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在线作业B

合集下载

理论力学B答案 竖版

理论力学B答案 竖版

2008 ~ 2009学年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理论力学试卷 (B)答案一、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分,共5分。

)1、×2、×3、√4、×5、×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B2、D3、A4、A5、A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sin cos )F b a αα-+;2、0=,0≠,0≠,0=,0≠,0≠;3、4ml ω, 2748ml ω,2796ml ω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5分。

)1、(8分)梁AB 的支座如图所示,在梁的中点作用一力P=20KN ,力与梁的轴线成45角。

如梁的重量略去不计,试求支座A 、B 的约束力。

解:选梁AB 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0B M F ∑= 042s i n 450Ay F P -+= 7.071Ay F KN =0y F ∑= 00sin45cos450Ay B F P F -+= 10B F KN =0x F ∑=00sin 45cos450Ax B F F P --= 21.21Ax F KN = 2、(16分)如图所示,起重机放在连续梁上,重物重P =10KN ,起重机重Q =50KN ,其重心位于铅垂线CE 上,梁自重不计,求支座A 、B 和D 的约束力。

解:分别取起重机、横梁AC和CD为研究对象,并作它们的受力图如图所示(b)、(c)、(d)所示。

由图(b)列平衡方程对图(d)列平衡方程,有对图(c )列平衡方程,有3、(10分)图示平面机构。

已知:杆AD 以υA = 0.3 m/s 匀速向上移动,AB = 0.2 m 。

试求:当θ = 30°时,滑块B 沿水平导槽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1)求滑块B 的速度:根据A 、B 速度方向可知C 为杆AB 的速度瞬心。

即有A AB v CA =⋅ωθωcos AB v CA v A A AB ==⇒s /m 31.0tan cos sin ==⋅=⋅=θθθωA A AB B v AB v AB CB v (2)求滑块B 的加速度:以A 为基点,B 为动点,0=A a ,根据加速度合成的基点法:n BA BA n BA BA A B a a a a a a +=++=ττ在BA 方向投影得 n BA B a a =θcos22s /m 34.0cos cos =⋅==⇒θωθAB n BA B AB a a4、(13分)平面机构的曲柄OA 长为2a ,以匀角速度0ω绕O 轴转动。

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在线作业

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在线作业

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6-02-27 19:16:17一、单选题1.(5分)图1-8所示结构中,如果将作用在构件AC上的力偶移动到构件BC上(如图中虚线所示),则()图1-8∙ A. 铰链C所受的力RC不会发生变化∙ B. RA、RB 都会有变化都会有∙ C. 支座A的反力RA不会发生变化∙ D. 支座B的反力RB不会发生变化纠错得分:5知识点: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2.(5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律的适用范围是()∙ A. 只适用于变形体∙ B. 只适用于刚体∙ C. 对刚体和变形体适用∙ D. 只能用于力的合成,不能用于力的分解纠错得分:5知识点: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3.(5分)杆纯弯曲时,截面保持平面,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是正确的?()∙ A. 直杆,弹性范围∙ B. 直杆和曲杆,弹性范围∙ C. 直杆和曲杆、塑性范围∙ D. 直杆,弹性和塑性范围纠错得分:5知识点: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4.(5分)纯弯时的正应力合曲率公式推广到横弯时,误差较小的条件是()∙ A. 弹性范围∙ B. 实心截面细长梁∙ C. 细长梁∙ D. 细长梁平面弯曲纠错得分:5知识点: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5.(5分)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1-4所示,由此可知()图1-4∙ A. 该力系的合力R=2F4∙ B. 该力系的合力R=0∙ C. 该力系平衡∙ D. 该力系的合力R=F4纠错得分:5知识点: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6.(5分)正应力公式σ=N/A的应有条件是()∙ A. N的作用线通过截面形心且垂直于截面∙ B. 材料服从胡克定律∙ C. ABC三条件同时具备∙ D. 弹性范围内加载纠错得分:5知识点: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7.(5分)图2-2所示结构中,各段杆的横截面面积均为A,材料的拉压许用应力均为[σ],可以算得其许可载荷[P]=3A[σ]/2。

理论力学试卷及答案-B

理论力学试卷及答案-B

专业年级理论力学试题考试类型:闭卷试卷类型:B卷考试时量:120分钟一、判断题:(10分,每题1分,共10题)1、只要保持平面力偶的力偶矩大小和转向不变,可将力偶的力和力臂作相应的改变,而不影响其对刚体作用效应的大小。

