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检测标准参照表

合集下载

温度变送器检验规范

温度变送器检验规范

温度变送器检验规范1目的:规范本公司采购及使用温度变送器的检测规范,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传感器为热电偶或热电阻的温度变送器(以下简称变送器)的检测。

3依据标准:JJ1183-2007 《温度变送器校准规范》4计量器具控制:4.1 校准器及其他设备校准时所需的标准仪器及配套设备按被较变送器的类型可从表1中参考选择。

从提高校准能力出发,标准仪器及配套设备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与被较变送器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相比应尽可能小。

4.2检定条件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85%。

为保障校准具有尽可能小的不确定度,建议校准应在以下的标准环境条件下进行。

这些条件还有利于在用户提出要求时,能给出是否符合仪表计量特性的说明。

a)环境温度15℃±35℃(0.1级~0.2级变送器);20℃±5℃(0.5级~2.5级变送器)。

b)相对湿度45℃~75℃。

c)变送器周围除地磁场外,应无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外磁场。

表1 标准仪器及配套设备4.3 电源变送器的工作电源:——交流供电的变送器,其电压变化不超过额定值的±1%、频率变化不超过额定值的±1%;——直流供电的变送器,其电压变化不超过额定值的±1%。

5检测项目5.1 外观检测5.1.1目力检测5.1.2变送器的铭牌应完整、清晰,并具有一下信息: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额定工作压力等主要技术指标;制造厂的名称或商标、出厂编号、制造年月、制造计量器具有许可证标志及编号;防爆产品还应有相应的防爆标志;5.1.3变送器零部件应完好无损,紧固件不得有松动和损伤现象,可动部分应灵活可靠。

有显示单元的变送器,数字显示应清晰,不应有缺笔画现象;5.1.4首次检定的变送器的外壳、零件表面涂覆层应光洁、完好、无锈蚀和霉斑。

5.2 绝缘电阻的测量5.2.1检测方法断开变送器电源,用绝缘电阻表按表3规定的部位进行测量,测量时应稳定5s 后读书。

传感器进厂检验工艺文件

传感器进厂检验工艺文件
允许
(%)
单项结论
二.重复性试验(挂码传感器量程80%)
检验次数
1
2
3
4
5
累计示值
极差(kg)
单项结论
三.滞后性试验
挂码量
升程
回程
误差
0M
1/4M
1/2M
3/4M
M
极差
允差
单项结论
四.输入输出电阻
输入电阻
标准阻值
允差
输出电阻
标准阻值
允差
单项结论
传感器进厂检验工艺文件
一.检查项目
1.外观检查
产品应整洁,外观表面不得有凹痕、裂痕、变形,不得有明显的划痕,表面涂覆比起泡
龟裂、脱落和明显磨损,零部件应该紧固无松动。
2.包装
称重传感器应用软质地材料进行防尘和防潮包装,并有一定的防冲击、雨淋能力。
3.标志应有下列标志
a.制造厂名、厂址
b.产品名称
c.商标
式中:Cmax:五次中测得最大值
Cmin:五次中测得最小值
C:表示规定值
4.静态分辨率试验
在相同测试的条件下,按表1第四项的要求增加载荷,显示值后者应大于前者。
5.传感器进厂检测记录
一.线性试验(模拟加载装置M为传感器量程)
测量次数
1
2
3
平均值
理论值
误差值
0M
1/4M
1/2M
3/4M
M
最大线性误差(%)
取其中最大差值,计算结果应符合表1第一项规定。
2.重复性试验
在固定的挂码装置上,用同一加载方法同一加载重量重复试验五次,最大值与最小值误差应满足表1第二项要求,按下列公式计算,直到满足为止。

压力传感器检测报告模板

压力传感器检测报告模板

压力传感器检测报告模板一、背景介绍本次检测旨在测试压力传感器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压力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压力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和科学领域。

本次检测的目的是确保压力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压力数据,以便于正确的监测和控制。

二、检测方法1. 测试设备:用于检测压力传感器的测试仪器、标准压力表、参考压力源等。

2. 检测标准:根据相关规范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并进行测试。

三、检测内容1. 静态特性测试:- 零点漂移:在无压力输入时,记录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稳定数值,评估零点漂移情况。

