吸热。所以,实际燃烧 温度总是低于理论燃烧温度。 9. 定质量孤立系统中,燃烧化学平衡组分如何确定?P33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状态方程 10. *在使用吉布斯函数来确定燃烧化学平衡组分时,有哪些限定条件?P33 给定温度、压力和化学当量比的条件下计算混合物的组成。G=H-TS 11. 如何用分压力计算平衡常数K p ?P35 12. 平衡常数K p 和0T G 的关系,及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P35

无锡市基础空间数据库SHP格式方案(大比例尺)

无锡市基础空间数据SHP格式设计方案 (大比例尺) 1、综述 1.1目的 为无锡市规划局基础空间数据建库提供标准。 1.2适用范围 1:500、1:1000、1:2000基础地形图数据 1.3制定原则 ●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可以实现同SHP数据的高效互转; ●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在转入数据库后可以实现标准图的输出; ●操作方便。 1.4类型约定 ● ●

1.5引用标准 《GB/T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94-08-01)《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1996-05-01) 《GB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1998-08-01) 《GB/T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94-08-01)《GT地籍数据库标准》 《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1993-07-01) 2、实体的划分 数据在SDE的服务器里是按照点、线、面和注记划分的,每一个SDE图层(FEATURECLASS)只能存储上述的一种空间对象。由于这种存储模型的限制,势必造成很多国标中的复杂地物被拆分到不同的SDE图层。为了在编码中体现设计的合理性、对实体的物理存储进行统一的管理,特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在对空间实体做逻辑的划分。 2.1简单点 ●简单点实体只记录插入点的位置和相关属性,所有的简单点实体都必须以插入符号 的形式采集。 ●简单点状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INT对象。 ●采集单位在使用点符号的时候要保证简单点的符号要和本方案提供的符号描述一 致,符号的插入点一致。 2.2简单无向线 ●简单线需要作业单位针对每一种实体制作线符号,这里所指的线符号必须是采集系 统提供的线符号库,不能用程序绘制。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实例

摘要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最快,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其在计算机设计,人工智能,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科学计算等诸多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大环境给各成人高校提出了实现校际互联,国际互联,实现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的要求; 信息化对学生个人提出了驾驭和掌握最新信息技术的素质要求;信息技术提供了对教学进行重大革新的新手段;信息化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创造了有效途径. 校园网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为成人高校所重视. 利用计算机支持教学高效率,完成教学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教学制度要求、推动教学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而教学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工资计算、发放、核算的工作量很大,不允许出错,如果实行手工操作,每月须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计算机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各项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教学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员工工资管理的效率,也是教学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件。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随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系统的成熟,数据设计成为软件开发的核心,程序的设计要服从数据,因此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尤其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方面的设计,从需求分析到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都进行详细的叙述。本系统利用IBM DB2企业版本开发出来的。DB2是IBM公司开发的关系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把SQL语言作为查询语言。 本文的分为5章。其中第1章主要是课题简介及设计的内容与目的。第2章是需求分析,此阶段是数据库设计的起点。第3章是概念设计,它是将需求分析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这是整个数据库设计最困难的阶段。第4章是逻辑结构设计,它将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第5章是数据库的实施与运行,它包括数据的载入及数据库的运行。 关键词:SQL语言;IBM DB2;数据库设计;教学管理系统 I