()2、加减平衡力系原理既适用于刚体,也适用于弹性体。

()3、力偶可以与一个力等效,也可以用一个力来平衡。

()4、二力构件的约束反力必沿两约束点的连线方向。

()5、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和对任意一点的主矩同时等于零。

()6、静不定问题中,作用在刚体上的未知力可以通过独立平衡方程全部求出。

()7、固定铰链支座约束既能限制构件的移动,也能限制构件的转动。

()8、同一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的速度在这两点连线上的投影相等。

()9、平面运动中,平移的速度和加速度与基点的选择无关,而平面图形绕基点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与基点的选择有关。

()10、轮系传动中两轮的角速度与其半径成正比。

()二、填空题:(15分,每空1分,共7题)1、作用在刚体上两个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在上。

2、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构件称为。

3、刚体作平移时,其上各点的轨迹形状,在每一瞬时,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4、刚体的简单运动包括和。

5、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三个要素,力的、和。

6、动点在某瞬时的绝对速度等于它在该瞬时的与的矢量和。

7、平面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一般情形下,可以得到一个和。

三、选择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1、下列不是研究点的运动学的方法是()(A)基点法(B)矢量法(C)直角坐标法(D)自然法2、下列不属于理论力学研究内容的是()(A)静力学(B)运动学(C)动力学(D)材料力学3、刚体受处于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三力作用而保持平衡状态,则此三力的作用线( ) (A)汇交于一点(B)互相平行(C)都为零(D)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垂直4、如果两个力系满足下列哪个条件,则该两个力系为等效力系()(A)两个力系的主矢相等(B)两个力系的主矩相等(C)两个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分别对应相等(D)两个力系作用在同一刚体上5、如图所示,点M沿螺线自内向外运动,它走过的弧长与时间的一次方成正比,则点的加速度越来越,点M越跑越。

16秋东农《理论力学》在线作业

16秋东农《理论力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力的可传性原理是指().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至刚体上任意点. 作用于一个刚体上的力可以移到另一个刚体上.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在这个刚体内任意搬移. 作用于变形体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至变形体上任意点标准答案:2. 关于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描述错误的是(). 力的投影是代数量. 力的投影,从始端到末端的指向与坐标轴正向相同时为正,反之为负。

. 从力的起点和终点作坐标轴的垂线,则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为力在该坐标轴上的投影. 力的投影是矢量标准答案: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只适用于变形体. 只适用于刚体. 平衡系统. 物体系统标准答案:4. 关于平面力偶,正确的有(). 一个力偶在任何情况下能与一个力等效. 力偶可以任意移动和转动,而不改变刚体的作用效应. 一个力偶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

而不改变刚体的作用效应. 平面力偶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偶标准答案:5. 力线平移定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同一刚体内任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此附加力偶矩等于原力对点的矩。

.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同一刚体内任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此附加力偶矩等于原力对点的矩。

.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同一刚体内任一点,等于原力的作用效果。

.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另外刚体内任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此附加力偶矩等于原力对点的矩。

标准答案:6.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适用于下列哪一个情况?(). 只适用于刚体系统. 只适用于刚体. 只适用于平衡系统. 物体系统标准答案:7.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在作用于变形体上的任何一个力系上,加上任一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变形体的作用效果. 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何一个力系上,加上任一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何一个力系上,加上任一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在作用于变形体上的任何一个力系上,加上任一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变形体的作用效果标准答案:8. 下述说法哪一个正确?(). 凡是力偶都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凡是力偶都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凡是力偶有时能用一个力来平衡标准答案:9. 关于力对点之矩描述错误的是(). 力对点之矩是量度力使物体绕点转动效应的物理量. 平面力对点之矩只取决于力矩的大小及旋转方向. 平面力对点之矩是一个代数量. 力对点之矩的大小与矩心的位置选取无关标准答案:10. 对于平面一般力系,叙述正确的有(). 平面一般力系可以简化为主矢和主矩。

理论力学B(1)32学时练习册题及解答

理论力学B(1)32学时练习册题及解答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一、是非判断题1.1.1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 1.1.2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 ) 1.1.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 1.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 1.1.5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 ) 1.1.6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 1.1.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 1.1.8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 1.1.9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 1.1.10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 1.1.11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 ) 1.1.12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 1.1.13 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 1.1.14 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 ) 1.1.15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 1.1.16 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 )1.1.17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 ) 1.1.18 如图1.1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BC 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 )二、填空题1.2.1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 外 效应和 内 效应。