- 灵敏度:施加不同压力值,记录压力传感器输出的数值变化,评估灵敏度。

2. 动态特性测试:- 响应时间:施加快速变化的压力信号,记录压力传感器输出的时间响应,评估响应时间。

- 周波数响应:测试压力传感器对不同频率压力信号的响应情况,评估压力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3. 线性性能测试:- 施加一系列等间隔的压力值,记录压力传感器输出的数值变化,评估线性性能。

4. 环境适应性测试:- 测试压力传感器在不同温度、湿度、振动等环境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 确保压力传感器可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例如工业生产现场、医疗设备等。

四、测试结果1. 零点漂移测试结果:经过测试,压力传感器在无压力输入时,输出值稳定在0.5%范围内,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2. 灵敏度测试结果:施加不同压力值,压力传感器输出的数值变化与施加压力值呈线性关系,灵敏度为2mV/kPa。

3. 响应时间测试结果:压力传感器在快速变化的压力信号输入时,输出响应时间在10ms以内。

4. 线性性能测试结果:施加一系列等间隔压力值,压力传感器输出的数值变化与施加压力值呈线性关系,R²值为0.995。

5. 环境适应性测试结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压力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均能满足要求,符合相关标准。

五、结论根据上述测试结果,压力传感器在静态特性、动态特性、线性性能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可以正常使用于工业、医疗等领域。

温度传感器检验标准

温度传感器检验标准

温度传感器检验标准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研实验、医疗诊断等领域的重要设备,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各行各业的生产和研究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温度传感器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以便对温度传感器进行有效的检验和评定。

首先,温度传感器的外观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外观检验主要包括外壳、连接线、标识等方面的检查,确保温度传感器外观无损坏、无变形、无腐蚀等情况,标识清晰完整,连接线无破损,确保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外观上的问题。

其次,温度传感器的基本性能检验是检验标准中的关键内容。

基本性能检验包括温度测量范围、测量精度、响应时间等指标的检测,确保温度传感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能够准确、稳定地进行温度测量,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此外,还需要对温度传感器的线性度、重复性等性能进行检验,以确保传感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表现。

另外,温度传感器的环境适应性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环境适应性检验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在不同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确保传感器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温度传感器的安全性检验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安全性检验主要包括传感器在高温、高压、腐蚀性介质等恶劣条件下的安全性能检测,确保传感器在极端条件下不会发生安全事故,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最后,对温度传感器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进行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耐久性和稳定性检验主要包括传感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情况,确保传感器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不会因为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出现性能下降或失效的情况。

总之,温度传感器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外观检验、基本性能检验、环境适应性检验、安全性检验、耐久性和稳定性检验等多个方面,通过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可以有效保证温度传感器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和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温度传感器标准

温度传感器标准

温度传感器标准
温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温度并将其转化为可供人们理解的信号的装置。

在各种工业和生活领域中,温度传感器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各种各样的温度传感器,其性能和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制定一套统一的温度传感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温度传感器的标准需要明确其测量范围。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温度范围有
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标准应当规定不同类型的温度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以确保其在特定环境下能够准确、稳定地工作。

其次,温度传感器的精度是制定标准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精度直接影
响着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标准应当对温度传感器的精度进行严格规定,包括其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误差范围和补偿方法等。

此外,温度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也是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应
用场景对温度传感器的响应时间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标准应当规定不同类型的温度传感器在不同温度变化下的响应时间要求,以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另外,温度传感器的稳定性也是制定标准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稳定性
直接影响着温度传感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表现,因此标准应当对温度传感器的稳定性进行严格规定,包括其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要求和测试方法等。

总的来说,制定温度传感器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规范温度传感器的
生产和应用,还可以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性能和质量,促进温度传感器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标准化组织和专家学者参与到温度传感器标准的制定中,共同推动温度传感器行业的发展。

压力传感器国家标准

压力传感器国家标准

压力传感器国家标准压力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压力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为了规范压力传感器的生产和应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压力传感器国家标准规定了产品的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传感器的测量范围、灵敏度、准确度等技术指标,以及产品的外观质量、环境适应能力、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基本要求的制定,有利于厂家在生产过程中明确产品的技术指标,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同时也有利于用户选择和使用合格的产品。

其次,压力传感器国家标准规定了产品的测试方法和评定规则。

这些规定包括了产品在工作状态下的性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可靠性测试等内容。

通过这些测试方法和评定规则,可以有效地评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产品在各种工作环境下都能够正常工作,同时也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此外,压力传感器国家标准还规定了产品的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规定有利于产品的追溯管理和质量控制,同时也有利于产品的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保护和安全。