数据库复习题库

一、填空 1、数据库模式定义为数据库对象的集合。 2、在安装Oracle 10g数据库时,需要指定全局数据库名,默认为orcl__。 3、Oracle的实例是由内存、和后台进程组成。 4、段是表空间中一种逻辑存储结构,在Oracle系统中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数据段、临时段、回滚段。 5、Oracle Data Pump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和执行段。 6、Oracle数据库主要的3种物理文件是控制文件、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 7、PL/SQL是基于Ada 编程语言的结构化编程语言。 8、PL/SQL标识符的最大长度为30 。 9、表空间是Oracle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组织,每个数据库至少有一个临时表空间。 10、视图是虚拟的表,它在物理上并不存在。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存储的查询。 11、查看EMP表结构的SQL*PLUS命令是DESC ;显示EMP表所有数据的SQL语句是SELECT 。 12、ORACLE管理数据库存储空间的最小存储单位是数据块。 13、每个ORACLE数据库都由3种类型的文件组成:数据文件、日志文件、控制文件。 二、选择题 1、PCTFREE与PCTUSED参数加起来不能超过(A )。 A.100 B.50 C.25 D.10 2、下面不属于Oracle 10g产品系列的是(D ) A. Oracle 数据库10g标准版1 B. Oracle数据库10g标准版 C. Oracle 数据库10g企业版 D. Oracle 数据库10g网络版 3、SQL* Plus的文件操作命令中能将文件的内容调入SQL缓冲区的是(B )。 A.SAVE B.GET C.START D.SPOOL 4、用下列什么命令可以执行SQL* Plus缓冲区中的一条SQL语句是(C )。 A.- B.& C./ D.Ctrl+D 5、以下哪个内存区用于高速缓存数据字典信息(B ) A.数据库缓冲区高速缓存 B. 共享池 C. 重做日志缓冲区 D. PGA 6、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 ) A.程序全局区(PGA)可由所有用户进程共享 B.Oracle使用表空间组织数据库,每个数据库至少有一个System表空间。 C.数据块是Oracle I/O操作的最小单元 D.区间是由连续的数据块组成的。 7、关于表空间与数据文件的关系,下列哪些描述是对的(D )。 A.表空间与数据文件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 B.一个表空间属于一个数据文件 C.一个数据文件可以属于多个表空间 D.每个表空间至少含有一个数据文件 9、下面关于Oracle 10g用户口令错误的是(B ) A. 口令不得以数字开头 B. 口令可以与用户名相同 C. 口令不得使用Oracle 的保留字 D. 口令长度必须在4~~30个字符之间 10、当数据库服务器上的一个数据库启动时,Oracle 将分配一块内存区间,叫做系统全局

燃烧学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矿业大学(教学内容)

燃烧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1、燃烧的本质及燃烧的条件(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燃烧三角形; 答:燃烧的本质: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的条件:充分条件:可燃物和助燃物要有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能量。 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燃烧三角形:可燃物、氧气、点火源。 2、理论空气量、理论烟气量、过量空气系数; 答: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最少的空气量,通常也称为理论空气需要量。 固体: 2-20O C H S O V =++-22.4101243232???? ??? , 2 0O 0air V V =0.21,, 气体: 220O 222113V =CO+H +H S+n 102224n m m C H O -????+-? ??????? ∑, 2 0O 0air V V =0.21,,

理论烟气量: 固体: 20,22.412100 co C V = ? 20,22.432100 SO S V =? 20,0,22.40.7928100 N air N V V =?+ 20,22.422.4181002100N W H V =?+? 气体: ()220,210CO n m V CO CO nC H -=++?∑ 220,S 2H S 10O V -=? 220222V 102O n m m H H O H S C H -??=+++? ??? ∑,H 22020,V 100.79air N V -=?+,N 过量空气系数:实际空气需要量通常大于理论空气需要量。 ,0,V air air V αα= α——过量空气系数 α=1时,燃料与空气量比称为化学当(计)量比 α<1 时,实际供给的空气量少于理论空气量。燃烧不完全 α>1时,实际空气量多于理论空气量,才能保证完全燃烧 气态可燃物α=1.02-1.2; 液态可燃物α=1.1-1.3; 固态可燃物α=1.3-1.7。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1.8.1数据流程图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具备修改功能,能够快速的查询学校所需的住宿信息。 面对目前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通过实地调研之后,对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做了一个详细的概述。

数据库 期末复习 大纲 有答案的哦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总结与复习大纲 一、要求熟读的章节: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第五章:数据库完整性 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 第七章:数据库设计 第八章:数据库编程 第九章: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 第十章:数据库恢复 第十一章:并发控制 二、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 要求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1.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人工管理阶段(40年代中--50年代中) 数据不保存,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二、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 数据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均差 三、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现在) 数据结构化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数据的独立性高。(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数据与程序独立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 2.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DBMS提供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DBMS的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3、数据操纵功能 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6、其他功能 DBMS还必须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 (1)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保护 (2)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检查