1.2.2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 约束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约束力由 主动 力引起,且随 主动 力的改变而改变。

理论力学试卷及答案-B

理论力学试卷及答案-B

理论⼒学试卷及答案-B专业年级理论⼒学试题考试类型:闭卷试卷类型:B卷考试时量:120分钟⼀、判断题:(10分,每题1分,共10题)1、只要保持平⾯⼒偶的⼒偶矩⼤⼩和转向不变,可将⼒偶的⼒和⼒臂作相应的改变,⽽不影响其对刚体作⽤效应的⼤⼩。

()2、加减平衡⼒系原理既适⽤于刚体,也适⽤于弹性体。

()3、⼒偶可以与⼀个⼒等效,也可以⽤⼀个⼒来平衡。

()4、⼆⼒构件的约束反⼒必沿两约束点的连线⽅向。

()5、⼒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系的主⽮和对任意⼀点的主矩同时等于零。

()6、静不定问题中,作⽤在刚体上的未知⼒可以通过独⽴平衡⽅程全部求出。

()7、固定铰链⽀座约束既能限制构件的移动,也能限制构件的转动。

()8、同⼀平⾯图形上任意两点的速度在这两点连线上的投影相等。

()9、平⾯运动中,平移的速度和加速度与基点的选择⽆关,⽽平⾯图形绕基点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与基点的选择有关。

()10、轮系传动中两轮的⾓速度与其半径成正⽐。

()⼆、填空题:(15分,每空1分,共7题)1、作⽤在刚体上两个⼒平衡的充要条件是:两个⼒的⼤⼩,⽅向,作⽤在上。

2、在两个⼒作⽤下保持平衡的构件称为。

3、刚体作平移时,其上各点的轨迹形状,在每⼀瞬时,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4、刚体的简单运动包括和。

5、⼒对物体的作⽤效应取决于三个要素,⼒的、和。

6、动点在某瞬时的绝对速度等于它在该瞬时的与的⽮量和。

7、平⾯⼒系向作⽤⾯任⼀点简化,⼀般情形下,可以得到⼀个和。

三、选择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1、下列不是研究点的运动学的⽅法是()(A)基点法(B)⽮量法(C)直⾓坐标法(D)⾃然法2、下列不属于理论⼒学研究容的是()(A)静⼒学(B)运动学(C)动⼒学(D)材料⼒学3、刚体受处于同⼀平⾯不平⾏的三⼒作⽤⽽保持平衡状态,则此三⼒的作⽤线( ) (A)汇交于⼀点(B)互相平⾏(C)都为零(D)其中两个⼒的作⽤线垂直4、如果两个⼒系满⾜下列哪个条件,则该两个⼒系为等效⼒系()(A)两个⼒系的主⽮相等(B)两个⼒系的主矩相等(C)两个⼒系的主⽮和主矩分别对应相等(D)两个⼒系作⽤在同⼀刚体上5、如图所⽰,点M沿螺线⾃向外运动,它⾛过的弧长与时间的⼀次⽅成正⽐,则点的加速度越来越,点M越跑越。

东北农业大学2021年9月《材料力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2

东北农业大学2021年9月《材料力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2

东北农业大学2021年9月《材料力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 第一强度理论不适用于( )A.脆性材料B.塑性材料C.变形固体D.刚体参考答案:BCD2. 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圆轴扭转变形前原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形状和大小不变,半径仍保持为直线;且相邻两截面间的距离不变。

( )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圆轴扭转变形前原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形状和大小不变,半径仍保持为直线;且相邻两截面间的距离不变。

(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 在轴向拉、压杆中,轴力最大的截面一定是危险截面。

( )在轴向拉、压杆中,轴力最大的截面一定是危险截面。

(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 平面弯曲:梁的横截面有一对称轴,外载荷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杆发生弯曲变形后,轴线仍然在纵向对称面内,是一条平面曲线。

( )平面弯曲:梁的横截面有一对称轴,外载荷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杆发生弯曲变形后,轴线仍然在纵向对称面内,是一条平面曲线。

(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 细长杆件承受轴向压缩载荷作用时,将会由于平衡的不稳定性而发生失效,这种失效称为稳定性失效。

( )细长杆件承受轴向压缩载荷作用时,将会由于平衡的不稳定性而发生失效,这种失效称为稳定性失效。

(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6. 对于细长压杆,由于屈曲过程中出现平衡路径的分叉,所以又称为分叉点。