总的来说,压力传感器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我国压力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同时也有利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

在实际的生产和应用中,厂家和用户都应当严格遵守压力传感器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应当不断加强标准的研究和修订工作,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变化,推动我国压力传感器产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压力传感器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压力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方应当共同努力,遵守标准规定,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通过国家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实施,我国压力传感器产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传感器测试规范

传感器测试规范

物料名称物料封装送货(样)数量供应商名称
送货批次(送样次数)物料编码
检测依据
测试工具测试环境
抽样标准 序号
1
必测外观检查2加速度测试
目测包装是否完整,包装签标上描述封装是否与实物一致,电阻焊脚是否氧化。

尺寸是否符合,丝印是否正确。

将样品焊接到相应机型上,机器开机,用手握住机器来回甩动这时指示灯灯会亮几秒后恢
复。

此时如机器连接计算机打开串口打印软件,可打印出具体震动数据。

1:相应机型成品机
2:50瓦普通烙铁
3:万用表
4:计算机、串口打印软件及串口数据线
环温25度左右。

样品测试
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及要求测试结果送货(样)日期 深圳市美力高电子有限公司
规格描述
测试人:测试日期:。

磁阻传感器 检定标准

磁阻传感器 检定标准

磁阻传感器检定标准
磁阻传感器的检定标准通常涉及其性能、精度、灵敏度等方面的参数。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磁阻传感器检定标准中的关键要点:灵敏度检定:检测磁阻传感器对磁场变化的响应,确保其灵敏度符合规定要求。

线性度检定:测试磁阻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输入磁场的关系,以验证其线性度。

温度特性:考察磁阻传感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确保其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能够提供稳定的输出。

偏置和偏移:检测磁阻传感器在零磁场条件下的输出,以验证其偏置和零点漂移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响应时间:测试磁阻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即其对磁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

工作频率:检测磁阻传感器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性能,适用于一些需要高频率响应的应用。

防护等级:针对磁阻传感器的使用环境,检查其防护等级,确保其能够适应特定的工作条件,如潮湿、腐蚀等。

耐久性:测试磁阻传感器在长时间使用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这些标准通常由相关的标准化组织或行业协会制定,以确保磁阻传感器在各种应用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进行检定时,可能使用一系列标准测试设备和程序,以确保磁阻传感器的性能符合规定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8
L3DY1-3800100/ 水温感应器
2
19
M38L1-3800100/ 水温感应塞
2
20
M38L1-3800100A/ 水温感应器
2
21
M61J1-3800100水温感应器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传感端、壳体之间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传感端、壳体之间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传感端、壳体之间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传感端、壳体之间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传感端、壳体之间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传感端、壳体之间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传感端、壳体之间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传感端、壳体之间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传感端、壳体之间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传感端、壳体之间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传感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壳体之间
B3402-3800020/ 水温传感器
2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D7105-3800100A/ 水温感应器
2
传感端、壳体之间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D7105-3800100B/ 水温感应器
2
传感端、壳体之间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传感端、壳体之间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1Ω 绝缘 绝缘
20Ω~3002Ω 绝缘 绝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玉柴产品
186-3800020/水 温传感器
外接 端子数
2
测量端 传感端、壳体之间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186-3800020A/水 温传感器
2
传感端、壳体之间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传感端、壳体之间
675-3800020/水 温感应塞
E1101-3800100/ 水温感应器
2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参考值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0Ω 绝缘 绝缘
20Ω~3003Ω
21
M61J1-3800100水温感应器
2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绝缘 绝缘
测量示意图 1:报警端
3:壳体
2:传感端
2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传感端、壳体之间
A44L1-3800100/ 水温感应器
2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传感端、壳体之间
A66F1-3823180水温传感器
2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B3212-3800020A/ 水温传感器
2
传感端、壳体之间 报警端、壳体之间 传感端、报警端之间
11
E11L2-3800100/ 水温感应器
2
12
E36E3-3800100/ 水温感应器
2
13
F50D1-3800100/ 水温感应器
2
14
J1A18-3800100/ 水温感应器
2
15
J45L1-3800100/ 水温感应器
2
16
J45L2-3800100/ 水温感应器
2
17
J46L1-3800100/ 水温感应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