燃烧学总复习 题

燃烧 1、着火是指: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后,由无化学反应、缓慢的化学反应向稳定的强烈放热状态的过渡过程,最终在某个瞬间、空间中某个部分出现火焰的现象。 2、热自燃孕育期即为着火延迟期:它的直观意义是指可燃物质由可以反应到燃烧出现的一段时间,更确切的是在可燃物质已达到着火条件下,由初始状态到温度骤升的瞬间所需时间。 3、火焰传播是指:当混合气的某一局部点燃着火时,将形成一个薄层火焰面,火焰面产生的热量将加热临近层的可燃混合气,使其温度升高至着火燃烧,这样一层一层的着火燃烧,把燃烧逐渐扩展到整个可燃混合气的现象。 4、燃烧温度:燃料在炉内实际燃烧后烟气所达到的温度(有散热),它是在边燃烧边传热的情况下烟气达到的温度,在高度方向和炉膛截面的不同处,其燃烧温度是不相同的;此外还与燃烧完全程度及燃料是否热解有关。 5、理论燃烧温度(绝热燃烧温度):假定炉膛边界不传热(绝热系统)时,燃料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为零)时炉内烟气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不等于1,燃料和空气均可预热)。理论燃烧温度是燃料燃烧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某种燃料在某一燃烧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其对于炉内过程分析和热工计算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依据,对于燃料与燃烧条件的选择,温度水平的估计和炉内换热计算,都有实际意义。 6、理论发热温度:假定炉膛边界不传热(绝热系统)时,燃料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为零),燃料和空气均不预热时,空气消耗系数为1时,炉内烟气能达到的温度称为理论发热温度。理论发热温度只和燃料性质有关,是从燃烧温度的角度评价燃料性质的一个指标。 7、均相燃烧:燃料和氧化剂的物态相同,如气体燃料在空气中的燃烧,燃料和氧化剂都是气体,属于同相燃烧。 8、异相燃烧:燃料和氧化的物态不同,如固体燃料在空气中的燃烧属于异相燃烧。 9、动力燃烧:燃料与氧化剂混合时间远小于燃料与氧化剂的混合物为达到开始燃烧反应的温度时所需的加热时间和完成化学反应所需时间之和,扩散性能远远超过化学反应性能,燃烧速度取决于化学反应性能,而与扩散性能无关。此时,扩散性能很强,燃料表面有足够的氧气,阻碍燃烧的是不能迅速进行化学反应。如预先混合好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燃烧过程、层燃炉尾部燃烬区的燃烧过程、细小颗粒煤粉的燃烧过程和煤粉炉尾部的燃烧等,即动力燃烧不只在气体燃料燃烧时才存在。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可燃物与氧的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反应速度与反应空间的压力、温度、反应物质浓度有关。对于锅炉的实际燃烧,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炉内温度,炉温高,化学反应速度快。 10、扩散燃烧:燃料与氧化剂混合时间远大于燃料与氧化剂的混合物为达到开始燃烧反应的温度时所需的加热时间和完成化学反应所需时间之和,化学反应性能远远超过扩散性能时,燃烧速度取决于扩散性能,而与化学反应能力无关,化学反应能力很强,只要氧气扩散到燃料表面,就能立即燃烧掉,阻碍燃烧的是氧气供给不足。如气体燃料与空气分别由两个喷口进入燃烧室的燃烧过程和大颗粒煤的燃烧过程。对于扩散燃烧,对其燃烧进行强化的主要方法是加强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其次是提高二者的温度等。 11、何为阿累尼乌斯定律?何为活化能E?活化能与何因素有关?

数据库设计课程设计要求

《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目的: 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数据库技术课程后,按照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将数据库技术、原理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总体要求: 1)2到3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一人,小组成员既要有相互合作的 精神,又要分工明确。 2)每个学生都必须充分了解整个设计的全过程。 3)从开始的系统需求分析到最后的软件测试,都要有详细的计划,设计文档 应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书写。 4)系统中的数据表设计应合理、高效,尽量减少数据冗余。 5)软件界面要友好、安全性高。 6)软件要易于维护、方便升级。 7)后台数据库(DBMS)用SQL Server2008. 8)前台开发工具自选,但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对该语言较熟 悉,避免把学习语言的时间放在设计期间。 9)每组提交一个课程设计报告和可行的应用软件。 具体设计要求: 结合一个具体任务(课程设计参考题目),完成一个基于C/S模式或者B/S 模式的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正文要包括系统总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在逻辑设计中,需要检测是否满足3NF,如果设计为不满足3NF的,要说明原因)、物理设计(物理设计中,要设置表的索引、完整性、联系等)、测试、安装说明、用户使用说明书,参考文献等。 主要应包括如下内容: 1.完成课题任务的需求分析、完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方案。(主控功能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统计报表模块等) 2.数据库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3.数据库安全的设计 4.客户端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 5.综合调试方法的掌握。