( ) 对于细长压杆,由于屈曲过程中出现平衡路径的分叉,所以又称为分叉点。

(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7. 用叠加法计算组合变形杆件的内力和应力的限制条件是( )。

A.任何情况B.弹塑性变形C.弹性变形D.线弹性和小变形参考答案:B8. 材经过冷作硬化以后,( )基本不变。

A.弹性模量B.比例极限C.延伸率D.断面收缩率参考答案:A9. 变形区横断面的变形,变形区的应力和应变状态在切向和径向是完全相同的,仅在宽度方向有所不同。

( )变形区横断面的变形,变形区的应力和应变状态在切向和径向是完全相同的,仅在宽度方向有所不同。

d09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个别处需对应原题.

d09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个别处需对应原题.

精品文档作业编号:题号一二三四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线下作业课程名称 09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学生姓名专业层次批次学号学习中心年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精品文档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1年12月—2012年6月学期课程考试《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线下作业注意:1.请学生本人....用蓝黑签字笔或圆珠笔手工..在.题目上作答.....,答案..打印及复印无效.......。

2.计算题将答案书写在该题目下方的空白处。

一、画出下列各图的整体受力图。

(10分)二、已知:Me、F、q、a.求:支座A和B处的约束反力。

(15分)答:梁的受力图为:三、自重为P=100kN的T字形刚架ABD,置于铅垂面内,载荷如下图所示。

其中M=20kN·m,F=400kN,q=20kN/m,l=1m。

试求固定端A处的约束反力。

(15分)答:刚架受力图为:负号说明图中所设方向与实际情况相反,即应为向下,应为顺时针转向。

四、变截面直杆AB受力及尺寸如图。

已知:P1=6kN,P2=P3=4kN,横截面AAC=100mm2,ACD=50mm2,ADB=35mm2,l1=1m,l2=l3=05m求:(1)作出轴力图;(2)求出杆件最大应力及所在位置;(3)求出AB杆总变形。

(20分)五、已知:等截面实心轴d=500mm ,[τ]=100Mpa ,G=8×104Mpa ,[θ]=2°/m ,MA=28647KN ·m,MB=9549KN ·m,MC=7162KN ·m,MD=11936KN ·m 。

求:①做扭矩图;②按强度和刚度条件校核轴。

(15分)T 1=-M B =-954.9KN·mBA CDBM CM AM DM 112233BBM 图47T 2=-M B -M C =-1671.1KN·mBCCM BM BA C DBM CM AM DM 112233图48T 3=M D=1193.6KN·m DD M BAC DB M CM AM DM 112233图49六、画出悬臂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只有对称弯曲才可能是平面弯曲
B.对称弯曲和非对称弯曲都可能是平面弯曲,也可能是斜弯曲ﻫ C.对称弯曲必为平面弯曲,非对称弯曲不一定是平面弯曲ﻫ D.对称弯曲一定是平面弯曲,非对称弯曲必为非平面弯曲
参考答案:C

15、承受相同弯矩的三根直梁,其截面组成方式分别如图(a)、(b)、(c)所示。其中(a)截面为一整体;(b)为两矩形并列而成(未粘结);(c)为两矩形截面上下叠合而成:则三根梁中的最大应力σmax(a),σmax(b),σmax(c)的关系是( )ﻫ
C.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 D.轴力为零,弹性范围
参考答案:A

13、下列关于纯弯曲应力和变形公式 的适用条件,那些是正确的( )ﻫ A.平面弯曲,弹性范围 B.弹性范围ﻫ C.仅适用于对称弯曲和弹性范围 D.所有平面弯曲
参考答案:A
14、关于平面弯曲,对称弯曲和非对称弯曲之间的关系,有下列论述( )
B.应力和塑性变形虽然很快增加,单不意味着材料的失效ﻫ C.应力不增加塑性变形很快增加,因而认为材料失效
D.应力不增加塑性变形很快增加,但不意味着材料失效
参考答案:C
4、仁兴材料冷作硬化之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下列的变化( )ﻫ A.屈服强度提高,弹性模量降低ﻫ B.屈服强度提高,韧性降低
C.屈服强度不变,弹性模量不变ﻫ D.屈服强度不变,韧性不变
A.σmax(a)<σmax(b)<σmax(c) B.σmax(a)=σmax(b)<σmax(c)ﻫ C.σmax(a)<σmax(b)=σmax(c) D.σmax(a)=σmax(b)=σmax(c)
参考答案:B