常熟理工学院数据库原理复习大纲-及-复习要点-部分参考答案

复习大纲及复习要点的部分参考答案 题型及复习方法: 1、选择题:掌握复习大纲、要点、期中上的相关题目 2、简答题:掌握要点、期中上的相关题目 3、关系代数:掌握期中试卷、教材p75有关SPJ上的相关题目 4、sql查询:掌握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及期中试卷、要点、p127题5上的相关题目,并注意:sql语句阅读理解 5、范式判断:掌握要点、期中试卷,大纲上的相关题目 6、er图绘制与转换为关系模式: 掌握要点、复习大纲、数据库设计new2.ppt课件上的几道题 7、可串行化调度判断: 掌握要点上的几道题 应用技能题答题步骤总结: 3、关系代数查询答题步骤: 确定条件的列名与查询的列名,来自哪些关系,来自单个关系用单关系选择投影查询;来自多个关系先用连接,再选择投影;如果有所有的、至少、包含等字样考虑用除运算 4、SQL语言查询答题步骤: 列出整句话中出现的列名,确定来自哪些表,来自单个表用单表查询,用select确定列用where确定行;来自多个表用连接或子查询,要查询的列来自单个表可使用子查询(也可用连接查询),否则只能用连接查询;如果有所有的、至少、包含等字样考虑用Exists存在性子查询;如果有统计信息用分组查询,用having来筛选满足分组条件的组,注意select中的列只能有2种,分组列(group by后面的列)与聚合函数列,没有第三种列,否则要加入到分组子句group by中 5.码的求解、范式判断、规范化答题步骤 码的求解:找这样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其能确定关系的每个属性,但其一部分不能确定每个属性。 范式判断 区分非主属性,主属性;再确定非主属性对码有无部分依赖、传递依赖等做出判断 规范化 将范式按1NF→2NF→3NF→BCNF逐步分解 6.绘制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确定关系的码答题步骤 确定实体、联系、联系类型(1:1或1:n或m:n);再转换为关系模式;再确定每个关系的码 7.调度问题:确定是否为可串行化调度答题步骤

燃烧学习题答案

1.解释下列基本概念: (1)燃烧: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的现 象。 (2)火 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称为火灾。 (3)烟: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得产物中混有一些微小的颗粒,这时即形成“烟”。 (4)热容:在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条件下,一定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一度所需要的热量。 (5)生成热:化学反应中由稳定单质反应生成某化合物时的反应热。 (6)标准燃烧热:在和指定温度下,1mol 某物质完全燃烧时的恒压反应热。 (7)热值: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8)低热值:可燃物中的水和氢燃烧生成的水以气态存在时的热值。 2.燃烧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这些特征. 燃烧的本质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特征是:放热、发光、发烟、伴有火焰。 3. 如何正确理解燃烧的条件根据燃烧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防火和灭火方法 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是燃烧的三要素,要发生燃烧燃烧,可燃物和助燃物要有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 根据燃烧条件,可以提出以下防火和灭火的方法: 防火方法:1.控制可燃物;2.隔绝空气;3.消除点火源 灭火方法:1.隔离法2.窒息法3.冷却法 4. 抑制法 8. 举例说明燃烧产物(包括烟)有哪些毒害作用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除了CO2和H2O 外,烟气中的其他成分都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或腐蚀性。其危害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毒害性;2)减光性3)爆炸性 9.试求出在p =1atm 、T=273K 下,1公斤苯(C6H6)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3 22 ,0,030.10104.2248129276.4104.22)32 32412(76.421.02 m O S H C V V O air =???? ? ??+?=??-++?== -- 10.已知木材的组成为:C-46%、%、%、%、%,问在p =1atm 、T=273K 下木材完全燃烧产物体积是多少 3 22 ,0,045.4104.22323746124676.4104.22)32 32412(76.421.02 m O S H C V V O air =???? ? ??-+?=??-++?== -- kg m H W V N S C V V V V V air O H N SO CO yq /18.5100624.221009184.2245.479.01002284.2210046124.2210024.22100184.2279.0100284.22100324.22100124.223,0,0,0,02222=?+?+?+?+?=?+?++?+?+?= +++= 11.木材的组成为C-48%、H-5%、O-40%、N-2%、W-5%.试求在、30℃的条件下燃烧5kg 这种木材的实际需要空气体积、实际产物体积和产物密度。(空气消耗系数数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