16、纯弯时的正应力合曲率公式推广到横弯时,误差较小的条件是( )ﻫ A.弹性范围 .细长梁ﻫ C.实心截面细长梁 D.细长梁平面弯曲
参考答案:B
8、材料的三个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G=E/[2(1+ν)]成立的条件是( )ﻫ A.各向同性材料,应力不大于比例极限ﻫ B.各向同性材料,应力大小无限制ﻫ C.任意材料,应力不大于比例极限ﻫ D.任意材料,应力大小无限制
参考答案:A
9、杆纯弯曲时,截面保持平面,在下列那种情况下是正确的( )
参考答案:B
5、低碳钢加载-卸载-加载途径有以下四种,如图2-1( )ﻫ ﻫ 图 2-1ﻫ A.OAB-BC-COAB B.OAB-BAO-ODB
C.OAB-BAO-ODB D.OAB-BD-DB
参考答案:D

6、图2-2所示结构中,各段杆的横截面面积均为A,材料的拉压许用应力均为[σ],可以算得其许可载荷[P]=3A[σ]/2。 现将BC段杆改名为中空的,横截面面积减小为A/2,这时结构的许可载荷[P]等于( )ﻫ
图 2-2ﻫ A. A[σ] B.3A[σ] C. A[σ]/2 D.3A[σ]/2
参考答案:A
7、关于弹性体受力后某一方向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有如下论述( )ﻫ A.有应力一定有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ﻫ B.有应力不一定有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C. 有应力不一定有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D. 有应力一定有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参考答案:D

17、判断截面边界上切应力必须沿边界切线方向的依据是( )ﻫ A.平面假定 B.不发生扭转ﻫ C.切应力公式应用条件 D.切应力互等定理
参考答案:D
18、如图2-4悬臂梁的截面有a、b、c、d四种形状,关于最大切应力作用位置,有四种答案( )
图 2-4
A.a、c的最大切应力在中性轴处;b、d则不在
B.a、b、c、d的最大切应力都在中性轴处ﻫ C.a、b的最大切应力在中性轴处,c、d则不在
D.除c之外,其余的最大切应力均在中性轴处
参考答案:A
19、如图2-5一圆轴上安有5各皮带轮,其中2轮为主动轮,由此输入功率80马力;1、3、4、5均为从动轮,它们输出功率分别为25、15、30、10马力。若圆轴设计成等截面的,为使设计更合理地利用材料,各轮位置可以相互调整,请判断下列位置中哪一种最好( )
A.直杆,弹性范围 B.直杆,弹性和塑性范围ﻫ C.直杆和曲杆,弹性范围 D.直杆和曲杆、塑性范围
参考答案:D
10、弯曲变形时截面保持平面导致正应变沿截面高度方向线性分布,只有在下列那种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
A.直杆,弹性范围 B.直杆,弹性和塑性范围
C.直杆和曲杆,弹性范围 D.直杆和曲杆、塑性范围
B.弹性范围内加载
C.N的作用线通过截面形心且垂直于截面
D.ABC三条件同时具备
参考答案:C

2、拉压杆变形公式 的应用条件是( )
A.弹性范围加载,在长度L内轴力为常量
B.材料服从胡克定律并在弹性范围内加载
C.只要在长度L内轴力为常量
D.BC两条件同时具备
参考答案:D

3、关于低碳钢试样拉伸至屈服时,有如下结论( )ﻫ A.应力和塑性变形很快增加,因而认为材料失效
图 2-5
A.现在的位置最合理 B.2与3互换位置ﻫ C.1与3互换位置 D.2与4互换位置
参考答案:B

20、扭转应力变形公式 的应用条件是( )ﻫ A.等截面圆轴,弹性范围加载ﻫ B.等截面圆轴,任意加载范围ﻫ C.等截面圆轴,椭圆轴,弹性范围加载
D.等截面圆轴、椭圆轴,任意加载范围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B
11、由正应变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导致正应力沿截面高度方向线性分布,只有在下列那种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
A.直杆,弹性范围 B.直杆,弹性和塑性范围
C.直杆和曲杆,弹性范围 D.直杆和曲杆、塑性范围
参考答案:A

12、根据弯曲正应力的分析过程,中性轴通过截面形心的条件是( )
A.轴力为零,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 B.轴力为零
农大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在线作业B
———————————————————————————————— 作者:
———————————————————————————————— 日期:

窗体顶端
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
第2套
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
1、正应力公式σ=N/A的应有条件是( )
A.材料服从胡克定律
窗体底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